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嶺后村
木嶺后村
木嶺后村為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溪頭鎮西北方的一個小村莊,原名望嶺后村,主姓汪。因“望”和“木”在當地方言中讀音相同,久而久之便成了木嶺后村。東與汪滿田村接壤,南與桂林鎮西坑村、跳嶺村交界,西、北與上陽尖毗鄰。全村8個村民組,2004年月12 月村村撤拼,木嶺后村為汪滿田所轄的一個村,面積8平方公里,總人口980人,總戶數160戶。本村物產豐富,盛產茶葉、貢菊、辣椒、煙草、筍乾、火腿等,茶葉尤為著名,為著名的茶葉之鄉,是革命老區。
地處深山區,山脈皆屬黃山余脈,其主幹來脈為湯嶺東支古黃孽山支脈(今屬黃山—大會山山脈),最高峰上陽尖(又名南雲山),海拔1402米,為本地方圓幾十里內除黃山外的最高峰。木嶺后一帶的高峰還有五龍過谷(1295米)、仙人石尖(1268米)、大腳山(1120米)、帽鷹尖(697.7米)、竦嶺尖(657米)、桃嶺(620米)、大山尖(633.8米)、烏龍尖(631.5米)等。本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濕潤,土壤肥沃,物產豐富。木嶺后境內層巒疊嶂,山高谷深,風光秀麗。
不知在某年某月,應該是因為開拓土地,汪滿田的部分村民開始往山上搬遷,逐漸便形成村落,取名木嶺后村,村名的由來還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木嶺后村與汪滿田村相鄰,在汪滿田村的西邊,中間隔一座小山嶺,當地叫木嶺。小時聽母親說,在某某年間,那時人煙稀少的汪滿田村,生活著一對母子,兒子常年到山背後的深山裡(木嶺后)打柴,以賣柴為生。深山中偶爾有猛獸出現,年邁的母親擔心兒子的安危,希望兒子每天平安回家。每天傍晚,母親便坐在自家門口,趁著夕陽,望著山嶺,盼著兒子的身影,只要看到山嶺上有人影走動,母親就知道兒子回來了,便安心地轉身回屋做飯去了。
由於天天望著那山嶺,時間久了,山嶺的名字便成了“望嶺”,“望嶺”後面的村子自然就叫望嶺后村了。當地的“望”字讀音和木頭的“木”字讀音相同,時間久了也就成了木嶺后了。
1、社公祭、土地祭
木嶺后村廟
過年過節做的食品
每年立春、立秋後第五個戊日舉行次,俗稱春社、秋社。嘉靖五年(1526)規定,里社祭祀要備辦豬羊祭品,依式書寫祭文,由里約正副“率領一里人戶致祭”。舉祭儀式,須冠帶禮生若干人,“五行五獻”,“並讀抑強扶弱之詞”。祭畢舉行會飲。村(族)社祭,輪推社首若干人,以族(祠)田,社田之租舉行祭祀,或將社屬支丁分成若干“分”輪值舉祭,負擔所費。屆時全族(村)男丁齊集社屋焚香燃燭拜祭,然後到宗祠祀祖,供社胙於先人靈前。春社供品以米、豆腐等糧食製品為主,祭祀以祈禱許願為主。秋社供品以豬頭加祭。社祭時,村長春徽戲班自學徽戲上演數場,稱“社戲”。解放后停止。春社秋社則以米糕、裹粽代替。前、後門分大小社,大社以糯米粽、小社以蒸米糕為主,社節日請親戚朋友聚會,並將粽、米糕散發親友,以示祝福。大、小社兩門輪流接替。土地祭以每年“二月二“、“八月一”兩次。二月二除供三牲、酒飯,謂“福禮”,焚香化紙,還要剪寸許長麥桿和黃豆共炒,到田、地里祭拜撒酒,謂之“炒蟲”。若當年年成大熟,八月初一即行祭會,請僧道前來誦經,並備足香紙、鼓樂抬土地公、土地婆神像游村,僧道化妝成“五猖神”,手執鋼叉、鐵鏈到各家豬牛欄轉一圈,各家亦燒紙錢配合,謂之驅瘟保畜,各家游到即抬土地神像歸座。
2、保熟節
3、木嶺后嬉魚燈
燈會照片
1、黃山毛峰
黃山毛峰干茶圖片
2、黃山銀鉤
黃山銀鉤干茶圖片
黃山綠牡丹花茶
黃山貢菊圖片
4、黃山貢菊
在木嶺后村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中出產的黃山貢菊色白、蒂綠、花心小,均勻不散朵,質柔軟,氣芳香,味甘微苦,品質優良,色、香、味、型集於一體,既有觀賞價值,又有藥用功能,被譽為藥用和飲中之佳品,是黃山著名特產,馳名中外。
木嶺后高山筍乾
木嶺后海拔500—1500公尺高度,有多條條蜿蜒向上十幾里長的天然竹林嶴,東西橫向覆蓋著南雲山背脊。這一帶深山嶴、坑中的山農自古世代採制筍乾,自名“木嶺后高山筍乾”。木嶺后高山筍乾製作工藝講究,須經削、剝、煮、配料、烘、湯、分級等工序后成型。木嶺后高山筍乾型級有白蒲頭、筍尖、肥挺、盤筍等,其包裝別具一格,是食用和饋贈貴賓的佳品。正宗木嶺后高山筍乾歷來銷往滬杭、港澳、南洋等地,因其風味獨特,鮮嫩無雙,任何食品不可媲美,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木嶺后革命烈士紀念碑
1948年11月13日,吳文瑞、王保實、陳洪率原黃東大隊二連和地委警衛連一個排,度120多人搶,攻打黃村碉堡后回竹嶺駐地宿營,由於叛徒江受盛(綽號小羅漢),國民黨特務汪徽倍、汪運東等告密並帶領保四團和縣武裝500多人進剿木嶺后竹嶺,凌晨包圍了游擊隊宿營地。經激烈的突圍戰,擊斃保四團8人,擊傷9人。游擊隊6人犧牲,3人受傷,最後突圍成功。國民黨軍隊燒毀了葉元良房屋無功而返。在戰鬥中,我軍排長汪金?(音lou3,門裡一個犬字)、事務長鮑水生、戰士程根水、洪觀定、史江等6同志壯烈犧牲。為撫慰英靈,歙縣人民政府於1982年11月特立此碑。
1979年11月19日,木嶺后被縣革委會確定為抗日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