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澳門

悅讀澳門

《悅讀澳門》是2014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志良葛笑政

內容簡介


吳志良編著的《悅讀澳門》為“澳門文學叢書”之一。全書以“讀·澳門”“品·澳門”“緣·澳門”三部分收錄作者散文隨筆近八十篇:《澳門,美麗的化身》《一個沒有悲情的城市》《華洋共處分治特色考》《文學、認同、家園》《品味另一個澳門》《濠鏡擎天弼典範貴如一》《把世界帶回澳門》……文章長短不一、內容多樣;既有感性隨意,又有理性思考;以淵博的文化知識及幽深的關懷之情,為澳門當代散文注入了批判、反思等精神元素,成為澳門少有的大文化散文的代表。

作者簡介


吳志良 1985年北京外國語學院葡萄牙語專業畢業;1986年赴葡萄牙,先後在里斯本大學文學院、葡萄牙天主教人文科學院法律專業進修;1991年在澳門東亞大學完成為期兩年的公共行政課程;1997年獲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1988年加入澳門基金會,1992年起出任管理委員會委員,后出任主席,2001年該會與澳門發展與合作基金會合併成立新澳門基金會後,擔任全職行政委員,於2010年7月起出任該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又任澳門公共行政管理學會會長、澳門學者同盟主席、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副會長、中國明史學會理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和學術交流基金會理事,以及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客座教授
主編《澳門論叢》、《新澳門論叢》、《濠海叢刊》和《澳門法律叢書》等叢書百餘種,也是《粵澳公牘錄存》、《澳門叢書》、《澳門百科全書》和《澳門總覽》的雙主編之一,併合作主編《明清時期澳門問題檔案文獻彙編》、《粵澳關係史》、《澳門歷史新說》、《澳門編年史》、《澳門史新編》和列國漢學史書系共25部。著有《葡萄牙印象》、《澳門政制》、《青年與澳門未來》、《東西交匯看澳門》、《生存之道——論澳門政治制度與政治發展》(中、葡文版)、《澳門政治制度史》及《一個沒有悲情的城市》。合著有《葡萄牙投資指南》、《澳門政治社會研究》、《鏡海飄渺》、《東西望洋》、《過十字門》、《早期澳門史論》。

媒體推薦


澳門眾多的寫作人,從語言與生活的密切關聯里,堅守著文學,堅持文學書寫,使文學的重要性在心靈深處保持不變,使澳門文學的亮麗風景得以形成,從而表現了澳門人的自尊和自愛,真是彌足珍貴。
從“澳門文學叢書”看,澳門文學生態狀況優良,寫作群體年齡層次均衡,各種文學樣式齊頭並進,各種風格流派不囿於一,傳統性、開放性、本土性、雜糅性,將古今、中西、雅俗兼容並蓄,呈現出一種豐富多彩而又色彩各異的“雞尾灑”式的文學景象,這在中華民族文學畫卷中頗具代表性,是有特色、有生命力、可持續發展的文學。
這套作家出版社版的文學從書,體現著一種對澳門文學的尊重、珍視和愛護,必將極大地鼓舞和推動澳門文學的發展。就小城而言,這是她回歸祖國之後,文學收穫的第一次較全面的總結和較集中的展示;從全國來看,這又是一個觀賞的櫥窗,內地寫作人和讀者可由此了解、認識澳門文學,澳門寫作人也可以在更廣遠的時空里,聽取物議,汲取營養,提高自信力和創造力。
——摘自王蒙《澳門文學叢書·總序》

圖書目錄


讀澳門
澳門 澳門
遠觀近看皆相宜
我心中的澳門
一個沒有悲情的城市
華洋共處分治特色考
我們的驕傲、自豪與欣慰
澳門的文獻 世界的遺產
藏書以資博洽
澳門的歷史與記憶
天下事變每生於兩情不通?
翻譯是叛徒還是使者?
──早期澳門翻譯的社會功能
廬山真面目
香山濠鏡辨光芒
以全球史視野深入解讀澳門歷史
全球視野和地方知識
作為本土知識體系而構建的澳門學
澳門歷史話語權的回歸
橫看成峰側成嶺
回歸本真,親近歷史
尋找澳門文化的意義
澳門、馬禮遜與中西文化交流
一部16至19世紀的澳門文化發展史
月出濠開鏡 清光一海天
世間萬物,悉從幻生
輕舟已過萬重山
鄭和下西洋六百周年的啟示
旅遊文化與文化旅遊
澳門在中國走向世界中的作用
澳門:城市變遷與個性呈現
學術責任與學界使命
傳統的失靈與新秩序之重建
建立信任社會
獨特的交往藝術 獨特的精神家園
澳門善治之道
建立現代社會治理模式
從制度上理清、規範政府、市場和社會之間的關係
開放改革的大勢不可逆轉
居安思危謀長遠 開放改革創未來
品澳門
品味另一個澳門
歷史的腳步在加速
歷史剛剛開始
喚醒漸漸淡去的記憶
此情可待成追憶?
《 回歸路上 》 序
別問我是誰
和諧之城
不同而和 和而不同
小小城市肩負的文化使命
“澳門製作 本土情懷”
——追尋澳門文化的根和魂
城市的靈魂
吾土吾鄉之一草一木
天地人和說澳門
文學是一種文化資本
新時代呼喚新文學
文學 認同 家園
為澳門形象再添一筆
迎接更加燦爛的文學春天
海闊天空我自飛
讀書無他,求其放心
回歸經典,升華生命
從閱讀中獲取正能量
分享公務員的苦與樂
緣澳門
濠鏡擎天弼 典範貴如一
——看文獻紀錄片 《 柯麟醫生》有感
高山流水心自知
把世界帶回澳門來
來時的路也是歸程
故鄉情真
小城故事
默默的厚重豐碑
閑拋閑擲閃明珠
夢裡明知身是客
——戲里戲外穆欣欣
風從哪裡來
——假如林玉鳳愛上了你
遠在天邊
良師益友盧德奇
此情只應天上有
——致盧德奇
遠山近水,木棲於林
謙謙的學者,可敬的師長
難忘恩師情
附錄一:文章是案頭的山水
——吳志良史海澆塊壘……未艾
附錄二:澳門文學,和一個叫吳志良的人……張麗鳳
後記

文摘


我心中的澳門
在澳門文學中,遊記文學佔了相當大的分量。有關澳門許多膾炙人口的篇章,都是遊歷澳門的文人騷客所留下的。黃天驥先生《澳門普濟禪院詩碑序》一文中對此有極為生動的概述:
神州騷客,常乘興以南遊。嶺嶠英才,因風雲而際會。囊書仗劍,筆墨淋漓。或寄傲於榕陰,或騁懷於沙嘴。撫煙霞之變幻,慨邦國之廢興。覽潮汐之漲消,紓胸襟之積悃。於是晴川芳草,盡入詩題。鶴渚鳧汀,遍留鴻爪
回歸后,澳門再次引起國人和世人的高度關注,煕煕攘攘,往來不絕,不少遊人觸摸到小城的真面目后還有感而發,慨嘆歷史,感詠文化,讚美風物,享受美食,不一而足,於是乎,“‘我心中的澳門’全球華文散文大賽”應運而生,旨在為這類文字提供一個較為系統的發表平台,並以此鼓勵更多人抒寫澳門和刊登更多有關澳門的文章,更廣泛地傳播小城的真、善、美,最終達至充實豐滿澳門文化形象的目標。
一晃十年過去了。澳門的變化令人目眩,特區的發展也日新月異。變的,是城市的外觀,是表象;不變的,是城市的精神和品格,是她令人嚮往、撩人情愫的天然、真實、純樸、寧靜的人文風景線。在這裡,天堂與地獄只有一線之隔,人們從靈魂深處體會到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從骨髓里體驗到什麼是生活、什麼是人生。而善惡共生、諸神同在,美羞無遮,靈肉渾然,不同宗教、信仰、風俗、背景的人平等對話、和睦相處,又是那麼的自然親切,那麼的平和自在,而且無論逆境順境,失勢得勢,都善解人意,守望相助,充滿了惻隱之心,洋溢著人性關懷。在這裡,“發生不了大不了的事情”,卻又與國運世情息息相關、絲絲相扣,最後成就了“人類文明實驗室”的美譽,散發出不盡的人性光輝。
沒有造作,卻風情萬種;沒有聲張,卻令人動容。或許,這就是澳門迷人之處。在澳門生活過的人,無不被她迷倒,無不夢回其中。相思的還有走馬觀花的人,不經意的接觸,不經意地迷戀。我們是幸運者,雖然都是地球的過客,但可以天天與她生活在一起,也許會有很多的不滿,會有很大的迷惑,甚至很高的失落。可靜下來細想,她給我們安居樂業之所,給我們安逸舒適之途,給我們安心寄情之境,卻從來未要求過什麼。夫復何求?
澳門是塊寶地,雖然微不足道,卻為祖國發展、為人類進步竭盡綿力;澳門是塊福地,沒有經歷太多天災人禍的苦痛和磨難,為許多天南海北的來客提供了立錐安身之所。感謝諸位參賽者,以其獨有觸覺和視覺,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反思和珍惜的參照,為這個城市增添了優美的篇章。作為“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我們,常懷感恩之心,是對這塊土地以及關心愛護她的人士的最好回報。
(《澳門的雲淡風清:第五屆“‘我心中的澳門’全球華文散文大賽”獲獎作品集》序)
2013年歲末鐘聲中
一個沒有悲情的城市
澳門地處邊隅,長期以來,並非一個十分引人注目的城市。在許多地圖上,甚至找不到澳門這個地方。然而,這個方圓只有二十八平方公里、人口只有四十六萬的小城市,每天卻有數以萬計的遊客前來觀光旅遊,流連忘返。單在過去的2005年,澳門就接待了超過一千八百萬遊客。更令人不解的是,很多到過澳門的遊客,都會再次光臨,而那些在這個小城工作居住過一段時間的人,更是對澳門念念不忘,牽掛在心。澳門到底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其魅力何在?
要解答這個問題,恐怕要回溯歷史,進入澳門社會的深層,探究城市的精神靈魂和文化性格。
一個城市的特殊歷史發展進程,鑄造出這個城市獨特的性格,也成就了這個城市的魅力。遠在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便已經在澳門地區一帶活動。南宋時期,開始有比較多的內地移民進入澳門。但澳門發展成為南中國的一個港口城市,還是在明朝中葉東南亞和葡萄牙商人到來貿易之後。據《明史》所載,葡萄牙是以借地晾曬水濕貢物為名而獲許在澳門上岸的,但他們是怎樣長期居住下來的呢?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依當時的因循守舊、事事講究祖訓的官僚體制,天朝不可能網開一面,讓葡人長期據居澳門。如果要這樣做,一是必有重大原因,二是必須尋找可循先例。史學界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爭論,現在還沒有達至完全的共識。我們認為,明朝政府之所以在全面海禁的情況下開放澳門讓葡人居住,是因為在三個方面有所需要:
一是嘉靖皇帝為追求長生不老和延續香火,需要龍涎香。各地官員想方設法,四處尋找採辦。而“夷舶入澳”,就意味著有了從印度洋獲得龍涎香的渠道。梁嘉彬先生考察葡人入據澳門的過程后,不無感慨地說:“葡人始通中國時,布政使吳廷舉以缺上供香故,破例准其貢市;至是以缺香物故,准其入居濠鏡。”
二是清廷為了邊防,特別是為了應付東北與滿洲人的戰事,需要火炮明軍1522年在西草灣葡萄牙人交戰,就了解到佛郎機銃的先進性及其快速發射火力的厲害。將葡人安頓在澳門,就意味著有了獲得火炮及其製造人員和技術的渠道。
三是兩廣政府一向以貿易養兵餉,為了解決日益嚴重的財政困局和加強海防,需要衝破海禁,開放外貿。而開放澳門,讓在東南沿海流竄的葡人上岸貿易,也意味著主要依賴對外貿易稅收的兩廣政府的軍民財政有了著落。但葡人居澳與加強海防有什麼關係呢?
自從鄭和下西洋之壯舉結束后,明朝帝國已經由盛入衰,基本失去了遠航和海上作戰的能力,對侵擾東南沿海的倭寇束手無策。葡萄牙人抵達后,與倭寇串通一氣,令海防形勢更加複雜。與其任其到處流竄,不如誘之以利,允許他們上岸,將他們與倭寇分離,借澳門為屏障,以夷制夷,協助海防。而葡人之最終目的,便是與華貿易,開放澳門可一舉兩得,一箭雙鵰。
之所以選擇澳門,是因為澳門與大陸相連,離商貿重地廣州不遠,方便往來貿易,且地理位置易於設關防守。葡人若有不軌圖謀,封閉關閘、斷水斷糧即可,防範起來十分方便、經濟且有效,勝過千軍萬馬。
從體制上,中華帝國曆來有“藩坊”之設。在一些外國人較多的貿易城市,往往允許外國商人集中居住,且賦予他們一定的自我管理的權力。若非重大事務,天朝官府一般不干預。至明朝,肅州仍有“藩坊”。澳門向葡人開放,便循此例。事實上,澳門開埠之後,明朝以降,中國政府除了緊緊抓住主權和治權進行宏觀掌控,也甚少插手澳葡內部事務,任其繁衍生息,並充分理解和關照他們與母國葡萄牙的血緣和文化聯繫。只有在葡人自覺不自覺侵犯中國主權或治權以及發生重大華洋糾紛時,兩廣地方官員才介入。
澳門開埠的此一特殊歷史背景,令葡人深明對天朝的致命依賴性。葡人一方面依葡萄牙法律風俗實行一定程度的內部自治;另一方面,不僅遵守天朝的法律、服從中國官員的管理,還充分尊重中華文化傳統和風俗,與華人和平共處,甚至通婚生子。很多時候,他們還以天朝“子民”自稱,依附並效忠朝廷,一體納糧,並在有需要時應召服役,如多次助明抗清。
在葡人居澳四百多年的歷史中,當然並非毫無磨擦、矛盾和衝突,但在每次衝突中,葡人最終都能審時度勢、知所行止,不致於令衝突上升至武力交鋒。這種華洋共處分治的情況,大致維持到鴉片戰爭之後。
正是因為中葡兩國人民的這種文化自覺,使得澳門歷史發展沒有太多的高低起伏,沒有太多的波折苦難。在處理偶爾發生的危機時,雙方也基本上沒有擺出以我為主、唯我獨尊的姿態,能夠不拘小節,不將小事化大,不搞茶杯里的風波,使得危機最終可以和平化解。在鴉片戰爭之後國際形勢對華極其不利的情況下,直到1887年《中葡和好通商條約》的簽訂,葡萄牙才得到“永居管理澳門”的權利。
即使這樣,由於條約中澳門地界未清,葡萄牙人並沒有真正得到澳門的管理權,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賴中國。因此,他們在推行殖民統治時不能不有所顧忌,還需要認真考慮清廷的取態和利益,需要小心謹慎處理居澳華人有關事務及其與祖國的血脈聯繫,充分照顧華人的家國情懷。葡萄牙人十分清楚,澳門如果不能為中國利益服務,便失去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他們還意識及明白到,澳門如果沒有華人居民,便不再是澳門。在澳門從葡人居留地轉變為葡萄牙佔領時期的過程中,雖然清朝駐澳衙門被關閉、駐澳官員被驅逐,但實質上,中國對澳門的政治、經濟影響從來沒有消失過,只是從有形變為無形,而居澳華人與祖國的文化聯繫則變得更加強烈和不可分割。
有人說,澳門是中國最早開放的一個特區。對此,我們深有同感。雖然這種開放顯得有點被動,有點無可奈何,但明中葉后,中華帝國由盛入衰,歐洲人在堅船利炮的護送下抵達國門,開放澳門可能是唯一的辦法。此一折衷之舉,令澳門有機會成為南中國一個重要的對外貿易港城,也令澳門成為西方進入中國的一座橋頭堡。此一折衷之舉,迫使澳門在中西夾縫中尋找自己的生存空間,儘可能克服內部的差異和爭端,自強不息。因為這樣,澳門發展成為了中西並舉、古今同在、雅俗共存、多元複合的城市,養成了兼容並包、互讓互諒、敞開胸懷的文化性格,創造出不同思想、不同文化、不同信仰可以共生共存的社會環境,形成了祥和安定、保持對話、信任合作的社區生活。在澳門居民的心理結構深層,沒有非黑即白的極端,沒有你死我活的悲情。
也正因為這樣,澳門就有了一個比較寧靜和諧的社會環境,為“不同而和,和而不同”的傳統哲學理念提供了滋生根植的土壤,使得中葡利益可以各有所得,使得華洋居民可以各自心有所歸,使得中外文化風俗、宗教信仰可以求同存異,各自發展,使得澳門可以在相當程度上發揮溝通中西的橋樑作用,成為東西方關係的變壓器
我們由此可以推論,如果沒有澳門,沒有澳門在西學東漸、東學西傳過程中所扮演的積極角色,禮儀之爭、鴉片戰爭可能會大大提前,儘管那時國勢國力尚強的明朝中國未必一籌莫展、一敗塗地。其後的歷史發展表明,雖然西風已經壓倒東風,且為大勢所趨,澳門最後無法避免禮儀之爭和鴉片戰爭的發生,然而,放在中西關係的宏觀視野去考察,澳門彈丸之地,卻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溝通中西思想文化和經濟貿易,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外國力量侵入中國的緩衝區,避免了更多、更大的衝擊和災難;與此同時,又成為國人觀察世界、開闊視野的一個窗口,從而推動中國近現代化的進程。
澳門彈丸之地,也曾經為鄭觀應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提供活動舞台,孕育推翻帝制的共和革命;澳門彈丸之地,一度成為華夏大地災難與世界局勢動亂中的蓮花凈土,以其寬闊的胸懷和無限的包容,不僅為不同信仰、不同思想的人提供生存、交流的空間,還默默無聞地為許多有需要的人提供無私的奉獻和幫助。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接受了超過本地人口總數的難民,充分顯現出其人性關懷和人道主義的光輝。
澳門彈丸之地,身臨其境地見證了近代中外交往、碰撞和衝突,也切身感受到中華民族受外族欺凌的苦難。對中華民族來說,澳門為外國人據居,絕非一件光彩的事情,因此,澳門回歸祖國之時,舉國歡慶,舉世矚目,令人動容。然而,在反思那一段不堪回首的歷史的時候,在吸取慘痛歷史教訓的同時,我們更加應該保持平常心態,走出歷史的悲情,理性認識到澳門的積極意義:無論在中國還是世界歷史上,也不管從哪一個角度看,作為中西文明溝通的橋樑和薈萃之地的澳門,在政治、軍事、文化及宗教諸多領域都曾發揮過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為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群族的相互認識、溝通、理解、尊重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這就是澳門,這就是澳門的精神,這就是澳門的魅力所在,也是澳門的價值所在。遊客來到澳門,感受到的是樸實無華的人性化、生活化的氣質,而不是現代城市的囂嚷煩躁。正是在平凡中,澳門給人不平凡的感覺,而且這種感覺是那麼的自然、親切、友好、溫馨、舒適,沒有絲毫的矯情和造作。
2005.6.19
P9-16

後記


2007年,我寫了一篇短文,叫《讀書的情致》,全文如下:
如何在浩瀚書海中,尋找一本好書?這是很多讀書人面臨的一個難題。記得讀大學時,語文有“泛讀”和“精讀”兩門課,既“精”又“泛”,以求融會貫通、觸類旁通。顧名思義,“泛讀”指泛泛而讀,當然比瀏覽稍微認真點,非但不能不求甚解,還要寫讀書報告;“精讀”即精細地讀,逐行逐字甚至連標點都不放過地讀,看看人家是怎樣遣詞造句、構造文章的。而“精讀”的文章,當然是老師依多年教學經驗精挑細選的。如果沒有老師指導,我們該怎麼辦?
林語堂先生在《論讀書》一文中,將作家及其作品生動地喻為情人:“一人必有一人中意的作家,各人自己去找去。找到了文學上的愛人,他自會有魔力吸引你,而你也樂自為所吸,甚至聲音相貌,一顰一笑,亦漸與相似。這樣浸潤其中,自然獲益不少,將來年事漸長,厭此情人,再找別的情人,到了經過兩三個情人,或是四五個情人,大概你自己也已受了熏陶不淺,思想已經成熟,自己也就成了一位作家。若找不到情人,東覽西閱,所讀的未必能沁人魂靈深處,便是逢場作戲;逢場作戲,不會有心得,學問不會有成就。”
不過,在現代社會,信息泛濫,書海如煙,消費主義又令人情迷意亂,尋找“情人”實非易事。這時,或許需要將看書和讀書區別對待,免得迷失。曾國藩說過,看書讀書是不一樣的:“看者攻城拓地,讀者如守土防隘,二者截然兩事,不可闕,亦不可混。”換言之,要找到自己喜歡的作家和作品,還需要積極進取,閱覽一定數量的書籍,有一定的積累,而找到后便要忠貞不貳、不再逢場作戲了。的確,如果我們找到所愛,也就找到樂趣,步入坦途了。
在朋友眼中,我算是一個勤奮的人。自己也深知笨鳥先飛的道理,讀書寫作,時刻不敢鬆懈。廣志君細心,發來我2。08年以後發表的文章目錄,比自己的存檔還齊全,長長短短乜有近百篇。正好欣欣要編澳門文學叢書,就把這些雜亂的文字交給她去處理了。
原來,要編輯這些文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雖然我早就想好了書名,以為順著主線排列便是,但文章長短不一,文字交叉重複,涉及內容多樣,有感性隨意又有理性思考,而且多少要有點文學性,怎麼編排都不理想,只好難為讀者了。
這些大部分為近年寫下的文字,大多跟本人工作和研究直接相關,許多還是命題作文,要不是出席研討會的論文,要不是某些場合的講話稿,有些還是基金會項目的宣傳文章。當然,更要感謝師友、學生的信任,經常囑寫序言,迫使我不停對一些問題進行思考。除開幾篇懷念故人的文章,其餘基本上都圍繞著一個主題——澳門,並且大致記錄了本人工作、研究與思想的軌跡。
費二十年之功研究澳門后發現,要讀懂澳門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或許,窮一輩子之力,也無法讀懂她。可是,在閱讀澳門的艱難過程中,我非但沒有苦痛和氣餒之感,相反,不時產生喜悅和歡樂之情。正如在接受澳門大學頒授客座教授儀式上所感言:感恩澳門,是她兼收並蓄的品德慷慨無私地收容了我,給了我生存發展的空間;感激澳門,是她令人神往的歷史文化撫育啟迪了我的心智,引導我步入文化學術的殿堂;感謝澳門,是她歷史轉折的契機及其樸實無華的環境造就了今天的我。我亦必窮餘生之力,護城守土,獻身干這塊神奇的土地。
悅讀澳門,是我的心聲。如果能夠引起讀者的些許共鳴,就是我最大的欣慰。 2014.5.1

序言


值此“澳門文學叢書”出版之際,我不由想起1 997年3月至2013年4月之間,對澳門的幾次造訪。在這幾次訪問中,從街邊散步到社團座談,從文化廣場到大學講堂,我遇見的文學創作者和愛好者越來越多,我置身於其中的文學氣氛越來越濃,我被問及的各種各樣的問題,也越來越集中於澳門文學的建設上來。這讓我強烈地感覺到:澳門文學正在走向自覺,一個澳門人自己的文學時代即將到來。
事實確乎如此。包括詩歌、小說、散文、評論在內的“澳門文學叢書”,經過廣泛徵集、精心篩選,目前收納了多達四十八部著作,暫分兩批出版。這一批數量可觀的文本,是文學對當代澳門的真情觀照,是老中青三代寫作人奮力開拓並自我證明的豐碩成果。由此,我們欣喜地發現,一塊與澳門人語言、生命和精神緊密結合的文學高地,正一步一步地隆起。
在澳門,有一群為數不少的寫作人,他們不慕榮利,不怕寂寞,在沉重的工作和生活的雙重壓力下,心甘情願地擠出時間來,從事文學書寫。這種純業餘的寫作方式,完全是出於一種興趣,一種熱愛,一種詩意追求的精神需要。惟其如此,他們的筆觸是自由的,體現著一種充分的主體性;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對於社會人生和自身命運的思考,也是懇切的,流淌著一種發自肺腑的真誠。澳門眾多的寫作人,就這樣從語言與生活的密切關聯里,堅守著文學,堅持文學書寫,使文學的重要性在心靈深處保持不變,使澳門文學的亮麗風景得以形成,從而表現了澳門人的自尊和自愛,真是彌足珍貴。這情形呼應著一個令人振奮的現實:在物慾喧囂、拜金主義盛行的當下,在視聽信息量極大的網路、多媒體面前,學問、智慧、理念、心胸、情操與文學的全部內涵,並沒有被取代,即便是在博彩業特別興旺發達的澳門小城。
文學是一個民族的精神花朵,一個民族的精神史;文學是一個民族的品位和素質,一個民族的乃至影響世界的智慧和胸襟。我們寫作人要敢於看不起那些空心化、淺薄化、碎片化、一味搞笑、肆意惡搞、咋咋呼呼迎合起鬨的所謂“作品”。在我們的心目中,應該有屈原司馬遷陶淵明李白杜甫王維蘇軾辛棄疾陸遊關漢卿王實甫湯顯祖曹雪芹蒲松齡;應該有莎士比亞歌德雨果巴爾扎克普希金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羅曼·羅蘭、馬爾克斯、艾略特卡夫卡喬伊斯、福克納……他們才是我們寫作人努力學習,並奮力追趕和超越的標桿。澳門文學成長的過程中,正不斷地透露出這種勇氣和追求,這讓我對她的健康發展,充滿了美好的期待。
毋庸諱言,澳門文學或許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不足,甚至或許還顯得有些稚嫩,但正如魯迅所說,幼稚並不可怕,不腐敗就好。澳門的朋友——尤其年輕的朋友要沉得住氣,靜下心來,默默耕耘,日將月就,在持續的辛勞付出中,去實現走向世界的過程。從“澳門文學叢書”看,澳門文學生態狀況優良,寫作群體年齡層次均衡,各種文學樣式齊頭並進,各種風格流派不囿於一,傳統性、開放性、本土性、雜糅性,將古今、中西、雅俗兼容並蓄,呈現出一種豐富多彩而又色彩各異的“雞尾酒”式的文學景象,這在中華民族文學畫卷中頗具代表性,是有特色、有生命力、可持續發展的文學。
這套作家出版社版的文學叢書,體現著一種對澳門文學的尊重、珍視和愛護,必將極大地鼓舞和推動澳門文學的發展。就小城而言,這是她回歸祖國之後,文學收穫的第一次較全面的總結和較集中的展示;從全國來看,這又是一個觀賞的櫥窗,內地寫作人和讀者可由此了解、認識澳門文學,澳門寫作人也可以在更廣遠的時空里,聽取物議,汲取營養,提高自信力和創造力。真應該感謝“澳門文學叢書”的策劃者、編輯者和出版者,他們為澳門文學乃至中國文學建設,做了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
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