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硬的稀粥

1989年王蒙所著短篇小說

《堅硬的稀粥》是王蒙1989年發表在《中國作家》雜誌的一篇短篇小說。小說講述的是一家四代(80多歲的爺爺奶奶是一代;60多歲的父親母親是第二代;小說中的主人公—“我”,40歲,是第三代;16歲的曾孫是第四代)圍繞著早餐的變革問題衍化出來的故事。

1989年《堅硬的稀粥》獲第四屆《百花獎》。

內容梗概


《堅硬的稀粥》用第一人稱寫法,大約一萬四千字。講述了全家大小事情一律由爺爺做主,一律聽爺爺的。全家飯食由老保姆具體操作,但吃什麼,怎麼吃,由爺爺拍板定案。幾十年來,早餐總是:烤饅頭片大米稀粥腌大頭菜。這幾年情況突變,新風新潮不斷湧來。由爺爺提出改元首制為行政內閣制,於是權力下放,由第二代的爸爸主持家政。但爸爸無論大事小事都要先去請示爺爺,爺爺說了,再吩咐老保姆去具體操作。爺爺有所察覺,對兒子說,下放權力是大趨勢,叫他不要再用他的名義行事。於是,第二代的爸爸將部分權力下放給了老保姆。
第三代和第四代對伙食狀況表示不滿(表示不滿的還有主人公的堂妹夫婦,也屬於第三代),便由第四代的曾孫首先發難,他說:“我們的飯食是四十年一貫制,快成文物啦!”“因循守舊,墨守陳規,凝固僵化,不思進取!”“我們家的生活是落後於時代的典型”於是乃由第四代曾孫主持伙食改革。早餐改成了黃油麵包攤生雞蛋牛奶咖啡。改革三天後,老保姆得了急性中毒性腸胃炎,奶奶得了肝硬化;爺爺吃了西餐后便秘,拉不出屎來;堂妹得了腸梗阻、堂妹夫爛嘴角。這還不說,三天下來,一月的伙食費全花光了。於是又召集家庭會議商議,爺爺說自己年邁力衰,無意獨攬大權,會議決定全家自由搭配,各人愛怎麼吃就怎麼吃。但又出現了新間題,吃飯時間發生了衝突,石化氣不夠用,又閑言四起。堂妹夫出過洋,於是要求他提出改革方案。堂妹夫發表了一通政見,根據堂妹夫的高論,進行了民主選舉。選舉結果,爺爺得票最多(三票),雖未過半數,仍決定爺爺當選。爺爺不贊成,也發表了一通意見。結果是:曾孫子到介資企業,西餐之餘,仍想吃稀飯、大頭菜。叔叔一家搬出去后,仍然經常吃稀飯、烤饅頭片、大頭菜。堂妹兩口子出國去了,寫信回來說,仍常吃稀飯、大頭菜。至於爺爺、爸爸、我這一家,由媽媽主持家務,但仍事事請示爺爺,每天吃的仍是稀飯、大頭菜爺爺一再表示,家務事不要問他,但媽媽知道他的意思。結局有一位英國朋友來家做客,吃過稀飯鹹菜,讚歎稀飯鹹菜多麼樸素、多麼溫柔、多麼舒服、多麼文雅,只有古老的東方才有這樣神秘的膳食。

創作背景


20世紀80年代末中國正受到西方很多新鮮思想與生活習慣的影響,不加選擇的引進西方的生活方式和理念的“改革”與國人傳統的生活方式起了不小的衝突。小說《堅硬的稀粥》這篇文章所具有的象徵意義。1986年8月,王蒙與文化部一位女同志出差拉薩。這位同志每天早餐只吃稀粥、饅頭、鹹菜,拒絕西式藏式食品。西藏自治區文化局的一位局長同志(藏族)對此開玩笑說:“漢族同志身體素質差,就是稀粥、成菜造成的,作者一定要設法消滅稀粥鹹菜。”他的這個玩笑話引起了王蒙的思索:從營養學的觀點看,正確的態度應是隨著生活的提高和眼界的開闊而逐漸予以補充和提高。而這又是與王蒙一貫的提倡建設、提倡漸進、反對偏激、反對清談的思想相一致。這就是小說《堅硬的稀粥》的題材和主題的由來。
1988年7月底,作者去北戴河休假,除寫了《球星奇遇記》以外,還寫了《堅硬的稀粥》,回北京后覺得後者有些粗糙,便放了一段時間。后逢《中國作家》編輯催稿,對《堅》潤色後於1988年12月給出。這碗《粥》,就發表在一九八九年第二期《中國作家》上。

人物介紹


人物介紹
爺爺全家大小事都由爺爺主持家政,他始終居於“權力”中心。改革是“由他提名”的,爸爸將權力下放徐姐,是他點撥的;兒子推行西餐,是他默許的,分開吃飯,是因他引起的;後來競選受挫,是他來收拾殘局、開闢新思路的。這場“改革”皆有他幕前幕後的導演,而“改革”的失敗,爺爺難辭其咎。爺爺出在這個四世同堂、論資排輩的家庭,爺爺居於封建家長的位置,爺爺維護著這個家庭論資排輩的秩序。爺爺是小說集中批判的對象。
奶奶奶奶習慣盲從和依賴爺爺,是知足常樂哲學的身體力行者與現今體制的忠實支持者。
父親64歲的父親,缺乏主見無所作為。一輩子在家吃現成飯,做現成活,長期依賴盲從而缺乏獨立思考,養成奴性,當由他負責主持做飯大業;他很不好意思,也很為難。生在當家做主的時代,享有當家傲主的權力和地位,但卻硬是做不起主人當不起家來,於是無論大事小事;一概去問爺爺,並且說話行事都習慣於打出爺爺的旗號,只會請示,沒有主見,成了“爺爺”的傳聲筒,弄得爺爺都煩了。
堂妹夫堂妹夫是全家唯一留過學的人,見多識廣。因為知道自己屬於外姓,深知自己的身份,一貫不爭不論、不驕不躁、隨遇而安。所以很深受敬重。當“我們”家陷入困難的怪圈,他便提出了改革。實行改革時堂妹患腸梗阻,堂妹夫牙疼爛嘴角,改革失敗後堂妹夫出國留學、接走堂妹堂妹出國去了,寫信回來說,仍常吃稀飯、大頭菜。
兒子十六歲的兒子,是一個涉世未深,只會紙上談兵,還未養成奴性的人。把稀粥鹹菜看成是東亞病夫的象徵。認為稀粥,只能供給人體碳水化合物,而不能供給充足的蛋白質,倡導全家改吃西餐。而改革失敗后兒子到中外合資企業工作時吃的是西餐之餘,仍想吃稀飯。
徐姐徐姐在“我們”家操扯家務已經40年,全家人一律稱她為“姐”,是家長制最忠實的衛道者。當爺爺把權力下放到她時她全力討好爺爺,不顧全家其他人。小說結局徐姐無疾而終。

作品鑒賞


主題思想

《堅硬的稀粥》描述的是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搞家政,體制改革,推動“膳食維新”,的故事。說是“膳食維新”,其實不過是早餐的稀飯鹹菜,想變變花樣。小說的思想內容正是這個過程中展現出來的。
第一是小說在題材與主題之間的強烈反差,小說題材是一個家庭想對早餐的稀飯鹹菜變變花樣,這是一件極其尋常、極其瑣細、本來也極其容易的事情,可以說原本細小、淺淡而輕微,不至於鬧到“氣也喘不出,尿也尿不出,走路也走不動”的地步。然而,作家卻偏偏興起“杯中風波”,駕馭“新風新潮”,訴諸“體制改革”,問鼎於“權柄”,衝擊於“秩序”。這個主題又似乎極其巨大、極其深奧而極其沉重。由於這種強烈的反差,所以,主題愈是推向莊重,骨子裡便愈是泛齣戲謔的冷笑,從而構成了對於這場“改革”的強烈的諷刺、冷嘲意味。
第二是家庭鬧劇與“改革”悲劇兩種效果的對比與協調。小說對於這場“家政改革”,整個就是作為一場鬧劇復悲劇來表現的。本來“‘我們’一直生活得很平穩,很團結”,可“改革”一起,全家人就不得安生了。為了強化這種鬧而悲的效果,作家極盡誇張胡侃之能事。如所謂吃牛奶麵包的事,本來也不帶什麼尖銳性,可是被說成“改革”,作家似乎就非讓它鬧起來、悲起來不可。作者寫道:“‘吾兒’勵精圖治,第二天,果然,黃油麵包攤生雞蛋牛奶咖啡。徐姐與奶奶不吃咖啡牛奶,叔叔給她們出主意用蔥花滄鍋,加花椒桂皮、茵香、姜皮、胡椒紫菜干辣椒,加熱冒煙後放廣東老抽蝦子醬油,然後用這些湘子加到牛奶咖啡里,壓服牛奶咖啡的洋氣腥氣。‘我’嘗了一口,果然易於接受多了。‘我’也想加沸子,看到了兒子的殺人犯似的眼神,才為子犧牲口味,硬灌洋腥熱飲。”在作家筆下,三天牛奶麵包帶來如此嚴重的災難性後果:“徐姐患急性中毒性腸胃炎,住院並疑有併發腸胃癌症。奶奶患非甲非乙型神經性肝硬化。爺爺自吃西餐后便秘,爸爸與叔叔兩位孝子輪流侍候,用竹筷子粉碎捅導,收效甚微。堂妹患腸梗阻,腹痛如絞,緊急外科手術。堂妹夫牙疼爛嘴角。我妻每飯後必嘔吐……”有時作者又給鬧劇抹上點喜色,以通過對比來強化悲劇效果。如寫選舉,先是渲染“節日氣氛”:“又是掃除,又是擦玻璃,又掛字畫,又擺花瓶和插入新產品塑料絹花。堂妹夫穿上訪問歐美時穿過的瓦灰色西服,戴上黑領結,像個交響樂隊的指揮,主持這一盛事。”但是,競選演講的儀程一開始,卻“無人響應。一派沉寂。聽得見廚房裡的蒼蠅聲。”於是,眾人“全都泄了氣”,而且不約而同地暗想:“搞啥子民主選舉喲:幾十年沒有民主選舉我們也照舊吃稀飯、鹹菜、炸醬麵l幾十年沒有民主選舉我們也沒有餓死,沒有撐死,沒有吃磚頭喝狗尿,也沒有把麵條吃到鼻子眼屁股眼裡吃飽了撐的鬧他爺爺的民主,最後鬧他個拉稀的拉稀,餓肚的餓肚完事中國人就是這樣,不折騰浮腫了決不踏實。”正是在這種誇張胡侃、跌宕頓挫、鬧悲交織之中,突出了這場“家政改革”胡折騰、而且“不折騰浮腫了決不踏實”的實質。
第三是人物的符號化、情節的程式化與主題的政治化,構成了小說強烈的政論性。《堅硬的稀粥》“人物性格沒有任何發展變化,也不豐滿全面”。其實,這是一般短篇小說所允許的,也是一般短篇小說的特點之一;但是,這並不一定會導致人物的符號化。這篇小說之所以造成人物符號化,直接來自於人物的類型化和抽象化,深層的原因則是其主題先行、要以人物形象來圖解政治主題。他們完全遵循作家設置的情節程式,盲目地燃起希望,然後折騰,然後起鬨,然後大鬧,然後碰壁,然後大悲,如此循環往複,終而歸於沉寂,“幸福”地過著老日子。所以,這篇小說,看似人物眾多,實則淡化了人物,看似情節曲折,實則淡化了情節,而唯有作家,合靈的自由馳騁”,表演著充滿諷刺性、批判性的政治跨欄越野跑。這篇小說為了“稀飯鹹菜”的事兒,“調動了各種各色的政治性大辭彙大字眼”。這一點不假,談不上什麼“捏造”“謠言”。事實上,小說所調動的諸如“元首制”、“內閣制”、“內閣人選”、“列席代表”、“輪流執政”、“膳食維新”、“做飯大業”、“有職有權妙、“權力就是腐蝕”等是與“稀飯鹹菜”並不相稱的政治性辭彙。而且,小說到處可見或短約而密集、或長篇而恢宏的政論,堂妹夫論體制論民主就是這種政論的一種代表。例:當爺爺在選舉中僅得3票,不是半數、也不足三分之一時,“堂妹說既然爺爺得票最多自然是爺爺當選,這已經不是也絕對不可能是封建家長意識而是現代民主意識。堂妹進一步發揮說,在我們家,封建家長意識的問題其實並不存在,更不是主要危險,主要矛盾。需要警惕的倒是在反封建的幌子下的無政府主義、自由主義、自我中心、唯我主義、超前消費主義、享樂主義、美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主義、洋教條主義。”在這種情境之下,讓堂妹發這一通政論,顯然是把堂妹及其議論當作暴露與批判對象的。所有這些,都是為了突出小說的政治性主題。而且,小說的點睛之筆,也是一段政論:“理論名稱方法常新,而秩序,是永恆的”,而“既然秩序守恆,理論名稱方法的研討與實驗便會自動降溫”。這正是小說主要的理念,可以說,整篇小說都是由此演繹出來、派生出來的。綜上所述《堅硬的稀粥》是表現一個家庭的“家政改革”由興起到失敗的一篇諷刺性、政論性小說。

藝術手法

傳統句式
我國傳統句式中最常用的是四字格,對偶句,三字句、六字句也不少見。王蒙信手拈來,妙語連珠頗多警句。作品中初步統計有四字格一百四十多句。其中成語四十多,對偶句十名處,另有歇後語等等。例如:“眾人驚惶,唉聲嘆氣。”“牢騷滿腹,聞言四起。”“一貫不爭不論不驕不躁,知白守黑,隨遇而安。”“忽而一團混亂,各行其是。輕舉妄動,”“急功近利”,“短期行為”,“以鄰為壑。”“因循守舊,”“墨守成規,”“凝固僵化,”“不思進取。”“新風日勁,新潮日猛,萬物動觀皆自得,人間正道是滄桑。”等成語和其他四字格分佈在文中語義與節奏需要之處。例:“言者為之動火,聽者為之動容。我一則以驚,一則以喜,一則以懼。驚喜的是不知不覺之中兒子不但不再穿開檔褲不再叫我去給他擦屁股而且積累了這麼多學間,更新了觀念,提出了見解,抓住了要害。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吸收傳統句式的優美旋律則是至關重要的原因。
妙用語氣詞
漢語的特點之一是語氣詞十分豐富,便於表達各種複雜的細微的情趣。漢語句子成立的要素,不是屬於語法結構,而是屬於語氣和語調、語氣詞在標明句子類型上的作用,特別顯著。王蒙深得語氣詞的奧秘,不用則己,用則傳神。例如作品開頭部分,寫一個四代同堂的十口之家,家中大小事情一律聽從爺爺的安排。幾十年來三餐食譜都是老一套,而爺爺媽仍與徐姐卻每天興緻勃勃地研究這不變的成規,文中寫道:“今晚上么,就吃米飯吧。菜嗎,一葷一半葷半素、兩素吧。湯呢,就不做了吧。就做一回吧。”這段話由四個口語短句組成,句尾用了四個語氣詞,“吧”,表肯定略帶商量口吻。“吧”灼反覆吟詠,把輕淡悠緩的生活節奏,單調枯燥的氛圍,主持家政者墨守成規而又樂在其中的情態都牽繫在一起,形成一種迴環往複的旋律。妙就妙在作者沒有喊“單調、枯燥、煩惱呀,”卻更是品郁之味意猶無窮。此外其中有三個表提示多於疑問的疑問語氣詞,作者分別用了“么”,“嗎”,“呢”,後面都用逗號,顯得不呆板而又語氣變化不大,與整段話的氣氛配合恰釗好處。最後部分寫膳食改革熱過後,一切都回到永恆的秩序之中,每頓飯以前,媽媽照例要去問爺爺媽媽。“湯呢,就做了吧,就不做了吧。肉呢?切成肉片還是肉絲?三個口語短句,用了兩個“吧,”兩個“呢,”用法與第一部分相同,加之句式亦與前同。讀至此,作品中第一部分那種古老的曲調又回到了耳畔,只是此時此地,新增加了莫名的憂傷。所以說首尾部分這兒個語氣詞的運用對烘托整篇作品的慢—快一慢地節奏起了重要作用。
巧用辭格
審美個性決定一個人對修辭方式的種種偏愛與嫌棄。王蒙喜用排比,這與他的豪放雄辯有關。在作品中人們又看到他喜歡用仿擬,這與他的詼諧幽默不無關係,他主運用前人的話語或成語時總愛在仿照的基礎上加以改造,改造成相類似的話或詞語。例如:“膳食維新”,“從善如流”,“上意識”,“躊躇意滿”,“先飲為快”,“人間正道是兒強”,“萬物動觀皆自得”,易如掌都不用翻”,“化海無涯”,“望火興嘆”,“望灶興嘆”,“觀念易改口胃難移”。
多層面的排列組合
例:“現代化意味著工業的自動化農業的集約化科學的超前化國防的綜合化思維的任意化名詞的難解化藝術的變態化爭論的無邊化學者的清淡化和人的硬氣功化即特異功能化。”這種多層面溝並列,從上層看是違反邏輯學的劃分規則的,然而王蒙將這種表層的無邏輯與深層的嚴密邏輯很好地統一起來,獲得了特殊的修辭效果—豐富、深刻、幽默。作家從人的意識活動方式,從作家或作品人物的主觀出發,以握示人物內心活動,多層次地、立體地、真實地表現生活。王蒙正是運用意識流的手法,逼真地再現了人的意識活動軌跡。從語言是思維的載體這個角度說,正是人們思維流程的複雜性,呼喚著多層面的語言形式。所以說,“真實地再現生活,”是這種翻統一”的契合點。多層面的排列組合,是一個非線性的整體,結構功能有放大與創新為作用,因而整體大於部分之和。如例:“我”十六歲的獨生子,這個“四二一”綜合症下的小皇帝在氣盛之下,在家庭膳食改革評論電大叫出來的一串話,維妙維肖地再現了“兒子”的個性心理(能力、興趣、性格、氣質等),讀者從字裡行間看得見“這一個”的激昂情緒,並深層次地看出形成其個性的有限學識、經歷、閱歷等。

作品評價


《堅硬的稀粥》所虛構、所批判、所諷刺的那場“改革”就是用來縮影“過往的一個時期”的現實改革的,就是對“過往的一個時期”的現實改革的縮影。

作者簡介


王蒙,1934年出生,當代作家。河北南皮人,生於北平。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3年創作長篇小說《青春萬歲》。1956年發表短篇小說《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由此被錯劃為右派。1978年調北京市作協工作。後任《人民文學》主編、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員、文化部長、國際筆會中心中國分會副會長等職。
堅硬的稀粥
堅硬的稀粥
著有長篇小說《活動變人形》、《暗殺—3322》、《季節三部曲》(《戀愛的季節》、《失態的季節》、《躊躇的季節》),中篇小說《布禮》、《蝴蝶》、《雜色》、《相見時難》、《名醫梁有志傳奇》、《在伊犁》系列小說,小說集《冬雨》、《堅硬的稀粥》、《加拿大的月亮》,詩集《旋轉的鞦韆》,作品集《王蒙小說報告文學選》、《王蒙中篇小說集》、《王蒙選集》、《王蒙集》,散文集《輕鬆與感傷》、《一笑集》、《文學的誘惑》、《風格散記》、《王蒙談創作》、《王蒙、王干對話錄》,專著《紅樓啟示錄》,自選集《琴弦與手指》以及10卷本《王蒙文集》等。他的作品多是反映中國人民在前進道路上的坎坷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