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2條詞條名為劉永年的結果 展開
劉永年
南京市中醫院普內科主任醫師
劉永年,男,1934年6月出生,江蘇省南京人,南京市中醫院臨床研究室主任,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教授,國家名中醫。
擅長治療內科疑難病如萎縮性胃炎、神經症、血小板減少症等,以及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燥綜合征、紅斑狼瘡等。
1963年畢業於南京中醫專科學校,后師從全國著名老中醫傅宗翰先生研習內科疑難雜病之診治。
1978年以後在南京市中醫院工作。全國第二、第三、第四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擅長領域
治療內科疑難病(萎縮性胃炎、神經症、血小板減少症等)及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病(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燥綜合征、紅斑狼瘡等)。
學術思想
對慢性胃病的治療,重視辨證辨病相結合、宏觀微觀相結合,強調“胃以降則和”,平衡升降,通補兼施。慎用苦寒,重視護膜。自擬“加味青蒲飲”用治各種胃炎(尤其是反流性胃炎)所致的熱鬱氣滯證,療效穩定。治療郁證,明辨“因病致郁”及“因郁致病”,準確分辨郁證的臨床特徵和病機特性。
重視掌握該證治療中的幾個關係(治肝與治療它臟、抑與揚、虛與實、清泄與溫補、活血與調氣、藥石治療與心理疏導等)。治療頑固性失眠,依據“五神藏”理論,認為主要與肝藏魂關係密切,從郁立論,創立“歡天安神煎劑”達郁疏肝、活血安神,並倡子午分時服藥法。治療汗證,不囿於陰虛盜汗、陽虛自汗之說,以虛實為綱,重在明辨汗出之病因病機,再立治法。
對於重症植物神經紊亂所致頻頻大汗引發特殊惡寒屢用他法無效患者,從陰陽失燮,肝用不穩施治,常以仙靈脾、巴戟天伍黃柏、黃連等燮理陰陽,以景天三七疏肝達郁活血。巧用津液敷布平衡,汗尿同源的理論,通利州都,開渠利水,濕去汗減,玄府開合復其常度,而收固衛斂汗除寒之效,為此類患者的診治提供了新途徑。治療血症,遵繆希雍治血三要法,而有所發展。
對於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早期常借鑒溫病的理論。注重涼血散血,尤重視散血,其意有三:一則祛瘀寧絡;再者散除營分伏熱;其三滋陰增液,以暢脈道。後期強調補腎培元,對氣隨血耗而有氣虛證侯者,當隨證投以補氣同攝之品,另需在辨證的基礎上參用藥理研究證實有升血小板作用的單味中藥。
科研成果
自擬“加味青蒲飲”用治各種胃炎(尤其是反流性胃炎)所致的熱鬱氣滯證,療效穩定。創立“歡天安神煎劑”達郁疏肝、活血安神,並倡子午分時服藥法。創立和發展了“瘀血致燥學說”和“(陽)氣虛致燥學說”,突破了單純滋陰生津的傳統治法。自擬“免疫I號”、“免疫Ⅱ號”復方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
主要論文
7.傅宗翰,劉永年。乾燥綜合征的辨證施治規律[J].南京中醫學院學報,1987,(03):11-14+63.
8.劉永年。兩地湯的驗案數則[J].新中醫,1986,(01):16-17.
9.劉永年。淺談郁證的臨床特徵[J].遼寧中醫雜誌,1982,(02):26-29.
1984年被評為“南京市六五期間優秀科技工作者”。
1993年獲“國家級名老中醫”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中國中醫藥學會名醫學術研究會理事、南京中醫藥學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