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燜雞米飯
以三黃雞腿肉為主材的魯菜
紅燜雞米飯,又名紅燜雞飯,太公望紅燜雞。
是歷史傳統名吃,起源於今山東省日照市,屬魯菜系,葯膳類珍貴菜品。
由著名歷史人物太公望所創製“又名姜太公,姜子牙,壽歲139,今山東省日照市人”,距今3000多年歷史。
所為紅燜,一定要加入紅醬和香草藥,就是在燜制過程中為加入養生的香草藥料提供了操作性,採用燜和燒兩種技法,比單一的燒,烤,炸,炒,燉,蒸,焗,煮更入味,為食材豐富性提供了可能。
紅燜雞米飯
紅燜雞米飯起源於山東省日照市“又名:太公望紅燜雞,紅燜雞飯”,經創新研發,嚴格按古法配方把20多種香草藥,按不同火候與不同時間,一一烘焙磨製粉狀,在短時間燜制中還原了3100年前古法製作的經典味道!
姜太公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他的長壽秘訣與香草藥烹制更是被人們一直探究與津津樂道。留下若干雞魚肉與香草藥的古法配方得到傳承,美食故事得以流傳,葯膳文化自古博大精深,也是中國獨有的傳統,太公望餐飲文化是民族歷史瑰寶,需要記憶,更需要傳承與傳播。
詩文:《太公望紅燜雞賦》 色澤紅亮,汁寬味濃,鮮嫩醇厚,香草濃郁,強身健體,唇齒留香,唯此佳品,食而宜之;這首詩賦在日照市當地廣為流傳。
1.最重要的在味道上,紅燜雞由20多種香草藥燜制而成,有濃郁的香草味道,口味獨特,令人念念不忘;後者調味料配方則簡單,可搜看調味料網購平台上種類繁多;
2.加之技術壁壘上,技術前者門檻高,古法配方不外傳,專利保護;後者則沒有門檻,這也是黃燜雞米飯無序擴張飽和,導致行業衰退的的主要原因;
3.色澤上前者偏紅;後者偏黃,因用料不同。.
4.製作特點上則沒有什麼區別,簡單易操作,可提前燜制,隨熱隨吃。
5.食材上都是雞腿肉為主,前者根據古方秘方採用純植物香草藥料。
6.品牌文化上,前者優勢明顯,太公望又名姜太公,姜子牙,婦孺皆知,傳承性高,傳播性廣,唯一性強,歷史文化厚重具有不可複製性;後者則五花八門,消費者無法分辨,也是對黃燜雞忠實度下降的原因之一。
7.調味料成本,黃燜雞每碗一元左右;紅燜雞每碗五毛左右。
8.口味後者香咸,溫吃略有腥味;太公望紅燜雞香草藥濃郁,口味標新立異,溫吃無腥味;
特別提示:兩者製作具有高度協同性。
1.味道上最大的特點是香草藥濃郁;
2.簡單易操作,家備常用炊具;
3.材料精準投放,無需專業經驗;
4.配有寬厚的湯汁,更下飯;
5.口感鮮嫩,不柴,不硬不塞牙;
6.香草藥養生健康,老少皆宜;
7.可根據喜好,加入時蔬,營養更均衡;
8.節省製作時間,符合現代快節奏的生活;
9.太公望餐飲歷史文化厚重,款待賓朋有里有面;
該菜品做成后色香味美,口感鮮嫩透味不粘膩,香草藥濃郁。味道獨特,標新立異,令人回味無窮,百吃不厭。雞肉選材鮮嫩三黃雞雞腿肉,做出的紅燜雞嫩滑多汁,汁味和香味浸入雞肉內部,色澤紅亮。用土製砂鍋燒制,砂鍋內沸騰收汁,香氣直入鼻中,雞塊滾燙,色度與亮度呈現最佳狀態。
輔料
1.首先熬醬料,鍋里放入油,干紅椒、干紅醬、紅抽、料酒、鹽、糖、小火熬煮出香味。
3.鍋里加入適量油煸炒雞肉塊,加入蔥姜一起炒香。淋上料汁。加入香菇翻炒。
5.再轉入砂鍋,隨熱隨吃,加熱時放入青椒、彩椒、美人椒稍微燙一下即可。
做法:
1.雞肉、香菇一同洗凈,香菇對半切開。
2.處理好的雞肉與香菇一同用調料腌制15分鐘。
3.將250克米與500毫升水,倒入盆內泡10分鐘。
4.鍋底倒油,放入腌漬好的雞肉后倒入泡好的米和水。
6.待烹飪結束后,將食材攪拌均勻即可。
紅燜雞米飯採用秘制醬料工藝技術,所需二十餘種香料必須選用優質藥材。香草藥配料講究君臣佐史配伍相益,調和得當。雞肉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中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祖國醫學認為,雞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紅燜雞中含有生薑辣椒等,更可有祛寒除濕的效果。
一。選料精細,必須是鮮嫩雞腿肉。
二。投料準確,對所用主料都需嚴格過稱下鍋。
三。鍋體講究,必須用砂鍋,不能用金屬器皿。
四。注重火功,一次製作的時間不得過長,確保肉質鮮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