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灶鎮

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轄鎮

金灶鎮位於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西北部,地處榕江南岸,東接關埠,西北接揭陽,南與谷饒、貴嶼隔山(有公路相通)。金灶鎮乃小北山下之山丘、平原地帶,共有4個居委會和59個村委會,總面積78.9平方公里,123976人(2017年)。該鎮擁有歷史古迹涵元塔。經濟發展良好,同時農產品及加工發展迅速。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金灶鎮常住人口為121855人。

2019年,被評為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

歷史沿革


2003年10月28日,潮陽區政府在原金玉鎮政府召開調整鄉鎮行政區劃會議,
金灶鎮
金灶鎮
部署金玉、灶浦兩鎮合併有關工作。經省人民政府同意,同意潮陽區撤銷灶浦鎮和金玉鎮建制,合併設立金灶鎮。如今金灶鎮是汕頭市西部生態農業城市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轄4個居委會和59個村委會,鎮政府設在玉浦社區渠南路2號。經過10年的發展,金灶人民在建設幸福新金灶的道路上,已取得了一系列矚目成績。
金溪社區、玉浦社區及周邊區域為金灶鎮政府所在地、鎮商貿中心。轄區內有汕頭市三鑫內衣服飾有限公司、廣東粵盛興鋼鐵實業有限公司、汕頭市佳美工藝廠、潮陽區新力食品廠、潮陽區興發石油氣站等企業。鎮文娛休閑中心為金溪文化公園。

行政區劃


金玉社區橋前村舒榮村金溝村玉路村人家頭村
玉浦社區橋陳村鄒陽村大聯村溪路村廣美村
金溪社區宮山村東坑村新寨頭村港內村塗寨村
灶市社區徑頭村蘆塘村東倉村旗頭村仙陽村
竹橋村潮美村徐寮村新榮村東里村新廟村
新林村鼓美村官安村溝頭村河下村華崗村
新陳村柳崗村下寮村灶內村河尾村
花園村大吳村波頭村前洋村新基洋村

人口民族


自然村人口統計
2013年3月
金溪8618
玉浦6987
鄒陽3184
外洋890
新陳1298
新林1995
竹橋3722
澄港1064
玉林820
舒榮1703
大吳1337
花園2720
宮山2870
徑頭3473
潮美2692
新港740
仙田1172
橋陳1095
橋前1589
東坑4515
彭厝1162
光溪674
田心圍917
徐寮1913
蘆塘6389
官坑2185
樂安907
下寮2751
外美1449
高斗946
新寨頭1133
大聯1670
波頭3072
金溝2037
東倉1262
新榮1092
灶市1583
灶內1934
溝頭4062
前洋3879
東里2248
河下1318
河尾1100
玉路4519
后洋805
溪頭1915
路頭1205
港內1956
后林700
旗頭1604
華崗2290
塗寨836
仙陽1901
新廟1261
廣美940
人家頭1364
新基洋2883
柳崗8433
寨內990
陽美1675
石鼓1826
何厝1374
農戶
合計
136464
金玉
居委
6558
合計143022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金灶鎮常住人口為121855人。

經濟


綜述

金灶鎮是汕頭市潮陽區特色農業重點生產鎮之一,是粵東地區橄欖、楊梅、香蕉
金灶鎮
金灶鎮
、柿、油甘等特色水果的主要生產地和重要集散地。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薯類等。主要經濟作物有甘蔗、食用菌、潮汕蕉柑、楊梅、三棱橄欖、烏欖、玻璃油甘、元宵柿、馬蹄等。其中,三棱橄欖是金灶鎮的特產,質優價高,供不應求,曾於1998年創下每公斤鮮果1400元的紀錄。金灶鎮有三棱橄欖8000畝,主要集中在官坑、蘆塘、下寮、徐寮等村。

第一產業

農業基地
金灶水果
金灶水果
金灶鎮是汕頭市萬畝反季節香蕉種植基地、汕頭市三棱橄欖種植基地,也是汕頭市潮汕蕉柑、三棱橄欖標準化栽培示範區。全鎮年產各類水果約7萬噸。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2.33億元,農業產值2.79億元。
金灶鎮已形成了平原地區的香蕉產業帶,種植面積24000畝;山區和半山區的橄欖、楊梅、油甘產業帶,其中橄欖種植面積近10000畝,楊梅種植面積超過10000畝,油甘種植面積8000多畝。在山區形成了以鮮柿為原料的柿錢和柿餅加工產業。金灶鎮農業經濟正以果品種植為主體,鮮果加工為動力,不斷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
一會一節
為提高金灶鎮農產品種植的經濟效益,達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的目的,金灶鎮委、鎮政府運籌帷幄,不遺餘力地為農產品做好各種服務,解決農產品收穫后的銷售難題。其中,2004年底至2005年初,金灶鎮委、鎮政府成功謀划、組織了“中國百年三棱橄欖精品認證暨拍賣會”,有力地促進本地區三棱橄欖的銷售,大大提高了三棱橄欖種植的經濟效益,並帶動其他品種橄欖的銷售,使農民嘗到了甜頭,提高他們的生產積極性。2005年6月。暨三棱橄欖的成功拍賣后,金灶鎮委、鎮政府又成功舉辦了“金灶鎮首屆楊梅節”,通過遊客自摘品嘗、購買、遊玩金灶鎮的風景名勝,吸引外地客商前來採購等多種渠道促進楊梅的銷售,打響“金灶楊梅”的品牌知名度,提高楊梅的經濟價值。本屆楊梅節共銷售楊梅500萬公斤,創產值1000多萬元。
通過“一會一節”的宣傳效應,金灶鎮的農產品和人文景觀在粵東地區以至廣東省內的知名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為把握這一契機,促進本鎮經濟的發展,發掘和開發本鎮的旅遊資源,結合本鎮農業的特點,金灶鎮委、鎮政府正著力規劃建設“金灶鎮旅遊生態農業大觀園”該項目的規劃建成將為周邊市區如汕頭、揭陽等地的市民周末提供“農村生態體驗游”。通過遊客在本鎮的消費活動帶動本鎮相關行業的發展。
產品加工
金灶鎮
金灶鎮
同時,為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金灶鎮委、鎮政府大力扶持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如鮮柿加工,幾年前農民都是採取傳統的生產工藝進行生產,包裝方式也極其落後,產品未能進入超市銷售,極大制約了該行業的發展壯大,在政府的幫助引導下,結合現代生產工藝,改進包裝方式,以市場為導向,以消費者滿意為目標,逐漸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產業鏈和銷售方式。經過三年的發展,柿錢加工在金灶鎮山區農村中已初具規模,規範該產業健康有序地發展,自2005年10月金灶鎮人民政府便落實鎮農業服務中心配合汕頭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牽頭組織制訂了《潮汕柿錢地方標準》,該標準的出台有利於本地區柿錢加工企業可以參照標準生產,使企業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柿錢加工行業幫助金灶鎮解決了大量農村富餘勞動力問題,每日就業人數達到3000~5000人次,每日產值約30~40萬元。每年可解決農村富餘勞動力出路共計20~25萬人次,年加工產值約1400萬元。

文化


方言

金灶全鎮通行潮汕話,亦有客家方言點分佈如神林、神農、蘆塘、東坑、彭厝、溪頭、田心圍、徐寮、官坑、官母坑、下寮。

文化習俗

成人之禮
出花園”是潮汕地區特有的一種成人禮習俗,年滿15歲的孩子要舉行“出花園”儀式。因各地習俗不同,比如,有些地區只給女孩“出花園”,有些要用12種鮮花泡水給“出花園”者淋浴等等
出花園儀式
不再祭拜“公婆母”潮汕人認為,小於十五歲的孩子是生活在“花園”里的,由一對稱為“公婆母”的神靈庇護著,孩子能不能長大成人,全靠這對神靈的恩賜,所以潮汕人對於祭拜“公婆母”向來很重視。生活在“花園”里的小孩子每年七月七要祭拜“公婆母”,以祈求健康成長;而出了“花園”的孩子已經不再在“公婆母”的掌控之中了,以後的七月七將不再祭拜“公婆母”了。
身穿新衣,腳著木屐,頭戴“石榴”花
“出花園”這天,小孩子要穿舅舅送來的新衣,木屐,一般為紅色。當然,很多繁瑣禮節已經被簡化,舅舅可以直接送紅包給外甥(女),讓孩子自己置辦。並且,這天早晨,父母會讓小孩子把一枝帶有吉祥意義的“石榴”花別在耳朵上。
出花園
出花園
吃早餐,“咬”雞頭這一天吃早餐,一般是湊齊八人,早餐有公雞一隻,甜品,青菜等各種拼湊成八道或十二道菜。就餐座位也是有講究的,“出花園”者坐上正位,雞頭朝著他(她),由“出花園”者自吃,雞頭便成了他(她)的專利。其意義是,長大后能出人頭地,興旺發達。“出花園”者舉箸之後,別人才可以吃東西,每一種食物都是這樣。當出花園者屬雞時,應該以鵝代雞。
出花園“咬雞頭”
宴請親朋好友,收送禮物這天中午,備辦豐盛的午餐,宴請親戚好友。席間,家人、親人向孩子祝願,贈寄美好的願望。“出花園”前幾天或當天,親戚們都會前來送禮,或是紅包或是禮物,禮物是給“出花園”主角的,但一般是由父母操辦,進行回禮。
出花園這天,孩子不能跑太遠的地方,甚至不能過橋。這一天,孩子只管玩、吃,不用做任何家務活,最後一次由父母寵著。為圖個好兆頭,孩子說的話,提出的要求,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一般都不會被拒絕。
特色方言
金灶人大都講潮語,潮語為八大語系之一的閩語系次方言,也是中國距今最古遠、最特殊的方言之一。古樸典雅,辭彙豐富,語法特殊,保留古音古詞古義多,語言生動又富幽默感,與其他語言很大區別。潮語的使用,
使富饒美麗的大金灶又增添了幾分文化色彩

婚嫁習俗

金灶地處潮汕地區,其婚禮形式仍保留許多傳統的潮汕特色,潮汕結婚習俗是有一定講究的,舊時較注重“明媒正聘”。其禮俗雖各地繁簡有異,但比較一致的提法和儀禮是:提親、合婚、定親、行聘、請期、迎親,俗稱“六禮”。也有人將其概括成“四禮”:文定、請期、送聘、迎娶。潮汕婚嫁習俗經歷代演變而有精簡和變異。當代大多已廢棄舊俗,從簡從新。旅行結婚、舉行小型茶話舞會和參加集體婚禮成為時尚。部分戀舊者,則還保持舊婚俗。潮汕結婚習俗大致如下:
金灶鎮
金灶鎮
提親
提親,亦稱求婚。即由媒人到男方提親,或由媒人先到男方介紹女方情況,男方認可再到女方提親。
合八字
合八字(合婚),舊俗的合婚有兩個環節,雙方提親認可后,即由媒人把女方的姓名、生辰八字、籍貫、祖宗三代寫成庚帖送交男方。三天內若男方家裡沒有發生意外或不吉祥的事,如碰破碗、鍋等,這叫做“三日好”。有這個好兆頭,男方才答應互換庚帖。換了庚帖再各自請人合婚,確認男女雙方是相生還是相剋,如果相剋,婚事只好告吹。當代人崇尚自由戀愛,雖然青年男女早已擺脫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習俗,交換庚帖這一舊俗也已被廢棄,但不少人還保留“合八字”這一環節
定親
合“八字”擇吉后,就進入了定親階段,即由男方備禮物到女方定下親事,也稱“()定”。禮物通常是金耳環、金戒指、金項鏈等金銀首飾,還有白糖、麵條,這是訂婚的信物。女方要有回禮。男女雙方都要給親朋鄰里分送糖果餅食,告知親事已定。
送聘
定親后便行聘禮。行聘,亦稱送聘。過去的聘禮,富有人家是金銀、彩緞、豬羊、酒果;貧者則是檳榔、雞酒而已。潮州人把檳榔當作吉祥如意的象徵,這是甚有特色的行聘禮物。當代的聘禮包括實物和現金,實物必備四式以上:白糖、麵條、大吉(潮州柑)、金銀首飾、衣服布料、餅食等,但不能為奇數,務必偶數。現金也稱為聘金,分一份、二份、四份不等,但都是成倍數的。在送聘中,女方要有回禮,即把聘禮中的餅食部分退還,並回贈鴛鴦蕉、桔、豬心等。鴛鴦蕉即並生的香蕉,象徵百年偕老,也有招財進寶的意思;桔諧音“吉”,象徵大吉;豬心(一半留在女方)象徵同心。雙方這時還要用對方禮物中的餅食鄭重其事地分贈給親朋鄰里,報告結婚喜事,親朋鄰里也要回贈禮物表示祝賀。送給新娘禮物,這叫“送花粉”。
擇日
擇日。行聘禮后,男方就要選擇結婚的日期,並轉告女方,包括通知女方什麼時候剪裁結婚禮服,什麼時候“挽面”,什麼時辰沐浴,什麼時辰迎娶等。潮州人所選擇的時辰大多在深夜裡,潮俗保持深夜迎親的婚俗,實是遠古的遺風。在古時候,婚禮總是以昏為期,因此迎親一定要在黃昏之後,甚至深夜。
迎親
迎親,這是新郎到女方家迎娶新娘的儀式,也是婚禮中最主要的程序。舊俗迎親有兩種:一種是新郎迎親,另一種是男方請“好命人”代迎,當代大多是新郎自己迎親。在迎親前前後後整個過程中,女方男方各自要舉行一些習俗活動,包括以下幾方面
洗花水
臨嫁前,新娘要用仙草石榴花等十二種花草泡水沐浴,浴后穿上“五裾齊”的上衣,也稱“上轎衫”,意取五福齊全。有些地方的新娘在沐浴后,要坐在浴盆里吃下兩顆熟雞蛋,以祈婚後產育順利。而且,新娘穿的衣服里裡外外都不能縫上袋子,意在不把父母的幸運帶走。
分錢米
迎娶之前,新娘要“分錢米”,即把一大堆混有錢幣的大米,均分給家中兄弟姐妹,表示把財富分給大家。在饒平海山鎮,分錢米習俗是由母親在簸箕或竹篩中放上錢米,用力搖簸箕,邊搖邊念:“簸圓圓,簸后兒孫大有錢;簸勻勻,明年抱個男外孫。”然後把錢和米分給新娘的兄弟和新娘各一份,新娘拿后裝入一個特別製作的肚兜,將錢米放在夫家的米瓮里。
吃半碗飯
新娘出門前的早上,娘家會煮一頓四道菜或九道菜式的早飯供新娘享用,其中必定有煮豬腸、豬肚、滷菜及好合菜等四款尋常菜式,而給新娘的飯要裝得滿滿,但新娘子只可吃一邊(即半碗),表示出嫁后,也要有餘錢留給娘家。
安床
迎親前,新郎在布置新房時,要舉行莊嚴的“安床”儀式。安床要選擇吉日,床頭朝向也有個講究。安床完畢,要將一條“安床大吉”和“麒麟到此”的條聯貼在床上,然後叫一個男孩到床上躺一會,意味著早生貴子。
結婚當日,新郎到新娘家,用自行車、摩托車或汽車把新娘載回,伴娘、阿舅(新娘的兄弟)伴新娘而至。阿舅要備有禮品到男方家,這禮品除要有雌雄雞一對外,特別要備上一瓶燈油,其意為男方“添丁”,小舅子到了親家家裡,會受到熱烈款待。
出嫁時,新娘要帶上嫁妝。嫁妝中,必須有燈、木屐、針線、鏡子、梳子、尺子、米筒、草頭肚兜(肚兜中夾上兩株連根的草頭香,即莎草)等,要備上送給兒童的玩具、文具,送給親朋好友的襪子。其中帶木屐取“同偕老”或“亦步亦趨”之意;帶梳子象徵著新娘做事有如梳頭,有條不紊。
吃“五碗頭”、“合房圓”
進洞房后,新娘要吃“五碗頭”:龍箭魚、豬肝煮蔥、韭菜炒豬肉、肉丸、甜碗——糯米飯或芋泥。桌上四角放四個甜杯,杯里放紅糖,每挾一菜都粘一點紅糖,意取從頭到尾件件甜。龍箭魚象徵能幹,豬肝煮蔥象徵有官做、聰明、通情達理,韭菜象徵長命和快發,肉丸象徵團圓,甜碗取生活甜蜜,都屬吉祥如意的美好願望。新郎新娘要坐在床的兩端吃“合房圓”,即吃甜湯圓,在吃一半之後將剩餘的交換著吃。
敬甜茶
結婚當日中午,男方宴請親朋。午宴結束后,就由婆婆或新郎帶新娘出來向親友客人們敬甜茶,或者敬檳榔。敬茶的時候要嚴格按照輩序,婆婆或新郎要在旁邊挨個教給新娘:這個是誰,那個叫什麼。長輩喝下一杯喜茶,就得回賜一個紅包,俗謂之“賞面錢”,並說上一些祝福的話語。結婚當日,左鄰右舍,男男女女說說笑笑,過來食喜糖、看新娘。新娘要送玩具、文具給兒童,送襪子給親朋好友。
返厝
結婚第三天,新娘新郎要舉行“回門”禮,即回新娘娘家。“回門”禮連續三次,俗稱“頭返厝”、“二返厝”、“三返厝”。頭兩次回娘家,新娘新郎需在娘家吃午飯,但要在煮晚飯之前返回。只有第三次才能在娘家過夜,有的地方是在結婚四個月之後才舉行“回門”禮。

金灶楊梅節

“五月楊梅已滿林,初疑一樹值萬金。味方河朔葡萄生,色比瀘南荔枝深。”這是
金灶楊梅節
金灶楊梅節
古詩人描寫楊梅的詩句。
一年一度,為期半個月的潮陽區金灶楊梅節,吸引近數千名遊客前往品嘗楊梅,體驗農家樂。楊梅大量上市時節,當地的楊梅正通過空調大巴、快遞、空運等渠道源源不斷地銷往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新疆等地,產品供不應求。近年來,金灶鎮通過引進良種良法,使楊梅的栽培和管理技術不斷提高。
全鎮楊梅的種植面積從原來的1.5萬畝增加到1.8萬畝,品種也增加到10多個,有青蒂、流涎酥、烏酥、福建紅、浙江紅、硬絲、碳烏等口味不同的品種。由於不同品種的成熟期錯開,使楊梅的收穫期也從原來的20天左右延長到1至2個月。楊梅生產是金灶鎮一大農業特色,也是該鎮農業的主要經濟收入。全鎮現有種植楊梅面積1萬多畝,年產量約500萬公斤,年產值達2000多萬元,產品暢銷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國內外市場,深得消費者歡迎。

建築特色

在金灶,農村傳統民居的樣式有多種多樣,雖然金灶地區出現了許多的高樓大廈,但是在農村裡,仍然保存著一些傳統的老式民居,而且這些民居都是用形象生動的名字來命名的,如“四馬拖車”、“四點金”、“下山虎”等等。
點金”是潮汕風俗的獨特建築,因其四角上各有一間其形如“金”字的房間壓角而得名。在舊時只有富達的家庭才能建造。“四點金”的建築格局跟北京的四合院有點像。外圍一般有圍牆,圍牆內打陽埕,鑿水井;大門左右兩側有“壁肚”;一進大門就是前廳,兩邊的房間叫前房;進去就是空曠的天井,兩邊各有一間房,一間作為廚房,稱為“八尺房”。另一間作為柴草房,一般稱為“厝手房”;天井後面就是后廳,也稱大廳,是祭祖的地方,兩邊各有一個大房,是長輩居住的卧室,如果小輩住進去就是大不敬。所以潮汕話說“細仔弟住厝耳”。
“四點金”一般對外不開窗,窗只開向內庭。這是因為“凡屋以天井為財祿,以面前屋為案山。天井闊狹得中,聚財”(《陽宅撮要》)。“財氣”從大門或從上天降臨積聚於天井后,再通過各房門窗“吸”進屋裡,若對外開窗就是葫蘆漏氣,“財氣”外泄。“四點金”的構式建築還有許多種。只有前後四個正房,沒有“厝手房”及“八尺房”,而四廳齊向天井的,稱“四廳會”;前後房都帶“厝手房”和“八尺房”的,變八房為十室的稱為“四噴水”。如果在“四點金”外圍建一圈房屋,就叫做“四點金加厝包”。
下山虎
下山虎
下山虎
“下山虎”的建築在潮汕地區農村較為普遍,又稱為“爬獅”。顧名思義,“下山虎”的開頭真有點如下山虎又似爬行之獅。建築格局比“四點金”簡單,比它少了兩個前房,其餘的基本一樣。“下山虎”因為出入門路不同,因此有開正門和邊門的區別。通常中間不開門,而是兩邊開門,兩邊的門又稱為“龍虎門”,也既有開正門而不開邊門的。“下山虎”形制十分古老,在廣州出土的漢代明器和北京故宮博物館藏的傳為隋代展子虔所作的《游春圖》中可見其前身,其格局與雲南白族“一顆印”住宅也頗為相似。
過去的民居,大多是一家一戶住的。隨著社會人口的發展和增加,一家一戶住的形式漸漸被人們打破。一個民居往往住著三、四戶人家。這樣的住宅,雖然住起來有些擁擠、雜亂,但是非常適合人與人之間的友好交往。平整光滑的大理石鋪就了天井,所有的房門之上亦繪有壁畫,這些壁畫的內容不同於“門樓肚”上的花花草草,而是民間廣為流傳的戲劇故事、神話傳說,如“穆桂英掛帥”、“仙姬送子”、“郭子儀得寶”等等,正廳牆上則有一幅長壁畫,多為“十仙賀壽圖”,皆取吉祥之意。還有紅色的檀木,藍色的櫞子,這些豐富多彩的繪畫使得“下山虎”成為一座真正的畫苑,就像頤和園的長廊一樣,有無處不在的藝術可欣賞。
單獨畫並不能彰顯華麗,還有更具潮汕文化藝術代表的瑰寶:巧奪天工的雕刻,金光閃閃的潮綉和栩栩如生的剪紙,以及永不褪色的嵌瓷使得整座“下山虎”富麗堂皇,美輪美奐。
“四馬拖車”也稱“三落二火巷一后包”,是“四點金”的複雜化。
“四馬拖車”整個建築的各個部分都有它特殊的功能。頭進的“反照”是為了遮擋路人和客人的視線,不致使屋裡一覽無遺。通廊是主人和來訪客人停放交通工具的地方。南北廳是平時接待客人用的,而長輩們重要的會見和議事則在二進和三進的大廳進行。三進的大廳還設置祖龕供奉祖宗靈位。逢年過節、祖宗忌辰、家人要出國,就要開龕門祭拜抑或向祖宗“
四馬拖車
四馬拖車
告別”;家人做了傷風敗俗的事要繩之以家法,也要開龕焚香,讓他在祖宗面前請罪。后庫則是供辦喪事時停放棺柩的地方。主體建築的大房由長輩居住,最高長輩一般住在三進的房子,其它房間由小輩居住。磨房、廚房、浴室、廁所等生活用房都集中在左邊的火巷。家中遇上辦喜事,則各進大廳的禪門洞開。辦喪事時更為隆重,不單要卸下“反照”,還要卸下各進的禪門。所有天井架上地板,天井的上空撐起帳篷。這樣一來,一、二、三進形成了一個寬敞的大空間,便於進行各種活動。總的來說,主體建筑前低后高,每進遞增三級石階,這樣便於突出主要廳堂,更重要的是為了不讓前進遮住後進,保證後進的採光。后包是為了保護主體建築和防盜而設。
建築風格
大金灶民居
大金灶民居
金灶民居的主要特色是將傳統的建築文化與潮汕特有的傳統工藝美術如金漆木雕、工藝石雕、嵌瓷藝術、金屬工藝以及書法、繪畫藝術等最大限度的融合。民居建築金碧而不庸俗、淡雅而有韻味,具有濃郁的文化底蘊和豪華氣派,而且規模龐大,輕巧通透,注重裝飾,工藝精緻,追求與自然的和諧,講究風水,無論在建築序列格局還是裝飾工藝等方面都可以與皇宮相媲美,故自古就有“潮汕厝,皇宮起”、“京華帝王府、潮汕百姓家”之說。

特色美食

我國數不清的地方小吃或點心,其形成要麼脫胎於宮廷,要麼產生於民間。而潮汕小吃,幾乎全都是民間獨創,並一直在民間流傳。這是歷史上金灶地處“省尾國角”,遠離國家政治中心,以及商業社會形成較晚,社會富裕程度不高所決定的。信手拈來幾樣金灶小吃:貢咕鵝肉、老姐豬腳飯、老媽宮粽球,哪一個名字不是樸素直白,鄉土氣息撲鼻。
金灶小吃紮根於民間,它不依附於官文化、士大夫文化,從誕生之日起就以自然天成的姿態,順應物競天擇的自然規律,流傳於民間,故此,我們能品嘗到這麼多富有鄉土氣息的風味小吃。
金灶牛丸
金灶牛肉丸是金灶地區最為普遍及大眾化的民間小食,它既可作為點心小食,又可作為一道湯菜上筵席。從歷史上來說,應該是起源於客家。因為廣東客家地區山地多,飼養黃牛、水牛非常普遍,所以客家經常以牛肉作為日常食用的肉類,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客家人逐漸摸索出,將牛肉製成牛肉丸來食用這種形式。
在清末及民國初期,便有許多客家人挑著小擔,在潮汕地走街串巷,叫賣牛肉丸湯。聰明的潮汕人看到客家的牛肉丸很有特色,便將它移植過來。但潮汕人並不是簡單地將客家牛肉丸照搬過來,而是吸取其優點,不足之處加以改進。
由於金灶人製作的牛肉丸比客家人技高一籌,更為精細考究,故潮汕製作的牛肉丸口感爽脆,具有濃郁的牛肉味,特別好吃,製作不久,很快便盛行整個潮汕地區,大受潮汕人的歡迎,成為一種最為大眾化的潮汕民間小食。時間一久,人們都知道潮汕手捶牛肉丸,已經很少有人知道潮汕手捶牛肉丸是起源於客家了。烹制牛肉丸湯,碗腳要調入蒜頭朥、芹菜粒,醬碟為沙茶醬或紅辣椒醬。
據說上好的牛肉丸扔在地上能蹦起老高,以前的牛肉丸都是手制的或許能作此表演,由於全由人工操作,所以成本比機制的要高。80年代初出現打丸機后,手打的傳統製作方式也便日漸稀少。隨著來金灶地區的外地人及當地人希望嘗到那種“掉地上還能彈得老高”的手打牛肉丸的要求也日益強烈,這才使美味的手打牛肉丸重現“江湖”。
在金灶地區,還有許多丸類的金灶小吃,如豬肉丸、豬肚丸、魚丸、墨斗丸、蝦丸等,它們都是從潮汕手捶牛肉丸的製法,舉一反三演變發展來的。
金灶魚丸
魚丸和肉丸一樣,也是金灶著名小吃之一。吃魚丸子之俗,相傳始於春秋戰國:楚平王喜魚,每餐無魚則飯食無味。楚平王生性殘酷,一旦不慎吃了魚骨、魚刺,就下令殺了廚師。一天,有個新廚師自忖難以倖免,就狠狠地用刀背剁魚泄憤,誰知這一剁,卻奇迹般地使魚肉與魚骨分離。新廚師就用這些無骨的魚肉泥搓成丸子給楚平王吃,竟得到楚平王的讚賞,從此廚師得以免除厄運。後來,隨著楚平王南遷,這種食俗便流傳到金灶。
金灶民間做魚丸向來都是手工。一般比較大的魚,都能做魚丸,但是上乘的材料當首推肉質松厚的大白鰻。鰻魚洗凈上砧,斬頭去尾,切肚起皮,用牛耳刀把晶瑩的魚肉細細刮下,再鏟落陶缽,用手頻頻拍打。因此,制魚丸又叫“拍魚丸”。拍打技術是製作魚丸的關鍵,拍打動作要均勻有力,次數要多,一般拍打上千至數千下,魚丸才會爽脆。拍打完,加上適量精鹽,少許雪粉拌勻,然後抓起一把魚醬握在手心,用力把魚醬從食指與拇指箍成的小圓圈中擠出來。魚丸表面必須光滑才算拍打功夫到家
潮式腸粉
腸粉起源於廣州,早在清代末期,街頭上就已經聽到賣腸粉的叫賣聲。那時候,腸粉分咸、甜兩種,咸腸粉的餡料主要有豬肉、牛肉、蝦仁、豬肝等,而甜腸粉的餡料則主要是糖浸的蔬果,再拌上炒香芝麻。腸粉的製作很簡單,在大網篩子上鋪一塊白布,將磨好的米漿澆在白布上,隔水蒸熟成粉皮,再在粉皮上放上餡料,捲成豬腸形,置於盤上,淋上熟花生油、生抽、辣醬便成。由於味道鮮美,價錢便宜,所以在廣州十分暢銷,成為一道大眾化的小食。
心靈手巧,且善於做生意的金灶人,見到腸粉的這些優點,便將腸粉的做法移植到潮汕來。金灶人製作腸粉,大概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但金灶人製作腸粉,並不是照搬廣州腸粉的做法,而是結合金灶人的口味,改用潮汕地區的原料。如在餡料上,主要用白菜絲或竹筍絲、豬肉末、雞蛋,再撒上金灶土特產菜脯粒,腸粉卷好后,也淋上潮汕人喜愛的花生醬。
潮味十足的潮式腸粉,同樣受到人們的歡迎。在潮汕地區,不論大街小巷,到處都可見到擺賣腸粉的小食攤,成為金灶人早餐喜愛的小食之一。
金灶粿品
在金灶的小吃中,有各種各樣的粿品,如香脆的韭菜粿,晶瑩的無米粿,甜蜜的豆沙粿,富有野趣的鼠曲粿等。
鼠曲粿又稱為紅殼桃粿,在潮汕有著必不可少的位置,過節過年拜神等吉慶喜事都少不了它。此品來源於仙桃,古人曰:天上有桃,名曰蟠桃,聞此桃可活百年,嘗此桃可活千年。故此,人間才有壽桃一說。潮汕人民智慧高,引用米漿做成果皮,香糯米飯做陷,蒸過後再煎,吃起來酥脆餡香。此等美味,真真乃人間蟠桃啊!
農村的主婦春節前多喜做鼠曲粿,且一次做很多,因為鼠曲粿不易變質,可以一直吃到元宵。鼠曲是一種野草,亦稱鼠耳草佛耳草、米曲草、茸母等。它渾身毛絨絨,莖葉嫩小,頂端偶爾結幾個小花蕾。《本草綱目》載:“原野間甚多......莖葉柔軟,葉長寸許,白茸如鼠耳之毛,楚人呼為米曲,北方呼為茸母。可以入葯,性平、味甘,能祛痰止咳。”因而鼠曲粿實際上是一種藥物食品。
鼠曲粿
鼠曲粿
吃鼠曲粿的風俗起源很早。《荊楚歲時記》載:三月二日“是日,取鼠曲菜汁作羹,以蜜和粉,謂之龍舌[米半],以厭時氣。”《政和本草》卷十一引作“三月三日,取鼠曲汁和蜜為粉,以壓時氣。”龍舌[米半],鼠曲粿之名,即用鼠曲米粉末兒做的一種餅食。唐代皮日休在《躬掇野疏兼示雅什用以酬謝》詩云:“深挑乍見牛唇液,細掐徐聞鼠耳香。”《本草綱目》引邵桂子《瓮天語》雲:“北方寒食采茸母草和粉食。”可見以鼠麴草制餅食的風俗至南北朝已有,後代代相傳,至今潮汕風俗依然。不過,古時北方吃鼠曲粿是在清明寒食之間,潮汕卻是在春節前後,這是氣候使然。
韭軟滑鮮嫩,香濃無比。在油鍋中煎一下,味道更佳。它的製法是將開水衝進生粉攪勻成皮,韭菜、香菇、蝦米做餡。粿皮包餡捏成扁圓形,蒸15分鐘即成。
廣東省汕頭市金灶鎮特產,2008年12月10日經國家國家質檢總局批准成為“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08年第133號)。因原產於該鎮前身之一的金玉鎮,又其果皮黃蠟鮮亮,倒卵形,果基較平、鈍,微呈三捻狀,因此得名。該產品是橄欖中的一個名優特珍稀品種,其果實成熟時果皮呈金黃色、光滑、肉質爽脆而不粘核,味道甘香而無澀味,嚼后滿口生香,堪稱橄欖中之極品。
品質特點
據測定,金玉三棱橄欖平均單果重10克,果實橫徑2.2厘米、縱徑3.7厘米,核肉肉易分離。果肉白色、脆而化渣、香濃、回味甘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2%,果實可食率82.84%,100克果肉含維生素C18.64毫克,鈣146.72毫克,蛋白質3.54毫克,纖維6.08克,維生素C和蛋白質含量分別相當於普通橄欖的225%和147%。
自然條件
金玉三捻橄欖產於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金灶鎮小北山的中心地帶,小北山東北側為榕江平原。三棱橄欖屬喜光樹種,在陽光充足,土壤濕潤的地方最適宜生長。金灶鎮地處潮陽區西北部,處於東經116度18分,北緯23度24分之間。東接揭東縣,南與谷饒、貴嶼鎮毗鄰,北與揭陽、普寧接壤,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平均海撥高度144米,高程最高為大尖山447米。金灶鎮地處南亞熱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一年四季雨量充沛,氣候溫和,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金灶鎮所在範圍歷年來冷期短,暖期長,氣候溫和,冬季少見霜凍,年平均氣溫為21.6℃,年平均日照1891.4小時,日照率達48%。歷年各月日照時間最長出現階段在7月份,全月有261.5小時,日照率63%,最少是2月份,全月只有100.2小時,日照率31%。雨量充沛,常年雨季是3至10月份,年降雨量1650—2740毫米。歷年相對濕度平均為84%。小北山中心地帶為厚有機質或中有機質層,厚層花崗岩赤紅壤土,各層地質有異。總之,獨特的氣候、土壤、環境條件孕育了獨特的珍稀名果三棱橄欖。
歷史淵源
金灶鎮
金灶鎮
金玉三捻橄欖源於金灶鎮蘆塘等村,1750年(清乾隆十五年)在該村西部瓠靴山發現,經長期選優去劣,嫁接繁衍而成。據2008年調查,金灶鎮仍擁有一批百年以上的三捻橄欖古樹群,其中500年以上的有3株,在金灶鎮官坑村尚存一株500多年的三捻橄欖古樹,堪稱三捻橄欖的鼻祖。

旅遊


新農村建設及金灶全域旅遊開發
旅遊景點:金灶江畔農業園橋陳村濕地公園金溪文化公園蘆塘水果自摘區前洋百鳥朝凰古建築
柳東片區(柳崗-大吳-玉林-新溪洋-東里)南粵新農村建設
旅遊住宿
橋陳村旅遊民宿 (施工中,2019年竣工)
前洋村旅遊民宿 (規劃中)
金灶車站附近旅館

涵元寶塔

汕頭市潮陽區金灶鎮港內村南河南岸龜山,與揭陽市區京岡街道隔河相望。由明朝揭陽知縣馮元飈倡建,卜地於潮陽境內。始建於明天啟七年(1627年),建成於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屬磚石結構的八角樓閣式塔。塔坐東南向西北,高43米,空心、八面七層,內有螺旋形石階可登塔頂,每層有門戶通出塔廊。
金灶鎮
金灶鎮
塔門刻有“涵元寶塔”四字。塔尖原有一銅質壓頂,20世紀40年代中期遭雷擊而殘破。登塔頂可俯視榕江。塔南有石刻碑記5塊,保存完好。
柳崗鄉王氏祠堂
王氏祠堂位於潮陽區金灶鎮柳崗村,於宋建炎二年(1128)為宋諫議大夫王大寶創建。"王氏祠堂"以聖旨亭為大門。聖旨亭花崗岩石結構,方形雙迭樓亭式,明嘉靖十三年(1534)閏二月立,清雍正乙卯年(1735)二月重修,祠堂具有宋、明、清代建築風格,是潮汕地區唯一一座以雙疊樓亭台式石結構的聖旨亭為大門的祠堂。2001年3月被原潮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王氏祠堂是"潮州前八賢"之一的南宋名臣諫議大夫王大寶為母親王氏請旨建造的。該祠堂於宋代建炎三年(1129)創建,明代嘉靖十三年(1534)重修,清代雍正十三年(173年)再修,迄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據說王大寶母親是潮陽金灶鎮柳崗村人,王大寶小時候多在外婆家居住讀書,科第為官后不忘母恩,於是請旨獲准建祠,以為紀念。經過歷代維護和修繕,這座祠堂的建築具有南宋遺風,也保存有明代和清代建築梁架和木雕的特點。是粵東著名文物,汕頭市文物保護單位。
王氏祠堂總面積約1904平方米,貝灰木架結構。祠堂大門為石結構的雙疊樓亭台式,石亭頂端有一太陽形狀石徽,頂台中央立有高0.61米,寬0.22米的"聖旨"石牌,因此稱為"聖旨亭"。亭門通梁刻"王氏祠堂",明嘉靖十三年(1534)閏二月立,清雍正乙卯年(1735)二月重修。梁背刻"時思"二字。亭匾高0.31米,長1.43米,正面刻"科第"、"唐節度使王審知"、"宋建炎榜眼王大寶建炎進士王大鼎",背面刻"宋賜進士文林郎惠州府推官王仁"、"清康熙丁酉科進士郎王時"。亭大門高2.23米,寬1.51米,兩側門高均為2.1米,寬1米。大門的門框上,一直以來都會貼一副春聯,那就是"慶春王正月,祝天子萬年"。相傳此對聯是王大寶所作,這與潮陽靈山寺由王大寶奏准皇上而立的"祝聖碑"似有聯繫。長方形雙迭樓台式,長3.51米,寬2.55米,通高5.73米,頂台為1.91米。站在王氏祠堂大門前眺望,可見鬱鬱蔥蔥的山峰,山頂正對著大門。祠堂背後曾有一條小山丘連接山岡,故有絲線掛金鐘的美譽。由於王氏祠堂是奉旨建造的,有聖旨牌,所以,路過的宋朝官員,文得下轎,武需下鞍,叩拜而過。
王氏祠堂的建築結構為三進四廂房,入大門是陽埕,進而是中廳、天井、拜亭和各有兩間對稱廂房的后廳。拜亭上的瓷塑艷麗多彩,有精緻美麗的雙鳳朝牡丹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拜亭和后廳的梁架上有眾多的木雕,人物、雄獅、松鹿、駿馬、花籃等組成形態各異、生動有趣的圖像,其雕刻古樸自然、生動流暢,技藝精湛。舊時祠堂后廳、拜亭等處懸掛著十幾塊文魁、武魁、狀元、進士等字樣的木匾,但在解放初的破除封建迷信運動中,這些牌匾分給貧苦農民當柴火燒。今祠堂尚存木匾一塊,匾高0.7米,寬1.9米。
匾文為"文魁"、"主試頭品頂戴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兩廣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糧餉李翰章監臨頭頂頂戴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御史巡撫廣東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剛義為"、"光緒十九年(1893年)癸酉恩科鄉試中式第十九名舉人王廷獻立"。祠堂廂房兩側現存有兩塊石碑,一為"明王氏世族"碑,一為"呈明縣主勒石示禁"碑,可惜歷經風雨滄桑,碑文已模糊不清。

觀音神廟

觀音廟位於潮陽區金灶鎮高斗村,創於明初,一直就有和尚來住。石徑橫斜,小溪兩畔,穿過果林的綠蔭,突見兩塊巨石峙立兩旁,中餘一縫,恰似一天然的石門,穿過石門,面前便是一片用水泥修築的平地,平地的右邊是懸崖,而左邊便是觀音廟的大門。站於廟前,只見四周高峰林立,層巒疊嶂,氣象萬千,加以雲氣氤氳,令人恍如進入仙境。
觀音廟
觀音廟
1927年武裝鬥爭在全國暴發後到1939年影響到潮汕一帶,當時大南山潮、普、揭革命領導人阿納、阿樂(惠來人)、和馬義友(和平人)組織革命鬥爭,馬義友來到高斗村動員羅又好、何木琴、羅文革、何明林等參加革命,和普寧后塘村葉戊戍、葉相益、葉陳興,並以葉相益為領導,在高斗和后塘村活動時都長住觀音寺。此後黨內叛徒葉陳興出賣地下黨和革命同志,致使革命同志被殺害和觀音寺被搶光、燒光,革命工作中途停止。1945年第三次國內革命后,以孫明軍為領導到高斗村前後開展游擊戰爭,期間都住在觀音寺,直到革命勝利。
1958年金玉人民公社創辦觀音農場,夏天農民們都喜歡到觀音寺乘涼。改革開放后,揭陽市漁湖鎮有一位女士來到觀音寺遊玩時口渴,取觀音寺后石下泉水解渴,感到比天然礦泉水更甘甜可口,從此觀音廟中泉水名聲不脛而走。
進入觀音廟,方才發現觀音廟其實是因幾塊天然的巨石修建而成,人立其中,即使是最熱的三伏天也覺涼爽宜人,正中有一神龕,上置大慈大悲觀世音真身,下置兩三蒲團,中間香燭不斷,觀世音也就益顯莊嚴了。我們一群人懷著虔誠的心向觀音娘拜了拜,便穿過後邊的小門。
小門後邊還是一個石室,其中置有地主老爺的神台,後面卻是一深邃的石洞。再從旁邊一條縫隙出來后便是一條小小的走廊,這便是“一線天”了:只見兩旁都是巨石,中夾一縫,剛好容納一人經過。這石縫差不多有二十米長,盡頭是一天然的石屋,兩邊是一些由人工砌成的台階。左邊巨石嶙峋,層層疊疊,宛如波浪,直向山下奔去。我們在巨石上輾轉環繞便已無路可走;回過頭來再登上右邊的石階,向上仰望,只見萬千巨石,從山峰之上,傾瀉而下,向下望去,這整座的石山竟彷彿成了一個天然的噴泉,那山峰便是泉眼,迸發的便是這些巨石了。置身其間,那流動的巨石有的似要蓋頭壓來,令人膽顫心驚。游移於巨石之巔,徜徉於巨石之邊,細細品味它們的每一位成員:有的薄如蜆殼,那便是“蜆殼石”;有的如慈母遠眺,那便是“盼子石”;有的如壯士鐵拳,轟然錘下,那便是“殲惡石”,那些巨石彷彿突然之間多了生命,風起之處,彷彿嘎嘎作響,似在輕點其頭,或者隨聲作答,讓人既是新奇又是心驚。石間有縫,或者中空,那便是觀音山“十八洞”了。這十八洞相互連接,可以讓人來往穿梭,其曲折迂迴之處絲毫不遜迷宮,為這石山增添無窮勝景。
金灶自然風光
金灶自然風光

郭浩墓

位於潮陽市金玉鎮竹橋村蛇山。郭浩是宋代法學家,也是潮陽各地郭姓的二世祖,由於其當官為政時,秉公執法,廉政愛民,在廣西各地廣為稱頌,現廣西傳統桂劇《郭令公義斬尚書子》,就是根據郭浩的事迹編演的,所以郭浩墓也經常有海外人士前往瞻仰和祭祀。
郭浩墓
郭浩墓
郭浩,字元洪,號宣省,死後謚號端齋,生於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卒於寶慶三年(1227年),享年6l歲。郭浩原籍福建省莆田縣魏塘鄉,其父郭正,是當地一秀才,所以郭浩少年時受到良好教育,紹熙元年(1190年)中進士,授戶部郎中,因政績顯著,紹熙三年,升任廣西提刑按察使。其時廣西為西南邊陲,被稱為“蠻野之地”,朝內官吏望而生畏,郭浩毅然前往,在任內“除弊政,倡清廉,鋤奸惡,扶弱小”,百姓皆有口碑。相傳紹熙五年,惡少張宏仗其父為當朝尚書,按察使原是其父親的下屬,因此橫行鄉里,為非作歹,民眾敢怒不敢言,郭浩微服暗訪,在掌握充分證據后,頂住層層阻力,決然將張宏緝拿歸案,並將其“斬首於市曹”,於是鄉里治安好轉,“蠻野之地,處處笙歌”。傳說郭浩離任廣西時,百姓沿街揮淚送別,場面感人。嘉定十四年(1221年),郭浩告老歸田,但他沒有回原籍,而舉家遷居潮陽,從此成了潮陽郭姓的開基祖。據說郭浩生有四子,分別居於潮陽西臚鎮泉塘村,銅盂鎮銅缽盂村,西臚鎮泉塘村和貴嶼鎮南陽村,其後代散居潮汕各地,不少還旅居海外東南亞—帶。
郭浩墓現保留完好,碑石上亦保留宋代動物和花草石雕,墓為夫妻合葬墓,碑刻:"宋考正議大夫端齋郭公,妣三晶淑人孺人李氏墓”,碑頂有“誥封”匾額。墓前百米處保留著完整的墓道碑,刻字:“宋賜進士加授正議大夫,廣西提刑按察使宣省郭公墓道。”墓道碑側殘留有旗杆石夾。近年該墓經過修繕,墓地基本完整

雷公井

金灶鎮蘆塘村村西,有一口水井,人們稱。說起這雷公井,還有一段不尋常的故事傳說清末年間,這個井東側的兩間瓦房,住著位姓許的寡婦一家人。許寡婦膝下有個兒子,名叫阿牛,生得五大三粗,性暴如牛,笨拙似豬,直到三十齣頭,才娶上一門媳婦。那媳婦倒也有幾分姿色,不過,她為人野惡,嘴尖舌利,是當地有名的“母老虎”。過門之後,對待婆婆十分不孝
許寡婦未及中年,她的丈夫就丟下她母子撒手而去。此後就憑著她自己堅強的毅力艱難刻苦地撐起這個窮家當,一把涕一把淚地把兒子拉扯大。本望著晚年有個依託,過好日子,想不到阿牛成家后,兒媳忤逆不孝,把生身親娘當成仇人,一生辛勞付之流水。每念及此,不由悲從中來,淚自里生。常常從夜裡哭到天亮,把兩眼都哭瞎了!由於眼睛失明,手腳不便,日子實在難挨。某日,她飢得無奈,勉強拄著拐棍,想到鄰居討點吃的。不覺行經媳婦家門口,恰巧阿牛夫妻正在料理飯食,見婆娘跌跌撞撞到來,以為是要來討吃,登時面烏了,但此時此刻,欲避已是來不及,要驅趕她,又恐遭四鄰非議,於是那媳婦靈機一動,反裝著好意迎上門口攔著婆婆,道:“阿婆,你眼看不清道路,別亂顛亂撞的,要吃嘛,就待小妹仔給你送去好了。”她支開婆婆后,立即臉色又從晴轉陰,板起兇惡的面孔,朝坐在阿牛狠狠地說:“去!去廁池撈大把屎殼蟲來,待我炒盤‘肉筍’給那老狗吃個夠!”
阿牛如接聖旨,火速行動,不一會,果然從外邊取了一捧屎殼蟲來。接著,妻子便來個“來料加工”,手腳利索地煎制出一碟“出色好料”——“肉筍”來,並差七歲的小女兒給婆婆送去。許寡婦仍蒙在鼓裡,認為今日是什麼好時辰,才能破天荒地吃到了兒媳送上門來的飯菜。但吃著吃著,越吃越感到不是滋味,便停下筷來,問還停在身邊的小孫女說:“妹妮,你媽給我送來的飯菜是哪好料?怎麼與往日不一樣味?”俗話說,大人彎,孩子直,小孫女吱唔地說:“我媽說是‘肉筍’哩!”。許寡婦一聽,頓即識破了媳婦的廬山真面目,哇地一聲嚎哭起來!不半晌,肚內翻腸倒胃,剛吃下去的東西嘔滿地面,氣喘呼呼地昏過去了。待緩過神來,才撐起身二話不說,取了三炷清香,摸著走到兒媳屋旁的井邊,燃起香,跪對蒼天,號啕哭著,一邊喃喃咒罵道:“臭潑婦呀!你喪盡天良!欺我眼盲,專覓屎殼蟲來虐待我,天呀!你若有眼,著差雷公來誅伊呀!”說著說著,竟氣得語不成聲,當場又昏倒在井邊。
從此,許寡婦一病不起,不到數天,便含恨離開人世,一命慘歸黃泉了。說來也巧,不知是出自偶然的因素,還是許寡婦的咒語奏效,在老人撒手歸天的年許后,當人們已把人間發生過的悲劇忘記了的時候,奇迹般的事故竟發生了:某日夜晚,阿牛夫妻正在床上做著美夢,驟然,天上烏雲翻滾,雷雨大作,轟隆一聲巨響,一個炸雷在井旁東側那間瓦房炸開了!阿牛夫妻雙雙都被擊斃在床上,看他倆那焦黑的肢體,模糊的面目,好像生怕見到世人似的。不過,他倆的小女孩卻出人意外地被氣流從屋裡掀到屋外井邊,安然無恙。從此,“雷公井”的名字就被流傳下來了,世世代代教育著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