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
西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
西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
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教職工106人,從職稱來看,有教授23人,副教授39人,講師17人;從學歷來看,有博士64人,在職攻讀博士學位的有3人;從學緣來看,在校外獲得最後學位的人數為29人,佔36%;從年齡結構來看,60歲以上的教師共有2人,50歲至59歲的教師有10人,40歲至49歲的教師有31人,40歲以下的教師有37人。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職稱、學歷、學緣和年齡結構合理的高素質師資團隊。
教學與研究機構
學院設有5個教研室,即法理學、法律史學、憲法學、行政法學和法律邏輯學教研室。
建有1個市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即西南民族法文化研究中心。
建有10個校級科研機構:西部法制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法治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地方法制研究中心、美國法律與政治研究中心、教育政策與法制研究中心、人大制度與憲政研究中心、法人類學與法社會學研究中心、人權教育與研究中心、行政程序制度研究中心、政府治理法律風險防控研究中心。
學位點和精品課程
學院建有碩士學位點4個,即:法學理論、法律史學、憲法與行政法學、法律邏輯學。
建有博士學位點3個,即:法學理論、法律史學、憲法與行政法學,3個博士學位授權點都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建有省部級重點學科3個,即:法學理論、法律史學、憲法與行政法學。
建設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法理學;
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中國法制史;
省市級精品課程3門: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中國法制史、法理學;
省市級教學團隊3個:行政法學、法理學、法律史學;
建有1個國家級人文社科基地:西南政法大學人權教育與研究中心;
建有1個省市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西南民族法文化研究中心;建有1個中央與地方共建項目—法文化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個以法律文化為專題構建的法文化博物館,2012年4月被評選確定為重慶市首批社科普及基地。
科研成果
西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
學生規模
學院在校學生2437人。其中本科學生1834人,碩士研究生515人,博士研究生73人。
學院學生工作的理念是:“讓每個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全面發展”。為積極推進素質教育,悉心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學院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其中一些活動在全校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品牌。嚴密的思維和良好的表達能力是法科學生必備的素質,而辯論是培養鍛煉這些素質極好的方式。行政法學院極其重視激發同學的辯論興趣,提升辯論技能,學院每年舉辦一次辯論賽,要求從寢室開賽,人人參與,全面提升了全院同學的辯論技能,在2008年全校辯論擂台賽中,我院同學勇奪冠軍,在2009年又有兩支隊伍分別奪得亞軍和季軍,在2008年第九屆“天倫杯”辯論賽中,我院勇奪桂冠。在2010年全國高校世博辯論大賽上,我院兩名辯手錶現出色,所在辯論隊力克北大奪得冠軍。
2003年---2009年
劉革:總支書記
鄭傳坤:院長
王學輝:副院長
周祖成:副院長
2009年—2013年
張渝:總支書記
汪太賢:院長
王學輝:副院長
周祖成:副院長
2013年----2016年
張渝:總支書記
葉亮:總支副書記
譚宗澤:院長
周祖成:副院長
孫兵:副院長
2016年----至今
張渝:總支書記
徐峰:總支副書記
譚宗澤:院長
金承光:副院長
周尚君:副院長
一、基本情況
西南政法大學法學理論學科是西部地區法學理論專業唯一的博士學位授權點。本學科於1979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屬於全國最早一批設立碩士學位授予點的學科。2003年10月,本學科被批准為法學博士學位授權點。2006年5月,本學科開設的《法理學》課程被評為重慶市精品課程。學科現已設立兩個研究中心,一是西部法制發展研究中心,二是中美法律與政治研究中心。同時依託西南政法大學法學研究所,積極開展學術研究。這三個研究機構成為本學科重要的學術平台。1992年,被確定為校級重點學科;2000年,被確定為重慶市市級重點學科,並在2006年的重點學科終期驗收中被評為“優秀”。2006年再次被確定為重慶市市級重點學科。
2000年以來,學科梯隊成員在《中國法學》、《法學研究》、《法學家》、《現代法學》等核心期刊上發表了大量學術論文,出版專著20餘部,在人員結構方面基本上形成了年齡結構合理、理論功底深厚、頗有學術造詣的學術梯隊。以學術帶頭人為龍頭,以學術骨幹為中堅,在教學和科研方面都表現出較強的實力。本學科在法學理論改革和法理學課程改革以及新學科建設和發展上都開法學界先河;在新老學者的共同努力下,本學科在法哲學研究、法治理論研究、法功能與法價值研究以及西部法治發展研究方面在全國法學界都負有盛名;本學科的學術實力和影響力在法學界獲得了較好評價。學術帶頭人的學術地位和學術影響,在全國名列前茅,原學術帶頭人卓澤淵教授(本學科的博士生導師)曾入選“中國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並擔任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副會長;現學術帶頭人付子堂教授於2002年獲“中國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提名獎,2005年被《法制日報》評選為首批“當代中國法學名家”,並擔任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常務理事。與全國高校同類學科相比,西南政法大學法學理論學科位居前列,在西部地區更是首屈一指。本學科的許多研究有著極其良好的學術傳統和優勢。現代法理學研究方向是本學科長達50年辦學歷程中,尤其是在改革開放後學校復辦20多年以來,重點發展的學術領域。我校在全國首開對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研究的先河,並最先將其作為研究生學位課程,形成了自己的學術優勢。本學科利用地處祖國西南的地域特色,將“西部大開發與法治建設”作為本學科的重點研究課題,對西部地區在法制化過程中的規範衝突等問題進行細緻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二、學術隊伍
法學理論學科現擁有年齡、知識結構合理的學術隊伍:現有專職教師和研究人員2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講師9人,助教5人。擁有博士學位的9人;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12人。另有包括賀衛方教授、卓澤淵教授、鄧曉芒教授、劉小楓教授在內的外聘教師十餘人。
學科帶頭人、學科負責人付子堂,男,1965年10月生,河南南陽新野縣人。1981年9月考入西南政法學院,先後獲該院法學學士學位和法學碩士學位;1994年9月考入北京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1999—2002年為武漢大學博士后。現為西南政法大學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黨委常委、副校長,吉林大學兼職教授、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吉林大學理論法學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比較法研究會理事,國家司法考試命題委員會委員,國家司法考試協調委員會委員,全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法學課題組成員,重慶市學位委員會委員,重慶市首屆學術技術帶頭人。其研究方向包括現代法理學、法律社會學以及科技法等。出版法學專著、教材、辭書等10餘部,其中有多項屬國家或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多項獲省部級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代表性學術著作有《法律功能論》、《法之理在法外》、《現代法理學》、《法律社會學》、《科技法學》等。曾參與國家重點圖書《中華法學大辭典》之《法理學卷》撰稿工作,是《北京大學法學百科全書》編委會委員。現正主持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當代中國轉型期的法律與社會研究”。發表於《中國法學》、《中外法學》、《法學家》、《現代法學》、《法制與社會發展》和《法學評論》等國家級權威期刊或核心期刊上的學術論文50餘篇,有多篇被《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高校文科學報文摘》等轉載。
三、主要研究方向
(一)現代法理學
現代法理學研究方向是本學科長達50年辦學歷程中,尤其是在改革開放後學校復辦20多年以來,重點發展的學術領域。2000年以來,本學科立足於現代法理學的理論領域,對社會主義建設中的一些重大的法學理論和法治實踐問題,尤其是對市場經濟的法律理論問題、法治與法治國家建設問題、法的價值問題、法的功能問題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對法哲學以及法社會學的研究在法學界產生了重要影響,對於馬克思主義法學以及西方現代法理學的發展也予以了特別的重視。出版發表了《法治論》、《從法制到法治》、《權利及其救濟通論》、《法治發展的源與流》、《法治泛論》、《法治國家論》、《現代法治精神與中國法律制度》等學術專著以及大量關於依法治國和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學術論文,獲得了學術界的好評,為我國法治理論的推進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在法的價值研究中,原學術帶頭人卓澤淵教授先後推出了《法律價值》、《法的價值論》、《法的價值總論》三部學術專著,其中有兩部著作分獲省部級二等獎和三等獎,一部入選《中國優秀博士論文文庫》。本學科學術帶頭人付子堂教授出版了《法之理在法外》、《現代法理學》、《法的功能論》等學術專著,並發表了研究法律功能的系列論文,對法的功能等進行了專門而深入的理論探討,還作為編委參與翻譯了《新帕爾格雷夫法經濟學大辭典》。
(二)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研究
本研究方向是西南政法大學法學理論專業起步較早、學術積澱深厚的傳統研究強項。主要研究成果有:陳學明撰寫的學位論文《馬克思早期法哲學觀及其法律思想初探》,於1983年即在《中國社會科學》上發表。1990年,黎國智教授主編出版了《馬克思主義人權理論概要》(付子堂任副主編);1992年,薛倫倬教授主編出版了《馬克思主義法學新探》(司法部“七五”重點項目,卓澤淵任副主編);1993年的國家規劃教材《馬克思主義法學著作導讀》也由黎國智教授任主編(付子堂參與撰寫)。1993年,我校申報成功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研究項目“馬克思主義法學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分別研究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的法思想與法實踐。2000年付子堂教授出版《法律意識形態的演進》一書,是國內關於馬克思主義經典法律思想研究的最新成果。2005年,付子堂教授又出版了《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研究》一書,被國務院學位辦公室遴選為全國“研究生教學用書”。
(三)法哲學研究
我校是改革開放后在國內率先開展法哲學研究和開設西方法哲學課程的學校。多年來,本學科文正邦教授帶來部分教師和研究生開展法哲學研究,發表了許多研究和評介西方法哲學的學術論文及著述,在法學界產生了重要影響並贏得了聲譽。
(四)西部法治發展研究
我校法學理論學科在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目標確立以來,著眼於西部地區法制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始終堅持西部開發的法治研究,文正邦教授主持完成了《西部可持續開發戰略的法治保障研究》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本方向的特色在於利用西南政法大學位居西部的條件,深入研究中國亟待提升的西部法治,勾連法律的現代性與西部的法律傳統,為重慶市的經濟與社會發展和法治建設服務。
(五)法社會學研究
本研究方向在學科發展中有悠久的歷史。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本學科的主要成員王威教授即在國內率先開始對20世紀最重要的法律社會學家——美國法律社會學理論的集大成者羅斯科·龐德的思想進行介紹和研究,發表了多篇關於龐德的文章。現本研究方向的學術帶頭人付子堂教授,在繼承吸取各種研究成果和經驗的基礎上,經過系統的法律社會學理論訓練,帶領致力於投身法社會學研究的博士、碩士梯隊成員在這一領域深入開展科研攻關,取得明顯成果。
在保持現有研究方向學術優勢的基礎上,我們還擬開拓新的研究方向,如人權法學、法政治學等,使法理學研究更好地與社會實際相結合.
一、法律史學科的基本情況
本學科1998年評為司法部重點學科,2000年又被評為重慶市重點學科;現為博士(2003)、碩士授權點(1979),中國法律史學會執行會長和集體會員單位,也是中國法律史學會民族法文化分會會址和會長單位。在學校全力支持下,本學科所屬研究基地“西南民族法文化研究中心”,正整合校內外有關學者專家,積極申報重慶市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為重點學科建設奠定更加厚實的基礎,搭建更加廣闊的活動平台。
2000年以來,本學科點的發展思路明晰,進一步加強學科建設的措施得力,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一)以重點學科為平台,打造一支專業基礎厚實、年齡結構、學緣結構、學歷結構合理的學科梯隊。2003年9月,本學科成為博士學位授予點。在此基礎上,從北京引進具有博士學位的教授1名,又在新招收的博士生中定向為本學科培養3名學術骨幹,從而壯大了學術梯隊,大大提高了學術隊伍的層次。
(二)依憑學校地處西南的地域特點及學術隊伍的研究定位,逐漸形成特色明顯、優勢突出、穩定的研究方向:①法制史方向:重點研究中國歷代少數民族政權法史、民商法史、經濟法史、外國法制史以適應轉型期的需要,在民族法制史考證、歷史上的債法、契約法、近代經濟立法、西方憲政制度等方面已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②思想史方向:根據原創文化理論重點研究先秦政法理論,特別是與台灣著名法史學家張偉仁先生合作,在孔子(俞榮根)、政治儒學(蔣慶)、先秦政法理論(陳金全與張偉仁合作)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貢獻;③法文化史方向:重點研究西南少數民族法文化,取得了較突出的成果,已完成了20餘篇論文、5-6本專著。④新中國法制史方向
本學科以申報重慶市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西南民族法文化研究中心”為契機,結合實施一批已經申報成功的研究課題,集中力量搜集、整理、研究西南少數民族習慣法文化資料。西南少數民族人口達三千多萬,他們創造了豐富的法律文化,對他們法律生活的歷史考察與現實關照,有極大的學術價值和實踐意義。這也是西南政法大學理應擔當的學術前沿任務和責任。因此,本學科在過去工作的基礎上,結合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少數民族法制通史》的完成,繼續深入田野村寨,實地考察彝族、羌族、壯族、藏族、苗族、侗族、瑤族、土家族、納西族、景頗族等民族的法律文化,爭取在3年內產出一批重要學術成果,迎接2008年在中國召開的世界人類學大會,并力爭承辦法律人類學分會,向國內外學術界展示西南少數民族的法律智慧和豐富多彩的法律文化生活。
本學科20世紀70年代末創辦以來,一直處於全國領先地位。在國際上,特別是在東亞地區具有一定影響,舉辦過全國高校法律史學教師培訓班,學員已成為全國各高校法學教育科研領域的棟樑。自1999年成功舉辦“中國法律史學會20周年紀念大會暨學術年會以來,重慶市各級政府和學校對本學科建設極為重視,加大了支持力度。學科被確認為直轄市重點學科,中國法制史也成為重慶市市級重點建設課程,學科發展速度明顯加快。與國內同類學科相比,本學科僅次於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史研究中心(國家級重點學科)。學科梯隊中具有博士學位者比例偏低;在國內外學術交流、科研項目和成果等尚有一定差距,但本學科在學術上仍處於國內一流地位,特別是對西南少數民族法文化的研究,本學科比國內外同類學科具有明顯的優勢。同時,本學科在儒家法文化研究領域一直處於前沿,蔣慶的公羊學政治儒學影響及於國內外。
二、各研究方向的情況介紹
(一)法律制度史
法制史是西南政法大學歷史最悠久的重點學科之一,由張警、林向榮、楊和鈺等知名教授所創建,一直在法律史學領域獨樹一幟,在國內法律史學界具有較高的學術地位;1998年屬司法部重點學科,2000屬重慶市重點學科;現為博士、碩士授權點,專職教學科研人員16人,其中60歲以下的教授3人、副教授5人(均為碩士生導師,1人為博士),講師5人(碩士研究生畢業)。
以省市級重點學科為依託,本研究方向教學和科研均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科研方面,發表論文近40篇,專著6部,其中不乏具有開拓性的論著,獲國家級、省部級獎3項。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曾代偉教授的專著《金律研究》(台灣五南圖書公司出版),曾獲四川省政府三等獎和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三等獎;呂志興副教授的個人專著《宋代法制特點研究》(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胡仁智副教授的論文《由簡牘文書看漢代職務罪的規定》(載《法商研究》2001.3,人大複印資料《法理學·法史學》2001.9轉載);楊麗英副教授的專著《日本法律制度研究》(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等,在法律史學界都獲得較好的評價,具有一定的影響。
本研究方向承擔的重大科研項目有:國家級重點出版項目《中華大典·法律典·法律理論分典》(320萬字),重點學科項目有:英國司法制度研究,英美國家法官制度研究,中國近代民法研究、中國近代行政立法研究等。
在教學方面,出版了水平較高、體例創新的本科和研究生參考教材;曾代偉教授參加了教育部組織的全國法律碩士統一教材的編寫工作。在科研和教材建設的基礎上,本研究方向為博士、碩士研究生及本科生開設了中國法律史前沿問題研究、中國法制史、外國法制史、中國經濟法制史、比較法制史、西方法學史、西方現代法學流派、歷代民族法制專題研究、中國法制史前沿問題研究等課程。由於教育教學改革成績突出,“中國法制史”課程被遴選為2002年“重慶市重點建設課程”。
本方向主要學術帶頭人曾代偉教授,現任博士導師、西南民族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中國法律史學會常務理事、民族法文化分會秘書長。2000年以來,主持重慶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重慶高等教育發展戰略研究》子課題《重慶高校學科建設研究》(2003);承擔中國社會科學院精品戰略重點項目:《百年中國法制史考證》系列專著《蒙元法制考證》)(2003);發表重要論文10餘篇,諸如《<蠻夷律>考略》(合著,第一作者,《民族研究》2004.3,人大複印資料《法理學·法史學》2004.8轉載),《蒙元流刑考辨》(《內蒙古社會科學》2004.5),《<大元通制>淵源考辨》(《現代法學》2003.1,人大複印資料《法理學·法史學》2003.5),《蒙元法定死刑考》(《沈家本與中國法律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法制出版社2004),《民族法文化與中華法系》(《現代法學》2003.5),《<暫行新刑律>辨正》(《中國法制史考證》乙編第一卷),《北魏律淵源辨》(《中國法制史考證》甲編第三卷,均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2003獲學校優秀論文二等獎),等等。
(二)法律思想史
法律思想史是法律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一定意義上講,在法學的眾多基礎的和應用的二級學科和三級學科(研究方向)中,它是一門歷史文化素養課,它負擔著涵養法學精神、提升法學人才綜合素質和智慧能力的任務。法律思想史研究方向,包括中國法律思想史和西方法律思想史兩個研究領域。西南政法大學法律思想史研究方向有著良好的傳統及深厚的人才儲備和學術積澱,一直處於全國領先地位。著名學者楊景凡教授從1979年創建之日起就開始招收和培養法律思想史研究生。1986年後,本校法律史學科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已培養了近百名碩士研究生,其中,法律思想史有40多名,他們中考取和取得博士學位的有5人,本校學者在這有一領域辛勤耕耘,成績斐然。
1.工作主要內容:(1)保持併發揚本研究方向在全國同行中的優勢和特色,繼續拓展和深化先秦法律思想研究,特別是儒、墨、道、法四大家的法律思想研究,已出版《道與中國法律傳統》一書(山東人民出版社,2004);(2)就中國法律思想史研究中的難點—禮法的性質和關係問題,組織博士生進行系統研究,旨在破譯中國古代法的遺傳密碼,尋找中國古代法的“自我”。
2.特色:(1)研究領域方面:儒家法思想,有一批成果,曾獲省部級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全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2)研究方法方面:較早地將階級分析法、歷史分析法、社會學分析法、知識考古方法、比較研究方法等綜合運用於法思想研究,有關成果被台灣學者評價為“大陸學界在孔子研究上有方法論創新”的四種成果之一。(3)形成一定的學術傳統和學術觀點與風格,第一代學者楊景凡教授系創始人,第二代學者俞榮根、陳金全尚年富力強,第三代學者群正在形成,有的已成青年學術帶頭人,如趙明(本學科方向碩士,西南政法大學法理學博士生導師),有的已嶄露頭角,如龍大軒等。
3.可能突破點:禮法研究方面。
4.學術帶頭人簡介:俞榮根,男,漢族,1943年1月生,浙江諸暨市人,法學碩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62—1967年,北京大學哲學系(本科);1979年,西南政法學院研究生,1982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法學碩士學位。1982—1997年任教於西南政法大學(原西南政法學院)。期間,1986年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91年任教授,1993年起歷任法學研究所所長、研究生部主任、副校長、校黨委常委等。1997年11月調任重慶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並任重慶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第一副主任(常務)等。1998年任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2003年1月選任為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市人大法制委員會主任委員。系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993年)、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4年)、司法部直屬高校先進教師(1994年)、重慶市先進工作者(1995年)、重慶市首批學術帶頭人(法律史學)。
主持和完成十多項國家社科基金課題、國際合作課題、省市社科基金和軟科學課題。出版個人專著5種、合著8種、高校教材多種,主編法學叢書兩套、經濟社會類系列書兩套計11種,主編或共同主編政、經、史、社會類著作10部,撰寫法學及其他學術論文200多篇。獲省部級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多項,省部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部級優秀期刊論文一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三等獎3項,中國發展研究獎三等獎1項等。
(三)法律文化史(含民族法文化)
法律文化史研究的對象是中西方法律文化的起源、變遷以及比較中西法律文化的異同,從而揭示人類法律文化的共性和各自的特性,因此研究法律文化史,有助於認真、切實地總結人類法律生活的經驗和智慧,懂得怎樣去取西方之長,補我之短,這才能為中國法制現代化提供真實的資源,也為克服既不了解中國又不認識西方的盲目性創造了思想基礎。同時,以法律文化的視角研究中西方法律,可以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地走出傳統的工具性、階級性或規範性等思想框框,將法律同人類歷史的現實生活聯繫起來考察,在法學理論上,可起到開拓視野、“返本創新”、與時俱進的重大作用。80年代以來,我校法律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多次舉辦學術研討會,湧現了夏勇、江必新、杜萬華、蔣慶等著名的法律文化學者。1995年本學科設立了中西比較法律文化碩士研究方向,具有較雄厚的師資力量。本研究方向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其中獲得博士學位的2人,為碩士研究生開設了中西文化與法文化、比較法律文化、比較司法制度、西方現代法學流派、中西經典名著選讀等課程,培養了9屆畢業生,計10人,其中考取和獲得博士學位的有3人。2003年在法律史學科獲得博士學位授權點后,又成為博士學位研究生培養方向之一。
進入21世紀,法律史學科積極與中國原創文化研究會合作,並同美、日、意等國的法律文化學者建立了友好關係,多次應邀派代表出席原創文化國際學術會議,陳金全教授提交的論文《原創文化與人類的法治精神》受到中外文化學者的學術認同,他第一個把“原創文化”新概念、新方法介紹給中國法學界,得到了國內外學術屆的高度評價。法律史學科正積極籌備香港會議之後在我校召開的“原創文化與當代法治”國際學術會議。
民族法文化是發展起來的一個新的法文化研究方向,同法律史學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在法律文化史園地中,民族法文化是一朵奇葩,特別是中國少數民族在創建中華法系的過程中做出了卓越貢獻。80年代以來,國內外已逐步形成民族法文化的研究熱點,其主要研究對象:少數民族中的習慣法、少數民族法制史以及習慣法與國家的關係等問題。一般的研究方法是從民族文化的視角出發,採用人類學田野工作方法對歷史與現狀進行調查研究,尋找習慣法與國家法的切入面和衝突點,從而找到解決衝突的方法,並歸納出在民族地區具有一定普適性的社會規範。民族法文化研究是我校多年來發揮地域優勢而形成的一個基本穩定、特色突出、優勢明顯的研究方向。多年來,我校法律史學科一直注重對民族法文化的研究,形成了一支水平較高的研究隊伍,建立了民族法文化研究室、西南民族法文化研究中心,這也是中國民族法文化的會長和會址所在單位。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出版了楊懷英教授的《滇西南傣族婚姻家庭與法的研究》、《涼山彝族婚姻制度研究》、俞榮根教授的《羌族習慣法》、徐曉光教授《中國少數民族法制史》、龍大軒副教授的《羌族法文化研究》等著作,填補了民族法文化研究領域的空白。
本研究方向承擔的重大科研項目有:國家級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少數民族法制通史》(多卷本)〈彝族法制史〉分卷、《中國少數民族法制通史》(多卷本)〈么佬族、毛難族法制史〉、重慶市教委社科項目《西南少數民族習慣法研究》、校級重點項目《中國區域法律文化的獨特類型:湘渝鄂黔相鄰地區“巴楚民族文化圈”的演變與現代化》、《土家族民商事習慣法與渝東南經濟發展》、《彝族習慣法研究》等
本研究方向學術帶頭人陳金全教授,現任博士生導師,兼中國法律史學會執行會長、中國法律史學會民族法律文化分會會長,長期從事中西法律思想、法律文化、民族法文化的教學與科研工作。1994年開始帶法律思想史碩士生,1995年開始帶法律文化史方向碩士生,迄今已培養法律思想史和比較法律文化史研究生8人、中西法文化研究生5人,在讀中西法律思想和民族法文化碩士生13人。2000年以來,陳金全教授主持了國家“十五”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少數民族法制通史》(多卷本)《彝族法制史》(已完成)、《么佬族、毛難族法制史》(正在進行中)分卷、重慶市教委社科項目《西南少數民族習慣法研究》,發表了論文12篇,出版專著2部,主編教材2本等。
(四)新中國法制史
研究重點及特色:從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探索科學和真理的研究目的出發,本研究方向重點及特色包括1949---2000新中國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曲折演進的所有重大事件和重要問題,圍繞如土地改革、清匪反霸、婚姻解放、軍事管制、民主改革、廢除舊法統與司法改革、三反五反、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五四立憲、五七反右、大躍進、反右傾、62年反正、小四清及大四清、文革、撥亂反正、法制恢復及改革等展開。具體涉及新中國主要領導人和學者法律理論及思想,以及新中國各時期立憲與憲法習慣及憲政政策、刑事立法與刑事政策、民事立法與民事政策、商事立法與商業政策、工業調整與工業政策、農業法制與農業政策、民族法制與民族政策、司法制度(審判制度、檢察制度、監獄制度、律師制度、公證制度、仲裁製度、司法教育與考試製度)、警察制度、人民調解制度、基層群眾自治等各方面課題。
主研人員:張培田教授,1992年12月於中國政法大學畢業,獲法學博士學位后,即致力於新中國法律史研究.95年8月---12月,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97年9月---98年8月,日本早稻田大學法學研究科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成果計有:個人學術專著(1)《中國法文化散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年出版);(2)《中西近代法文化衝突》(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4年出版);(3)《中國檢察制度考論》(中國檢察出版社,1997年6月出版);(4)《法與司法的演進及改革考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合著學術著作:(1)《新中國檢察審判制度演進研究》(與雷銑合著,本人單獨完成第一章至第九章的全部,計377千字,中國檢察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2)《中國獄政法律問題研究》(國家“八五”社科項目暨中華社科基金項目,與郭成偉等合著,本人單獨完成第一章第一至第三節、第六章及第七章,計50千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年出版);(3)《司法教育的考察與比較》(美國福特基金會資助項目,副主編,80%作者,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4)《近現代中國審判檢察制度的演變》(與張華合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6月)。有關學術論文:(1)“晚清社會法文化觀念的衝突演變”的學術論文(`96學院優秀科研成果論文類一等獎),計19千字,1995年第1期發表於國家古籍整理規劃小組主辦、張岱年先生主編的《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國家一級雜誌。(2)“司法審判民主化選擇的理論與實踐(一)(二)”,《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0年第1期(57---65頁)、第2期(第34---44頁)。(3)“檢察制度本源芻探”,《中國刑事法雜誌》,2000年第5期,第106---120頁。(4)“檢察制度在中國的形成”,《中國刑事法雜誌》,2001年第3期,第113---120頁。(5)“民國檢察制度的演變”,《澳門檢察》2001年6月第2期,第34---53頁。(6)“一黨專制、黨在國上與中國的現代化”,《(日)聯合新報》,1998年7月2日,第7版。(7)“日本的反腐敗與中國的反腐敗”,《(日)聯合新報》,1998年7月16日,第6版。(8)“中國民主制度選擇的幾個問題(一)(二)”,《(日)聯合新報》,1998年8月6日,第6、第7版;8月13日第6、第7版。(9)“中國司法考試製度建構的思考”,《政法論壇(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第130---136頁。(10)“中國司法改革應注意的幾個問題”,《法律人才與司法改革——中日法學家的對話》,中國檢察出版社,2003年,第139---151頁。(11)“中國憲政必由之路——鄉村基層民主憲政建設芻議”,《憲法論壇(第一卷)》,中國民航出版社,2003年,第299---306頁。(12)“TheReportonCriminalJusticeSysteminChina”,22千字,1998年5月在聯合國亞洲及遠東犯罪防止研究所第109期學術論會上發表交流。(13)“中國の檢察制度”,日文,日本早稻田大學《比較法學》第32卷第1號(通卷第62號),1998年。(14)TheCorruptionofChineseprisonstaffanditseffectsonCriminalRe—education,發表於國際矯正學術交流年會1995,澳大利亞,霍巴特。(15)“中國現行憲政問題及修憲改革的方向”,(日)《聯合新報》,1998年7月9日第7版。(16)“中國檢察制度的創建與日本法律家”,(日)《日中法律家交流協會報》,1998年3月15日,第19號第32---36頁。(17)“中國檢察制度改革的幾點思考”,《檢察理論研究集粹》,中國檢察出版社,2001年。第二屆全國檢察理論研究年會優秀論文獎(本屆未設一、二、三等獎)。(18)“新中國檢察制度曲折發展的史實考論”,《法律史論叢(第十輯)——中國歷史上的法律制度變遷與社會進步》,山東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19)“新中國審判制度曲折發展史實考論”,《法史思辯》,法律出版社,2004年11月。(20)“清末預備立憲的史實考論”,《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6期。(21)“鄉村民主憲政建設芻議”,《東吳法學》,2005年春季卷,第7---21頁。(22)“先秦時期債流轉的史實探析”,《法學研究》,2005年第2期,第138---148頁。
已取得的成果及影響:本研究方向已經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在研究資料等基礎研究方面,《新中國法制研究史料通鑒》(張培田教授主編,26000千字,共11卷),已經由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於2003年12月正式出版。這套資料,為研究1949---1965年間新中國法律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受到國內外學術界廣泛讚譽。在具體研究方面,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人員先後出版《中國檢察制度考論》、《法與司法的演進及改革考論》、《新中國檢察審判制度演進研究》、《中國獄政法律問題研究》、《司法教育的考察與比較》、《近現代中國審判檢察制度的演變》等學術專著;並公開發表“檢察制度本源芻探”、“檢察制度在中國的形成”、“中國民主制度選擇的幾個問題(一)(二)”、“中國司法考試製度建構的思考”、“中國司法改革應注意的幾個問題”、“中國憲政必由之路——鄉村基層民主憲政建設芻議”、“TheReportonCriminalJusticeSysteminChina”、“TheCorruptionofChineseprisonstaffanditseffectsonCriminalRe—education”、“中國の檢察制度”、“中國現行憲政問題及修憲改革的方向”、“中國檢察制度改革的幾點思考”、“新中國檢察制度曲折發展的史實考論”、“新中國審判制度曲折發展史實考論”,以及“鄉村民主憲政建設芻議”等學術論文。其中,“新中國檢察制度曲折發展的史實考論”和“新中國審判制度曲折發展史實考論”,採用了大量鮮為人知的檔案資料,論證充分有力,受到國內外學界的高度關注.
一、學術隊伍
西南政法大學憲法教研室現有專職教師13名,其中教授3人(2人為博士生導師),副教授5人(4人為碩士生導師),講師5人。憲法教研室的教師構成具有籍貫多元化和學緣合理化的特點。各位教師的籍貫包括遼寧、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西、重慶、四川、雲南等省份;教育背景包括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南大學等高校。教師中取得博士及碩士學位的有10名,其中多位博士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西南政法大學等著名高校。
二、課程設置
教研室編輯出版有《社會主義憲法學》、《資本主義憲法學》、《憲法學》、《憲法學新編》、《中國憲法學》、《憲法學教程》、《中國憲法法律法規彙編》、《憲法比較學習與研究文獻選編》等教材和學習資料。開設課程有:中國憲法、外國憲法、人權法律制度、比較憲法、公法原理、中國近代憲法史、西方憲法思想與制度等。
三、科研成果
多年來,憲法教研室在近代憲政史研究、公民基本權利研究、基本憲政制度研究、社會熱點問題的公法研究等領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與專長。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司法部、重慶市以及校級課題多項,在《人民日報》、《中國法學》、《現代法學》、《法學家》、《政法論壇》、《法商研究》、《法學》、《法學論壇》等雜誌上發表文章百餘篇,其中被《新華文摘》、《光明日報》、《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人大複印資料》轉載、轉摘多篇。
四、學位點
憲法教研室所依託的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學科於1992年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5年取得博士學位授予權,現為省部級重點學科。汪太賢教授為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行政法學院院長。張震副教授為憲法教研室主任,碩士生導師,法學博士后研究人員。梁洪霞博士為憲法教研室副主任兼黨支部書記.
行政法學1997年被批准為四川省級重點建設課程,2001年通過重慶市教委的驗收,並被評為重慶市的優秀示範性重點課程。2005年被評為重慶市級精品課程,課程負責人為王學輝教授。2006年被評為重慶市級重點學科。現文正邦教授是重慶市政府確定的憲法與行政法學科學術帶頭人;王學輝教授是重慶市政府確定的憲法與行政法學科學術帶頭人後備人員。鄭傳坤教授是學校確定的學科負責人。
本學科於1992年開始招收行政法碩士研究生,迄今為止已經培養了憲法與行政法碩士研究生九屆共156名。2006年招收行政法專業博士研究生。2003年招收行政法專業本科生。1999年,按國家教委的規定,行政法學科變更為“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招收“憲法與行政法”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現該專業共有碩士生導師10人,博士導師2人。在校學習的憲法與行政法專業研究生130多名。
從1985年組建憲法教研室和行政法教研室至今,憲法與行政法學科已經形成老、中、青相結合的師資隊伍。憲法教研室現有專任教師1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講師6人,助教1人。另有本校兼職教師3人,外聘兼職教師1人。開設課程:《中國憲法》、《外國憲法》、《比較憲法》、《憲法史》、《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人權法律制度》等。現行政法教研室有教師15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7名,講師7名,助教1名;學術帶頭人平均年齡52歲左右,第一梯隊成員平均年齡40歲左右,第二梯隊成員平均年齡35歲左右,第三梯隊成員平均年齡30歲左右,共承擔行政法博士、碩士、本科、二學位的《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行政處罰法》、《行政程序法》、《國家賠償法》、《行政救濟法》、《外國行政法》等課程以及研究生的《中國憲法專題》、《外國憲法專題》、《中國行政法專題》、《比較行政法專題》、《比較行政訴訟法專題》、《行政訴訟制度史》等課程。
憲法與行政法學科全體教師同心同德,齊心協力,在以下方面取得顯著成績:
1.積極承擔教學任務,每學年人均完成250學時以上,小超額完成學校規定的教學任務。
2.在教學手段上,(1)推廣由王學輝教授和譚宗澤副教授在國辦首創的“雙師多向互動式”教學法。即在一個2小時的教學時間段,由同堂上課的兩位老師中的一位首先主講一個小時,另一位針對主講老師的內容點評半小時,再由學生提問,兩位老師共同在講台上回答學生的提問,再互相交流。該方法深得學生好評。(2)案例式教學,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在課堂中,在講述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原理和立法規範時結合案例;二是通過模擬法庭實踐,由學生自主組織、演示,老師輔導、點評,增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我教研室先後舉行了多次模擬法庭。審判了一系列典型的行政訴訟案件,如“重慶郵電學院同居學生被開除一案”。通過法院旁聽,與主審法官交流、與代理律師探討,回校后組織辯論,老師總結點評,增強了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另外,每年假期和畢業前夕,教師都要分別負責組織安排學生到法院和律師事務所實習。上述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使得培養出的學生能較快較好的適應將來所要從事的司法實際工作。(3)網路式教學與探討。我們行政法教研室在中國憲法行政法法律網(簡稱憲行天下網,日點擊量超過千次),開闢了專題探討、理論研究、案例討論、熱點關注、新聞快報、憲行天下論壇、國外公法關注、經典書籍閱讀資料以及凡人凡語評論,充分利用學校的寬頻網路系統進行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教學與研究,極大的激發了學生學習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興趣,拓展了教學的空間,滿足了教學需求。
3.在科研方面:本學科教師共完成國家級課題3項,省部級課題12項,校級項目15項,英國人權基金會支助項目1項,香港大學資助項目1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2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36篇。出版專著13部,譯著2部,教材15部,教輔材料5部。獲得省部級獎5項,學校獎9項,學會獎13項。
近年來有5位教師先後到德國、法國、美國、日本、香港等地研修憲法與行政法學.
法律邏輯學是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我國興起的一門交叉法學和邏輯學研究的邊緣性新興學科。1983年9月,中國法律邏輯研究會正式成立,1993年更名為中國邏輯學會法律邏輯專業委員會。國家技術監督局1992年頒布的國家標準《學科分類與代碼》(GB/T13745--92)將“法律邏輯學”歸屬於法學學科之“理論法學”,學科代碼為:820.1060。《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四版亦將“法律邏輯學”歸屬於法律類別之“法的理論(法學)”,其分類號為:D90-051/DF0-051。
西南政法大學法律邏輯學學科點是我國最早開展法律邏輯學教學與研究的科研院所之一,也是我國法律邏輯學的主要源頭和重要研究基地。
1978年,西南政法學院(今西南政法大學)率先在全國恢復法學專業本科招生,並開設法律邏輯學課程。1986年獲授權招收法律邏輯學碩士研究生(時稱訴訟邏輯,隸屬於訴訟法學專業。后改稱法律邏輯,曾一度隸屬於理論法學專業)。2004年自主設置為法學二級科學科碩士點並獲國務院學位辦備案。目前我國設置有法律邏輯學研究生教育的科研院所共10餘所,大都設置為哲學三級學科,西南政法大學是唯一將法律邏輯學設置為法學二級學科的科研院所。20年余來,法律邏輯學學科點已培養70餘名碩士研究生,在讀碩士生49名。所培養的研究生已成為有關科研院所及法律實務界的骨幹力量,其中,三分之一的畢業碩士生先後考入國內著名大學攻讀邏輯學、法學、經濟學專業博士學位。同時,法律邏輯學學科點曾受司法部委託承辦過多期全國性的法律邏輯學師資進修班,其學員大都成為目前我國法律邏輯學教學與研究的中堅力量。
法律邏輯學碩士點設置有四個專業研究方向,即:(1)審判邏輯;(2)偵查邏輯;(3)法律思維與司法技術;(4)法律規範邏輯。
法律邏輯學學科點所依託的法律邏輯學教研室擁有一批對法律邏輯學頗有研究的老中青專門人才,其教學與研究水平居於國內同專業的領先地位。陽作洲教授和雍琦教授均是我國法律邏輯學的主要開創者,也是國內著名的法律邏輯學家。陽作洲教授曾長期擔任中國法律邏輯研究會的副會長、雍琦教授生前曾長期擔任中國邏輯學會法律邏輯專業委員會會長及名譽會長。
法律邏輯學學科點現為中國邏輯學會法律邏輯專業委員會的副會長單位、中國邏輯學會的理事單位和重慶市邏輯學會的常務理事單位。
法律邏輯學學科點自成立以來特別注重將邏輯學原理、方法與司法實踐相結合,奠定了法律邏輯學面向司法實踐、服務於司法實踐的研究理念,在審判邏輯和偵查邏輯研究領域取得了迄今國內領先的學術地位。陽作洲教授和雍琦教授,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在國內率先開展法律邏輯學的研究工作,並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創性地拓展了偵查邏輯以及審判邏輯的研究領域。
陽作洲、雍琦教授參編的《法律專業邏輯學》(1981年)是國內第一部法律邏輯學教科書,1982年的《哲學年鑒》以“一本有特色的邏輯新書”對該教科書曾給予高度評價。陽作洲教授任副主編和統稿人的《法律邏輯學》(1983年初版,1986年修訂二版,1988年修訂三版)是我國第一部法律邏輯學統編教材,該教材1993年由台灣地區發行其繁體字版本。陽作洲、施廟松、盧景生合著的《辦案邏輯》(1987年)是當時國內最早涉及偵查邏輯和審判邏輯研究的法律邏輯學專著。雍琦教授的《審判邏輯簡論》(1990年)被國內法律邏輯學同行學者公認為我國第一部涉及法律實質內容的、真正意義上的法律邏輯學專著。雍琦、金承光、姚榮茂合著的《法律適用中的邏輯》(2002年)被國內同行學者公認為當前我國法律邏輯學研究的最高水平。陳銳博士的《規範邏輯與法律科學》(2002年)是國內最早涉及法律規範邏輯的專著作之一,其《法律推理論》(2006年)是國內較早從多個視角對法律推理進行研究的專門著作。
法律邏輯學學科點共完成法律邏輯學方面的專著10部,主持編寫法律邏輯學教材5部(1部為國家級規劃教材,1部為司法部統編教材,1部為21世紀法學規劃教材,1部為新世紀法學應用規劃教材),完成法律邏輯學、法理學、邏輯學及科技哲學方面的論文共8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40餘篇,《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法理學、法史學》、《邏輯》、《科學技術哲學》等專題全文複印轉載20餘篇。
法律邏輯學學科點承擔了多項省部級及校級科學研究課題項目:重慶市“九·五”社會科學規劃資助項目《法律適用中的邏輯》(已結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2-2003年度重大項目的子課題《邏輯在法律中的應用》(已結項);重慶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項目《法律規範推理論》(已結項);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度重點項目《法官思維與司法推理研究》(在研)和《法律實證主義研究》(在研),以及2004年度西南政法大學校級教育科學研究課題《藉助多媒體及網路平台,改革法律邏輯教學模式》(已結項)。
法律邏輯學學科點的研究成果及教學成果,曾多次榮獲省部級獎勵:1984年,陽作洲教授的《在刑事偵查中怎樣運用選言判斷和選言推理》(論文)、雍琦教授的《對比推理在刑事偵查中的應用》(論文),分別獲四川省首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1988年,陽作洲教授等人的《辦案邏輯》,獲重慶市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1989年,雍琦教授榮獲四川省首屆普通高校優秀教學成果(個人項目)二等獎;1990年,雍琦教授的《證據的運用與邏輯推理》(論文),獲四川省邏輯學會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1994年,雍琦教授的《審判邏輯簡論》獲重慶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1996年,雍琦教授主編的《邏輯》(全國司法學校統編教材),獲司法部優秀教材獎;1999年,雍琦教授的《關於法律邏輯性質及走向的思考》(論文),獲重慶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2001年,雍琦教授主編的《實用司法邏輯學》(司法部統編教材),曾獲司法部“九五”期間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獨著的《法律邏輯學》(2004年)先後入選“九五”規劃高等學校法學教材、21世紀法學規劃教材及普通高等教育國家級規劃教材。2006年,金承光副教授製作的多媒體課件《法律邏輯學(十講)》,獲第六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優秀獎.
進一步加強基礎建設,包括人才培養、資料建設、科研規劃等;在完成已有的項目的基礎上爭取申報1-2項省部級及以上項目。每兩年爭取出版一部具有本學科特色的學術出版物。
加強國內外學術交流,籌備1國內學術會議;爭取每年有3-5人次參加國內學術會議;5年內邀請國內外著名專家5人次來校講學。
到2007年出版學術專著1-2部;發表論文10-15篇;完成上述各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