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武功山
圖說武功山
《圖說武功山》是刁山景、馬祝才、阮卓然主編的武功山攝影集,武功山海拔1918.3米,是江西省境內第一高峰,該集共分“名山名景”、“高山草甸”、“奇石大觀”、“靈動水韻”、“天象奇觀”、“珍稀動植物”六大部分來展現武功山的美。該集於2013年3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
東南天柱有三:蓋衡、廬與武功,衡首、廬尾、武功中。
武功山介於東經114°10'~114°17'和北緯27°25'~l7。35'之間,屬羅霄山脈北段,綿延120公里,總面積260餘平方公里。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峰達百座之多,主峰白鶴峰海潑1918:3米,全年平均氣溫14~16℃,夏季最高溫度為23℃。屬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自然遺產保護區。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
武功山山體博大,山勢雄偉。山脊蜿蜒起伏,山谷幽深難測,奇岩怪石突兀,流泉飛瀑靈動,雲海、佛光習見。古樹名木秀頎參天,高山草甸天上一絕。幾近原始狀態的自然生態環境,形成了“峰、洞、瀑、石、雲、松、寺”齊備的山色風光,集“雄、險、奇、幽”於一山。
《圖說武功山》
明月山位於武功山東北,懸崖峭壁、奇峰異石、珍稀動植物繁多,是武功山景點中的一奇葩。
宋代詩人鄭強詩《登武功山》:“綠色青黛梁群山,院鎖屋戀迭嶂間。金頂插天雲漠漠,飛瀑瀉地不潺潺。拔地凌穹吊馬樁,巍然在望葛仙壇。燈熒星點清霄靜,爐煙燎繞白雲還。俯瞰日山齊到眼,江南盡境屬吳邦。疑是神仙真洞府,公餘幸得一躋攀。”把個武功山寫得氣勢磅礴而又神秘莫測。
武功山,每一座山峰、每一條水系、每一棵古樹都是精靈。遊人置身於武功山,身心愉悅,恰似做了一回真正的神仙。
前 言
武功山最高峰海拔1918.3米,是江兩省境內的最高峰。山勢巍峨挺拔,群峰競秀,氣勢恢弘。
《圖說武功山》
明月山為武功山東北面的又一重點景區,集奇峰異石、珍稀動植物為一體。與金頂景區不同的是,保存了完好的森林資源和景觀資源,景點繁多,別具風味。
《圖說武功山》
宋明兩代,宋徽宗趙拮、宋理宗趙昀、明吐宗朱厚熜,曾派龍虎山正一教張天師來武功山上御香。由於皇帝的推波助瀾,江西袁、吉兩州、萍鄉及湖南茶陵、攸縣等武功山周邊地區二十餘個縣的信眾,每年都來朝拜武功,相沿成俗,使武功山名聲遠播。明代,武功山發展至圖坪、觀音岩、集雲、箕峰、九龍山等多處道、佛教從林,寺觀達一百餘處,其宗教文化影想到南方數省乃至國外。
“香楓十里遙通楚,紅艷三村半入吳”,是武功山下安福吳頭楚尾的真實寫照。正因為吳風楚韻的影相,安福人文蔚起,一直延續至今。自北宋開寶五羊(972)縣有科舉記載至清末的千年中,安福共出過486名進士,1914名舉人,1名狀元、2名榜眼、l名探花。
1929年10月,湘贛邊界特委派陳正人,以安福中心縣委書記身份(轄安福、分宜、袁州)來安福洋溪樟樹灣(后在洋溪老街萬壽宮)籌建縣級黨政軍組織。1930年4月,陳正人在洋溪主持召開了仝縣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和工農兵代表人會,組建了第一屆縣委和縣芬維埃政府。
編者用近二十年的時間,歷盡艱辛,調查和研究武功山的生態風光、宗教文化、人文景觀和紅色歷史,拍攝了大量的圖片,在安福武功山旅遊景區即將開放之際終於成書。
“山川相國里,雲樹洞仙邱”。明嘉靖年間安福縣令程文德對安福的山水和人文情有獨鍾,寫下了這膾炙人口的詩句。近年,中共吉安市委、市人民政府將武功山列為“三山旅遊開發戰略”(井岡山、青原山、武功山)項目,並將安福武功山風景名勝區旅遊管理委員會升格為縣級行政機構,為武功山旅遊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我們相信,在中共安福縣委、縣人民政府和廣大安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武功山的自然生態和歷史文化將會得到進一步保護和發掘,武功山的旅遊業將迎來新的一春,更上新的台階。
刁山景,男,1963年1月出生,現任江西省安福縣博物館副館長、副研究員,政協安福縣第十一屆、十二屆委員會委員。1984年考入安福縣文工團。1997年2月至1999年1月任安福縣博物館館長、系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江西省攝影家協會、省地方志學會、聲譜牒研究會會員、省書院研究會理事、吉安市收藏家協會常務理事、吉安市黨史研究會會員。從事地方史、民俗文化研究20年。2008年出版《廬陵石窗》一書;2010年任《安福民俗》副主編兼攝影。
馬祝才,男,1952年4月出生,1968年開始從事林業工作,歷任分場場長等職十四年。林業助理工程師,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士、江西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江西省譜牒研究會會員。愛好歷史文化和生態文化研究。曾任續修《安福縣誌》、《安福縣人民法院志》責任編輯。2008年與他人編著出版《安撫古樹名木大觀》。
阮卓然,男,1961年9月5日生於江西省安福縣山莊鄉洢溪村阮家,中學高級教師,江西省攝影家協會會員,從事農村基礎教育教學工作30多年,有新聞、攝影作品、教學論文等散見於媒體。2008年與馬祝才合編出版攝影畫冊《安福古樹名木大觀》。
主 編:刁山景 馬祝才 阮卓然
出 版:中國文化出版社
總 編 審:中國文化出版社國內編審處
責任編輯:徐傳洲
裝幀設計:彭美髮
印 刷:中國文化出版社印刷廠
開 本:210×240mm
印 張:7.50
版 次:2013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 價:340元/套
中國文化出版社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綜合性出版機構,主要出版文化、藝術、教育、衛生、經濟管理類圖書和書畫、攝影作品集以及各類學術專著。該社前身是1936年成立於上海的中華文化書局,1938年遷入香港,1955年更名為香港文化出版社,1982年定名為中國文化出版社。在多年的發展中,經歷了不同的歷史階段,出版了上萬種圖書,業務範圍遍及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中國文化出版社已成為一家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的多元化文化出版機構。業務包括圖書編輯出版、書刊代理髮行、文化學術交流等。附屬機構包括作家委員會、《水墨味》雜誌社、《藝術典藏》編輯部、《中華翰墨》編輯部等。總社地址:中國·香港九龍彌敦道208-212號四海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