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舞
中國台灣高山族的民間舞蹈
杵舞亦稱“杵樂”。高山族民間舞蹈。遊行於台灣日月潭地區。“杵”由木頭製成,一人多高,長的可達2米左右。右女子三五成群,環繞臼石,雙手抱持一根長櫡,在石臼上作輕勻而有節奏的撞擊,發出清脆的聲響,有的還邊歌邊舞,表演高山族婦女在石臼中搗谷等勞動生活。
“杵舞”直接脫胎於舂米勞動,又稱“杵歌”“杵樂”或“杵音”,是古代人們用杵臼舂米時留下的勞動娛樂形式,後來逐漸發展成獨立的藝術表演形式。流行於風景勝地日月潭邊,如今已發展成溶歌舞樂為一體的表演性歌舞藝術。杵長四、五尺至六、七尺不等,由木頭製成,一人多高,長的可達2米左右,每杵自成一音,因其長短粗細不同,有不同音高,以杵擊石,發出叮咚樂音。舞時,婦女頭戴鮮花,身著美麗的民族服裝,每人持一杵,相互配合,敲擊出美妙的旋律,邊敲奏邊歌舞,她們時而整齊地集體舂擊;時而交錯舂擊;忽而後退,忽而聚攏;或以足踏地,或左右搖動。風光秀麗,歌聲委婉,舞姿健美,杵音清越,令人心曠神怡的“杵歌”以其特有的藝術魅力馳名於世界。
竹杵舞是流行於竹鄉文化古鎮貢川的一種熱情奔放、韻味淳厚的民間舞蹈。關於“竹杵舞”的來歷,則與一個流傳在當地民間的古老故事有關。相傳在遠古時代,在這裡生活的竹農經常受到鄰近部落的侵擾,他們之間經常會發生戰鬥。有一次,他們的族長姜七公戰敗,被敵人重重圍困於茂密的竹林中,難以脫身。在內無糧草、外無救兵的緊急情況下,姜七公與他的部下決定點燃竹林,與敵人同歸於盡。大火燃起,竹子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炸響,圍困的敵人看到煙霧騰起,響聲陣陣,以為姜七公在施展什麼妖術,於是就慌忙撤退,姜七公和他的部下遂得以生還。在家的婦女們忙舂米做糍粑,祝賀勝利。姜七公認為是祖先神明附體於竹林,才解救了大家。於是就告知族人世世代代勿忘竹子的救命之恩。此後,貢川的村村戶戶,每逢添丁、婚嫁、壽辰等吉日時,都要打糍粑,互祝吉祥,種上一棵翠竹,以示紀念。
種竹的那一天,人們歡天喜地,載歌載舞,雙手持竹杵環臼而立邊舂邊唱,由慢到快。後來,逐漸發展成具有強烈勞動氣息和濃厚民族風格的表演性歌舞。八九人持杵圍臼、且歌且舞。在臼邊掛上竹筒,不時地用杵去敲擊。時而整齊的集體舂擊,時而交替舂擊;忽而後退,忽而聚攏;或以足踏地,或左右擺動。隨著身上佩戴的銅鈴、彩貝的錚錚作響,豐富的節奏、音響與婉轉的杵歌在竹林飄曳,抑揚頓挫,富有神韻,充滿了詩情畫意。而在寧靜的月夜裡,男女青年一邊有節奏地杵粟,一邊和歌以表達愛慕之情,戀人之間熾熱的情感在柔和的月光下,節奏分明的杵聲中融成一片。
伴隨杵舞的是一種勞動歌曲,婦女舂米時,三四人一組,共持木杵,環臼而立,隨著舂米的節奏而低聲唱和,委婉動聽,很有特點。跳杵舞時,婦女們頭戴鮮花,身穿艷麗的民族服飾,手持木杵,且歌且舞。時而聚攏,時而散開,舞姿優美活潑,歌聲、杵聲鏗鏘悅耳,舞蹈步法自由明快,富有變化,是台灣高山族中較有特色的表演性舞蹈形式。
杵舞
杵舞
對於沒有本民族文字的高山族來說,他們卻有著自已的民族語言,創造了豐富多彩的舞曲,有一首《杵歌》唱道:“月亮呀已經出來喲,美麗的月亮爬上東邊的山坡,我們趁著良宵跳舞唱歌。大家呀快來喲,皎潔的月亮已經照上了椰樹,來呀,大好月色唱歌跳舞。”不難看出歌中的語言色彩多麼迷人,多麼豐富。歌聲舞步給高山族人的生活增添了歡樂,勞作一天的疲勞也悄然而退。杵歌杵舞在各種場合形式各異,如豐年祭的前夕,男人上山狩獵,婦女則集中到一個類似祠堂的地方,持杵圍繞廳堂正中埋置的石板搗杵唱歌跳舞。慶賀婚禮時,由媼婦敲打銅鑼指揮,不論男女老少挽手唱歌,舞姿由緩慢逐漸疾急歡躍,眾人放聲歌唱,把婚禮推向高潮,正如清代周長庚詩曰:“鼻簫吹裂前峰月,齊叩銅環起跳歌。”改革開放以來,居住在祖國大陸的高山族同胞多次應邀參加全國性藝術節或少數民族體育盛會作獻演,有一首《豐收舞曲》唱道:“豐收時節盡呀盡情跳,我們是勤勞的高山族。我們並肩攜手,困難就能制服。”他們邊唱邊跳,歡快的曲調,優雅的舞姿吸引著廣大觀眾。
杵歌——是以木杵敲舂為特點,且歌且舞的舞蹈形式,有“杵音”“杵樂”“杵舞”等稱,以居住在台灣日月潭邊邵人的杵歌最為著名。邵人是高山族曹人的分支,於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從嘉義東南的大浦遷徙到日月潭邊定居。日月潭是台灣最大的湖,面積約28平方公里,位於水社大山的山麓,海拔600米,山清水秀,環境幽美,為“杵歌”的表演增添了情趣。
“杵歌”源於勞動生活,過去,邵人舂粟多在室內地面挖一臼形洞,底鋪盤石,將粟谷倒入,用兩頭粗中間細,長約2米余的木杵舂米,後來逐漸發展為多人表演的歌舞。此舞,由於杵之長短,粗細不同,舞者用力或輕或重,從而形成一組天然的木石樂音(b2、b5、b6、b7),而且用稱作“塔刊”的竹筒樂器擊地聲作為伴奏。表演時,舞者隨歌揮杵,交錯敲奏,忽聚忽散,錯落有致;時而踏地、輕搖,時而左右擺動,優美委婉的歌舞,和著天籟般的杵音和竹筒聲,相得益彰,美妙之極。
伴唱歌曲多是古調民歌和傳統的詞曲,也有新作,但都充滿田園風味。如名為《豐收的喜悅》的歌中唱道:湖光閃爍著綠影,粟米豐收一片歡欣;父母開鐮幼童相助,不怕勞苦協力齊心,表演中反映了高山族人詩情畫意的田園生活。。
高山族的杵舞
創作題記:過去川南黔北山區,交通閉塞,山路崎嶇坎坷,山區的一切物資運進運出,全靠人力背運,背杵,成為背運工具中的一種特殊輔助工具,他的特點及用途,體現在《背杵歌》歌詞中,如用藝術形式搬上舞台,將體現一種獨特的風韻。
1986年上半年,我根據在黔北山區的生活感受,創作了歌詞《背杵歌》,發表在《音樂生活》、《四川省刊》、《苗族歌聲》(貴州省刊)等刊物上。1986年下半年,縣文化館組織演出隊,我想把《背杵歌》譜成歌曲搬上舞台的想法與縣文化局青樹華局長講了,他很贊成,並共同與當時縣文化館長夏明安商量,夏也很支持,於是,歌詞《背杵歌》就變成了歌曲《背杵舞》。
縣文化館演出隊很快地投入了排練,《背杵歌》所表現的內容和整個過程,在《舞蹈》里得到充分體現。根據夏明安的安排和具體表演要求,導演馮紅鷹把《背杵舞》排練成了一個具有濃郁仡佬族特色的歌舞。夏明安並對舞蹈的服飾、舞美、道具做了認真的策劃和製作。
《背杵舞》在正安上演后,立刻獲得社會各界的喜愛和好評。特別是在全縣各區巡迴演出期間,由於城鄉觀眾都熟悉背杵,更獲得觀眾喜受。當時地區文化局局長張益方觀看了《背杵舞》后,很感興趣,也很喜愛,並決定此節目參加貴州省的民族民間舞蹈調演,在貴定演出時,得到了省內學者專家的充分肯定,獲得當地觀眾的讚揚,省文化廳決定推薦參加第二年春的西南藝術節。
杵舞
《背杵舞》按設想應為男演員表演,由於當時男演員缺乏,只好由女演員表演,這樣,更加深入整個舞蹈的感情特色和思想內涵。《背杵舞》曾成為一些演出隊表演節目。遵義煙廠演出隊排練《背杵舞》(當時抽調集中了遵義地區的優秀舞蹈演員),在昆明參加全國煙草文藝調演獲創作一等獎,表演二等獎。重慶、四川一些演出隊也相繼排練演出過此。
從《背杵舞》的創作和表演來看,這是一個集體合作的成果,創作、設計、排練、演出,每一個環節都不可缺少。之所以能成為一個成功的藝術作品,是共同努力的結果。
杵舞
杵舞
杵舞
杵舞
杵舞
卡拉瓦之家·冒煙屋·大魯凱民宿卡拉瓦的家在狹窄的中山巷內極為搶眼,整座建築由黑色片岩砌成,實心木的門扉刻有人像浮雕,屋頂上也雕了臉譜作為鎮風石;庭院里綠地雅石、涼亭流水,幾株檳榔樹交織出十足風味。室內佇立著高大的祖靈柱,而同樣出自卡拉瓦之手的雕刻品、陶罐,將精巧的室內烘托得一片藝術風,為仿頭目住屋形制的代表。冒煙屋位於鄉公所下方的公路旁,竹編屋內,黑陶燈罩、琉璃珠飾與石板桌交織出粗獷真璞的工藝之美。每逢假日,這裡也有燒烤豬肉、芋頭、地瓜等小吃,提供過路的遊人小息。石板外牆嵌上大片玻璃窗的大魯凱民宿,在霧台村頗引人矚目。屋內兼具現代的舒適設備及傳統風情,展出主人多年來收藏的魯凱族衣帽服飾、生活用品。門楣的人頭雕飾、屋內垂掛的草席、木雕的座椅、成排的陶壺、狩獵的獸骨、以草繩編成的壁飾。琳琅滿目的陳列,在灑進室內的金黃陽光襯托下,更添雅緻韻味。夜宿霧台,更能感受山居生活的恬靜溫馨。當涼風徐徐、夜幕低垂,寧謐的霧台村彷若沉沉入睡了似的,而翌日清晨天未亮,教會裡嘹亮渾厚的清唱聲,劃破天際,為新的一天拉開序幕。霧台周邊有神山瀑布可尋訪,沿著路往高海拔行去,更可通小鬼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