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炳鑫
趙炳鑫
趙炳鑫,男,漢族,祖籍寧夏西吉,1967年生於寧夏西海固。1987年寧夏固原農業學校畜牧獸醫專業畢業,1991年進入寧夏回族自治區黨校政治理論專業進修,1995年自考畢業於寧夏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現為領導哲學專業在職研究生。1987年以來先後在寧夏西吉縣白城鄉、蘇堡鄉政府、西吉縣紀檢委工作。現供職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黨校、寧夏行政學院,任辦公室副主任、《寧夏黨校報》副總編。
工作之餘參與社科研究,先後完成並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關於山區農村文化的反思》刊於《寧夏學刊》1993、3;《關於貧困地區發展經濟的思考》刊於《寧夏黨校學刊》1993、4;《教育憂思錄》刊於《新聞大世界》1996、4;《孔子重德思想初探》刊於《塞上文苑》2000、2;《淺談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者人格力量在企業管理中的價值》刊於《市場經濟研究》1999、5;《淺談加強新時期企業領導隊伍建設》刊於《中共銀川市委黨校學報》2001、5;《論〈傷逝〉的悲劇意義》刊於《塞上文苑》2000、5;《心態失衡----腐敗的心理動因》刊於《寧夏黨校學報》2002、2;《文藝的生命力來自人民》獲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文聯舉辦的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50周年理論徵文三等獎(與人合作);論文《針對民族地區特點,積極探索黨風廉政教育的新途徑》在1997年全區紀檢監察調研成果交流理論研討會上被評為優秀論文(與人合作);2002年參加了中共中央黨校省部級科研課題《關於黨的作風問題的調研與思考》和《寧夏地區文化發展現狀調研報告》,兩項科研項目成果均已通過中共中央黨校學術委員會的鑒定;2006年主持的寧夏回族自治區紀委監察廳重點調研課題《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構建少數民族地區和諧社會》,2007年調研形成的論文《淺談伊斯蘭教義中的廉潔觀在新時期回族地區廉潔文化建設中的現實意義》分別獲自治區黨風廉政建設理論研討會論文一等獎。
趙炳鑫以嚴謹求實立學,以正直誠信立身,以不懈追求立人。先後在1996年在全國黨紀政紀條規知識競賽活動中獲固原賽區個人二等獎;在1994年獲西吉縣委宣傳部、人武部、廣播電視局新聞報道三等獎;在1995年度獲《固原日報》優秀通訊員;在1998、1999、2000、2001年度新聞報道中獲《銀川晚報》優秀通訊員獎;在1993、1994、1995年獲《寧夏日報》優秀通訊員獎; 1998年獲寧夏回族自治區黨校信息通訊二等獎;2001、2006年被寧夏回族自治區黨校評為優秀公務員;2003年被評為中央黨校函授學院寧夏分院建院10周年優秀班主任,2001年被寧夏回族自治區紀委、監察廳評為“宣傳教育先進個人”稱號,2005年被寧夏回族自治區黨校命名為2003----2005年“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08年獲得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學習與宣傳》優秀通訊員獎。
工作之餘,涉獵文學創作,曾為“海韻原創文學網”、“闌珊處原創文學網”文字總監,《銀川晚報》特邀撰稿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寧夏分會會員,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寧夏雜文學會會員。網名邊緣客,網路發貼用名雪影冰痕。自1990年創作以來,在傳統平面媒體《光明日報》《中國藝術報》《中國教育報》《學習時報》《文藝報》《文學報》《中國西部發展報》《中國文學》《青年文學家》《作家報》《朔方》《黃河文學》《民族藝林》《人文荊州》《文藝新觀察》《是與非》等發表文學作品300餘篇,100餘萬字。創作涉及小說、散文隨筆、雜文、評論、報告文學等多種體裁。多篇作品被《當代文學精品選》《當代文學選萃》(詩歌卷)《眺望遠方》《西部的天空》《感恩故鄉》等20餘種選本選入,被《讀者》轉載。有文學作品多次在區內外獲獎。1993年詩作《關於父親》獲西吉縣詩歌徵文二等獎;《有關房子的隨想》獲1998年銀川房地產交易市場、《銀川晚報》聯合舉辦的“房子的故事”有獎徵文二等獎;《讀書人語》一文參加銀川市婦聯、《銀川晚報》社在2001年舉辦的“聞香識書,我評我薦”讀書有獎徵文活動中獲三等獎;2000年《情系故土綉華章》一文榮獲第八屆“民族團結徵文”二等;1992年《綠染荒山霜染鬢》在自治區綠化委員會,區林業廳和寧夏電台舉辦的“綠色之歌”有獎徵文中獲三等獎;《山區少女婚戀憂思錄》獲《寧夏日報》1991年上半年好稿獎,被寧夏新聞工作者協會、寧夏新聞學會又評為好新聞二等獎;《寫給冬紅》獲1995年寧夏廣播電台、寧夏廣播電視報、陝西永壽製藥廠聯合舉辦的“永葯杯”散文徵文大賽二等獎;《傻傻的呂日周》獲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四屆“香山杯”雜文徵文二等獎;《貪慾之悲》一文獲寧夏紀委、監察廳2003----2004年言論評獎二等獎;2000年《火石寨-----一片神奇的地方》獲甘肅省“西部之光”大型散文、報告文學徵文三等獎(一等獎空缺);2010年《清風抱夢水稍子》一文獲寧夏作家協會徵文二等獎。2002年《黃土地上的戀情》獲“三個代表”的忠實實踐者《人民文學》優秀報告文學獎;《西海固散墨》在2006年參加由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國際在線、中國日報網站、央視國際網路、中青網、中國經濟網、新浪網、搜狐網等全國10家知名網路媒體首次聯合主辦的“我的中國夢”網路徵文大賽,經新浪網推薦獲提名獎。2008年作品《流亡者的追憶》獲第五屆全國黨校系統校報協作會、中共中央黨校學習時報“新聞時評類”優秀作品一等獎。結集出版有散文隨筆集《不可碰觸的年華》一書,散文評論集《孤獨落地的聲音》一書,主編《聽海——海韻文學精品選集》,學術隨筆《哲學深處的漫步》一書由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現受聘為炎黃文化出版社特邀編審,《中國教育星空》《教師文苑》特邀編委。
《不可碰觸的年華》(趙炳鑫散文隨筆選集)是趙炳鑫藝術才華的一次集中展示。他的散文創作具有行文的憂鬱美;詩歌的意境美;哲思的深邃美!
他的散文創作可以說全部都與西海固有關。他介紹西海固的風土人情:須彌山、火石寨;固原的“磚包城”、西吉的黨家堰;撩心逗肺的花兒、有滋有味的年戲;西海固的黃酒、麵塑、燎疳(跳火坑)……他幾乎寫遍了西海固的山山水水、方方面面,以抒發一個遊子對故鄉的的眷戀和懷念。他記述西海固的苦難和在苦難重壓下的西海固人:父親、母親、鄉黨、山民;遠去的伯父、失學的孩子、山裡的男人;老大娘滄桑的身影、小媳婦凄楚的眼淚、女人們的善良堅強與隱忍……西海固人在苦難中跋涉的沉重和頑強是趙炳鑫散文中最讓人感動的內容。《在彭堡的日子》《回望白城》《旱年紀事》《大山深處的那戶人家》……這些作品就像滋生它們的黃土地一樣厚重樸實,衷婉動人。生性木訥的趙炳鑫在抒寫與自己血脈相通的父老鄉親時卻是錦心繡口,深情無限,字裡行間西海固人生存的艱難與不易、心性的善良與實在,歷歷在目,觸手可及。真誠熾熱的情感、純凈質樸的語言、平實細膩的心靈體驗是這些散文最突出的特點。
最能夠標示趙炳鑫散文藝術成就的,要算那些抒情寫意、詠志遣懷的作品。這類作品為數量不是很多,從創作的角度看卻比較成熟,正如寧夏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副教授孟悅朴先生所說:對西海固揮之不去的眷戀和憂傷、對現代都市心理上的疏離與逃避使趙炳鑫的散文瀰漫著一種感傷的氣息。這很容易讓人想起上個世紀初中國的鄉土文學:豐富的鄉土記憶與窘迫的都市現實形成巨大的心理反差,孤獨無處傾訴的苦悶又不斷咬噬著敏感的神經。而恰恰是這些內在的衝突與痛苦,成就了一代文學大師們的輝煌。同樣,文學也成為趙炳鑫這個自稱是“城市邊緣人”審視自我、安放靈魂的芳草地,使他在艱難而蒼白的現實中有了自己“詩意的棲居”。《心之詠》《讓靈魂放生》《鄉間月色真好》《關於孤獨》《鄉村情感》《獨對秋風》《渴望雪塬里的故鄉》《城市難為“家”》《故鄉的四季》《永遠的故土》《家鄉的雪》《西海固散墨》《一個城市邊緣人的心情》……單從作品的名稱就不難體味到作者濃郁的感傷情懷。複雜的人生況味、溫馨的鄉土記憶、頑強的山裡人秉性氤氳成較為豐富的內涵底蘊,使得趙炳鑫的那些孤愁離緒甚至風花雪月都透露出一份深沉和凝重。在流浪都市、遠離故鄉的日子裡,守望著記憶、拒絕無奈,“把孤獨的歲月守望成一曲憂傷的詠嘆調”,溫婉細膩,韻味悠長。
趙炳鑫談哲學,既重學理,亦重性情。他寫的哲學隨筆,寫得洋洋洒洒,灼見不乏,使人覺得有種別樣之意趣。有時候,在學理架構內注入一些詩情意象,往往比縝密之邏輯更能曲盡設象或立意者的心靈神致。趙炳鑫的哲學隨筆之撰述獨具風致:它立足時代語境,根據論主思想脈絡,展示西方哲學史上兩千多年來的學理邏輯,在範疇之背後,去辨識從泰勒斯、畢達哥拉斯、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到伊壁鳩魯、笛卡爾、斯賓諾莎、洛克、休謨;從康德、黑格爾,到叔本華、尼采、薩特、海德格爾等五六十位西方先哲的精神文化多彩之風貌,凸顯他們各具特色之思想創穫、理論規模和心路歷程。並對他們的遊歷、講學、授業、交友、從政、帶兵、婚姻、疾病、感官享受乃至個人生活,其中那些微小之勝利,病理性之激情,荒野中之孤獨感,感悟生死之肉體證詞,那些令我們驚詫的邏輯傳承之中的異教徒氣質,在美與罪之間,編織出有關西方哲學傳統的神秘與複雜。
正是立足時代語境,依憑論主哲思文脈,趙炳鑫在同情地理解之基礎上,著力提挈思想者人文致思之綱脈與心旅,充分展示他們的人類情懷與思想創穫,卻又潛心深掘他們在理論構建上之粗陋與悖謬,並隨機提示自己消解謬誤、另闢新徑之獨特思路。這些特點,構成了他的《哲學深處的漫步》一書之主體部分。這本書有紮實豐富的史料文獻,但不是歷史研究;有精妙的細節與情景,但不是小說;有節制的邏輯運演推理,但不是學術專著;有人物形象,但不是傳記。人物、環境、事件、歷史、文化、理論、邏輯、精神、傳統、學理等等,皆納入到一種沉思之“漫步”中,並在西方文化哲學之內部,用排查兩千多年來典籍之耐心,拾掇那些散亂之資料線頭,編織出一種既是散文又是理論的互文性很強之文本。作者用西方兩千六百多年以來的五六十位經典先哲之形象譜系,構築了一部散文式之西方哲學簡史;他用四十多篇文章所敘述的西方哲學史上之思想者形象譜系,讓我們看到了一代代西方哲人之間精神、思想之傳承與延續,以及他們相互間之認同、質疑、批判、辯駁。故西方先哲之形象譜系展示的實際上是精神矩陣,這些先哲之間內部之對話本身,也構成了活的歷史,活的傳統。儘管西方文化是否建立起了他們的精神秩序,學界爭論不休,但當代世界文化危機已成事實。文化危機實質上是創造力之危機,是當代人面對傳統之束手無策——尚未找到一種恰當之路徑,去與中外古人對話。是否有種最具體切近之目光投向傳統,趙炳鑫《哲學深處的漫步》作為一種嘗試,擺在了我們的面前。
趙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