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建築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山東建築大學二級學院

山東建築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始建於1958年,其前身是山東建築工程學院建築工程系。1998年,國家教委進行本科專業調整,原建築工程和交通土建工程等專業合併為土木工程專業,建築工程系相應更名為土木工程系,2002年4月成立土木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學院現有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兩個本科專業和土木工程中外合作辦學本、專科專業各一個,開辦了土木工程專業國際留學生本科項目。

學院現有土木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擁有建築與土木工程測繪工程領域工程碩士授予權。擁有土木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山東省建築結構鑒定加固與改造重點實驗室。

學院現有教職工140人,在校本專科生2800餘人,研究生500餘人。

基本情況


山東建築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山東建築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學院現有土木工程、地下工程兩個本科專業。2003年11月土木工程專業順利通過國家專業教育評估委員會的評估,使該校成為山東省唯一一個通過該專業評估的高校,進入當前全國340所具有土木工程專業的正規本科院校中的32強,標誌著該院土木工程專業的辦學水平進入全國先進行列。1995年學院所屬“結構工程實驗室”被列為山東省省級重點實驗室;1998年“結構工程”、“工程力學”學科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5年獲得土木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道路與鐵道工程二級學科碩士點。“結構工程學科”為山東省“十五”強化建設重點學科,“十一五”重點學科;“結構工程實驗室”為山東省“十五”重點實驗室,“十一五”強化建設重點實驗室。2006年土木工程專業被評為山東省特色專業。
土木工程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山東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省級重點建設專業,2012年加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13年獲批國家“本科教學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以及“地方所屬高校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土木工程專業連續三次以優異成績通過了國家土木工程專業評估。
土木工程主幹專業課程均為省級精品課程。教材《土力學與地基基礎》獲山東省高等教育優秀教材二等獎,“地方院校土木工程專業中外合作辦學模式探索與實踐”獲2014年度山東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綠色高性能纖維增強水泥基複合材料加固鋼筋混凝土柱試驗研究”獲2014年山東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本科教育


土木工程專業
山東建築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山東建築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學制:四年;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土木工程專業是一門運用數學、物理學、化學、力學、材料科學、計算機信息科學與技術等基礎支撐學科,以及相應的工程技術知識來研究、設計和建造建築工程、道路與橋樑工程、地下建築與隧道工程、鐵道工程等工程設施的學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經過工程師基本訓練,能勝任房屋建築、道路、橋樑、隧道、鐵道等各類工程的技術與管理工作,具有紮實的基礎理論、寬廣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能面向未來的高級專門技術人才。能夠在有關土木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管理、教育、投資和開發、金融與保險等部門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測量學、土木工程材料、畫法幾何、土木工程製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彈性力學、流體力學土力學、混凝土結構原理與設計、鋼結構原理與設計、基礎工程設計、橋樑工程、道路勘測設計、路基路面工程、工程概預算、工程項目管理及土木工程施工等。
畢業去向:畢業生能在政府機關建設職能部門,機關及工礦企事業單位的基建管理部門,建築、市政工程設計院,土木工程科研院所,建築、公路、橋樑等施工企業,工程質量監督站,工程建設監理部門,房地產公司,工程造價諮詢機構、銀行及投資諮詢機構等從事技術與管理工作;或可考取結構工程、防災減災及防護工程、道路與鐵道工程、橋樑與隧道工程、岩土工程、工程力學等學科的碩士研究生;或按照國家相關規定考取註冊結構工程師註冊建築師註冊土木工程師、註冊建造師、註冊監理工程師和註冊造價師等。
本專業2003年通過國家土木工程專業教育評估,2008、2013年通過複評
本學科具有土木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可招收結構工程、防災減災及防護工程、橋樑與隧道工程、岩土工程等學科的碩士研究生。
學校結構工程學科為“十二五”省級重點學科;結構工程實驗室為“十二五”省級強化建設重點實驗室;土木工程實驗教學中心被評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學校土木工程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和首批教育部批准的地方高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並加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擁有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創新實踐基地1個。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
(學制:四年;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是研究在城市地面以下土層或岩體中修建各種類型的地下建築工程的學科。城市地下空間工程涵蓋了地下鐵道、公路隧道、地下停車場、過街和穿越障礙的各種地下通道等交通運輸方面工程,各種地下製作車間、電站、各種儲存庫房、商店、人防與市政地下工程等工業與民用方面工程,以及文化、體育、娛樂與生活方面的聯合建築體工程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學生具備從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的規劃、設計、研究、開發利用、施工和管理能力,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和較高的外語水平。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能力和素質:
1.具有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了解當代城市地下空間工程的發展方向。
2.掌握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岩體力學、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城市地下空間規劃理論、地鐵與輕軌、地下結構設計原理與方法等基本理論知識。
3.具有工程製圖、計算機應用、岩體力學試驗和測試原理及測試儀器使用的基本能力,具有通過文獻檢索、調查研究等手段獲取科技資料和信息的能力。
4.了解城市地下空間工程的主要法規。
5.具有進行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施工和現代企業管理的初步能力;經過一定環節的訓練后,具有基本的科研動手能力和應用開發的創新能力。
6.掌握地下工程建設項目工程造價的確定和控制及工程管理的初步能力。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彈性力學、岩石力學、土力學與基礎工程、工程地質、城市地下規劃與設計、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地下工程結構、地鐵與輕軌、隧道工程、地下混凝土結構、地下工程施工的基本理論和技術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力學實驗、土力學實驗、岩石力學實驗、地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地下建築結構課程設計,認識實習和生產實習,計算機應用及上機實踐,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等。
畢業去向:本專業畢業生可在城市地下鐵道、地下隧道與管線、基礎工程、地下商業與工業空間、地下儲庫等工程的設計、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資、開發等部門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繼續深造可報考岩土工程、結構工程、市政工程、橋樑與隧道工程等專業方向的研究生。

研究生教育


一級碩士點:土木工程
二級碩士點:結構工程、防災減災及防護工程、橋樑與隧道工程、岩土工程
工程碩士:建築與土木工程
碩士生導師:
序號指導教師確認研究方向2014.3確認學科09.5.31工作部門批準時間
學術梯隊
2014.3
1周學軍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組長防災減災及防護工程土木學院1999
趙全斌
楊大彬
劉春陽
王藝霖
曲爽
姚宗建
閆凱
都愛華
徐傑
張欣
孔敏
於蕾
張玉明
周廣強
張宇
張代理
崔濤
翟紅
杜剛
雷淑忠
呂叢軍
孫恆軍
呂俊利
2傅傳國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結構工程科研處1999
3鹿曉陽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結構工程校長辦公室1999
4張鑫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結構工程土木學院1999
5李國強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防災減災及防護工程泰山崗教授(同濟大學)2011
6馬中國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結構工程泰山崗教授(美國大學)2011
7趙玉星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結構工程土木學院2002
8傅日榮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結構工程土木學院2003
9郭兵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結構工程土木學院2003
10柳 峰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結構工程土木學院2003
11張曉傑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結構工程土木學院2003
12趙考重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結構工程土木學院2003
13席豐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防災減災及防護工程土木學院2003
14鍾岱輝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結構工程土木學院2003
15孫劍平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結構工程土木學院2003
16范夕森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結構工程土木學院2005
17賈強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結構工程土木學院2005
18張愛社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結構工程土木學院2006
19劉之春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防災減災及防護工程土木工程2006
20邵廣彪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防災減災及防護工程土木工程2006
21李志明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結構工程土木學院2007
22王示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結構工程土木學院2007
23賈留東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防災減災及防護工程土木學院2007
24王敦強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結構工程土木學院2008
25李安起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結構工程土木學院2008
26王松岩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結構工程土木學院2008
27李秀領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結構工程土木學院2009
28林彥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結構工程土木學院2009
29王欣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結構工程土木學院2010
30夏風敏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結構工程土木學院2010
31李士彬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結構工程土木學院2011
32王玉鐲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結構工程土木學院2011
33岳慶霞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結構工程土木學院2013
34蔣洪勝岩土工程--組長岩土工程土木學院2003
肖俊華
付飛營
岳曉蕾
馮迪
鍾世英
35薛守義岩土工程--成員岩土工程土木學院2001
36孔軍岩土工程--成員岩土工程土木學院2003
37張慎河岩土工程岩土工程土木學院2006
38魏煥衛岩土工程岩土工程土木學院2010
39祝介旺岩土工程岩土工程土木學院2013
40陳啟輝橋樑與隧道工程--組長岩土工程土木學院2006
41李曉靜橋樑與隧道工程--岩土工程土木學院2011
42焦紅土木工程建造與管理結構工程土木學院2009
張新
邊廣生
劉立紅
姜衛傑
楊正凱
劉清陽
徐捷
李相雲
張欣
43馬正先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結構工程土木學院2000
賈立群
劉巧玲
王蘭芹
44逄魯峰土木工程材料結構工程土木學院2005
45靳奉祥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1994
郭秋英
王京衛
趙同龍
趙吉濤
王倩
丁寧
郝光榮
46桑文剛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2013
47崔健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2011
48孟飛攝影測量與遙感2010
馬東嶺
呂廷勇
樊文平
49鄭國強攝影測量與遙感2012
50史同廣地圖製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2007
孫英君
張邦花
於明洋
蔡菲
51單寶艷地圖製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2012
52張子民地圖製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2012
以上摘自官網

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工140人,教授26人,副教授58人;具有博士學位的49人,兼職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5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人,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省級教學名師2人,山東高校十大優秀教師1人,泰山學者2人,山東省重點實驗室、重點學科首席專家各1人。
“建築結構移位與加固改造”研究團隊入選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工程結構防災減災”科研團隊為山東省高校優秀科研創新團隊,“土力學與地基基礎課程群”教學團隊為山東省高校省級教學團隊。
泰山學者海外特聘專家
泰山學者海外特聘專家:馬中國
泰山學者海外特聘專家:馬中國
馬中國
美國內布納斯加林肯大學結構工程專業博士,田納西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系副教授並獲終身教職。同時擔任橋樑結構試驗室主任;美國土木工程學會橋樑工程雜誌副主編;美國國家科學資金的“面上項目”和“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組委員等職。20多年以來,一直從事結構工程領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橋樑結構的老化及快速再生工程;橋樑結構的行為及設計;纖維增強塑料(FRP)的力學性能及在橋樑結構中的應用;高性能結構混凝土的力學性能及在橋樑結構中的應用等。2011年6月,馬中國教授受聘為泰山學者海外特聘專家。
泰山學者特聘教授
泰山學者特聘教授:李國強
泰山學者特聘教授:李國強
同濟大學原副校長,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現任教育部建築鋼結構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同濟大學多高層鋼結構及鋼結構抗火研究室主任。兼職擔任全國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教學委員會主任、全國高校土木工程專業評估委員會主任、教育部和住建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土木工程專業專家組組長、中國鋼結構協會副會長、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副理事長、中國鋼結構協會防火與防腐分會理事長、上海市金屬結構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等。主要從事土木工程教育和鋼結構研究,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400多篇,出版學術著作12部。2011年,受聘為“土木結構診斷改造與防災減災”領域“泰山學者”特聘教授。
兼職教授
序號姓名職稱專業工作單位
1陳肇元教授(院士)結構工程清華大學
2謝禮立教授(院士)工程力學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
3崔京浩教授(博導)結構工程清華大學
4劉錫良教授(博導)結構工程天津大學
5侯學淵教授(博導)地下工程同濟大學
6呂西林教授(博導)結構工程同濟大學
7劉西拉教授(博導)結構工程上海交通大學
8張肖寧教授(博導)道路與鐵道工程華南理工大學
9李宗津教授(博導)結構工程香港科技大學
10王永昌教授(博導)結構工程英國曼徹斯特大學
11顧強教授(博導)結構工程蘇州科技學院
12王亞勇教授(博導)結構工程中國建築科學院
13王國富研究員結構工程濟南市工程質量與安全生產監督站
14於海平研究員結構工程山東省建築設計研究院
15張維匯研究員結構工程山東省建築設計研究院
以上摘自官網

科研水平


山東建築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山東建築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學院的結構工程學科為山東省“十二五”省級重點學科,“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實驗室”為山東省“十二五”強化建設重點實驗室。在鋼結構基本理論及空間結構、新型結構體系及其抗火性能和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等方面形成鮮明特色和優勢,並在建築物整體移位領域處於全國同行業領先地位。
近五年內,學院教師共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0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0餘項);出版專著、教材2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700餘篇,其中SCI、EI檢索收錄200餘篇;獲國家專利10餘項;鑒定科研成果30餘項。“建築移位改造工程新技術及應用”獲2012年度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既有建築物托換新技術的研究及應用”獲2012年華夏建設科技進步二等獎,“建築物移位改造新技術及應用”獲2014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鋼結構腹板波折輕量化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獲2014年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科研機構


學院擁有工程結構研究所、工程鑒定加固研究所等九個科研機構,擁有“山東省土木結構診斷改造與抗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山東省綠色建築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兩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建築結構鑒定加固與改造”省級重點實驗室。
土木結構診斷改造與抗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山東省土木結構診斷改造與抗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山東省科技廳根據國民經濟發展和市場需求,於2003年批准的依託山東建築工程學院(現山東建築大學)組建的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魯科函字60號文件),是容科研、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於一體的、面向全省土木工程行業承接工程化科研的事業機構。研究中心主任為中國著名土木工程專家、工程院院士——陳肇元教授。
研究中心依託山東建築大學,擁有山東省內最大的專業實驗室群——山東建築大學結構實驗室、工程檢測檢驗中心(建材實驗室)、測量實驗室,儀器設備齊全先進,技術力量雄厚,可以承擔各類結構體系、建築材料、工程測繪的技術研究和工程服務。
研究中心下設鋼結構所、預應力所、高性能混凝土所、測繪與地理信息所等多個研究部門,擁有1位院士、8位教授,15位副教授,3位博士后,12位博士,30餘位碩士,專業配置合理,涵蓋結構工程、岩土工程、建築材料、計算機、工程力學、工程測繪、地理信息系統等多個相關學科,具有多學科交叉配合的群體優勢。
研究中心依託山東建築大學,具有土木工程一級檢測資質、丙級測量資質、丙級鑒定專項資質、加固施工特種資質、甲級建築設計資質、乙級規劃設計資質、二級鋼結構專項施工資質,其中檢測、測量、鑒定資質均具備計量認證合格證書。
一、“中心”組織機構
“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土木系,陳肇元教授,工程院院士
“中心”副主任:山東建築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傅傳國教授
山東建築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張鑫教授
該中心為山東建築工程學院與濟南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山東建工集團、山東普利房地產開發公司、山東建固特種工程公司共建。
二、研究方向
1.工程結構診斷改造
2.工程結構防災減災
3.工程結構的安全性與耐久性
4.工程結構高性能材料的研製及工程應用
三、“中心”目標
21世紀是中國基礎設施建設快速發展的世紀,山東省是中國東部沿海經濟大省,用於公路、橋樑、建築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每年達400億元以上,其公路橋樑隧道工程、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港口工程、水利工程、地下建築工程等無論在建設規模和建設質量、速度上都會得到快速發展,並處在全國領先水平。為此,建立山東省工程結構診斷改造與防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對提高該領域的技術進步,加強該領域應用基礎和工程應用研究,提高工程建設決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心”將以省高校結構工程重點實驗室為依託,聘請一批國內知名專家參與領導和建設,逐步使“中心”成為山東省工程結構診斷改造與防災領域的人才培養基地、科學研究和科技開發基地、工程建設的決策諮詢基地,並通過該“中心”擴大與外界的交流和聯繫,使“中心”成為聯繫學術界與工程界的橋樑。“中心”將密切結合山東省基本建設的工程實際,著力解決工程建設中的技術難題,融高層次工程技術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和成果轉化於一體,走產學研相結合之路,逐步建成具有自我造血功能、自我發展能力的高科技實體。
山東省綠色建築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山東省綠色建築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依託山東建築大學、山東萊鋼建設設有限公司組建。該“中心”著力於鋼技術的研究與開發,通過科學研究、施工圖審查以及鋼結構協會的橋樑和紐帶作用,逐步使“中心”成為山東省鋼結構工程領域的人才培養基地、科學研究和科技開發基地、工程建設的決策諮詢基地,並通過該“中心”擴大與外界的交流和系,使“中心”成為聯繫學術界與工程界的橋樑。“中心”將密切結合工程實際,與萊鋼建設公司緊密合作,著力解決工程建設中的技術難題,融高層次工程技術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和成果轉化於一體,走“產、學、研”相結合之路逐步建成具有自我造血功能、自我發展能力的高科技實體,使“中心”成為國內一流的“產、學、研”一體的科研開發基地。主要研究方向為:(1)綠色節能鋼結構住宅體系的推廣應用關鍵技術;(2)多高層鋼結構應用關鍵技術;(3)輕型鋼結構的推廣應用;(4)大跨度空間結構應用關鍵技術。
該“中心”聘請中國著名鋼結構及空間結構專家、中國鋼協副理事長、天津大學博士生導師劉錫良教授擔任主任,山東萊鋼建設公司董事長、高級工程師謝振清、山東建築大學科技處處長周學軍教授擔任常務副主任,山東省建設廳科教處處長黃鴻翔教授、山東建築大學柳峰教授擔任副主任。由劉錫良教授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董毓利教授、周學軍教授擔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該中心成員和學術委員會委員由山東建築大學和萊鋼建設有限公司相關人員組成。
山東建築大學土木工程實驗研究中心
山東建築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山東建築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山東建築大學土木工程實驗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研究中心”),是以山東省“十二五”強化建設重點實驗室“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實驗室”、山東省重點學科“結構工程”學科為依託,由結構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岩土工程、橋樑隧道工程等相關領域科研人員組成,為解決土木工程前沿領域科學研究及大型複雜工程建設中的關鍵科學問題提供試驗研究、結構性能測試及理論分析。研究中心擁有儀器設備總價值達5000餘萬元,試驗區面積達3500m。研究中心可以從事結構靜力實驗、結構抗震實驗、火災模擬實驗、數值模擬模擬分析,可以從事工程結構現場性能測試與監測等方面的工作,是集科研、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於一體的科研機構。
1)結構靜力實驗功能區
功能區擁有大型L形反力牆載入系統,可以進行5層樓足尺模型試驗。擁有500噸液壓伺服壓力機、100噸材料萬能試驗機、20-500噸液壓千斤頂、100噸微機控制岩石力學性能萬能試驗機、300通道的靜態數據採集系統及各類試驗載入輔助系統,2000噸液壓載入系統正在建設中,可實現對各種尺度工程結構模型的載入模擬和數據的自動採集與處理。該功能區試驗能力可以對各類複雜或新型節點、構件及結構體系的力學性能進行試驗研究分析。
2)結構動力實驗功能區
該功能區主要有從美國MTS公司引進的多通道液壓伺服載入系統和從英國SERVOTEST公司引進的地震模擬振動台試驗系統。其中MTS液壓伺服載入系統擁有從20噸至100噸的各類作動器,可以進行單向、雙向和三向結構擬靜力和擬動力試驗;振動台系統水平和豎向最大加速度可達2.0g,有效載重量10噸,可實現多維(三向六自由度試驗條件均可滿足)地震作用下大型複雜結構抗震性能研究,同時也可為快速發展的複雜高層及超高層建築結構設計、核電站工程建設以及工業設備地震安全性評估等提供科學有效的依據。
3)火災模擬實驗功能區
該功能區擁有9m×4.5m×1.5m(長×寬×高)的水平火災試驗爐和3.3m×1.5m×3.3m(長×寬×高)的垂直試驗爐,可以模擬真實的火災場景。試驗爐既可按ISO標準溫度-時間曲線升溫,也可以按實際科研需求設定的溫度-時間曲線升溫,模擬火災試驗的溫度參數和力學參數均可實現計算機自動採集和數據處理。該功能區不僅可以滿足對結構模型受火環境下的承載能力和劣化規律等的科研需要,同時也可為重大工程結構的抗火消防安全性評估提供科學有效的依據,是綜合性能指標處於國內領先地位的結構耐火實驗系統。
研究中心自成立以來,曾先後與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天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山東大學濟南大學青島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北京工業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山東建築科學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完成國家97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十一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及濟南奧體中心、高鐵濟南西客站等山東省重大工程項目的試驗研究及有關現場測試工作,為土木工程領域科學技術研究和重大工程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研究中心本著“嚴謹科學、熱情真誠”的宗旨,積極尋求與國內外高校、科研、設計及施工等單位的廣泛合作,對土木工程前沿領域科學研究及大型複雜工程建設中的關鍵科學問題開展相關的合作研究,共同為社會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發揮應有的作用。
山東建築大學岩土工程研究所
山東建築大學岩土工程研究所成立於1993年。長期以來,岩土工程研究所在地基處理、樁基工程、基坑工程、隧道與地下結構工程等領域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
目前,岩土工程研究所附屬的岩土工程實驗室擁有儀器設備總值200餘萬元。實驗室擁有一批先進的儀器設備,如微機控制電氣伺服岩石力學萬能實驗機、分層沉降儀、測斜儀PIV-FV樁基完整性測試儀、PAL-L高應變樁基無損測試儀等。
近年來,岩土工程研究所重點開展以下幾方面的研究:
(1)岩土坡體穩定性控制:利用數值模擬和現場監測等手段,研究天然或人工形成的岩土邊坡在自然力(如地震、洪水等)作用下,邊坡內部破壞機制及變形機理。
(2)基坑開挖引發的地層移動理論及其控制技術:以基坑工程的時空效應理論為基礎,研究不同地質等自然條件下在不同開挖方式下建築基坑支護結構與土體共同作用機理,建立基於變形控制的基坑設計理論與設計方法。
(3)基樁承載力預測技術:以基樁靜、動測數據為基礎,建立預測單樁豎向承載力的遺傳BP神經網路模型,進而建立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優化設計分析系統。
(4)地下結構的設計理論:通過現場量測數據的反演分析,著重研究不同開挖方式下,具有一定剛度的柔性複合襯砌結構的變形控制機理。
近年來,岩土工程研究所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和主要學術期刊發表高水平論文200餘篇。出版學術著作和教材4部,獲得省部級科研獎勵5項。
岩土工程研究所研究團隊中具有教授6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學位的研究人員7人。招收岩土工程、橋樑與隧道工程、結構工程(基礎工程方向)碩士學位研究生。
山東建築大學工程鑒定加固研究所
山東建築大學工程鑒定加固研究所成立於1992年,主要從事建築結構的檢測鑒定與加固改造,地基基礎的檢測鑒定與加固,具有主體結構和地基基礎檢測資質、工程鑒定加固專項資質,所屬山東建固特種專業工程有限公司具有特種工程施工資質(建築平移、糾傾、結構補強)和地基基礎專項施工資質,擁有技術人員80餘人。
山東省建築結構鑒定加固與改造實驗室
山東建築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山東建築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山東省建築結構鑒定加固與改造實驗室,隸屬於山東建築大學,前身為山東省高校結構工程重點實驗室,結合山東省土木結構診斷改造與抗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山東省綠色建築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兩個省級技術研究中心,於2006年成立。結構工程實驗室是“九五”、“十五”山東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十一五”重點強化建設實驗室。
實驗室現總使用面積5700m,儀器設備價值總額3000多萬元,擁有MTS液壓伺服載入裝置、15m高三維載入試驗台、大型土木結構抗火試驗爐、岩石力學電液伺服數控萬能試驗機及數據採集系統、數字聲發射儀、現場檢測成套設備等,實驗儀器裝備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具備工程結構靜力與擬動力載入試驗、健康診斷和火災行為等綜合實驗研究的能力,承擔了包括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內的百餘項科研項目的試驗研究任務。
實驗室現有固定人員33名,兼職人員10餘名,其中國家百千萬人才第一、二層次人選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人,省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人,教授16人,高級實驗師3人、副教授14人,具有博士學位人員21人,形成了四個主要學術團隊:張鑫教授的“工程結構診斷加固與改造”學術團隊、周學軍教授的“鋼結構基本理論與空間鋼結構研究”學術團隊、傅傳國教授的“新型結構體系與抗震”學術團隊以及孔軍教授的“岩土與地下結構工程”學術團隊。
實驗室依託學校“土木工程學科”,土木工程學科是“十五”省級強化建設學科,“十一五”省級重點學科。2006年,土木工程專業被評為山東省特色專業。實驗室同時承擔研究生以及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等專業本科生的實驗研究及教學任務。實驗室下設4個研究所、2個省級工程技術中心和結構工程抗震、結構工程抗火、計算機模擬等專業實驗室。
近些年來,實驗室學術團隊利用理論分析、試驗研究及工程實踐相結合的技術路線,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形成了四個特色鮮明的研究方向:(1)土木工程抗震,(2)工程結構加固改造與健康監測,(3)土木結構抗火(風)及抗爆,(4)岩土坡體穩定性及防治。並特別在建築物移位成套技術、工程結構加固、改造與健康監測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階段性成果。
測繪與空間信息技術研究所
測繪與空間信息技術所成立於2008年,主要為進一步擴大學院測繪工程及其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在工程技術領域的影響,為廣大教職員工提供合作、共贏的科研平台,培養測繪與空間信息專業人才,帶動本校該領域快速發展。
組成人員:
丁寧史同廣崔健、郝光榮、趙同龍、郭秋英、單寶艷、王倩、張邦花、孫英君、鄭國強、孟飛、王京衛、蔡菲、於明洋、馬東嶺、周英、劉慶新、李錦
工作職責:
1、高精度工程與變形控制網建立、各類工程測量、特殊安裝測量;
2、各類數字圖件測繪與圖件數字化(公路、鐵路、管線及城市規劃等);
3、數字城市、區域數字地球及虛擬現實技術研究;
4、城鎮地籍與房產測量、土地與房產評估及管理系統設計;
5、水利樞紐大壩及滑坡體的外部、內部監測系統設計;
6、地理信息系統設計、遙感技術綜合應用。

學生工作


山東建築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山東建築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學院畢業生就業率及就業質量一直穩居全省同類專業前列,他們多數已成為山東省建設行業的骨幹力量。學院已為社會培養出萬餘名土建類技術人才,成為山東省經濟建設尤其是建設行業具有較強工程實踐能力的高級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基地。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李俊策
黨委副書記、院長李秀領
黨委副書記屈艷紅
副院長閆凱、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