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黑龍江著名旅遊勝地之一
黑龍江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黑龍江省三江平原腹地,同江市與撫遠市交界處。面積21835公頃,主要保護對象為原始沼澤生態系統及珍禽。保護區內的植被仍保持原始狀態,以草本沼澤植被和水生植被為主,間有島狀林分佈。
1984年1月11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准[(1984)2號]建立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保護範圍在東經133°37′-133°45′,北緯47°43′-47°52′,面積為16333公頃,即在同江市境內農墾總局建三江分局前進農場以東,洪河農場以北,前鋒農場以西,濃江以南。保護區的業務隸屬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委員會領導。
1989年3月正式建立組織機構,隸屬黑龍江省環境保護局直屬單位,由同江市代管。
1991年4月黑龍江省環保局與黑龍江省國營農場管理總局協商,將洪河自然保護區移交給建三江管理局直屬事業單位管理,業務隸屬黑龍江省環保局指導。同年黑龍江省保護局投資建立了保護區工作站和瞭望塔等基礎設施。
1993年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准《關於同意洪河自然保護區擴大面積的批複》[黑政函(1993)88號],洪河自然保護區的面積由16333公頃擴大到21836公頃,擴界后保護區範圍為西至東經133°34′38″,即濃鴨七干為界;南至北緯47°42′18″,即24支幹為界;北至北緯47°52′00″,即濃江河北岸河灘地為界;東至133°46′29″,與前鋒農場為界。
1996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洪河自然保護區晉陞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2年1月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拉姆薩濕地公約組織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成為中國現有的36塊國際重要濕地之一。
黑龍江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一級階地
在保護區面積大,無任何切割現象。地表覆蓋5.65-14.5米黏土、亞黏土,階地內多沼澤窪地,黏土沿濃江河右岸地形局部隆起,相對高差1-1.2米。
低河漫灘
分佈在濃江河、沃綠蘭河兩側,呈條狀、蝌蚪狀分佈,與一級階地相接壤,河漫灘由重沼澤組成。
黑龍江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白漿土
分為崗地白漿土、草甸白漿土和潛育白漿土三個亞類。面積為11311.18公頃,佔總面積的51.8%。崗地白漿土主要分佈在島狀林下,黑土層厚10-20厘米。草甸白漿土主要分佈在平坦地區,生長小葉樟雜類草。潛育白漿土分佈在低洼處,低平地,土壤肥沃。
主要分佈在濃江河河灘地上,面積為4105.1公頃,佔總面積的18.8%。
黑龍江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島狀林中的楊、樺、柞、椴樹等是重要的經濟樹種。水曲柳、黃菠蘿和核桃楸等已列入我國紅皮書的珍稀樹種,對研究古代植物區系,古地理及第四紀冰期氣候有科學意義。同時,它們又都是珍貴用材樹種,材質優良,紋理美觀,是重要的工業和特種建築用材。
沼澤植物的代表植物是毛果苔草、烏拉苔草、甜茅和蘆葦等都是纖維植物,區內草類纖維資源蘊藏量很大,以毛果苔草為例,每公頃乾草3000kg,區內毛果苔草面積約5000-8000公頃,年產乾草可達15×106-24×106kg。
黑龍江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獸類資源。獸類有4目10科32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梅花鹿;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馬鹿、駝鹿、猞猁、黑熊、棕熊和水獺等7種。經濟價值較大的動物有狼、貉、赤狐、豹貓、伶鼬、艾鼬、黃鼬、東北兔、狍子、刺蝟、野豬和麝鼠等13種。
黑龍江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對於研究整個三江平原濕地氣候、植被演替規律、地質構造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於候鳥遷徙和種群數量、分佈區域的研究,尤其對鸛類和鶴類研究具有重要研究價值。保護區內沼澤、草甸、島狀林構成了三江平原3個一級景觀,在三江平原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是保護區管理機構,保護區管理局設在洪河農場場部,為正處級事業單位。業務歸黑龍江省環境保護局。農墾總局環保局在省環保局的委託授權下在業務上對保護區進行全面管理,保護區管理局下設辦公室、科研宣教科、財務科和保護科4個科室,人員編製25人。
門票價格:20元
交通:從佳木斯到洪河自然保護區有班車前往,每半小時一班,票價40元,約4小時的車程。
洪河自然保護區風景
地址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富錦市開放時間 全天交通 公共交通遊玩用時參考 3小時景點位置 與必游景點的距離烏蘇鎮:約87.9公里佳木斯三江口:約87.5公里黑瞎子島:約103.7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