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三祖
道教三祖
道教是中國固有的一種宗教,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距今已有4700餘年的歷史。它與中華本土文化緊密相連,深深紮根於中華沃土之中,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並對中華文化的各個層面產生了深遠影響。
道教以始源於黃帝,乃尊黃帝為始祖,以闡揚道學精義的老子為道祖;以組成道教的張道陵為教祖,是謂道教三祖。道教三祖也特指張道陵,就是道教“第三”祖的意思。
到春秋戰國時期,古代宗教經歷了顯著的理性化演變,與社會文化知識的分化。諸子百家尤以道、儒、墨為"顯學"且當時的陰陽家、神仙家興起,在歷史有所的影響。至漢代社會因為戰亂與漢朝崩潰導致對宗教產生急迫的需求,於是原本儒學逐漸宗教化,此時也於傳入佛教。在這種社會背景下,綜合傳統的鬼神崇拜、神仙思想、陰陽術數終於與漢代所崇尚黃老的思潮逐漸融合;道教教派也於此時形成。
道教的歷史一般分為漢魏兩晉的起源時期、唐宋的興盛、元明期間全真教的出現和清以後衰落四個時期。
道教所指稱的黃帝大致有五種情況:一是中央央元靈元君;二是中央黃帝;三是日中黃帝;四是中嶽黃帝;五是歷史傳說人物黃帝。這裡所說的便是歷史傳說人物黃帝。
道教三祖
道教有許多經書傳於黃帝,如《黃帝九鼎神丹經》、《黃帝內經》、《龍虎經》、《陰符經》等。《真靈位業圖》中,排列神仙位次,稱他為“星圃真人軒轅呈帝”,列在第三神階的左位。 【妃室子孫】傳說中黃帝的正妃是嫘祖,次妃為方雷氏,彤魚氏和嫫母。黃帝有四妃十嬪。正妃為西陵氏,名嫘祖,她親自栽桑養蠶,教民紡織,人稱她為「先蠶」。次妃為方雷氏,名女節。又次妃為彤魚氏。最次妃名嫫母,長相醜陋,但德行高尚,深受黃帝的敬重。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個姓,它們是:姬、酉、祁、己、滕、蒧(草花頭下面咸,音「真」)、任、荀、僖、佶、儇、衣。據《史記》記載:“黃帝二十五子,得其姓者十四人。”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黃帝的子孫。後世對黃帝的神化是逐漸進行的。《莊子》中提到黃帝得道成仙;《列仙傳》中的黃帝還能夠驅使群仙。
老子,道教尊奉為道祖。據西漢司馬遷《史記》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署名西漢劉向著的《列仙傳》則說老子字伯陽,陳國人。道教認為,“聃”和“伯陽”都是老子的字。至於其籍貫,或屬之陳國,或屬之楚國,這兩種說法並不衝突,苦縣本屬陳國,後來陳國為楚國所滅,故苦縣又屬楚國。
關於老子的出生年代,《史記》未載,只記孔子曾向他問禮。《列仙傳》載老子生於殷時。道教典籍,如唐末杜光庭的《道德真經廣聖義》、北宋賈善翔的《猶龍傳》、南宋謝守灝的《混元聖紀》都說老子生於殷朝第二十二王武丁九年,歲在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時。
老子像
在先秦時期,先後有關尹子(尹喜)、楊朱、列子、莊子等繼承和發展老子思想,從而形成了道家學派。戰國末期的道家將老子與黃帝聯繫起來,形成了黃老之學。西漢初期,黃老之學曾被作為政治上的指導思想。兩漢之際,黃老之學的清靜無為思想與方仙道的神仙信仰相結合,形成了黃老道,老子被視為“道”的化身。東漢明帝、章帝之際,益州太守王阜作《老子聖母碑》云:“老子者,道也”。桓帝延熹八年(165年),陳相邊韶作《老子銘》,稱老子“道成仙化,蟬蛻渡世。自(伏)羲(神)農以來,世為聖者作師”。
東漢順帝時,張道陵在巴蜀鶴鳴山創立正一盟威道 (又稱天師道),尊老子為教主,以“道”為最高信仰,奉《老子五千文》為經典。張道陵又著《老子想爾注》,認為道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即老子)。後來道教又將老子尊為“道德天尊”,列為三清尊神之一。在道教中還流傳著“老子一氣化三清”的說法。
唐朝皇帝姓李,自稱為老子後裔,尊老子為聖祖。唐高宗乾封元年 (666年)尊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其後,玄宗又於天寶年間一再加號為“大聖祖玄元皇帝”、“聖祖大道玄元皇帝”、“大聖祖高上金闕玄元天皇大帝”,並於西京、亳州設太清宮。宋真宗為避宋室聖祖趙玄朗諱,改稱老子為“真元皇帝”。大中祥符六年(1013)八月,詔加號老子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道教之成始自張天師,天師本名陵,后名道陵,東漢沛國豐邑人(三四|一五五年),張子房八世孫,受兩漢讖緯思想的啟示,倡黃老形名人陰陽五行,入江西龍虎山修道,作「道書」廿四篇,及「靈寶經」,為道教之開山祖。
張天師
張魯
張盛:字元宗,張魯四子(一云為第三子),天師道第四代天師,魏初至鄱陽入龍虎山傳揚道教,四方學道者日眾。道教歷代天師均在江西龍虎山傳教即自張盛始。《事林廣記》、《張氏全譜》中作張盛歷。
張昭成:天師道第五代天師。字道融,張盛之長子也。學道不懈,每端坐室中,出神數百裡外,能馴虎豹,年一百十九歲卒,而屍溫溫如生。既葬,冢上生菌數千。一日,居人見鶴穿墓而出,有彩雲盛之。后開墓視之,唯冠履在焉(一云:晉初得道,至成帝咸康年中仙去。)
張椒,字德馨,張昭成長子,天師道第六代天師。《漢天師世家》稱其喜歡讀書,鑽研道法,以真人所授諸階秘籙,擅長治鬼之法,傳世度人。晉安帝多次請他出山都予以拒絕。元順帝至正十年(1353年)贈號"清微弘教玄妙真君"。
張回:天師道第七代天師,字仲昌,椒之子。初能言,即問道是何物,眾不能答,概然失笑而嘆。五歲欲傳經籙,父曰∶"且讀儒書。"對曰∶"祖書不讀,讀他書何為?十歲嗣教,能辟穀導引之道,日行數百里,后入青城山不知所終,元至正十三年贈"玉清輔教弘濟真君"。
張迥:天師道第八代天師,字彥超,張回長子。幼得道,丰姿俊美,德量天成。善裁鑒,日列真人諸階品籙於凈室中,嚴奉六時香火,終身不怠。治病驅邪,無不安愈。待人至誠,請禱者無貴賤之別,皆不吝,北魏太祖嘗召赴闕問道。年九十屍解而去。
張符:天師道第九代天師,字德言,張迥長子。《漢天師世家》稱其淹通經史,過目成誦。嗣繼天師道法,尤精於正一經篆,四方人士均仰信之。享年九十二。元順帝至正十三年(1353)贈號"玉清贊化崇妙真君"。
張子祥:天師道第十代天師,字麟伯,德信之子。博覽諸經,究探今古,曾從儒業,仕隋為洛陽尉。未己棄官襲教,與妻子回居龍虎山。服食精鍊,能吐丹至掌中,光芒出戶,尋父咽之。嘗遊河洛,登嵩山中鋒石室,樂其幽勝。時乎聞兵騎聲,有神來謁,自稱東嶽主者曰:"昔會聖師於青城,今四百餘載。自魏晉以來,亂離以久,生靈受害,罪孽牽纏無由解脫。有幸重遇聖師,願乞廣宣符籙,庻俾超化。"言迄辭去。天師還山,分遣弟子宣化四方,以積玄功。壽一百二十歲,元至正十三年贈"上清玄妙大虛真君"。
張通玄:天師道第十一代天師,字仲達,子祥之子。天性靜默,常獨坐一室,非時不出,雖左右人異常罕見。歲大疫(流行病),以標執水中,汲飲者皆愈。四方無不銜感。有持帛物來謝者,概謝之曰:"吾祖以濟人度世為本,安可受謝。"乞符者雲集,授經籙者亦眾。年九十七歲而化。元至正十三年贈"上清玄應沖和真君"。
......(以下省略)
張金濤:天師府主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張金華:世界易經風水研究院院長、貴溪撤縣設市市徽設計者。
新津縣老君山山上道教建築成群,通稱老子廟,始建年代不詳,明代崇禎十七年(1644)整個建築毀於火災,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邑侯楊公議修,后經嘉慶、道光年間的不斷修葺,漸成川西著名道觀。民國十二年(1923)復遭火災,僅存山門和混元殿,不久重建並修繕混元殿、八卦亭、三清殿、靈祖殿、三官殿、慈航殿、儒林祠等。我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先生曾來此一游,寫下了珍貴的《新津遊記》,說漢唐以來,天社山是“一座極有歷史的老君廟”。據他考證,老君廟明末毀了一次,民國十二年又遭火毀,二十年(1931)重修,五殿、二樓、一亭建造得“非常嵬巍莊嚴”。
道教三祖
東漢末年,張良的八世孫張道陵(又名張陵)在離老君山不遠的鶴鳴山修道,並自稱是太上老君要他大力推行“正一盟威之道”。附近百姓信以為真,紛紛要求入道,並奉張道陵為代天行道之師,即“張天師”,所以,“正一盟威之道”又稱為“天師道”。張道陵為了嚴密組織紀律,加強對教眾的信仰宣傳,規定教眾必須交五斗米以供齋醮使用,因此,“天師道”後來又稱為“五斗米道”。為了鞏固天師道地盤,張道陵又把已經控制的教區,劃分為二十四個傳教點,以鶴鳴山為中心,依次向四面八方擴展,歷史上稱為“二十四治”。漢安二年(144年),張道陵在老君山創建“二十四治”中中八品治的第四治——“稠粳治”,“治”的意思就是傳教點。老君山軒黃台,傳說是軒轅黃帝修鍊得道成仙之所,軒轅黃帝在軒黃台修鍊功成,於鼎湖白日乘龍飛升,後人在此山修廟設壇祭祀軒轅黃帝,或說這是老君山又名“天社山”的緣由之一。軒轅黃帝後來被道教尊為始祖。
由於道教始祖——軒轅黃帝、道祖——老子、教祖——張道陵都曾在老君山修鍊傳道,因此,老君山被譽為“道教三祖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