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崇明博物館的結果 展開
- 崇明博物館
- 崇明學宮
崇明博物館
崇明博物館
崇明縣博物館(Chongming County Museum)是—所縣級綜合性博物館,始建於1959年7月。新館經改造後於1999年12月8日對外開放。館址設於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崇明學宮內,佔地面積23.21畝。
崇明縣博物館展廳總面積2000多平方米,布置在學宮大成殿及東西兩廡內的“崇明島史與古船”陳列,由序廳和六個單元內容組成,運用文物、模型、雕塑、沙盤、布景箱、圖片和多媒體,真實反映崇明島的形成及其政治、經濟、交通、水利、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和建設成就。
崇明縣博物館現有藏品2000餘件,包括陶瓷、字畫、玉器、傢具等10餘類別,一級文物2件,二級文物15件。
崇明博物館
崇明學宮是現今上海僅存的三座學宮之一。現址又稱崇明博物館,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出崇明南門碼頭,僅走二三百米,便能望見學宮那層層疊疊的古建築群。二座石柱牌樓古樸沉穩,上書“德配天地,道冠古今”。門前是二株有350年歷史、三人合抱的銀杏樹,守門的是一對大石獅,氣勢恢宏。學宮最大的建築是大成殿,彷彿寺廟中的大雄寶殿。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東廡西廡是72高徒的宿舍。而今大成殿暫作古船陳列室,大成殿東廡主要是崇明知名人士的照片和事迹,還有一些崇明出土的古代器物。西廡是黃丕漠藝術館。大成殿後的兩幢建築是崇明民俗陳列館。
另建有萬仞宮牆、欞星門、登雲橋、戟門、名宦祠、崇聖祠、尊經閣等,為上海地區保存完好的明代建築,門前5株18米左右高的銀杏樹已有377年的樹齡,與樹下2座結構奇特,蔚為壯觀的石木牌坊相互呼應,營造出一片濃郁的古意,使人頓生一股“念天地之悠悠”的蒼然之感。博物館內列有“崇明島的形成與發展”、“館藏文物”、“自然博物”三個展覽,較為系統地介紹了崇明的悠久歷史和文化遺產,學宮中最有特色的當數古船陳列室和崇明民俗陳列館這兩處地方。
牌坊
牌坊
欞星門
欞星門
泮池 登雲橋
泮池 登雲橋
官廳
位於泮池左右,分東官廳與西官廳兩個部分,是古時官員休息的場所。據清乾隆《崇明學宮圖》記載,東側名為“禮門”,西側名為“義路”。光緒《崇明學宮圖》中則更改為現名,分別作東官廳與西官廳。東官廳東西寬6.5米,南北長10.1米,高6.5米;西官廳東西寬7.4米,南北長10.2米,高6.5米。1998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撥款修葺,現為崇明縣博物館的辦公區域。
戟門
戟門
名宦祠 鄉賢祠
分別位於戟門東西兩側,以戟門為中心,左右對稱,各三楹,中間開門,東西各長8.8米,南北寬6.6米,高6.5米。據清乾隆年間的《重修崇明學宮記》(知縣許惟枚撰)、《崇明學宮圖》記載,其時已有名宦祠、鄉賢祠。其中,名宦祠主要是奉祀歷代有功於崇明的官宦名臣,鄉賢祠主要奉祀崇明歷代鄉賢之士。1998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撥款對兩祠進行了修葺。名宦祠現被作為“崇明島史與古船”陳列的序廳,鄉賢祠現被作為崇明縣博物館的文物庫房。
大成殿
大成殿
兩廡
分為東廡、西廡兩部分,位於大成殿前甬道兩側,東廂為東廡,西廂為西廡。清順治以前,各有九楹,廡前有長廊,順治十一年(1654)廢於潮。後來,順治、乾隆、道光、同治年間曾多次修葺。1997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又投資修復。現東西兩廡各七楹,磚木結構,廡長各26.74米,寬7.7米,高8米,建築面積共412平方米。兩廡原是祭祀供奉歷代先賢先儒的地方,先賢對稱供奉於兩廡內北端,先儒對稱供奉於兩廡內南端,廡內建有神龕,只供木主(牌位),無塑像。兩廡內現布展“崇明島史與古船”陳列的有關內容。
尊經閣
尊經閣
崇聖祠
又名“崇聖宮”,位於大成殿北、尊經閣東,始建於清雍正五年(1727),共三楹,昔前有大門,後為正殿,是奉祀孔子父母的場所。乾隆、同治年間又先後修葺。1991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投資修復正殿。今為單檐歇山式磚木斗栱建築,面闊12.5米,進深11.75米,高11米,佔地面積169.62平方米。崇聖祠內現布展“崇明民俗”陳列。
儒學大門
位於欞星門東、儀門正南。儒學署原是舊時文人研討學術的專門場所。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由知縣趙廷健修葺,見於清光緒《崇明學宮圖》。民國四年(1915年)為崇明縣立初級中學校門。2004年由崇明縣人民政府投資修復,長10.7米,寬8.8米,高8米,建築面積94平方米。
儀門
位於欞星門東、儒學署大門北。乾隆《崇明學宮圖》中稱為“佑門”,光緒《崇明學宮圖》中改稱為“二門”。2001年崇明縣人民政府投資修復,面闊10.6米,進深9.7米,高9.07米,建築面積102.8平方米。儀門內現布置為“黃丕謨版畫陳列室”。
明倫堂
儒學署的主要建築,位於儀門北,始建於明天啟四年(1624),清雍正、乾隆年間又先後修葺,原共有五楹,深三丈余。2001年崇明縣人民政府投資修復,面闊20.6米,進深 12.7米,高10.37米,建築面積為261.6平方米。明倫堂現為崇明縣博物館的臨時展廳。
碑廊
位於儀門與明倫堂之間的東西兩側,包括南北兩端各有一部分,2001年由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投資修復。碑廊全長 76.7米,其中,東西兩側寬皆為2.5米,長30.5米;南北長15.7米,寬2.5米,面積為191.75平方米。分墓誌類、記事類、告示類、藝術類等類別,共計53通,大部分是由崇明縣博物館自民間收集而來,因歷史久遠,有三分之二的古碑字跡模糊,難以辨認,比較清晰且完整的有十餘通,具有很高的藝術和文物價值,為研究崇明的地方歷史,有很大的參考作用。
杏壇
相傳本是孔子生前講學的地方,後來成為各地歷代修建孔廟規制的一個組成部分。杏壇位於崇明學宮萬仞宮牆東,原為點綴孔廟而人工所築的土丘,周圍砌以石頭,古樸典雅。壇上有銀杏樹兩株,約植於清雍正年間,樹齡已達270多年。民國初,壇上還豎有孫中山紀念碑,抗日戰爭時期被毀。杏壇現東西長23.6米,南北寬13.7米,高3.2米。2004年,崇明縣博物館募資在欞星門東南角的土丘上新設“杏壇”青石一塊,其名由上海博物館館長陳燮君題寫。
崇明縣博物館內現有“崇明島史與古船”、“崇明民俗”兩個基本陳列,主題鮮明,脈絡清晰,內容翔實,展品豐富。
博物館藏古船模型
“崇明民俗”陳列布置在尊經閣和崇聖祠內,主要通過集鎮、民間家庭居室、農耕、紡織等生動逼真的場景,再現了崇明人民的辛勤勞動和淳樸生活,給人以身臨其境的真切感受。其中,既有19世紀末、20世紀初崇明老街商業景緻的生動展示,又有崇明典型的傳統民宅“四廳頭宅溝”及其室內家居布置的逼真再現。耕織部分則重點向人們展出了30餘件功能各異的常用生產工具。
此外,崇明縣博物館內還有“黃丕謨藝術館”等固定展覽,展出了著名版畫家黃丕謨先生(崇明籍)創作的60幅精美的版畫作品。
“崇明島史與古船”陳列主要布置在崇明學宮大成殿及東西兩廡內,由序廳(前言)和六個單元的內容組成。第一單元即為千年崇明的坎坷形成。
崇明島是新長江三角洲發育過程中的產物,它的原處是長江口外淺海。長江由西向東奔瀉而下,流入河口地區時,由於比降減小、流速變緩等原因,所挾大量泥沙在江海交接處逐漸沉積。經年累月的結果是,江海泥沙一面在長江口南北岸匯成濱海平原,一面又在江中形成星羅棋布的河口沙洲,崇明島正是在此漲彼坍中成為一個典型的河口沙島。它從露出水面到最後形成祖國的第三大島,經歷了千餘年的漲坍變化。
唐初武德年間,也就是公元618—626年,在東布洲(今呂四一帶)南面水域,長江口開始漲湧出兩個沙洲,兩洲隔水50餘里,東臨大海,西涉江至太倉,南涉江至吳淞港,東南到佘山,西南涉江到嘉定縣,西北涉江為狼山。時名東沙、西沙,這就是崇明島的前身。
1025年,東沙西北續漲姚劉沙(因姚、劉兩姓先居而得名),並與東沙接壤。1101年,姚劉沙西北隔水50里處漲出三沙。元末明初,東沙坍沒,西沙坍存無幾,三沙北漲,姚劉沙南坍北漲,漸與三沙連壤。其後一直到清初,長江口出沒水面的大小沙洲曾有六十處。明末清初,也就是1644年左右,分散的沙洲在漲坍過程中又緩慢地漲接成片,連成東起高頭沙、西至平洋沙,最長200里、最寬40里的一個大島。如今,崇明已是一個擁有1200平方公裡面積、近60萬人口的泱泱大島,雄踞於萬里長江的入海口,東瀕大海,南與上海嘉定、寶山隔江相望,北於江蘇海門、啟東一衣帶水,猶如蘊含於長江巨龍口中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生機煥發。
清代光緒《崇明縣誌》中,記載了崇明東、兩二沙出露長江口以及在西沙設置崇明鎮的有關地理、歷史的情況:“唐武德間,吳郡城東三百餘裏海中,忽涌二洲,謂之東西二沙,漸積高廣,漁樵者依之,遂成田廬。神龍初,置崇明鎮於兩沙。崇明之名始此。”
清代光緒《崇明縣誌》中,還介紹了姚劉沙與三沙島等幾個主要沙洲的漲、坍情況和名稱的由來:“宋大聖三年,續漲一沙於西北,東西二沙相距五十餘里。姚劉二姓先居之,因名姚劉沙。建中、靖國初,東西二沙坍沒,又漲一沙於東北,以三次疊漲,因名三沙。或有句容朱、陳、張三姓居之,因名三沙。”
相傳,崇明“三沙”是由江蘇句容的朱、陳、張三姓最早遷居過來而得名的,句容至今還保留著一些與崇明有關的遺跡,如“崇明寺”、“崇明塔”等。另據清代光緒《句容縣誌》記載,清代句容縣城曾一度以東西大街為界,街南為華陽鎮,街北為崇明鎮。而流傳在崇明民間的《蔡氏家譜》,也相當詳細地記錄了蔡氏家族在南宋時期遷到崇明的這段歷史。
崇明島在歷史上因沙洲漲坍頻繁,州署、縣治及行政區劃屢經變更。據縣誌記載,崇明約在五代初設鎮,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在三沙設天賜鹽場,隸通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場為州,並筑州城於姚劉沙,隸揚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降州為縣,此後建置基本未變,先隸揚州,后改隸蘇州府,兼隸太倉州。民國期間,先後隸屬江蘇南通、松江(淪陷期間曾隸上海特別市)。解放后,先隸江蘇南通專區,1958年12月1日改隸上海市。
崇明島四面環水,與島外往返歷來都要依靠舟船,因此古代崇明的造船業和水上交通十分發達,元代的時候,崇明就已同北方有海運貿易。而適宜在淺灘暗沙中航行的崇明沙船,源自崇明而名聞全國,是我國木帆船四大船系之一。
嘉定封浜出土宋船
明清時期,崇明島與南北兩岸之間的通航主要依靠渡口。崇明島的津渡始於十五世紀初或更早些時候,當時已經有船與太倉、瀏河等地對渡。據民國《崇明縣誌》記載:“官渡始於明萬曆三十一年,知縣張世臣設船二艘,自施翹河至太倉南關,名曰長渡,一自南洪至劉家河,名曰短渡。”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崇滬之間開始辟有客運航線,同時在南門港建起了崇明島上最早的港口輪埠。民國初期至20世紀80年代,崇明先後設有渡口29處,其中,南岸沿江設有12處,現已全部廢棄,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的港口碼頭;北岸沿江設有渡口17處,現尚存5處。如今,崇明島上已擁有五大客運碼頭和十大貨運港口的密集型水上交通網路,昔日的小舢板逐漸過渡到機帆船、雙體客輪乃至汽墊船、快速船。
“海運三傑”享譽海內外
陳干青
朱清(1236—1303)因販賣私鹽經常出入海上,加之時有打劫富家和船隻的舉動,因而對南北海道的情況非常熟悉。他最多時曾糾集海盜近千人,船隻五百艘,不斷對沿海一帶的富戶進行騷擾,南至通海,北至膠萊(膠東半島和萊州灣),都是他活動的範圍。他往來飄忽,朝廷十分無奈。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元大將蒙兀領兵南征鎮江,在焦山下大敗宋軍。不久,元丞相伯顏分兵三路進攻臨安(今杭州),命招討使王世強招諭海盜,朱清因此率眾歸降元朝,並被任命為代理管軍千戶(武職)。第二年,朱清奉伯顏之命駕船將南宋庫藏圖書典籍從杭州取海道運往大都,也就是現在的北京。試航成功后,朱清又向朝廷建議從海道運糧到北方,獲准后終於開闢了由南方太倉劉家港出發,經東海、黃海直抵北方直沽的南北海上漕運航道,並使之成為元代南糧北運的重要通道,為我國古代海上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後來,朱清又疏浚婁江直達東海的航道,開闢了中國同日本、高麗和琉球等國的海上貿易之路。朱清創辦海運后,富貴顯赫,全家移居太倉,開劉家港海道,通往直沽,太倉劉家港一時商船雲集,窮鄉頓成巨市,琉球、日本、高麗等國商船均進港貿易,劉家港因此享有“六國碼頭”之稱。朱清本人也權傾一時,廣擁財富,可稱江南之冠。由於朱清為元朝統一全國南征北戰,屢立戰功,以及創辦和掌管海運有功,元大德四年(1300年),他被擢升為江南行省左丞,執掌元朝的漕運大權。1303年,朱清遭誣自殺。
沈廷揚(1594—1647),為人慷慨有節氣,崇尚俠義。明朝末年,各地戰亂蜂起,江淮水運經常受阻,沈廷揚上疏朝廷,建議恢復當年朱清所開創的海上漕運,從太倉瀏河出海直抵天津,這樣較運河轉漕便捷,且省費用;並進呈《海運書》五卷和《海運圖》,自備船隻,親試海運,獲得成功。從此,“南糧北運”便開始沿這一海道航行。1642年,清太宗皇太極率軍南侵,駐守松山(遼寧錦縣)的明軍被困告急。明朝急派兵部郎中沈廷揚籌劃糧草,增援前線。沈廷揚親率糧船,從太倉瀏河出發,日夜兼程,不出半月順利完成任務。1643年,漕運總督史可法保薦沈廷揚為光祿寺少卿,崇禎帝對沈也十分器重,曾說:“居官盡如沈廷揚,天下何難治!”1644年,明朝覆亡。沈廷揚應南明政權詔令,毀家聚船,轉戰長江下游,阻止清軍南進。1647年,沈廷揚會同張名振、張煌言等抗清名將,自舟山基地出發,率領舟師沿長江西上,奪取江南失地。在鹿苑、福山等地,與清兵大戰四晝夜,給清軍沉重打擊。4月14日夜,狂風大作,沈廷揚戰船顛覆,士兵傷亡慘重。殘留戰船漂泊擱淺在徐六涇,被清軍包圍。清兵叫喊:“剃髮投降的免死!”有人勸沈廷揚混在降兵中逃走。沈義正辭嚴地回答:“我是明朝御史,不能沒有骨氣地死!”最後與部下700人被清軍俘獲,解往蘇州。清朝巡撫土國寶,降丞洪承疇、周亮工等多次勸降,沈廷揚大義凜然,堅決不降:“為國而死,死而無憾!”至死不屈,從容就義。
博物館陳列《古船與水上交通》場景
海島元素的民間住宅
崇明民間住宅
歷史上,崇明島長期孤懸江海外之中,居民為防禦盜賊,習慣同族聚居,自成一宅。舊時,貧困人家多以蘆笆搭建的環洞舍棲身,家境稍好的住草房,再好些的住蘆壁瓦辮和磚壁瓦辮的半瓦房(椽上鋪蘆笆,上鋪瓦片),純磚房不多。房屋結構有三路頭(用三根橫樑,以下類推)、五路頭、七路頭、九路頭之分。住宅以南向居多,東向次之。房屋布局有一字形、轉角式、三廂房、三進兩場心等形式。一般是正埭五間,也有七間的,中間是堂屋,俗稱“前頭屋”,為同宅親屬所共有;正埭前面兩旁相對而立的為廂房,接兩廂房,建有與正埭平行的前埭,由此形成四廂房;前埭中間為廳,或稱外門道,兩旁是書房;如再向前發展,又建廂房及外廳,便成為“三進兩場心”,有裡外兩道牆門;廁所一般建在住宅東北角或西南角。農家住宅多環宅開溝,栽以荊棘,稱為“宅溝”,溝中養魚,溝上架橋,溝沿旁植果樹、榆樹、柳樹,宅后種竹,最外層圍以株楊。一所普通的農家住宅經這樣一處理,猶如置身於青山綠水的環抱之中,別有情趣和濃郁的地方特色。據史料記載,過去崇明地區的農村,“其業耕者,中田有廬,廬旁有溝環之,間植竹木,家自成村”。“崇明民俗”陳列中所展出的住宅模型,便是舊時崇明農村典型的四進三院式民居,也即俗稱的“四廳頭宅溝”。
過去崇明住宅的廳堂,一般布置有各種舊式傢具,主要包括匾、聯、翹頭案、八仙桌、太師椅、茶几等。“崇明民俗”陳列中的“廳堂”場景,展出有一塊名為“怡慶堂”的匾,由清末狀元張謇為崇明著名的愛國人士蔡申甫先生所題。
陳列中還布置有尋常百姓家庭中的廚房、卧房、書房等,生活用具豐富多樣,琳琅滿目,既可讓久居都市中的人們大飽眼福,增長見識,又能讓那些在農村中長大的年長者勾起對往日生活點點滴滴的回憶,更可以讓現在的青少年一代了解他們的父輩、祖輩過去的生活環境。其中,廚房內陳列著傳統的二眼七星灶、灶壁畫、煙囪,灶具包括鍋、蓋、湯罐、鐫、勺、鏟、井圈、提水桶等井具,以及小方桌、裙凳、榨凳、糕模、茶蓋、桶、油燈等。卧房內裝飾有欞格木門,陳列著崇明傳統的拔步暖床,舊時新娘陪嫁的必備物品三腰花大櫥,以及立櫃、鏡台、官箱、衣架、梳妝匣、錢箱、方凳、燈、手爐、腳爐、高腳腳盆、臉盆、木架、洗手桶、馬桶、草紙桶、銅痰盂等。書房內陳列著畫案、椅子、文房四寶(筆、墨、紙、硯)、線裝書及匣、筆架、考箱、硯台木盤、水盂、筆擱、鎮紙、博古架等。
鐫刻水鄉風韻的版畫
唐一芩抗倭圖
黃丕謨先生是我國著名的版畫家,而且也是一位具有國際影響的版畫家,他是國內第一個舉辦水印木刻個人展、大陸第一個在台灣舉辦個人展,同時也是我國第一個在日本舉辦水印木刻個人展的畫家。黃丕謨於1925年出生在崇明,曾任中國版畫家協會常務理事、江蘇省版畫家協會副會長、南京市文聯副主席、南京市美術家協會主席。20世紀40至50年代,主要從事黑白木刻和油印套色木刻創作,60年代起專攻水印木刻。
作為一位優秀的、多產的版畫家,黃丕謨先生的藝術之花深深地紮根於生活土壤中。大海、漁村、水鄉,是他最初的生活搖籃,他的作品大都表現這類題材。20世紀60年代,他跑遍了大江南北,黃海之濱;70、80年代,他經常到工廠、農村深入生活,先後去福建、浙江、廣西、四川等地參觀訪問、寫生作畫,拓寬眼界,激發靈感,創作出一幅幅具有強烈時代感和濃郁生活氣息的佳作。例如,創作於60年代的《黃海漁歸》、70年代的《源遠流長》、80年代的《春風春水江南》等作品,無不代表著他的水印木刻的創新和發展取得了相當高的藝術成就,達到融合新機、別開生面的地步。
黃丕謨的版畫具有很強的抒情性。不論是陡峭挺拔的崇山峻岭,還是氣勢恢宏的萬裏海疆;不論是秀麗的江南水鄉,還是沸騰的建設工地,無不傾注了畫家的深情厚愛與拳拳之心。黃丕謨先生從藝幾十年來,始終以一顆火熱的赤子之心大抒人民、祖國、時代之情。他的作品感情豐富,突破時空制約,達到了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欣賞畫家筆下一幅幅典雅秀麗的江南圖畫,我們能夠感受到,這些版畫作品不僅僅是在謳歌自然界的山川萬物、人民的生息和祖國建設,也是黃丕謨先生作為一個藝術家畢生追求真善美的真實寫照。
黃丕謨先生善於以國畫之神,入版畫之體,在嚴謹把握版畫結構的同時,大膽設色,捨棄線條,注重色塊組合和色相之間的銜接,創造性地發揮了版畫中的色彩語言,因而作品濃妝淡抹,艷麗清新,讓人讀後心曠神怡。同時,畫家還巧妙地借鑒以表現光、色、質見長的西畫技法,充分汲取其豐厚的養分,經過不斷探索嘗試,充分運用乾濕、濃淡、虛實等對比手法,使作品既有清新滋潤、水墨淋漓的大寫意氣度,又有明快、剛勁、蒼厚的版畫刀力之美;既能刻劃人物的特寫鏡頭,又能駕馭生活場景複雜的構圖,以嶄新的版畫藝術語言,表現生活、創造意境。因此,他的作品氣勢大、容量寬、章法新、重結構、精刻印、有韻味,耐人品讀。
黃丕謨最具有代表性的力作——《春風春水江南》與《太湖水灧漁村處》,均以江南水鄉的現實生活場景為母體,畫面充滿了豐富的生活容量,但又不拘泥於某一場景的照抄照搬。畫家利用時空轉換的手法,使自己對江南漁村生活的整體印象藝術地再現出來。作品構圖的開合處理新穎獨特,白牆黑瓦相襯,濃淡虛實相生,寧靜而富有節奏,變化統一,生機盎然,以極具生活氣息張力來扣動讀者的心弦,使人心扉洞開,輕鬆愉悅。此外,他對點、景、人、物的刻畫也十分講究。在《太湖水灧漁村處》這幅作品中,畫面上姿態各異的人物就有一百多個,刻畫精微,耐人尋味,並且通過大場面、全景式的構圖,穩重的色調,現代化的景物特徵,使作品充溢著鮮明的時代感,顯示出他駕馭大場面的高超技能。
明清時期的崇明縣城平面圖
自宋元至明代中葉,崇明諸沙飽受風潮侵襲,沙洲漲坍多變,州、縣治城曾被迫六建五遷,崇明學宮也因此屢建屢圮,隨縣城多次遷徙。今日位置上的崇明學宮是在明天啟二年(1622),由知縣唐世涵建於城壕外東南隅,初基地為二畝二里五毫,后擴基地為西長八十六步二尺五寸(138. 4米),東長八十九步(142. 4米),南北闊各四十八步(76. 8米)。“始有欞星門,有尊經閣,有明倫堂、敬一亭、博文約禮二齋,規制粗備。”據統計,自明天啟二年至清同治八年(1622—1869),在這247年的時間中,崇明學宮內的古建築因“潮汐之沖坍,風雨之剝蝕”,先後修建達14次之多。光緒十七年(1891),崇明築南門海塘護坡工程后,由於有效地控制了海潮的侵襲,風潮雷雨不再成為威脅縣城的安全和損毀學宮建築的主要大患。
清光緒《崇明縣誌·學宮圖》描繪了其時崇明學宮的人文盛景:崇明學宮前有東西牌坊、萬仞宮牆、文昌宮及魁星閣等;東為儒學,共五重,自南至北依次有儒學署大門、儀門及書斗公所、明倫堂、學海堂、后樓及東西兩廂;中軸線是孔廟建築,共五重,自南至北依次有欞星門、登雲橋、泮池、東西官廳、戟門、名宦祠、鄉賢祠、大成殿、東西兩廡、尊經閣和崇聖祠;西為瀛洲書院,共四重,初建有書院大門(后毀於海潮),自南至北依次有:忠義孝悌祠、唐趙二公祠、沈忠節公祠和正廳、後殿。至此,崇明學宮規制具備,建築宏偉,大典聞名,禮樂齊全,舞分文武,凸現“中和”。
崇明學宮是封建時代培養人才、選拔人才的搖籃。明代洪武四年(1371)至崇禎十六年(1643),明政府共舉行過89次科舉考試,崇明縣中舉人31名,中進士4名。其中,成化年間的戊戌、甲辰年和正德年間的丁丑、辛巳年四科,崇明每科中進士1名。而在清順治三年(1646)至光緒三十年(1904)舉行的112次科舉中,崇明縣中舉人119人,中進士32名。其中,順治年間的八次科舉有四科各中進士1名,康熙年間中進士13名。通過崇明學宮走上科舉之途的學子中,不乏出類拔萃的歷史人物。如:明末航海家、兵部右侍郎沈廷揚,清文華殿大學士宋德宜,清會元黃礽緒,清初四大家之一、校勘家何焯,清山東學政王希曾,清探花、山西提學使沈文鎬,清監察御史袁銑,清福建主考、常熟游文書院主講柏謙,清末駐外公使、外交家李鳳苞,清商部右丞、實業家王清穆,民國《崇明縣誌》總纂、教育家曹炳麟等,都是通過科舉考試脫穎而出,以自己的非凡才幹,取得輝煌成就,成為崇明後世學子學習的楷模。
“戊戌維新變法”后,隨著西風東漸,崇明有不少思想開明的縣庠生開始從這裡走出國門留洋求學。1899年至1902年間,東渡日本留學的崇明學子有馮閱模、陸夢熊、陸家鼎、馮鴻圖等人。此後,政府利用“庚子賠款”興學,崇明又有學子陸續分批赴日本、歐美留學,其中不乏有傑出者,如民國初擔任江蘇實業廳廳長的徐蘭墅、愛國民主人士蔡申甫、建築學家陳植等。興學之士也從這裡萌生辦學理念,崇實公學、樂群公學、義務學堂先後同世;“立停科舉,以廣學校”之後,師範傳習所和公私立初等小學、縣立中學等紛紛興起。
改革開放,欣遇盛世,民安物阜,學宮復興。1984年5月,崇明學宮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至今,崇明學宮又先後進行了三期修復工程,土地面積亦擴大至23.21畝,成為整個上海地區佔地面積最大的一座孔廟,分批修復了大成殿、東西兩廡及月台,以及東西牌坊、欞星門、東西官廳、泮池、登雲橋、戟門、名宦祠、鄉賢祠、尊經閣、崇聖祠、明倫堂、儀門、碑廊、儒學大門、杏壇等古建築,並在以大成殿為主體的學宮古建築內推出了“崇明島史與古船”、“崇明民俗”兩個基本陳列,以及“黃丕謨版畫陳列室”。從此,崇明學宮真正成為崇明島上一個集文化、展示、旅遊於一體的宣傳窗口,成為人民群眾了解歷史、觀賞藝術的文化殿堂和學習休閑的高雅場所。古老的崇明學宮以嶄新的面貌、全新的內容,呈現在人們的面前,巍峨軒敞,氣勢恢宏,如一個閱盡人世滄桑的長者,以寬厚的胸懷笑迎島內外各界人士前往參觀、遊覽,積極發揮出它獨特的宣傳作用與教育功能。
地址:
上海市崇明縣城橋鎮鰲山路696號
交通線路:
一是從上海體育場乘旅遊五號線到寶楊路碼頭,二是乘公交車到吳淞、寶楊路或石洞口碼頭;再乘船到崇明南門港,沿南門路向東500米。
門票:
自2016年元月起門票價格:免費。
開放時間:
夏令時開放時間
(6月15日-9月14日)
上午8:30—11:00
下午14: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