蚣蟲

蚣蟲

蜈蚣(Centipede)扁長節肢食肉動物,每一節皆有腳一對。源起希留利亞紀,至今仍有兩千八百種存活。和節肢動物一樣,以多節肢生物聞名。產於陝西、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湖北、湖南、廣東、四川等地。

簡介


蚣蟲
蚣蟲
蜈蚣
蚣蟲,就是人們常說的蜈蚣。
【又名】百足蟲、天龍、千足蟲
【英文名稱】Scolopendra
【科屬分類】多足綱、蜈蚣科(Psittacidae)

介紹


蚣蟲
蚣蟲
第一對腳呈鉤狀,銳利,鉤端有毒腺口,一般稱為齶牙、牙爪或毒肢等,能排出毒汁。被蜈蚣咬傷后,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順齶牙的毒腺口注入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一般長1.5毫米--34毫米之間。藥用蜈蚣是大型唇足類多足動物,只有21對步足和1對顎足;“錢串子”也是蜈蚣,只有15對步足和1對顎足;“石蜈蚣”也只有15對步足。還有些蜈蚣的步足又多又短,有35對、45對,最多的達到173對。藥用名稱:蜈蚣。
別名:天龍、百腳、吳公,錢串子。

藥材


蚣蟲
蚣蟲
藥用名稱:蜈蚣
【藥物】
為動物大蜈蚣科少棘巨蜈蚣的全蟲體。產於陝西、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湖北、湖南、廣東、四川等地。春夏捕捉,用兩頭尖的竹片插入頭尾兩部,繃緊,曬乾,亦可用沸水燙過,曬乾,生用。
[葯化]含蜈蚣毒(組織胺樣物質及溶血蛋白質)、酷胺酸、蟻酸及膽甾醇等。
[藥理]
(1)注射液對移植性小鼠肉瘤S-180、艾氏腹水癌、白血病L160、肝癌瘤體等的癌細胞均有抑制作用;對網狀內皮細胞機能並有增強作用。
(2)散劑給小鼠口服3~9天後,對戊四氮、士的寧、純炳鹼的半數驚厥量引起的驚厥有對抗作用。水浸劑(1:4)在試管內對結核桿菌及多種致病性皮膚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3)多量及長期使用,對肝臟有一定的損傷。內服一次在10條以上時,易引起周身性紅斑,壓之褪色,以膝關節部多見,停葯2~3天後可自行消退。
蚣蟲
蚣蟲
[藥性]
咸、辛,溫。有毒。歸肝、脾、肺經。
[藥效]
敗毒抗癌、息風解痙、退炎治瘡。
[藥用]
(1)敗毒抗癌,用於癌瘤積毒:
肝癌蜈蚣、阿魏五靈脂各15克,紅娘(糯米炒)4.5克,炙狼毒9克,蜂房21克,急性子24克,全蠍、僵蠶木鱉子、咸靈仙各30克,山慈姑50克共研細末,水泛為軟堅丸,每服1.5克,日2次,溫開水送。能使癥狀緩解,腫塊軟縮,延長生存期。乳腺癌蜈蚣2條,蜂房、海藻、昆布天花粉各9克,土貝母玄參各15克,牡蠣、夏枯草各30克切碎,水煎2次分服,日1劑。迄皮膚凹陷恢復,腫塊及結節軟縮,腫痛消除。宮頸癌蜈蚣2條,麝香0.15克,冰片0.3克,輕粉雄黃各3克,黃柏15克共研細粉,用適量包於消毒紗布中間,送入陰道穹窿部,緊貼宮頸,每天上藥1次,月經期停用。可根據病情好轉,減少上藥次數,直至活檢轉陰。同時,隔日服下藥1劑:蜈蚣2條,柴胡2.5克,全蠍3克,昆布、海藻、香附白朮、茯苓各4.5克,當歸6克,生白芍9克,切碎,水煎服。可獲近期痊癒。絨毛膜癌蜈蚣2條,蜂房6克,白花蛇60克切碎,水煎服,日1劑,2次煎服。能使腫塊消除,轉移癥狀緩減,迄陰道流血停止,尿妊娠試驗連續多次均為陰性,可獲痊癒。卵巢癌蜈蚣15克,乳香1克,全蠍3克,帶子蜂房,活蝸牛各5克,馬錢子10克先將馬錢子用開水泡24小時,換清水連續浸7~10天,取出去皮曬乾,用麻油炒黃研末,將蜈蚣、全蠍、蜂房炒至微黃,搗末;蝸牛搗爛,曬乾,研末。將所有葯末研和丸,日3次。用下列湯藥送服:白花蛇舌草薏仁鐵樹葉各30克,鱉甲、
桃仁、熟地、炙穿山甲、三棱、莪術黃芪各15克,赤芍、丹參、香附各12克,枳殼、小茴香、七葉一枝花各9克切碎,水煎3次分服,日1劑。能使癥狀緩解,腫塊軟縮。可結合手術切除。亦宜於術後有陰道轉移者。陰頸癌蜈蚣、制馬錢子、山慈姑各30克,熟大黃9克,紫草黃連各15克,馬藺子蚤休各45克,菊花、海藻、三棱、莪術、黨參、黃芪、銀花、山豆根、漏蘆各60克,共研細末,醋製為丸,每服10克,日服2次。如果陰莖頭部已呈翻花狀者,局部可用五虎丹(水銀、白礬、青礬、牙硝各60克,食鹽30克共研至不見水銀星珠,用燒煉降丹法煉製成五虎丹白色結晶)結晶1.2克,加蟾酥0.5克,洋金花1克同研勻,用米飯作賦形劑,搓成兩頭尖棱形釘劑,每支長4厘米,中間直徑0.3厘米,重約0.72克,可視癌瘍大小插入2~3個半枝,隔日換藥1次。直至腐肉壞死脫落,再用生肌散收口。白血病蜈蚣、壁虎、蟾蜍各26枚、水蛭、急性子各24克,徐長卿、韓信草各48克,七葉一枝花、金牛根、穿心連、虎杖、白花蛇舌草各90克共為細末,和豬膽汁、馬蹄子製成顆粒,壓成舌癌片,亦可製成丸劑,每服9克,日服3次。同時肝脾腫大處外敷消癌散(土半夏生半夏生南星、生梔子、生川烏一支黃花生草烏、穿心連、韓信草各48克,野香薷、芙蓉葉各90克,金牛根138克共研細末,適量蜜調外敷患處),日換1次。如此內服外敷,迄癥狀完全緩解,腫塊縮成,延長生存期。惡性淋巴瘤蜈蚣、全蠍、生水蛭、雄黃血竭枯礬各30克,輕粉2克,硼砂、白硇砂、蘇合油、白及各15克共為細末,水泛為丸,綠豆大,每服3克,日3次。能使腫塊軟縮,壓迫癥狀緩解。可連服3~6個月。可獲較好效果,緩解期較長。胃癌蜈蚣5條,三棱、莪術、枳實各12克,海藻、昆布各15克,水蛭24克,銀花90克切碎,水煎3次分服,白糖調磅。開始時或有噁心、悶脹等副作用,繼續應用,可以緩解。堅持6個月,可使脹痛等癥狀消失,腫塊軟縮,潰瘍平復,病情顯著好轉。食管癌蜈蚣5條,大棗5枚,全蠍6克,半夏沙參旋復花雞內金各9克,山藥15克,夏枯草、紫草根白茅根、白花蛇舌草各30克,半枝蓮60克切碎,水煎3次,合併煎液,加蜜糖120克,濃縮,分3次服。能使癌腫逐漸縮小,吞咽順利。繼續服藥4個月,癥狀基本消失,獲近期痊癒。肺癌蜈蚣、山甲各24克,硫黃、蜂房各9克,守
蚣蟲
蚣蟲
宮、炙馬錢、全蠍各12克,石見穿、急性子各30克,僵吞60克共為細末,煉蜜和為抗癌丸,丸重3克,每服1丸,日服2次。用下方送服:生地天冬各6克,麥冬、玄參各4克,浙貝(去心)、牡丹皮、炒白芍各2.5克,生甘草、薄荷各1.5克水煎2次分送,亦可製成糖漿,日1劑。能使血痰、胸痛等癥狀緩解,癌腫縮小,X線複查陰影消失。鼻咽癌蜈蚣3條,炮甲、土鱉蟲、地龍、三七各3克研細末,用米酒服,分3次,送服辛荑散(辛夷、細辛、藁木、升麻、川芎木通防風羌活白芷炙甘草各等分共研細末),每次3克。同時用山苦瓜液(山苦瓜10克切碎,浸於75%酒精與蒸餾水各25毫升的混和液中,3天後,再加蒸餾水50毫升,攪勻,用消毒紗布過濾去渣,如甘油20毫升)滴鼻,每日滴鼻3~6次,每次2滴。堅持至腫塊縮小,頭痛、鼻塞等癥狀基本消失。
(2)息風解痙,用於風症痙痛:
中風痙搐蜈蚣3條,黃芪18克,當歸12克,全蠍、羌活、獨活各6克切碎,水煎服,為逐風湯。百日痙咳蜈蚣、甘草各等份焙乾,研末,口服,日3次,每次1~2歲1.5克,3~4歲2克。連服7天為1療程,有效率90%。
(3)退炎治瘡,用於炎腫瘡瘍:
骨髓炎蜈蚣10條焙乾,研粉,分為7份,裝入膠囊,日服1份。亦可用蜈蚣適量壓成片劑可取出死骨,能提高療效,縮短療程。遇有瘺管者可用凡士林紗布條蘸上蜈蚣末,填入瘺管內,每日換藥1次。本葯對急慢性骨髓炎均有抗炎、促進骨包殼新生及促使瘺管癒合的作用。甲溝炎蜈蚣1條,雄黃、枯礬各1.5克共研細末。另取雞蛋1枚,一端打破,傾出部分蛋清,以手指插入不再溢度,然後將研細葯末裝入蛋內,攪勻,患指即從蛋端打破處插入,用小火沿蛋殼圍烘1小時以上,使患指有濕熱感。每日烘烤1~2次,烘治後用無菌紗布包紮,炎腫疼痛即可消退。一般治療1~5天,可獲痊癒;如烘治后,局部迅速形成膿腫,可以無菌操作,切開排膿。
[藥量]煎劑:1~5條。丸散:0.3~3克。外用:適量。孕婦忌服。
蚣蟲
蚣蟲
中國成語里有“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之說,蜈蚣當真有百足嗎?那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有關蜈蚣足的最新研究結果吧。有一位英國的研究人員凱特爾專門研究蜈蚣,是一位有新發現的“蜈蚣迷”。為了研究蜈蚣,他走遍了英倫三島,收集了上千條蜈蚣標本,目的就是想搞清蜈蚣究竟有幾對足,又是什麼原因導致各種蜈蚣的足的數目不同。棲息於朽木或石隙中的蜈蚣屬多足綱,體干由多環組成,每個環有一對足。一個世紀以來,世界各地共發現蜈蚣3000餘種,足的數目從15對到191對不等。但奇怪的是,在此之前發現的蜈蚣無論足的對數是多少但都是奇數對,一直沒有發現一種蜈蚣有偶數對足。凱特爾的研究證實了蜈蚣足的數量不等,但是更重要的是他發現了偶數對足的蜈蚣。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大小蜈蚣蘊含著奧秘,凱特爾的新發現引起了專家們的濃厚興趣。凱特爾的新發現將大大增進人們對蜈蚣的了解。

飼養蜈蚣


一、生活習性。在自然條件下,蜈曄一般棲息在山坡、田野、路邊或雜草叢生的地方,或棲息在井沿、柴堆以及磚瓦縫隙間,特別喜歡陰濕、陳舊的地面。活動的基本特點晝伏夜出。在溫度低於10℃時便停食,零下7℃進入冬眠期。
二、繁殖特點。蜈蚣的壽命僅有6年,性成熟以後,一般在3-5月份和7-8月份的雨後初晴的清晨進行交配,40天開始產卵,雌蜈蚣把受精卵產生在自己的背上,以便及時孵化。每隻雌蜈蚣一次排卵達2-3小時,每次產卵80-150粒。卵表面富有粘液,卵粒互相粘在一起成卵塊。孵化期間雌蜈蚣不吃不喝,直到孵化出幼蜈蚣。
三、飼料。蜈蚣是典型的肉食動物,食性廣雜,特別喜食各種昆蟲,如黃粉蟲、蟋蟀、金龜子、白蟻、蟬、蜻蜓、蜘蛛、蠅、蜂以及它們的卵、蛹、幼體等,同時還吃里蟲、蚯蚓、蝸牛及各種畜禽和水產動物的肉、內臟、血、軟骨等,也吃水果皮、土豆、胡蘿蔔、嫩菜等,牛奶、麵包等作蜈曄的食物。
四、養殖池建造。人工養殖蜈蚣可採用缸、池等方式,採用缸養,用破舊瓦缸或陶瓷缸,最好直徑在0.5米以上,口朝下埋入土中20厘米左右,將外邊的土拍實。缸內中間用磚或土坯壘起來,比缸面低10厘米左右,坯與缸壁間留有一定空隙。如果用完整無缺的缸,不要打掉底部,直接在缸中壘土坯即可。一個直徑80厘米的缸可放成年蜈蚣200隻左右。
採用池養時,養殖池要建在向陽通風、排水方便、陰濕、僻靜的地方。可建在室內,也可建在室外。用磚或石塊等砌成,水泥抹面,池高80厘米,養殖池面積大小隨意,一般在5-10平方米為宜。池口四周內側粘貼光滑無損的塑料薄膜,或用玻璃片鑲成一圈15厘米左右寬、與池壁成直角的內檐。每平方米養殖池可投放成年蜈蚣500-900隻。
五、管理要點。1.要防止蜈蚣逃跑,蜈蚣性急,如果防範措施不到位,蜈蚣很容易逃跑。2.注意飼養密度,必須按蜈蚣的體長和體大的變化而分群、分池飼養。3.做好溫度、濕度、光線管理,保持環境安靜。4.所投飼料保持清潔衛生,沾有農藥的食餌不能投喂。5.經常觀察,防止蜈蚣天敵進入養殖池內。6.防止食物、泥土的霉變。7.及時剔除有病的蜈蚣。

臨床表現


蜈蚣屬於多足綱,第一對腳呈鉤狀,銳利,鉤端有毒腺口,一般稱為齶牙、牙爪或毒肢等,能排出毒汁,被蜈蚣咬傷后,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順齶牙的毒腺口注人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小蜈蚣咬傷,僅在局部發生紅腫、疼痛,熱帶型大蜈蚣咬傷,可致淋巴管炎和組織壞死,有時整個肢體出現紫癲。有的可見頭痛、發熱、眩暈、噁心、嘔吐,甚至膻語、抽搐、昏迷等全身癥狀。
應急處理
蜈蚣咬傷后立即用肥皂水清洗傷口,局部應用冷濕敷傷口,亦可用魚腥草、蒲公英搗爛外敷。有全身癥狀者直速到醫院治。
蠍螫蜘蛛綱,蠍子螫刺人時,由毒腺分泌毒液進入人體,迅速引起一系列中毒反應。
應急處理
在傷肢上端2~3厘米處,用布帶紮緊,每15分鐘放鬆1~2分鐘,傷口周圍可用冰敷,切開傷處皮膚,用抽吸器或拔火罐等吸出毒液,並選用高錳酸鉀液、石灰水沖洗傷口。癥狀較重者應到醫院治療。

捕捉野生蜈蚣


蜈蚣,又名天龍、百足、百腳蟲等,為蜈蚣科動物少棘巨蜈蚣的乾燥體。該品性味辛、溫,有毒。具有祛風鎮驚、解毒散結、通絡止痛的功效,系我國傳統的動物產品藥材。蜈蚣主產於江蘇、浙江、湖北、湖南、陝西、河南和廣西等省區,當前正值捕捉加工季節,現將捕捉方法介紹如下:
生活習性 蜈蚣喜歡生活在丘陵地帶和多沙土地區,白天多潛伏在磚石縫隙、牆腳邊和成堆的樹葉、雜草、腐木陰暗角落裡,夜間出來活動,尋食青蟲、蜘蛛、蟑螂等。一般在10月天氣轉冷時,鑽入背風向陽山坡的泥土中,潛伏於離地面約12cm深的土中越冬至次年驚蟄后(三月上旬),隨著天氣轉暖又活動覓食。
捕捉方法 捕捉蜈蚣一般在春末夏初,尤以驚蟄至清明前捕捉的質量較好。若“立夏”過後,多數雌體潛到隱蔽的地方產卵和蛻皮,較難捕捉。再者,立夏以後,雨水漸多,捕獲到的蜈蚣難以乾燥,容易生蟲腐爛,且肉薄質差。捕捉蜈蚣,可根據其活動特點進行,方法是:①蜈蚣是食肉性動物,在晚上8點至次日凌晨3點為其覓食時間。此時,可在它隱棲的場所,用電筒或避風油燈尋找,發現蜈蚣即用竹夾或鑷子夾起,放入準備好的竹簍或布袋內。②選擇蜈蚣隱棲的場所,用尖嘴鋤或釘耙翻挖土層,掀起石頭、磚塊,發現蜈蚣即用上述方法捕捉。③挖窩誘捕。在蜈蚣經常活動的棲息地,於立春前後選擇陰濕山野處,挖一“十”字形長坑,坑長1~2m,寬0.5m,深15~20cm,內放雞毛、雜骨、馬糞或鳥糞及一些腐敗草類,上面覆蓋樹枝、土塊或磚瓦片,引誘蜈蚣爬進縫隙,翌晨檢查,若有蜈蚣入坑即可捕捉。
蜈蚣有毒液,在捕捉的過程中若不慎被其螫傷,應及時用手擠壓螯傷處,使毒液不致擴散到皮下組織。隨後儘快加工技術 捕捉到的活蜈蚣,先用沸水燙死,再把尾端剪去,擠出糞尿,后取長寬與蜈蚣相當的簿竹片,削尖兩頭,一端插入蜈蚣齶下,另一端插入尾部,借竹片的彈力將蜈蚣伸直,置陽光下曬乾。若遇陰雨天,可用炭火烘乾。乾燥后取出竹片(切忌折斷頭尾,影響品質),將體長相近的蜈蚣頭朝一方,在背腹處用寬lcm左右的細竹片橫向夾住,結紮成排,每排50條,置木箱內密封貯存。
品質要求 成品蜈蚣應足干、呈扁長狀,頭部紅褐色,背部黑綠色,有光澤,並有2條突起稜線,腹部棕黃色,癟縮,足黃色或紅褐色,向後彎曲,最後一節如刺狀,斷面有裂隙或中空,氣微腥,具刺鼻臭氣,味辛而微咸,頭尾部齊全,無破碎,無蟲蛀,無霉變。
蜈蚣分為四個等級:特級,每條長16.5cm以上;一級,每條長13cm以上;二級,每條長10cm以上:三級,每條長6.6cm以上。

參考資料


1.http://termite.5d6d.com/thread-8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