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註解
閱讀古代文獻、掌握古代文化知識的橋樑
中國古代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化,需要後人認真地去繼承和發展。但是,由於語言文字方面的隔閡,今人閱讀前人的著作往往會遇到許多困難。從漢代起,人們即開始了對古書的註解工作。古書註解是閱讀古代文獻、掌握古代文化知識的橋樑。
古代註釋家距所注古代文獻的時代較近,對古代文獻產生的時代背景、文化特點、典章制度、風俗習慣等情況都比較了解,所以其註釋的準確性相對較高。有些詞句,如果沒有古人的註釋,我們不是無從知道其含義,就是會出現理解上的錯誤。例如:
《左傅·隱公元年》
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杜預註:“方丈曰堵,三堵曰雉,一雉之牆長三丈,高一丈。侯伯之城,方五里,徑三百雉,故其大都不得過百雉。”
根據《杜注》,我們不但知道了一雉牆的體積,而且知道了三百雉並非指諸侯國首都城牆的周長,而是指首都城牆一面的長度。又如:
《詩經·周南·關雎》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傳:“窈窕,幽閑也。淑,善。逑,匹也。言后妃有關雎之德,是幽閑專貞之善女,宜為君子之好匹。”朱熹註:“窈窕,幽閑之意。淑,善也。女者,未嫁之稱。蓋指文王之妃大姒為處子時而言也。君子,則指文王也。好,亦善也。逑,匹也。”
根據《毛傳》和朱熹注,我們得知“窈窕”本來的含義是幽閑、嫻靜的意思,後來才引伸出美好、漂亮這一義項。
古注並非都是正確的,其中也存在著不少錯誤,因此我們在閱讀古注時既要重視古注,又不能盲目地相信古注,認為凡是古注都是正確的,不敢越雷池一步。例如:
《左傳·隱公元年》
“庄公寤生,驚姜氏。”杜預註:“寐寤而庄公已生,故驚而惡之。”
“寤生”之“寤”實是“啎”的通假字,本是逆的意思,杜預釋“寤”為“寐寤”顯然是不合情理的。又如:
《左傳·桓公四年》
“宋華父督見孔父之妻於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艷。”杜預註:“色美曰艷。”按照這一解釋,“美”與“艷”的意思就重複了,實際上“艷”的含義是事高大。《說文》:“艷,好而長也。從豐,豐,大也。”又《左傳·文公十六年》:“公子鮑美而艷。”公子鮑是男子,這裡的“艷”顯然不是妖艷的意思。又如:
《漢書·賈鄒枚路傳·鄒陽》
“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徐衍負石入海。”服虔註:“雍之河,雍州之河也。”清人王念孫指出,“雍”實為瓮的通假字,“蹈雍之河”即抱雍自沉於河,服注為望文生義。
自漢至清,出現了許多著名的註釋家及注本,茲將兩漢到宋代的著名註釋家及有關注本介紹如下:
孔安國:西漢曲阜人,字子國,孔子十二世孫。曾向申公學習《詩經》,向伏生學習《尚書》。武帝時因研究《尚書》成為博士,官諫議大夫,臨淮太守。著作有《尚書傳》、《尚書音》《古文孝徑傳》等。今本《古文尚書孔氏傳》為晉梅賾所獻,題孔安國作,實為託名之作。
馬融:東漢扶風茂陵(今興平縣人),漢安帝時為校書郎,桓帝時官南郡太守。后回朝為議郎。馬融博學多才,為漢時通儒,有學生數千人,鄭玄即出其門下。曾注《孝徑》、《論語》、《詩》、《易》、《尚書》、《三禮》、《列女傳》、《老子》、《淮南子》、《離騷》等書,均失傳,清人馬國翰《王函山房輯佚書》有輯錄。
鄭玄:東漢北海高密(今山東高密縣)人,字康成。曾從馬融學古文徑,回鄉后聚徒講學。晚年因黨錮之禍被囚禁,建安初獲釋。官任大司農,世稱鄭大司農。鄭氏治學以古文經為主,遍注群徑,為漢代經學的集大成者,其著作有《論語注》、《孟子注》、《尚書注》、《三禮圖》、《毛詩譜》、《六藝論》、《三禮目錄》等,今僅存《三禮注》和《毛詩箋》。
何休:東漢樊(今山東濟寧市東北)人,董仲舒四傳弟子。為人質樸口訥,終生精研六經,尤好《公羊傳》,閑門十七年撰成《春秋公羊解詁》。后拜議郎,再遷為諫議大夫。著作尚有《公羊墨守》、《左氏膏育》、《穀梁廢疾》,宣揚《公羊》,駁斥《左傳》、《穀梁》,除《解詁》傳於世外,余皆佚。
趙岐:東漢京兆長陵(今咸陽市東北)人。曾為并州刺史,後任議郎、太常等職。撰《孟子章句》一書,傳於世。
服虔:東漢滎陽(今河南滎陽縣)人,曾任九江太守。著有《春秋左氏傳解誼》一書。據傳鄭玄欲注《春秋》,聽說服注之意多與己同,遂盡以所注與服。唐孔穎達撰《左傳正義》時獨用杜注,服注遂亡。
高誘:東漢涿郡涿(今河北涿縣)人,少從盧植學,曾任司空掾、東郡濮陽令之職。著作有《孟子章句》、《孝經解》(均佚)、《戰國策注》(今殘)、《淮南子注》(與許慎注相雜)、《呂氏春秋注》等。
何晏:三國魏時南陽宛邑(今河南南陽市)人,玄學家,何進之孫。曾隨母為曹操收養,娶魏公主,官散騎侍郎,遷待中、尚書。其儀錶“美姿儀,面至白”。后因依附曹爽為司馬懿所殺。著作有《道德論》、《周易解》及各種文賦數十篇,多不傳;主編《論語集解》二十卷,流傳至今。
王弼(公元226-249):三國魏山陽(今河南焦作市東南)人,篤好老莊之學。與何晏、夏侯玄同開魏晉后玄學的先聲。由何晏薦為尚書郎,著作有《道德論》、《老子注》、《周易注》、《論語釋疑》等。
韓康伯:魏人,著《周易注》,余不詳。
杜預:晉時京兆杜陵(今西安市東南)人,字元凱。官河南尹、度支尚書,后拜鎮南大將軍,鎮襄陽,太康元年率兵滅吳,有功,封陽縣侯。杜預博學多才,長於謀略,時人稱為“杜武庫”。一生耽思經籍,酷好《左傳》,自稱有《左傳》癖。著有《春秋長曆》、《春秋釋例》、《春秋左氏傳集解》等書,皆傳於世,其中《春秋左氏傳集解》是流傳至今最早最完整的《左傳》注本。
范寧:晉時順陽(今河南淅川縣東南)人。少篤學,治經嚴謹,不尚玄學。歷官餘杭令、臨淮太守、中書侍郎、豫章太守等,封遂鄉侯。著有《春秋穀梁傳集解》,為今存《穀梁傳》最早的注本。另有《公羊傳例》、《論語注》、《禮雜問》等書,皆佚。
郭璞:晉時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縣)人。字景純。曾為著作佐郎、尚書郎。后因勸阻王敦起兵作亂而為敦所殺。其所注文獻很多,諸如《爾雅注》、《三蒼注》、《方言注》、《穆天子傳注》、《山海經注》、《楚辭注》、《子虛賦注》、《上林賦注》等。其中《爾雅注》費時最久,用功最多,是《爾雅》流傳至今最早最好的注本。
郭象:晉時河內(今河南泌陽縣)人。官至黃門侍郎、太傅主簿。為人好老、庄,善清談。曾參考向秀《莊子注》撰成《莊子注》一書,三十三卷,闡釋老、庄思想。後向本佚,郭本獨傳於世,唐時成玄英曾為之作疏。
裴松之:南朝宋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縣)人。先仕晉,任員外散騎侍郎、吳興故鄣令、尚書侍郎等職,入宋后累官中散大夫、國子博士、大中大夫等。奉詔注《三國志》,博採群書一百四十餘種,以“補缺、備異、懲妄、論辨”為宗旨,注文多出正文三倍,開創了註釋的新例。
裴駰:裴松之之子。官至南中郎參軍,著《史記集解》一百三十卷,傳於今。另有《史記音義》八十卷,已佚。
孔穎達:隋未唐初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市)人。隋時舉第,授河內郡博士,繼補太學助教。入唐后李世民引為文學館博士,封曲阜縣男,轉遷給事中,官至國子祭酒。曾師從劉焯,博通群徑,名重一時。奉太宗詔主編《五徑正義》,兼采南北經學家之長,成為一代訓詁名著,唐時以其書作為科舉取士的依據。
賈公彥:唐洛州永年(今河北永年縣)人。官至太常博士,博通群經。著《周禮義疏》六十卷,《儀禮義疏》三十卷,為後人所重。其解說《周禮》參考鄭玄注,能改鄭氏好引緯書,好改經字之弊。解說《儀禮》,亦取鄭說,然精審不及《周禮注》。《周禮義疏》、《儀禮義疏》均流傳至今,收入《十三經註疏》。
徐彥:唐人,著《春秋公羊傳疏》一書,后收入《十三經註疏》,余不詳。
楊土勛:唐人,曾任四門助教,著《春秋穀梁傳疏》一書,后收入《十三經註疏》,余不詳。
李善:唐揚州江都(今揚州市)人,曾任崇賢館直學士、兼沛王侍讀等職,後為潞王府記室參軍,轉秘書郎,又出為經城令。其學有師承,意多存古,於唐顯慶三年(公元658年)完成《文選注》六十卷,旁徵博引,是唐初文選學的集大成之作。
楊倞:唐弘農(今河南靈寶縣南)人,與元稹、白居易同時,官東川節度使、刑部尚書。著《荀子注》一書,是流傳至今《荀子》的最早注本。
張守節:唐開元、天寶間人,官諸王侍讀。其學長於地理,著有《史記正義》一書。余不詳。
顏師古:唐京兆萬年(今西安市)人,祖籍臨沂,顏之推之孫。太宗時拜中書侍郎,官至弘文館學士,精通文字訓詁,著有《漢書注》、《急就章注》等書,為世所重。
宋代的重要註釋家主要有邢昺、孫奭、朱熹、洪興祖等。
邢昺:北宋曹州濟陽(今山東菏澤市)人。一生多在東宮及內庭講授經書,著書很多,其中《孝經註疏》、《論語註疏》、《爾雅註疏》收入《十三經註疏》。
孫奭:北宋博州博平(今山東茌平縣)人。官至工部尚書,以太子少傅致仕。曾奉敕校定趙歧《孟子注》,並撰《孟子正義》十四卷,收入《十三經註疏》。另著有《孟子音義》、《爾雅釋文》等書,均傳於世。
朱熹:南宋著名註釋家,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十九歲中進士,歷仕四朝。官至煥章閣待制兼侍講。一生主要精力用於聚徒講學,研究學問,廣注經籍,著作主要有《周易本義》、《詩集傳》、《四書章句集注》、《楚辭集注》等。
洪興祖:南宋丹陽(今江蘇丹陽縣)人,官至太常博士。博學好古,著有《老莊本旨》、《周易通義》、《楚辭補註》等書。
元人吳師道《戰國策校注》及胡三省的《資治通鑒》。
孫詒讓《墨子閑詁》。
注的本義是灌注。古代經書多難懂,好像水道阻塞,必須灌注才能疏通,所以把對經文的解釋也叫做注。古注就其特點而言,主要可以分為傳、箋、章句、集解、疏五類。
1、傳——解說經文字詞、闡明其大義的註解
古人把儒家的重要文獻叫做“經”,把解釋經書的著作叫做“傳”。如孔子著《春秋》,後人寫書解釋《春秋》者,有《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另外依照經書文字逐字逐句進行解釋的,也稱作傳。如西漢魯人毛亨的《毛詩傳》:
《詩·鄘風·相鼠》:“相鼠有皮,人而無儀。”
《毛傳》:“相,視也。無禮儀者,雖居尊位,猶為闇昧之行。”
2、箋——對傳文進行補充訂正的一種註釋
箋的本義是小竹片,古人用箋隨時記下心得體會,以備參考。《說文》:“箋,表識書也。”如《詩經》毛傳鄭箋。鄭箋就是鄭玄以《毛詩》為依據、對《毛傳》進行補充和訂正的註釋。對《毛傳》隱晦簡略的地方,鄭氏加以闡明,另一方面把不同於《毛傳》的意見寫出來,以表示有別於已有的註釋,標作“箋”,後人稱為《鄭箋》。例如: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
3、章句
章句就是“離章辨句”的意思。其特點是,除了對古書作逐詞解釋外,還要說明句意和全章大意,分析句法,辨明篇章結構等。如東漢趙歧《孟子章句·梁惠王上》: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將以利吾國乎?”
父也。孟子去齊,老而至魏,故王尊禮之。曰:‘父不遠千里之路而來至此,亦將有可以為寡人興利除害者乎?’”此段話從“孟子去齊”以後串講整個句義,是章句的體例。
4、集解
集解可以分為兩類:
(1)又稱為集注,集說,集釋等,這是彙集各家解說,加以選擇並加上自己見解的一種註釋方法,如魏何晏的《論語集解》。
(2)不是集各家之說,而是通釋經傳。如晉杜預的《春秋左氏經傳集解》。
5、疏
疏即義疏,是疏通其義的意思,或稱作義注,正義、疏義等,簡稱疏。漢魏時期所作的注,到了南北朝時期,特別是到了唐代,由於時間久遠,人們感到不易理解,於是出現了“疏”這種新的註解方法。疏的註釋特點是不但對古書原文進行註解,同時對前人所作的註解也進行註釋。六朝所作的義疏很多,流傳到今天的只有南朝梁皇侃的《論語義疏》。唐代進行義疏的著作主要有:
尚書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
周易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
詩經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
周禮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儀禮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禮記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
春秋左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
春秋公羊傳漢何休注唐徐彥疏
春秋穀梁傳晉范寧注唐楊士勛疏
宋代所作義疏的著作主要有:
孝經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
論語魏何晏注宋邢昺疏
爾雅晉郭璞注宋邢昺疏
孟子漢趙歧注宋孫奭疏
後人將以上這些註疏加上唐陸德明《經典釋文》的注音合成一部書,稱作《十三經註疏》。
古書的註釋,特別是對先秦經書的註疏,並不易容看懂,這一方面是因為注文簡略,無標點,另一方面是因為古書注家眾多,體例不一。下面介紹兩種體例:
1、註疏體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
人而無儀不死何為[疏]
。
《詩經·鄘風·相鼠》
2、集解體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論語註疏·為政》
舊注的內容很廣泛,主要包括解釋詞義、註明音讀、疏通文意、闡明思想、分析句讀、講解語法、說明修辭手段、詮釋典故、校正文字、考證人名、地名等,例如:
解釋詞義例
《詩經·邶風·靜女》:“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毛傳:“靜,貞靜也。女德貞靜而有法度,乃可說也。姝,美色也。俟,待也。城隅,以言高而不可逾。”
《左傳·庄公十四年》:“蔡哀侯為莘故,繩息媯以語楚子。”杜預注“繩,譽也。”
註明音讀例
《詩經·周南·關雎》:“君子好逑”。《經典釋文》:“逑,音求。”又如《詩經·召南·何彼矣》:“何彼矣,唐棣之華。”《經典釋文》:“棣,徒帝反。《字林》‘大內反’。華如字。”
舊注的風格有時代的差異,即不同的時代其註釋的特點也有所不同,可分為漢唐的風格、宋代的風格和清代的風格三類。
漢唐時代註釋的風格側重於訓釋字句、註明讀音等,內容包括釋字、串講、通釋全章大意、註明出典、考證人名地名史實、增補史料、闡明哲學思想,等等。
清代學者對文字、音韻、訓詁都有深入的研究,因此清代註解的風格是能將文字、音韻、訓詁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運用於註解之中,從材料出發,注重考據。
舊注所使用的術語很多,不能一一列舉,這裡只選擇一些主要者說明如下:
1、曰、為、謂之使用這三個術語時被釋詞總是處於術語之後,其含義等於現代漢語中的“叫做”。除了一般釋義外這些術語有時還用來分辨同義詞。例如:
①《論語·先進》:“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朱熹註:“谷不熟曰飢,菜不熟曰饉。”《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鄭玄註:“《大司徒》云:‘同師曰朋,同志曰友。’”(見孔穎達《正義》)
②《楚辭·離騷》:“各興心而嫉妒。”王逸註:“害賢為嫉,害色為妒。”
2、謂意為“說的是……”、“指的是……”,被釋詞在術語之前。如:
《荀子·天論》:“強本而節用。”楊倞註:“本謂農桑”。
《楚辭·離騷》:“恐美人之遲暮。”王逸註:“美人謂懷王也。”
3、貌、之貌表示性質或狀態的術語,意為“……的樣子”。例如:
《莊子·逍遙遊》:“夫列子御風而行,冷然善也。”郭象註:“冷然,輕妙之貌。”
《楚辭·九章·涉江》:“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王逸註:“崔嵬,高貌也。”
4、猶“猶”表示用近義詞作注,或者是用引申義訓釋本義,意為“如同”、“等於說”。例如:
《孟了·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朱熹註:“直,猶但也。”
《左傳·庄公十年》:“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杜預註:“間,猶與也。”
5、之言、之為言聲訓術語。用聲音相同或相近的詞進行訓釋,表示被訓釋詞和訓釋詞語源相同,意義相通,旨在探求事物得名的由來,這就是所謂“聲訓”。例如:
《爾雅·釋訓》:“鬼之言歸也。”《說文》:“祓,除惡祭也。徐鍇曰:‘按:祓,之為言拂也,”《說文》:“禳,磔禳祀癘殃也。徐鍇曰:‘禳之為言攘也。’”
《論語·為政》:“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朱熹註:“政之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為言得也,得於心而不失也。”聲訓也可以不用專用術語,例如:《釋名》:“日,實也。”“月,闕也。”“冬,終也。”“土,吐也,能吐生萬物也。”“山,產也,產生物也。”《三國志·魏書文帝紀》:“夫葬也者,藏也,欲人之不得見也。”
6、讀若、讀如表示注音的術語。例如:
《說文》“宄讀若軌。”
《呂氏春秋·重己》:“其為飲食酏(yí)醴也,足以適味充虛而已矣。”高誘註:“酏讀如《詩》虵虵碩言之虵。”。
“讀若”、“讀如”這兩個術語有時也用來表示通假字。
7、讀曰、讀為說明通假字的術語。例如:
《莊子·逍遙遊》:“而御六氣之辯。”郭慶藩註:“辯讀為變。”
《漢書·賈誼傳》:“天下無倍畔之心。”顏師古註:“倍讀曰背”。
8、辭、詞古人把虛詞叫做“辭”或“詞”,在註解中使用這兩個術語,就是指明虛詞。例如:
《詩·周南·漢廣》:“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毛傳:“思,辭也。”
9、衍文,脫文
校勘術語。衍文也叫“衍字”,簡稱“衍”,指古籍中因傳抄、刻印而誤加的文字。
脫文也叫“奪字”,簡稱“脫”,指古籍因傳抄刻印而脫落的文字。
古書註解的作用
由於語言文字的古今隔閡,要想較順利讀懂古書,一般要參看註解;文字艱深的古書,還必須參看舊注。
舊注的體例和方法
(一)漢代的注和唐宋的疏
由於語言的發展和口授傳抄的錯誤,漢代人已不能完全讀懂先秦古書,於是有人作注。漢注雖多是儒家的經書,注家思想也受儒家局限,但因時代距先秦較近,對字句的解釋至今仍有很高的價值。同理,唐人不易讀懂漢注,於是出現了新的註解方法“疏”(又叫“正義”),既解正文,又解注文。宋人也沿用這種方法。
(二)註疏的體例
後人把註疏與唐代陸德明《經典釋文》的注音合刊成《十三經註疏》。以《毛詩正義》為例,註疏的體例是:用雙行小字排在正文下,開頭沒有“箋雲”的是漢毛亨的“傳”,“箋雲”是漢鄭玄的“箋”,圓圈以後是陸德明的注音,“疏”字后是唐孔穎達的“疏”。疏的體例一般是舉出所要疏的經文或注文的首尾各二三個字,用圓圈隔開,然後用“正義曰”再疏解。
古書註解的內容和範圍
(一)漢唐人的註解
1.內容:漢唐人註解重在訓釋字句,加註讀音,也有通釋大意的。唐代又發生了一些變化,有的重在註明典故的來源和某些詞語的出處,有的重在闡明哲學思想。
2.範圍:漢注從經書開始,后漸擴大。唐人除給經書作疏外,也注子書,還為漢代以後古書做箋注。
(二)宋人的註解
風格與漢唐大不相同,常利用註解來發揮自己的政治、哲學思想,習稱“六經注我”。
古書註解
(三)清代的註解
1.詳盡可靠。一些學者對文字、音韻、訓詁有較深的研究,註解風格為之一變,重視從材料出發,方法也有進步,所作註解大都詳盡可靠,因此稱為“樸學”。但有的不免於煩瑣。
2.注重校勘。
[附]兩個校勘術語:(1)“衍文”,指古書中誤增的字。(2)“脫文”,指脫落的字。
四、舊注中常見的術語
(一)曰、為、謂之:用來釋義或辨析同義詞,相當於“叫做”。被釋詞在後。
(二)謂:用來說明前面詞語所指的範圍或比喻,相當於“是指”、“是說”。被釋詞在前。
(三)貌、之貌:表明所解釋的是形容詞,相當於“……的樣子”。
(四)猶:用來說明是以同義詞解釋同義詞,或用引申義釋本義,註釋的詞和被註釋的詞意義不完全相同,相當於“等於說”。
(五)之言、之為言:常用於聲訓。
(六)讀為、讀曰、讀若、讀如:用來注音(註釋和被註釋字不完全同音)。讀為讀曰:用本字說明假借字,注音兼釋義;讀若、讀如:主要是注音,偶爾也用本字說明假借字。
五對待舊注的態度
了解舊注的局限;不抹煞古人,也不迷信古人。吸收其有價值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