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9條詞條名為高瑋的結果 展開
高瑋
東北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
高瑋,男,1937年11月15日出生,2012年11月10日逝世。曾任東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生導師。
1957年入東北師範大學生物系本科學習,1962年畢業。1962年師從著名鳥類學家傅桐生教授,作動物學專業研究生,主要攻讀鳥類分類及生態學。在三年研究生學習中,不但學習了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獨立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還學到了導師的嚴謹治學態度和為科學勤奮及求新精神,更從導師那學到了做人的道理,使我終生受益!三年研究生學習,我的最大收穫概括起來是:“做人;辯證;多思;科學;刻苦;方法”。從思維和專業知識都有新的提高,並為以後的工作和科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65年研究生畢業被分配到北京動物園工作,在北京動物園五年工作中,從事動物飼養和繁殖研究,更加豐富了專業知識和感性認識。從 1970年至1978年從事農業的教學和科研8年,使我開闊了眼界和豐富了專業知識。1978年調回東北師範大學生物系作傅桐生教授的助手並作教學及科研工作。40多年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中。教學方面,為本科和研究生開設了動物學;動物生態學;鳥類學和動物學專題;動物生態學原理;鳥類學;鳥類生態學;群落生態學原理及方法;行為生態學課。科研方面,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135多篇論文;出版學術專著28部。承擔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21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9項。並獲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獎勵。人才培養方面,自1985年以來培養生態學碩士生31名;博士生11名。
1957年7月-1962年7月 東北師範大學生物學系本科
1962年7月-1965年7月東北師範大學生物學系 動物學專業研究生
1965年7月-1970年9月北京動物園 技術員
1970年9月-1978年9月吉林省通化農學院 農學系副系主任
1993年8月-1994年3月東北師範大學 生物系主任
1994年3月-1997年8月東北師範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院長
1978年9月-現在 東北師範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 教授 博士生導師
本科教學:
動物學;動物生態學;鳥類學。獲校級教學優秀獎二次。
研究生教學:
動物學專題;動物生態學原理;鳥類學;鳥類生態學;群落生態學原理及方法;行為生態學。
科研方向
動物生態學;鳥類生態學。
科研項目
一。主持國家和省部級項目20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10項如下:
2.《三江平原綜合治理》山地次生林試驗示範,國家“七五”攻關項目,(1985—1990),負責動物部分,通過鑒定
3.東北松雞科及其瀕危種類的研究(1984.1—1987.12),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988年3月已通過鑒定,主持人
4.國家環保局,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鳥類分冊,1986.9—1987.9,參加編寫
5.長白山經濟動植物及其蘊藏量,1985—1987,吉林省計委項目,主持人
7.東北幾種大型猛禽的研究,1992.12—1994.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號39170120,1995年3 月通過鑒定,主持人
8.花尾榛雞人工馴化和飼養繁殖,1992.1—1996.6,吉林省科委項目,主持人
9.中華秋沙鴨人工馴化、飼養繁殖,1992.1——1995.12,省科委項目,主持人之一
10.吉林省陸生脊椎動物調查,1995.11——1998.12,林業部項目,為吉林省林業廳總顧問
11.中國珍稀鳥類栗斑腹鵐的繁殖與分佈,1999.1—2001.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號39870117,主持人。
12.東北地區動、植物標本館建設,1999—2000,國家科技部,批號 國科發財字(1999)476號文件,主持人
15.中國隼形目鳥類生態學,2003-200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准號30224002主持人。
16.栗斑腹鵐的島狀分佈成因及進化機制的研究,2004-200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號30370183,主持人。
18.教學標本標準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試點。東北師範大學教學標本資料庫建設專題。“十一五”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專項教學標本標準化整理整合及試點。科技部。項目編號2005DKA21403。2006年-2008年。
19.山地次生林鳥類群落組織結構形成中"關鍵類群"的作用。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批號20050200009。2006年1月-2008年12月。主持人。
20.大山雀子代性比率和對棲息地忠實性的研究,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號30670293。主持人。
21.兩種洞巢鳥巢址選擇中對公共信息的利用,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號30870318。主持人。
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
1,高瑋. 黑頭鳾 的繁殖及其食性的研究. 動物學報, 1978, 24(3):260~268(SCI)
2,高瑋. 普通鳾 的繁殖及其食性的研究. 動物學雜誌, 1980,4:25~29
4,高瑋. 長白山北坡冬季鳥類群落的豐富度及其群落的演替. 動物學研究(增刊), 1982(3):336~341
5,高瑋等. 長白山北坡沼澤草甸中兩種鳥的種群生態的比較研究. 動物學研究, 1983,4(2):157~165
6,高瑋, 李方滿. 紅脅藍尾鴝繁殖生態的觀察. 動物學雜誌, 1983,3:7~10
7,高瑋, 宋榆鈞, 李方滿. 樹鷚繁殖生態習性的觀察. 動物學雜誌, 1984,2:8~9
8,高瑋, 相桂權。大興安嶺北部夏季鳥類生態分佈. 動物學研究, 1987,8(2):142~143
9,高瑋, 張克勤. 短翅樹鶯的繁殖習性. 動物學報, 1985, 31(2):162~169(SCI)
10,高瑋, 相桂權. 中國繁殖鳥類新記錄及生態觀察. 動物學雜誌, 1987,4:22~24
11,高瑋, 相桂權, 張鳳嶺等. 黑嘴松雞的繁殖習性. 動物學報, 1988, 34(2):194~195
12,高瑋等. 人工落葉松林中冬季鳥類混合群的相互關係的研究. 動物學雜誌, 1991,26(4):9~13
14,高瑋等. 長耳號鳥 的繁殖習性. 動物學報, 1991,38(2):223~226
15,高瑋等. 山地次生林冬季鳥類集群的初步研究. 動物學報, 1993,39(4):385~391
16,高瑋等. 東北山地次生林鳥類集團結構及其集團關係的研究. 見:數學生態學進展. 成都: 科技大學出版社, 1994.242~249
19,鄧文洪, 高瑋. 破碎化次生林斑塊面積及斑塊隔離對大山雀繁殖成功的影響. 應用生態學報, 2001,12(4):527~531
22,王海濤, 高瑋. 次級洞巢鳥對次生林天然樹洞的利用. 動物學研究, 2002,23(2):136~140
23,萬冬梅, 高瑋等. 大鴇的巢位選擇研究. 應用生態學報, 2002, 13(11):1445-1448.
24,佟富春, 高瑋等. 吉林省白城地區乾草原栗斑腹鵐的繁殖生態,生態學報,2002,第22卷,第9期,1485-1490.
25,高瑋, 王海濤等. 栗斑腹鵐的棲息地和巢址選擇,生態學報,2003,第23卷,第4期,665-672.
26,鄧文洪、趙匠、高瑋. 2003 破碎化次生林斑塊面積及棲息地質量對繁殖鳥類群落結構的影響. 生態學報. 第23卷第6期1087-1094.
27,Wen-Hong Deng, Guang-mei Zheng, and Wei Gao. Nesting success of the Meadow Bunting along habitat edges in northeastern China. J.Field Ornithol. 74(1):37-44, 2003.(SCI)
28,DENG WEN-HONG, GAO WEI, ZHENG GUANG-MEI. NEST AND ROOST HABITAT CHARACTERSTICS OF THE GREY-FACED BUZZARD IN NORTHEASTERN CHINA. J. Raptor Res. 37(3):228-235. (SCI)
29,王海濤,高瑋,萬冬梅,劉多,鄧文洪. 利用天然樹洞繁殖的五種鳥的巢位特徵及繁殖成功率. 生態學報。第23卷7期.1376-1385. 2003.(英文)。
30,趙匠,高瑋,萬冬梅,王海濤。大鴇繁殖期活動時間預算和日節律。應用生態學報,第14卷10期.1705-1709 .2003.
31,鄧文洪,高瑋,王海濤。影響灰臉鵟鷹巢址選擇的主要生態因素。生態學報. 第23卷11期.2246-2252. 2003.
32,WEN-HONG DENG , WEI GAO , JIANG ZHAO .BREEDING BIOLOGY OF THE GREY-FACED BUZZARD(BUTASTUR INDICUS)IN NORTHEASTERN CHINA.J.Raptor Res.38(3):263-269,2004.(SCI)
33,萬冬梅, 趙匠, 高瑋, 王海濤, 程瑾瑞. 大鴇求偶場的選擇。生態學報。第24卷11期.2597-2601. 2004.
35,Deng Wenhong, Gao Wei. Edge effects on nesting success of cavity-nesting birds in fragmented forests.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Volume 126, Issue 3, December 2005, Page 363-370(SCI). 1,
36,趙匠,萬冬梅,王海濤,高瑋。大鴇繁殖期覓食地選擇. 應用生態學報. 2005,16(3):501-504.
38.姜雲壘、高瑋、王海濤、相桂權、宮亮、王紹先。長白山北坡鳥類多樣性研究。東北師大學報,2006,38(2):105-108。
39.鄧秋香、高瑋、楊彥龍、周彤。喜鵲在山地次生林中鳥類群落組織結構形成的作用。東北師大學報,2006,38(3):101-104。
41.趙匠、易國棟、萬冬梅、王海濤、高瑋。大鴇窩卵數及營巢成功率。東北林業大學學報 2006 34(6):61-62,76。
42.姜雲壘、高瑋、王海濤、相桂權、宮亮、姚紀元. 長白山北坡鳥類多樣性研究Ⅱ鳥類群落組成隨海拔梯度變化. 吉林農業大學學報. 2006, 28 (3): 265-271
43.王海濤、於國海、楊兵兵、雷富民、王拓、高瑋. 白鶴在莫莫格停歇地對人為干擾的反應. 中國鶴類研究. 2005, 118-123
44.鄧秋香、周彤、高瑋。東北山地灌叢鳥類多樣性。東北林業大學學報 2007 35(1)41-43
46.周彤 曹長雷 鄧秋香 王海濤 蘇循瑞 高 瑋* 人工巢箱條件下大山雀(Parus Major)最佳窩卵數。自然科學進展 2007 17(12):1616-1621
48. P., Olsson, U., Lei, F., Wang, H-t., Gao, W., Sundberg, P., Phylogeny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Old World Emberizini (Aves, Passeriformes),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47(2008) 960-973.(SCI)(SCI,收錄)
49.Yun-Lei Jiang, Wei Gao , Fu-Min Lei, Dong-mei Wan, Jiang Zhao, Hai-Tao Wang. Nesting biology and population dynamics of endangered Jankowski’s Bunting Emberiza jankowskii in Western Jilin, China. Bird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2008,18(2) ( SCI ,已接收)
50.曹長雷、高瑋* 溫帶次生林破碎化對白眉姬鶲繁殖的影響。四川動物 第27卷 第2期 183-188。
51 Yuyan You a, Jiang Feng a, Haitao Wang b, Jilong Wang b, Chao Dong b, Xunrui Su b, Hanmei Sun b, Wei Gao b ** Variation in egg size and nestling growth rate in relation to the clutch size and laying sequence in great tits Parus major,(SCI)
53、孫寒梅 高瑋 宮亮 楊彥龍 王海濤 吉林省左家自然保護區鳥類組成及其多樣性研究。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 第40卷第一期 100-110。
出版或參編專著
1. 高瑋等.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
2. 高瑋等.怎樣識別和觀察鳥類.吉林林業科技編輯部出版,1981
3. 傅桐生, 高瑋, 宋榆鈞著.長白山鳥類.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4
4. 傅桐生, 高瑋, 宋榆鈞.鳥類分類及生態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5 高瑋 主審.動物學(下冊)(高等師範專科學校統編教材).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2006。
6 高瑋 主編.中國鳥類研究.科學出版社,1991
7 高瑋 編著。鳥類分類學。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
8. 高瑋 編著。鳥類生態學. 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
9. 高瑋 參編著。中國珍稀瀕危鳥類――雉科, 松雞科鳥類生活史與保育。中台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10 高瑋等 主編。長白山經濟動植物及其利用. 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
11. 高瑋 編著。鳥類生態學. 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
13. 高瑋等 主編。中國珍稀動物。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
14. 具誠,高瑋等 主編。吉林省生物種類和分佈. 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16. 高瑋等 著。栗斑腹鵐(Emberiza jankowskii)生態學. 吉林科學技術出版 社.2002
17. 高瑋 編著。中國隼形目鳥類生態學。科學出版社.2002
19 高瑋等 著。東北地區洞巢鳥類生態學.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20 高瑋 著。東北地區鳥類及其生態學研究,科學出版社. 2006。
21 馮江 高瑋 盛連喜 主編 動物生態學,科學出版社 2005
22 高瑋等 著 長白山生物種類與分佈(動物 ) 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6
學術貢獻
1.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135多篇論文,發表專著28部。被國內外學術刊物和專著引用2000多次。成為編寫中國動物志 鳥綱 的主要參考文獻. 其科研成果水平,在我國區域性鳥類生態學研究中實為罕見.
2.構建了東北地區溫帶和寒溫帶森林鳥類群落結構和山地次生林鳥類集團結構的框架及模式。全面而系統地闡述了東北地區鳥類地理區劃和區系組成, 並具體分析了東北地區鳥類區系組成的動態變化,不僅掌握了鳥類的種類﹑分佈和動態變化的基本規律,為區域性研究提供了範例的重要學術價值,而且將為今後的資源保護和利用提供科學依據,為區域環境變遷的分析提供了生態學的佐證。並首次全面而系統地闡述了東北地區鳥類為456種及51亞種,隷屬於21目73科 208屬.
3.在松雞類,猛禽,大鴇和栗斑腹鵐等珍稀瀕危鳥類研究成果,為我國鳥類保護提供了科學依據,也為我國該類群的研究開闢了先河.
4.揭示了東北地區57種珍稀瀕危鳥類的分佈和數量、鳥種多樣性、繁殖生物學、棲息地和巢位選擇以及瀕危機制和保護對策、群落結構等規律和特點。
5.根據多年研究證實,柳雷鳥和鐮翅雞兩種鳥在我國已絕跡。首次發現黑嘴松雞和黑琴雞求偶行為為正面型,都有較固定的求偶場。雄鳥求偶時具有多態型,不僅有曾報道的“跑圈型”,還發現有“跑直線型”,且以“跑直線型”為主。大鴇求偶行為為正面型、集群式求偶、巢址選擇為鬆散群巢。中華秋沙鴨為2年性成熟。
6.在種群層次上開展177種鳥類繁殖和巢址選擇的研究,極大的充實和豐富了我國鳥類生態學的研究成果,縮小了與國際的研究差距,特別是在瀕危種類和破碎化生境的研究,並提出的“最小有效面積”新理論,是繼“島嶼理論”、“最小存活理論”之後對保護生物學理論的一個新發展,對推動瑪他種群 (Metapopulation)的研究具有極積的推動作用。
7.決定鳥類群落共存三個基本要素的提出,揭示了鳥類群落結構形成的機理,尤其是“關鍵鳥類類群”的發現及其功能機制的研究,對認識鳥類群落結構形成的內在動力以及演替機理,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價值。並發現,猛禽侵入次生林中繁殖,其巢址選擇也具有適應性變化,並對次生林鳥類群落組織結構形成起著重要作用。
8.揭示了溫帶鳥類對資源的分割與溫帶季節性資源波動相適應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森林主要鳥類類群的取食行為和集群行為模式。繁殖行為研究的多數種類都是國內首次報道。鳥類繁殖行為、侯鳥遷徙規律及年周期活動規律的研究,豐富了我國動物行為生態學的研究成果,也為正確分析人-禽之間可能存在的某些生態聯繫的基礎。
9. 在40多年的科研工作中,成為我國東北地區鳥類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東北地區鳥類生態學研究的開拓者,也是我國鳥類學研究重要基地之一。
1、《長白山鳥類研究》,1991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一名).
2、《大興安嶺鳥類研究》,1994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一名).
3、1991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命名為“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
4、1992年獲吉林省人民政府頒發的“吉林英才獎章”.
6、1993年《鳥類分類學》獲吉林省新聞出版局、吉林省出版工作者協會頒發的“1992年度吉林省長白山優秀圖書”三等獎.
7、《中國長白山動物》,獲吉林省新聞出版局、吉林省出版工作者協會頒發的“2002年度吉林省優秀圖書”一等獎。
8、《栗斑腹鵐(Emberiza jankowskii)生態學》,獲吉林省新聞出版局、吉林省出版工作者協會頒發的“2002年度吉林省優秀圖書”一等獎。
9、《東北地區珍稀鳥類保護生物學研究》,2003年獲得吉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第一名)。
10、東北地區鳥類群落生態學和種群行為生態學的研究》 2003年獲得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第一名)。
11 2006年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吉林省禁獵工作先進個人"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