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兆岐
肛腸學科中西醫結合專家
史兆岐(1935-2001),男,畢業於中國醫科大學,遼寧撫順人,肛腸學科中西醫結合專家。曾任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大腸肛門科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研究員。
研究發明的“消痔靈”注射治療晚期內痔,開創了非手術治療的新方法。在中西醫結合治療完全性直腸脫垂、高位肛瘺、直腸癌方面,亦取得可喜成果,為發展中醫肛腸學科作出了突出貢獻。
1935年2月12日 出生於遼寧省撫順市。
1954年8月-1959年8月中國醫科大學學習畢業。
史兆岐醫生
1959年9月 任衛生部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外科醫師。
1959年10月-1962年5月 參加衛生部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班學習。
1962年6月-1963年6月 在北京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麻醉科進修。
1963年7月任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大腸肛門科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研究員。
2001年10月18日史兆岐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北京逝世,享年66歲。
晚期內痔非手術治療新法
史兆岐發明了“消痔靈注射治療晚期內痔和靜脈曲張混合痔新療法”,開創了較理想的非手術治療方法;承擔了國家“七·五”科研課題——FA867(中藥)治療直腸癌的臨床與實驗研究,獲得可喜的成果。此外,在中西醫結合治療複雜性肛瘺、潰瘍性大腸炎研究方面也取得突出的成績。
史兆岐前後參加百餘次全中國各類肛腸學習班的教學工作,培養了2名碩士研究生,3000餘名肛腸醫生。他曾多次到日本、歐洲、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從事講學和醫療活動,受到各地醫學界、輿論界的熱烈歡迎和廣泛讚揚。他現在是中國中醫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中醫藥學會肛腸學會副會長、北京市肛腸分會主任委員。
史兆岐研製的藥品
奮力攻擊直腸癌
“消痔靈”注射治療晚期內痔這一新療法在國內外的推廣使用,標誌著史兆岐事業上獲得很大的成功。但是,成就和榮譽,金杯和獎章並沒使他陶醉。他把成功作為新的起點,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繼續前進。史兆岐選擇的新的攻擊目標是危害人類的常見病——直腸癌。
直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近半個世紀以來,對直腸癌的治療仍是以手術加化療為主,無大的突破,治療效果與預后亦無顯著提高。直腸癌患者至少有一半最終死於局部複發和遠處轉移。近20年來,中醫藥抗癌的研究,主要不是藥物直接殺傷癌細胞和抑瘤,而主要是通過增強肌體免疫達到抗癌作用,至今尚未見把中藥注射液直接注射到直腸癌以達到抑瘤作用的研究。
史兆岐根據20多年來對中醫藥的摸索,並從“消痔靈”注射液治療晚期內痔獲得成功的經驗中得到啟發,提出了FA867(中藥)直接注射到直腸癌及其周圍組織。通過臨床、病理學、細胞學、動物抑瘤等實驗方法,研究FA867液的抗腫瘤作用及其原理,為治療直腸癌和擴大癌症應用,提出具有抗腫瘤作用的新藥物、新技術、新方法。1985年,史兆岐的科研設計在國家“七·五”癌症攻關中中標。他擔任了“FA867(中藥)注射治療直腸癌的臨床與實驗研究”課題組組長。
1990年12月,中國中醫研究院主持對“FA867(中藥)注射治療直腸癌的臨床與實驗研究”課題進行專家鑒定。由吳咸中、吳蔚然教授等7位全國著名醫學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經過詳細審閱史兆岐的科研報告后認為,該項研究證實:FA867液(中藥)注射治療直腸癌,可以抑制癌細胞DNA合成,使腫瘤縮小。FA867對癌組織的動脈、靜脈、淋巴管產生不同程度的栓塞和閉塞。該項成果適用於直腸癌手術前注射、直腸癌手術后局部複發再手術前注射,對於防止術中癌細胞擴散、術后癌細胞從靜脈血管和淋巴管轉移有良好作用。對直腸癌術后複發不宜再行手術、或不宜手術的晚期直腸癌,用FA867液多次注射,能減輕患者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鑒定委員會確認:“這是中西醫結合有所創新的科研成果,為治療直腸癌增添了一種中醫新藥物和新方法,在國內外屬於首創”。“FA867(中藥)注射治療直腸癌的臨床與實驗研究”得到了專家們的讚賞,通過了鑒定。這是對史兆岐和他的同事們辛勤工作的肯定。
3 史兆岐。外剝內扎治療混合痔的研究,中華外科雜誌,1979,
4 史兆岐。中西醫結合研究肛腸疾病概況及展望。江蘇醫藥,1979,
5 史兆岐。肛門手術的疼痛與止痛問題。寧夏醫藥,1979,
6 史兆岐。痔、肛瘺。見外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9.
7 史兆岐。消痔靈注射治療晚期內痔的臨床和實驗研究。中醫雜誌,1981
8 史兆岐。中西醫結合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研究。中國肛腸雜誌,1981.
9 史兆岐.6%明礬注射治療完全性直腸脫垂的研究。中醫雜誌,1982
10 史兆岐等。大腸肛門疾病問答。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82.
11 史兆岐。切開掛線療法治療高位複雜性肛瘺的研究。中醫雜誌,1983
13 史兆岐。消痔靈及其療法的標準。中國肛腸雜誌,1987
1983年,史兆岐獲國家人事部頒發的《有突出貢獻專家證書》。
事業高於一切
30多年來,史兆岐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奮勇攀登,同時也同自己的疾病作頑強的鬥爭。史兆岐有家族性高血壓病史,在大學讀書時血壓就高。工作以後,繁忙、緊張、疲勞,使得血壓有時高達180/100毫米汞柱(23.94/1.33千帕)。他依靠降壓藥物維持,夜以繼日地工作,為研究晚期內痔的非手術療法,頑強拼搏。
1987年5月,經檢查發現,史兆岐患了胃癌,衛生部部長陳敏章親自為他作了胃鏡檢查,確診為低分化腺癌。這對於正在滿懷信心地從事直腸癌治療研究的史兆岐來說,在精神上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但史兆岐面對厄運,並未屈服。手術前一天深夜,他還從病房走到自己的研究室,通過記事簿對研究工作中急需處理的幾件事向同事們作了安排。手術后立即加進了化學治療。史兆岐的身體反應很大,肝功能多項不正常,頭髮、牙齒脫落,血小板只有幾萬,體重下降13 公斤。史兆岐深深意識到情況的嚴重。即使如此,他考慮的還是工作。
4項工作
他向同志們說:“我現在感到最寶貴的是時間”。按照組織的安排,史兆岐在手術後去大連療養。在外出療養的兩個月中,他考慮了以後要做好的4項工作:一是將國家課題直腸癌的研究抓好;二是努力把消痔靈新療法在國內外推廣;三是建立好科室研究梯隊,以便多出成果,多出人才;四是把自己從事中醫肛腸疾病研究的思路、經驗加以總結,寫成書稿。手術后3個月,史兆岐便重新投入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