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

我國五大國有林區之一

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是我國五大國有林區之一,地跨呼倫貝爾市、興安盟9個旗市,管理機構為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管理局下設19個林業局。

區域概況


簡介

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是我國五大國有林區之一,地跨呼倫貝爾市、興安盟9個旗市(牙克石市扎蘭屯市、根河市、額爾古納市、鄂倫春自治旗鄂溫克自治旗阿榮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阿爾山市),管理機構為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管理局機關駐地牙克石市,管理局下轄19個林業局、6個未開發林業局,1個森林管護局(19個林業局:阿爾山林業局、綽爾林業局、綽源林業局、烏爾旗漢林業局、庫都爾林業局、圖裡河林業局、伊圖裡河林業局、克一河林業局(含諾敏森林經營所)、甘河林業局、吉文林業局、阿里河林業局、大楊樹林業局、畢拉河林業局、金河林業局、阿龍山林業局、滿歸林業局、得耳布爾林業局、莫爾道嘎林業局、根河林業局;6個未開發林業局:奇乾林業局、烏瑪林業局、永安山林業局、吉拉林林業局、杜博威林業局、北大河林業局;1個森林管護局:北部原始林區森林管護局)。內蒙古大興安嶺國有林區南北長約696公里,東西寬約384公里,與俄羅斯、蒙古接壤的邊境線長440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19°36′30″—125°24′00″,北緯47°03′40″—53°20′00″,林業主體生態功能區總面積10.6775萬平方千米,占整個大興安嶺的46%;森林面積8.17萬平方千米,活立木總蓄積8.87億立方米,森林蓄積7.47億立方米,均居全國國有林區之首。現有70%的森林被列為國家重點、一般公益林實行全封閉保護和限制性開發,其中有110萬公頃從未開發的原始林。已建自然保護區8個,面積123.65萬公頃,占林區總面積的11.6%,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個—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額爾古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畢拉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28.75萬公頃;省部級自然保護區5個—阿爾山、阿魯、興安里、奎勒河、烏瑪自然保護區,面積94.8萬公頃。共建設國家級森林公園9個—內蒙古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內蒙古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內蒙古達爾濱湖國家森林公園、內蒙古伊克薩瑪國家森林公園、內蒙古烏爾旗漢國家森林公園、內蒙古克一河興安國家森林公園、內蒙古綽源國家森林公園、內蒙古阿里河國家森林公園、內蒙古綽爾大峽谷國家森林公園;國家級濕地公園12個—內蒙古根河源國家濕地公園、內蒙古圖裡河國家濕地公園、內蒙古牛耳河國家濕地公園、內蒙古綽源國家濕地公園、內蒙古伊圖裡河國家濕地公園、內蒙古大楊樹奎勒河國家濕地公園、內蒙古甘河國家濕地公園、內蒙古阿爾山哈拉哈河國家濕地公園、內蒙古卡魯奔國家濕地公園、內蒙古庫都爾河國家濕地公園、內蒙古綽爾雅多羅國家濕地公園、內蒙古滿歸貝爾茨河國家濕地公園。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
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作為歐亞大陸北方森林帶的重點組成部分,擁有完備的森林、草原、濕地三大自然生態系統、特殊的生態保護功能和多種伴生資源,是國家重點的納碳貯碳基地。在森林總量上,林區活立木蓄積和天然林面積以省為參照均居全國第6位,森林年生長1200萬立方米,潛力達1700萬立方米,對我國政府履行到2020年森林蓄積增長13億立方米,溫室氣體減少排放40-45%的國際應對氣候變化承諾具有重要作用;在生態區位上,大興安嶺主山脈貫穿全林區,形成的天然屏障通過阻隔太平洋暖流和控制西伯利亞寒流、蒙古乾旱季風,保障了呼倫貝爾大草原和東北糧食主產區的生態安全;在生態作用上,是我國最大集中連片明亮針葉原始林,7146條條河流和多處濕地是黑龍江、嫩江的發源地,被世人稱為“北疆的綠色長城”,被胡錦濤總書記譽為“祖國北方的重要生態屏障”。同時,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地處高緯、高寒地帶,年平均氣溫為-3.5度,極端氣溫達-50.2度,土層貧瘠,樹木生產緩慢,一旦破壞,不可複製。

地理地形

大興安嶺山脈縱貫全林區,呈東北—西南走向,東陡西緩,為山地丘陵地形。中低山佔96.2%,丘陵佔3.5%。林區海拔高度在250—1745米之間。15°以下坡地約佔80%。

氣候特徵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屬於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乾燥,夏季炎熱多雨。年平均氣溫-3.5℃,無霜期76-120天,年降水量300-450毫米。

主要水系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內有大小河流7146條,其中一級支流100條,二級支流884條,河流總長9443公里。水資源總量161億立方米。以大興安嶺山脈為界,形成額爾古納河、嫩江兩大水系,兩大水系均屬黑龍江流域。

保護地建設


綜述

內蒙古大興安嶺已建立58個自然保護地,包含8個自然保護區、15個濕地公園、9個森林公園以及26個保護小區。

自然保護區

已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個—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蒙古額爾古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蒙古畢拉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28.75萬公頃。
已建立自治區級(省部級)自然保護區5個—內蒙古阿爾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內蒙古阿魯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內蒙古興安里濕地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內蒙古奎勒河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內蒙古烏瑪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面積94.8萬公頃。
國家級、自治區級保護區總面積達123.65萬公頃,占林區總面積的11.6%。

森林公園

已建立國家級森林公園9個—內蒙古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內蒙古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內蒙古達爾濱湖國家森林公園、內蒙古伊克薩瑪國家森林公園、內蒙古烏爾旗漢國家森林公園、內蒙古興安國家森林公園、內蒙古綽源國家森林公園、內蒙古阿里河國家森林公園、內蒙古綽爾大峽谷國家森林公園。

濕地公園

已建立國家級濕地公園12個—內蒙古根河源國家濕地公園、內蒙古圖裡河國家濕地公園、內蒙古牛耳河國家濕地公園、內蒙古綽源國家濕地公園、內蒙古伊圖裡河國家濕地公園、內蒙古大楊樹奎勒河國家濕地公園、內蒙古甘河國家濕地公園、內蒙古阿爾山哈拉哈河國家濕地公園、內蒙古卡魯奔國家濕地公園、內蒙古庫都爾河國家濕地公園、內蒙古綽爾雅多羅國家濕地公園、內蒙古滿歸貝爾茨河國家濕地公園;已建立自治區級濕地公園3個—內蒙古阿龍山敖魯古雅濕地公園、內蒙古吉文布蘇里濕地公園、內蒙古畢拉河百湖谷濕地公園。

社會意義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區點陣圖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區點陣圖
美麗富饒、瑰麗雄奇的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是我國五大重點國有林區之一。她與廣闊的呼倫貝爾大草原相依,與肥沃的松嫩平原相接,與俄羅斯、蒙古國毗鄰,綿延千里,山巒疊翠,林莽蒼蒼,猶如鑲嵌在祖國北疆的綠色明珠。10.67萬平方公里的浩瀚林海地跨呼倫貝爾市、興安盟的9個旗市,8.87億立方米的活立木蓄積以省為參照居全國第6位,年1600多萬立方米的森林生長量對履行我國政府到2020年森林蓄積增長13億立方米,減少溫室氣體排放40-45%的國際應對氣候變化承諾具有重要作用。這裡是寒帶植物的王國,野生動物的樂園,1500多條河流、100多個湖泊、1.1萬平方公里濕地星羅棋佈於於林海之中,其森林生態系統在涵養水源、保育土壤、碳匯制氧、凈化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這裡是黑龍江、松花江的發源地,維繫著呼倫貝爾大草原、松嫩平原乃至整個東北糧食主產區的生態安全。被世人稱為“北疆的綠色長城”,被胡錦濤總書記譽為“祖國北方的重要生態屏障”。
人們盛讚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是“綠色的立體寶庫”,綠色的王國里繁衍生息著1046種動物,1688種野生植物;起伏的群山中蘊藏著40多種礦產資源,在歷史上就享有“金鑲邊”的美譽;這裡孕育了“三少民族”的絢爛文化,發祥了鮮卑與蒙古帝國的根基,是中華民族瑰麗的歷史後院;這裡盡攬春情、夏景、秋實、冬雪於一身,並以她悠遠的歷史,獨特的景觀,豐富的民族與民俗文化,與俄蒙相接的獨有風情,吸引著中外賓朋。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作為國家重要的林木產品生產基地和具有巨大開發潛力的森林生態旅遊目的地和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的重要能源後備基地,在生態建設、區域發展、維護邊疆民族地區的安寧與和諧等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
這片綠色林海的守護和經營者——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成立於1952年,是國家和自治區設立的實施生態保護與建設的事業單位;1995年,按照國務院的要求,整合林管局生產經營職能組建了中國內蒙古森林工業集團,同時保留了內蒙古大興安嶺林管局機構和林業行政管理職能,2016年2月20日,重點國有林區改革,撤銷內蒙古大興安嶺林業管理局,撤銷內蒙古內蒙古森工集團,重新組建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重點國有林管理局下轄二級單位43家,包括19個林業局,1個原始林區管護局,在崗全民職工54091人、離退休職工8.8萬人、混崗大集體職工5.8萬人。

管理機構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業管理局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業管理局
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管理機構為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前身為內蒙古大興安嶺林業管理局(內蒙古森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可在所轄國有林區行使林權、行政和社會管理職能,可進行森林採伐、森林管護、綜合加工、木材生產和第三產業發展等項目,併兼有林政資源、森林防火、森林防疫、技術監督等行政管理職能和醫療衛生、公安、教育、廣電、建築、勘察等社會職能。

下屬機構


下轄伊圖裡河林業局
下轄伊圖裡河林業局
阿爾山林業局、綽爾林業局、綽源林業局、烏爾旗漢林業局、庫都爾林業局、圖裡河林業局、伊圖裡河林業局(含溫河經營區)、克一河林業局(含諾敏森林經營所)、甘河林業局、吉文林業局、阿里河林業局、大楊樹林業局、畢拉河林業局(含北大河林業局阿木珠蘇和北大河林場)、金河林業局、阿龍山林業局、滿歸林業局、得耳布爾林業局、莫爾道嘎林業局、根河林業局、北部原始林區森林管護局(北部原始林區包含奇乾林業局、烏瑪林業局、永安山林業局3個未開發林業局)、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森林調查規劃院、玖龍興安漿紙有限公司、根航空護林站、興安石油有限責任公司、拓浮林化栲膠公司、林業電信局、林業科研所、林海日報社、大興安嶺旅遊局、林管局第一辦事處、林管局第二辦事處、林管局第三辦事處、林管局第四辦事處、林業黨校、林業房地產開發公司、森工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富倫紙業公司、額爾古納自然保護區管護局。

歷史沿革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管局的前身是1947年由自治區人民政府組建的內蒙古林礦總局,1948年11月改稱為自治區林務總局。
1950年2月28日,中央召開全國第一次林業工作會議,決定籌備開發大興安嶺林區。自治區政府責成林務總局負責大興安嶺林區的全面行政事業工作,開發林區,支援新中國建設。
1952年5月28日,自治區人民政府第51次政務會議通過《關於調整機構緊縮編製的決定》,其中明確林務局改稱為內蒙古森林工業管理局,機構性質為自治區人民政府林業部的直屬部門。核定人員編製為110人。
1954年國務院批准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開發計劃,並將大興安嶺內蒙古林管局歸屬中央人民政府林業部領導。
1958年,內蒙古大興安嶺林業管理局與呼倫貝爾盟公署合署,林管局局長兼任呼倫貝爾盟盟長,內蒙古自治區人民委員會在《關於森工下放和森工營林合併問題的通知》〔(58)蒙林逸字第1號〕中,明確了林管局的管理區域界限、機構編製和森林經營保護、防火等事業職能。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新聞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新聞
1958年《內蒙古自治區編製委員會轉給你廳內蒙古森林工業管理局324人行政編製的函》(58)編字第0046號,核定林管局行政編製324人。
1965年國家林業部《下達各林業管理局編製人數》(65)林政干昭字第202號核定內蒙古林管局人員編製307人。
1979年,隨著中共中央國務院恢復自治區原有行政區劃(中發〔1979〕42號),林管局改為中央林業部直屬單位,仍然具有林業行政事業和社會事業管理職能。
1980年國務院決定林管局下放歸屬自治區管理,更名為內蒙古牙克石林業管理局。
1983年內黨辦發(1983)179號《關於牙克石林管局機構設置的批複》又重新核定了林管局機關內設機構,設黨委和群團職能部門7個,行政職能部門26個。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
1987年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恢復內蒙古大興安嶺林業管理局名稱,其領導體制是自治區的派出機構,林管局機關為事業單位,自治區政府每年撥付50萬防火事業費。同時,對森調規劃、勘查設計、林業黨幹校、林業基礎科研、航空護林等事業單位給予定額行政事業撥款。
1990年自治區人民政府內政辦發〔1990〕138號《轉發關於解決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兩危”問題的主席辦公會議紀要的通知》(會議由布赫主席主持,相關副主席和部門參加)明確指出:“由於林區所處的特殊地理現狀和林區辦社會的實際情況,大興安嶺林管局要行使自治區政府賦予的一定的行政管理許可權,包括森林資源的保護、管理與合理利用以及森林防火等”。
1991年,國務院確定內蒙古大興安嶺林管局為全國首批55戶試點企業集團,當時自治區為使林管局享受國家對試點企業集團的優惠政策,扶持林區戰勝“兩危”,走出困境,支持在林管局的基礎上組建企業集團。
內蒙古大興安嶺
內蒙古大興安嶺
1992年,自治區在向國務院上報的森工集團組建方案(內政發〔1992〕207號文件)和對林管局的批複中,明確了“三不變”的原則:即林管局是自治區直屬單位,行政隸屬關係不變、幹部管理許可權不變、地方利益不變。
1995年,內蒙古大興安嶺林管局組建森工集團,並在北京舉行掛牌儀式。自治區人民政府召開主席辦公會議,研究有關問題。在主席辦公會議紀要《研究內蒙古森林工業集團有關問題》〔1995〕61號文件中明確:在組建森工集團中,要保留內蒙古大興安嶺林業管理局的名稱和行政、社會管理職能。
2016年1月,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印發了《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改革總體方案》,按照“人員只出不進、機構只減不增、社會和諧穩定”和精簡高效的原則,撤銷內蒙古大興安嶺林業管理局,撤銷內蒙古內蒙古森工集團,重新組建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2016年2月20日,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正式掛牌成立。這是全國首家重點國有林管理機構,標誌著全區重點國有林區改革取得重要的階段性成果。

植被資源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
在大興安嶺,因立地條件的差異及海拔高度不同,興安落葉松林呈現不同的森林類型,其中分佈廣且具代表性的有杜鵑—興安落葉松林、越桔—興安落葉松林、杜香—興安落葉松林、草類—興安落葉松林及白樺—落葉松林等。杜鵑—興安落葉松林代表著一種冷乾的生境條件,是構成大興安嶺植被的主要森林植被類型。此類興安落葉松林多佔據陽坡、半陽坡或分水嶺上。林木高大,木材蓄積量大,結構簡單,林相整齊。越桔—興安落葉松林代表著一種冷濕的生境條件,在大興安嶺多見於山坡上部較平坦地段,分佈較為廣泛。此類型林下天然更新良好,尤其在林窗處有大量的興安落葉松更新幼苗,生長狀態良好。
杜香—興安落葉松林是大興安嶺分佈面積最廣的森林類型,多在坡度5°~10°之間的陰坡、半陰坡下部,生境較冷濕,水分充足,並常有滯水。枯枝落葉分解不良,形成明顯的潛育化和泥炭化現象。加之土層極薄,又具永凍層,影響林木生長,因此立木低矮,胸徑小,林相雖整齊,但枯腐木和風倒木較多。由於林內水分充足,利於興安落葉松種子萌發,故林下幼苗很多。但因灌草茂密,妨礙了幼苗發育成幼樹,因此林下更新出現幼苗多、幼樹少的特點。草類—興安落葉松林集中分佈於山地下部坡度一般為6°~10°的陽坡、半陽坡,多為同齡林,有成層現象,層片結構較簡單,有時林內有大量更新幼樹。林下土壤為較肥沃的棕色針葉林土,因此草本層和灌木層發育較好,草本植物種類繁多。
白樺—興安落葉松林在大興安嶺是一種過渡植被類型,是原生的興安落葉松林經過採伐、火燒等干擾后,以白樺為主的闊葉樹種侵入形成,所以白樺—興安落葉松林在組成、結構上極不穩定,但分佈廣泛。白樺的壽命一般僅為70年~100年,而興安落葉松壽命較長,隨著林齡增加,白樺逐漸衰退,便恢復成各類興安落葉松林。雖然白樺—興安落葉松林不穩定,但白樺在改善森林土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興安落葉松林演替的重要階段。
大興安嶺是中國東北部的著名山脈,也是中國最重要的林業基地之一。它北
大興安嶺森林風光
起黑龍江畔,南至西林木河上游谷地,全長1200多公里,寬200公里-300公里,海拔1100-1400米,是中國面積最大的林區,木材貯量佔中國的一半。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
大興安嶺東南坡較陡,西北坡向內蒙古高原和緩傾斜。經過長期侵蝕,山頂渾圓,以海拔2029米的黃崗梁為最高。東南坡夏季受海洋季風影響,雨水較多,西北坡卻較乾旱,成為森林和草原的分界線。大興安嶺北部漫山遍野都是密密層層、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林帶北寬南窄,跨緯度7°,面積約25萬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約為62%。
大興安嶺中有許多優質的木材,如紅松水曲柳等。落葉松、白樺、山楊等是這裡的主要樹種。由於這裡的樹木十分稠密,只有拚命地向上長,才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到陽光,因此,這裡的樹木一般都很直、很高,是上等的建築材料。有的大樹長到60多米,樹榦仍然筆直。
大興安嶺盛產藍莓(俗稱篤斯、都柿),而且都是純野生的,是中國主要野生藍莓產區。藍莓(Blueberry),意為藍色的漿果之意。一種是低灌木,矮腳野生,顆粒小,但花青素的含量很高;第二種是人工培育藍莓,能成長至240cm高,果實較大,水分較多,花青素含量相對偏低。全世界分佈的越橘屬植物可達400餘種,主產於美國又被稱為美國藍莓,中國主要產在長白山及大、小興安嶺林區尤其是大興安嶺中部。

動物資源


大興安嶺的林地有73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74.1%,在綠色中繁衍生息著寒溫帶馬鹿馴鹿駝鹿(犴達犴)、梅花鹿、棕熊、紫貂、飛龍、野雞、棒雞、天鵝、獐、麋鹿(俗稱四不像)、野豬、烏雞、雪兔、狍子(矮鹿、野羊)等各種珍禽異獸400餘種,野生植物1000餘種,成為中國高緯度地區不可多得的野生動、植物樂園。在大興安嶺流淌著甘河、多布庫爾、那都里、呼瑪、額木爾等二十多條大小河流,最終注入了邊陲人民的母親河---黑龍江。這裡盛產鱘鰉魚、哲羅、細鱗、大馬哈、江雪魚等珍貴的冷水魚類。
鳥類:大興安嶺的代表種類首推松雞科,雖然新疆、甘肅、青海、四川也有松雞科分佈,但該區無論在種類或數量上均居全國之首位。主要有三種:黑嘴松雞(棒雞)、黑琴雞(烏雞)、花尾榛雞(飛龍)。它們不畏嚴寒,常年留居大興安嶺。多在地面棲息,也常上樹活動。春夏季吃樹芽、樹葉、昆蟲等,秋冬季吃鮮紅色的越桔果實、落葉松嫩枝、樺樹榛子的花序、芽等。晚上鑽進雪窩過夜。它們在地面營巢,但其巢隱蔽甚好,極難發現問題。它們在本區屬於典型的冬候鳥。
雞類除松雞科外,雉科有三種,雉雞僅見於伊勒呼里山以南,斑翅山鶉等有一定數量。
陸禽除雞類外,還有山斑鳩,在這裡是常見的夏候鳥。岩鴿見於山崖附近。
游禽在大興安嶺鳥類中佔有相當的位置,包括目、雁形目、鷗形目三個目。大興安嶺地區是多種雁鴨類的天然繁殖場,其中鵲鴨、斑頭秋沙鴨等只在該區繁殖。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
涉禽包括鸛形目、鶴形目、鴴形目,共40種,其中鴴形目種類最多,它們是沼澤濕地和河邊水域的居住者,都是候鳥。
猛禽在大興安嶺鳥類中所佔比重不小,有隼形目19種,鴞形目10種。它們在控制嚙齒類的數量,維護自然界生態平衡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攀禽包括鵑形目、夜鷹目、佛法僧目、形目共13種,是重要食蟲鳥類。其中形目7種,是冬季林中的常見鳥類。
鳴禽共114種,是大興安嶺地區鳥類種數最多的一個生態類群。除鴉科、山雀科、文鳥科雀科的少數種為留鳥外,絕大多數是候鳥。雀形目鳥類除雀科、文鳥科、百靈科外,大多為動物食性,是控制害蟲、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因素。
與國內其它地方相比之下,該區特有種除松雞科外還有烏林鴞猛鴞鬼鴞雪鴞雪鵐等。此外,雖在國內其它地方可以見到,但繁殖區僅限於或主要在該區者,有鵲鴨、丘鷸、斑頭秋沙鴨、短耳鴞、北噪鴨等。
獸類:大興安嶺的動物區系在中國動物地理區劃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依全國動物地理區劃,大興安嶺屬於古北界、東北區的大興安嶺亞區。從生態分佈上看,大興安嶺的獸類屬於寒溫帶針葉林動物群。廣闊的森林植被給獸類提供了良好的掩蔽條件、食物資源與棲息生境均較草原優越,而且人為干擾較少,為大型有蹄類動物以及森林嚙齒類動物提供了大面積的適宜生境。駝鹿、馬鹿、狍、麝和野豬的數量很多。由於該地區的氣候嚴寒且較乾燥,昆蟲的種類與數量較少,因而食蟲目翼手目動物種類不多。
據調查:大興安嶺地區哺乳動物總計6目16科56種。獸類資源十分豐富,已知56種中有許多屬於稀有珍貴的獸類,已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9種。
兩棲、爬行類動物資源:大興安嶺屬於寒溫帶氣候,冬季酷寒而漫長,生活條件較為嚴酷,作為變溫動物,兩棲、爬行類動物在這裡分佈的種類比較少,現有種類都是比較耐寒的,而且有冬眠的生態習性。受高寒氣候條件的影響,大興安嶺兩棲、爬行類種類單一、數量少。根據調查,大興安嶺地區兩棲、爬行類動物共4目14種,主要常見種類黑龍江林蛙、胎生蜥、中介蝮等。
大興安嶺地區高寒的氣候條件,成為兩棲、爬行類動物向北分佈的主要限制因子。小鯢科動物世界上有30餘種,國內有13種,但僅有1種分佈到該區,即極北鯢,它是本科中最耐寒的一種,向北可達到北極圈的北緯65°。該區無尾兩棲類較多,有6種,蟾蜍有2種,林蛙有2種。

淡水資源


大興安嶺有以黑龍江、嫩江為主的水系,以伊勒呼里山為分水嶺,嶺北為黑龍江水系,嶺南為嫩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多額爾古納河、激流河、根河、伊圖裡河、甘河、綽爾河等,流域面積50km2以上河流154條,流域面積1000km2以上河流有28條。大興安嶺河流河谷開闊,河床蜿年平均水面蒸發量為582mm,1月份最小,5月份最大。
大興安嶺林區擁有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沼澤濕地、人工濕地四大類型的濕地。

礦產資源


大興安嶺礦產資源也很豐富,是國家重點成礦帶,德爾布乾和大興安嶺兩個成礦帶橫貫全區,是國家19個重點成礦帶和3個重要找礦靶區之一;已發現礦種44種,約佔全國已發現礦種的1/4;礦產地584處,礦床119處,自古就以出產黃金著稱。已有多條鐵路伸入林區。大興安嶺地區礦產多為稀有礦藏,品種多、品位高。

旅遊資源


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全面發展,牙克石市山川秀麗、風光秀美,旅遊資源得天獨厚,縱橫千里的大興安嶺山巒疊翠、奇峰挺拔,興安杜鵑似錦似霞,別開奇景,鳳凰山莊如詩如畫,景色宜人,鳳凰山滑雪場是國內少有的天然滑雪場,雪期長,雪質好,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滑雪愛好者。風光旖旎,神資仙態的巴林喇嘛山28座石峰似鬼斧神工劈就一般,形成大興安嶺獨特的石林景觀。

雲龍山莊

雲龍山莊地處大興安嶺中部,是鑲嵌在古老悠遠的大興安嶺上的一顆亮麗的明珠。這裡的景色自然天成,即有蒼翠森林的浩然之氣,又有小橋流水的靈秀之美;即有保護自然前提下的合理開發,又有人工雕琢與自然景牙克石雲龍山莊觀交相輝映的浪漫情調。雲龍山莊處處有景,時時生情,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山被水圍繞,水與樹相融,樹被屋點綴。分佈在林間、綠島、山坡、河邊的各式木屋別墅,充滿了浪漫情調,將群山峻岭點綴的優美別緻。山下為扎敦河,山上有落葉松、樟子松、白樺人工林,集中了呼倫貝爾的“山、水、林、原”四大特點。這裡山勢如波,風光秀麗,一年四季景色宜人。風格獨特的人工建築與優美的自然景觀相得益彰。

鳳冠滑雪場

鳳冠高級滑雪場總面積22平方公里,位於牙克石東南30公里處,東臨濱洲鐵路線,南連301國道,西至南博草鳳冠高級滑雪場(2張)原,北接鳳凰山滑雪場,該雪場距市區20餘公里。景區處於亞寒帶,為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平均氣溫-25℃,積雪期長達5個半月,雪質好,滑雪旅遊資源非常豐富。項目地最高峰海拔987.5米,其山形地貌、坡向坡度、雪時雪質均適宜建設高級滑雪場。鳳冠高級滑雪場擁有國內最長的滑雪索道。雪場索道類型為單線脈動循環固定抱索器六人吊廂組式,線路水平長度2818m,線路高差287.7m,單向小時運量300p/h。雪場並建兩條分別長3000m和4000m的滑雪雪道,並鋪設約8000m的供水造雪系統,建一座面積2723㎡滑雪服務大廳及提供餐飲住宿的別墅區,另建2條伸縮拉杆式拖牽及1條110m的魔毯,還建多種功能齊全的娛雪區。

森林公園

烏爾其漢國家森林公園在烏爾其漢林業局施業區內,距市區100公里,森林面積319公頃。原始森林人跡罕至,烏爾其汗國家原始森林景區古木參天。在林中,遮天蔽日,天然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興安落葉松、樟子松、白樺、楊樹林下生長著眾多的灌木及各類植被500多種,其中越桔、山杏、猴頭、木耳、厥菜、黃芪金蓮花等馳名中外的山珍藥材。這裡有國家級保護動物,被譽為“天然動物園”。
烏爾其漢鎮內,林業局建一處“自然博物館”,藏有大興安嶺林區種類最全、數量最多的動植物和昆蟲標本2116種,11921件,建館以來,接待國內外來賓萬餘人次,前自治區黨委書記劉明祖、副主席周維德先後題詞,前自治區主席烏力吉題寫了館名。

喇嘛山

喇嘛山風景區位於牙克石市東部50公里處,巴林鎮境內,在巴林鎮東南、大興安嶺東麓,它海拔高度785米,距市區200公里,巴林鎮西北1.5公里,面積7平方公里,長不過三公里,寬不足二公里,卻矗立著裸石、岩峰二十八處,每座石峰各具神態,它的主峰似一柱擎天三角,高75米,山怪石異,鬼斧神工,渾然天成,毫無雕飾。傳說是天上的二十星宿下界,來到人間,變化而成。一石一奇,岩石的變化形成了大興安嶺上獨特的石林景觀。被譽為"泰岱之雄、匡廬之美、黃山之奇、峨嵋之秀",因主峰遠看似一誦經喇嘛面壁打坐,而得此名。

莫爾道嘎公園

公園森林風景資源獨具北國特色,保存著我國最後一片寒溫帶明亮針葉原始林景觀,且地理位置優越,南鄰呼倫貝爾大草原,北接中俄額爾古納界河,山巒起伏,古木參天,植被豐富,溪流密布,處處展現幽、野、秀、新的風采,以其林海、松風、藍天、白雲的夏季風光和冰峰、雪嶺、嚴寒、霧凇的冬季風韻、為人們提供清涼避暑、休閑度假、生態考察和體驗寒冷、挑戰極限、體味人生的理想境地。

阿爾山公園

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是2000年2月22日經國家林業局正式批准成立的,總面積103149公頃,其中17公頃是人工林。公園內的地貌屬於大興安嶺西側火山熔岩地貌,由於火山噴發熔岩壅塞及水流切割,造成一系列有鑲嵌性質的截頭錐火山。

天池

天池位於阿爾山東北74公里天池嶺上,海拔1332.3米,有484級台階。
天池屬於高位火山口湖,由火山噴發后積水而成。

石塘林

石塘林位於天池林場東,距阿爾山市溫泉街84公里,是大興安嶺奇景之一。為第四紀火山噴發的地質遺跡,是亞洲最大的死火山,玄武岩地貌,地質構造、土壤、植被生物均保持原始狀態,生物多樣性複雜,再現了從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的演替全過程,具有較高的科研和保護價值。石塘林長20公里、寬10公里,是由火山噴發后岩漿流淌凝成。

松葉湖

原名達爾賓湖,位於杜鵑湖東南10公里處,距興安林場12公里,距阿爾山市102公里,面積314公頃,是阿爾山境內堰塞湖群中之首。

鹿鳴湖

鹿鳴湖為火山噴發的熔岩流在流動過程中堵塞哈拉哈河形成的湖泊。原名三號溝泡子,海拔1190米,該湖湖面寬闊,湖水平靜,面積為157公頃。

玫瑰峰

玫瑰峰位於阿爾山市區北25公里處,是一處由10餘座石峰組成的山石景區。

摩天嶺

位於興安林場境內,大黑溝上游,海拔1711.8米,相對高度600多米,為一馬蹄形熔渣火山錐。口垣留有破火口,形如半環,錐壁陡峭,坡度在40度以上。山體為森林所覆蓋,大致為第四紀上更新世時火山噴發所形成,山麓有熔岩在河谷中壅塞而形成的松葉湖(達爾濱湖),是哈拉哈河的源頭。摩天嶺四周為茫茫林海和熔岩台地景觀。

樟松嶺

樟松嶺位於阿爾山市西北25公里,中蒙邊境附近,屬大興安嶺西坡樟子松帶的南端。為全國保存最大的樟子松林帶之一。

哈拉哈河

哈拉哈河發源於大興安嶺西側摩天嶺北部的達爾濱湖,彎彎曲曲流入貝爾湖。全長399.5公里,境內長135公里,沿途有12條河流匯入,河面逐漸加寬,最寬可達80米,水深平均2米,流速每秒1-2立方米。

杜鵑湖

杜鵑湖是火山爆發時,熔岩流堵塞河谷形成的湖泊。杜鵑湖位於阿爾山市東北92公里處,海拔1244m,面積128公頃,因湖畔開滿杜鵑花而得名。

三角山

三角山位於哈拉哈河支流中蒙界河努木爾根河右岸。三角山為一制高點,山體呈三稜錐狀,為燕山期花崗岩構成。錐頂建有邊防哨所,為八角形二層建築,有270多級水泥台階和護欄通向山下。海拔1039米,山坡灌木叢生。

雞冠山

雞冠山位於白狼鎮東南10公里處,海拔1506米。雞冠山為獨立山體,全部為裸露岩石組成,狀如雄雞雞冠,故稱雞冠山。雞冠山正面有一垂直峭壁,高約70米。

地圖山

地圖山位於阿爾山市溫泉街東北128公里處的阿爾山林業局德廷德林場境內。在山中一塊巨大岩石上,生有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極為相似的一塊苔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