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M
擴張型心肌病
擴張型心肌病(DCM)是一種原因未明的原發性心肌疾病。本病的特徵為左或右心室或雙側心室擴大,並伴有心室收縮功能減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室性或房性心律失常多見。病情呈進行性加重,死亡可發生於疾病的任何階段。
病因
1.感染
2.基因及自身免疫
過去認為大多數DCM病例是散發或特發的,但現在發現家族性的至少佔40%~60%。家系分析顯示大多數DCM家族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少數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線粒體和X連鎖遺傳。另一方面,免疫反應的改變可增高對疾病的易感性,亦可導致心肌自身免疫損傷。
3.細胞免疫
本病患者中自然殺傷細胞活性減低,減弱機體的防禦能力,抑制性T淋巴細胞數量及功能減低,由此發生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引起血管和心肌損傷。
以中年人居多。起病多緩慢,有時可達10年以上。癥狀以充血性心力衰竭為主,其中以氣短和水腫最為常見。最初在勞動或勞累后氣短,以後在輕度活動或休息時也有氣短,或有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患者常感乏力。
體檢見心率加速,心尖搏動向左下移位,可有抬舉性搏動,心濁音界向左擴大,常可聽得第三音或第四音,心率快時呈奔馬律。由於心腔擴大,可有相對性二尖瓣或三尖瓣關閉不全所致的收縮期吹風樣雜音,此種雜音在心功能改善後減輕。晚期病例血壓降低,脈壓小,出現心力衰竭時舒張壓可輕度升高。交替脈的出現提示左心衰竭。脈搏常較弱。
心力衰竭時兩肺可有啰音。右心衰竭時肝臟腫大,水腫的出現從下肢開始,晚期可有胸、腹腔積液,出現各種心律失常,高度房室傳導阻滯、心室顫動、竇房阻滯可導致阿-斯綜合征,成為致死原因之一。此外,尚可有腦、腎、肺等處的栓塞。
1.X線檢查
2.心電圖
3.超聲心動圖
左心室明顯擴大,左心室流出道擴張,室間隔及左室後壁搏動幅度減弱。
4.同位素檢查
同位素心肌灌注顯影,主要表現有心腔擴大,尤其兩側心室擴大,心肌顯影呈稱漫性稀疏。
5.心內膜心肌活檢
擴張型心肌病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均缺乏特異性,近年來國內外開展了心內膜心肌活檢,診斷本病敏感性較高,特異性較低。
擴張性心肌病是一個排除性診斷,即排除其他特異性原因造成的心臟擴大,心功能不全,根據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即可做出診斷。
1.治療原則
(1)保持正常休息,必要時使用鎮靜劑,心衰時低鹽飲食;
(2)防治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
(3)有栓塞史者作抗凝治療;
(4)有多量胸腔積液者,作胸腔穿刺抽液;
(5)嚴重患者可考慮人工心臟輔助裝置或心臟移植,可以行心臟再同步治療(CRT);
(6)對症、支持治療;
2.心衰治療
(1)必須十分強調休息及避免勞累,如有心臟擴大、心功能減退者更應注意,宜長期休息,以免病情惡化。
(2)有心力衰竭者採用強心藥、利尿葯和擴血管葯。由於心肌損壞較廣泛,洋地黃類、利尿葯有益;在低腎小球濾過時,氫氯噻嗪可能失效。此時,需用襻利尿葯,如呋塞米。擴血管葯,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用時須從小劑量開始,注意避免低血壓。心力衰竭穩定時用β受體阻滯劑有利於改善預后。
(3)有心律失常,尤其有癥狀者需用抗心律失常葯或電學方法治療,對快速室性心律與高度房室傳導阻滯而有猝死危險者治療應積極。
(4)對預防栓塞性併發症可用口服抗凝葯或抗血小板聚集葯。
(5)對長期心力衰竭,內科治療無效者應考慮心臟移植,術后積極控制感染,改善免疫抑制,糾正排斥,1年後生存率可達85%以上。
3.用藥注意事項
(1)心肌病變時對洋地黃類藥物敏感,應用劑量宜較小,並注意毒性反應,或使用非強心甙正性肌力藥物;
(2)應用利尿劑期間必須注意電解質平衡;
(3)使用抑制心率的藥物或電轉復快速型心律失常時,應警惕同時存在病竇綜合征的可能;
(4)對合併慢性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病竇綜合征者可安裝永久性人工心臟起搏器;
(5)在應用抗心律失常藥物期間,應定期複查心電圖;
(6)使用抗凝葯期間,應注意出血表現,定期複查出凝血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及INR。
4.特殊治療
擴張型心肌病的心臟移植治療可延長生命,心臟移植后,預后大為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