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四時之春

熊春錦先生的著作

《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四時之春》,作者熊春錦,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是一部立足於中華傳統道德根文化,對春季各節氣的節氣內涵、天文曆法、修身明德、治事養生、民俗諺語以及重大傳統節日等文化內容進行系統研究闡述的學術專著;屬於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系列書籍之一。

內容簡介


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系列書籍,其基礎是熊春錦先生自2013年冬至到2015年古清明(即現代的穀雨節氣)期間,所作的30餘次講座。在將講課錄音整理編纂成這一系列書籍時,以四時之春、夏、秋、冬進行分冊,並將共性內容歸輯為一本《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要略》,一共五本書。
古人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個節氣稱為“四立”,可見四時的概念與節氣密不可分。在地球上,尤其是中國的中原地區,四季分明,景象各異,很容易看出其中的不同。中國古人的智慧就在於不僅僅研究表面的現象,而且還要探究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並且按照“內取諸身,外證諸物”的路徑,通過內外一致的研究來確認節氣的時間節點。天地之間的陽炁(氣)從冬至開始萌發生成后,並不具備生髮萬物的條件,需要經過冬至、小寒到大寒三個節氣的積蓄,方能達到一個變化的臨界點,這個臨界點就是立春。從立春開始,五運六炁(氣)中的仁德木炁能量開始廣為輸布,帶來萬物新一輪的生、長、收、成過程。就像人們習慣於從一個嬰兒呱呱墜地開始記錄他的一生,以四時來為本系列書籍分冊,符合人們對自然現象的觀察特點,也是為了便於現代的讀者把握和應用。
《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要略》主要講解了節氣修身文化的系統觀和基礎知識,其中包括節氣文化的誕生與傳承,易理在節氣修身文化中的應用,修身求真的系統觀、重點領域、主要概念、基礎方法以及節氣養生的重要原則等;四時之春、夏、秋、冬,每一節氣都分為“文化篇”、“修身篇”、“治事養生篇”、“民俗篇”四部分,在節氣期間有重大傳統節日的,則在“民俗篇”之後,增加節日部分。每一部分各有重點,而以文化將其融貫成為一個整體。
“文化篇”首先從尋根探源入手,通過對每個節氣名稱的咬文嚼字、天文和物候現象的介紹分析,來揭示節氣的特徵和能量運動規律及其對人類養生、治事的影響。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理清歷史上節氣名稱和排序變化的脈絡,為一些被錯誤改變名稱和位置的節氣正名正位,以使人們能夠按照正確的時序調整自己的行為。
“修身篇”將農事與修身進行對照,將身內之“國”與身外之自然界進行辟喻,詳細講解了每個節氣的五運六炁(氣)特點和修身的重點領域以及方法要領。
“治事養生篇”重點梳理了古人總結出的每個節氣里居家、出行、辦事的準則性內容。人不能脫離天地而存在,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筋骨皮肉、經絡竅穴等機能活動,無一不受節氣變化的影響。只有不違天時,順道而行,才能保證有好運相伴。《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在養生方面,本書總結了每個節氣的養生要點,介紹了古人具有代表性的節氣養生方法,並結合現代營養學知識,講解了節氣飲食知識,附以特色養生食譜
“民俗篇”彙集了全國各地二十四節氣里的主要特色民俗活動和節氣諺語。自古以來,人們根據節氣來治人事天,形成了傳統民俗活動,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特點。本書除了介紹民俗活動的特點,還簡要分析了一些特色活動的文化內涵。
節日部分,主要對重大傳統節日的來源和本義進行尋根探源,重點闡述節日特殊時空度數中所蘊藏的修身內涵,並介紹了相關的養生和民俗知識。
春、夏、秋、冬四時,各有其整體性特點,同時每一個季節內的六個節氣,又各有其不同特徵。從全年來看,四時又構成了年度周期律的穩定性。掌握的關鍵,是要在四時的系統中了解每一個節氣的運氣變化、修身重點、治事要點;進而掌握這種變化是如何在四時之中進行更大變化的;再回歸到年度周期律這個大系統上,掌握一年中諸項的完整變化過程。在此基礎上,才能夠上升到更大的系統中,在年與年之間,甚至更廣闊的時空系統中,去進行研究、探索和實踐天人合一。
春季是年度周期律“四時”中的第一個季節。春時包括立春、啟蟄、古雨水、春分、古穀雨、古清明6個節氣,橫跨農曆一月、二月與三月三個月度。春三月傍晚時分斗柄的指向,《淮南子》《太平御覽》《遵生八箋》等古籍中都有記載,即:
斗指艮,為立春。
斗指寅,為啟蟄。
斗指甲,為古雨水。
斗指卯,為春分。
斗指乙,為古穀雨。
斗指辰,為古清明。
此時,天地陰陽能量開始進入新一輪的升與降,天道能量的輸布已經從大寒之正日起進入到五運中的第一運,也就是仁德木炁的初期階段。地炁的四時五氣發動,從立春開始木旺72天,然後進入季末18天的陽土能量期。
關於春季養生,中國古代有很多論述,其中最重要的是《黃帝內經》中的相關論述,指出了春季順時應節修身養生的規範,研究參考的價值很高。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
春季的三個月,年度周期律中的這一段時間與空間期,是萬物生命力得到極大激發的階段,萬物只要保存著“命根”活力的存在,就會重新獲得天德能量而再次生髮。這就是“發陳”的自然現象。生命重新萌發活力的時令全在於春時三個月內。天德能量上升,地陽之炁生升,天刑能量退縮,地陰能量收斂。天與地的生氣重新開始勃發畜養萬物的生機。真正顯示出“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的必然過程。正如《爾雅》所言:“木謂之華,草謂之榮,不榮而實者謂之秀,榮而不實者謂之英。”萬物再次重新茂盛以及興盛,欣欣向榮,顯露出生機勃勃。此時,人們應該順應天時能量特徵而入夜即睡眠,早些起身,披散開頭髮,解開衣帶,使形體舒緩,放寬步子,非疲勞式漫步於庭院之間,將筋骨皮活動舒展開來。使精神愉快,胸懷開暢。
同時,還要維護和保持萬物的生機。不要濫行殺伐,否則惡因直入肝臟形成本因。木炁仁德的特點是慈愛孝悌,做人行事要正與善,多施予,少斂奪,多獎勵,少懲罰,這是適應春季的時令保養生髮之氣的方法。如果違逆了春生之氣,便會損傷肝臟,使提供給夏長之氣的條件不足,到夏季就會發生寒性病變。
《黃帝內經》所描述的這些養生之道,揭示了一個真理,在一些古村落或者少數民族地區,還保留著這些認知,那就是“生而勿殺”,整個春季里禁獵,不允許捕殺任何野生動物。春天是動植物新一輪的繁殖期,這個時候倘若殺生,便是一殺殺一家、殺一窩、殺一群。這時候養生的首要一條,就是愛惜生命和物命,不生殺心。如果在春天違背了這一要求,後果會極其嚴重,“逆之則傷肝”。在現代社會,春天是肝病的高發期,傳染性的肝炎,包括甲肝、乙肝、丙肝等等,在春天很容易發作與流行,這都與人的濫捕亂伐、亂殺妄殺密切相關。人們為了滿足口欲而殺伐物命,破壞的是生態平衡,干擾的是春時萬物繁衍生殖的炁運。不明天地運炁(氣)的總趨勢,不論是殺伐還是食用,直接反饋的後果就是嚴重損傷自己的肝臟,使自己罹患肝病,致使“夏為寒變”。
在養生方法上,在春季應當高度重視音韻養生的應用。在《要略·養生》中曾經講過,音是一種重要的內葯,也是一種們可以通過正確的口識實踐而自我產生的高級養生“補品”。口識訓練的方法,分為“一語二食三飲”,其中排在首位的“語”,就是以修正與修善進行語言規範,以經典誦讀修證舌識和口識,逐步恢復其先天生理功能,運用音韻進行養生與修真。《禮記·文王世子》中說:“春誦夏弦,大師詔之”,在春季堅持開口誦讀“非恆道”的經典,順四時之度進行音韻養生,就是合天之規,正當其時。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朱自清的散文《春》,用優美清新的文字表達了人們對於春天的渴望和喜愛。春天帶來欣欣向榮的活力,綻放生生不息的希望,趁著明媚春日謀划好一年的修身治事之計,憑藉浩蕩東風揚起生命再造之帆,等到“東皇去后韶華盡”之日,也就可以欣慰地對自己道一聲“不負光陰不負春”了。

作者簡介


熊春錦,1948年生,湖北麻城人。現任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商業模式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德慧智教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教育部戰略研究培育基地“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開放經濟與國際科技合作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客座教授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德慧智教育文化基金總顧問。2009年被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中華傳統文化誦讀工程”授予“中華國學公益形象大使”稱號。2014年,先後被中國未來研究會教育分會等機構主辦的第十一屆教育家大會、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主辦的2014中國教育家年會授予“教育創新先進個人”和“2014年度中國教育領袖人物”榮譽稱號。
主要著作:帛書老子·德道經》校注、帛書《黃帝四經》(注音版)、《簡帛<五行經>釋解》、《中華傳統五德修身文化·信》、《中華傳統五德修身文化·智》、《中華傳統五德修身文化·禮》、《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要略》、《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四時之春》、《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四時之夏》、《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四時之秋》、《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四時之冬》、《東方治理學》、《中華國學道德根》、《國學道德經典導讀》、《道德復興論修身》、《道德教育貴修身》、《德慧智慧性圖文思維教育》、《龍文化的文明與教育》、《老子人法地思想揭秘》、《道醫學》、《太極修身》、《幼兒教育概論》等專著,以及《黃帝四經·道法》、《老子思想在當代》、《五德益智養生》等音像作品。
主編著作:《德道行天下》(叢書)、《德慧智經典誦讀教材》(上下冊)、《小篆入門指導》、《小學經典讀本6+1》、《德慧智經典誦讀操作指導手冊》、《德慧智教育輔導答疑彙編》、《中華德慧智教育方法與實例彙編》、《中華德慧智教育·幼兒經典讀本》、《中華德慧智經典楷篆對照本》、中華德慧智教育經典讀本系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