鏌鋣島
鏌鋣島
鏌鋣島,位於山東省榮成市東南角,島呈東北至西南走向狹長形,為榮成最大的島,該島因形似古劍鏌鋣,故名之。面積4.5平方公里,岸線長20.22公里。
該島地理位置優越,是石島港的天然屏徠障,發展漁業和旅遊業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島上有燈塔一座,1985年修漁港碼頭一座,西部海域具有修建5萬噸級港口的優良條件。
名稱的由來
鏌鋣島因形似寶劍而得名,島的西頭為劍柄,東頭為劍尖,直指黃海。島上還有一些與冶鍊有關的地名,也與造劍有關。島的西頭離岸不遠的海里有塊巨大的岩礁,從石島灣北側看,形似一巨帆,因此得名帆石。從島岸上看去,像一個大人領著兩個小孩,傳說是小姑三個趕海,所以叫姑三石。
下面這段應該是戲說。陸廣微的《吳地記·將門》記載,吳王闔閭派幹將鑄劍。幹將就和妻子鏌鋣一起煉鐵,但練了幾天幾夜,鐵水總是流不出來,眼看吳王規定的期限就要到了,幹將的心急得猶如火燎。鏌鋣問幹將:“爐中的劍水為什麼還不流出來?”幹將說:“今天鑄造的是世上罕見的寶劍,當年我跟師傅學鑄劍的時候,師傅說,鑄造罕見的寶劍,必須把一個女人扔進爐中給爐神當妻子,劍水才能流出來……”幹將還沒有說完,鏌鋣早已跳進爐中,劍水頓時流出來了。
幹將含淚思念妻子鏌鋣,把流出來的劍水鑄造成雌雄劍。雌劍以妻子的名字命名為“鏌鋣”,雄劍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為“幹將”。
幹將把鏌鋣劍獻給了吳王,把幹將劍留下。后吳王知道幹將還留有一把寶劍,就派人去取,並命令說:“如取得劍,立殺!”幹將被迫取劍時,寶劍從劍鞘中躍出,化作一條青龍,幹將乘之,升空而去。人們傳說:幹將已成劍仙了。來人回報了吳王,吳王嘆息,愈發認為莫邪是把寶劍,細心的收藏,但不久莫邪劍也不知去向了。
600多年後,晉朝丞相張華見牛斗山有紫氣,聞聽雷喚知曉天向地緯,召來問之,雷煥說:“此乃寶劍之精氣,在豫章(今南昌)豐城”。張華即補雷煥威豐城令,令他搜尋寶劍。雷煥到豐城后,遍城搜尋,掘城牆,挖房基,得一石函,長六尺,寬三尺,開視之內有雙劍。於南昌西山之上拭之,光芒艷發,以一劍送張華,留一劍自配之。張華得劍詳觀劍文,乃幹將劍,即問之,應有鏌鋣為何沒有?既是神物,終當和耳。雷煥求予佩之,張華默許。
一日,雷緩和張華各自佩劍過延平津(今福建南平渡),兩劍突然雙雙躍入水中,急使人入水求之,只見兩龍張須相向,五色炳躍,入水的人大駭而還。接著只見兩龍騰空而起,向東北方飛去……兩龍紛紛飛到石島灣上空,為石島灣風光秀麗,氣候涼爽所留戀,鏌鋣遂駐足落下海面,成為鏌鋣島。
鏌鋣島
鏌鋣島位於山東省最東端的威海市石島管理區東南部,三面環海,東南緊鄰黃海,西靠石島灣,距石島港2.5公里。
年平均氣溫12.1攝氏度,年日照時間2655小時,年降雨量765.7毫米,年均相對濕度71%,年均風速4.1米/秒,夏季以南風、西南風為主,冬季以西北風、北風為主。
總面積8.05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4.75平方公里,灘塗面積3.3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8公里,主體長6000餘米,最寬處約1500米,最窄處約300米。耕地很少,主要以漁業為主。
島西頭有遠近聞名的鏌鋣島燈塔。
鏌鋣島地形較為平坦,西、南、東三面常年受波浪侵蝕,岸線後退,展布大面積的海蝕平台和10餘米高的海蝕崖,只有北部波影區發育有兩條沙嘴和其間的大瀉湖。1972年修築海堤公路穿過瀉湖與陸地相連。島上大部分地區被殘積物覆蓋,僅在島的四周和路邊有基岩出露。出露的地層為太古界-元古界膠東群上部富陽組地層,主要為黑雲英片岩、斜長角閃岩、花崗片麻岩及少量的大理岩。地下水比較豐富。
鏌鋣島位於石島灣與黃海之間。石島灣位於石島鎮東,東起鏌鋣島,西至黃石板嘴,為大半橢圓形開灣,縱深7.5公里,平均寬4公里,面積31平方公里,水深7米,海岸線長15公里,軟泥底。灣口東南向敞開,寬約5公里。
海水理化特性
表層溫度變幅較小,年均溫12.3℃。2月水溫最低,月平均為1.3℃;9月水溫最高,月平均為22.4℃。4-5月升溫最快,10-11月降溫最快。3-8月南部海區水溫較北部海區偏高,9月至翌年2月反之。極值:最高水溫27.1℃,出現在1966年8月15日;最低水溫-2.8℃,出現在1969年2月2日。
潮間帶:年平均灘溫為15℃。8月最高,為25.8℃;12月最低,為1.2℃。間隙水年均溫12.64℃。10月最高,為21.02℃;12月最低,為1.57℃。
透明度:海水透明度為50-250厘米,平均為120厘米,以3、9月份最大,可達600厘米。
水色:水色一般低於19號。
海冰:一般年份內灣只有輕微結冰現象,結冰期是1月末至2月初。
鹽度:1960-1982年觀測統計,近海鹽度年平均為31.63‰。6月的鹽度最高,8-9月的鹽度最低,除12月外,南部海區鹽度低於北部海區。極值:最高是32.74‰,出現在1962年12月14日;最低是27.3‰,出現在1965年1月14日。在成山頭東北有一鹽度高於33‰的高鹽中心。間隙水的鹽度為31.83‰。
PH值:淺海水和間隙水的PH值均為8.19。
鏌鋣島
海水運動
鏌鋣島沿海潮汐屬正規半日潮或不正規半日混合潮型。石島以西為正規半日潮,石島以東為不規則半日潮。因成山頭外有一無潮點,所以潮水變化幅度較小,平均大潮升141-314厘米,平均小潮升119-239厘米。每天的兩次高潮也有一定的差異,晝長時,夜間潮大於白日潮;夜長時則反之。全年平均高潮在黃海水平面以上0.4米左右,低潮在黃海水平面以下0.35米左右。最高潮在黃海水平面以上1.07米,最低潮在黃海水平面以下1.40米,最大潮差1.65米左右。
鏌鋣島附近,農曆每月初一第一次高潮出現時間平均在2點11分(九月至翌年一月每月初一第一次高潮出現時間在1點半左右),以後每日第一次高潮出現時間比前日推遲50分鐘,最大潮差為2.6米,大汛潮潮差平均為2.2米,小汛潮潮差為0.9-1.4米。群眾通過多年觀察發現海潮漲落規律,總結成諺語:“初八,廿三,正晌午時干”、“初一、十五兩汛海”、“初二、三和十七、八起大汛,初十、十一和廿五、六死訊”等。
海流因受地形等因素的影響,海流比較複雜。近岸多屬環岸流,流速較小,一般為0.15-0.5米/秒;10米等深線以外流速較大,一般為0.8-0.9米/秒。成山頭處流速最大,為1.44米/秒。
流向:西北-東南向。
波浪波型境內近海有風浪和涌浪,以風浪為主,且年際變化不大。鏌鋣島海面風浪頻率平均為98%。涌浪次數隨季節變化明顯,石島海面7月涌浪頻率高達59%,1月僅11%,全年月平均為26%。
波向累年觀測各月風浪、涌浪主波向均為向岸向。石島風浪時主波向為西南向,頻率為8%;涌浪時為南向,頻率為11%。
波高因地理位置不同和季節變化而有差異。石島海面月平均波高為0.2-0.7米,7月為0.7米,1月、12月為0.2米,年均為0.4米。石島海面最大波高達6.3米,出現在1960年7月28日。內灣受風影響較小,最大波高3米;近海受偏東風影響明顯,最大波高6.9米。
鏌鋣島周邊海區,基本上屬於以岩礁為主的沙岩混雜底質類型,灘面傾角較大;從鏌鋣島至鳳凰尾的南部海區,基本上屬於岩礁地底質類型,灘面傾斜角度大。
島東頭,位於鏌鋣島后海崖村東1公里,地理坐標:北緯36°55′,東經122°32′。此角呈不規則三角形,面積約250平方米,海拔10.1米,海岸線長0.25公里,系水成岩結構。岬角東部和南部多礁石,不適宜貝類生長。
徠東南高角,位於鏌鋣島南窪村南,地理坐標:北緯36°53′,東經122°30′。呈不規則三角形,面積200平方米,海拔28米,海岸線長0.3公里,是海上要衝,角上設燈塔一座。
姑嫂石,是鏌鋣島的西頭離岸不遠的巨大岩礁。三塊並列的礁石,中間的大,兩邊的小,像嫂嫂用兩隻手扯著兩個小姑子,後來人們就把它叫做“姑嫂石”。“姑嫂石”也叫“三帆石”,它的底座龐大,像一隻大船沉睡在海底,在底座上以平均的距離一線豎起三個大小不等的石硼,每個石硼頂上都長著雜草和野花,石硼上細下粗,像三隻桅杆豎在船上。左右兩個石硼高度在10米上下,中間那個高達30餘米。由於三個石硼均呈扁形,所以又像蓬帆升上桅杆,中間那個石硼則像帆船上張滿蓬帆的主桅。滿潮時,遠遠望去,“姑嫂石”像一隻三條桅杆的帆船,在蔚藍的海面上揚帆遠航。
收藏家 馬未都
國防大學政委 王茂潤
鏌鋣島,位於山東省榮成市寧津鎮東南海域(北緯36°54′48″,東經122°31′00″),三面環海,東南緊鄰黃海,西靠石島灣,距石島港2.5公里。為榮成最大的島,該島因形似古劍鏌鋣,故名之。東北至西南走向,長5.3公里(一說6公里),最寬處約1.5公里,最窄處約0.3公里,平均寬0.84公里,岸線長20.22公里(一說18公里),最高海拔31米,總面積8.05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4.75平方公里(一說4.5平方公里),灘塗面積3.3平方公里,為榮成最大的島。
鏌鋣島
潮間帶、潮下帶生物資源。據1983年《榮成縣潮間帶生物資源綜合調查報告》中稱,原有潮間帶和潮下帶的面積達15.6萬畝,建國后改建成鹽田、葦田、糧田、水庫和蝦池等已達10萬畝,是年調查時只有灘塗面積5.5萬畝。此次調查共獲取潮間帶和潮下帶生物324種,其中動物251種、植物73種。動物中軟體類123種、棘皮類22種、多毛類25種、甲殼類54種、其他27種;植物都是藻類。按分佈區域分,潮間帶生物共254種,年平均總生物量為446.41克/平方米,年平均總生物密度66.8個/平方米。其中多毛類24種、軟體類91種(單殼類37種,雙殼類54種)、甲殼類47種、棘皮類14種、藻類61種、其他17種。潮下帶生物共70種(不包括游泳生物),年平均總生物量405克/平方米。其中多毛類1種、軟體類32種、甲殼類7種、棘皮類8種、藻類12種、其他10種。
經濟價值較高的生物多達50餘種。貝類主要有櫛孔扇貝、紫貽貝、泥蚶、魁蚶、毛蚶、布氏蚶、扁玉螺、紅螺、菲律賓蛤仔、文蛤、日本鏡蛤、中國蛤蜊、四角蛤、等邊線蛤、薄殼和平蛤、紫石房蛤、菲利浦滿月蛤、中國綠螂、尋氏肌蛤、光滑荷蘭蛤、竹蟶、櫛江珧、海荀、鮑魚、褶牡蠣等近30種。棘皮類主要有刺參、光棘球海膽、馬糞海膽、哈氏刻肋海膽等。藻類主要有石花菜、羊棲菜、海帶、裙帶菜、鹿角菜、大葉藻、江蘺、紫菜、鼠尾藻、海蘿、海黍子等近20種。此外,還有數量大而無經濟價值的海燕、陶氏太陽海星、異色海盤車等,多毛類有帶沙蠶、毛翼蟲等。
菲律賓蛤仔俗稱“蜆子蛤”,是一種味道鮮美的經濟貝類。適棲於沙或泥沙底質的潮間帶中、低潮區,該種分佈較廣,是灘塗貝類中的主要優勢種。主要分佈於嶗山大灘、林家流大灘、鏌鋣島大灘和西部海區,分佈面積16000畝,資源面積約5500畝,平均密度237.3個/平方米,平均生物量417.93克/平方米,存量1531.95噸。
毛蚶俗稱“毛蛤”,喜棲於潮下帶的沙泥或泥沙底質。分佈於八河港、臨洛灣、鏌鋣島後港和西部海區,資源面積2507.2畝,存量229.6噸。
江蘺俗稱“龍鬚菜”,含有豐富瓊膠,是經濟價值較高的藻類。除西部海區外,其他海區均有分佈,尤以鏌鋣島、石島、桑溝灣、龍鬚島為多,資源面積1315.3畝,存量88.7噸。
漁場。鏌鋣島海域屬石島漁場,位於黃海中部,面積有8002平方海里,平均水深40米,最深達70米,常年海水溫度5-28℃,既是魚蝦洄遊的過路漁場,又是青魚、鱈魚、大銀魚的主要產卵水域,還是鷹爪蝦的主要越冬場。有經濟魚蝦類近百種,常見的有中國對蝦、鷹爪蝦、藍點馬鮫、皮氏叫姑魚、黃姑魚、比目魚類、黃鯽魚、青鱗小沙丁、日本魚、高眼鰈、日本槍烏賊、青魚、太平洋褶柔魚等。石島漁場沿岸水深流急,適合流網、拖網、定置網、蚶耙等作業。60年代前負有盛名的鱈魚延繩釣、鯊魚延繩釣及蝦板網等,隨著捕撈對象的變化而不再使用。
歷史上,鏌鋣島曾經歷了區、公社、鄉、鎮的沿革。1957年設鏌鋣島鄉。1963年8月設鏌鋣島人民公社,1975年11月,屬寧津人民公社。1984年4月,增設鏌鋣島鄉。1993年10月,設立鏌鋣島鎮,2000年6月合併於寧津鎮,2005年1月改設寧津街道。
島西,清乾隆年間,周姓徙至鏌鋣島之高建村,命名周家莊。後周家莊又以方位改稱西。1981年更名島西。1990年有59戶。島東,清嘉慶年間,王姓徙至鏌鋣島之高建村,命名東。1981年更名島東。1990年有251戶。呂家莊清乾隆年間,呂姓建村,故名。1990年有110戶。后海崖清乾隆年間,村處后海之濱,故名。1990年有114戶。金庄清乾隆年間,金姓建村,名金家莊。1981年更名金庄。1990年有176戶。劉庄清乾隆年間,劉姓建村,名劉家莊。1981年更名劉庄。1990年有249戶。西道清乾隆年間建村,因村臨島西部的大道,故名西道。1990年有109戶。島西庄清乾隆年間至道光年間,湯、於兩姓相繼徙此各自建村,分別命名湯家莊、蘆台圈。1942年兩村合併,改稱大庄。1981年更名島西庄。1990年有464戶。南窪建村年代無考,因村建於島西南低洼處,故名南窪。1990年有71戶。
鏌鋣島島上耕地很少,主要以漁業為主,島上共有9個自然村。主要農產品有小麥、玉米、花生;主要工業產品有魚粉、魚油、冷凍食品等,水產品有魚類、貝類、藻類、蝦類等6大種類。1999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3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2.1億元,地方財政收入305.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80元,分別比1995年增長31%、40%、136%、和74%。1999年全鎮糧食總產1102噸,花生45噸。1999年鎮村工業總產值6200萬元,利稅453萬元。全鎮工業企業8個,其中鎮辦獨立核算企業5個,港口漁業公司1個,村辦企業2個,個體工商戶80戶。漁業是鏌鋣島鎮的支柱產業,有港口漁業公司1個,機動魚船300艘,其中大馬力遠洋捕撈船8對,海水養殖面積1000公頃。1999年全鎮水產品總產量2.3萬噸,漁業總收入1.4億元。1999年全鎮儲蓄餘額達到2400萬元,人均儲蓄5600元。9個村全部達到小康村標準。
榮成市石島灣省級旅遊度假區位於榮成市南部的石島灣畔,1992年8月開始興建,1994年12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旅遊度假區。
2018-11-26,省政府發布《山東省精品旅遊發展專項規劃(2018-2022年)》。根據《規劃》,到2022年,山東將建設泛青煙海洋精品旅遊發展示範區及青煙威精品海洋旅遊發展高地。在此規劃中,鏌鋣島等全省8個島嶼,被列入“齊魯美麗海島”旅遊精品工程。
鏌鋣島
鏌鋣島四面環海,有著豐富的水資源,水資源豐富,島東瀕臨黃海魚場,盛產鮁魚、鯧魚等名貴海產品,島西淺海灘塗,盛產海參、海螺、紫海膽、紫菜等海珍品,島北200公頃灘塗精養雜色蛤、牡蠣、海蟶等,還有200公頃港養蝦池及可養海帶666.66公頃的淺海水面。
至2000年初,基本形成了3大產業結構:一是養殖業。全島(鎮)共養殖各類魚、蝦、貝、藻666.66公頃,其中,海帶200公頃,港養對蝦200公頃,灘塗精養雜色蛤200公頃,養魚33.33公頃,魁蚶33.33公頃。有海水育苗場2個,1500立方水體,可自育鮑魚、海參、對蝦等品種,年養殖總產量達8000噸。1998年,鏌鋣島鎮委鎮政府又因地制宜規劃實施了“千畝海參養殖園”開發工程,將鏌鋣島周圍千餘畝的潮間帶資源開發利用起來,發展潮間帶海參養殖。至1999年底,已修建養參池40公頃,投放刺參苗500萬頭。二是捕撈業。全鎮共擁有各類捕撈漁船300多艘,1萬多馬力,其中350馬力以上遠洋漁船8對,1999年捕撈產量達到5052噸,捕撈收入2355萬元。三是水產品加工業,全鎮共有大小冷藏廠7個,共1500噸位,年加工水產鮮品8000噸,加工價值4000萬元。
鏌鋣島漁業公司位於島西頭,董事長兼總經理王茂強。是一個港口漁業公司,公司佔地面積3.33萬平方米,公司固定資產凈值2300萬元,有職工430人。擁有遠洋捕撈、海水養殖、海水育苗、水產品加工、漁船修造、水貂養殖等6大行業。1999年實現經濟總收入3880萬元,利稅350萬元,分別比1995年增長18%和11%。
羊棲菜養殖。羊棲菜,屬當地藻類資源,沿海人民早有採集食用習慣。1970年代后,榮成外貿部門收購出口日本,一般年產野生乾菜10-20噸。山東省外貿部門於1982年撥款2000元支持開展羊棲菜人工育苗養殖試驗。1985年羊棲茶人工育苗首次在榮成獲得成功,從此開始了羊棲菜的人工筏式試養,並獲成功。但因產量低、生長慢,而且對海區選擇嚴格,人工筏式養殖發展很慢,鏌鋣島沿海等少數單位進行小規模筏養,平均畝產乾菜75公斤左右。
魚類養殖,是鏌鋣島後港等海區1990年代后新興的養殖生產項目。其養殖形式,主要是網箱養魚,養殖品種主要有鱸魚、牙鮃、真鯛、黑鯛、黑魚、石鰈、六線魚等。1995年,鏌鋣島漁業公司養殖面積有750畝,水產品產量:捕撈4370噸,收入1966.9萬元;養殖955噸,收入248萬元。鏌鋣島鎮養殖場,養殖面積1180畝,養殖產品量450噸。漁業總收入237(萬元)。
1970年,在寧津所至鏌鋣島的3.5公里淺灘上築起海堤並修築公路——寧鏌線(寧津-鏌鋣島),改變了島上居民“漲潮坐船出,退潮赤足歸”的狀況,實現縣級公路可通達各公社駐地。
鏌鋣島東南端設有燈塔、霧笛和無線電指向標,屬石島港航行設施。1956年,建築安裝了無線電指向標,年底投入使用。1966年,成山頭和鏌鋣島指向標同時施工,1968年正式換裝63型發射機,此後曾多次改進設備。1991-1992年,對電子控制機進行改造並使用至今。該無線電指向標射程200海里,周率319千周(波長9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