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

香港地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是指服務於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軌道交通系統(含纜車和接駁巴士),由九廣鐵路與香港地鐵合併而成,是國際地鐵聯盟(CoMET)的成員之一,其第一條線路東鐵線於清宣統二年(1910年)10月1日正式運營。

據2徠019年2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官網顯示,港鐵運營線路共47條,其中包括鐵路線路及地鐵線路10條、機場快線1條、高速鐵路線路1條、輕鐵線路12條。截至2018年4月,港鐵共設車站161座(包括市區線和輕鐵線路),運營里程共248.4千米(包括市區線、機場快線和輕鐵線路)。其中,市區線共設車站93座,運營里程共約187千米;機場快線運營里程共25.2千米;輕鐵線路共設車站68座,運營里程共約36.2千米。

據2019年2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官網顯示,港鐵在建線路共2條,分別為屯馬線和東鐵線過海延線,在建里程共17千米。

據2018年4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資料顯示,2017年,港鐵市區線日均客運量481萬人次,機場快線日均客運量4.55萬人次,輕鐵線路日均客運量48.9萬人次。據《香港鐵路有限公司2016年報》顯示,2016年,港鐵市區線總客運量15.865億人次,過境服務總客運量1.133億人次,機場快線總客運量1610萬人次,輕鐵線路總客運量2.291億人次。

歷史沿革


九廣鐵路

1864年,曾在印度發展鐵路初期擔任重要角色的英國鐵路工程師Macdonald Stephenson首先提出興建一條連接中港兩地鐵路的構思,可惜當時並未獲得北京的清政府與及在香港的主要商家支持。有關建議一直被擱置,直至30年後才再次得到認真考慮。
1890年代,歐洲列強在中國互相較量,擴展勢力,興建連接中港兩地鐵路的構思再度出場。當時的英政府尤其關注在華南地區與法國的競爭,所以向清政府爭取將多項鐵路特權批予中英銀公司。
1898年,由怡和洋行及香港上海滙豐銀行聯營的中英銀公司正式成立,該公司獲包括建造及營運一條由九龍至廣州鐵路的特許權。
九廣鐵路線路圖
九廣鐵路線路圖
1905年9月,香港政府立法局通過興建九廣鐵路后,香港政府便開始研究定線,並派出英國工程人員負責鐵路測量工作。
1906年,九龍至羅湖的九廣鐵路(英段)的工程展開建設。
1907年,中英銀公司發行面額為100英鎊的債券共計150萬英鎊,為建造九廣鐵路(華段)(羅湖至廣州)籌集資金。
1908年,九廣鐵路(華段)建築工程展開建設。
1909年,九廣鐵路(華段)總站奠基。
1910年10月1日,九廣鐵路(英段)在尖沙咀的九龍(臨時站)舉行開通慶典,由梅軒利爵士主禮,全線設七個車站,即九龍(臨時站)、紅磡(至1921年)、油麻地、沙田、大埔大埔墟(1910年11月前為旗站)及粉嶺
1911年10月5日,九廣鐵路(華段)開通,九龍至廣州的直通車開始營運。在華段鐵路啟用前,九廣鐵路的交通流量不高,原因是當時新界地區尚未發展,居民對客運和貨運服務的需求並不殷切。華段鐵路啟用后,九廣鐵路交通流量開始逐年增長;同年,位於尖沙咀的九龍總站開始動工建設。
1911年10月九廣鐵路全線開通后各站的時間表
1911年10月九廣鐵路全線開通后各站的時間表
沙頭角支線地圖(1915年)
沙頭角支線地圖(1915年)
1912年,沙頭角窄軌支線通車,線路全長11.6千米,連接粉嶺及沙頭角。(該線路後於1928年因鄰近新開通道路的競爭而停用。)
1913年,大埔墟站轉為中國古典建築式的車站,並加設上水小站。
1914年4月,位於尖沙咀的九龍總站月台在首先投入使用。
1916年3月28日,九龍總站全面啟用,該站鐘樓亦於1921年投入使用。
1936年,由九龍總站始發,終到廣州不停站的“大埔淑女號”全程運行時間創下2小時15分鐘的記錄。
1938年,日軍在香港以北約15英里將廣九鐵路破壞,以中斷由香港往運中國內地的供應。
1941年12月12日,日軍對九龍站發動最後攻擊,並最終佔領車站,九廣鐵路(華段)服務因日本侵襲香港而受到衝擊。香港日治期間,鐵路愈見失修,而大量的鐵路裝備及機車被運送至中國內地以供當地日軍使用。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政府重掌九廣鐵路(英段)。
1946年至1947年,英國軍部的12台Austerity級蒸汽火車頭抵港,以替代日軍佔領香港時期所損失的火車頭。
1949年10月,因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廣州,來往九龍和中國內地的直通車服務終止。
1950年,和合石支線開通投入運營,支線在九廣鐵路(英段)粉嶺以南分義而岀,於1950年至1983年間,為附近的和合石墳場提供服務。
1955年9月5日,首批2台柴油電動機車抵達香港,隨後投入九廣鐵路(英段)運行。
1962年,蒸汽機車被柴油電動機車全面取代。
1975年,位於紅磡新建的九龍車站啟用,取代尖沙咀的舊車站作為九廣鐵路總站。(車站後於1996年初改名為紅磡站。)
1978年3月,九廣鐵路(英段)開展鋪設雙軌、電氣化及車站現代化工程。
1979年4月4日,中斷近30年的來往九龍和中國內地的直通車客運服務恢復。
1982年5月,九龍站至沙田站的首階段電氣化工程完成,新建的九龍塘站及重建的旺角站投入服務;同年12月24日,九廣鐵路局脫離政府部門行列,根據《九廣鐵路公司條例》正式成立九廣鐵路公司,公司成為法定公營公司。
1983年5月,沙田站至大埔墟站的第二階段電氣化工程完成;同年7月15日,紅磡站至羅湖站實行全面雙軌、電氣化及現代化,而柴油拖拉載客列車則此後停駛。
九廣鐵路公司輕鐵及接駁巴士
九廣鐵路公司輕鐵及接駁巴士
1984年,受香港政府邀請,九廣鐵路公司於新界西北興建及營運輕便鐵路系統。
1986年,九廣鐵路公司首次推出接駁巴士服務。(截至2007年,接駁巴士已擴展成為一個擁有14條路線的巴士網路,每日平均乘搭量超過88000人次。)
1988年9月,九廣輕鐵早期系統通車,最初只限於屯門及元朗新市鎮,其後擴展至天水圍新市鎮。
1997年2月,第二代電動列車於東鐵線投入服務;同年5月,北京、上海城際直通車客運服務啟辦(直通車服務其後延展至中國內地共6個城市);同年9月,九鐵公司八達通卡發行。
1998年8月,九鐵公司首架雙層電動直通車“九廣通”列車投入服務。
2001年,九鐵公司引入第三代(SP1900)電動列車,其後行走東鐵、西鐵及馬鞍山鐵路。
2002年6月,九鐵公司獲得沙田至中環線鐵路項目的興建和營運權。
2003年12月16日,九廣西鐵(西鐵線的前身)通車,輕鐵天水圍支線投入運營。(截至2007年,輕鐵網路全面覆蓋屯門、元朗及天水圍地區;它全長36千米,建有68個月台,每日服務超過370000名乘客。)
2004年10月,九鐵公司尖沙咀支線(屬西鐵線)通車;同年12月,九鐵公司馬鞍山鐵路(為馬鞍山線)通車。
2005年11月,九鐵公司開始興建九龍南線(為西鐵線南延伸線路)。
2007年8月,九鐵公司落馬洲支線(為東鐵線的支線)通車。

香港地鐵

20世紀60年代,香港經濟急速發展,人口不斷增加,公共交通的需求越來越大。因此,香港政府於1964年邀請了來自英國的道路研究部門——倫敦運輸委員會及道路研究實驗室(London Transport Board and the Road Research Laboratory),就香港交通未來發展進行研究。1964年成立了公共運輸調查小組(Passenger Transport Survey Unit,PTSU),後於1967年發表《香港乘客運輸研究》。研究指出1986年香港人口將達至686.8萬人,故香港有必要興建集體運輸系統,以解決人口增長所出現的交通問題。
香港地鐵規劃線路圖
香港地鐵規劃線路圖
1967年9月,英國費爾文霍士顧問工程公司發表了《香港集體運輸研究》,提議香港興建地底集體運輸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地下鐵路系統),全長51千米,4條路線分9期興建,耗資150億港元。當時建議的4條路線包括荃灣線荃灣至金鐘)、觀塘線(馬游塘至上環街市)、港島線(堅尼地至柴灣)和沙田線(禾寮坑(火炭)至尖沙咀)。
1968年2月,關於香港興建地底集體運輸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研究報告正式遞交至香港政府立法局審議;同年3月,受1966年的中期人口統計的數據的影響,英國費爾文霍士顧問工程公司發現新的1986年的預期人口大幅調整為5647,000人,比1967年的報告大幅減少1百萬人,遂對所提交的集體運輸系統的建造估價及規模作出調整,並遞交另一份報告加以補充。補充報告建議將金鐘至旺角的4條路軌減少至2條路軌,沙田線縮短至鑽石山,同時建議先行興建荃灣線、觀塘線及港島線的主要路段,其他路段另考慮以延伸的方式興建。
1970年,英國費爾文霍士顧問工程公司完成對興建地下鐵路系統的進一步研究,發表《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具體提出建造鐵路的建議。研究報告建議興建的地下鐵路系統全長52.7千米,合共50個車站,並且分成3條主要行車線:港九線、港島線及東九龍線,以及兩條港九線支線:荃灣支線、觀塘支線。同時,英國費爾文霍士顧問工程公司提議分期興建地鐵系統,合共分為9期。其中先興建的首4期共長20千米路線,稱為“早期系統”,而其餘5期路線連同早期系統首4期工程,則稱為“整個系統”。
• 早期系統
第1期:觀塘支線(旺角至彩虹);
第2期:港島線(上環街市至海軍船塢)、港九線(海軍船塢至旺角);
第3期:荃灣支線(旺角至荔枝角);
第4期:觀塘支線(彩虹至觀塘)。
• 其餘路段
第5期:港九線(折打至海軍船塢)、港島線(海軍船塢至北角);
第6期:荃灣支線(荔枝角至荃灣西);
第7期:東九龍線(林士至鑽石山);
第8期:港島線(北角至柴灣中);
第9期:觀塘支線(觀塘至馬游塘、港島線(上環街市至堅尼地)。
1972年,香港政府成立集體運輸臨時管理局,原則上同意先行興建早期系統。
1973年3月,香港政府在屬早期系統沿線的港島舊海軍船塢、尖沙咀半島酒店、荔枝角及樂富的地底興建隧道以試驗地質。同時,香港政府為工程進行招標,初步選定了4個國際財團。當時的計劃是將工程以固定價格的單一合約形式批出。
1974年初,日本財團簽署了承投工程的意向書,但在同年11月因中東石油危機問題而對投資前景感到悲觀,於1975年初決定退出,引致有關計劃一度暫停。
1975年初,香港政府集體運輸臨時管理局宣布,將早期系統略予縮減至15.6千米,並更改部分技術指標(如供電方式改為架空電纜),稱修正早期系統。同時,為免財團突然退出而重蹈覆轍,香港政府集體運輸臨時管理局決定放棄單一承建合約的方法,將工程分為25個主要土木工程合約及10個電機及機械工程合約,以分散風險及加快興建效率。同年9月,香港政府撥出共11.5億港元,成立全資擁有的地下鐵路公司,取代臨時管理局監督工程。
地鐵修正早期系統路線圖
地鐵修正早期系統路線圖
1975年11月,連接中環至觀塘的修正早期系統動工興建。修正早期系統全線有15個車站,包括12個地底車站及3個架空車站,將香港島中環與九龍的主要住宅及工業區聯接起來。其中,12.8千米在地底建造,其餘的2.8千米則為架空路段。
1977年7月,香港政府正式批准興建荃灣線。
1978年11月,荃灣線開始動工建設,線路全長約10.5千米,由太子站至荃灣站。路線將地鐵版圖總長度增至26.1線路。全線有10個車站,包括6個地底車站、1個地面車站及3個架空車站,工程費用為41億港元。
1979年9月30日,修正早期系統的北段(觀塘至石硤尾)於完工,並於10月1日正式通車,當時地鐵只以4卡列車行走,最低票價為港幣1元;同年12月16日,修正早期系統中段(石硤尾至尖沙咀)啟用,路線伸延至尖沙咀,惟旺角站及油麻地站因施工困難,分別在同年12月31日及12月22日才啟用。
徠1980年2月12日,修正早期系統南段(尖沙咀至中環)通車,標誌著修正早期系統全線通車,修正早期系統為香港首條過海鐵路。由於過海乘客的龐大需求,地鐵列車便由通車初期的4卡增至6卡。興建修正早期系統的總投資為60億港元,由於路線建在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施工遇上的困難很多。需克服地底的不同地質以及較高的地下水位,部分路段亦曾出現地陷等情況,但並未超出預算;同年12月,香港政府正式批准興建港島線。
1982年3月,港島線開始動工建設,實際興建的港島線由上環至柴灣,並與荃灣線的中環及金鐘交匯形成中轉車站。這條路線將地下鐵路之路線增至37千米。全線共有14個車站,包括12個地底車站、1個地面車站及1個架空車站;同年5月10日,荃灣線(荃灣至太子段)通車;同年5月17日,修正早期系統(觀塘至油麻地段)易名為觀塘線,並以油麻地為終點站,荃灣線取代修正早期系統駛進油麻地至中環段,並以太子、旺角及油麻地作為與觀塘線的轉線站。
1984年初,日本財團提出東隧方案並主動同地鐵接洽,因此,觀塘線被安排經東隧延長線至鰂魚涌,鰂魚涌站則成為港島線及觀塘線之轉車站。
1985年5月31日,港島線(金鐘至柴灣段)通車。同時,地鐵列車全面增至8卡;同年12月,東隧延長線(為觀塘線的延伸線)開始動工興建。
1986年5月23日,港島線(上環至中環段)通車。
1989年8月6日,東區海底隧道竣工,觀塘線(觀塘至鰂魚涌段)通車。
1988年10月,時任香港總督衛奕信爵士落實將位於九龍半島的香港國際機場遷往遠離市區的赤鱲角,並決定興建機場鐵路(機場快線和東涌線的前身)連接。機場鐵路在定線初期,只有一條主線,在大蚝才分成兩條支線前往機場或東涌,因未來發展需要,故把機場鐵路分為兩部分:機場快線(通車前原命名為“飛翔快線”)及東涌線。因中國政府與英國政府在造價問題出現分歧,故這條路線暫時擱置。
1994年11月,機場鐵路(機場快線和東涌線的前身)開始興建。
1998年6月22日,東涌線通車,成為第一條延伸到大嶼山的鐵路;同年7月6日,機場快線通車,成為香港第一條來回機場至市區的鐵路,由機場往返中環商業區僅需23分鐘。(東涌線和機場快線通車初期設7列車卡,東涌線列車和機場快線列車分別於2003年初和2005年10月起改為8卡列車。)
1998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將將軍澳線交由地鐵興建,同時決定把東區海底隧道路段交由將軍澳線。按理,觀塘線總站應由香港島鰂魚涌站改至九龍藍田站,但由於藍田站無法做到跨站台轉車,觀塘線遂將總站遷至將軍澳的調景嶺站。
1999年6月16日,地下鐵路公司宣布改組為地鐵有限公司,為上市作準備。
2000年4月26日,地鐵有限公司成立;同年10月5日,地鐵有限公司於香港交易所上市。
2001年9月27日,鰂魚涌站轉線通道紓緩工程完成,觀塘線延至北角作為總站。
2002年8月4日,將軍澳線北角至油塘段通車,觀塘線總站由北角改為油塘,北角至鰂魚涌段改屬將軍澳線;同年8月18日,將軍澳線油塘站至寶琳段通車,同時,觀塘線亦改以調景嶺站為終點站;同年底,迪士尼線(原稱地鐵竹篙灣鐵路線)動工興建,主要為配合香港迪士尼樂園而建。
2005年4月,迪士尼線竣工;同年8月1日,迪士尼線全線通車。全線長3.5千米,為世界首條專為迪士尼樂園而設的線路、港鐵系統最短的線路,也是兩鐵合併前,香港地鐵最後一條通車的路線。
2006年9月18日,往返東涌至昂坪之觀光纜車昂坪360開始投入使用。

兩鐵合併

兩鐵合併前運營場景圖
兩鐵合併前運營場景圖
2002年6月25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首次公布研究九鐵公司與地鐵有限公司(地鐵公司)合併的可行性。
2004年2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邀請九鐵公司與地鐵有限公司就可能合併事宜開始進行磋商;同年9月,兩家公司聯合向政府提交了一份合併報告。
2006年4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與地鐵公司簽訂一份不具約束力的諒解備忘錄,當中載明兩鐵擬議合併的架構及條款,同時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公布九鐵公司與地鐵鐵路網路合併營運的具體安排。
2007年6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立法會通過兩鐵合併條例草案;同年12月2日,九廣鐵路公司與香港地鐵公司合併並易名為香港鐵路有限公司,九鐵公司與地鐵公司鐵路網路營運合併,九鐵旗下的東鐵線,西鐵線,馬鞍山線和輕鐵系統租予港鐵公司50年。
2008年4月9日,港鐵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2008年度鐵路大獎中,獲選為亞太區最佳鐵路。
2009年7月26日,將軍澳線將軍澳至康城段及康城站投入使用,標誌著將軍澳全線通車;同年8月16日,九龍南線(為西鐵線南延伸線路)通車並投入運營。
2010年6月,港鐵公司因需求下跌而終止貨運服務。
2014年12月28日,西港島線(堅尼地城站、香港大學站)通車。
2015年3月底,西港島線(西營盤站)通車,西港島線全線通車,與港島線接駁成為這條線路的一部分。
2016年10月23日,觀塘線延線(油麻地-何文田-黃埔)通車;同年12月28日,南港島線(金鐘至海怡半島段)通車。
2017年8月20日,沙中線大圍至紅磡段完成鋪軌;同年12月16日,港鐵正式啟用使用移動支付購買車票。

運營情況


運營線路

序號路線名稱通車日期起訖站站數長度(千米)
1東鐵線1910年10月1日紅磡站羅湖站/落馬洲站1441.5
2觀塘線1979年10月1日黃埔站/何文田站調景嶺站1717.4
3荃灣線1982年5月10日中環站荃灣站1616
4港島線1985年5月31日堅尼地城站柴灣站1716.3
5東涌線1998年6月22日香港站東涌站831.1
6將軍澳線2002年8月18日北角站寶琳站/康城站812.3
7西鐵線2003年12月20日紅磡站屯門站1235.7
8馬鞍山線2004年12月21日烏溪沙站大圍站911.7
9迪士尼線2005年8月1日欣澳站迪士尼站23.3
10南港島線2016年12月28日金鐘站海怡半島站57.4
11機場快線1998年7月6日香港博覽館535.3

運行時間

• 列車平均班次
平日、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以分鐘計算)星期六(以分鐘計算)
平日早上
繁忙時段
平日晚上
繁忙時段
平日非繁忙時段/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早上
繁忙時段
晚上
繁忙時段
非繁忙
時段
港島線1.92.13.1-632.44-5
荃灣線2.02.02.5-5.52.52.24-5.5
觀塘線
調景嶺- 何文田2.12.32.8-52.52.33.5-5.3
何文田- 黃埔4.24.63.6-6.254.63.5-5.3
將軍澳線
北角- 將軍澳2.22.24 - 5.82.2-4 - 5.6
北角- 寶琳2.5 / 42.5 / 44 - 62.5 / 4-4 - 6
北角- 康城6.76.7-6.7--
調景嶺- 康城--10.5-13.8--10.7-13.8
南港島線3.33.34.5-64.544.5-5
東涌線
香港-青衣3.646 - 125-6.5 - 12
香港-東涌6 - 84 - 86 - 1210-6.5 - 12
迪士尼線4.5 - 54.5 - 5104.5 - 54.5 - 510
西鐵線2.93.55 - 73.545 - 7
東鐵線
紅磡- 上水2.6 - 84 - 83.5 - 82.6 - 84 - 84 - 8
紅磡- 羅湖6 - 86 - 85.5 - 86 - 86 - 86 - 8
紅磡- 落馬洲10 - 1210 - 1210 - 1410 - 1210 - 1212 - 14
馬鞍山線345 - 8344.5-7
機場快線101010-12101010-12
輕鐵
路線5056 - 95 - 97 - 146 - 95 - 98 - 14
路線5075 - 96 - 97 - 156 - 96 - 97 - 15
路線6105 - 95 - 108 - 176 - 127 - 108 - 17
路線61410 - 1710 - 1611 - 2311 - 1511 - 1612 - 23
路線614P9 - 128 - 1210 - 209 - 148 - 139 - 16
路線61510 - 1810 - 1811 - 2311 - 1512 - 1514 - 23
路線615P9 - 128 - 1210 - 209 - 148 - 1310 - 16
路線7055 - 65 - 76 - 114 - 65 - 65 - 11
路線7065 - 75 - 76 - 135 - 64 - 76 - 10
路線7514 - 95 - 97 - 165 - 98 - 118 - 16
路線751P7 - 155 - 12----
路線761P3 - 74 - 65 - 144 - 65 - 86 - 14
注1:於晨早及午夜時段,港島線、南港島線、荃灣線、觀塘線、將軍澳線、東鐵線及西鐵線班次將減至每12分鐘一班,而部分輕鐵路線班次將減至每23分鐘一班。
注2:於星期日及公眾假期,迪士尼線的列車班次將在香港迪士尼樂園的早上開放及晚上關門時間,維持每4.5至5分鐘一班。
港鐵
港鐵

客運流量

據《香港鐵路有限公司2016年報》顯示,2016年,港鐵市區線總客運量15.865億人次,過境服務總客運量1.133億人次,機場快線總客運量1610萬人次,輕鐵線路總客運量2.291億人次;2015年,港鐵市區線總客運量15.775億人次,過境服務總客運量1.142億人次,機場快線總客運量1570萬人次,輕鐵線路總客運量2.267億人次。
據2017年8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公布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港鐵乘客量與列車班次打破歷年紀錄,有超過9.7億人次使用鐵路和巴士客運服務。
據《香港鐵路有限公司2017年報》顯示,2017年港鐵總客運量20億人次(包括市區線、過境服務、機場快線和輕鐵線路等),同比2016年增長2.6%。
據2018年4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資料顯示,2017年,港鐵市區線日均客運量481萬人次,機場快線日均客運量4.55萬人次,輕鐵線路日均客運量48.9萬人次。

設備設施


車輛設施

港鐵列車
港鐵列車
港鐵於2008年、2011年、2012年和2015年7月分別向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訂購115列列車先後投用於港島線、觀塘線、荃灣線、將軍澳線、港島線西延段、南港島線、沙中線。該批列車是不鏽鋼制輕量化列車,最高運營時速達80千米,同時該批列車的車體強度、噪音控制、防火性能等達世界級水平,可服務40年。列車的車廂採用22吋彩色液晶體顯示屏,取代電子二極體顯示器,為乘客提供車務資料及新聞資訊等。

服務設施

港鐵列車內部
港鐵列車內部
2010年7月8日起,港鐵將免費熱點服務擴展到全線車站,乘客可使用個人隨身設有上網功能的智能手機或電腦在貼有“免費Wi-Fi熱點”標示或iCentre的附近範圍內,以網路名稱“MTR Free Wi-Fi”網路,享用15分鐘一節的免費Wi-Fi服務,而每部手機及電腦每日最多可使用5節。

乘坐導引


票務指南

• 單程票
港鐵單程票
港鐵單程票
除八達通外,亦可選擇使用單程票乘搭港鐵。單程票可於購票當日使用一次前往預先選定之車站,車費按車程距離釐定。
單程票分成人及特惠兩種,可於任何港鐵站內的售票機購買。特惠票適用於3-11歲的小童及65歲或以上的長者。在任何情況下,12歲或以上的學生如使用單程票,均以成人車費計算。學生如欲於港鐵全線享有特惠車費優惠,必須使用學生身份的八達通。
尖沙咀及尖東站為兩個獨立車站,分別設有出入閘機。使用單程票的乘客如欲經尖沙咀或尖東站乘搭另一條港鐵線,須先購買一張前往該站的車票,車票於該站出閘時會被閘機收回,乘客須再購一張車票,繼續餘下車程。但兩程的合計車費會高於使用一張單程票於其他轉線車站如九龍塘、美孚或南昌站轉線往同一目的地。
此外,東鐵線設有頭等車廂服務,選擇使用單程票的乘客可透過設於東鐵線車站內的售票機,或任何港鐵站內的客務中心購買頭等單程票。
• 八達通
八達通(OCTOPUS)是1997年9月推出的一種先進的電子票務系統,適用於香港多種交通工具。每張八達通均內置一塊微型晶片,適用於各種票務或繳費處理器。乘客在車站過閘時只需將八達通在收費器上輕觸即可。八達通有成人、長者、小童及個人卡四種。多用途的八達通適用於港鐵、機場快線、輕鐵、巴士、小輪及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免去準備輔幣和找贖的麻煩。八達通亦適用於自動售賣機及即影即有服務等,方便乘客。

換乘站點

據2020年7月港鐵官網顯示,港鐵共有換乘站20個。
序號站點線路A線路B線路C線路D換乘方式
1中環站/香港站荃灣線(中環站)港島線(中環站)東涌線(香港站)機場快線(香港站)
上下層、付費區內通道
出閘轉乘
2紅磡站東鐵線西鐵線廣九鐵路
跨站台、站廳
出閘轉乘
3金鐘站荃灣線港島線南港島線跨站台、上下層
4九龍塘站東鐵線觀塘線站廳經付費區內通道
5大圍站東鐵線馬鞍山線跨站台、站廳
6油麻地站觀塘線荃灣線上下層
7旺角站觀塘線荃灣線跨站台
8太子站觀塘線荃灣線跨站台
9油塘站觀塘線將軍澳線跨站台
10調景嶺站觀塘線將軍澳線跨站台、同站台
11美孚站荃灣線西鐵線站廳經付費區內通道
12荔景站荃灣線東涌線跨站台、上下層
13北角站港島線將軍澳線跨站台
14鰂魚涌站港島線將軍澳線付費區內通道
15九龍站/香港西九龍站東涌線(九龍站)機場快線(九龍站)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西九龍站)出閘同站轉乘
16柯士甸站/香港西九龍站西鐵線(柯士甸站)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西九龍站)出閘轉乘
17南昌站東涌線西鐵線跨站台、站廳
18青衣站東涌線機場快線出閘轉乘、同站台
19欣澳站東涌線迪士尼線跨站台、付費區內天橋
20鑽石山站屯馬線觀塘線跨站台

建設規劃


在建線路

項目名稱所屬路線起訖站長度原定通車估計通車
沙田至中環線屯馬線大圍站-紅磡站5千米2018年2021年中
東鐵線過海延線紅磡站-金鐘站6千米2020年2022年底
港鐵
港鐵

總體規劃

據香港特別行政區運輸及房屋局發布的《鐵路發展策略2014》顯示,港鐵將新建以下線路:
項目名稱所屬路線起訖站計劃開建時間
屯門南延線屯馬線屯門站-屯門南站2022年
北環線錦上路站-古洞站2023年
洪水橋站屯馬線天水圍站-洪水橋站-兆康站2024年
東涌西延線東涌線東涌站-東涌西站
東九龍線鑽石山站-寶琳站2025年
南港島線(西段)香港大學站-黃竹坑站2026年
北港島線東涌線香港站-添馬站
將軍澳線添馬站-北角站

出軌事故


2019年9月17日,東鐵線一列載客列車在紅磡站出軌,斷開兩截導致8人受傷。
2020年3月3日,港鐵公布有關調查報告顯示,事發前一個半月更換新軌枕過度受力,導致固定螺絲斷裂,列車最終出軌。港鐵承認,涉事道岔彎急車多,但前線人員認知不足,也沒有嚴格執行維修指引及上報。
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向港鐵發出書面通知,要求港鐵採取措施,包括於列車上安裝車載實時監察設備,加強軌道監測,並就落實改善有關軌道維修保養的管理措施提交報告,避免同類事故再發生。並就港鐵此次責任罰款2500萬元港幣(約2230萬元人民幣),用來回饋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