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
研究土司制度的完整遺址
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Guizhou Banshu dragon village site)位於貴州省遵義市老城北約30里的龍岩山東麓、湘江上游,是研究土司制度的完整遺址。作為中國西南地區歷史最久、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城堡之一,始建於南宋寶祐五年(1257年)的。由南宋朝廷與播州的土司楊氏共同營建,后毀於1600年對抗明朝廷的戰爭。周長約6公里的環囤城牆尚存,囤內面積達1.59平方公里,“老王宮”和“新王宮”是囤內兩組最大的建築群,面積均在2萬平方米左右,大體為“橫三縱三”的布局,是集軍事屯堡、衙署與“行宮”為一體的“土司”遺存。
海龍囤遺址是貴州境內目前僅見的一處大型軍事建築與宮殿建築合二為一的遺址,也是當今中國乃至亞洲保存完好的中世紀城堡遺址。2015年7月4日同湖南永順老司城、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一起,在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座沉睡700多年的土司古城堡,因此受到全球關注。
海龍屯遺址曾是宋、元、明時期西南播州(遵義古稱)楊氏土司文化的重要遺存,轄區內以仡佬族、苗族群眾為主。1600年,播州第29代世襲土司楊應龍反叛朝廷,在24萬明軍100多天的圍攻下,海龍屯城堡最終湮滅在戰火之中。
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
政權初建,為“設險以守其國”、並作“保固之根本”,於州治西北15公里之“龍岩山”建“龍岩囤”,平時練兵,戰時作行政、軍事中心。南宋末年,為防“元兵”來犯,擴建加固,增修“養馬城”“養雞城”等形成體系,又與附近的“婁山關”、“鼎山城”形成縱深防禦系統。明朝時又重修。
海龍屯遺址的建築樣式及其所蘊含的防禦理念,對同期以及後代的同類工事產生了深遠影響,並在抗蒙戰爭中發揮了影響歷史走向的重要作用。
海龍屯遺址於1982年被核定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1年海龍屯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3月,國家文物局審查確定土司遺址為中國2015年向世界文化遺產委員會申報項目。
2015年7月4日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同湖南永順老司城、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一起,在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大中十三年(859年)南詔酋龍自稱皇帝派兵侵佔播州。安南都護收復播州。咸通十四年(873年)南詔再次攻陷播州。山西太原人楊端應募,與其舅謝氏率江西向氏、令狐氏、成氏、趙氏、猶氏、婁氏、梁氏、韋氏、謝氏等九姓子弟開始定居播州,明攻婁山,暗渡赤水,收復播州。羅榮五世孫羅太汪偕同征戰,楊、羅子孫遂家於播州。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后,便憑藉其強大的軍事實力,向鄰境發動頻繁戰事,不斷擴大蒙古汗國的領土。寶慶三年(1227),蒙古滅西夏,端平元年(1234)聯宋滅金。滅金之後,蒙古與南宋開始了正面的衝突,其所採取的由西而東迂迴包抄南宋的戰略,使川渝一隅成首沖之地,戰事頻仍。
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
《楊文神道碑》載:寶祐五年(1257),兩府節使呂文德與楊文議“置一城以為播州根本”,於是築“龍岩新城”。龍岩即今海龍屯,因此,一般認為海龍屯始築於1257年。但結合楊文早在淳祐二年即向余玠提議“建城濠以為根柢”看,海龍屯的修建似應早於1257年。楊應龍刻於1596年的《驃騎將軍示諭龍岩囤嚴禁碑》記:“夫龍岩囤者,乃播南形勝之地也。吾先侯思處夷陬,不可無備,因而修之以為保障。”稱海龍屯的修建,目的是防備周邊的少數民族,而非為抗蒙,則其修建應較寶祐五年為早。這些疑問,都有待考古發現來解答。文獻記載,寶祐六年(1258)正月,南宋朝廷先派呂逢年詣蜀,督辦播州等地的關隘、屯柵事宜。四月,下詔思州田應己往播州共築關隘防禦。七月,“呂文德入播,詔京湖給銀萬兩”(《宋史·理宗四》)。一場官民共築關隘,以御蒙軍的運動大規模展開。可以肯定的是,因山為城的防禦理念很早便已在播州流行,是從掌播者到隱士的普遍共識,它直接影響了海龍屯、釣魚城等山城防禦體系的修建。這一發端於播州的防禦理念及其產物,在抗蒙戰爭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明朝末年,楊氏29代“土司”、驃騎將軍、播州宣慰使楊應龍與川、渝地方發生矛盾,后激化為軍事衝突、演化為叛亂。1600年,國力衰竭的明朝廷最後傾全力調8省之24萬軍隊分8路發動“平播之役”。戰爭初期,北面川軍3000人在婁山關全部被殲、片甲不留,南面的烏江之戰,消滅聯軍3萬人馬。相持兩月,播州各地關隘相繼失守,楊應龍只好帶領1.7萬人馬退守海龍囤,各路官軍圍而攻之。由於守軍有天險可憑,有積儲足恃,有悍勇苗兵可用,囤下河谷中官兵死傷頗眾。幾經努力,苦戰114天,官軍終於爬上“后關”,攻佔了這座“堅不可摧”的軍事要塞,“斬級22687顆”,“招降播民一十二萬”。“龍岩囤”被焚毀,后又被易名曰“海龍囤”。意為“龍困於海,不能再興雲復雨”。播州從此“改土歸流”、分為兩府,一曰平越府,划與新建的貴州省;一曰遵義府,隸屬四川省。
但隨著時間推移,土司制度的弊端逐漸顯現,加之末代土司楊應龍的種種不端,楊氏遂成為明朝廷翦伯滅對象,一場慘烈的曠日持久的血戰在海龍屯上演。清魏源《聖武記》中稱:“明代播州、藺州、水西、麓川皆勤大軍數十萬,殫天下力而後產平之。”這四次大的戰爭,尤以“平播之役”最為典型。
萬曆二十八年(1600)二月,總督李化龍率八路大軍平播,四月中旬會師海龍屯,一場血雨腥風的大戰就此展開。屯外,20餘萬官軍築起長圍,輪番攻佔,晝夜不息;屯內,數萬軍民背水一戰。據研究,一批俘虜的日本炮兵及日本火炮也參與了平播之役;而播軍只有標槍、弩箭、滾木、檑石等武器;明軍在武器方面佔據了絕對優勢。火器的使用也成為西南地區改土歸流得以實現的重要技術保障。六月六日,明軍攻破海龍屯,楊應龍自縊,楊氏對播州的統治隨之灰飛煙滅。平播之役自二月二日出兵至六月六日結束,歷時114天,雙方共投入兵力達數十萬之眾,生擒播軍1124人,斬首22687顆,虜獲家屬5539人,招降播民126211人,奪取馬牛767頭,明軍大獲全勝。
四川等處提刑按察司按察使張悌在《平播全書敘》中讚揚“平播之役”說:“出師才百十四日,辟兩郡二千里封疆,奏二百餘年所未得志於西南夷盛事”,大有揚眉吐氣之快。平播后,播地被一分為二,遵義府屬四川,平越府屬貴州,唐末楊端取播於南詔而世守其土725年的歷史戛然而止。“改土歸流”,實質上是“易家入國”,“家”與“國”的情勢因此驟然改變。
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
六月初六,海龍屯被攻破,楊應龍自縊,“賊巢一空,我軍盡扎囤上,千年狂寇,一朝蕩平”,“從此四封千里盡入皇圖,尺地一民盡歸王化”(《平播全書)。有論者認為,平播之役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明王朝的覆滅。44年後,明朝廷的大廈亦轟然而倒,江山從此易主。“家”與“國”的故事,被銘刻在海龍屯上的殘垣斷壁間,等待考古者去一一發掘。
屯破后的四百餘年來,憑弔者絡繹不絕。如今,海龍屯已由上、下屯“庶有稽考”的土司禁地,變成大眾來去自如的遊樂場。初夏里,紅的、白的,漫山的杜鵑開的正艷,遊人如織。而412年前的這個杜鵑花開放的季節,一場震動朝野的血戰正在此上演。
播州海龍屯新王宮遺址
海龍屯土司遺址雄踞於遵義市主城區20公里的匯川區高坪鎮大山深處,曾為楊氏土司的“夏宮”和戰時軍事中心,始建於宋寶祐五年(1257年),現存主要是明萬曆年間(1595年至1600年左右)的遺存,總面積達5平方公里,核心區域1.59平方公里,遺址區面積含遺產區和緩衝區共12.9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城防設施,行政及生活設施、手工業設施、交通設施以及水井遺址5處,是目前中國乃至亞洲保存最好的古軍事城堡建築遺跡之一,是宋、元、明時期西南播州楊氏土司文化的重要遺存。
海龍屯遺址是山地建築的傑出典範,蘊藏著深邃的軍事防禦理念,它至今完整而真實地保存著明末廢棄時的格局。海龍屯遺址因山取勢,建於陡絕的險峰之上,《明史·李化龍傳》稱其“於諸險中為最”。它由外圍的防禦性工事如城牆、關隘、望台,以及城內的新、老王宮、“水牢”、“金銀庫”、軍營、校場壩等組成,是集防禦性工事“宮殿”於一體的中世紀土司城堡。遺址南北側臨淵而立的5000米城牆保存完整,其內側的16處望台遺址、環屯馬道等尚有跡可循。東西兩側的飛虎、飛龍、朝天、飛鳳、后關、西關、萬安諸關隘尚存雄偉之勢。城內建築已毀於萬曆年間的戰火,但基礎尚在。其石質基礎或裸露地表,或掩於土下,格局清晰。
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
海龍屯遺址是關堡相結合的山城體系;它充分利用地形,又融入地形;它是將山體作為防禦體系的組成要素,攻防結合、寓攻於防,層層設關,關關相衛,唇齒相依的防禦體系。因此,海龍屯是山地軍事攻防建築的傑出典範,充分反映了文化與生態環境的完美交融。
為規範屯內管理,楊應龍曾於萬曆年間勒石警示,《驃騎將軍示諭龍岩囤嚴禁碑》碑遺留至今,銘文對上下海龍屯作了嚴格的規定,從中可知屯內管理機構(總管廳)、常駐人口(竟有住囤醫生)及主要來往人員(運送口糧邦戶、工匠)等,信息十分豐富,是今日探知屯內格局的重要實物資料。
海龍屯遺址是以維護國家利益為目的而營建的軍事防禦體系,卻在最後成為“家”“國”對抗的主戰場。兩千里疆土上,“家”與“國”的情勢不期然轉換:
《明史》稱海龍囤“於諸險中為最”。如今尋訪海龍囤,仍能想象當年奉命“平播”的將領面對艱險關隘的慨嘆,“三十六步天梯”、“飛虎關”、“飛龍關”,只是聽聽名字便覺得背脊發涼。尤其“三十六步天梯”,是通向飛虎關的險道,共台階三十六級,每級高且寬,爬起來要手腳並用,更像攀登一塊塊粗大的岩石,階梯表面向外極度傾斜,遇到潮濕的天氣,難度翻倍,如果碰到雨雪,闖過飛虎關幾乎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種設計不光加大登囤難度,以御強敵,更從心理上給敵手以震懾。
沿著木道棧梯拾階而上,坐落於海龍屯遺址東部山腰北側的鐵柱關猶如鐵柱一般,巍然不可撼,這座修建在坡面度四五十度的雄關險隘,是遊人由東北方向入屯的第一道關,在鐵柱關拱門左右角柱上,鑿有對稱圓孔4個,有專家認為這是鐵柱關曾設有弔橋的遺存。
順著蜿蜒曲折的屯道,再往上走四五百米,一座巍峨的飛虎關橫亘在海拔近1000米的山口間,在飛虎關關隘前,一座總斜長51.5米、整體坡度30度,共有36個步梯的“天梯”,成為飛虎關“險、絕”的標誌,而每一級“天梯”高約0.5米,步徑寬約1.5米,全部由上百斤乃至上千斤的條石斜砌而成。
過了飛虎關,依山而建的飛龍、朝天、飛鳳三關龍盤虎踞,這些由糯米汁與石灰黏合巨石構建的古關隘,雄偉壯麗,每一道都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扼。
按遺址類別分:城牆遺址、建築基址、關隘建築遺址、殿宇建築基址、古棧道遺跡、練兵場遺址、建築材料來源地遺址、戰鬥遺址、後勤給養遺址。
外城遺址
養馬城遺址:位於匯川區高坪鎮海龍囤村、大橋村兩個養馬組境內。始建於唐,元、明續建,遺址總面積約2000000平方米,現存城牆約5600米,城門6座,即小東門、東門、西門、張家城門、月兒城門、田家城門。城牆最高處為9米,最低處3米。養馬城在修建形制上與海龍屯各關有很大區別,除月兒城門屬閘門式的券拱頂城門,其餘五個城門均為迭澀頂式。養馬城屬海龍囤外圍軍事設施,建築規模較大,2003年12月,遵義市人民政府將養馬城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
養鵝池遺址:位於匯川區高坪鎮海龍屯村,距海龍屯約6公里,總面積約12000平方米。現養雞鵝池存圍牆50餘米,牆高3—4米,保存較完整。原有城門兩道,現北城門基本拆毀,僅存城門兩側基石;南城門保存較好,城門高4.5米,面闊2.2米,進深1.5米。養鵝池位於海龍囤的東南面,構成了海龍屯的外圍軍事設施。
三圓山遺址:位於匯川區高坪鎮海龍屯村白沙村民小組境內、海龍屯后關以西,佔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是進入海龍屯唯一的平緩地段,由三個大小不等的三個山丘組成,是“平播之戰”主戰場。
打眼岩遺址:位於匯川區高坪鎮海龍村太平村民小組境內,在白沙河的岩壁上遺存方形小孔32個,邊長在0.15米至0.25米之間不等,小孔深0.15至0.20米不等。是海龍屯軍事防禦體系建設中的水利防禦設施工程。
內城遺址(總面積1590000平方米)
屯前遺址:位於匯川區海龍屯村白沙村民小組境內,是海龍屯軍事防禦體系建設系統的前沿陣地,包涵外城牆、銅柱關、鐵柱關、飛虎關、三十步天梯、古棧道、飛虎關、瞭望哨(台)、四角亭、內城牆等。
屯中遺址:位於匯川區海龍屯村白沙村民小組境內海龍屯遺址的中央,是海龍屯軍事防禦體系軍事指揮中心,同時又是播州楊氏土司的政治、文化中心,包涵朝天關遺址、飛鳳關遺址、明代建築群遺址、宋代建築群遺址、繡花樓遺址、採石場遺址、練兵場遺址、馬道遺址、庫房遺址和內城牆遺址。
屯后遺址:位於匯川區海龍屯村白沙村民小組境內海龍屯遺址的後山,是海龍屯軍事防禦體系建設中的屯西防禦陣地,包涵萬安關遺址、西關遺址、后關遺址、土城遺址、月城遺址、金銀庫遺址、火藥庫遺址、城牆遺址。
海龍屯遺址各關隘、城垣基本保持較為完好,自然與人為因素對遺址有不同程度的破壞。
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
1999年,海龍屯林場(集體性質)以當地有一村民負責承包綠化荒山在屯內的宋、明時期部分建築基址、練兵場遺址、土城、月城遺址等種植了大量的杜仲林木,林木根系對遺址基址造成非常大的破壞,致使一部分建築基址、遺址垮塌。
農耕佔壓遺址、農耕作業、民宅佔壓遺址、農民隨意在遺址上搬石取土等對文物造成破壞。
自然破壞因素
1、雷電對遺址造成一定的破壞(飛龍關於上世紀90年代曾遭雷劈而嚴重受損)。
2、風雨侵蝕、沖刷使文物建築周邊排水不暢。
3、石質構件表面生長青苔和植物根系對地下遺址和城牆造成破壞。
海龍屯遺址現由匯川區海龍屯文物管理所負責管理,機構級別為股級,與匯川區文物管理所、婁山關文物管理所、遵義市匯川區景區管理所合署辦公。
是指以海龍屯這一龐大的建築體系使人們在視覺上直觀地得到感受,感受它的屯堡面貌、建築的造型、色彩、屯堡輪廓、古戰場及播州宋、元、明時期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服飾、舉此等等。
是指以海龍屯為單元,在視覺上直觀的感受大婁山山脈的地質構造特徵和貴州喀斯特地形地貌特點和大自然巧奪天工的造就了龍岩山這一獨特的地形,如何能使播州楊氏土司在此統治播州近400餘年的文化內涵和軍事地位。
主要是指通過海龍屯在播州歷史的和重要地位的影響力,通過村落建築、圖紙、文字、影像等資料讓人們直觀的了解播州農民的經濟發展、居住環境、生活條件、文化情趣、民居民俗特徵等。
海龍屯遺址特徵:地勢三面臨崖、一面通幽,易守難攻。建築風格採用就地選材、依山而建的石結構建築。總體布局建前六關隘、后三關隘、三重城牆圍護、輔之設哨台加以戒備軍事防禦設施,中設政治、軍事建設設施,外圍設養馬城、養雞池、鳴庄、永安庄給養基地,延升之外再設雲門屯、青蛇屯、老君關、羅蒙關等數十個關屯屯兵駐守,總體形成了科學的具有集軍事防禦、政治統治、生活給養的一個完整體系。現存各關隘城牆保持較為完好,其建築基址從2012年發掘清理表現其是一個相對較為完整的、龐大的建築體系還保持原真性,這是中國同時期石結構不可比的,有其較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
保護與利用發展戰略
保護髮展戰略:以《荊州宣言》為指導,立足海龍屯屯堡建設格局和歷史環境風貌,逐步把海龍屯規劃建設在全面展示播州土司文化、屯堡文化,並具有“原真性、可讀性、可研性、宣教性、可持續性”的城市考古遺址公園。
產業發展戰略:以海龍屯核心保護區為考古遺址公園的主要展示區,集考古演示、歷史課堂、遺址展示、文物保護、文化產業為核心產業發展戰略,帶動遺址周邊文化旅遊、鄉村旅遊業共同發展,適當時候以海龍屯之東南建設與宋、元、明時期海龍屯建築形式結構相式的電影、電視拍攝基地,總體培育一個具有歷史文化環境特徵的考古遺址公園文化旅遊區。
社會環境發展戰略:加快城市化發展進程,嚴格控制人口規模,將遺址範圍內的居民向遺址外規劃一個集中區域進行轉移安置(1、海龍屯遺址區(城內)的人口數:戶數10戶,人口:47人。2、海龍屯城外緩衝區(建設控制地帶)的人口數戶數:36戶,人口:139人)。嚴格控制白沙水源頭及白沙水河流各類污染,全面整治水土流失,切實加大對大氣、水土、動植物及歷史遺址遺跡的保護,確保海龍屯考古遺址公園總體環境的原真性。
協調發展戰略
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
將人口轉移與海龍屯考古遺址公園保護相結合。要利用移民搬遷、小城鎮建設等政策措施科學規劃安置地點,分批次按保護區和建設控制區進行安置,重點先搬遷白沙村民小組內的居民,以利於解決遺址保護區內的人口壓力,減少人為破壞。
將考古遺址公園與遵義旅遊相結合。充分利用海龍屯考古遺址公園的歷史內涵,在遺址區域內發展以遺址保護展示和播州土司文化專題旅遊為主的文化旅遊和觀光旅遊(海龍屯杜鵑花、海龍屯自然風光等)事業,通過旅遊帶動遺址區域內相關產業的健康發展,促使土地向遺址保護、綠化建設方向發展覽。改善遵義現有的旅遊結構,彌補了遵義旅遊現有以“紅”“綠”為主的旅遊結構。
要將考古遺址公園與大中專學生、中學生、小學生特殊人群的教育相結合。要在遺址展示區內建立歷史課堂和考古課堂,定期開展對學生進行歷史教育和考古學習,讓學生了解歷史、走進歷史,培育學生的愛國熱情。
海龍屯遺址上的眾多關隘、城牆、屯道都由石塊構成,這些石塊輕則上百斤、重則數噸,沒人統計過修建海龍屯耗費了多少石材,這些石材是怎麼運上山,並徵用了多少人力壘砌起來的。當地相傳,播州末代土司楊應龍有根“趕山鞭”。每到晚上,楊應龍揮舞鞭子,驅趕巨石、巨木,自行往山上跑。
2012年4月23日,李飛率考古隊入駐海龍屯遺址,900多天的時間,挖掘出上萬件文物,李飛介紹,通過一段時間的挖掘整理研究,第一次系統看清整海龍屯的輪廓,包括城牆的走向,關口的設置等,對屯內建築群的年代、性質、歷史變遷都有了超越以往的認識。同時,對於海龍屯如何修建也從神話傳說建立了基本的認知,修建屯的建築材料來自山頂三個採石場,還有磚窯和瓦窯。
為更好地保護開發海龍屯,遵義市匯川區已投入近3億元資金,搬遷核心區居民86戶,征地1523畝,實施文物保護、水電改造、民居改造、園林綠化、安防監測、環境整治等項目29個。
申遺成功,在帶來社會經濟效益同時也帶來巨大的管理壓力,相關問題還應嚴肅面對。
2015海龍屯文物本體修繕、群眾搬遷、園林綠化、陳列展示、環境整治、水電升級、民居改造、標示標牌等28個項目正有序推進,截止目前已累計投入資金約3億元,其中爭取到國家文物局資金投入達1.3億元。
在德國波恩舉行的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貴州遵義海龍屯遺址與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聯合代表的中國土司遺產項目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48個世界文化遺產,標誌著貴州新添一張歷史文化名片,實現了世界文化遺產零的突破。
據了解,海龍屯土司遺址始建於南宋寶佑五年(1257年),毀於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的平播之役,該遺址位於今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高坪鎮,距遵義市主城區20餘公里,是宋、元、明時期西南播州楊氏土司文化的重要遺存,遺址區面積含遺產區和緩衝區共12.9平方公里。
作為國內已發現的歷史悠久、規模巨大、保存完整的土司城堡,由於地處黔西北交通不便的綿延大山中,知道海龍屯的人不多,遺址未遭到破壞,海龍屯狹長的城牆、雄偉的關隘、古老的石道以及王宮等至今仍保持著明代舊貌。
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
海龍屯分為內外二城,內城利用天然陡坡和懸崖,加築石構城牆而成,前有飛龍、朝天、飛鳳三關,後有萬安、西關、后關三關,城內新老“王宮”、住宅、庫房、兵營、採石場、演武場等一應俱全。外城是從內城牆延伸至山前的一道基本圍合的石構城牆,兩側建有銅柱、鐵柱、飛虎三關,其中飛虎關及關前的三十六步天梯尤其險絕。
海龍屯遺址被稱為目前中國乃至亞洲保存最好的古軍事城堡建築遺跡之一。該遺址的組合反映了土司制度發展的重要歷史階段,海龍屯所有關隘、台基和踏道都是用加工規整的石塊營建而成,有些巨石重達數噸。該遺址一共耗費了多少石材,是怎麼被運上山的,動用了多少人力等至今仍是個謎。
據有關資料記載,有專家曾將海龍屯與馬丘比丘相比,認為海龍屯與印加帝國古城馬丘比丘一樣,都是建於高山之巔,都以石料為主要建材,都是某種已消失的特殊文化的見證,連廢棄的時間也只相差幾十年,但海龍屯完備的軍事防禦體系更令人嘆為觀止。作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馬丘比丘早已是南美最重要的考古發掘中心和秘魯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隨著申遺成功,海龍屯或將成為“中國的馬丘比丘”。
2021年10月,入選“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