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蕪經濟開發區

2001年成立的省級重點開發區

安徽新蕪經濟開發區是2001年按照蕪湖市委、市政府“工業向園區集中”的戰略部署,在合(肥)杭(州)高速蕪湖沿線的荒山丘陵上建立。原名“蕪湖機械工業開發區”,2010年經批准改名為:安徽新蕪經濟開發區。以先進裝備製造業為主導產業,屬於安徽省省級重點開發區,正在申報國家級開發區。

2020年12月4日,安徽省政府亳州市召開全省開發區改革創新推進大會。會上,安徽新蕪經濟開發區在安徽全省開發區綜合考核評價中“勝出”受到安徽省政府表彰。

地理位置


中國新蕪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中國新蕪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新蕪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蕪湖市東郊、蕪湖縣縣城,是安徽省規劃的“沿邊”(沿浙江、江蘇)、“沿江”(沿長江發展戰略的結合點。2010年初國務院正式批准實施為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的核心區域,屬“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China National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經濟發展


新蕪經濟技術開發區建於2001年3月,曾定名為“蕪湖機械工業開發區”,2010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更名為:新蕪經濟技術開發區。以現代裝備製造業為特色,高端裝備製造及汽車零部件、電子電器、鋼鐵、新能源及新材料、煤炭電力、生物醫藥、石油化工、物流為八大主導產業集群。2011年10月被省政府評選為“安徽省創新型園區”,位列全省九大創新型園區第六位。2012年3月被省政府評為“安徽新蕪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蕪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速度較快。行政管轄面積85平方公里,轄區人口20萬。現已開發近30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底,開發區企業逾千家,計劃總投資1200多億元;共有投產企業465家,在建企業346家;其中當年新增投產企業172家,開工建設企業82家。2011年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303.1億元、實現稅收55.2億元,對全縣國內生產總值財政收入貢獻超過80%。

區域交通


蕪湖長江大橋
蕪湖長江大橋
新蕪經濟技術開發區交通發達,通江達海。縣城境內青弋江直通黃金水道長江,皖贛鐵路穿越開發區縣城,318國道、104省道與205國道在開發區縣城會合,G50滬渝高速公路(上海—武漢—重慶),沿江高速(武漢—蕪湖—南京)合杭高速(合肥—蕪湖—杭州)已建成通車,銅蕪宣高速(銅陵—蕪湖縣—宣城)、蕪雁高速(蕪湖縣—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即將通車,5條高速在新蕪經濟技術開發區縣城東西南北都設有出入口,這一獨特的優勢,構成了開發區到江浙滬地區的1小時高速公路網路。開發區距合肥駱崗國際機場,南京市祿口機場,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上海虹橋機場僅兩小時車程。距蕪湖朱家橋外貿碼頭僅20分鐘車程。
鐵路
商杭高鐵客運專線蕪湖縣站
商杭高鐵客運專線蕪湖縣站
合蕪、皖贛鐵路、寧銅鐵路宣杭鐵路、在建的有合福高鐵、皖贛新線、商杭高速鐵路、以及規劃中的銅南宣鐵路,形成四通八達的鐵路運輸網,向外可通達全國各地的火車站。
公路
沿江高速、合杭高速、蕪雁高速、G50滬渝高速公路等四條高速公路,205國道、104省道連接杭州、南京、上海、重慶、杭州、合肥、蘇州、無錫、寧波、常州、武漢等大城市和城市集群
港口
蕪湖長江朱家橋外貿碼頭
蕪湖長江朱家橋外貿碼頭
蕪湖港距新蕪經濟技術開發區僅20公里,是長江溯江而上的最後一個深水良港。朱家橋外貿碼頭可常年停靠萬噸輪,從這裡直通內外。與上海港緊密合作可全面實現國際集裝箱運輸通關驗放作業,且成本比上海出港更低。

蕪申運河

起自安徽蕪湖,經南京高淳、常州溧陽、無錫宜興,止於太湖,由蘇州直通上海,航程比繞長江縮短運距100多公里。
航空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合肥駱崗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上海虹橋機場。

發展優勢


安徽新蕪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012年3月被省政府評為“新蕪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6月15日,經省政府同意批複,新蕪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蕪湖縣新蕪經濟技術開發區掛牌。作為全省縣級唯一獲得高新區稱號的蕪湖縣,以自主創新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大財政科技投入。全縣高新技術企業已達39家,高新技術產品61件,2011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202.96億元。據了解,獲批設立的安徽新蕪高新區將重點發展新能源裝備製造、汽車核心零部件裝備製造、高端數控機床裝備製造和高新技術服務業,集聚創新資源和高層次人才,完善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完善的產業配套
新蕪經濟技術開發區重點打造電鍍中心、表面處理、熱處理中心:汽車零部件、模具、衝壓、鑄造、鍛打、機械外加工等機械裝備製造業產業鏈條。
招商引資與進出口貿易
截至2010年底,共引進國有內資項目873個,其中年產值過30億元的有德力西電器集團、飛科集團、科逸住宅設備集團、盾安製冷設備、恆升機床、恆達集團華星集團、禾田汽車、東大汽車、巨隆液壓集團、寶德輪業集團、昊陽光能股份有限公司等,投資商主要來自浙江、廣東、上海、江蘇等地區。
截至2010年底,共引進外資項目85個,其中較大的項目有銀峰鑄造集團、和泰化工集團、惠豐耐磨集團、群英電子、多彩電子集團、后藤電子等,投資商主要來自美國、日本、西班牙、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
2010年主要出口企業有德力西電器集團、飛科集團、科逸宅設備集團、盾安製冷設備、恆升機床、恆達薄板、泰德光伏、禾田汽車、禾豐離合器、永裕汽車等,主要出口商品為汽車零部件、彩塗薄板、光伏產品等。
行業發展
主要發展汽車零部件、成套設備、機床製造、電子電器、新能源裝備製造等行業。
產業集群
形成了以禾豐離合器、禾田汽車、大捷離合器、寶德輪業等為代表的汽車零部件及配件產業;以巨隆集團、斗海機械、中冶重工等為代表的成套設備產業;以恆升機床等為代表的數控機床產業;以德力西電器集團、飛科集團、多彩集團等為代表的電子電器產業;以昊陽光能、富山重工等為代表的新能源裝備產業。
主導產業
汽車零部件產業是新蕪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主導產業之一。園區內已有以寶德輪業、禾田汽車、禾豐離合器、強振緊固件等為代表的汽車零部件企業近200家,主要產品有離合器、輪轂減振器轉向節、底盤、變速箱等,初步形成了汽車變速箱換檔撥叉和控制閥總成、離合器從動盤總成和蓋總成、橡膠減振器和控制臂總成等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截至2010年底,開發區內80%以上的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通過了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餘家企業通過ISO16949質量體系認證;、汽車零部件產業實現產值超過60億元,實現利稅近9億元。為確保創建工作有序開展,新蕪經濟開發區政府專門制定了《關於創建安徽省汽車零部件優質產品生產示範的實施方案》,明確創建目標,堅持“管、幫、扶”並舉,對示範區企業實行ABC三級分類監管,定期巡查。其中,對A類企業主要實施幫優扶強措施,大力推進產品名牌戰略,積極爭創中國名牌、安徽名牌,鼓勵申報質量獎;對B類企業主要幫助其建立質量保證體系,加強企業基礎管理,引導開展ISO9000質量認證;對C類企業實行以查處假冒偽劣產品為主。同時實施技術標準戰略,大力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深入開展名牌興企活動,在開發區建立全省第一、全國一流的國家汽配檢測中心。
廣闊的市場空間
新蕪經濟技術開發區
新蕪經濟技術開發區
新蕪經濟技術開發區處於中國經濟最發達和發展最快的長三角經濟圈地帶的城市之一,以新蕪經濟開發區為中心的400公里範圍內,人口400萬以上的城市有15座。包括上海、杭州、寧波、蘇州、無錫、常州、南京、武漢、合肥、九江南昌嘉興、鎮江等重要工業和商業城市。
豐富的人力資源
安徽省是勞務輸出大省,每年新增就業600萬人以上,蕪湖縣與省內外10個勞動力輸出大縣簽訂了人力資源開發協議。同時蕪湖縣新蕪經濟開發區還與中國科技大學安徽工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21所院校和15所短期培訓機構簽訂了就業協議。距蕪湖縣新蕪經濟開發區半個小時車程覆蓋就業人口200餘萬人,1小時覆蓋就業人口800餘萬人,2小時覆蓋就業人口4000萬人。
獨特的競爭優勢
蕪湖東大汽車生產車線
蕪湖東大汽車生產車線
新蕪經濟技術開發區與奇瑞汽車共同舉辦企業交流促進會,定期會商,為企業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拓展開發區汽車零部件企業的發展空間,提升開發區汽車零部件產業的競爭優勢。
健全的配套服務
金融:蕪湖縣城中國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徽商銀行交通銀行、揚子銀行等銀行,還有眾多的擔保機構,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融資服務。
開發區陽光半島休閑度假區
開發區陽光半島休閑度假區
商務:開發區內世紀廣場、天地商業中心等提供寫字樓、商務活動中心。機械商貿城為企業提供產品展示和銷售的交流平台。
陽光半島2010中央電視台中秋晚會
陽光半島2010中央電視台中秋晚會
休閑:毗鄰新蕪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東湖國際大酒店和陽光半島休閑度假區提供集娛樂、住宿、餐飲等一系列休閑配套。容納了28座原生態島嶼,環繞在120萬平方米的水面上,僅一條貫通項目的親水長廊就長達2公里。巨大的規劃手筆,給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度假體驗,享受的同時,更增添了傲人的名門氣派。陽光半島無疑是蕪湖乃至長三角地區的一個頂級的度假勝地。陽光半島在悠然的湖岸,建有一座標準高爾夫練習場,瀟灑揮桿盡顯領秀氣派。遊艇碼頭的規劃更是增添了高端度假的高尚氛圍。網球場、室內外泳池等健身設施樣樣俱 全。另外,陽光半島還將邀請眾多專業演藝團體駐場表演,令娛樂更加繽紛多彩。蕪湖陽光半島是2010年蕪湖月·中華情中央電視台中秋晚會的舉辦地。

發展目標


新蕪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目標:圍繞建設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由外延式擴張向內涵式提升轉變,大力發展新能源裝備製造業,各類機床做精,汽車零部件做全,成套設備做強,電子電器基礎件做大,堅持科學發展,打造華東乃至全國一流的特色裝備製造業基地。“十二五”規劃期間,開發區承載能力要達到1300家企業以上。
2012年目標:完成工業總產值360億元,實現財政收入6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