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弘誨
明代進士、南京禮部尚書
王弘誨,字紹傳,號忠銘,廣東瓊州府(現海南省)定安縣人,生於公元1541年,於公元1617年病逝於定安老家,享年76歲。卒后被朝廷贈太子少保,賜祭葬。王弘誨是明代名臣、教育家。歷任庶吉士、翰林院檢討、編修、會試同考官、國子臨祭酒、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禮部尚書等。在文學上卓成一家,著有《尚友堂稿》、《吳越遊記》、《天池草》、《來鶴軒集》、《南溟奇甸錄》、《南禮奏牘》、《文字談苑》等名篇。他一生為官賢能清正、同情民眾、關心教育事業,流芳千古。王弘誨自幼聰明好學,博覽群書,20歲時鄉試中舉人第一名,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登進士。
“奏考回瓊”始末
瓊州是王弘誨的故鄉,它四周環海,離京城較遠,足有萬里。各級官員常年都不來此地,文化教育不發達,那時海南沒有設立提學道,海南儒生要橫渡瓊州海峽,長途跋涉到雷陽(今海康縣城)才能參加院試。交通極不方便,途中又多盜賊,走這麼遠的路去參加院試,既要花費很多錢,又極為艱險。官吏情況和老百姓疾苦常被掩蓋。此種痛苦沒人過問,王弘誨當官后,關心家鄉的文化教育,深知瓊州儒生渡海應試的艱辛。隆慶四年(1570)王弘誨在翰林院任實錄館纂修時,便開始向皇帝遞交關於解決瓊州儒生渡海應試艱辛的奏疏。萬曆四年,朝廷招考貢士,王弘誨主持會試,於是藉機再次遞交《奏改海南兵備道兼提學疏》,他在奏疏中如實歷述海南儒生赴考的艱苦,請求萬曆皇帝在海南設提學道,依甘肅的作法,在海南設立院試考場,讓海南儒生就地參加考試。奏疏得到皇帝恩准,下旨施行。從此以後瓊州儒生都在瓊州應試,不需再踏海歷險。後人把此稱為“奏考回瓊”。
瓊州儒生對王弘誨為儒生所做出的貢獻非常感激。於萬曆三十一年(1603),在王弘誨62歲的有生之年,全瓊14縣員生、童生集資在定城中街為其興建一座紀念祠,故稱生祠。民國17年因擴建街道便將生祠遷到今定城鎮東門街,生祠佔地300多平方米,祠中有王弘誨木雕像,明狀元焦弘(王弘誨門生)書贈之對聯等文物。今祠地改建為定安縣中醫院,僅存後殿,為磚木結構,進深2間,面寬3間,懸山式頂。
附:奏改海南兵備道兼提學疏
時間:明萬曆四年(1576)
作者:王弘誨(南京禮部尚書)
奏為邊海儒生極苦,比例懇乞天威議處,以弘治化事。臣竊惟今天下稱邊而苦多事者,則廣東是已。廣東所屬最遠而苦者,莫如瓊州。瓊去京師,水陸將萬里,上官大吏終歲不至,吏情民隱蔽而不獲上聞者常十而九。臣姑不暇具述,獨儒生之苦,乃臣生長於斯、少所稔聞而身歷者,感激一念,積有歲年。幸今叨蒙國恩,備員史館,復際聖化雍熙,四海章縫輩舉,蒸蒸然仰見德化之成。而臣海邦儒生苦切至情,遠望天門,無由自達,故不敢避鈇鉞,披瀝為皇上陳之:瓊州所屬地方,州三縣十;環海而周者,為里凡二千有奇。青衿士子集督學就試者,不下數千計。然涉鯨波之險,督學憲臣常不一至,每大比年,惟駐節雷州,行文吊考。自瓊抵雷,航海而北,近者如瓊山、定安、文昌、澄邁、臨高、會同、樂會七縣,或二三百里,或四五百里;遠者如儋、萬、崖三州,陵水、感恩、昌化三縣,或七八百里,或千餘里。貧寒士子,擔簦之苦已不待言,乃其渡海率皆疍航賈舶,帆檣不飾,樓櫓不堅,卒遇風波,全舟而沒,往往有之。異時地方寧靜,所慮者風波耳,近來加以海寇出沒,歲無寧時。每大比年,揚帆海上,儒生半渡,盡被其擄。貧者隕首而無還,富者傾家以取贖。其幸而無事者,皆出一生於萬死耳!言之可為痛心。至於督學憲臣,不知其苦,只執常格,嚴程限試。儒生逼於期會,不憚危險,所傷甚多。如嘉靖二十六年,覆沒者數百人,臨高知縣陳址與焉,並失縣印,可為往鑒。間有一二提學能體悉者,不過行文該府截考。夤緣作弊,黜陟不舉,考察不行,教化廢馳,士習厭怠。如隆慶三年恩選貢例,惟瓊山、定安、澄邁、會同等縣考選,余各州縣以一時遠不及試,竟置不錄,致使朝廷浩蕩之恩,遠方臣子勿獲沾被。臣竊觀天下儒生之遠而苦,未有若此之甚者也。查得陝西、甘肅地方,先因隔遠,提學巡歷不周,改屬該御史,至今稱便。瓊州之遠無異甘肅,艱危險阻抑又倍之,揆之事體誠為相同。今巡按、提學俱不至,而海南額設有兵備副使駐紮本府,臣以此事誠宜屬之,伏乞皇上敕下該部。如果臣言不謬,則照甘肅事例,改海南兵備道帶管提學道,換給敕命。每遇員缺,必選科甲有學行者充之。其瓊州一府師儒考試巡察,任其便宜行事。如此庶見聞習,而人之賢否不淆,法度新而德化之流行不壅矣。註:該作俗稱“奏考回瓊”。
力助海瑞
嘉靖四十三年(1564)王弘誨23歲,守孝3年期滿,母親為他娶瓊山縣員山村歲貢周世和的女兒為妻。1565年,考中二甲進士后,進入翰林院為庶吉士,繼續深造。是年正遇海瑞直諫逆旨,犯科入獄。入獄前海瑞來訪,自以為必死無疑,以後事相托並交銀20兩,囑其代為運柩歸里。為此,弘誨不顧個人得失,不怕連累,四處奔走,多方周旋,極力調護,常帶食物和葯到獄中探看,為其治病。海瑞終獲釋官復原位。
敢於嘲諷權貴張居正
萬曆五年(1577)王弘誨改任會試同考官總栽,修纂成《實錄》進呈御覽,獲贈錫金印之倚,而升任翰林院編修,期間,其上司張居正當權弄弊,不管王弘誨政績如何卓越,都被百般挑剔。秉性剛正的王弘誨,於萬曆八年(1580)寫了《火樹篇》和《春雪歌》,對張居正予以嘲諷揭露。張居正對此非常惱火,暗地報復,於萬曆九年降調王弘誨為北雍園國子監司業,嚴格學規,辛勤督課。直至萬曆八年張居正跨台後,王弘誨才得以升為南京國子監祭酒,刊印《文字談苑》以教士子,次年升任南京吏部左侍郎,后改任禮部右侍郎。
王弘誨退休回家后,行善積德,建祠創譜,修路補橋,做了許多公益事。這其中更忘不了家鄉的文化教育事業,萬曆三十二年(1604),王弘誨傾出平生的儲存,在龍梅村西南約1公里的永濟橋旁,建造定安第一座古塔——龍門塔,並在其中設藏經庫,收藏了大量珍貴的經書典史、百科知識及其所有遺作,還登塔題詞四首。可惜古塔在日軍侵瓊時,被叛逆破壞,遺跡無存。萬曆三十三年(1605),王弘誨又在定城文廟東側主持創建定安尚友書院。目的在於教育學生,結交天下書友到書院談古論今,商討理論,修心養性,故取名尚友書院。書院建有講堂、翼房、廊房、廚房等,還購置一些田地收取租金作為維持書院正常運作的經費。王弘誨多年在尚友書院為士子講學,經常邀集文化名流到尚友書院講學,振興定安學風,為定安在清代出爐探花和2對父子進士立下不朽功勛。
榮受皇帝讚譽
萬曆十三年(1585),王弘誨任禮部右侍郎時,充《會典》副總栽兼經筵講官。纂編《會典》。次年編成,進呈御覽。對此皇帝大加讚賞,加封王弘誨為太子賓客,為太子授課,誥詔封贈贊:“學識淵宏,器資醇篤,蜚英翰苑,咸推華國之文,司業辟雍克稱育才之職”。
萬曆四十五年(1617)冬十月,王弘誨在家病故,終年75周歲。噩耗傳來,定安全城罷市弔唁,朝廷訃聞,派廣東布政司堂官藏爾勤、褚維垣,分巡海南提學副使戴火喜 渝葬。祭文贊“唯卿性資願恪,操履端平,文風著於朝堂,經笥夙稱於嶺表”。次年,神宗皇帝派海南分巡提學副使戴火喜 渝葬,送匾額,贈“太子少保”,皇帝贊:“帷卿三朝碩士,一代偉人,早登玉笥三班,遂探石渠之奧。擅三長之譽,墟六館之芳規”。並賜塋於定安古夾三原(今定安縣九所鄉九所村邊),受千古祭祀。
為海瑞送物送葯
王弘誨像
《來鶴軒集》
傳說王弘誨出生時文筆峰天空晴霽,萬里彩霞,娩房裡也閃現異光,是奇才出世之兆。幼年在父親的栽培下,4歲能讀《四書》,過眼不忘。8歲日記千言初學作文。9歲父親帶到縣城應試,文章驚人,縣令非常賞識,勉勵其努力學習,但不要過早應試。13歲進入縣童子班學習,李少群知縣讀其文章大加讚賞,以國士禮相待。遵縣令不要過早應試之教,至嘉靖四十年(1561)七月才參加省試,當時恰逢父親被選送上京,弘誨考中第一名舉人(解元)。於十一月赴京會試,路經南京時,正遇父親參加廷試后病危,弘誨送湯端葯,小心服侍父親,終因醫治無效,在南京病逝,弘誨含悲護棺送柩回鄉,在家服孝3年。1564年,娶瓊山縣員山村歲貢周世和的女兒為妻。1565年考取進士,選任翰林庶吉士。隆慶四年(1570)任翰林院檢討。萬曆五年(1577)三月任會試同考官總裁,后升任翰林院編修。1589年二月任會試副總裁,七月升任南京禮部尚書,成為一代名臣。
王弘誨平生著作很豐,著有《尚友堂稿》、《南溟奇甸錄》、《吳越遊記》、《來鶴軒集》、《天池草》、《南禮奏牘》、《文字談苑》、《國朝名臣錄》、《實錄》、《會典》、《海公傳》、《乞歸候旨集》等書,其書法也有較高的造詣,定安縣博物館收存其作品多幅。
故居位於今定安縣雷鳴鎮龍梅村西邊,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明末遭盜被焚毀。清康熙年間,曾孫王懋曾在原地重建,直沿用至今,期間曾經數次整修。故居坐東北向西南,原為四合院式建築,今存大屋2幢,均為1廳2房的磚木建築,懸山式頂,正脊之鴟尾頂飾已坍壞。橫廡小屋1幢,明代石槽一個。前院有照牆,東南有院門一個,總佔地約500平方米。故居原藏有王弘誨畫像一幅,“文化大革命”期間被燒毀。今存有王弘誨重畫像一幅。
相傳明代萬曆年間大名丞相、書法家董其昌,他本是一個才華出眾,文章超群的人,可在比試中卻名落孫山,他和他爹娘總是不明白其原因,求過神、卜過卦,也找不出究竟來。
一夜,他娘親在夢中聽到一位老道對她說“你孩子的老師,還在瓊州府定安縣龍梅村叫王弘誨,你要想孩子考中,就得到那裡去找他。”起初,董其昌跟他爹娘都不相信。後來,再次落了選的董其昌心情焦急了,打算還是找老師王弘誨去。董其昌跋山涉水,越海過洋,吃了不少的苦,才到定安的定城。經查,果然有個龍梅村,他午飯也顧不上吃,只飲了幾杯清水,又趕到龍梅村來。從定城至龍梅村足足二十五華里。當他到龍梅村時,已是黃昏時刻,正巧碰到弘誨父龍泉公,全家正在吃晚飯。知道有客人來,龍泉公馬上停下席來應酬一番。再請其昌吃晚飯。席間,其昌便把事情一五一十說了出來,當他說到他的老師是弘誨時,全家人一時都鬨笑了起來,龍泉公馬上給大家使個眼色,才讓董其昌把話說完。龍泉公當時覺得事情有點希奇,就直指著坐在董其昌身邊的小弘誨說:“這是你的老師”。這時年僅4歲的弘誨錯聽了,馬上站了起來,對董其昌說:“老師請受學生一拜。”董其昌頓時頭暈目眩,在朦朧中撫著小弘誨的頭說:“滿以為我的恩師是位老伯,哪知是你呀!待到你長大讀書成才時,我都老朽了。”飯席上的人全都笑個滿懷。
當天的夜晚,董其昌睡不著覺,次日一早,他便找龍泉公商量該怎麼辦。龍泉公見董其昌是個書生意氣、舉止端莊的秀才,便說“你如不嫌,就在我家當弘誨他們哥弟的老師吧!”這正合董其昌的意思。因為昨晚在飯席上受了弘誨對他的一拜,喊他為老師,覺得溫暖,這孩子有禮義,加上全家人都好,便答應了龍泉公。
此後,董其昌和王弘誨便是師生關係了。弘誨4歲時,授以《四書》,逐能成誦,過眼不忘;5歲時,讀詩書易禮,專心致志,嚴如成人,背書爛熟;6、7歲時,尋釋經義,又兼讀《春秋》、《左傳》,逐明作文筆法;8歲時,初學作文,落筆數百;9歲時,應縣試,出語驚人,縣令奇賞之!往後8年,能講習群經、諸史、歷代詩文,博覽群書。20歲時,赴省試,中解元。董其昌回家后,王弘誨24歲中了殿試二甲進士,48歲時當會試副總裁。這時候老年的董其昌才中了二甲進士,後來居官尚書、丞相。王弘誨結髮之妻周氏,外家瓊山縣文山村,董其昌曾為文山村祠堂題寫一副對聯:“濂溪世澤,太史家風”。
王弘誨做官時,海瑞犯顏下獄,弘誨極力保護,朝夕探監,問病送葯。後來海公得釋放。弘誨卻得罪了奸官,經常遭到奸官嘍羅的監視和妒忌,弘誨無所畏懼,寫了《火樹篇》和《春雪歌》譏刺奸官。
弘誨58歲時,才得告老還鄉。回鄉不久,就倡建宗祠——八角殿。奸官嘍羅得知弘誨私造聖宅,從外觀看,似是皇宮,馬上送訊至京都,上告至皇上。皇上立即派專員查察,弘誨全家人驚慌失措,親鄰逃離。因為這官司如果真的告成,那弘誨就是“造反”罪,就被株連九族,滿門抄斬。這時,弘誨望天長嘆:“我錯生在這個亂世,我建八角殿的原因是:‘日念君,夜慕君,時刻懷君也。’”他最小的女兒聽見后,說:“爹,您為何不把您日夜懷君的思想表現出來呢?”此話頓時提醒了弘誨,他想了又想,突然舉起雙手說:“對了,就這樣干。”
不多日,縣官來訪時問:“有人說您私造聖宅,意在造反,是嗎?”弘誨說:“造建聖宅是實,造反是假。”縣官問:“此言如何理解?”弘誨說:“因我日夜懷君,所以建起聖宅好讓我朝夕敬拜。”縣官問:“您怎麼敬拜?”王弘誨回答:“可一起觀察便曉得。”這時,朝廷的專案差吏也到了,弘誨就領著他們去查察祖祠——八角殿。此八角殿是座聖宅模樣,外表堂皇、壯觀,殿里陳設美觀,正廳有詔誥輝煌匾額,兩側陳列著同僚和好友的對聯,各大門上方均有錦書,其中有:東閣風清、龍章寵錫、一代偉人等,特別是在距亭大門前面二丈五尺處有一正壁,中間雕著尚書相象的人物畫,雙手棒著朝笏,敬拜聖上。這時,縣官和專案查察的差吏,不約而同的讚歎道:“王大人的確懷君至極。”後來,上告的奸官知道誣告無望,便轉變態度,贈與一副對聯:鳳閣龍樓華第,玉堂金馬宗風。
忠義世家
康熙六十一年(1722),定安知縣丁繼離特贈:“忠義世家”此匾,有跋並書。
太史坊
位於定城老市場前東側。是紀念明代的王弘誨而立的功德坊。坊東西向,原立於定城中街,民國17年(1928)因擴建街道,遷至今址。王弘誨於嘉靖四十年(1561)廣東鄉試考中辛酉科第一名,后考中進士任職翰林院編修,故坊額一面題“解元坊”,一面題“翰林”。坊高5.1米,為全石質桿欄式建築,3樓4柱,面寬3間,是一座很富海南特色的牌坊,1986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王弘誨故居北邊約20米處。始建於明萬曆年間,為王弘誨致仕歸里后創建,坐東北向西南,明末曾毀於盜焚,清康熙年間重修。為重檐歇山頂宮殿式構築,正脊有雙龍戲珠灰塑。八角殿為王氏宗祠之前殿,合王氏宗祠之山門,有後殿和東西配殿,組成四合院式布局,佔地約1000平方米。殿里原供奉萬曆皇 帝像,早晚燒香朝拜,以示崇敬。今山門及東西配殿俱損毀。殿進深3間,寬5間,明間均用圓金柱,柱徑24厘米,鼓鏡古式石礎。前檐柱為方形石柱,后檐柱為八角形石柱,前後門均缺。後殿進深3間,寬5間,硬山頂,神龕已被拆除。宗祠歷來為小學所在地。“文化大革命”期間,遭破壞,部分損壞。1981年,村裡人集資修好前殿(八角殿),1984年政府撥款略為整修後殿。祠里今存有康熙丙申(1716)翻刻的明萬曆皇帝誥封王弘誨及其妻周氏之誥封文匾1塊。“忠義世家”木匾額1塊、《重建王氏祠碑記》半截,還有“東閣風清”木匾額1塊,掛在前殿正門上方。八角殿1986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傳說八角殿建成后,某些曾受過王弘誨訓斥、處罰,跟王弘誨有意見的官員,上奏疏給皇帝,指控王弘誨私建宮殿,圖謀不軌。奏稿交到執掌朝廷政事董其昌手裡,董其昌與王弘誨交誼很深,對王弘誨的為人非常敬重,深知王弘誨決無造反之心,但事關重大,嚴重違制是要誅滅九族的。於是在專員查案前,秘信送達王弘誨。不久,專案查案的官員和縣官到龍梅村問及此事。王弘誨便稟告建殿目的是因自己致仕回家后,離京城較遠,不能奉事皇帝,心中想念,特建殿供奉當今皇帝像,早晚朝拜,以示崇敬。董其昌了解真情后,啟奏皇帝,皇帝不但不治罪,還給予嘉獎,並將那些控告人杖責處罰。
現在八角殿雖部分被損壞,但氣勢尚存,尚書公當年的學習志氣更是源遠流長,子孫後代都向尚書公學習,奮志讀書,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后至2006年,龍梅村平均每年都有10多位學子考上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