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
華中農業大學二級學院
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辦學歷史悠久。其前身始於清朝光緒年間湖廣總督張之洞1898年創辦的湖北農務學堂,後幾經演變,於1952年由武漢大學農學院、湖北農學院、中山大學等六所大學的農藝系合併成立華中農學院農學系,下設農學、植保、土化三個專業。
1954年在農學、植保、土化三個專業的基礎上設立農學系、植保系、土化系。農學系和植保系師資力量雄厚,匯聚了一批知名專家在此任教,有二級崗教授楊新美、胡仲紫、章錫昌、劉后利等。隨著學校改革發展的不斷深入,在學校院系與學科調整過程中,原農學系和原植物保護繫於2002年7月合併。
1898年,清朝光緒年間湖廣總督張之洞創辦湖北農務學堂。
1952年,由武漢大學農學院、湖北農學院、中山大學等六所大學的農藝系合併成立華中農學院農學系,下設農學、植保、土化三個專業。
1954年,在農學、植保、土化三個專業的基礎上設立農學系、植保系、土化系。
“文化大革命”中,學校教學受到衝擊,中斷辦學。
1978年3月,華中農業大學復學,農學系、植保系也相繼復學。
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
2002年7月,在華中農業大學院系與學科調整過程中,原農學系和原植物保護繫於合併,成立植物科學技術學院。
截至2017年3月,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下設3個教學系,開設4個本科專業。
截至2019年4月,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有2個一級學科,其中: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個、國家211工程第三期重點建設學科1個、湖北省高校優勢學科1個;湖北省一級重點學科1個,湖北省高校特色學科1個;擁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2個博士學位授予權專業,13個碩士學位授予權專業。
國家一級重點學科:作物學(含作物遺傳育種、作物栽培學、耕作學)
國家211工程第三期重點建設學科:作物學(含作物遺傳育種、作物栽培學、耕作學)
湖北省一級重點學科:植物保護
湖北省高校優勢學科:作物學(含作物遺傳育種、作物栽培學、耕作學)
湖北省高校特色學科:植物病理學
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 | 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 | ||
---|---|---|---|
一級學科 | 二級學科 | 一級學科 | 二級學科 |
作物學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作物學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作物遺傳育種 | 作物遺傳育種 | ||
作物生物技術 | 作物生物技術 | ||
藥用植物學 | 藥用植物學 | ||
種子科學與技術 | 種子科學與技術 | ||
- | 作物信息學 | ||
植物保護 | 植物病理學 | 植物保護 | 植物病理學 |
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 | 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 | ||
農藥學 | 農藥學 | ||
植物檢疫與生物入侵 | 植物檢疫與生物入侵 | ||
應用真菌學 | 應用真菌學 | ||
截至2019年4月,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有在崗專任教師178人,其中教授及研究員85人、副教授及副研究員74人,博士生導師85人,學院三級崗級以上教師39人,博士學位教師比例為91.38%;有中國工程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4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人,教育部優秀“人才計劃”獲得者9人;國際油菜科學界最高榮譽獎—“GCIRC傑出科學家”1人,“CGIAR傑出青年科學家”1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義大利)農業科學獎獲得者1人,印度MRPC油菜研究終身成就獎獲得者1人,布勞格珍妮小麥女性科學家獎1人,中華農業英才獎獲得者1人,湖北省政府最高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獲得者1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獲得者1人,霍英東高校青年教師獎獲得者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湖北省政府專項津貼和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7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崗位科學家14人,建有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
專家類別 | 姓名 |
---|---|
中國工程院院士(專職) | 傅廷棟 |
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 傅廷棟 |
國家級教學名師 | 張獻龍、曹湊貴 |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 李召虎、姜道宏、嚴建兵 |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 姜道宏、嚴建兵、朱龍付 |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 嚴建兵、謝卡斌、謝甲濤、李林、王茂軍 |
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 | 楊光聖、李再雲 |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 張獻龍、李召虎、姜道宏、餘四斌、羅朝喜、王滿囷、王小平、張椿雨、章元明、嚴建兵 |
農業部農業科研傑出人才 | 彭少兵、楊光聖、姜道宏、馬朝芝、嚴建兵 |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 | 任喜峰、張椿雨、傅廷棟、姜道宏、周廣生、張獻龍、劉立軍、邊銀丙、張宏宇、王國平、彭少兵、李國慶、付艷蘋、羅朝喜、馬洪菊 |
湖北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 李再雲、姜道宏、張宏宇、劉克德、嚴建兵、王滿囷、邱法展、林忠旭、金雙俠、朱龍付、塗禮莉、洪登峰 |
武漢市青年科技晨光計劃及學科帶頭人計劃入選者 | 張獻龍、李再雲、牛長纓、王滿囷、楊光聖、朱芬、塗禮莉 |
質量工程
截至2019年4月,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有2個專業通過國家第三級專業認證,1個專業入選國家第二類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專業被評為首批湖北省品牌專業;2個專業獲批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拔尖培養計劃試點專業,承擔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改革試點;有1個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同時建有湖北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建設有國家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2個。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張之洞”班(農科)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作物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國家第三級專業認證:農學、植物保護
國家卓越農林人才拔尖創新型試點專業:農學
國家卓越農林人才複合應用型試點專業:植物保護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農學
湖北省品牌專業:植物保護
教學成果
截至2019年4月,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建設了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7門;主編出版教材17部,其中國家級“十二五”規劃教材4部、農業部“十二五”規劃教材1部、高教社科學社“十二五”規劃教材12部,主編出版的2門教材入選國家精品教材;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湖北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
國家精品教材:《植物生理生化實驗原理和技術(第2版)》、《作物栽培學》
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 ||
年度 | 成果名稱 | 獲獎情況 |
---|---|---|
2014 | 用現代生物科技提升傳統農學學科專業的研究與實踐 | 國家級一等獎 |
截至2019年4月,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擁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育種中心,1個國家研究中心,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4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研發中心以及9個校級研發中心。
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農業微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育種中心:國家農作物分子技術育種中心
國家研究中心:國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武漢)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油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微生物農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藥用植物繁育與栽培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湖北)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油菜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農業部重點實驗室:農業部油菜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農業部長江中游作物生理生態與耕作重點實驗室
農業部級研發中心:農業部微生物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農業部國家果樹脫毒種質資源室內保存中心、國家麻類產業技術研發中心、農業部國家油菜武漢改良分中心
湖北省重點實驗室:作物病害監測和安全控制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昆蟲資源利用與害蟲可持續治理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湖北省高校自主創新基地:重要作物病蟲害防治理論與技術湖北省高校自主創新基地
湖北省級研究中心:湖北省水稻研究中心、湖北農藥製劑研究中心
湖北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北省食用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藥用植物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19年4月,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在“十二五”期間,學院先後承擔“863”“973”“948”“國家科技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省部級科研課題等各類研究項目1303項,批准經費達61326.28萬元;在油菜、水稻、棉花、玉米、麥類(大、小麥)、薴麻、食用菌等多種作物上育成新品種33個,鑒定成果18個,獲授權專利111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參與)、二等獎2項(主持1項、參與1項),省部級科技獎勵38項;五年來,累計發表SCI論文738篇,其中影響因子≥5.0的74篇;最高影響因子達到31.477。
獲獎項目(成果)名稱 | 獲獎人 | 獎勵類別 | 獲獎等級 | 獲獎年度 | 單位排名 |
---|---|---|---|---|---|
農學獎 | 張獻龍(1) | 何梁何利基金會 |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 2019 | 1 |
長江中游稻作氣候-土壤-作物協同優化體系及應用 | 曹湊貴(1),展茗(2),汪金平(10) | 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進步獎) | 一等獎 | 2019 | 1 |
油菜綠色輕簡高效生產技術研發與應用 | 周廣生(1),蒯婕(2) | 2016-2018年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成果獎) | 一等獎 | 2019 | 1 |
無 | 黃見良(1) | 2016-2018年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貢獻獎) | 一等獎 | 2019 | 1 |
廣適性高產優質多抗飼用大麥新品種華大麥13號的選育及應用 | 孫東發(1),任喜峰(2),趙玲(3) | 湖北省科技進步獎 | 三等獎 | 2018 | 1 |
水稻免耕直播低碳豐產栽培技術與應用 | 李成芳(1),曹湊貴(2),汪金平(7) | 湖北省科技進步獎 | 二等獎 | 2018 | 1 |
真菌病毒的發現、理論及其應用基礎研究 | 姜道宏(1),謝甲濤(2),程家森(3),付艷蘋(4),李博(5) | 湖北省自然科學獎 | 一等獎 | 2018 | 1 |
機收再生稻豐產高效栽培技術集成與應用 | 彭少兵(1),黃見良(2) | 湖北省科技進步獎 | 一等獎 | 2018 | 1 |
蒼朮等6種中藥材規範化生產技術升級與產業鏈構建 | 王沫(8) | 湖北省科技進步獎 | 二等獎 | 2018 | 7 |
優質多抗玉米新品種恩單803、恩單804、恩單105的選育和應用 | 邱法展(4) | 湖北省科技進步獎 | 三等獎 | 2018 | 2 |
無 | 傅廷棟(1) | 全國創新爭先獎 | 無 | 2017 | 1 |
無 | 張獻龍(1) | 全國創新爭先獎 | 無 | 2017 | 1 |
無 | 徐文興(1) | 第五屆中國植物保護學會青年科技獎 | 無 | 2017 | 1 |
油菜茬水稻免耕栽培技術及應用 | 黃見良 |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 二等獎 | 2017 | 3 |
棉花輕簡化豐產栽培關鍵技術與區域化應用 | 楊國正(4) | 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 | 一等獎 | 2017 | 3 |
玉米重要營養品質優良基因發掘與分子育種應用 | 嚴建兵(2) | 國家技術發明獎 | 二等獎 | 2016 | 2 |
倉儲害蟲的生物防治資源與應用基礎研究 | 張宏宇(1) | 湖北省自然科學獎 | 三等獎 | 2016 | 1 |
高產、多抗、優質中筋小麥新品種華麥2668的選育與應用 | 孫東發(1),趙玲(2),任喜峰(3) | 湖北省科技進步獎 | 三等獎 | 2016 | 1 |
主要農作物害蟲高效安全燈光誘殺關鍵技術推廣與應用A4 | 朱芬(1) | 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廣獎 | 三等獎 | 2016 | 1 |
水生蔬菜產業技術體系研究與示範 | 李建洪(7) | 湖北省科技進步獎 | 一等獎 | 2016 | 5 |
茯苓規範化種植基地優化升級及系列產品綜合開發研究 | 邊銀丙(3) | 湖北省科技進步獎 | 二等獎 | 2016 | 3 |
神農架地區動物資源分佈格局與保護運用 | 劉曉艷(6) | 湖北省科技進步獎 | 三等獎 | 2016 | 4 |
油菜茬水稻免耕栽培技術及應用 | 黃見良(3) |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科技進步獎 | 二等獎 | 2016 | 3 |
華雜棉H318和華棉3109的推廣及應用 | 張獻龍(1) | 湖北高校優秀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 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 2016 | 1 |
食用菌優質高效安全生產關鍵技術推廣與應用 | 邊銀丙(1) | 湖北高校優秀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 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 2016 | 1 |
中國食用菌南菇北移,北耳南擴關鍵技術創新與生產體系構建及應用 | 邊銀丙(3),肖揚(9),王卓仁(8) | 吉林省科學技術獎 | 二等 | 2016 | 2 |
服務社會
截至2019年4月,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創建高產高效栽培模式5套,累計輻射推廣面積1.2億畝,新增經濟效益23.3億元;累計組織專家120餘人次赴全國各地開展新農村建設服務,培訓農村基層幹部、技術人員4000餘人次;依託“111”計劃組織專家80餘人次赴天門市岳口鎮健康村和隨州市三里崗鎮吉祥寺村開展科技服務和諮詢,在棉花和食用菌品種選育及推廣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合作。
截至2019年4月,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先後與美國、加拿大、韓國、日本等國的高校、研究機構建立了科研、人才交流與培養合作關係;實施了100多項中國國外專家來院講學和技術協作項目,獲得了國家重大對外交流合作專項;與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美國普渡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日本鹿兒島大學、韓國東亞大學、泰國清邁大學等簽訂了學生交流、互換協議;多名專家在國際學術組織機構中任職,如國際油菜研究諮詢委員會(GCICR)主席傅廷棟,國際油菜研究諮詢委員會(GCICR)理事周永明、楊光聖,美國農學會(ASA)、作物學會(CSSA)資深會員彭少兵等;學院成功舉辦了第十二屆國際油菜大會、中加芸苔屬基因組學和油菜遺傳改良研討會、全球氣候變暖與水稻研究對策國際學術研討會、國際生物質能與生物技術學術會議(共三屆)、國際棉花基因組大會等國際性會議、第十五屆國際核盤菌研討會,舉辦了作物學、植物病理學、棉麻、食用菌、昆蟲等全國性、省級學術年會和專題研討會,承辦第六屆全國高校農學院院長年會。
職務 | 名單 |
---|---|
黨委書記 | 周雄 |
院長 | 朱龍付 |
黨委副書記 | 孫超 |
副院長 | 羅朝喜、姜海、王滿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