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夏人

賽夏人

賽夏人(Saisiyat),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分佈在台灣北部中央山脈西側,新竹、苗栗兩縣交界的山區,受泰雅族以及客家文化影響很深,以矮靈祭聞名。以鵝公髻山和橫平背山的脊線分為南北兩群:北部群與泰雅人雜居(新竹縣五峰鄉);南部群與客家人雜居(苗栗縣南庄鄉)。

基本概況


簡介

賽夏人(Saisiat、Saisiyat)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人口約有7000人,在新竹和苗栗縣交界的山區。賽夏人又分為南北兩支,各有一名頭目,各家族的長老地位崇高。族內盛行以動物、植物和自然現象定為姓氏。宗教信仰是超自然神和祖靈、矮靈,兩年一次的矮靈祭是主要宗教活動,其它不同的祭祀由不同的姓氏主持。他們在建築和生活中,大量使用竹製品,形成了鮮明的竹文化。

居住地

賽夏人居住的海拔高度約五百米至一千五百米間,人口約五千餘人,是台灣山區各族中人口最少,分佈範圍最狹窄的一族,以矮靈祭聞名。
傳說賽夏人的祖先發源於大霸尖山,洪水時期南下到達阿里山附近,沿著海邊到達後來的居住地。賽夏人對外自稱“Saisiat”古稱獅設族,分南北二群:北賽夏自稱(Sai-kirapa)又稱大隘群,分佈於鵝公髻山麓一帶;南賽夏自稱(Sai-waro)又稱東河群,分佈於鵝公髻山麓附近。

語言

賽夏人的語言分南北二方言群,據語言學家推測是較古老的南島語言,可能出現在台灣的時間較早。為了適應當地社會環境,賽夏人大部份會講國語、甚至以此種語言為日常用語,自我族群的語言反而日漸淡忘,但因政府意識到各族群語言之重要性,開始推動“族語認證”才逐漸復原本賽夏語的使用人數。

衣飾建築

衣飾以麻布自己紡織為主,背心由兩張麻布二折而縫成,前後夾織花紋(在織的過程中,夾入不同色彩的織線,構成幾何形花紋)頭上有黑頭巾,上衣為長達膝部的對襟上衣,由兩幅麻布對摺背部縫合,前面對開。腰裙男性為丁字帶,女性則以深色棉布製成的綁腿布,通常會在下緣綴以小鈴。其他還有臂、腿、腕、頭飾、腰飾等。
賽夏人的住家多位在山腹坡地或小台地上,因為居住在樹木和竹林盛產地,因此建築材料多為竹、木為主樹藤為輔。

民族歷史


賽夏人早期也是事游耕、山地燒墾及山區狩獵。後來受到周圍強勢民族的壓迫,土地利用範圍逐漸狹窄,而轉變為定耕農業和林業的型態。面對強勢的外在文化,老一輩的賽夏人對於傳統祭典就更加珍惜,排除了許多外力使賽夏人的祭典完整地保留下來,是台灣少數能保有祭典原味的族群。賽夏人屬於父系社會,以地域和圖騰氏族為社會組織的基本構成單位。三五同姓(同圖騰)家族聚居為一聚落。聚落又聯合成一個村落,村落中同姓家族則組成各姓之氏族祭團,是各姓耕地漁區的互助單位。在聯合成一個部落聯盟,也就是現在所稱的南賽夏或北賽夏。

歷史傳說


賽夏人本無文字,都由長輩口傳,賽夏起源傳說依居住的地域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說法:
1.東北部的賽夏人口傳傳說:洪水發生時,僅存於大霸尖山(papak-waka,或oppeh-naboon)之夫妻為始祖,其子孫到大湖、苗栗后再向南庄,到目前居住之地。
2.中部的賽夏人口傳傳說:與東北部一樣是從大霸尖山的洪水傳說開始,他們南下到達tamari或tamei(據說是阿里山附近),再沿著海邊到達竹南、後龍一帶居住,按著再往山裡走,竹北、北埔部曾經居住過,目前分佈於台灣北部中央山脈西側新竹縣五峰鄉五指山區與苗栗縣獅潭、南庄大東溪一帶,夾雜於泰雅族和客家人之間,深受漢人和泰雅族習俗影響。
3.西南部的賽夏人口傳傳說:洪水傳說的地點為附近的加里山(rainainura或pencon)后移至沿海的後龍附近,居住甚久以後逐漸往山腳地帶移住。

文化藝術


舞蹈

賽夏人的社會中所見的舞蹈主要項目僅有矮靈祭。矮靈祭呈現了矮人與族人相處的情形(如矮人拉著懶惰的賽夏人去看豐收的田地,以快舞步的方式呈現),到哀泣之處,舞步緩緩前進,快速的旋轉與定點跳躍呈現了族人驅趕矮靈的心裡反映。會使用“臀鈴”(tapangaSan)作為舞蹈道具

音樂

賽夏人除了一般所唱的歌之外,矮靈祭的祭歌最為重要。一般的歌流傳不多。矮靈祭的歌,由於每二年一次祭典中,由集體一起歌唱,且祭歌需要很長的時間吟唱,所以在族人中廣受流傳。除迎神歌之外其餘都伴有舞蹈。而祭歌歌詞內容非常具文學價值。
賽夏人兩年一度的矮靈祭,對賽夏的音樂文化十分重要。矮靈祭有一套完整的祭歌,以十五曲祭祀為中心,曲譜有十六種,歌詞四十八章,每章若干節,矮靈祭歌唱法並不像其他族群或現代歌謠的唱法,而是重覆著幾段音節。要將全部的祭歌唱完、跳完,必得通宵達旦,幾天幾夜才會結束。和鄰近的泰雅族互相影響,使用的音階la、sol、mi、re四音階頗為相近。
矮靈祭歌詞包括《招請歌》、《出草歌》、《行樂矮人故地》、《雷女之歌》、《送神之歌》等,祭歌幽雅悲涼顯露出對矮靈的那份恩怨交錯及原始部落巫術的神秘氣氛。以歌曲而言,追述了矮人的教誨與祈求農作物的豐收。
樂器方面主要使用膜笛、杵、竹筒、臀鈴。臀鈴(tapangaSan)又稱背響,是賽夏人特有的樂器,主要由竹管薏仁的果實穿綴而成,目前有些臀鈴用銅管代替竹管。

典禮

祭典:賽夏人對於祭典的分工非常清楚。如祈雨祭由潘姓主持。祈睛祭由夏與蟹姓主持。鎮風祭由風姓長老主持。敵首祭由豆姓長老主持。這些規範,來自族裡的神話傳說與歷史經驗。
出生禮:以前的賽夏人在生子三日後,必須派人通知母家,因處於強大漢族與泰雅族之間,故極望多產而重男輕女。生女(Mingsarapaang,意為塵土般的),生男(Imapahksahabuhiol,指多一張弓)帶箭鏃糕餅至母家門口通報,母家則由一青年持鏃與餅與通報者互換。
成年禮:15歲時要打斷兩顆牙齒,表示長大成人。成年儀禮與祭軍神一併舉行。祭軍神常用敵首,參加祭儀的青年,要飲祭敵首的酒,用以取得成年資格,但現在已無此儀禮。
婚禮:男子二十至三十歲,女子十七、八歲至二十歲為適婚年齡,原則上男女年齡相彷或男長於女數歲,男方便可請氏族長輩至女家求婚。女家如表同意,便會和求婚者互換煙斗完成許婚儀式。成婚前需先訂婚,訂婚後二、三年擇期結婚。
喪禮:賽夏人認為衰老疾病死者為善終,死在床上、橫死與戰死者都算惡死。橫死者就地掩埋並舉行火祭,並且在掩埋的地方放置石堆表示禁忌。衰老疾病的族人在彌留時,家人將他移至地面后凈身,等親人斷氣后幫死者盛裝打扮,接著將死者扶起並把兩腿曲於胸前,以布包裹。
女子把剛煮好的飯放幾粒在死者口中當作辭食,男子去野外找合適的埋葬地點,掘三、四尺左右寬的洞穴,將屍體抬至墓旁后,由最近親屬背向墓穴,以左腳蹴屍入穴(如屍體入穴面東為吉,面上或向西為凶)。接著以包裹屍體的布覆蓋,然後在屍上灑鹽巴並把茅草和泥土分次覆蓋在墓穴上,最後用短竿插於墓穴四周,以石塊圍砌便完成埋葬。
埋葬時同一氏族的人必須參加,死者生前的遺物除武器外一律陪葬。葬第三天,家人蒸糯米飯、殺雞到墓旁祭亡魂,然後家人全體食分,隔天一起把打獵回來的獵物吃掉,即解除喪服

祭祀

播種祭(Pitaza):定期在四月舉行,由主祭一人在某一天的午夜十二點過後,獨自在預先選好的一塊地上插上一根兒茅(茅草的一種),按著閉上眼睛,將小米種籽灑向田地,儀式就算結束。主要是祈求今年的農作豐收。目前只有向天湖還保有此祭儀。
祖靈祭(Pas-vake):主要是祭祀去世的列祖列宗。舉行的時間不一定,由二位長老主持,將插有豬肉、黏糕的供品及酒攜至屋后空地行祭。祭品分為二份,向東的給善靈,向西的給凶死的靈。祖靈祭的另一個目的是家族成員的認定,透過儀式成為家族的一份子。
祈天祭:祈天祭為賽夏人與自然對話的祭儀,一年一小祭,隔年一大祭,祭拜神祇為天帝、天后,目的為祈雨、祈晴,或為鎮風、驅疫。主祭為潘姓宗族擔任,祭場坐落著竹編的靈屋、祭屋。第一天南北各姓氏代表聚集於山下河畔集會,次日宰殺豬只作為祭品,最後一天開始祭神儀式。
每年的3月13日至15日連續舉行三天,整天不能進湯水,直到儀式結束才一起分享飯糰。期間不得折損植物,祭品不可見天,須在房內用手吃飯。據說祭典期間必定放晴,十分靈驗。
祖靈祭和矮靈祭:賽夏人除超自然信仰外,以祖靈祭和矮靈祭最具代表性。
為了適應當地社會環境的需求,賽夏人受泰雅族和客家人的影響很大∶從服飾形式與臉部刺青來看,深受泰雅族的影響;從宗教觀念看,該族深受客家人的影響;若從語言現象看,則該族的語言幾乎行將消失∶目前北部群以泰雅語為主,南部群以客家話為主。社會結構是以父系氏族組織為主。雖然賽夏人在文化的認同上有著嚴重的危機,惟該族兩年一度的矮靈祭仍加強了兩群的認同感。矮靈祭是賽夏人特有的宗教儀式,根據傳說,這個儀式也是與外界接觸后的產物。矮人雖非賽夏人的同類,但常造訪該族部落,並傳授農業技術,使其族人獲益。惟因矮人好色,常調戲賽夏婦女,族人在愛恨交織下,乃設計殺害矮人。矮人罹難后,該族婦女雖免於騷擾,然農作物卻歉收而釀成飢荒。在祈求矮人諒解的心情下,遂發展出矮靈祭。矮靈祭由南群先舉行,再由北群接著舉行。賽夏人善用儀式來加強人際關係∶家庭、氏族、村落、地方群、整個民族群的成員均由不同的儀式加以整合。此外,還有一種相當特殊的“麻斯巴絡祭”,是女兒回娘家祭祀娘家的祖靈,稟告祖靈出嫁的女兒已有幸福的家庭,所特別舉行的禮俗。其他重要祭典還有播種祭、祖靈祭。

特殊文化

賽夏人的氏族姓氏大都以動植物及自然現象作為氏族名號,如:風、根、夏、蟹、日、章(樟)等15個姓氏
文面與紋身:男女皆有,紋身則是獵頭勇士的專利,通常刺青於胸前。男子成年時在上額及下顎各刺一列紋飾。女子僅刺在上額。和泰雅族在雙頰刺上寬邊的V形紋飾不同。獵過二個人頭的男子則在胸前左乳肋骨刺第一道紋,獵三個首級者在右乳肋骨刺一道紋,往後如有收穫依次再加刺紋。
肩旗(kilakil)又稱“舞帽”、“月光旗”,是各氏族的代表。南、北群的造型不同,肩旗上面寫有家族的姓氏,在矮靈祭時獨立繞行於祭場,通常由族裡的男子負責扛旗。
神鞭(Patbutu)是南賽夏人南祭團舉行矮靈祭時使用的法器,北賽夏的儀式祭典中並不使用。神鞭由南賽夏朱姓的男性負責使用,若朱姓以外的人揮舞賽夏人認為會遭受天譴或不幸(若朱姓的妻子懷孕也不能碰,否則會對胎兒不利)。神鞭製作使用約二米的鹿仔樹皮結索作成,根部留二十厘米,製成百步蛇頭形做柄,其餘除去木材部分,將樹皮切割成三片交互編織成一條索,尾端在綁上八條約三厘米的藤條製作而成。傳說神鞭象徵百步蛇,有制煞避邪作用。神鞭的功能和意義在南賽夏人的眼中是一種傳統信仰又可以撫慰他們心靈。早期的矮靈祭典中月光是很重要的,南賽夏人相信揮舞神鞭可以將烏雲帶走,為族人帶來光明和平。所以南祭團在進行矮靈祭典若雨霧不止或烏雲遮月的時候,認為矮靈作怪,這時由朱姓主祭者從祖靈屋裡拿出神鞭,在舞場對著空氣抽打,使神鞭發出“咻!咻!噠!噠!”聲響,打的愈響亮,天氣就會愈好。在矮靈祭典的時候,會有許多病患、小孩、婦女和老人都會上前去觸摸舞鞭者的背部,據說這樣可以掃除邪魔,祈求諸事平安。

手工藝


賽夏人的傳統手工技術以紡織與編籃的工藝在各族中最具特色。

紡織

紡織材料大多是由婦女自行種植的薴麻,曬乾作為麻線,以織布機織成服飾。也會使用狩獵后經揉制處理的皮革。近代漸為棉布所取代,通常和漢人購買棉布製作。
編織工具為水平背帶織布機,主要用具有:
經卷:不織布時收藏其他工具和未完成的布料(三角形長筒狀,為整塊木頭中間挖空)。
布夾:使用時放在腹部上,和背帶綁在一起(兩塊長方形木條組合而成,扣合面有凹凸的榫接點,用來夾緊經線或織好的布)。
打棒:每穿入一條線便以打棒打緊使布更緊密(狀似刀兩端尖中間寬,用密度較高的木材製作)。
隔棒:用來區分線的奇、偶線。
固定棒:固定棒置於經卷後方,主要將經線固定。
綜絖棒:綜絖棒則配合所織花紋,使用不同數量以分出梭路。
桃花棒:主要是織花時挑起經線使用。(把竹子一端削尖而成)
梭子:兩端都有凹口,讓緯線繞在梭子上面,穿梭入經線內(扁長的棒狀物,竹或木製作)。
背帶:將布夾綁系固定於腹部(粗麻線編成的長帶子)。
紡織的過程步驟如下:種麻→抽麻線→紡線→框線→漂白→染色→打蠟→整經→織布。

紡織技巧

Hinippalatan:最簡單的平織法,織出規則性十字形交叉的無紋飾布。
Hinihalos:無夾織花紋,以不同的挑線法穿梭經緯線制出有菱形浮紋的布。
Hinihoan:艷麗紋飾的布料,主要用來製成祭典穿的服飾。紋飾的織法利用提經挑花夾織的方式,以及賽夏人廣泛使用的浮織或雙層織法,搭配組合織出各種華美的紋樣。
傳統織紋圖案常見的有菱形紋、卍字紋、○Ⅹ紋、線條紋等。主要由紅、黑、白三色交錯變化而成。以圖案元素來說,和泰雅族的織布非常類似(菱形紋、線條紋)。賽夏人多將織紋圖案視為是代表個人及家族傳承的智慧與殊榮;每家有其熟練的圖紋織造技術。

編器

常見的編器有米籩、米篩、種子籃、背籃、提籃、線籃、便當、食籃、置物盒藤帽、甚至放置祖靈象徵物的神聖小藤籃等。賽夏人傳統編器有特殊形式和技法,例如背籃為雙肩帶式的背籃,不像泰雅族或平埔族是額帶式背籃,傳統的背籃形式是喇叭型,上為呈圓椎狀、下為圖柱狀,多以斜紋法編成細密無孔。現在生活中普遍使用的主要以六角形編法制的透孔背籃(Takil),用來裝置各種雜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