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中國四大名鎮的結果 展開
- 中國四大名鎮
- 朱仙鎮、漢口鎮等地的合稱
中國四大名鎮
中國四大名鎮
佛山鎮,今廣東省的佛山市,是廣東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佛山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古鎮,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因在城內塔坡崗上挖掘出三尊佛像,認為此地是佛家之地,遂立石榜改季華鄉為"佛山"。
廣東佛山鎮,鎮域大致位於現時佛山市禪城區祖廟街道內。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期,佛山已生息著一個人口相當密集的聚落,當時,佛山的先民已經擁有較好制陶、紡織技術。東漢時期,出現了先進的耕作技術,成為魚米之鄉。唐宋時期,佛山成為工商業城鎮,至明清時期更成為中國四大名鎮和中國“四大聚”。佛山鎮歷史上經濟繁榮,要民生活富庶,但地幅狹小,地勢平坦,天然防禦條件差,且地處廣州西南部交通要道,為兵家必爭之地,必經之路。居民為求自保,很早就形成習武強身、自衛的傳統。
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黃蕭養起兵圍攻廣州,同時分兵攻進佛山,一路勢如破竹。佛山鄉紳梁廣等22人,僅以一天的時間,匆匆組織鄉勇抗敵。在“無甲兵之援、險塞之限”的情況下,堅守半月,殺敵數千人,直至黃蕭養兵敗。據《佛山忠義鄉志》記載,在這場戰事中,佛山鄉民中能征善戰、勇略過人者不在少數。梁敬親“與諸義士樹柵拒之,謀定而後戰,扼吭搗虛所向必克”。年僅18歲的梁顓率鄉中義士,悉力備御。及戰,持丈二紅刃刺賊先鋒,大呼陷陣,眾縱之,賊遂潰。書生冼光“開柵門出戰,斬其偽千總彭文俊,賊氣奪,自是每戰必捷”。戰後,冼光不受官爵,“所居東林……,築場圃其中,耕讀之暇,集鄉人校射為娛樂。”
《世濟忠義記》在談到這場戰爭勝利的因素時說“無甲兵之援,險塞之限,徒以忠義之所激發,能使阡陌耜之輩,奮而成為精兵,而大敵破者,非此也耶!”實際上,在惡劣的條件下取得戰爭的勝利,“忠義”或士氣僅是一個方面,“阡陌耒耜之輩”“成為精兵”,離不開長期的技擊訓練,離不開武術的繁榮和普及。可以肯定,當時,佛山已是名副其實的武術之鄉。
明末清初,佛山獨特的經濟和軍事上的地位和民間尚武的風氣引起各地反清志士的重現,紛紛潛入佛山發展反清秘密組織。在石灣出現的“五順堂”是珠江三角洲地區最早出現天地會(洪門會)組織。佛山出成為天地會的重要根據地之一,並在咸豐四年(1854年)爆發了陳開領導的廣東天地會起義。雍正年間,京劇名伶張五(攤手五)來到佛山,在戲班中教授武功,灌輸反清復明思想,後來,粵劇名伶李文茂率粵劇藝人加入陳開起義的行列,創立了大成國。咸豐元年,蔡李佛創始人張炎在佛山創辦鴻勝館,其宗旨也在於反清復明。至清末民初,佛山名震內外的名家輩出,習武者數以萬計,已成為我國南派武術的中心。
鴉片戰爭以後,佛山手工業受到洋貨的衝擊,鐵釘、鐵絲、土布、制陶工場紛紛倒閉,而另一方面,河道碼頭淤淺,交通條件日趨惡化,使佛山的工商業大量向交通條件大為改善的廣州轉移,凡此種種,導致佛山工人大量失業,社會動蕩不安,人口從道光十年(1830)的60萬,到民國10年(1921年)減至30萬。資本家為了繼續獲得高額利潤,常常藉助黑社會組織及所控制的武館欺壓工人。廣大工人為了不受欺壓,也紛紛加入進步武館,學武防身,並組成工會,與資本家進行鬥爭。至20年代,佛山武術達到空前繁榮。
歷史變遷
佛山原名季華鄉,"肇跡於晉,得名於唐",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據考證,佛山的歷史起源於現禪城區瀾石街道區域,距今約4500-5500年前,百越先民沿西江、北江來此繁衍生息,以漁耕和制陶開創原始文明。
宋元豐年間推行保甲制度,鄉分都堡,佛山堡為季華鄉之首。唐宋年間,佛山的手工業、商業和文化已十分繁榮。
清末,佛山得風氣之先,成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源地之一,先後誕生了中國第一家新式繅絲廠和第一家火柴廠,並建立了"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竹嘴廠"。
民國元年(1912年),佛山正式改鎮建制,南海縣署也從廣州遷至佛山。
1983年6月1日地市合一,粵中行署和佛山市政府合併,成為廣東下轄的一個地級市,這才是今天的佛山市有歷史以來的歷史開始。順德縣、南海縣、高明縣、三水縣、中山縣正式隸屬佛山市的歷史開始。后中山市由於是廣東四小龍和遠離佛山市,擴權設為地級市,正式脫離佛山市管轄。
2009年5月,佛山市轄5個市轄區,11個街道、20個鎮。
文化底蘊
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獨具魅力的嶺南傳統文化。佛山素有陶藝之鄉、粵劇之鄉、武術之鄉、廣紗中心、嶺南成藥之鄉、南方鑄造中心、民間藝術之鄉等美譽,形成了秋色、“行通濟”等佛山獨特的民間風尚習俗。
石灣瓦,甲天下”
佛山是“南國陶都”、“中國陶瓷名都”,制陶工藝源遠流長,有700多年歷史,自古有“石灣瓦,甲天下”的美譽。建於明代正德年間的南風古灶,是世界現存最古老的柴燒龍窯,薪火相傳至今500多年,被譽為“陶瓷活化石”。
“紅船泊晚沙,萬人看瓊花”。
佛山是“南國紅豆”粵劇的發源地。誕生了粵劇藝人的代稱——“紅船子弟”和粵劇最早的戲行組織——瓊花會館。民間自發組織的粵劇演唱“私伙局”是佛山文化的一大特色,至今長盛不衰。每年一度舉辦的瓊花粵劇藝術節,使佛山呈現“紅船泊晚紗,萬人看瓊花”的盛況。
嶺南成藥之鄉
佛山是“嶺南成藥之鄉”。古方正葯的歷史有400餘年,其產品種類齊全,大約分為膏、丹、丸、散、茶、油、酒等七大類,是工匠、居家、旅行必備的中成藥,湧現出了“黃祥華”如意油、“馮了性”藥酒、“源吉林”甘和茶等一批老字號名葯。
武術之城
佛山是聞名的“武術之鄉”,是中國南派武術的主要發源地。明初,佛山武術已相當普及。清末民初,佛山武術流派紛呈,湧現出一批有國際影響的武術名家和武術組織,並通過各種途徑走向世界,世界上廣泛流行的蔡李佛拳、洪拳、詠春拳等不少拳種和流派其根都在佛山,著名武術大師黃飛鴻,詠春宗師梁贊、葉問,影視武打明星李小龍等祖籍及師承亦在佛山。2004年,佛山被授予“武術之城”稱號。
獅藝之鄉
佛山是“獅藝之鄉”,是南獅的發源地,是首個“中國龍獅龍舟運動名城”。龍獅起舞既是融武術、舞蹈、音樂等為一體的體育競技活動,更是佛山武術重要項目之一,每年的“獅王爭霸賽”吸引了國內外廣大武術愛好者參與。禪城區是“中國龍獅運動之鄉”,南海區西樵鎮是全國惟一“中國龍獅名鎮”。
南方鑄造中心
佛山的鑄造業始於2000多年前。宋代時佛山所鑄鼎、鍋、鍾、塔等聞名全國。到明代佛山的鑄造技術已達相當高的水平,成為南中國冶鍊中心。鴉片戰爭期間,佛山所鑄大炮為抗擊外來入侵發揮了重要作用。
漢口,繁華的國際化大都市,以“東方芝加哥”之名馳聲於海內外。中國四大名鎮之一,是中國中部地區最大城市武漢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大武漢的商業中心,自古被譽為“楚中第一繁盛處”。地處長江西北、漢江以北的地域,隔長江與其東南側的武昌相望,並漢江與其南側的漢陽相望,歷史上曾作為一個獨立的漢口市存在,現與武昌、漢陽並稱武漢三鎮。武漢三鎮不僅各有其獨特的歷史發展軌跡,而且分別各自形成了獨特的城市面貌,在功能分工上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即漢口為商業中心、武昌為科教中心、漢陽為工業中心。雖然三鎮在行政上已經合併接近60年之久,這種情形並未發生根本改變。
漢口作為地名在史籍上出現。今天的漢口其實只有500餘年歷史,始於明代成化年間的漢水改道。漢水原來從龜山南邊注入長江,成化年間其主流則從龜山北的集家嘴注入長江。漢水改道后的低洼荒洲地帶,至清嘉慶年間發展成為與河南朱仙、江西景德、廣東佛山並稱四大名鎮之盛譽的漢口。
漢口自鴉片戰爭后開埠通商,在武漢市漢口沿江大道中段,江漢路以北、麻陽街太古下碼頭以南、中山大道東南的濱江地段,有一塊約2.2平方公里的土地,這裡哥特式、洛可可式、巴羅可式等歐式建築一應俱全。這便是19世紀60年代至20世紀上半葉漢口租界的遺存,按地理方位從西南向東北排列,分別為英、俄、法、德、日5國租界。漢口租界的數量僅次於天津,居全國第二位,面積僅次於上海、天津,居全國第三位,其影響力位列內地各外國租界之首。外國列強根據不平等條約,在租界實行獨立於中國政府的行政系統和法律制度之外的另一套制度,成為國中之國,但在客觀上也推動了武漢的近代化進程,在城市規劃、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城市交通、公共衛生管理等方面,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可資借鑒的經驗。
漢口的由來
1861年3月7日,英商上海寶順洋行行主韋伯、英國官員威司利、通事楊光讓及隨員45人,乘英國輪船到達漢口,會見官文,要求通商,並在漢口委託都司李大桂代覓棧房一處,每年議給房主租金400兩。隨後留下通事及數名隨員,韋伯和威司利等仍回上海。3月11日,英國駐華海軍司令賀布、駐華使館參贊巴夏禮率領一支由4艘軍艦、幾百名水兵組成的艦隊到漢。3月12日,賀布率軍艦2艘從漢口溯江上行至洞庭湖邊的岳州,後於16日返漢。賀布、巴夏禮於16日在官文所派炮隊保護下沿漢水上行。注意,英國人曾“沿漢水上行”,這樣,龍王廟就是他們的必經之地了,選擇這個扼兩江匯合的咽喉之地建立租界,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3月20日,賀布、巴夏禮等一行會同漢陽府進行實地查勘,劃定租界界址。3月21日,巴夏禮至湖北藩司衙門,與湖北布政使唐訓方訂立了《漢口租界條款》。
武漢的漢口,漢口有居民的歷史大約在五百四十年前後。書上說是明代天順年間,這是漢水改道的前夕。一個叫蕭二的江夏縣民將龜山北麓一帶的河灘廢壤承佃了下來。他如同一個"二地主",順手又將這片地轉包給一個叫張天爵的人,然後每年從張家收取三分銀子。於是,張天爵領著他的家人來到了這裡。他們在這裡築基蓋屋,從此定居於此。漢水改道后,張天爵家便成了漢水邊上的第一代居民。五十年左右的時光過去,及至嘉靖四年,漢口便已有人家一千三百九十五戶。武漢漢口1904年,張之洞主持修建后湖官堤。后湖水患始終是漢口的腹背之敵。儘管漢口不斷填土,但低洼之地仍然遍佈於城。汛期時,后湖的水自是洶湧而至,即令非汛期時,也常有大水不請自來。為徹底解決后湖水患,張之洞共耗資八十萬兩銀,專請來外國工程師設計,一舉建成全長34華里的后湖大堤。此堤東起堤角,穿岱家山、姑嫂樹,直抵礄口。這使得圈在堤內的近十萬低洼荒地全部變成了良田,漢口的地域因此擴大幾十倍。而漢口堡的功能又因后湖官堤的修建,失去意義。兩三年後,拆除城堡,改建為馬路。人們為紀念張之洞,將此堤叫作了張公堤。修建張之洞路。
由袁公堤到漢口堡再到張公堤,每一次都將漢口的地域向北推進一大片,一直將沿著小河起家的漢口演變成一座大漢口。漢口只用了幾百年的時間讓自己的名聲和繁華蓋過了有著幾千年歷史的古鎮武昌和漢陽,成為中國四大名鎮之一.
江西的景德,景德鎮位於江西省東北部,東鄰安徽省休寧縣和本省 婺源縣、德興縣,南連本省萬年縣、弋陽縣,西靠本省鄱陽縣,北與東北同安徽省東至縣和祁門縣毗連。著名旅遊勝地廬山、龍虎山、三清山、黃山、九華山環繞其間。鄱陽湖、千島湖互映左右。名山勝水,擁出瓷城。市區距海岸線302公里,距省會南昌249公里。全市土地總面積5247.9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408平方公里,浮梁縣面積2867平方公里,樂平縣面積1973平方公里。1990年,全市共有人口134.34萬,其中市區人口37.77萬,浮梁縣人口26.93萬,樂平縣人口69.64萬。景德鎮是一座有著1600多年歷史的古鎮。春秋時,此地是一個尚未開發的山區,山高林密,人煙稀少,當時為楚所轄。秦統一全國后,分天下為36郡,景德鎮屬九江郡番縣。漢改隸豫章郡鄱陽縣。三國時屬吳地。東晉起開始設鎮,名新平鎮。唐武德四年,就鎮設縣,稱新平縣。唐開元四年,更名為新昌縣,縣治設於距鎮10公里的舊城,鎮為縣轄,因鎮在縣南(一說在昌江之南),故改名昌南鎮,亦名陶陽鎮。唐天寶元年,改新昌縣為浮梁縣,鎮仍為縣轄。宋景德年間,宋真宗趙恆命昌南進御瓷,底書“景德年制”四字,因瓷器精美,天下咸稱景德鎮瓷器,於是昌南之名淹沒,景德鎮之名一直沿用至今。明清時,景德鎮瓷業發達,貿易昌盛,與湖北漢口、河南朱仙、廣東佛山並稱為中國四大名鎮。1949年4月29日,景德鎮宣告解放,千年古鎮獲得新生。當年5月5日,設立景德鎮市,先後為浮梁專區、上饒地區所轄。1953年6月15日,經政務院批准,景德鎮市升為省轄市。1960年9月30日,原浮梁縣建制撤消,其行政區域劃歸景德鎮市。1983年l0月,又將原上饒地區所轄的樂平縣和波陽縣所轄的 鯰山鄉、荷塘墾殖場劃歸景德鎮市管轄。1982年,國務院正式命名景德鎮市為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1985年2月25日,經國務院批准,升格為甲類開放地區。1988年11月2日,國務院決定恢復浮梁縣建置,同時撤消 蛟潭區、鵝湖區,其行政區域劃歸浮梁縣,縣隸屬景德鎮市。
河南的朱仙鎮,朱仙鎮在春秋時為啟封城西北附近的居民點。五代時期,由於開挖蔡河與汴河相通,該居民點逐漸成為汴梁附近的重要集鎮。明朝嘉靖年間,朱仙鎮進入興盛時期,與漢口鎮、景德鎮、佛山鎮齊名,同稱中國四大名鎮。清康熙年間,朱仙鎮盛極一時,成為華北最大的水陸交通聯運碼頭。然而,當歷史進入清道光二十三年的時候,朱仙鎮卻開始趨於衰落。特別是到了新中國成立前夕,朱仙鎮內4/5的房屋已被拆去,大批古建築慘遭破壞。1949年10月1日,隨著新中國成立禮炮的響起,朱仙鎮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該鎮積極貫徹改革、開放、搞活的方針,集市貿易迅速發展。為了再現昔日的輝煌,1986年,朱仙鎮將運糧河兩岸闢為商業街。1987年,朱仙鎮被省政府命名為中州歷史文化名鎮。2000年5月,該鎮被國家確定為“全國100家小城鎮綜合開發示範試點鎮”。特別是2003年以來,朱仙鎮成功舉辦了紀念岳飛誕辰900周年活動、首屆朱仙鎮岳王廟會和中國木版年畫國際研討會暨中國木版年畫精品展……這些活動的舉辦,使朱仙鎮名揚國內外,大批國內外遊客來到了朱仙鎮。為了儘快實現古鎮的崛起,朱仙鎮政府強力實施“旅遊帶動、多元化發展”戰略,建成了朱仙鎮商城、朱仙鎮仿宋商業一條街,同時岳飛廟、關帝廟、清真寺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相繼對外開放,運河夕照,鐵桿棲鳳、隕石獅子等一批景觀修葺一新,引得人們爭相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