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萬木林的結果 展開

萬木林

福建省省級自然保護區

萬木林始建於元朝末年,在福建省建甌市房道鎮漈村與上庠村交界處,距城關約35公里,是解放后我國第一批公布的重點自然保護區之一。

由來


該詞首次出自於明朝嘉靖年間編寫的《建寧府志》。
根據府志記載,萬木林幾百年前叫大富山,地勢不高,風水很好。元代時,大富山的主人是楊達卿。有一年鬧災荒,楊達卿想把家中的存糧拿出來救濟災民,但他不想因此留名。於是他對災民講,誰在我的山上栽一棵樹,我就給誰一斗稻穀。山上的樹,就這樣一棵棵栽了起來。府志上說:“隨山之高下曲直,皆有木矣。逾數年,木長茂,望之蔚然成林,既之森然成列。”又過幾年,木已成材。楊達卿晚年常告誡子孫,大富山上的樹木不能出賣,只有幾種情況才可以動用,蓋廟宇、學校、做船、搭橋,給老人蓋房,貧苦人家沒有房舍的、沒有棺木的,也給予幫助。鄉親們很稱讚他這種精神,給這座山又起了一個名字,叫“萬木山”,明朝建寧知府阮德柔,得知楊達卿“涉書史,明古今大義,樂善好施”,特意請他給自己的子弟做老師。後來,阮德柔又見楊達卿很有才幹,多次要他做官,楊達卿堅決不肯。阮德柔還專門畫了一幅萬木林圖,把楊達卿為民植樹的功績畫了下來。楊達卿死後,他的孫子楊榮在明朝為官,任工部尚書。後來,楊榮的一位朋友寫了一篇《萬木山記》把楊達卿的事迹用文字記錄下來,府志中保存了這段文字。
經過600多年的自然演變,現存萬木林已成為典型的亞熱帶森林。山中古木參天,巨藤盤錯,沉水樟、閩鄂山茶等珍稀樹種,已為國內所罕見。近年來經科學調查,林內擁有植物1234種,幾乎占福建省植物種類的一半,故有“亞熱帶植物博物館”之美稱。新建的萬木林科學研究所和科研大樓已收存各種植物標本2萬多份,昆蟲標本4000多份,鳥獸標本160多種、500多份,蛇類標本及野生菰類標本100多份。
萬木林現列為武夷山旅遊區參觀景點之一。

自然


萬木林里生長著茂密的亞熱帶林木。蒼勁挺拔的雲杉直指天際,碗口粗的古藤懸空盤繞。林中樟、楠樹種尤多,最大的黃樟胸徑達181公分,樹高34米,已有600多年樹齡。還有肉桂、觀光木、石梓、江南紅豆杉、鄂西紅豆樹等珍貴稀有的樹種。萬木林盛產香菇、黑木耳、白木耳黨參金不換、雞血藤、八角金盤五味子等。林中棲息著國家重點保護的獼猴、隱角鹿、黑狗熊等稀有動物。萬木林既是開展林業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也是適宜於參觀遊覽的森林公園。

自然條件

萬木林處於武夷山東南側,其地理位置在北緯27°03′,東經118°09′,最高海拔556公尺,相對高度為334公 尺,主山脊呈南北走向,支山脊為東西走向。境內無高山,為一片低山丘陵地,山下部坡度較陡,中上部逐漸平緩。山勢由上而下逐漸開闊,西南邊境有明顯的河谷為界,小森林鐵路從西面山腳沿溪逆伸入萬木林北部林區,經“新娘潭”峽谷地。遠處眺望似一把碧翠的扇子,風景秀麗,引人入勝。萬木林在地質上原是華南台地的一部分,燕山運動引起的火山岩噴發,形成以流紋岩為主和廣泛的花崗岩侵入。侵入的花崗岩成為今天的主要母岩。保護區的土壤,根據土壤發生學觀點,按四級分類制定名,稱為常綠闊葉林下發育在花崗岩和片麻岩之上的南方山地黃紅壤。土壤質地疏鬆,少石礫,腐殖質中量,土層深厚,山麓部分,剖面厚度達1米以上,土壤呈微酸性,pH值5.5左右,很適宜亞熱帶植物生長。萬木林的氣候,屬於東南亞熱帶海洋性兼內陸性氣候。武夷山擋住了北方的寒流,又攔阻了海洋溫暖濕潤的氣流,氣候條件優越,水、熱、光等自然資源豐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溫度18.7℃,氣溫最高月在7月,平均28.5℃,最低月在1月,平均8℃,一年中>5℃活動積溫達6853.3℃。日照較強,年平均1844小時,無霜期長達277天,降雪極少。年均降雨量為1663.8厘米。一年中有春雨(2至3月)和雨季(5至6月)兩個雨期。全年雨量最多集中在4至6月,約佔全年雨量的一半。11月至次年1月雨量最少,不到全年雨量的十分之一。相對濕度平均80%。

形成和發展

萬木林初稱“萬木園”,又叫“萬木山”,原地名為建安白塔龍津大富山,現為建甌房道鄉漈村所轄。早在十四世紀中葉,萬木林的形成史曾有過文字記載,並有“萬木圖”,但均已失傳。現存歷史文獻有明朝永樂年間少師胡廣(1369~1418)所作《萬木山記》,明太師楊榮(1371~1440)所作《萬木圖事實記》兩篇。此外,明《嘉靖建寧府志》,清康熙五十二年刻本《建安縣誌》和民國十八年刻本《建甌縣誌》等志書,以及清道光七年刻本《東楊宗譜》均有不同程度記載、刊輯和轉錄。據嘉靖《建寧府志》記載,萬木林乃“元季邑人楊達卿出資種樹……里人德之,因名萬木山”。楊達卿,建安人,生於元朝大德九年(1305年),卒於明初洪武十一年(1378),他在元末政局動亂,義軍四起之中度過了大半輩子。在順帝至正年間(1341~1368年)“歲值大歉,鄉人乏食”;本地富紳楊達卿,以“有能植杉木一株者,償粟一斗”的辦法(見《萬木圖事實記》),募集鄉民在其祖墳所在地大富山種下一片杉木林。因此《東楊宗譜》中有“募民樹木於先塋大富山,即今之萬木林也”的記載,後來,楊達卿之孫,明謹身殿大學士,工部尚書,少師楊榮,又寫下萬木林杉木生長的情況:“逾數載,山木長茂,望之蔚然、陰翳扶疏,井然布列”。楊榮還記述因建造和維修“橋樑、學舍、寺觀、神祠”的需要,萬木林曾一度遭受砍伐,重又復甦的情景:“舊木殆盡,萌孽之生又復繁密,蓋不可計數”(見《萬木圖事實記》)。萬木林於1399年(楊榮中舉之年),即被楊家看作風水林加以封禁和保護,歷代以來,藉助於楊榮的高官顯爵及其子孫貴盛的權勢,萬木林載入方誌宗譜,受到官方的承認和封建宗族的保護。以後逐步擴大“封禁”的疆界。由於時代的變遷,世族的繁衍,萬木林的權屬化為楊氏全族公有,但“只有保護之責,沒有利用之權。”歷代相傳,鑄成規範。但萬木林某些地段的權屬,歷史上曾有過爭議,清乾隆時代出現過異姓者“盜伐梔木”。的訴訟。幾百年來,隨著楊氏家族的興衰,萬木林也交替發生著禁與失管,經歷了漫長歲月。民國時期,建甌縣長曾勾結地痞盜伐萬木林的楠木,嚴重地破壞了萬木林的森林資源。建國后,黨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萬木林的保護和管理工作。早在1954年10月中央林業部第七次全國林業會議已明確劃定萬木林為森林禁伐區。但是,由於“左”的錯誤的影響,1958年煉楠油、樟油、伐除萬木林中部分高大楠木和樟樹。“文革”期間,受無政府主義思潮影響,社會上亂砍濫伐成風,萬木林又一度失管,受到一定損失。1976年後,建立了管理機構,制定“管理條例”,才剎住濫伐之風,切實加強了這一重要自然遺產和林業科研基地的保護工作。長達六百多年的封禁保護,使萬木林群落髮生了自然演替,導致了派生群落(杉木林)的退化,原生群落(常綠闊葉林)的復生。萬木林從杉木林開始的演替,屬於次生演替中的進程演替。即從群落類型比較簡單的、穩定較差的杉木向著比較複雜的穩定性大的常綠闊葉林發展。其演替規律為杉木林→針闊混交林→常綠闊葉林。最早由於修建寺廟、橋樑、房舍,萬木林的杉木林屢遭採伐,“舊木殆盡,而蔭孽之生又復繁密。”這實際上成了多代萌芽林,地力衰退,杉木長勢變劣,在林相殘破的廢棄林地上,首先侵入的是馬尾松和陽性闊葉樹種,逐漸形成以陽性闊葉樹種為主的針闊葉混交林。萬木林內至今仍保留有高大的馬尾松和楓香紫樹、酸棗等陽性闊葉樹種,它們居於林冠上層。但針闊葉混交林仍屬於穩定不高的演替階段。由於長期人為封禁,較少受到外界干擾,林內鬱閉度不斷增大,改變了林內的環境條件,使多數陽性樹種得不到充足陽光而漸被淘汰。而周圍原生群落中耐陰樹種逐漸侵入,而定居下來,最後發展成林相複雜,林齡不一,高度鬱閉,季相穩定的地帶性頂極群落——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根據有關資料考證分析,可以斷定當年萬木林曾經是一片人工杉木林,但查林內高大樟楠類的樹齡,均達600~700年,又不能絕對排除原有混種闊葉林的可能性。

主要植物群落

萬木林因為受小地形和地勢及局部土壤條件的影響,植被分佈有所差異,根據群落外貌結構特徵,樹種種類及生態環境,基本上可分三個主要植物群落。 (一)黃樟+光楠+楠木——觀音座蓮群落 本群落位於“萬木林”中下部,分佈面積較小。所處坡向東北,坡度30°—60°,相對海拔20~140米,附近的母岩為片麻岩,坡積母質,地下水位較低,林下枯枝落葉層蓋皮不大,分解能力不大,土壤能力中等,土壤呈微酸性,山地土壤,土層剖面深厚達150厘米左右,含石礫較多,地質較松、潮濕,腐殖質的含量少,厚度只3厘米左右。整個群落植物種類較複雜,喬木層之主要樹種,有黃樟、光楠、楠木、拉氏栲、栲樹;處於亞層的有杜英猴歡喜、薯豆,台灣冬青、厚殼桂、肉桂、鄂西紅豆樹、觀光木等。在海拔40米以下的局部地方,肉桂、木荷則佔主要優勢。從外貌上看,樟樹是群落主要優勢樹種,長勢十分高大,一般高度都在24~30米,胸徑40~80厘米,最大的黃樟胸徑181厘米,樹高約34米,樹齡約在6百年以上。樹內樹冠相當鬱閉,總蓋度在90%左右。灌木層中,杜莖山占明顯優勢,但大部分長勢矮小,成草本狀。處於2米高度左右,大多為上層喬木的更新幼樹及山茶科、茜草科、灰木科的小灌木。草本植物主要以蕨類為主,蓋度不大,約5%。分佈在陰濕的水溝兩側,山腳窪地多出現觀音座蓮,多穗金粟蘭、玉葉金花、氈毛石帶等;而坡地則多出現狗脊蕨、金粟蘭、虎尾蕨、鳳尾蕨等。主要藤本植物有南五味子、瓜馥木、野木瓜信筒子崖爬藤飛龍掌血等。由於古木繁多,密度大,整個群落衛生狀況較差,殼斗科的拉氏栲、卡氏栲、栲樹等病腐、風折較嚴重。 (二)肉桂+木荷+栲樹——狗脊群落 本群落位於“萬木林”中上部,相對海拔120~180米,坡向西南,坡度16°—20°,比較平緩,呈階狀平台,水土流失較少,土層深厚,多在150厘米以上,石礫含量較少,土壤呈小塊結構,潮濕,疏鬆,肥沃,質地輕壤土。處於林冠上層的主要喬木有肉桂、天竺桂、栲樹、米櫧、卡氏栲、木荷。肉桂在本群落處於特殊地位,無論在樹種數目或頻度方面,都占明顯的優勢。生長旺盛,在不同林層廣泛分佈,更新情況良好,是本群落大有希望的進程樹種。且肉桂又是中醫名貴藥材。本群落樹種長勢高大,群體樹岸然挺立,林冠濃郁蒼翠。此外,還有紫樹、石梓、香冬青、木夾白蘭花等大樹零星分佈。處於喬木亞層的有厚殼桂、光楠、猴歡喜、黃杞、紅皮。喬木層除上層、亞層外,還可以較明顯區分出第三層。主要樹種有老鼠矢、筆羅於、山含笑、茜草樹、黃楠、尖葉柃木、三條筋、山礬等。灌木層樹種種類簡單、除樟科、殼斗科幾個建群種更新苗外,主要有毛雞屎樹、雞屎樹、老鼠刺、狗骨子、杜莖山等。林下比較乾淨、草本植物不多、狗脊子、金粟蘭、油草、虎尾蕨、鳳尾蕨等多成稀疏分佈。藤本植物主要有山雞血藤薜荔、信筒子、光葉拔葜、木通等。 (三)米櫧+栲樹+木荷——狗脊群落 本群落主要分佈東西兩側及山脊沿線一帶,成“月”形環抱,是“萬木林”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佔據面積最大的群落。所處地勢較陡,坡度多在35°—38°,母岩為富含石英的變質花崗岩及片麻岩,土層厚度100~150厘米,石礫含量較多,微酸性,較松,濕潤,粒狀結構,質地輕壤土。本群落主要由殼斗科的常綠闊葉林組成,主要樹種有米櫧、栲樹、美秀栲、拉氏栲、卡氏栲、羅浮栲、青岡櫟苦櫧。它們的特點是葉子相當厚,表面具有角質,有光澤、多呈亮綠色,樹勢普遍高大,樹冠旺盛發達,居於林層的顯要地位,是本群落的主要建群種。山茶科的木荷也較普遍。馬尾松、杉木、楓香則零星分佈,多處於過熟衰老階段,更新能力極差,為前一群落的建群種。本群落還散生著一些稀有古樹,如石梓、紫樹、黑彈樹紫楠、黃杞。東西兩側火路還有福建櫻花、東京櫻花薔薇科樹,成小塊分佈。處於喬木亞層除建群種外,樟科樹種則居顯要地位,主要有光楠、楨楠、肉桂、厚殼桂、大葉楠、柳葉楠等。但杜英、猴歡喜、薯豆、華東冬青、台灣冬青長勢也較強,在喬木亞層也佔有一定位置。虎皮楠、四照花也有零星分佈。由於樹種繁多,長勢茂盛,樹冠相當鬱閉,總蓋度在80%左右。灌木層的樹種比較單純,主要有山茶、楊梅、烏飯、香檳杜鵑、亨利杜鵑、斷木、老鼠刺,杜莖山、狗脊子、茜草樹、多毛茜草樹、水團花、杞李參等。山下部近森鐵沿線及山脊火路兩側,由於一度失管,多數珍貴的大樹遭受砍伐,造成灌木叢生,正處於復生階段。由於上層高度鬱閉,因此,草本植物分佈極少,主要有脊蕨、金粟蘭、觀音座蓮、虎尾蕨、鳳尾蕨、油草、臭黃荊百兩金。局部還有四方竹、箭葉竹等禾本科植物分佈。

植物資源

萬木林地處中亞熱帶,地理位置特殊,地質上屬於新華構造第二隆起帶,是熱帶、溫帶植物區系成分的過渡地帶。優越的自然環境,溫暖濕潤的氣候,深厚肥沃的土壤,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發育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萬木林森林樹種十分豐富,素有“森林博物館”之稱。據初步調查和不完全統計,森林樹種達75科,207屬,429種,佔全省樹種的三分之一以上。我國特有樹種和珍稀樹種繁多,根據《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名錄》的規定,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樹種有12種,已查明有觀光木、樂東擬單性木蘭、沉水樟、天竺桂、閩楠紅豆樹等。觀光木是中國特有的單屬、種的珍貴樹種,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是著名的香花木,是我國植物學家鍾觀光教授在不久前發現的,為紀念鍾教授而定名為觀光木。在植物進化史上,觀光木是木蘭科中較進化的類型,心皮已由離生逐漸過渡到完全合生。這對於研究植物的起源和進化趨勢有重要意義。觀光木的心材淡綠褐色,紋理直、有光澤,是製作傢具和建築的上等材。花多、美麗芳香,可提取芳香油,樹形優美,又是優良的綠化樹種。觀光木在萬木林中長勢良好,最大的一株,胸徑135厘米,高34米,樹冠濃綠,亭亭如蓋,頗為壯觀。樂東擬單性木蘭是另一種古老、珍貴的木蘭科植物,為在海南樂東縣首先發現的一個新種。在福建屬於新分佈。它是由兩性花進化到單性花雌雄異株的一個類型,繁殖不易,已列為國家三級重點保護植物。在萬木林中已發現的三株,胸徑達50公分以上,並有少數更新幼樹。沉水樟是樟科最重要的大喬木,為國家三級重點保護植物。在萬木林中沉水樟為重要建群樹種,胸徑100公分以上的大樹,比比皆是,最大的一株圍徑540公分,高36.5米,仍處在生長旺盛時期,岸然挺拔,雄偉壯觀。沉水樟生長快,材質好,並可煉樟油,是亞熱帶很有發展前途的珍貴用材樹種。楠木是製造“楠木殿”、“楠木廳”、“楠木棺槨”、“楠木傢具”的名材,封建時代是“皇家”和官僚修建的專用材。閩楠為樟科楠屬大喬木,是萬木林中珍貴優勢樹種,樹榦通直,分枝極高,亭亭玉立,木材結構細密,芳香、不易變形,耐腐,抗蟲蛀,為著名的高級傢具及建築優良用材樹種。現列為國家三級重點保護植物。閩楠長勢良好,林下更新幼苗很多。福建含笑(Michelia fujianensis Q.F.zheng sp.nov),是木蘭科含笑屬的一個珍貴闊葉樹種,為鄭清芳副教授最近發現的一個新種,原名木莢白蘭花,樹榦高大通直,木材結構細緻均勻,強度適中,乾燥后不翹不裂,心材淡紫紅色,群眾稱之為“假紫心”。是當地群眾喜愛的上等傢具用材。萬木林中已發現三株高大的福建含笑,胸徑在60公分以上。花櫚木(Ormosia hoenryi, pr),紅豆樹(Ormosia Xylocarpa chum ex Chen),木材堅重,花紋美麗,色澤鮮艷。石梓(Gme1inechinensis,Benth)是硬熱帶材,耐腐性強,可與世界名材柚木、桃花心木相媲美,都是製造高級傢具,不可多得的名材。萬木林中還有許多觀賞樹種,南方紅豆杉阿娜多姿,莫夫人玉蘭花大花香,潔白如玉。福建山櫻花,毛櫻花璀燦似錦,四照花光明照耀。曾使得“國外征種者絡繹不絕。”還有各色杜鶻花五彩繽紛,那蝴蝶戲珠,微風吹動,有如無數的白蝴蝶齊集枝頭,翩翩起舞,這些都是林中著名的木本花卉。萬木林的藥用植物非常豐富。根據不完全統計有91科,187屬,225種。最著名的七葉一枝花何首烏勾藤、金不換(金線蘭)、金線釣、馬兜鈴天冬、麥冬、苦參烏葯、土杜仲、當歸、五味子。還有枳椇、酸棗等山林果品。此外殼斗科的米櫧、板栗、栲、錐栗等均是森林高產野生乾果和糧食樹。萬木林森林樹種的突出特點是區系成份古老性,有起源於白堊紀初期的桑科、衛毛科,最有代表性的是樟科、殼斗科、木蘭科。第三世紀起源的山茶科、紫樹科、八角楓科、安息香科、山礬科、楊梅科、清風藤科等。其複雜性表現在樹種種類繁多,既有溫帶成份,又有熱帶成份,在我國種子植物分佈的很多,各種地理成分中萬木林都有不同程度的分佈。屬於熱帶、冷熱帶成分的屬有:潤楠山胡椒、黃杞、含笑、木荷、山茶、高浪木、蕈樹蚊母樹、杜英、樟、山龍眼、水團花、八角楓、棟、杜莖山、楠、木姜子、猴歡喜、無患子、柃、冬青、榕、朴、柿等屬。屬於溫度成分的有:榆、樺、槭、忍冬、莢蒾、薔薇、鹽膚木、杜鵑、楓香、栲、石櫟檫樹、傯木、石楠、十大功勞、四照花、猻猴桃、木、泡桐等屬。

科研及價值

於萬木林經過630多年人為長期封禁,林內古樹參天,樹種繁多,挺拔壯觀,雄偉的自然景觀,聞名遐邇,是我國不可多得的一座天然森林公園。為發展與建設自然保護事業,科學地利用萬木林這一歷史遺產,加強自然資源的保護管理,保護和繁殖珍稀樹木,探索森林植被的發生、發展和演替的自然規律,開展森林生態、景觀生態、森林與環境保護、生物學理論及土壤肥力演變、森林與動物等科學研究與教學實習,都具有重要現實意義。隨著我國的旅遊業的發展,適應當今“廣引招來”也是一個難得旅遊的好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