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癬菌病
皮癬菌病
皮癬菌病(tinea pedis)是發生於足跖部、趾間皮膚的皮膚癬菌感染,有時可延及到足跟及足背,但僅發生於足背者稱體癬的一種疾病。俗稱腳濕氣、香港腳等。
與中醫所稱的臭田螺、田螺皰相類似,如《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臭田螺瘡最纏綿,腳、丫瘙癢起白斑,搓破皮爛腥水臭……”;“田螺皰在足掌生,里濕外寒蒸郁成,豆粒黃泡悶脹硬,破津臭水腫爛痛”。中醫認為腳癬系濕潤熱下注或因久居濕地染毒所致。
皮癬菌病發病率高和足部解剖特點有關,包括足跖部汗腺豐富,出汗多,無皮脂腺,皮膚表面偏鹼性,有利於真菌生長,而角質層較厚為真菌生長提供了豐富的營養。此外,紅色毛癬菌或絮狀表皮癬菌,在皮屑內可形成關節孢子,在自然環境中能長期生存,並有傳染性,使足部感染機會增多。
腳癬多發於中、青年人,兒童少見,男性一般多於女性。由於病原菌的不同,患者的衛生狀況和體質的差異,其臨床表現也各異。常見有四種類型:汗皰型、趾間型、鱗屑角化型和濕潤糜爛型。
鱗屑角化型腳癬,病情頑固,難以治癒。應注意局部衛生,襪宜常用肥皂水洗、曬,不宜穿著膠鞋或塑料底鞋、靴,勿用公用拖鞋或腳布,治療手足多汗和汗皰。鞋宜常曬或以棉球浸甲醛(福爾馬林)置鞋內密封24~48h,有滅真菌效果。經繼發細菌感染者除局部治療后,可酌用抗菌劑。
B35.3
皮癬菌病呈世界性分佈,熱帶、亞熱帶地區發病率較高。在我國,南方發病率高,城市高於農村,夏季發病者多。一些需長時間穿不透氣膠鞋和長筒靴的職業中,患病率高,可達80%以上。皮癬菌病發病率高也和足部解剖特點有關,包括足跖部汗腺豐富,出汗多,無皮脂腺,皮膚表面偏鹼性,有利於真菌生長,而角質層較厚為真菌生長提供了豐富的營養。此外,紅色毛癬菌或絮狀表皮癬菌,在皮屑內可形成關節孢子,在自然環境中能長期生存,並有傳染性,使足部感染機會增多。皮癬菌病主要通過間接接觸傳染,使用患者的腳盆、浴盆、拖鞋和毛巾等是重要的傳染途徑,公共浴池、游泳池、旅館等是重要的傳播場所。皮癬菌病除傳染他人外,可通過搔抓自身傳染至身體其他部位,故皮癬菌病常是皮膚癬菌病的根源。因此,皮癬菌病發病率高,傳染性強,危害性大,應重點防治。
紅色毛癬菌或絮狀表皮癬菌,在皮屑內可形成關節孢子,在自然環境中能長期生存,並有傳染性。
皮癬菌病發病率高也和足部解剖特點有關,包括足跖部汗腺豐富,出汗多,無皮脂腺,皮膚表面偏鹼性,有利於真菌生長,而角質層較厚為真菌生長提供了豐富的營養。此外,紅色毛癬菌或絮狀表皮癬菌,在皮屑內可形成關節孢子,在自然環境中能長期生存,並有傳染性,使足部感染機會增多。
腳癬多發於中、青年人,兒童少見,男性一般多於女性。由於病原菌的不同,患者的衛生狀況和體質的差異,其臨床表現也各異。常見有以下四種類型:
汗皰型腳癬初發為多數散在厚型小水皰,破裂后形成環狀鱗屑,亦可形成多環狀鱗屑,可逐漸擴延成片,皮膚逐漸增厚,自覺瘙癢。
趾間型腳癬好發於第3、4或4、5趾間,表現為少量鱗屑,自覺奇癢。病人常不自覺的搔抓,有時鱗屑不顯著,僅感瘙癢,稱為無癥狀型,但常為帶菌者。因搔抓易引起繼發細菌感染,局部形成糜爛,濕潤有滲液。
鱗屑角化型腳癬表現為足跖、足跟及足側緣有局限性不整形嗜紅色鱗屑性斑片,表面角化明顯,粗糙乾燥,境界清晰或不清晰。冬季癥狀較重,易致皸裂。夏季常可出現少數丘疹或小皰。病程慢性,時久皮膚可增厚,趾甲易被累,此型多由紅色毛癬菌引起,病情頑固,難以治癒。
濕潤糜爛型腳癬多繼發於趾間型或汗皰型,多由過度搔抓,常繼發細菌感染,局部炎性明顯,浸漬糜爛,有明顯滲出,自覺癢痛,夏季多見。
實驗室查菌檢查。
根據臨床表現並結合實驗室查菌檢查,皮癬菌病的診斷並不難。
1.皮疹發生於足底、足緣、足弓和趾間及趾屈側面。
2.常於復季發病或加重,冬季減輕。
3.皮疹形態分為水皰型、糜爛型、鱗屑型三種類型。各型可互相轉化,也可同時存在,不過某一時期常以其中一型的表現為主。
(1)水皰型:多發於足弓和趾側。表現為群集或散在分佈的深在性小水皰,如粟粒大小,皰壁一般比較厚,破潰或吸收後有少許鱗屑。自覺瘙癢明顯,常因搔抓或自行用針挑水皰而繼發感染。
(2)糜爛型:發生於趾間,尤以第三、四趾間最常見。表現為局部表皮濕潤,浸漬發白,自覺劇癢。常因搔抓摩擦,表皮破損剝落而露出潮紅的糜爛面,此時則瘙癢並有灼熱疼痛感,分泌物有特殊臭味。本型也容易因搔抓而繼發感染。
(3)鱗屑型:發生於足底、足緣。表現為角化過度,乾燥,粗糙,脫屑,基底淡紅。自覺微癢或不癢。冬季則皸裂疼痛。
4.病程緩慢,通常多年不愈。
5.可作真菌直接鏡檢或真菌培養檢查,以進一步明確診斷。
掌跖膿皰病損害始於指、掌部和趾跖部,或掌、跖同時患病。手部以掌中或魚際部為重,足部則以足跟和足弓為多。在紅斑基礎上發生小而深的膿皰,或先為水皰而後為膿皰。反覆發作,時輕時重,除瘙癢外痛感明顯,無全身癥狀,皮損真菌檢查為陰性。
進行性對稱性紅斑角化病
進行性對稱性紅斑角化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好發於手、足背部和四肢伸側,常有輕度瘙癢,局限於雙足時需與皮癬菌病鑒別,該病皮損為邊緣鮮明的紅斑,伴有角化過度和鱗屑,有時邊緣色素加深,皮屑中查不到真菌。
濕疹局限於足部的濕疹有時與皮癬菌病很相似,但濕疹多對稱,急性期滲液較多,慢性期邊界也不清楚,真菌檢查可鑒別。但有時皮癬菌病可合併濕疹。
根據腳癬臨床不同病型表現,分別對症治療:
(1)對汗皰型或有輕度浸漬糜爛,有少量分泌物者,可於每天早晚用1∶6000或1∶4000高錳酸鉀溶液或3%醋酸鉛溶液浸泡或濕敷,每次20~30min(水皰可在無菌處理下刺破),浸泡後用消毒布巾拭乾。然後選用以下藥劑外塗,如苯甲酸/水楊酸/碘/碘化鉀/薄荷腦(復方苯甲酸酊)、Castellan塗劑、5%魚石脂、3%水楊酸、10%硫磺泥膏,或市售成藥,如2%克霉唑霜、特比萘芬霜、聯苯苄唑霜等(任選一種),慎用刺激性強藥劑。
(2)對滲液較多的糜爛型可選用上述的高錳酸鉀溶液或用達里波液浸泡或濕敷,有繼發細菌感染者可酌加0.1% 依沙吖啶(利凡諾),滲出停止,糜爛面減輕后可參用上述汗皰型泥膏,半量懷氏酊或市售的抗真菌霜劑。
(3)對趾間型可參照汗皰型治療。
(4)對鱗屑角化型,由於患病病程長,治療需要耐心。開始採用抗真菌作用和剝脫作用較強的酊劑(需滲透力強些)如復方土槿皮酊或全量的苯甲酸/水楊酸/碘/碘化鉀/薄荷腦(復方苯甲酸酊),也可用10%~30%醋酸浸泡雙足,每次20~30min。待角化過度明顯減輕后,改用作用相對較弱的軟膏外搽,如半量的復方苯甲酸軟軟膏或10%~20%的尿素軟軟膏等,以鞏固療效和恢復正常的皮膚屏障功能。
皮癬菌病多因風濕熱生蟲,邪毒下注足部所致,也可由接觸染毒而得。本病的治療主要採用外治法,若水皰型或糜爛型繼發感染者,則多屬濕熱,此時則宜結合辨證治療,治療方法為清熱解毒利濕。
可見有水皰型或糜爛型皮癬菌病之皮疹表現。因患者搔抓、磨擦或自行用針挑水皰,或治療不當,而見局部紅腫,或有膿皰,糜爛,滲液,灼熱疼痛感,同側腹股溝淋巴結腫大觸痛,伴有惡寒、發熱,全身不適,倦怠乏力,口乾口苦,小便黃赤,大便乾結。舌質紅,苔黃或黃膩,脈弦數或滑數。(本證即水皰型或糜爛型皮癬菌病繼發感染者)
清熱解毒利濕
龍膽瀉肝湯(李東垣方,錄自《古今醫方集成》)合萆薢滲濕湯(高秉鈞《瘍科心得集》)加減處方:萆薢、澤瀉各15克,龍膽草、車前子、黃柏各12克,山梔子、木通各9克,金銀花、生薏苡仁、魚腥草各3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大便秘結者,加生大黃12~15克(後下)。濕毒較重者加土茯苓30克。
a.龍膽瀉肝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
b.魚腥草注射液,每次4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
A.對糜爛型或水皰型而繼發感染者,必須先控制感染。內治法見辨證論治方葯,外治宜外洗或濕敷:可用馬齒莧、蒲公英、野菊花、救必應、金銀花葉、九里明(單味各60~120克,復方則各15~30克),或用皮膚外洗二方,水煎外洗或濕敷。待感染控制后,再根據皮疹之表現,選用上述方法治療。
對汗皰型或急性期有水皰糜爛及分泌物時,宜每天早晚用土大黃或黃精或馬齒莧煎水,5%明礬水作濕敷,或用馬齒莧60g,黃柏20g,苦參20g煎水浸泡,每天2~3次,每次1~2h。夜間外用10% 鹼式沒食子酸鉍(代馬妥,次沒食子酸鉍)氧化化鋅化鋅油調勻外塗。待炎症消退,腐爛完全平復后,每天選塗土槿皮酊或中藥醋劑。
B.鱗屑型可選用藿黃浸劑、醋泡方、鵝掌風浸泡方或白醋浸泡,較輕者可用六一散加明礬粉外摻患處。較重者可用二可選用5%~10%硫黃軟膏、雄黃軟膏或紅油膏等外塗。並選用各種癬藥水外搽,如寶島癬水、復方土槿皮酊、普癬水等。礬湯、皮膚外洗二方或蘇蒲洗方,水煎浸洗后,再外撲皮癬菌病粉。
對輕度鱗屑角化型者,先用蒼膚水劑(蒼耳子15g,地膚子15g,土槿皮15g,蛇床子15g,苦參15g,百部15g,枯礬6g,水3000ml),煮沸20min后待溫浸泡15~20min,每天1~2次,或於洗腳水中加入適量食醋浸泡,然後外用市售一般腳癬藥膏。
C.對手足多汗者,應於局部損害減輕后(無糜爛、滲液及明顯的角化鱗屑)每天用5%明礬或干葛水劑(干葛30g,明礬15g,水1000ml,煎水洗泡),或黃柏、生地榆等量煎水洗泡,每天1次。
皮癬菌病治癒后,仍應堅持每周搽藥1~2次,以鞏固療效,防止複發。平時應勤洗腳(特別應注意洗到每個趾間),勤換鞋襪,使其經常保持乾燥。足汗較多者可在鞋內撒些枯礬粉、烏洛托品等粉劑以起到止汗作用,如患者同時患有甲癬則應一併治療。
鱗屑角化型腳癬,病情頑固,難以治癒。
注意局部衛生,襪宜常用肥皂水洗、曬,不宜穿著膠鞋或塑料底鞋、靴,勿用公用拖鞋或腳布,治療手足多汗和汗皰。鞋宜常曬或以棉球浸甲醛(福爾馬林)置鞋內密封24~48h,有滅真菌效果。經繼發細菌感染者除局部治療后,可酌用抗菌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