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城鄉
雲南省元陽縣轄鄉
上新城鄉位於元陽縣東部,東觀音山北麓中段,紅河南岸,地處東經102°54’—102°57’,北緯22°59’—23°11’之間。東接小新街鄉,南連金平縣,西鄰嘎娘鄉,北與箇舊市保和鄉隔紅河相望,國土面積139.05平方公里。
新城街景之一
全鄉轄采山坪、興隆街、瓦灰城、新城、箭竹林、同春山、復興、小土龍、風口、風口山10個村委會,63個自然村,鄉政府駐地在風口山村委,距離縣城南沙20公里。
全鄉耕地面積61281畝,其中水田7591畝,早地53690畝,承包面積15846畝,土地詳查面積208500畝。
2002年全鄉總人口20100人,其中農業人口19656人,佔總人口的978%,世居哈尼、彝、苗、漢、傣、瑤六種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7577人,佔總人口的87.4%;其中哈尼族7486人,佔總人口的37.2%;彝族5058人,佔總人口的25.1%;苗族總人口2993人,佔總人口的14.8%;傣族1347人,佔總人口的6.7%;瑤族881人,佔總人口的4.3%。
上新城地處雲遮霧繞的紅河南岸哀牢山深處
上新城鄉山高谷深,地形南高北低,北寬南窄,呈“A”形。最低海拔300米(芒杏河村),最高海拔2524米(白虎山)相對高差2224米,年均氣溫16.4℃,年均降雨量1617毫米。
行政規劃興隆街苗族村委會位於鄉西南部,轄興隆街、上火地、下火地、告封碑共4個自然村,300戶1431人。
瓦灰城村委會位於鄉西北部,轄瓦灰城、楊姓、老河寨共3個自然村,581戶2671人。
風口村委會位於鄉北部,轄風口、大麻迷、小麻迷、關泥、關洞、椎栗樹、東瓜林共7個自然村,363戶1497人。
小土龍村委會位於鄉北部,轄小土龍、大石頭、新寨子、尼蘇寨、卜拉寨共5個自然村,302戶1374人。
上新城鄉
復興村委會位於鄉北部,轄土鍋寨、魚塘凹子、沙仁上寨、沙仁下寨、小寨、老寨子、三台坡、李子沖、蠻堤、芒杏河共10個自然村,443戶1931人。
新城村委會位於鄉政府所在地,轄上新城、下新城、新亞擁、老亞擁、納更沖新寨、納更沖老寨、格河寨、下中寨、五六良寨共9個自然村,715戶3289人。
箭竹林村委會位於鄉東南部,轄箭竹林、小中寨、梭山、平安寨4個自然村,424戶1918人。
風口山村委會位於鄉北部,轄前進村、石膏村、鐵嶺村、印楝村、採花村、豐收村、和諧村、江邊村、建設村9個自然村,875戶1815人。
全鄉耕地面積61281畝,其中水田7470畝,旱地13851畝;承包面積17571畝;土地詳查面積208500畝。
2008年全鄉總人口21552人,其中農業人口21375人,佔總人口的99.18%,世居哈尼、彝、苗、漢、傣、瑤六種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9054人,佔總人口的83.41%;其中哈尼族7803人,佔總人口的37.53%;彝族4735人,佔總人口的22.8%;苗族258人,佔總人口的12.4%;傣族1124人,佔總人口的5.4%;瑤族1025人,佔總人口的4.9%。
上新城鄉山高谷深,地形南高北低,北寬南窄,呈“A”形。最低海拔300米(芒杏河村),最高海拔2524米(白虎山),相對高度差2224米,年均氣溫16.4℃,年均降雨量1617毫米。
解放前,500多年的土司制度,嚴重束縛了生產力和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在極度貧困和落後的社會環境下生存。解放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全鄉各族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積極進取,使上新城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2002年,全鄉國內生產總值2492萬元,地方財政收入45.6萬元;糧食總產量6623噸,經濟總收入達1767萬元,農民人均有糧329千克,人均純收入585元。
“九五”以來,在確保糧食穩步增長的基礎上,初步形成了糧、經、畜協調發展的格局。2002年,農業總收入1023萬元,比上年增長9%,肉類總產402噸,比上年增長23.4%。
上新城鄉鄉鎮企業起步較晚,基礎弱,主要以礦產業為主,2002年,總產值88萬元,稅利11萬元。
經過幾年的調整,經濟結構有了明顯變化,特別是第三產業增長比較迅速,但以農業為主的經濟結構還有待進一步調整。特急產業主要有:“魯沙梨”為主的林果業,以石膏為主的礦產業。
進出鄉街的小路
以“兩雜”為主的農業增產措施和科技推廣力度不斷得到加強;教育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全鄉共有初級中學1所,
小學完小6所,教學點22個,教師108人,中、小學在校生3252人;有衛生院1所,鄉村醫療衛生室9個,基礎實現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目標。全鄉電視覆蓋率36%。
全面開展“十星級文明戶”評比活動,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堅持“政務公開”、“村務公開”。2002年,完成“村改委”工作,實行村民自治;加大普法力度,推進依法治鄉進程,廣大幹部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進一步加強,全鄉政務穩定、民族團結,人民安居樂業。
新城的草果
交通方面:2008年全鄉公路里程達102公里,其中彈水泥路40公里石路28公里,鄉村土路34公里。
主要提高現有公路的通達能力,提高路面硬化水平。在修繕和管理好已通公路及蔗區公路的同時,已完成上南(上新城至風口山)公路42公里水泥路,積極向上級爭取楊姓、老河寨至尼蘇寨公路的立項、開工,形成全鄉“三橫兩縱”的交通網路。
農田水利建設:全鄉有大小水渠298條,大水渠18條,灌溉面積17571畝;其中三面光水渠四條,總長39.6千米;
五個村小組200戶通自來水水表到戶,風口山建有28公里人飲管道和二個1000立方米的畜水池。面對去年不同程度的旱情,鄉政府積極組織人力、物力、財力抗旱,共修復溝渠16條,確保了全鄉298條大小水渠的暢通。為解決風口山移民用水問題,積極籌集投入資金8.9萬元擴建了風口山人畜飲水水源頭工程。
全年累計完成投資30.4萬元,共投入勞動工日15.1萬個,完成土石方10.8立方米,完成人畜飲水工程5件,解決了2594人、602頭大牲畜的飲水困難。
今後再爭取做1—2條三面光水渠,增加和改善灌溉面積;積極爭取資金,使風口山移民生活用水實現到戶水表化;積極爭取告封碑水庫立項,實現鄉內“南水北調”工程。
電力方面:2008年通電村委會10個,通電村小組66個,其中農網改造35個村小組。繼續加大農村電網改造力度,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先易后難”的原則,2008年底全面完成村村通電工程
能源建設:已建沼氣池1412口,可利用的有1232口,利用率達87%,其中100口為三配套建設標準。做好農村沼氣池、太陽能等能源建設,不斷改善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在現有沼氣池的基礎上,繼續抓好沼氣池建設和節能灶改造工作,加快農村能源建設步伐,改善農村能源結構。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和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有效保護森林資源。
保護和合理利用資源,認真貫徹執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強化環境整治工作,加強對工業區大氣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的綜合治理,有效排除工業污染。合理開發利用水源、礦產等資源。
扶貧安居房建設:種植草果、花菽110畝、栽培膏桐24253畝、發展生豬1000頭、建好沼氣池60口,修建了全長1500米的楊姓衛生路和全長1800米的小寨衛生路,完成了小寨6.5公里的人畜飲水工程,解決了468人373頭大牲畜的飲水困難。總投資89.7萬元(其中群眾自籌32.1萬元),共建安居工程戶160戶,現在已全面完成。
經濟林果主要以梨、核、木薯、花生為主,經濟作物播種面積9074畝,果園面積803畝。年末生豬存欄9885頭,比上年增長4%,牛存欄5296頭,比上年下降5%,生豬出欄6180頭,比上年增長31%,牛出欄376頭,比上年增長11%,實現肉類總產560噸,比上年增長18%。
上新城鄉
有鄉鎮企業148個,從業人員440人,總收入755萬元。有中學1所,在校生764人,小學校(點)15個,在校生2528人。文化站1個,衛生院1所。鄉黨委書記李明剛,鄉人大主席徐明生,鄉長毛雪冰。
新城的草果
鄉有鄉衛生院一所,醫生7人;在村級衛生室10個的基礎上,實現了“一村一室”的目標。加大艾滋病的宣傳力度,組織預防艾滋病學習、發放宣傳畫等,極大地增強了人民群眾“防艾”的意識,同時按照省、州、縣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和文件精神,
打破了衛生院“鐵飯碗”和“大鍋飯”的機制,激活了衛生院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責任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的問題,從2006年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來,農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2009年,農民參加參合金額由原來的每人10元增加至每人20元,病人從國家拿到的補償金額以得到了提高,病人真真體會到了國家的好政策,從根本解決了農民上“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加大計生工作力度,堅持發展與控制人口兩手抓,全面貫徹“三為主”方針,取得了可喜成績。全鄉計生員業務培訓12期100人次農村戶口領取《獨生子女證》達39戶,其中獨生子女14歲前辦證的有31戶,發放養老金74戶74800元。
為了改變農村“臟、亂、差”的環境衛生狀況,我鄉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安排和部署,緊緊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目標和要求,把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作為全鄉當前和今後一項長期的中心工作來抓緊抓實。全鄉共投入資金6.76萬元,召開各種會議32次,2450餘人參加,刷寫永久性標語19條,臨時性標語551條,新增垃圾桶20隻,清理街道63條31500平方米,清理下水道及排水溝166條,共清理垃圾205噸,新建排水溝6條,修補路面724平方米,鋪設沙石路面2645平方米,補植綠化樹3600株,使全鄉環境衛生“臟、亂、差”的現象得到有效整治,農村環境衛生得到很大改觀。
2021年,元陽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上新城鄉常住人口21763人。
舊縣管轄,后又復歸蒙自縣管轄,明清至民國時曾進行過三次改土歸流。清代,土司建蓋衙門,由內地請來技工建造,普通工在轄區內攤派共建有土木結構瓦房3幢為土司衙門;民國年間,進行過一次大修,共有建築面積約3000平方米;實為土司統治500多年,到1949年廢除土司制度。1950年建區后,區政府機關仍駐土司衙門內。1967年進行更新改造舊房,由群眾投工獻料,國家給予補助,建起石牆瓦頂結構房一幢為禮堂,建築面積600平方米。1973—1974年,發動群眾投工備料,縣財政拔款給購買鋼材水泥及五金器材,建起混合結構房供公社機關使用。有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投資5萬元。1985年,區委會、區公所共有房建面積2000餘平方米,價值16萬元。1997年,將原來的大禮堂重建為現在的鄉機關行政辦公樓,建築面積600平方米,造價40元;2006年鄉機關共有房建面積3000多平方米,價值150萬元。
納更司署新衙門原址,現為鄉中心小學
哀牢山南麓,紅河南岸的納更山、逢春嶺是守衛國土的要塞。早在明
龍濟光,哈尼族,1867年出生於紅河南岸稿吾土把總衙門(今元陽縣),屬納更司十五代祖、稿吾司第五代祖龍汝霖之三子。納更司署原屬龍濟光大哥龍覲光執掌,後龍覲光把衙署遷到山清水秀的新城,倡導開闢集貿市場,外境百姓和內地蒙自、通海、宣威,甚至遠方的四川人也有部分遷來納更定居,在納更司境內開荒種地。龍濟光早已垂涎於納更司的財源滾滾,產生了篡權守位的念頭,但幾次篡位謀殺都未成。龍覲光也深知其弟野心,但他想到為此蠻荒野地的寶座,同室操戈,互相殘殺,天理不容,為了地方的平安,龍氏家族的聲譽,不如自己出走,到外再謀仕途。龍覲光走後,龍濟光順利接任納更新城司署,坐上了納更司的第一把虎皮交椅。龍濟光在納更做土司時,正值清光緒年間各地大辦團練的時候。龍濟光除在家鄉積極籌辦地方團練外,還參予清政府鎮壓滇南人民的反清鬥爭,因全力協助清遷剿滅雲南"夷人作亂"有功,被任命為雲南省廣南縣的"團總",並得以在文山、蒙自、箇舊、建水、金平、屏邊各地招募新兵,,擴大自己的勢力。
1903年4月,在四川會理州任知州的龍覲光受四川總督岑春煊委派前往廣西參加鎮壓反清運動,為得到弟兄間的幫助,於是不計前嫌,向四川總督岑春煊力薦其弟龍裕光和龍濟光。1903年秋,這支由龍氏統率的軍隊從廣南、皈轉、博愛、富州進入廣西百色地區,由岑春煊裝備一新,依為股肱。龍濟光先後任邊防軍濟字營統領、廣西省右江道,因屢立戰功,受岑江煊的薦舉,1908年署理廣西提督,1909年補為實授。1911年4月,龍濟光率領廣西軍隊調往廣東,任陸軍二十五鎮統制及警衛軍副司令,負責保護兩廣總督張鳴岐。從此,龍濟光便在廣東發家,在軍閥混戰之中,獨霸一方,顯赫一時。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宣告成立,龍濟光因擁袁受寵,先後任廣東軍政府總綏靖處副督辦、廣東鎮守使、廣東都督兼署民政長,並被授予陸軍上將、振遠將軍,督理廣東軍務,在廣東開府建衙。1920年7月,在袁世凱死後投靠段祺瑞的龍濟光在直皖戰爭中失敗,奉軍入關后逃往山東的鹽山縣,后全部官兵被奉軍繳械遣散,龍濟關被北洋軍閥免去兩廣巡閱使一職,調入將軍府為將軍,實是有職無權,有位無事的閑職。1925年3月9日,龍濟光在北京朝陽門大街的住宅里,因患半身不遂而病故,終年59歲,結束了其與兄爭位,從土司到郡王,參與軍閥混戰的一生。
2006年全鄉總人口20791人,其中農業人口20588人,佔總人
新城街對面的哈尼寨——亞擁
新城對面的亞擁箐,箐腳的公路通元陽、箇舊
文字:哈尼族沒有文字,1958年政府為哈尼族創造了哈尼文,但未普及。
族規:在長輩前不蹺二郎腿坐。家中有何新食物,給長者先吃,路上遇行人即使互不相識也看年紀稱呼,問其從何來,到何去。家庭一般由父親當家,一切大事均由家長同意才去做。父親失去勞力時,由長子或老么奉養。弟兄分家由父母作主,父母死後才分家,由長子作主平分
魯沙梨的原產地在新城
居住:哈尼族一般住在山腰坡向陽之地,戶口密集。房屋土木結構,房式為長方形四斜面(即現在稱哈尼蘑菇房),正房多數是草頂,耳房、廳房、走檐多數是石灰平房,也有少量的水泥房。正房內分為三隔或四隔。上頂是土樓,中間兩層半樓。陰天收回的稻穀堆放於半樓上即可熏干,底層搭有木板“掌巴”右側有火塘,搭有兩張床,多為老人卧宿。耳廳房樓上,多為小輩和親朋休息住宿,室內較黑面暖和。生產生活:哈尼族善於養牛、馬、豬、雞、鴨、鵝、魚。以種植稻穀、
包穀為主,次種豆類、薯類、雜糧、蔬菜、花生等。水田三犁兩耙做到田平泥化才栽秧苗,特別注意秧田管理,秋收結束就把秧田犁好,壓進綠肥關滿水。旱地薅除兩道。田地里歷來有施放農家肥的習慣。
飲食:以大米、包穀為主,雜糧為輔,多煮生蒸飯、喜硬食,好酸辣、涼拌菜,多煮少炒,愛豆鼓打蘸水。會淹制各種鹹菜,男子喜愛煙酒。服飾:歷來喜歡穿自織土布用蘭靛漂染的黑色衣褲。男性穿白內衣,外套黑色衣服,領高並綉有各式花紋,面前訂6個紐扣,下著黑褲,頭戴瓜皮帽,老人多數包長布頭帕,隨身喜帶匕首和獵槍。女性上穿兩件外套領褂,下著黑褲,前佩圍腰,小腿裹著綴有花紋的裹腿頭圍一串
新城種植的膏桐是生物能源的重要原料
婚姻:1950年以後,男女婚前有社交自由,通過對歌、漸至戀愛。雙方情投意合,即可結婚。婚後,男子地社會的默許下,到處可以再玩小姑娘,女子則受到限制;婚後不睦,雙方自願的可離婚,手續簡單,男方將一木刻花開各持一半了事,但女方提出離婚的,則需如數或加倍退賠禮采,才得離婚。因而,實際的離婚權多操於男子,男方逝世,寡婦再嫁與否,取決於自己。宗教信仰:信仰萬物有靈神祗,崇拜祖先。最敬重天、地、龍、寨、家五神。均進行祭祀,以求降福保佑。除家神外,祭祀活動(念經、開路)均由悉知本民族歷史的貝瑪主持。喪葬:成年人死了,多數殺牛奠祭,行木棺土葬。村人停下生產到喪家幫忙,凈奠悼念一天。女婿和舅家一般用牛上祭。以顯隆重。來祭親友,除舅家給戴黑孝外,餘一律戴白孝。奠祭全由貝瑪主持做齋開弔出殯時順序是:哨吶、撤齋瑪(送喪娘),槍、鞭炮、獅子、鑼鼓、棺材在後,人數多則上千人。
節日:夏曆正月過春節、二月祭龍、三月祭坡、五月產端陽節、六月苦扎扎節、八月吃新米飯、十一月過冬。二月的祭龍分大龍、二龍、三龍。瓦灰城村子是正月祭龍,其餘哈尼族村二月才祭龍。這些節日,一般殺豬、雞、舂糯米粑粑、做團、染黃糯米飯祭各種神,男女老少身著新衣,走親訪友,青年人談情說愛,給節日增添了歡樂。
彝族自稱彝家、尼蘇。據多數家譜和老人口傳,大部分來自遙遠的北方,一部分來自南京應天府,入滇后先居住昆明,後分兩部分;一部分遷往大理,一部分遷往石屏、建水、箇舊。清乾隆年間(公元1789年)從石屏、建水、箇舊先後進入納更休養生息。2006年有楊姓、老河寨、風口、椎栗樹、關尼、關洞、冬瓜林、小土龍、牛滾塘、大石頭、卜拉寨、尼蘇寨、新寨子、土鍋寨、老寨子、小寨、魚塘凹子、納更沖老寨、納更沖新寨、沙仁下寨、三台坡、木廠22個自然村1098戶4735人,佔總人口的22.8%。彝族人民性情豪爽,喜歡交朋友,待客熱情,與其他民族互通有物,團結友愛,並能善歌善舞。逢年過節,男女身著新裝,背上三弦、直蕭,在山間平地唱歌。歌聲高吭婉轉、清脆嘹亮,使人不免會跟隨歌手手舞足蹈,留連忘返。
文字:彝族有文字,但沒有普遍使用,只有本民族的“貝瑪”才會讀寫,與其他民族交往時仍用漢文。
居住:彝族村落多數居於海拔1000米至1600米的山坡梁子上,房前屋後有竹木林,林中多數生長麻栗、紅椿、楠木、松杉等樹和各種菌類及名貴草藥。住宅多數是土木結構,兩斜面草頂或土頂樓房,房頂為曬放各種農作物的曬場。室內多數用竹片隔間,分為三格,中堂搭有供桌,安有火塘,左右間為卧室,灶多數打在走廊上。
生產生活:水田三犁兩耙。冬前翻犁板田,整好秧田,搭好埂子,注重選種。善於用各種綠葉壓田作肥料。近田施放農家肥,遠田少施或不施。旱地分固定、輪歇、火燒地三種。
服飾:色彩多樣、鮮艷奪目。成年男子上著青蘭大布料襟圓領或對襟三色普通衣,下穿寬襠大褲,頭包包頭,戴帽。生產時多打赤腳,隨身帶砍刀、背布袋。小夥子的穿著與漢族相似,隨身攜帶匕首和竹蕭。
婚姻:有父母包辦和自由婚姻兩種:一是包辦婚姻要測算八字,男方要請人走親說媒,若女家同意,要送聘禮,選擇結婚吉日。二是自由婚姻,先是串寨對歌,互表鍾情,漸至戀愛,情投意合時,男子將姑娘領回家中,然後託人告知女方父母。若姑娘父母同意了,即可議定禮銀,選擇吉日結婚。不同意者,辦好等待女方父母氣散后,再過禮金,奉獻酒肉,補辦嫁女喜酒。
宗教信仰:崇拜祖宗,信仰巫師、貝瑪。盛行占卜,看雞冠是否吉祥,家有不幸之事。都要請巫師、貝瑪看蛋卜掛或跳神送鬼。
喪葬:人死行木棺土葬。葬前,選擇墳地和下葬吉日。靈堂設房正中。前點明燈,下點過橋燈。請貝瑪念經做齋,舉行奠祭儀式。舅父和姑娘家要殺豬、羊、雞、用酒、米來獻祭。吹哨吶、敲鑼打鼓、跳獅子,喪家同樣用殺豬相待,親戚朋友都幫忙送錢、米、雞、酒,喪家指定有人收禮記帳。
節日:與漢族相似。過春節、清明節上墳,還有端陽節、七月半、中秋節、過冬等。六月二十四的火把節,格外隆重,每逢節日之際,男女青年環繞火把邊唱邊舞,盡情歡樂。
苗族是中國歷史上較為古老的少數民族之一。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居住在洞庭湖、鄱陽湖等地區。即長江流域中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后居住於貴州、文山、蒙自。苗族搬家是頻繁的,南遷經過紅河來到箐門(現在的上新城鄉采山坪村委會下箐門村)。后散居火地、冬瓜林、大寨、箐腳、平安寨等地。
上新城鄉是元陽縣苗族人口最為集居的鄉鎮。苗族自稱“蒙”有黑、白、花、青、漢、錄、水苗7個不同支系。境內居住的是黑、花苗兩種。花苗自稱“蒙勒”,婦女穿的是花麻裙子;黑苗自稱“蒙多”,婦女穿的是黑布花邊裙子。風俗基本相同,也互相通婚。與其它民族地長期交往中,大部分懂得漢語,成為與其它民族交際的工具;2006年2581人,佔全鄉總人口的12.4%。
苗族的耕地有保水田、雷響田、麻塘地、園地、坡地和徒地,飼養牛、馬、騾、豬、雞和部分山羊,但耕牛少;生產工具有犁、耙、助頭、鐮刀、砍刀、斧頭、谷船、貫斗等。除犁花外,多數都是本民族的鐵匠打制,每種工具都適應山區耕作的特點。
農作物有稻穀、包穀、蕎麥、豆類、洋芋、青菜、羅卜、瓜類;水果有魯沙梨、桃子、李子等;種麻、紡麻織布是苗族婦女的主要活計,除了吃飯和睡覺外,手中隨時隨地都做著麻線活計。
苗族節日較少,只有春節、元宵節、端陽節3個。在節日里和朋友到來男子最喜歡自釀的包穀酒,表示對朋友的熱情款待。
苗族人民最喜愛的樂器是吹蘆笙,一般男子都會吹,婚、喪、喜事節日用蘆笙伴奏歌舞。
住房多為土木結構,也有部分石板房,還有少數籬笆牆草頂房。
苗族風俗
每年正月初二起,習慣地采山坪(下箐門村)舉行採花山節、臘月末,主持花山的三老,立兩棵高十七、八的花竿,掛上有色布條帶,遠近的人初二就成群結隊向花竿彙集攏來,憑各自的愛好開展各種活動。有賽馬、賽歌、打雞毛雞毽、爬花竿、跳蘆笙等,一直玩上三五天才去搞生產。
採花山的來歷:據苗家介紹,古時候苗族人民被封建帝王排擠。被迫遷往西南邊疆的過程中,每到一地,首領都高立旗竿,招呼人們休歇。經長期跋涉,自然形成掛旗制度。但定居下來后忙於從事生產勞動,就改地農閑的春節里進行。召集人們來紀念屯兵作戰的艱苦歲月。還有一種介紹,古時候苗族英雄孟志有立花竿掛紅旗。召集苗族人民同皇兵作戰。臘月十六日這一天,他用巧計引皇兵上勾,把皇兵打敗,可是他的妻子和9個兒子、9個媳婦、8個姑娘均地戰場上犧牲了,戰鬥勝利后苗族人民對犧牲了的親人,特別對首領孟志有一家犧牲27人的思念,吃不下飯,睡不好覺。孟志有便召集人們到花竿下,奠祭死難的親人,人們祝願孟志有長生不老。後來,每到當年作戰的日子,孟志有就立花竿,召集人們來練習爬花竿、練刀、練槍、練鈞鐮、練溜星、鏈甲等兵器。以此提高戰鬥技術。年復一年,代代相傳,形成今採花山的風俗。
婚俗
男女青年的愛情,藉助唱歌來傾訴。青年男女到了婚齡,一般都通過對歌尋求伴侶,雙方相愛后。男方總要邀約幾個夥伴到女方村寨,趁女方出門的時機,把姑娘搶走。無論是明搶或暗搶,姑娘事前總是知道的,甚至姑娘事先就給男方說定的時間。當男行搶時,姑娘總要哭叫一番,搶走一段路程后,姑娘靦腆地與迎親者一道說說笑笑來到男方家裡。第二天,男方家備米、酒、肉等禮品,找人去說媒訂親。女方父母收下禮品,婚事就算定了。苗族以親上加親,表兄妹通婚的情況較多。苗族的婚姻一般比較自由,男女共同支配家庭經濟,組成一夫一妻制家庭。男女若另尋新歡,妻子有權另嫁他人,並可帶走一部分勞動所得的財產。苗族男女青年均豪爽大方,能歌善舞,有著廣泛的社交自由。通過各種會期,民族節日,走親戚,趕歌場,互相結識,對山歌,勾通情感。表達愛戀之意。進而互贈信物表示訂婚,在訂婚後雙方仍是自由地參加各種會期和社交活動。如果一方發現對方在愛情上不專一,就主動地退回信物表示毀約。從訂婚到結婚都是自己作主,父母很少包辦,也很少提到嫁妝和彩禮的多寡。
苗族青年男女社交自由,導致一些青年早戀,解放前一般在15至17歲就結婚,18歲以前都有第一小孩,俗稱三十六歲做爺爺的說法。新中國成立后,頒布了《婚姻法》禁止了早婚,但在一些偏僻山區仍有早婚早育現象。男女青年訂婚後,男方於春節期間去幾個小伙挑著糍耙,臘豬腿、罈子酒,糖果等去女家拜年一、二次。苗族結婚儀式非常隆重,在結婚前一月,女方開始哭嫁,村中未婚姑娘,每晚聚會陪哭,嫂子們勸解亦哭,統稱“哭嫁”,實際是唱出嫁歌。婚前三日男方送肉酒聘禮到女家。女方則宴請賓客,舅爺,姑爺及親友禮作賀。這時“哭嫁”也達到高潮。
結婚之前一天叫“插花日”此日女方家賓客齊集,男方必須在插花日派迎親隊伍去女方家。迎親隊伍由年青的7----11人單數組成。領隊的男人叫“娶親大哥”,女子叫“娶親婆”另外還跟隨一班吹鼓手[樂隊]。迎親隊到女方家寨外即鳴放鞭炮,女方緊閉大門,必待娶親大哥送上開門禮紅包,講一番娶親客套話,才准進門,迎親隊坐席飲酒時。女方村中的姑娘們會向迎親客人們勸酒,必將迎親客人灌醉,姑娘們還借勸酒、上菜、上茶、盛飯等伺機向迎親人臉上摸抹鍋底黑,摸得娶親人個個成為大花臉,名曰“打粑”,或用豆渣和蕁麻葉對娶親人圍攻,打得娶親人遍體都是豆渣;蕁麻葉蜇得娶親火焦辣疼,叫“打親”“打發”,既越打越親,越打越發。要女方待老年人出來制止才停。然後,晚上男女青年可以對唱山歌,通宵達。結婚日叫做“正日”,正日黎明,開始發親,由女方送親大哥[兄弟]背新娘從正門出換新鞋送入戶門外的花轎中,抬去男家。若途中與別寨娶親隊伍相遇,則各搶先從高處繞過。到了男家門外就由娶親大哥背新娘從門前火盆上走過,然後新郎新娘行禮拜堂,男方則大擺宴席三天,答謝親朋好友等不在話下,過完三早后新郎陪新娘回娘家探親小住幾天。
喪葬
苗族人死後,實行棺木土葬,葬儀中要念《上天經》,請開路師傅。殺三隻雞為“枕頭雞”、“點字雞”、“喊魂雞”。人葬后十二天做一次祭奠活動。較長時間后要舉行較隆重的做齋儀式,請鼓手、蘆笙手、歌手、獻飯者,可以幾代人做一次。每代人殺一頭賠禮豬。做齋時,要做假人代替死者,祭師和子女、舅叔要唱歌,歌的內容蘊含著豐富的為人處世哲理和本民族規矩禮節。苗族人死多行土葬,不用棺,也不壘墳。民國《馬關縣誌。風俗志》載,苗族之喪葬,“自人死時即敲鼓吹蘆鱉以樂鬼,晝密不停,鼓間數秒一敲,絲間數分一吹,直至埋葬而後已”;埋葬之前,子孫要“朝暮蒲食”,並“以酒肉喂塞死者之口”;選擇墳地時,“以木棒一條拼力向空拋擲,就棒落橫則橫葬,科則斜葬”。部分“白苗”人死要為之穿白衣,並用竹子或細本條編成一框架,盛屍於內,停屍堂中,出葬前三天要為死者猖喪歌,入夜,為親友者,必來慰藉,坐卧相陪。
部分苗族人冠則用寐布包好吊在屋內供親友弔唁,擇日埋葬。出葬時要請巫師擊皮鼓、吹蘆鱉為死者開路。部分苗族流行橫葬;“花苗”、“偏苗”則行直竄。“白苗”葬前有“敲牛”習俗,即婦女死,其娘家要向女嫁家索取一頭牛宰殺,娘家未“敲牛”之前,女婿要向岳父母家彙報其妻私有財物等情況。在苗族的觀念中,人死是因為靈毫脫離開人體的緣故,相信死者靈魂可以變鬼,所以要請巫師向死者超度亡魂。有的苗族,葬后十二天要“做齋”三天。解放有,苗族遇有喪事,要殺牛、羊、豬、雞祭獻,並設酒宴,耗費很大。
信仰祭祀
苗族信鬼好巫,舊時在生產活動中每遇疑難,必請巫覡祈禱、施以“法術”解之。清《瀘溪縣誌》載:“信巫重鬼,所在皆然”如祭鬼、舉家老少避入山洞,名曰躲鬼,在一些山寨中至今還有吃貓血酒、咬燒紅犁頭、手摸油鍋、赤足上刀梯、畫符水治病、潑水飯送鬼、渡關贖魂、立擋箭牌、拜洞關蛇等等。這些舊習俗,已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科學文化水平的提高,有的已經被科學所解釋、廢棄、遺忘。有的仍在一些偏遠山村流存,如:祭祀神靈、祭始祖尤公、祭梅山神、祭龍神、祭盤瓠等等。
苗族年節期間和平時都有很多禁忌。例如:忌諱侮辱性的稱呼,不能說他們是“苗子”;喜歡別人稱他們為苗家或“親家”;除夕夜晚洗腳不能倒洗腳水,認為倒洗腳水來年會有洪水泛濫;大年初一吃飯不能泡湯;婦女不得串門,認為串門會踩著別人的門神;新媳婦吃飯不得與老公公同桌,而只能與婆婆和丈夫同桌;家有產婦,門上懸掛草帽一頂,暗示外人三日內不得入內,如有不慎而入門者,出門時要洗腳,喝一碗冷水,否則會將產婦的奶水“踩干”;家人有事,門口插青(接樹枝),外人不得進屋;翅有婚喪、祭把,非經主人同意,不得隨便闖入;路遇新婚夫婦行走,不得從二者之間穿過。
男方要請一對父母兒女都健在的中午男女去迎娶新娘。新娘家則盛情款待娶親者、親朋好友以及村寨中的長老和歌手。迎親者在娶親儀式上要當眾交出三枚小貝殼作為娶親的憑證。這時,歌手開始唱起古老、莊嚴而幽怨的哈尼(送嫁歌)在歌聲中,經過精心梳妝的新娘在女伴的陪同下,挽著盛有衣物的花竹籃或挎著筒帕,傷心地哭泣著離開了娘家。出了新娘家門后,迎親者要遭到村寨中姑娘和小夥子的鞭打,只准挨打,不準還手,直到出了村寨門才停止。這時候,新娘早已領著一群小夥子在半路上等候,看見新娘到來,就立即點起三把松明火,並排置於路的左邊、中間和右邊。同時在路的左右兩邊分別插上一根金竹、兩根金竹之間拴一根白絲橫欄在路上。新娘過來,跨過火把,扯斷白線,就表示她正式成為夫家的人了,新郎就可以把新娘娶回家。舉行完婚禮后,一般要回門。新娘於第二天隨送親的人們回門,並帶回糯米粑粑等食物分給家人和鄰居、親友品嘗,下午再返夫家。
上新城鄉的傣族,同南沙鎮的一樣,來源於西雙版納。根據第三次人口普查共有945人,分佈在大麻迷、小麻迷、芒堤、芒杏河4個自然村,2006年有261戶1124人,佔全鄉總人口的5.4%。海拔為330米至355米,氣候炎熱,土地肥沃,適宜種植多種經濟作物。素有“江外河底、乾柴白米”之稱。建國后,傣族人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把昔日的瘴疾之區,建設成為生產發展、經濟繁榮,生活富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4個村的傣族,是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步魯全攻佔車裡,在西雙版納地區逐步建立了封建領主經濟之後,至西遷徒而來的,至今有600餘年的歷史傣族人民長期與其它兄弟民族交往中社會經濟也和各族人民融為一體。
傣族地區的水稻一年兩熟。一般是頭年撤秧,第二年開春栽秧,在六月初收割,七月初開始栽晚稻秧。做秧田的一般不栽秧,耕田全用水牛。一般是二犁二耙,多數保水田不犁耙,用水牛踩田,隨著科學的發展和進步,傳統的耕作正在改變,施用化肥、推廣良種,逐步取代了落後的耕作制度。
住房:全為平頂土房和石灰房。多數有樓,屋內布局多為三間、兩側耳房住人,中間為堂屋,作客飯廳,樓上作倉庫或住人。因白蟻多,建房選用木料較講究,常選用玉荷花樹、紅皮果樹、黃木樹等紅春樹被稱為樹中之王。因此,建房必須用上部分紅春木,以示人丁興旺,房屋牢固。
飲食:以大米為主,一日三餐。
服裝:男子一般身著黑色或蘭色短上衣,下著黑色褲。女子上著黑色無領姊妹裝,袖短而寬,袖口鑲花邊。未婚女子用紅色,已婚女子用綠色,下著全用棉布黑筒裙。
節日:以多神崇拜和先祖崇拜的的信仰有密切的關係,除了與其它民族照樣過端陽節、七月半、中秋節等外,本民族還有開門節,關門節、九月年等。關門節又叫春節,是傣族人民送舊迎新的傳統節日,一般過3至5天,每年臘月24日,要清洗衣服,修整房屋,清掃屋裡屋外。臘月25日,歲月已經關門,準備迎春節,到第二年正月15日前都稱為關門節,正月十六日為開門節,兩個節是連在一起的。開門節又叫出門節,時間為每年正月的第一個屬鼠日,有的為屬龍日。
叫谷魂:是每年農曆十月的第一個屬龍日,表示田地里的莊稼已經收完,五穀進倉,是一種田間祭祀活動。
婚姻:青年男女婚前社交活動父母允許,比較自由戀愛。未婚青年在節日里走親戚,對山歌盛行。流傳著在家中聚眾對山歌的習慣,不論是伙子對輸了,或是姑娘們對輸了父母新都會來幫忙。成婚要送禮采,有認費、開門錢、媒人錢等,也有偷婚、搶婚等形式。新娘出門時,男方歌手要唱“催促調”,女方歌手要唱“送親調”。
喪葬:個別嬰兒死亡,行水葬。正常病故,行木棺土葬,用紅、綠兩色土布,各剪一個太陽和月亮的圖案,貼在一塊5尺長的白布上,穿上竹竿,豎於房頂,意為訃告全村:家有老者升天。
宗教信仰:主要表現為多神崇拜和先祖崇拜,同時也保留著萬物有靈的殘餘。民間有貝瑪、師娘。占卦治病,婚喪儀式,祭祀活動,在教儀上屬佛教的範疇。普遍認為有天神、地神、鬼神、家神、寨神和樹神,對諸神都定期進行祭祀,祈求保佑,對人們帶來的疾病和災難的鬼神,通過各種祭祀活動。請貝瑪、師娘行巫術驅趕,這種巫術較為盛行。
傣族自稱為傣:意團結和睦,如同胞兄弟,視天下傣族為一家,相互團結、和睦相處,以和為貴,互不傾扎。一般不偷盜、不詐騙、不凌弱、不行兇,不估壩他婚。性格內向,以尊老愛幼為美德,但受夫權所限,男尊女卑也較突出。
據民間世代相傳,過去曾經有過寫在牛皮上的傣文,后因兵荒馬亂缺糧餓肚,就把牛皮也煮吃了,告成傣族漢有文字。
瑤族名稱始見於《南史》。歧稱為“蠻瑤”,隋、唐(公元581年——907年)時稱“莫瑤、山瑤、大板瑤、紅靛瑤”。漢代(公元206年——220年)時期居住在洞庭湖、沅江流域。宋、元(公元907年——1368年)後分佈於兩廣、湖南三省部分山區。明、清後部分遷入元陽,后散居各村寨。據第三次人口普查上新城區內有瑤族人口810人,2006年統計瑤族2個自然村,198戶,人口1025人,佔全鄉總人口的4.9%。居住在海拔1520米——1600米的仁壽村、中寨兩個自然村。全系蘭靛瑤。兩個村瑤族一般均通漢語。通過長輩傳傳教。使用一種用瑤語發音的經改動的漢字用以記敘族史、家譜、歌謠、故事和鐫刻碑文等。一般成年人均能讀寫。
生產生活:飼養牛、馬、豬、雞、鴨。以種植稻穀、包穀為主,次種豆類。薯類及各種雜糧、蘭靛、草果等。
宗教信仰:信仰原始宗教,祭祀家神、寨神、水神、風神、樹神。砍山、耕地、播種、栽秧、收谷、吃新米、蓋房都要占卜吉日,祭祀各種神祗,凡婚喪、疾病及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事物。均按陰陽五行觀點來解釋,還習慣用夢中的情景解釋為事物的預兆;夢見太陽落山,認為父母將遇有水害,夢見滾木下山,預兆將發財,夢見唱歌,預兆將與他人爭口角,夢見風雨、吃肉,大蛇追咬,預兆災病。
瑤族有純樸的民間道德,愛乾淨,路上遇老人,必然讓路,若是騎馬,必然下馬;無論認識與否,都會熱情打招呼,若遇老人背重物,自然替老人接背。瑤族很有禮貌,在眾人面前不放屁,有客人坐著不從他面前過。同桌餐時,客人未吃飽,主人吃飽了也不能歇碗筷。給客人倒酒。先從自己的酒杯倒起,再倒給客人,否則就不禮貌。女子在家還是在野外,均喜歡用葉子(芭蕉葉較多)包飯吃。在家裡每當吃飯時,姑娘們就端著這種“葉碗”飯,邊吃邊竄東家走西家。同夥伴們品嘗,評論各家的飯食。除非家中有客人,她們極少用土瓷碗吃飯。
裝飾:衣著用土布,少年時無論男女都戴著一頂園形的黑布帽,頂上有兩大簇紅嬰,帽檐上各鑲著3枚園形的銀質片,並雕有福、祿、壽3個隸體字,表示長者對孩子的祝福。男孩帽頂上戴紅纓紅線條,女孩戴黑、白、紅布條,男女兒童的衣服幾乎一樣,只是男孩的衣領稍有橢圓,女孩的領口則園盤。男孩衣服背後下端正中敞開著長約15公分的一個缺口,女孩則未剪開。成年後,男孩改戴馬尾紡織的圓帽,衣服前胸四季坦露。兩邊排列150多枚錫紐子,外衣背仍剪開缺口。女子頭頂上用竹器製成的兩個長方框在發上,用寬1市尺,長2市尺的黑布綳在上面,這叫“頂布”。姑娘頂布就意味著可尋偶,這時少女眉尖上的眉毛鉗得光光的,顯得明秀而溫柔。婚後的婦女配有5至8股銀頭鏈,耳上吊著桃子形的銀耳環,脖子上配有橢圓形用鏈子相接配有小鈴鐺的項鏈,胸前戴著黃鱔骨的銀鏈,手上戴著園手鐲。
住宅:多為兩斜面的木板房和土牆草頂房,走廊多為石灰平房,有耳房、廳房和四合院等。室內較為寬敞,分為3隔,設有火塘。蓋房互相幫忙。新定居和進住新房注重選擇吉日。大門座向要陰陽五行擇定。主人屬金屬命者,門向朝北,木命者朝南,水命者朝西南,火命者朝東南,土命者朝東南。
飲食:以大米、包穀為主,薯、豆、瓜類次之。飯多用吊鍋煮、煮得較浠。小鍋炒菜,大鍋煮飯。喜愛糯米飯和包粽子。不吃狗肉、羊、牛肉。男子喜愛煙、酒。會用糯米、包穀、稻穀、高梁釀製糧食白酒。逢喜慶節日,痛飲數天。
度戒:有倒渡戒和私渡戒兩種。倒渡戒由7個戒師主持;私渡戒由5個戒師主持。渡戒前,須在家中吃住,不準外出,不準見天、走路,戴帽要低頭,除戒師外,不準與他人說話,不得吃葷食。入夜,由戒師傳授各種宗教禮儀。背誦宗教經典和本民族歷史。渡戒在村附近草皮上舉行。先搭好戒台。用藤子編成網,由人護托,把戒者引上座台。由戒師念經請神之後,戒師令渡戒者對天發誓:不殺人、不放火、不偷盜、不搶劫、不奸女、不拐婦、不虐待父母、不欺人、不陷害好人。誓畢,戒師擲火於水中,表示如有違者,命運將如同火入水中而滅。接著戒師令渡戒者即渡下,渡戒者全身捲曲,兩手交叉,緊扣膝蓋,頭置於兩膝之中。從座台滾進入網裡。若是兩手鬆脫。四肢朝天,被認為功德修得不圓滿。沒過關,神通不靈,是一種終身憾事。渡戒後由戒師宣讀日後要遵守的法紀,加蓋手印,由戒者保存到死。渡戒后可跟師傅學經文、禮儀、道德訓條。並受到社會的尊敬和神靈的保護。反之,得不到姑娘的愛慕甚至終身難娶。沒有渡戒的人,要補辦渡戒。否則,不是瑤家人。
節日:主要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三月三掃墓較為隆重,吃五色花糯米飯,殺雞煮肉,飲酒歡樂數日。倉龍節,目連節,大端午、小端午、七月半,喝雄黃酒。據說喝子雄黃酒,一年四季喝生冷水,肚子不會痛。還有吃新米飯等節日。
婚姻:有包辦和自由兩種婚姻。實行一夫一妻制,一般不與他族通婚,包辦即由父母許配,父母雙亡,由叔伯兄嫂作主;自由戀愛即通過對歌,達到情投意合時,互贈送小件物品,爾後請人說媒訂親,派人到女方家送毛煙(表示求婚)毛煙被收下、表示父母同意未婚。反之,則拒絕。婚後不睦,由瑤目判斷,否則會受到寨民的遣責。若有一方提出離婚的,需退結婚時用的部分禮金,將一節竹劃開各持一半。向相反的方向走開即是。
喪事:歷史上人死了進行過火葬,後行木棺土葬。人死要嗚槍報喪,要白布裹屍裝入棺,再據死者生辰年月日時擇土葬。壘墳砌石門,以供死者陰魂出入。若原是一對夫婦,則壘一道石門,以供共同出進。葬后一栽,要在村邊焚燒紙糊冥屋,以示接回亡魂,供子孫後代定期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