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大黃

西寧大黃

“西寧大黃”是指青海省主產的蓼科植物掌葉大黃唐古特大黃的根及根莖,以質地優良、色澤鮮亮、油性大,蒽醌等主要有效成分含量高,純天然、無污染、加工手段獨特而馳名中外,冠以“西寧大黃”之稱,是青海省量大質優的著名地道藥材之一,使用歷史悠久,藥理作用較多,臨床應用廣泛。

基本介紹


中國大黃馳名中外,西寧大黃,除野生外,西寧及東部農業區多有栽培,千百年來因質量高和產量多而獨佔鰲頭。西寧大黃主要分兩個品種,一是掌葉大黃,另一種是它的變種,俗稱雞爪大黃。西寧大黃是青海省的著名特產,中藥中不可少的重要藥材。在發展多種經營的今天,它將是青海在國內外市場上競爭的重要商品。
西寧大黃
西寧大黃
青海農村有一首“花兒”非常普及,它的前兩句就是:“尕馬兒騎上槍背上,西口外挖了一趟大黃”這說明青海生產大黃由來已久。幾百年來,中國的大黃譽滿全球,是世界聞名的我國特產藥材之一。青海產的大黃質高量多,西寧過去是大黃集散地,故國內外市場上叫西寧大黃。據有關記載,西寧大黃早在十六世紀就遠涉重洋而銷售世界各國。青海的大黃生長於高寒潮濕地帶,系寥科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它的品種通常有掌葉大黃和雞爪大黃之分,實際上,主要是唐古特大黃和它的變種,在果洛玉樹黃南藏族自治州各縣均有野生,西寧地區及農業區居民庭院中多有栽培,既綠化庭院,又可採集作藥用,一舉兩得。大黃加工外銷又分箱黃和包黃兩種規格,箱黃質量標準高,主要銷國外,包黃則銷國內。

歷史溯源


西寧大黃是我國的四大中藥之一,據史書記載,早在公元前270 年我國就開始使用了大黃這種藥材,公元前144 年大黃開始運往國外,近幾百年來中國一直是世界上大黃主要出口國。青海出產的大黃又是全國大黃中的優良品種,出產歷史悠久,以質量好、產量高和療效佳馳名中外,最高年出口量達 50 萬公斤。歷史上西寧長期是青海全省大黃的集散地,故青海大黃又稱“西寧大黃”。大黃系蓼科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又名火參、金木、破門、綿紋。藏語叫“君木扎”。青大黃生長於海拔2000-3500 米的高寒地帶,在高山灌叢和山坡草地常見,喜涼爽潮濕氣候和疏鬆肥沃土壤。莖直立且中空,莖節膨大,平滑無毛,葉似蓖麻,每年4 月發芽,6 月抽莖,7月開花,9月結籽。青海大黃共有7種,其中最為名貴且產量特高的:一種是掌葉大黃,葉面呈手掌形狀,莖高 105-3米,夏季開綠白色小花,排列成圓錐花序;另一種是唐古特大黃,是掌葉大黃的變種,葉片深裂成雞爪狀,也叫雞爪大黃,花淡黃色。這兩種大黃在果洛、玉樹、海南、海北

栽培概況


栽培技術

1、適種範圍: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區種植,生長表現良好。
2、整地施肥:選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腐殖質土、中性微鹼性沙質土壤培植。在春季解凍時,按畝施優質農家肥5000公斤以上,把肥料均勻撒入地表,然後結合整地進行耕翻入土,耕地深度30厘米左右,耕平整細。
3、種子處理:大黃主要採用種子繁殖。選擇三年生大黃植株上所結的飽滿種子,在20-30度的濕水中浸泡4-8小時后,以2-3倍於種子重量的細沙拌勻,放在向陽的地下坑內催芽,或用濕布將將要催芽的種子覆蓋起來,每天翻動二次,有少量種子萌發時,揭去覆蓋物稍晾后,即可播種。
4、種植方式:有直播和育苗移栽
(1)直播方法:在整好的地內,按行距60厘米,株距45厘米,挖深度為3厘米的穴點種,每穴點籽5-6粒,覆土厚度1-2厘米,稍做鎮壓,使種子與土壤密接,然後在地面撒施敵百蟲粉劑,防止害蟲危害剛出土幼芽及幼葉,畝種量2-2.5公斤。
(2)育苗移栽:育苗時先把地整成100厘米寬的平畦,向畦內灌水,待水下滲后表土稍鬆散時,在畦內按行距15-16厘米,開3厘米深的淺溝,將種子均勻撒施於溝內,覆土厚度以不露種子為宜(春播於清明至穀雨期內,秋播大暑立秋時,但以秋播為佳,因種子新鮮,發芽率高,幼苗栽后植株生長健壯,產量高)。春季育的苗在次年春分至清明期間移栽,秋季育的苗在次年秋季移栽。移栽時按行距60厘米,挖24厘米寬,深30厘米左右的溝,將挖出的土培成壟,施用農家肥5000公斤以上於溝內,再用鐵鍬翻一遍,使肥料與土均勻混合,整平低溝,待栽苗子。當清明前幼苗剛開始萌動時,先從育苗畦內挖出葯苗,選健壯苗,削去側根及尾稍移栽,芽頭向溝壁平放溝內,離溝壁3厘米左右,株距30-45厘米。擺好后覆土。

田間管理

(1)間苗鋤草:直播田當植株長出2-3片葉時,去弱留強,去小留大,實施間苗定苗,當葉片長出15厘米高時,中耕鋤草培土施肥。
(2)培土施肥:移栽后當年6月份進行培土,把壟上的部分土培於溝內,8月份實施二次培土,移栽第二年清明前後將優質農家肥畝用量4000公斤與壟上的土混勻培到植株莖基部。
(3)割除花苔:當大黃長出花苔時,除留種者外在花苔剛剛抽出時,選擇晴天用鐮刀將花苔割去,並培土到割苔處,用腳塌實,防止雨水浸入空心花序莖中,引起根莖腐爛。

收穫加工

移栽后3-4年便可收穫,中秋至深秋當葉子由綠變黃時刨挖。採挖時選晴天先將地上莖割去,再將植株四周的土深刨40-60厘米,挖出地下根,抖去泥土,切去根莖部頂芽及芽穴,刮掉根莖部粗皮,對過粗的根縱劈成6厘米厚的片,小根不切,直接曬乾或慢火熏干,呈黃色時可供藥用,根莖部分稱大黃,根及側根可作獸用大黃(稱水根、水大黃),4-5公斤鮮貨,可供干1公斤乾貨。一般畝產干品400-500公斤。
治療魚病
大黃是一味含黃連素的中藥,對治療草魚青魚的病毒性出血病、細菌性爛鰓病腸炎病赤皮病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1)用大黃、黃柏黃芩混合治療草魚出血病,效果頗佳。用法與用量:每百公斤魚用大黃125克,黃柏、黃芩各50克,研碎后加入食鹽500克,加水和勻后再拌入麵粉1公斤,麥麩5公斤製成藥餌,連續投喂5至7天。
(2)對草魚出血病為主的爛鰓、腸炎、赤皮病的併發症的治療方法:每百公斤魚種用大黃(粉碎)、生大蒜子(搗爛)、食鹽各500克拌適量的精料製成藥餌餵魚,每天一次,連喂3至5天,效果明顯。

疾病防治

根腐病是大黃毀滅性的病害,當年7-8月高溫高濕季節最易發病,栽培上防治此病除實行輪作,及時排水等措施外,當田間發現中心病株時應及時拔出,帶出田外做深埋處理或集中燒毀,並用5%的石灰乳澆灌病穴。對尚未發病的葯苗用1:1:100波爾多液或50%代森錳鋅800倍液灌根,7-10天一次,連續三到四次,進行預防。

繁殖技術

大黃可以用種子和子芽繁殖。以種子繁殖為主。
1、種子繁殖
(1)採種:選擇優良種子,是大黃奪取高產的重要保證。選種時應選品種純正、生長發育健壯、無病蟲害的3年生植株作為種株,加強肥水管理,於7月下旬至8月上旬大部分種子呈黑褐色時,連莖割回,放在陰涼通風處,數日後抖下,除立即秋播外,其餘種子陰乾貯藏。
(2)播種:生產上一般採用育苗移栽方式播種,也可直播。
①育苗移栽:播種方式分為秋播和春播。春播在3月解凍后;秋播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採種后立即進行。以秋播為好,因種子新鮮,發芽率高,幼苗定植后翌年生長健壯,生育期長,產量高。春播宜早不宜晚。春播種子需經過催芽處理,即將種子放入18-20℃的溫水中浸12-24小時,浸後用濕布覆蓋,每天翻動1-2次,當大部分種尖露白即可播種。
播種可採用條播和撒播。條播時,在畦上開橫溝,溝距25厘米左右,播幅約10厘米,深3-5厘米。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以每隔1-2厘米有1粒種子為宜。撒播可將種子均勻撒在畦面,每隔2-3厘米有種子1粒。播后蓋細土,厚度以不見種子為宜,然後覆草保濕,並注意及時噴水。條播畝用種量4~5千克,撒播畝用種量5~7千克。秋播可直接播,方法與春播相似。
②直播:播種時間為初秋或早春。按株行距50厘米×70厘米開穴,穴深3厘米左右,每穴播種4~5粒,覆薄細土到不見種子為宜。春播在播種前應進行催芽,方法與育苗移栽春播種子催芽一樣,但底墒一定要好;若底墒不足,需要在播前進行穴灌,否則種子因土壤乾燥,易回芽,影響出苗率。每畝用種3千克左右。
2、子芽繁殖在大黃收穫季節,將根莖側面萌生的健壯肥大的子芽摘下種植,株行距50厘米×70厘米,子芽朝上。也可選生長健壯而無病蟲害的母株根莖上的芽眼用刀切下,栽植於苗床,到翌年秋天再移栽。子芽分離和切割的傷口應塗上草木灰,以防感染病菌,而後再栽種。

作用療效


大黃是重要的中藥材,能瀉下、瀉火活血,有健胃之效;中醫用於攻積導滯、瀉火涼血、活血化瘀,治療腹痛、便秘、黃疽、胸腹脹滿、傷寒發熱或腫毒等症。據近代科研證明,大黃的抗菌作用較強,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茵均有抗菌作用。此外,還有降壓利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