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漢醫學叢書

1936年陳存仁所著的書籍

《皇漢醫學叢書》是一套日本中醫藥學者的著作叢書,於1936年由香港陳存仁先生編撰刊行,共72種,分為13類。計總類8種,包括《內》、《難》等醫經註釋及考證、傳略、目錄等著作;內科學19種,主要為《傷寒》、《金匱》、《溫病》等典籍文獻的研究註解;外科學1種;女科學3種;兒科學3種;眼科學1種;花柳科學(性傳播疾病)1種;針灸學4種;治療學1種;診斷學1種;方劑學10種,包括名方、驗方、家藏方、方劑詞典、古方分量考等內容;醫案醫話類11種;藥物學7種;論文集1種。

書籍介紹


發展史
從公元6世紀起,在這漫長的醫學發展中,中國醫學隨著文化輸出傳至日本,日本的醫學家們對中國醫學傾注了極大的熱情。到明治維新時期,長達一千二百多年,日本醫學在系統學習和吸收中醫學體 系與方法中,不惜花極大的精力去研究揣摩,使其學術水平達到很高境界(明治初年皇漢醫道曾一時復活。和算是民間的東西,但醫學和天文歷道都是維持天皇執政時代以來的傳統,即使在江戶時代,醫學也深入到朝廷的權威當中。到明治維新為止,多紀家的醫學館一直在幕府的庇護下誇耀其權威。)。無論是在理論方面,還是在臨床應用方面,都展現出了極為深厚的功底和高深的造詣,使得中國醫學在日本獲得了極大的成就。並在醫學思想與方法上直追中國歷代醫家,保持了與中國醫學的一致性。體現在文獻方面,《皇漢醫學叢書》所收集的著作應當具有很大的代表性。

地位

《皇漢醫學叢書》是日本古方派的代表性著作。在這72種書中,很多著作是學術界耳熟能詳的,即便在我國中醫學術界,它們也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如丹波元簡、丹波元堅的《素問識》、《素問紹識》,對《黃帝內經素問》的註釋與考證很有獨到之處,為醫經學家們所青睞;丹波元胤的《醫籍考》至今仍是中醫文獻的主要參考工具書之一;他們父子的《傷寒論輯義》、《傷寒論述義》、《金匱玉函要略輯義》、《金匱玉函要略述義》、《傷寒廣要》,山田宗俊的《傷寒論集成》等,在仲景學說研究中,一直是重要的參考文獻,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吉益為則等的《葯征》、《葯征續編》論述了中藥的臨床應用體會,既反映了日本醫學家們對中藥的深入鑽研,也對中國本草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長尾藻城等的《先哲醫話集》、《藤氏醫談》、《醫斷》、《醫余》、《叢桂偶記》等醫論醫話類著作,又從另一個方面反映了日本醫家對中國醫學的深入理解。在其他很多醫學領域中,如溫病、產科兒科針灸、方劑、醫案等,都擁有很多較高學術造詣的專著。然而,由於這一套叢書卷帙浩繁,成套刊行至為不易,除1936年由上海世界書局初刊后,直至1993年才再經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重刊。因而,全套叢書市面很少,讀者要一睹叢書全貌極為艱難。雖然其中一部分著作曾經單本刊行,並為學術界所推重,但對於了解和認識日本在漫長歷史時期古方派的發展,及其學術風格和特點,顯然還不足以窺及全豹
對於一衣帶水的鄰邦,歷史上我國醫學在那裡生根發芽,形成了一個重要的海外學術支派,並且一直影響著現代日本的漢方醫學,而我們究竟對那裡的學術成就知道多少,又何從了解?漫長歷史時期的學術發展,對我國中醫學術產生過什麼樣的促進作用,至今還有那些學術成就值得我們借鑒?雖然中國醫學在日本的發展已經改名為漢方醫學,但其醫學體系和內核仍然和我國中醫學保持高度一致,其學術成就和臨證經驗也與中醫學毫無二致。在我們需要繼承和發掘前輩們的學術經驗時,日本的前賢同樣是我們應該認真學習的榜樣,何況他們確實在中醫學術上有著踏踏實實的學問,他們的很多著作也曾經獲得過我國中醫學界的很高評價。《皇漢醫學》叢書不僅給我們提供一條了解日本主流醫學的途徑,也能為我們學好中醫、運用好中醫的理法方葯提供一批海外中醫的重要參考文獻。

魯迅皇漢醫學

“皇漢醫學”,日本應用中醫原理來治病的醫學。一九二七國民黨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在南京建立反動政權,自稱“革命成功”。之後,“國術”“國技”“國花”“國醫”鬧得烏煙瘴氣之時,日本人湯本求真做的《皇漢醫學》(湯本求真(1867—1941)日本醫生,漢醫學家,著有《皇漢醫學》和《日醫應用漢方釋義》等。《皇漢醫學》以中醫理論為基礎,闡述中醫治療的效用。前部以註解我國東漢張機的醫學著作為主,後部分述中醫方劑的主治癥候。有周子敘的中譯本,一九三○年九月上海中華書局出版。)譯本也將乘時出版了。廣告(這是中華書局的“《皇漢醫學》出版預告”,載一九二九年七月十七日上海《新聞報》。 )上這樣說——“日醫湯本求真氏於明治三十四年卒業金澤醫學專門學校后,應世多年覺中西醫術各有所長短,非比較同異,捨短取長不可愛。發憤學漢醫歷十八年之久,彙集吾國曆來諸家醫書及彼邦人士研究漢醫藥心得之作著《皇漢醫學》一書,引用書目多至一百餘種,旁求博考洵大觀也……。”

全集


《皇漢醫學叢書》七十三種二百七十九卷、附五種五卷 民國·陳存仁編輯。上海中醫學院出版社1993.12一版,據1936年世界書局鉛印本校勘翻印,全套十四冊。

第一冊

素問識八卷、首一卷 日本 丹波元簡
素問紹識四卷 日本 丹波元堅 撰

第二冊

難經疏證二卷 日本 丹波元胤 撰
醫事啟源一卷 日本 今村亮 撰
醫家千字文一卷 日本 惟宗時俊 撰
證治摘要二卷 日本 中川成章 編
皇國名醫傳三卷 日本 淺田惟常 撰
附 杏林雜話一卷 日本 淺田惟常 撰

第三冊

中國醫籍考八十卷(卷一至卷四十)日本 丹波元胤 編

第四冊

中國醫籍考八十卷(卷四十一至卷八十)日本 丹波元胤 編
附 皇漢醫學書目一覽一卷 民國 裘吉生 輯

第五冊

中國內科醫鑒二卷 日本 大冢敬節 撰、湯本求真 閱
傷寒之研究五卷 日本 中西惟忠 撰
傷寒論綱要一卷 日本 橘春暉 撰
傷寒廣要(又名傷寒論廣要)十二卷 日本 丹波元堅 撰

第六冊

傷寒論輯義七卷 日本 丹波元簡 撰
傷寒論述義五卷 日本 丹波元堅 撰
附 傷寒論述義補遺一卷 日本 丹波元堅 撰
傷寒論集成十卷 日本 山田宗俊 撰

第七冊

傷寒用藥研究二卷 日本 川越正淑 撰
傷寒脈證式八卷 日本 川越正淑 撰
金匱玉函要略述義(又名金匱要略述義、金匱述義)三卷 日本 丹波元堅 撰
金匱玉函要略輯義(又名金匱要略輯義)六卷 日本 丹波元簡 撰
長沙證匯一卷 日本 田中榮信 編

第八冊

傷風約言一卷 日本 后藤省 撰
溫病之研究二卷 日本 源元凱 撰
溫疫論私評二卷 明 吳又可 撰、日本 秋吉質評
瀉疫新論二卷 日本 高島久貫撰、高島久也 增補
腳氣鉤要二卷 日本 今村亮 撰
腳氣概論一卷 日本 淺田惟常 撰、岡田昌春 等編
疝氣證治論一卷 日本 大橋尚因 撰
中國接骨圖說一卷 日本 二宮獻 撰

第九冊

產科發矇六卷、首一卷 日本 片倉元周 撰
產論四卷 日本 賀川玄悅 撰
產論翼一卷 日本賀川玄迪撰
中國兒科醫鑒一卷 日本 大冢敬節 撰
幼科證治大全一卷 日本 下津寺泉 撰
痘科辨要十卷 日本 池田獨美撰

第十冊

眼科錦囊四卷 日本 本庄俊篤 撰
眼科錦囊續集二卷 日本 本庄俊篤 撰
霉癘新書二卷 日本 片倉元周 撰
經穴纂要五卷 元 滑壽 撰、日本 小阪營升 編
針學通論一卷 日本 佐藤利信 編
針灸學綱要一卷 日本 管周桂 撰
選針三要集二卷 日本 丹波元堅 撰
葯治通義十二卷 日本 丹波元堅 撰
脈學輯要三卷 日本 丹波元簡 撰

第十一冊

方劑辭典(又名方苑)一卷 日本 水走嘉言 撰
奇正方一卷 日本 賀古壽 撰
丹方之研究一卷 日本 岡西為人 撰

第十二冊

類聚方一卷 日本 吉益為則 撰
方機一卷 日本 吉益為則 口授、乾省守業 記
救急選方二卷 日本 丹波元簡 編
名家方選二卷 日本 山田元倫 撰
家塾方與方極一卷 日本 吉益為則 撰
醫略抄(又名醫抄)一卷 日本 丹波雅忠 撰
古方分量考一卷 日本 平井氏 編

第十三冊

醫餘三卷 日本 尾台逸 撰
醫賸三卷 日本 丹波元簡 撰
先哲醫話集一卷 日本 長尾藻城 編
青囊瑣探二卷 日本 片倉元周 撰
藤氏醫談二卷 日本 近藤明 撰
醫斷一卷 日本 鶴沖元逸 撰
附 斥醫斷一卷 日本 鶴沖元逸 撰
北山醫案三卷、附錄一卷 日本 北山友松 撰、北山道修 編
生生堂治驗二卷 日本 中神琴溪 撰、小野遜 編
建殊錄一卷 日本 吉益為則 撰、岩恭敬 輯錄
叢桂偶記二卷 日本 原昌克 撰
古書醫言四卷 日本 吉益為則 撰

第十四冊

葯徴三卷 日本 吉益為則 撰
葯徴續編一卷 日本 邨井杶 撰
漢葯研究綱要(原名漢葯の知識)一卷 日本 久保田晴光 撰
中國藥物學大綱(又名袖珍本草雋)一卷 日本 伊豫平住 撰
鹿茸之研究一卷 日本 峰下鐵雄 撰
犀黃之研究一卷 日本 杉本重利 撰
中國葯一百種之化學實驗一卷 日本 中尾萬三 撰
漢葯良劣鑒別法一卷 日本 一色直太郎 撰
中國醫藥論文集三十四篇一卷 日本 富士川游 等撰

增補版系列


皇漢醫學叢書
皇漢醫學叢書
《皇漢醫學叢書》是由陳存仁先生主編的日本漢方醫學經典著作之彙編,1936年初刊。由於該叢書卷帙浩繁,讀者閱之不易。應讀者要求,學苑出版社邀請中醫古籍專家錢超塵教授、漢方醫學臨床專家黃煌教授,聯袂將日本漢方醫學著作中“臨床指導性強、效率高”的專著進行重新精編、增補,這 就是《皇漢醫學叢書靖邊增補版》系列。

北山醫案

北山友松被譽為具有“曠世之才,授閩醫之傳,善得法外之法。故治術別開生面,自有神識迢邁,觸手生春之妙矣”。他擅長象胥學,又融通儒釋道三教,並從中領會、學習仲景奧旨,還師從戴曼公而深得《內經》、《本草》精蘊。既而又謂皇朝醫風不可不研,乃師從小倉醫員,原長庵岡本玄治高弟,遂大成其業。
《北山醫案》記錄了北山友松生賓士病的部分醫案。本書對各醫案的記述全面,脈證俱詳,且多有診療過程中的治病思路,以及所涉及到的《內經》、《難經》、《本草》等著作的相關論述。即用經典的論述作為辨證論治的指導方針,同時又用療效來反證經典的權威和正確性。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告訴今人如何治病。

腹證奇覽

皇漢醫學叢書
皇漢醫學叢書
腹診是從公元16世紀末起在日本醫學界逐漸興起的獨特診法,視《內經》、《難經》及《傷寒雜病論》為淵源,在發展過程中,形成“難經派”與“傷寒派”兩大腹診流派。難經派腹診,在理論依據和方法上均源於《難經》“八難”、“十六難”、“六十六難”等,重視“腎間動氣”,將腹部與臟腑相配以診斷邪氣所在,判定臟腑虛實、疾病預后,確定治療方針。傷寒派腹診,主要依據《傷寒論》與《金匱要略》中相關論述,闡述腹診之法,探討理法方葯。由於以吉益東洞為代表的古方派的崛起,傷寒派腹診的影響日益擴大,方法也更加全面,為越來越多的日本漢方醫家所接受和運用。
在諸多腹診專著中,稻葉克所著《腹證奇覽》及其弟子和久田寅所著《腹證奇覽翼》,為傷寒派腹診的代表作之一,然而融入了難經派腹診的部分內容;圖文並茂,互明腹診之法;理術同論,詳細闡述方證之規;比較客觀而全面地總結了腹證的辨證論治規律,因而被日本漢方醫家奉為圭臬。

日醫應用漢方

皇漢醫學叢書
皇漢醫學叢書
湯本求真是20世紀初日本漢方醫學古方派的一代宗師。1901年畢業於金澤醫學專科學校,從事西醫治療;1906年,長女患疫痢而死,他“恨醫之無術,中懷沮喪,涉月經時,精神幾至潰亂”,對西醫的信念逐漸動搖。1910年和田啟十郎《醫界之鐵椎》出版,抨擊“洋醫萬能論”,宣傳漢方醫學的優越性。湯本求真由此尊和田啟十郎為師,立志復興漢方醫學。1927年6月至1928年9月,所著《皇漢醫學》三卷陸續出版,“補正現代醫術之謬誤缺陷,故無論矣;又將醫界之寶庫漢方醫學之真諦一一揭出,負啟導後進之大任”(《皇漢醫學·跋》)。又著《應用漢方醫學解說》以羽翼《皇漢醫學》,書中薈萃吉益東洞、邨井杶、尾台榕堂等著名漢方醫家言論,並引用當時之現代科學理論,闡述仲景經方之精奧旨趣,以期東西醫學之融合。作者延承古方派“實證親試”的學術風格,書中方劑多為親自實驗而有效者,對機理的認識亦多有實踐基礎為支撐。華實孚先生翻譯本書時,定名為《日醫應用漢方釋義》,1944年由上海中華書局出版發行。

中國內科醫鑒

皇漢醫學叢書
皇漢醫學叢書
大冢敬節(1900~1980),1919年入熊本縣立醫學專門學校學習西醫,1927年受中山忠直《漢方醫學的新研究》、湯本求真《皇漢醫學》的影響,開始學習研究 漢方醫學,1930年2月拜湯本求真為師,始終堅持在臨床上從事診療和研究,去虛飾,重實際,尤其在張仲景學術研究與運用方面具有相當造詣。1972年9月,日本醫師會授予大冢敬節“最高功勛獎”,獎勵其為漢方醫學發展做出的卓越貢獻。
《中醫內科醫鑒》設前後兩篇,“前篇”概論臨床各種證候與治法,“後篇”所設“原因”、“證候”兩項本於現代西醫之說,“療法”參考諸書及自身經驗,“備考”引用學術豐富之諸先輩言論,詳細闡述了各種臨床內科病證的漢醫療法。《中醫兒科醫鑒》一仍前書“後篇”體例,闡述了兒科臨床常見病證的漢醫療法。在西醫已佔主導地位的現實境況里,作者試圖會通中西醫學,將西醫診斷與漢醫治療有機地結合起來。書中幾乎不言病機,而是重視方證相對,甚至葯證相對。針對病證,反覆推求方葯,深入而詳盡,乃是承襲古方派學術風格而來,亦似受到了西醫的些許影響。此種研究思路與中國醫家大異其趣,西醫診斷之後順接漢醫方葯,等中藥方劑於西藥地位,此間得失功過,值得今日中國中醫研究者深思慎取。

葯征及葯征

吉益東洞(1702—1773),名為則,字公言,號東洞,為日本漢方醫學“古方派”承前啟後之中堅人物。他認為醫學有疾醫、陰陽醫與仙家醫三個流派,只有扁鵲仲景所行疾醫之道最為正宗,故秉承並弘揚仲景“知犯何逆,隨證治之”精神,極力倡導實證親試,極力反對虛言玄揣。
皇漢醫學叢書
皇漢醫學叢書
基於此,從 《傷寒論》 與 《金匱要略》 中選出220首方劑,並以方為類目,彙集仲景相關論述,並附以自身經驗體會,名之曰《類聚方》。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等理論幾無涉及,即便六經亦無所取,主要依憑腹診、方證,著意凸現“方證相對”之學術主張。此乃東洞翁深入鑽研仲景學術,而突破條框藩籬的創新性思想結晶,對此後古方派醫家乃至整個日本漢方醫學界影響深廣而久遠。
《葯征》收載藥物53種,本著“夫欲知諸葯本功,則就長沙方中,推歷其有無、多少,與其加減,引之於證,則其本功可以知也”的思想,對每味藥物首先標明功效,繼而選錄傷寒方證作為藥物功效的證明(考徵),並辨別方證偽誤(互考),表達個人觀點及實踐經驗(辨誤)。“品考”一項,簡述藥物產地及品質優劣,其中對日本所產藥物的強調,顯示出了當時漢方醫學界在藥物“本土化”方面的努力傾向。
邨井杶(1733—1815),名杶,字大年,號琴山,先後師從古方派醫家香川修庵、山脅東洋、吉益東洞,認為東洞翁取扁鵲之言,據仲景之術,斟酌古今,開二千年之眼目,乃醫家正統。“征之於日用之事實,試之於日用之證候”,“竊補先師之遺”而作《葯征續編》,收載89種藥物,所循體例一仍《葯征》。
此三書切實貫徹了東洞翁“實證親試”的精神,互相呼應,互相補充,展示了獨特的遣方用藥理念和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