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河風景區

湖北省襄陽市谷城縣的景區

南河風景區位於武當山脈東南麓、襄樊谷城縣南河鎮境內,處於襄陽古隆中-武當山-神農架旅遊熱線中心地帶。南河景區由“小三峽”景區、五龍山景區、香爐石景區、溫泉娛樂區、白水峪景區等五大景區組成,總面積242平方公里,與大薤山國家森林公園毗鄰相連。南河之水發源於神農架,流淌在深山幽谷之中,清澈見底,純凈無暇,相傳為漢丞相蕭何夫人脂粉之水,故又名“粉水”。

景區簡介


南河風景區
南河風景區
南河風景區
南河風景區
南河風景區“粉水澄清”為谷城八景之首。南河蜿蜒於峽谷30多公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自南河大壩建成之後,形成高峽平湖的壯麗景觀,乘船溯江而上但見兩岸懸崖峭壁,層巒疊嶂,河面碧波蕩漾,湖光山色,酷似長江三峽,清乾隆五十七年便有“小三峽”(馬沸峽、神女峽、五龍峽)之稱。
神奇的山水造就了天然的景觀,優美的傳說賦予了獨特的神韻。香爐石、晶棺山、跑馬道、滴水岩卧牛山、一線天、三疊泉帽兒山等等,一步一個風景,一處一個故事,值得慢慢品味、細細欣賞。這裡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溶洞群遍布各地,現已開發有黃龍洞娘娘洞八仙洞、雲霄洞、青龍洞黑龍洞蓮花洞等大小溶洞七個,洞內鐘乳石千姿百態,妙趣橫生,有的象金龜、金蛙金蛇,有的似神仙、鬼怪、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見證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景區還有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古山寨、古道觀。在“南河谷”可以看到古老的水車、磨坊和沿襲1800多年蔡倫時代傳統造紙工藝,彷彿時光可以倒流;在農家博物館,可以親自嘗試紡紗、織布、推磨、碾米、坐花轎、娶新娘、聽南河套曲、品尖山雲峰,過兩天怡然自得的農家生活。
五龍山是新近發現的又一天然景點,這裡人跡罕至,鳥獸不驚,密林幽徑,霧游峰隱,險崖密谷,景色奇秀,“天生麗質難自棄”,“養在深閨人未識”,保持著原始的生態環境。登上海拔1000多米的五龍山頂,晴日可攬武當勝景,雨日可賞五龍雲海,是遊客尋幽探奇的絕好去處。
南河風景區
南河風景區
南河發源於神農架林區,因山谷縱深,落差較大,乾隆時期就有“小三峽”之稱。南河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以山青、水秀、洞奇而遠近聞名,尤其是娘娘洞、黃龍洞、八仙洞等溶洞群,以奇、險、雄、秀堪稱洞景一絕。
東溝“十里畫廊”保留有蔡倫時代的造紙作坊和明清古屋,有濃厚鄉土氣息的農家博物館,展品達千餘件,宋朝狀元劉文龍讀書時的“文龍書院”遺跡,香爐石的神奇傳說,五龍山的道教文化,居全國第四的南河溫泉,無不讓人流連忘返,沉醉其間。南河水電站、白水峪電站、廟子頭電站的梯級開發,使小三峽景區形成了“高峽平湖”的景觀,山水風光可與灕江媲美。

地理氣候


南河風景區
南河風景區
南河風景區位於湖北省西北部丹江口市境內,,屬大巴山東段。武當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稱。位於中國湖北省西北部丹江口市境內,西界堵河,東界南河,北界漢江,南界軍店河、馬南河,背倚蒼茫千里的神農架原始森林,面臨碧波萬頃的丹江口水庫(中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取水源頭),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文化遺產地,是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道教名山和武當拳發源地。高峰林立,天柱峰海拔1612米,在丹江口市西南部。武當山山體四周低下,中央呈塊狀突起,多由古生代千枚岩板岩武當山和片岩構成﹐局部有花崗岩。岩層節理髮育,並有沿舊斷層線不斷上升的跡象,形成許多懸崖峭壁的斷層崖地貌。山地兩側多陷落盆地﹐如房縣盆地﹑鄖縣盆地等。
南河風景區氣候溫暖濕潤,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多集中夏季,為湖北省暴雨中心之一。原生植被屬北亞熱帶常綠闊葉﹑落葉闊葉混合林,次生林為針闊混交林和針葉林,主要有松﹑杉﹑樺﹑櫟等。藥用植物有400多種﹐產曼陀羅花金釵﹑王龍芝﹑猴結﹑九仙子﹑天麻田七等名貴藥材。

文化遺產


南河風景區
南河風景區
南河風景區主要遺產:太和拱、南岩宮、紫雲宮、復真觀和“治世玄岳”石坊等。
太和宮:位於天柱峰南側,佔地面積8萬平方米,現有古建築20餘棟,建築面積l 600 多平方米。
金殿:明代銅鑄仿木結構宮殿式建築,位於天柱峰頂端的石築平台正中,面積約160 平方米,朝向為東偏南8°。殿面寬與進深均為三間,闊4.4米,深3.15米,高5.54米。四周立柱12根,柱上疊架、額、枋及重翹重昂與單翹重昂斗拱,分別承托上、下檐部,構成重檐底殿式屋頂。
古銅殿:位於天柱峰前小蓮峰上。元代大地十一年(公元1307年)鑄,高3米,闊2.8米,深2.4米,懸山式屋頂,全部構件為分件鑄造,卯榫拼裝,各鑄件均有文字標明安裝部位,格扇裙板上鑄有“此殿於元大德十一年鑄於武昌梅亭萬氏作坊”,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銅鑄木結構建築。
紫禁城:建於永樂十七年(公元1419年),延天柱峰環繞,周長345米,牆基厚2.4米,牆厚1.8米,城牆最高處達10米,用條石依岩砌築,每塊條石重達500多千克,按中國天堂的模式建有東、南、西、北四座石雕仿木結構的城樓象徵天門。該石雕建築在懸崖徒壁之上,設計巧妙,施工難度大,是明代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產物。
紫霄宮:位於武當山東南的展旗峰下,始建於北宋宣和年間(公元1119一1125年),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重建,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擴建,清嘉慶八年至二十五年(公元1803—1820年)大修,是武當山八大宮觀中規模宏大、保存完整的道教建築之一。現存有建築29棟,建築面積6854平方米。中軸線上為五級階地,由上而下遞建龍虎殿、碑亭、十方堂紫霄大殿、聖文母殿,兩側以配房等建築分隔為三進院落,構成一組殿堂樓宇、鱗次櫛比、主次分明的建築群。宮的中部兩翼為四合院式的道人居所。
南岩宮:始建於元至元二十二年至元至大三年(公元1285—1310年),明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擴建。位於獨陽岩下,山勢飛翥,狀如垂天之翼,以峰巒秀美而著名。現存建築2l棟,建築面積3505平方米,佔地9萬平方米。有議案天乙真慶宮石殿、兩儀殿、皇經堂、八封亭、龍虎殿、大碑亭和南天門建築物。主體建築天乙真慶宮石殿,建於元至大三年(公元13lO年)以前,面闊11米,進深6.6米,通高6.8米,梁、柱、門、窗等均以青石雕鑿而成。頂部前坡為單檐歇山式,后坡依岩,作成懸山式,檐下斗栱均作兩跳,為遼金建築斗栱的做法。龍頭香,長3米,寬僅o.33米,橫空挑出,下臨深谷,龍頭上置一小香爐,狀極峻險,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和科學性。
南河風景區
南河風景區
復真觀:建於明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重修。位於獅子峰前,現存建築20棟,建築面積3505平方米,佔地6萬平方米。觀門側開9Jr匝山勢建夾牆復道,狀如游龍。中軸線上有照壁、梵帛爐、龍虎殿、大殿、太子殿。左側道院建皇經堂、芷經閣、廟亭、齋房,隨山勢重疊錯落。前有五雲樓,五層樓翼角立柱上架設12根梁枋,交叉疊閣,為大木建築中少見的結構,有一柱十二梁之稱。
治世玄岳”牌坊:建於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l552年)。位於武當山鎮東4000米處,為進入武當山的第一道門戶,又名玄岳門。系石鑿仿大木建築結構,三間四柱五樓牌坊,高11.9米,闊14.5米。明間與次間之比為5/3。坊柱高6.4米,柱周設夾桿石以鐵箍加固。柱頂架龍門枋,枋下明間為浮雕大小額枋上部出卷草花牙子雀替,承托浮雕上訪和下枋,枋間嵌夾堂花板,構成明間高敞、兩側稍低的三個門道。正樓架於龍門枋上,明間左右立枋柱,中嵌矩形橫式牌匾。次間各分兩層架設邊樓、雲板與次樓,構成寬闊高聳的正樓、邊樓,由上而下,逐層外展的三滴水歇山式的坊樓,中嵌橫式牌匠刻嘉靖皇帝賜額“治世玄岳”。此坊結構簡練,構件富於變化,全用卯榫拼合,裝配均衡嚴謹,坊身裝飾華麗,雕刻精工,運用線刻、圓雕、浮雕等方法,雕刻了人物、動物和花齊圖案等,是南方石作牌樓之佳作,也是明代石雕藝術珍品。

景點介紹


南河風景區
南河風景區
南河發源於神農架陽日灣的粉清河,北源於武當山的馬攔河,流經保康縣珠藏洞匯流南河,由東庄峪入谷城縣境,經縣城至格壘嘴入漢水。南河風景區位於武當山東南麓、谷城縣南河鎮境內,景區由“小三峽”、五龍山、香爐石、溫泉、白水峪等五大景區組成,總面積242平方公里,與大薤山國家森林公園毗鄰相連。
在距谷城23公里處的胡家渡,1980年建起了襄樊市80年代最大的水電站,雄偉的大壩將河谷造成平湖,與兩岸奇峰秀山交相輝映,其景色神似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故譽為”南河小三峽“。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的有機結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風景旅遊區。
南河“小三峽”是近年來新開發的自然風景區。歷史悠久的“粉水澄清”、“文龍書院”等人文景觀與鬼斧神工的“釣魚台”、“香爐台”等自然景觀渾然一體,妙趣橫生。山纏水繞,峰迴路轉,水平如鏡,兩岸群山疊翠,峰險岩奇,綿延30於公里、以山清、水秀、洞幽、石奇樹古而享譽華中地區,景觀100餘處,主要有黃龍洞、娘娘洞、青龍盤樹、香爐石、農家博物館、月亮灣溫泉等。
這裡還有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古山寨、古道觀。在“南河谷”可以看到古老的水車、磨坊和傳統造紙坊;在農家博物館,可以親自嘗試紡紗、織布、推磨、碾米、坐花橋、娶新娘、聽南河套曲、品尖山雲峰、過一回怡然自得的農家生活。
五龍山是新近發現的又一天然景點,這裡密林幽徑、險崖秘谷、景色奇秀,保存著原始的生態環境。登上海撥1000多米的五龍山頂,晴日可攬武當勝景,雨日可賞五龍雲海,是遊客尋幽探奇的絕好去處。南河溫泉常年39度的泉水中含有硫、硒等多種微量元素,是放鬆身心、洗去疲憊的理想處所。
南河風景區
南河風景區
南河以山青、水秀、洞幽、石奇、樹古而享譽華中地區,景觀100餘處,主要有黃龍洞、娘娘洞、青龍盤樹、香爐石、農家博物館、月亮灣溫泉等。該風景區位於湖北省襄樊市谷城縣境內,是當地不可多得的自然美景之一。
南河除了有許多優美的傳說外,沿途那些天工神匠造化出來的溶洞更令人流連往返。
石筍洞
石筍洞高13米,寬15米,洞中有白石花紋似筍故名。舊《谷城縣誌》載:“乾隆戊子年士人始探其洞”。洞深幽險峻,霧氣襲人,吸收陽光,當地群眾稱為“黑洞子”。洞內分大中小三洞相通,深不可測,洞下有潺潺流水,兩壁有形態各異花紋。有的似竹、有的似筍、有的似筆架、塔形;有的似金田老人放水,有的似蘑菇老人張燈。一幅幅絢麗多姿的畫卷嵌入洞穴兩壁,美不勝收。
石筍洞是蓮花洞,洞寬4米,高10米,洞內面積約40平方米,洞壁中有鐘乳石形成的酷似觀音蓮台及佛象,洞頂有水繡花紋圖案,有的如宮燈、有的象龍鳳、石綉水簾,彩帶飄然,特別奇觀的是有50個形似蓮花瓣的寶蓮台將觀間佛像包圍其中,猶覺入臨仙山佛地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