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部科

百部科

單子葉植物綱百合亞綱的1科。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攀援或直立,全體無毛,常具叢生的紡錘形或圓柱形的肉質塊根。

簡介


百部科
【拉丁文名】Stemonaceae
【特徵】單子葉植物綱百合亞綱的1科。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攀援或直立,全體無毛,常具叢生的紡錘形或圓柱形的肉質塊根。葉對生、互生或輪生。花兩性,整齊,單生或簇生於葉腋,有時花梗貼生於葉片中脈上;花被片4,淡綠色或紫紅色;雄蕊4,花絲短,花藥線形,具有4個孢子囊,葯隔通常伸長,呈鑽狀條形或狹披針形;花粉粒為雙核,具單溝;雌蕊由2心皮組成,子房上位或稀為半下位,1室,有2至數個胚珠。蒴果卵圓形,成熟時裂為2爿;種子具多數縱槽紋。染色體x=7。
【分佈】有3屬約30種,主要分佈於亞洲東部、南部至澳大利亞以及北美洲的亞熱帶地區。中國產2屬6種。主要分佈於長江流域以南各省。
【功效】本科植物主要供藥用,如百部的塊根含有百部鹼、百部次鹼、異百部次鹼、原百部鹼。中國百部的藥材主要來自百部、直立百部和大百部等植物的塊根,通常外用,可殺蟲、止癢、滅虱;也可內服,有潤肺止咳、抗癆之效。黃精葉鉤吻的根有祛風解毒作用。
【關於】關於百部科植物的系統位置,有些學者認為百部科與薯蕷科(diosCoreaceae)有密切的關係,百部科中具葯隔延伸的類群所表現的特徵與薯蕷科的薯蕷屬(Diosco-rea)的某些具有細尖花藥的種類相近似;百部屬在解剖構造上與薯蕷科的某些屬有一些相似性。另有學者通過對大百部的花的形態學胚胎學的觀察,認為百部科的花被未分化為花萼和花冠這一點類似百合科的一些類群,而它們中的營養體態卻近似於薯蕷科的某些類群。由此看來,百部科很可能是來自於薯蕷科或百合科的某些原始類群。
1. 百部屬 Stemona Lour.
2. 黃精葉鉤吻屬 Croomia Torr. ex Torr. et Gray

百部


【中 文 名】百部
【科 屬】百部科百部屬
【別 名】百條根、百部草、鬧虱葯、葯虱葯
【概 述】
該品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Stemona sessilifolia (Miq.) Miq.、蔓生百部Stemona japonica (Bl.) Miq. 或對葉百部Stemona tuberosa Lour. 的乾燥塊根。
為百部科植物蔓生百部「Stemona japonica(BI.) Miq]的根,以塊根入葯。內服能潤肺止咳,外用可滅虱殺蟲,具止癢作用.

分 布

廣泛分佈於中國中部黃河、長江流域各省。多半野生於山坡叢林,現在好多地方進行家種。
主產陝西、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等省。

植物特性

百部為百部科多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塊根紡錘形,肉質,幾個或幾十個簇生。莖下部直立,上部成蔓生狀。單葉2~4片輪生,卵形或卵狀極針形,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近截形,全線,葉脈5~9條,小脈細密橫行。總花梗直立,基部貼生在葉片中脈上,頂端著生一。兩朵淺綠色的花;花被4,開放後向外卷;雄蕊4,有附屬物,紫色;子房小,卵形。蒴果表面平滑,暗褐色,成熟裂開,有種子數粒。花期5月,果期7月)。

生長特性

百部野生多半在蔭蔽濕潤的環境,經過人工引種栽培,喜前特性不太明顯。但是怕乾旱,耐寒冷,喜上層深厚,因百部塊根能伸至30厘米左右深的土層內。肥沃的、排水良好的腐殖壤上最好。
【性味歸經】甘、苦,微溫。歸肺經。

功能主治

潤肺下氣止咳,殺蟲。用於新久咳嗽,肺癆咳嗽,百日咳;外用於頭虱,體虱,蟯蟲病,陰癢。蜜百部潤肺止咳。用於陰虛勞嗽。

應 用


1. 用於一般咳嗽,久咳不已,百日咳及肺癆咳嗽。配合紫菀、款冬、黃芩、白及等同用。
2. 用於蟯蟲病及人、畜的頭虱、體虱等。
【用法用量】煎服,3~9g。外用適量,水煎或酒浸。
該品始載於《名醫別錄》,列為中品,陶弘景謂:“其根數十相連,似天冬而苦強,但古異爾。”《本草圖經》謂:“春生苗,作藤蔓,葉大而尖長,頗似竹葉,面青色而光,根下作撮如芋子,一撮乃十五六枚,黃白色,二、三、八月采,曝干用。”以上所述與蔓生百部原植物相符。《本草圖經》附有“滁州百部”、“衡州百部”和部”圖。滁州百部實即直立百部,衡州百部很像對葉百部,峽州百部為百合科羊齒天門冬Asparagus filicinus Bucnh.-Ham.ex D.Don,《滇南本草》所載百部仨為鞋齒天門冬。本草所載百部以蔓生百部為正品,自古用作殺虱、止咳藥。

原 植 物


蔓生百部,又名:百部草(啪朴子》),婆婦草(《日華子本草》),蔓草百部。多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全體平滑無毛。根肉質,通常作紡錘形,數個至數十個簇生。莖上部蔓狀,具縱紋。葉通常4片輪生;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9厘米,寬1.5~4厘米,先端銳尖或漸尖,全緣或帶微波狀,基部圓形或近於截形,偶為淺心形,中脈5~9條;葉柄線形,長1.5~2.5厘米。花梗絲狀,長1.5~2.5厘米,其基部貼生於葉片中脈上,每梗通常單生1花;花被4片,淡綠色,卵狀披針形至卵形;雄蕊4,紫色,花絲短,花藥內向,線形,頂端有一線形附屬體;子房卵形,甚小,無花柱。蒴果廣卵形而扁;內有長橢圓形的種子數粒。花期5月。果期7月。生長於陽坡灌木林下或竹林下。分佈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陝西等地。
直立百部多年生草本,高30~60屋米。莖直立,不分枝,有縱紋。葉常3~4片輪生,偶為5片;卵形、卵狀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5~5.5厘米,寬1.8~3.8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葉脈通常5條,中間3條特別明顯;有短柄或幾無柄。花腋生,多數生於近莖下部呈鱗片狀的苞腋間;花梗細長,直立或斜向上。花期3~4月。生長於山地林下或竹林下。分佈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江西等地。
對葉百部多年生攀援草本,高達5米。塊根肉質,紡錘形或圓柱形,長15~30厘米。莖上部纏繞。葉通常對生;廣卵形,長8~30厘米,寬2.5~10厘米,基部淺心形,全緣或微波狀,葉脈7~11條;葉柄長4~6厘米。花腋生;花下具1披針形的小苞片;花被4片,披針形,黃綠色,有紫色脈紋。蒴果倒卵形而扁。花期5~6月。生長於向陽的灌木林下。分佈台灣、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此外,尚有同屬植物細花百部(海南)、狹葉百部(雲南麗江),亦同等入葯。

化學成分

塊根含多種生物鹼。蔓生百部:根含百部鹼。百部定鹼、異百部定鹼、原百部鹼、百部寧鹼、華百部鹼等。直立百部:根含百部鹼、原百部鹼、百部定鹼、異百部定鹼、對葉百部鹼、霍多林鹼、直立百部鹼。對葉百部:根含百部鹼、對葉百部鹼、異對葉百部鹼、斯替寧鹼、次對葉百部鹼、氧化對葉百部鹼。尚含糖2.32%,脂類O.84%,蛋白質9.25%,灰分12.1%,以及乙酸、甲酸、蘋果酸、琥珀酸、草酸等。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選擇肥沃的、土層深厚的、排水良好的、疏鬆的砂質壤上種植,地選好后,清理場地、雜草根、大石塊,深翻30厘米,耕細,做畦,畦寬120厘米,整平畦面。

繁殖方法

百部可用種子繁殖,很方便。也可用分株繁殖,利用分株繁殖地下塊根長得快,能提前採收。
種子繁殖:用種子繁殖可分春季播種和秋季播種,秋播比春播好,出苗早,出苗率高。春播北方在4月份左右,南方在3月份左右進行。育苗分條播和穴播。條播:按行距6~10厘米開溝,把種子均勻撒人溝土,覆土3~4厘米,播后澆水,用草覆蓋苗床,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幼苗高9~12厘米時移栽,按行株距24厘米*18厘米移栽。在播種育苗時可在畦溝內播種玉米一行。穴播:按株行距15厘米*24厘米開穴,3厘米深,每穴播種子5-6粒,覆土1.5厘米,蓋稻草、麥草或薄膜,每公頃播種量15~22.5千克。當8~9月採種后,南方立即進行秋播,行距24厘米開3厘米溝,把種子均勻播入溝中,覆土4~5厘米厚,每公頃約用種子30-45千克。
分株繁殖:在春天萌動之前(3月左右)或結合收穫時選二年以上的植株,挖出地下根莖,剪除病根,剪殘斷根,大個的根作藥用。剪大塊根時,不能單剪大的塊根,上面未膨大的一小段也要剪凈。根莖部不需要的部分也要除去,細小的塊根不要剪。取上部根芽,按大小分成3~5株,每株要有芽2-3個,塊根2-3個,作繁殖材料。在整好的地里按行株距24厘米*18厘米,穴深15~18厘米栽植,使芽和土面垂直,先覆少量土使根部固定,再放少量土肥,覆土,澆水,覆少量上形成隔墒層。2~3周即出苗。

藥理作用

①抗菌作用體外試驗時百部(品種未鑒定)煎劑及對葉百部酒精浸液對多種致病菌如肺炎球菌、乙型溶血型鏈球菌、腦膜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與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白喉桿菌、肺炎桿菌、鼠疫桿菌、炭疽桿菌枯草桿菌,以及霍亂弧菌、人型結核桿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蔓生百部水浸液在體外對某些致病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也有報道對真菌並無抗菌作用的。百部(品種不明)能延長培養新城病毒的雞胚的壽命至36小時。
②殺蟲作用蔓生百部與其他種百部(品種未鑒定)的水浸液及乙醇浸液,對蚊蠅幼蟲、頭虱、衣虱以及臭蟲等皆有殺滅作用。高濃度百部(品種不明)在體外且能殺死鼠蟯蟲。
③其他作用用1%碘液1~1。5毫升注入貓的右肋膜腔使產生肋膜炎以引起咳嗽,灌服百部(品種未鑒定)煎劑0.6~0.9克/公斤,並無鎮咳作用。從百部屬植物中分離出的百部寧鹼能引起印防己毒素樣驚厥。
【炮 制】百部:揀凈雜質,除去鬚根,洗凈,潤透后切段,曬乾。蜜百部:取百部段,用煉蜜(百部段100斤用蜜12斤8兩)加入適量開水烊化,拌勻,稍悶,俟蜜水吸收,置鍋內文火炒至微黃色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雷公炮炙論》:凡使百部,用竹刀劈破,去心皮,花作效十條,於檐下懸令風吹,待土干后,卻用酒浸一宿,濾出,焙乾,細銼用。
【性 味】甘苦,微溫。
①《別錄》:微溫。
②陶弘景:似天門冬而苦強,亦有小毒。
③《藥性論》:味甘,無毒。
④《日華子本草》:味苦,無毒。
【歸 經】入肺經。
①《滇南本草》:入肺。
②《本草新編》:入肺經,亦入脾、胃。
【功用主治】溫潤肺氣,止咳,殺蟲。治風寒咳嗽,百日咳,肺結核,老年咳喘,蛔蟲、蟯蟲病,皮膚疥癬、濕疹。(1)潤肺止咳:用於新久咳嗽,如急、慢性支氣管炎、百日咳及肺結核等。配麻黃、杏仁治小兒風寒咳喘;配紫菀、貝母、寒水石治小兒肺熱咳嗽。(2)滅虱殺蟲:用於頭虱、體虱。濃煎灌腸治蟯蟲。
①《抱朴子》:治咳及殺蟲。
②《別錄》:主咳嗽上氣。
③陶弘景:百部火炙酒漬,飲之療咳嗽,亦主去虱。又主暴嗽。
④《藥性論》:治肺家熱,上氣,咳嗽,主潤益肺。
⑤《本草拾遺》:火炙浸酒空腹飲,去蟲蠶咬,兼疥癬瘡。
⑥《日華子本草》:治疳蛔及傳屍骨蒸勞,殺蛔蟲,寸白、蟯蟲。
⑦《滇南本草》:潤肺,治肺熱咳嗽:消痰定喘,止虛癆咳嗽,殺蟲。
⑧《中國葯植志》:與豬蹄煮服,可以治風濕症。
⑨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治百日咳,肺結核,支氣管炎,皮炎,濕疹,蕁麻疹,腳癬,阿米巴痢疾。
【宜 忌】 《得配本草》:熱嗽,水虧火炎者禁用。
【選 方】
①治肺寒壅嗽,微有痰:百部三兩(炒),麻黃,杏仁四十個。上為末,煉蜜丸如芡實大,熱水化下,加松子仁肉五十粒,糖丸之,含化大妙。(《小兒葯證直訣》百部丸)
②治寒邪侵於皮毛,連及於肺,令人咳:桔梗-錢五分,甘草(炙)五分,白前一錢五分,橘紅一錢;百部一錢五分,紫菀一錢五分。水煎服。(《醫學心悟》止嗽散) ③治卒得咳嗽:生薑汁,百部汁。和同合煎,服二合。(《補缺肘後方,) ④治暴嗽:百部藤根搗自然汁,和蜜等分,沸湯煎成膏咽之。(《續十全方》)
⑤治暴咳嗽:百部根漬酒,每溫服一升,日三服。(張文仲)
⑥治久嗽不巳,咳吐痰涎,重亡津液,漸成肺痿,下午發熱,鼻塞項強,腳脅脹滿,卧則偏左其嗽少止,偏右嗽必連發,甚則喘急,病必危殆:百部、薏苡仁、百合、麥門冬各三錢,桑白皮白茯苓沙參、黃耆、地骨皮各-錢五分。水煎服。(《本草匯言》百部湯)
⑦治三十年嗽:百部根二十斤,搗取汁,煎如飴,服一方寸匕,日三服。(《千金方》)
⑧治遍身黃腫:掘新鮮百部根,洗搗,罨臍上,以糯米飯半升,拌水酒半合,揉軟蓋在葯上,以帛包住,待一、二日後,口內作酒氣,則水從小便中出,腫自消也。(《楊氏經驗方》)
⑨治牛皮癬:百部、白鮮皮、萆蔴子(去殼)、鶴虱。黃柏、當歸、生地各一兩,黃蠟二兩,明雄黃末五錢,麻油八兩。先將百部等七味入袖熬枯,濾去渣,復將油熬至滴水成珠,再下黃蠟,試水中不散為度,端起鍋來將雄黃末和入,侯稍冷,傾入磁盆中收貯,退火聽用。(《外科十法》百部膏)
⑩治蚰蜒入耳:百部(切、焙),搗羅為末,以一字,生油調塗於耳門上。(《聖濟總錄》)
(11)咳嗽。用百部根泡酒,每溫服一升,一天服三次。又方:用百部、生薑,各搗汁,等分,取二合煎服。又方:用百部藤根搗自然汁,加蜜等分,以沸湯煎成膏,噙咽。
(12)遍身黃腫。用新鮮百部根,洗凈,搗爛,敷臍上,以糯米飯半升,拌水酒半合,揉軟,蓋在葯上,外用布包好。一、二天之後,口內有酒氣,水從小便出,腫亦漸消。
(13)熏衣虱。和百部、秦艽,共研為末,燒煙熏衣,虱自落。用上兩葯煮湯洗亦可。

臨床應用

①治療百日咳用百部250克製成糖漿800毫升,小兒每次3~5毫升,4小時1次;或每次用百部糖漿10~15毫升,每日3次,連服1周。亦可將百部曬乾研粉,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日服3次,1歲以下每次3~10丸,2~4歲20~30丸,5~8歲40~50丸。據百餘例的觀察,有效率在85%以上,對痙咳期效果特別顯著。一般用藥2~4日即可見效,治癒時間最快3天左右,最慢15~19天。有合併症者須加用其它藥物。百部糖漿亦可作預防用藥。另有報道以百部配合其它中藥組成復方應用。
②治療肺結核百部曬乾研粉,以童雌雞(未產卵的)加水煨汁,調和為丸(每斤百部粉約需凈雞1斤煨成雞汁12兩)。每次3錢,早晚各服1次,20~30天為一療程,視病情需要可以繼續再服。此方用於慢性發作的肺結核效果較好,對長期應用西藥抗癆藥物效果不顯的病例,有時療效尤為顯著。據153例的觀察,多數服藥一、二療程后癥狀改善,食慾增進,體重增加;X線複查也有不同程度的進步。對於病情發展迅速、癥狀急劇或血沉增速至第一小時末40毫米以上者,此葯難以控制,不宜應用。服藥后除個別病例有咽干現象外,尚未發現其它不良反應。
③治療慢性氣管炎以百部為主(每劑6~8錢),配伍甘草、紫菀、白果、黃芩、麻黃等,組成幾個不同方劑,治療老年性慢性氣管炎100例,經1年的隨訪觀察,總有效率為75%,其中初步治癒率為25%,顯效率為9%,好轉率為41%。服藥后1~2天即覺咳嗽減輕,連服10天之內可出現最高效果。男性及喘息型患者效果較差。少數病例服藥後有口乾、腹痛、眼瞼浮腫等輕微反應,不影響治療。此外,有用百部配伍等量麻黃、杏仁,以蜂蜜製成丸劑(每丸2錢),早晚各服2丸,10天為一療程。於夏季觀察181例,經1~2療程后,有效率達88.3%(臨床治癒率23.1%,顯效率21%,好轉率44.2%)。一般在5~10天即見明顯療效。
④治療蟯蟲病小兒每次用百部1兩,加水濃煎成30毫升(成人用量加倍),於夜間11時左右作保留灌腸,10~12天為一療程。通過133例觀察,治癒者佔62%。如輔以使君子粉和大黃浸泡液內服,則療效可顯著提高。或用20%百部煎液每次30毫升灌腸,每日1次,7次為一療程,多數病例在一療程內即獲治癒。另報告52例,系用百部5兩,配合苦楝皮2兩、烏梅3錢,加水800毫升,煎成400毫升,每次用20~30毫升於臨睡前作保留灌腸,結果有51例治癒。為了使用方便,以後改為百部5錢,苦楝皮1兩,鶴虱5錢,研粉混合裝入膠囊,於臨睡前取1粒插入肛門內,連用7~10天。
⑤治療滴蟲性陰道炎用百部2兩,加水1000毫升,煎成600毫升,沖洗陰道,而後用雄黃粉均勻地噴入陰道皺襞。每日1次,5日為一療程。觀察60例,多數為一個療程,少數經過2~3個療程治癒。平均用藥3~5日,陰道分泌物顯著減少,外陰部瘙癢等自覺癥狀消失。少數病例複發(多於月經后或流產後),再次治療仍可獲愈。遠期效果尚待觀察。
⑥治療癬症用百部20克,浸入50%酒精100毫升中48小時,過濾后再加酒精至100毫升,患處洗凈后即以棉簽蘸藥液塗擦。輕症約3~4天即可見效。此外,用百部製成試劑作百部白霧反應試驗,診斷血吸蟲病,據1091例血吸蟲病患者觀察,陽性率佔96.72%。深的土層內。肥沃的、排水良好的腐殖壤上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