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官莊鎮

山東省莒縣下轄鎮

劉家官莊鎮位於山東省莒縣城南7.5公里處,轄64個行政村,面積86.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1000畝,人口66440人,全鎮盛產小麥水稻花生等,有莒縣“南糧倉”之稱;桑蠶、瓜菜、藥材、中華壽桃、莒州雪棗等農副產品也很豐富。鎮域西部丘陵地帶礦產資源豐富,有長達10公里的石灰岩帶,儲有大量的石灰石大理石等,礦產開採帶動了鑄造、飲食服務等產業的迅猛發展。

劉家官莊鎮本著“強工、重農、活商”的工作思路,逐步形成了“以園區帶路域,以路域促園區,園區路域齊發展”的經濟發展新格局,特色農業欣欣向榮,二三產業穩步發展。現有民營企業430家,個體工商戶3335戶,從業人員2.3萬人。2005年,全鎮完成工農業總產值27.5億元,其中民營經濟實現產值24.2億元,實現地方財政收入448.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480元。有12家企業辦理自營進出口權,2005年完成進出口總額5440萬美元,其中出口1693萬美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

下轄村


劉家官村、馬駒嶺村、四角墩村、躲水店子村、柳河村、黃花溝村、徐家村、五花營村候家村、邵家泉頭村、李家泉頭村、王家泉頭村、前於家村、後於家村、后雲村、中雲村、前雲村、張家念頭村、李家念頭村、高家村、東李家樓村、西李家樓村、黃家宅村、西營墩子村、東營墩村、東蘇家村、西蘇家村、高坊村、解家村、河北崖村、小河北村、公婆山村、湯家村、后史家下村、前史家下村、賈家村、吳家村、周家村、后沙嶺村、前沙嶺村、水溝崖村、中泉村、齊家村、蘭官村、后竹園村、前竹園村、尹店子村、白家湖村、向陽村、劉家硯疃村、大硯疃村、嚴家硯疃村、何家硯疃村、古家硯疃村、戚家硯疃村、毛家屯村、陳家屯村、大官村、王官村、徐家朱漢村、呂村、東車輞溝村、中車輞溝村、西車輞溝村。

人口情況


劉家官莊鎮規劃圖
劉家官莊鎮規劃圖
2000年,莒縣轄15個鎮、10個鄉。總人口1034519人,各鄉鎮人口:城陽鎮 117853;招賢 63444;閆庄鎮 37054;夏庄鎮 57826;劉官莊鎮 61986;嶠山鎮 36746;小店鎮 51068;中樓鎮 52260;龍山鎮 41458;東莞鎮 36127;浮來山鎮 30561;陵陽鎮 38536;店子集鎮 37339;長嶺鎮 35894;安庄鎮 30644;二十里堡鄉 21591;王家墩頭鄉 18556;寨里河鄉 34860;棋山鄉 45877;天寶鄉 25346;洛河鄉 37398;果庄鄉 28490;大石頭鄉 15507;桑園鄉 5004;庫山鄉 28051。(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經濟


劉家官莊鎮工業經濟占主導地位,工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80%以上,民營、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迅速,運行良好,形成了以塑料製品、翻砂鑄造、建築建材為支柱產業的工業體系,該鎮不斷加大投資,逐步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增強載體功能,提升園區發展層次,為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載體,規劃建設了總佔地面積為7000畝的莒縣塑料製品工業園、莒州塑料城和劉官莊翻砂鑄造工業園。到2005年底,劉家官莊鎮吹塑專業村發展到28個,大型吹塑企業達380家,塑料加工業戶1300餘家,從業人員2萬餘人。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集產、供、銷為一體的區域性經濟發展格局,塑料產業入選“山東省十大(特色)產業集群”之一。劉家官莊鎮始終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實施產業招商、企業招商、園區招商,強力推進項目建設。本著“東抓蔬菜大姜蒜,中部狠抓瓜果園,西部發展藥材桑,配套抓好養殖園”的思路,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同時完善全鎮5處集貿市場和7處瓜菜批發市場,建立農產品深加工企業,搞活農產品流通,實施科技示範帶動戰略,加快農業科技推廣步伐。全鎮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吹塑製品業發展更為迅速,已建立並完善了高家莊、馬駒嶺、劉官莊、四角墩四處塑料製品工業園區,鎮域內206國道兩側從事塑料加工的專業村達到28個,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集產、供、銷為一體的區域性經濟發展格局,建起了南北長20華里的蔚為壯觀的塑料製品工業園區。被譽為“江北吹塑第一鎮”。

農業發展


莒州雪棗
莒州雪棗
桑蠶
桑蠶
鄉鎮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為高效農業的發展增添了後勁。自1996年以來的4年間,全鎮向農業投入資金2800萬元。到2000年工農業總產值達12.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058元。項目區2萬畝,並逐步把項目區建成了全縣乃至日照市農業現代化建設的科技示範區。2001年,全鎮投資1200萬元,對鎮駐地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建設;確定了東抓蔬菜大姜蒜,中部狠抓瓜果園,西部發展藥材桑,配套抓好養殖園的農業結構調整新思路;充分發揮吹塑製品和翻砂鑄造、建築建材的龍頭帶動作用,儘快構築東西兩條鄉鎮企業和民營企業經濟隆起帶。力爭年內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14億元,農民人均收入3258元。

所轄村屯


劉家官莊村
莒縣劉家官莊鎮劉家官莊村,共有565戶,2020口人,耕地面積970畝,2005年人均純收入4726元。近年來,村黨支部積極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形勢,積極實施舊村改造,規劃了二縱三橫主街5條,構建起全村新框架,改善了人文環境。該村在縣、鎮民政部門的指導幫助下,把加強地名管理,弘揚地名文化,促進地名規範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點睛之筆”,狠抓落實。積極開展了地名規劃和地名標準化建設等項工作,順利完成了村街路巷和門牌的調查摸底和編號,清理非標準地名2個,規範新生地名6個。目前,已新開通拓寬南北、東西主要街道4條,長6000多米,寬30米,按照《莒縣地名管理實施細則》和《莒縣地名標誌設置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按程序全部進行了命名,並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設立街牌10塊,安裝巷牌39個,門牌872個,門牌安裝率達到100%,實現了村有村碑,路有路標、街有街牌、戶有門號的要求。地名標誌的統一規範,不僅給村民生活帶來了方便,而且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一大亮點。
高家莊
高家莊初名木原鄉,清初建村,來歷無考。清雍正八年(1730年),大水毀村。嘉慶二十年(1815年),高氏大公遷此重建村莊,改名高家莊。後有張氏、陳氏遷此定居。高家莊村隸屬莒縣劉家官莊鎮。位於莒縣城南5公里處,劉家官莊鎮政府東北2公里,柳清河北岸,東與前於家莊村接壤,北與李家念頭村交界,西與東李家樓村相連,南與黃花溝村隔河相望。高家莊村地處莒中平原地帶,東西最大距離0.6公里,南北最大距離1.2公里,全村佔地面積50公頃,其中耕地面積30公頃,企業佔地10公頃。適合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及各類蔬菜。境內交通便利,206國道縱貫南北;016省道在村北1公里處與206國道交錯相匯,境內駐有莒縣煙葉復烤廠、莒縣絲毯廠等企業,是投資建廠的黃金地段。2000年,全村共有286戶,總人口980人,人口自然增長率6.5‰,現有高、張、陳、李、潘、朱、房、王、孟、程、孫等11個姓氏,均為漢族。其中,朱姓最多。194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6萬元,197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2萬元,200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81億元,人均純收入5960元,連續6年居全縣第一。2000年全村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3860萬元。

旅遊資源


南鳳凰山
南鳳凰山
南鳳凰山南鳳凰山又名覺原山、崢嶸山、清泥弄、莒地龍門或橫山,在今莒縣劉官莊鎮駐地南四公里處。東瀕沭水,海拔140.1米,山石為紅色砂崖,自東西望,地勢險要。山上有玉皇廟,故碑猶存。山上有銀杏樹,雖水乏土瘠,但銀杏樹枝榮葉茂,樹高約10米,粗約一圍,年代無考。

民間藝術


草柳編製品
上下五千年沉積的民族文化充滿神秘和靈韻,勤勞的莒縣人民,創造了諸多獨居特色、精美絕倫的民間工藝品。草柳編製品是莒縣傳統工藝,歷史悠久,原系民間分散生產,主要編製生產、生活小用品,現已成為主要的出口創匯產品。產品以竹、木、藤、柳、棕、草、玉米包皮等為原料,手工編織成各式花樣的籃、筐、帽、沙發座墊、茶具墊及觀賞物品和玩具等,並採用“水洗、黃熏、保險粉處理”等工藝,增強了草編製品的韌性和拉力,使編製品造型美觀、花澤光潔、輕便柔軟、牢固耐用,不僅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用品,而且成為觀賞的精美工藝品,遠銷東南亞、美國、科威特、香港、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
刺繡製品 
刺繡製品,莒地刺繡歷史悠久,體現了農村婦女的傳統技藝,常見的有繡花荷包、鞋頭、腰圍子、枕頭門簾、兒童身上飾物等。多採用絲綉挑花、割花等形式,用多種顏色的絲線刺繡上各種圖案。刺繡時,採用變形、誇張、抽象等藝術手法,使綉製品色彩艷麗,生動活潑,興趣盎然。姑娘出嫁一般皆陪送精綉門簾1幅,此門簾頂端有“沿”,沿之左右下邊鑲有錦繡花邊,沿中綉有“鴛鴦戲水”、“雙蝶串花”、“喜上眉梢”等吉祥圖案。門簾中線兩側,垂有兩根長飄帶,稱“門簾帶”,帶上綉有工整圖案,如“鸞鳳和鳴”、“榴開百子”、“孔雀對舞”等,這即是新婚洞房的裝飾品,又是針黹的展覽物。自明、清以來,農村新生兒出世或在端陽節,親朋女眷多饋送布老虎布娃娃等綉品,有避瘟、驅邪、壓歲之意。繡花荷包是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工藝品,靈巧的造型,美妙的藝術構思,精湛的刺繡工藝,形成了絢麗多姿、風格迥異、寓意豐富的藝術品,荷包大如巴掌、小如蠶豆,裡面裝有香附子、黑豆、雄黃艾葉硃砂、陳香等,即美觀大方,又香氣濃郁。勾針抽紗工藝品,傳統技藝與現代工藝刺繡相結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現代工藝品。採用勾針與機繡相拚成系列檯布窗帘床罩、被罩、床圍等室內裝飾品及其他床上用品等120多個花色品種。此外還有純手工勾編的披肩、服裝、鞋帽、包、沙發靠背、座墊、泳裝等,用料考究,質地柔軟,花型凹凸有致,有極強的立體感,服裝款式新穎、穿著輕盈。產品暢銷美國、法國、加拿大、日本、香港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獨創的勾針與機繡相拚的飄帶綉系列檯布被山東省鄉鎮企業局授予“科技進步二等獎”。裝裱、雕刻業 
裝裱、雕刻業,莒地歷代文人薈萃,名家輩出,是“山東民間書畫藝術之鄉”,豐厚的文化底蘊,推動了裝裱、雕刻業的發展。繪畫書法、屏風雕刻、掛扇生產、書畫裝裱均受到國際友人的好評,現已成為出口創匯的主打產品。雕刻產品有石刻花瓶、筆筒煙灰缸、各種根雕禽獸動物等幾百種。所產書畫有中堂、立軸、條屏、條幅、斗方、橫批等。掛扇有卷面和紙面,扇面的書法和繪畫系名人名作。屏風有地屏、掛屏和台屏,東北優質紅松作框,東北優質椴木板刻制的上下左右花板,屏心絹、紙上有彩墨畫、書法燙烙畫,真草隸篆豐富多彩,山水,人物、翎毛、花卉,工筆寫意栩栩如生。主產手繪絹扇百多個品種。國畫裝裱、工藝屏風有雙面雕刻和手繪絹制立屏、掛屏、台屏三大系列幾十個品種。還有木製玩具等系列產品。產品遠銷美國、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韓國、台灣、香港、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所產工藝屏風被中國王牌產品組委會評為“中國王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