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段
偏離等電位線(或PR段)或時限改變
ST段改變是指ST段偏離等電位線(或PR段)或時限改變。主要包括以下四種類型:ST段改變包括ST段抬高、ST段下降、ST段縮短和ST段延長四種類型。ST段改變可以獨立存在,也可與T波及QRS波群改變並存。
● 1.ST段抬高
● ST段抬高是指ST段在等電位線(或PR段)以上。診斷標準為肢導聯J點后0.06~0.08S處ST段抬高≥0.1mV,右胸導聯≥0.25mV,左胸導聯>0.10mV為異常。注意ST段抬高的程度、形態、持續時間與癥狀關係。胸痛伴有ST段急劇抬高為冠脈阻塞或其他病因引起的心肌損害。損傷型ST段抬高是穿壁性心肌缺血的反映。患者往往有持續嚴重的胸痛及心肌缺血的其他臨床表現和體征,如肌鈣量的升高度,見於心肌梗死超急性損傷期,急性心肌梗死。
● 2.ST段壓低
● ST段壓低是指ST段位於等電位線(或PR段)以下。診斷標準為J點后0.06~0.08S處ST段壓低>0.05mV。
● 3.ST段延長
● ST段延長是指ST段延伸超過正常範圍。診斷標準為ST段時限>0.15S。
● 4.ST段縮短
● ST段縮短是指ST段短於正常範圍或消失。ST段時限
● 1.ST段抬高常見於下列疾病
● (3)室壁瘤:可在急性心肌梗死後長期存在ST段弓背型或上斜型抬高。如在急性心肌梗死一個月後仍見ST段抬高,需高度懷疑心室壁瘤形成,可做心臟超聲進一步證實。
● (5)急性心肌炎:重症時可有ST段抬高,部分患者可出現異常Q波,酷似急性心肌梗死,待病情恢復后ST段可逐漸好轉,恢復正常,異常Q波消失。
● (7)左束支阻滯:Ⅰ、aVL、V5、V6導聯呈R型或R波粗鈍;V1~V3導聯呈QS型或rS型伴ST段上斜型顯著抬高。
● (8)左心室肥大:V1~V3導聯ST段可明顯抬高,亦與其S波的深度呈正相關,同時有左心室高電壓及V4~V6導聯ST段壓低的表現,可通過心臟超聲進一步證實。
● (9)肥厚型心肌病:以S波為主的導聯上可表現為ST段上斜型或弓背型抬高(V1~V3導聯明顯)。
● 2.ST段壓低常見於下列疾病
● (1)典型心絞痛:胸痛發作時出現一過性的ST段壓低,可呈各種形態,可伴有T波低平、雙向或倒置和U波改變,另可見一過性的缺血性心律失常,癥狀緩解時可恢復正常。
● (2)各類心肌病:均可出現不同程度的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壓低,可同時伴T波低平、雙向或倒置,可通過心臟超聲進一步證實。
● (4)心肌炎:絕大多數患者可出現ST段壓低,部分可伴T波低平、雙向或倒置。
● (6)左束支阻滯:Ⅰ、aVL、V5、V6導聯多見ST段水平或下斜型壓低,T波負正雙向或倒置。
● (7)預激綜合征:部分患者可出現繼發性ST段水平或下斜型壓低,T波直立、負正雙向或倒置。
● (8)洋地黃作用:以R波為主的導聯ST段可呈下斜型壓低,與T波前支融合呈“魚鉤樣”改變。
● (9)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多見於中年女性.也可見於其他人群,有各臟器自主神經紊亂的癥狀和表現,心電圖可見ST段輕度壓低,T波多為低平,部分淺倒,但相關檢查未見病理性改變。
● (10)慢性心肌缺血:雖然是否存在慢性心肌缺血,在臨床上仍有爭議。但在排除上述各類原因外,仍有許多患者心電圖上有長期存在的ST段壓低及T波改變。因此,結合以下情況,可考慮為慢性心肌缺血:①有各類心絞痛發作的病史;②有心肌梗死的病史;③冠狀動脈造影為陽性;④心臟超聲、運動平板試驗、核素心肌現象等檢查有心肌缺血的證據;⑤心電圖上出現過急性心肌缺血的ST-T改變。
● 3.ST段延長常見於下列疾病
● (2)長Q-T間期綜合征:原發性或繼發性的長Q-T間期綜合征均可見ST段延長導致Q-T間期延長。
● (3)冠心病:在冠心病早期,部分患者可先出現ST段水平延長。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演變期,也可見ST段延長,其後伴深度倒置的T波,Q-T間期延長。
● 4.ST段縮短常見於下列疾病
● (3)洋地黃作用:ST段呈魚鉤樣改變,Q-T間期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