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彝族

民族之一

武定彝族有著悠久的歷史,系武定這方樂土古老的世居土著民族。數千年前,他們在這裡披氈裸足,扛著弓弩,領著獵犬,奔波於深山密林之間,以狩獵、放牧間以零星種植為生,在野性的情歌和狂放的舞蹈中陶醉自己,世代繁衍生息。公元1174年始,這裡的彝族先民羅婺部落逐漸興起,並做了統治。在雲南大理國時,羅婺部擴大了勢力和地盤,成為當時東方三十七蠻部之一,稱雄一時。元憲宗四年(公元1255年),統治武定、祿勸一帶的羅婺部落歸順元朝,於公元1257年被授羅婺萬戶候,轄祿勸、元謀、武定和四川會理一部分地區。公元1271年,羅婺部轄區擴大到貴州西部的普安地區,改稱北路,總管府,1276年改設武定路,由羅婺鳳氏土司統治。明朝中葉以後,朝廷逐漸改土歸流,鳳氏土司舉兵抗爭,成為明朝末年改土歸流中舉國矚目的大事而載入明史。公元1567年,明朝廷正式派流夜,設立武定府,1770年降武定府為武定直隸州,轄元謀、祿勸二縣。1950年建立武定專區。1953年武定專區與楚雄專區合併,改屬楚雄專區。1958年成立楚雄彝族自治州,屬楚雄州至今。武定縣名為彝語名稱,武是婺之轉音,定為甸之諧音;甸是彝語壩子之義,全義為羅婺部居住的壩子。

歷史沿革


武定彝族與古代分佈在從西北到西南一帶的氐羌及其後的叟、昆明有關。《史記》“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屬以什數,滇最大”。據道光《雲南通志》,靡莫為今昭通、鎮雄一帶,滇區為漢代益州郡的基本區域,包括今昆明地區。這和武定彝族中的納蘇、納羅、乃蘇來源於昆明、昭通的傳說相吻合。
1984-1985年,武定縣民族事務委員會彝族幹部李興茂、李開亮、畢摩李自成調查了數十戶納蘇、納羅、乃蘇的彝文家譜,查看了134塊彝文墓碑,按祖系劃分,多數屬於遠祖木阿肯的後代。木阿肯部落曾居住在今昆明一帶;少數屬於木阿企的後代。木阿企部落曾居住在今昭通一帶。木阿肯的後裔,自唐代以來,有一部分稱為“羅婺頗”。明代,因風氏土官從征各地,嘉靖后又7次舉兵反朝庭,故羅婺大量遷徙至今姚安雙柏、楚雄、大理一帶。
彝族認為人有3個靈魂。亡故后,1個靈魂守護遺體;1個靈魂附著於“馬都”,貢奉在家中;另一個靈魂則由畢摩念(《指路經》,去到老祖宗的發祥地。納蘇、納羅、乃蘇的《指路經》依家支不同,分別送到昭通、昆明。
密切的全部和羅羅大部,自稱自巍山或大理遷來。巍山曾是蒙舍詔(南詔)所在地。公元737年,蒙舍詔在唐朝幫助下統一了洱海地區。唐永泰元年(765),鳳伽異統兵至昆川(今昆明),築拓東城,以南詔副王地位坐鎮滇東。此後,南詔對被征服地區大量遷徙人口。密切、羅羅疑在這段時間自巍山、大理一帶遷來。
撒尼,唐代稱“徒莫抵蠻",是南北朝後,從焚、叟、昆明中分化出來的集體。清康熙年間自昆明地區遷入武定。擅長擀羊毛氈子、氈帽。
新唐書。南蠻傳》載:永徽初年(650),唐高宗命趙孝祖征白水蠻,部隊進至羅午候山,“其酋長禿磨蒲與大鬼主都干以眾塞箐口,孝祖大破之。,,據《中國歷史地圖集》唐代部分,羅午候山在武定境內。又考“羅婺”的《指路經》,在縣內的最後一地“撒則羅午候”,系指今發窩區的大黑山山峰。疑羅婺部遷幸邱山前駐在大黑山一帶。今這一帶仍有城堡遺跡,民間傳說鳳繼祖曾居此。這段時間,武定彝族地區以“牧養為業”兼營農業,處於奴隸社會。
南詔後期,羅婺部逐漸強大,并吞和曲州“諸蠻聚落三十餘處,分兄弟子侄治之刀,成為“東方三十七蠻部力之一,並“雄冠三十七部"。後晉天福二年(937),通海節度段思平糾合三十七部兵力推翻大義寧國楊於貞的統治,建大理國。宋孝宗淳熙年間(1174~1189),大理國王段政智舉阿而為羅婺部長。此後,武定為羅婺部管轄,直到明隆慶元年(1567)改土設流止。
羅婺部統治之初,武定進入封建領主制,生產逐漸以農業為主,彝民“耕種輸稅,,,兼營牧業,至明代又開礦。明洪武十五年(1382)正月,商勝自運糧米干石,接濟明軍。明弘治年間,鳳英“開闢田野,教民稼穡",使農業生產有了一定的發展。
羅婺部風氏“土官專制,設曲覺三人,分管地方;遮古三人,管理田莊;更資三119人,管理喇誤,~應調遣,各領步兵從征;扯墨一人,管六班快手;管家十二人,管莊田租谷,皆頭目也。……民畏之如虎。”當時,彝民“衣火草衣……有屋無床塌,以松葉藉地而卧”。土官出遊“從夷姬數十,戎裝騎馭……’’,“……前軍后軍齊踏歌,帳里幣麻呼叵羅(彝語幣麻:美酒,叵羅:葫蘆式酒器。)金叵羅、銀叵羅,憑陵博具朱顏配,夜來野宿空山阿。”(顧起綸《武定歌序》)“所過村寨,雞犬一空。”
明朝中期,由於滇中封建地主制確立,開始改土設流。武定土官制度的解體和流冒制度的建立,是在鳳氏封建領主7次強烈反抗中進行的。第1次嘉靖七年(1528),土知府風昭之叔風朝文響應尋甸安銓,殺流官同知,陷武定、祿勸、圍攻昆明。第2次嘉靖四十四年(1565),鳳繼祖欲從女土官索林手中奪取府印而亂。第3次隆慶三年(1569),風歷之子風思堯任武定府經歷,彝民來府,“必潛往拜謁思堯如主,歷以其子不得知府怨”,而聯合四川土司亂。第4次萬曆三十五年(1607),流官知府陳典晌鄭舉累次索賄,“舉惡其無厭,乃糾彝目阿克亂刀。第5次天啟二年(1622),沾益土婦設科聚眾反抗,風阿歹、張世臣率兵響應。第6次清康熙四年(1665),鳳阿歹之妻奢卓抗糧拒捕,逃回東川母家“割據自立"。第7次康熙五十七年(1718),奢卓的女兒鳳阿愛和她的丈夫常應運,“雄制諸夷,聚數千人反"。
鳳氏反抗失敗后,武定封建領主制仍存在。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環卅l土司安納(彝族,后易姓李),從征風繼祖有功,授總管。萬曆廿九年,調征順寧猛庭瑞,加授土舍(注)。清順治年間,茂連那土司(彝族)又授土舍。他們的土衙中仍設大小管家、師爺(管文件、訴訟)、教練(管24名土司兵)、管看(管監獄)、二爺、跟班、團頭、大小楚司。監獄分亮卡、黑卡(無窗戶)。轄地包括今環州、東坡、發窩、萬德、己衣、田心、尼嘎古區全部、白路、插甸區的一部分。轄地內的居民都是佃戶和農奴,官租、貢奉及各種勞役占當時農民年收入70%左右。土司對農民稍不滿意,即任意鞭打。1915~1934年,那土司就打死農民17人,被關押者百人以上。女土司那安和卿出門,多坐“滑竿”,有時騎馬,上下馬踩在人背上;轄地居民望見,都要低頭讓路(民國以前要下跪)。土司衙門內的奴隸,終身為奴,子女也是奴隸。
元延佑年問(1314~1320),武定獅子山正續寺置廟田,表明土地已可買賣。至明天啟年問,漢族較集中的近城、九廠壩區,地主經濟已有所發展,但山區仍為封建領主制經濟。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分多村(在今發窩區)彝族知識分子傅如山,法塊村彝民剎則控告那土司霸佔他們開墾的土地,一直告到北京,乾隆五十八年判還。過後,他倆又聯合上述兩村農民告土司強佔土地,拔田奪佃。到嘉慶十六年(1811),判准兩村脫離土司統治。咸豐年間,大西邑村彝民聯合發窩、老書多、大永西、康兆、自期等村彝、漢農民、告土司侵佔土地,於咸豐末年判還。上述各村藉機加入插甸境,脫離土司統治。同治二年(1863),今尼嘎古區高姑拉村秀才李和清,發動彝民毆打土司派來逼租的楚司,在土司派兵來鎮壓時,又聯合下十三村農民武裝對抗。次年,脫離土司統治,加入高橋境。自此,上下十三村(今己衣、萬德、田心、尼嘎古、發窩區)有了土地買賣權,地主經濟相繼產生、發展。環州、東坡則推遲到1937年。
1935年,在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影響下,萬德地區彝、漢各族人民暴發了武裝反土司鬥爭,迫使土司最後放棄了政治特權,使封建領主制真正成為殘餘。
註:《新纂雲南通志·土司考》“其先安納,明嘉靖四十四年從征叛酋鳳繼祖有功,授土舍”。環州李小黑墓碑誌“祖安納自明嘉靖間調征武定鳳氏,功授總管…….”本志從墓碑誌。

彝族分類


武定縣彝族共分6個支系,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
一、納蘇。自稱納蘇頗,漢稱黑彝。其中一部分家族的家譜中記載他們是“羅婺頗"。分佈在除九廠、近城以外的各區,多住在海拔l500~2OOO米的山區。
在發窩區羊槽等地,有部分自稱“德頗"、漢稱白彝者。經調查:這個支系原住昭通,后遷東川,當時社會地位較高。清雍正年間,雲貴總督鄂爾泰武裝強制改土歸流,當地“烏蠻”多逃往四川涼山及貴州西部,極少數遷入武定,淪為佃戶,因被稱白彝。又考原服飾、風俗,均與納蘇頗無異,故列入納蘇支系。
二、納羅。自稱納羅頗,漢稱甘彝。分佈己衣、東坡、田心及白路區沿河谷的半山地帶。
三、乃蘇。自稱乃蘇頗,漢稱紅彝。分佈貓街、白路2200米左右的山地。
以上三個支系操彝語東部方言滇東北次方言。
四、密切。自稱密切頗,漢稱密岔。分佈在近城、九廠、插甸等壩區及半山。
五、羅羅。自稱羅羅頗,漢稱白彝,分佈在貓街壩子和高橋、尼嘎古半山。
以上兩個支系操中部方言羅羅頗土語。
六、撒尼。自稱撒尼頗,漢稱明朗。住插甸區下樂美村、高橋區田心村。操東南部方言昆明阿西土語。
其中,俚濮支系已劃分為僳僳族。各個支系都有各自的服飾、風俗,兼有共同的傳統文化,有絢麗多彩的服飾、豐富的歌舞和奇特的婚俗等。

姓氏稱謂


古代武定彝族實行父子連名制(即父名最後一二個音節,為子名第一二個音節)。弘治元年(1488),阿英承襲武定土府,“四禮正家,一經教子”,並“教民習漢文"。三年,明孝宗賜阿英姓鳳。此後,武定彝民逐漸使用漢姓。
漢姓多來源於本家族的圖騰標幟。如阿魯頗支,漢譯為獐子家族,而借姓張、章;女餒頗支,漢譯黃牛家族,借姓黃,奔莫頗,漢譯高山家族,借姓高。但並非完全照漢語譯音、譯義借姓,如躲頗,漢譯為蜂家族,有的漢姓錢,有的則姓王,阿奴頗,漢譯猴家族,借姓朱。還有以偶然事件為表徵的,如張姓拉基頗,漢譯折枝家族。傳說其先祖結婚時,路上被水冬瓜樹枝掛著,視為吉兆,而以此為表徵。一個家族每過7~10代,通過做大齋分祖宗筒而分支,分支后原漢姓不變,彝語家支則更改,以適應族內婚的需要。如張姓呔勒頗就分為“曲姆呔勒"和“馬曲呔勒”(過火把節的張姓和不過火把節的張姓)。還有,到清代才借漢姓的,往往以彝語祖名的最後一個音節借為漢姓。如丹姓,其祖名“底旁阿丹’’,高姓,其祖名“阿等頌高"。
彝族稱謂漢語譯義多與漢族略同,並有少數漢語稱謂的借詞。但由於歷史上彝族盛行姑舅表優先婚、姨表不婚(乃蘇、羅羅、密切例外),稱謂上有顯著的特點。以納蘇為例:岳父、舅父同稱“阿烏”,岳母、舅母同稱“阿撒",姑父和公公同稱“阿頗",姑母和婆婆同稱“阿妮”,女婿稱“所恩”,義“舅種的人"。此外,姑表舅表兄弟和姐夫、妹婿同稱,姨表兄弟則和親兄弟同稱,妯娌以姐妹相稱。

飲食起居


武定彝族主食和武定各族人民一樣。壩區產稻,以米為主糧,飯用木甑蒸;山區產包穀,以包穀面為主食,吃包穀飯。這種飯以水拌和包穀面,用木甑蒸熟。日常蔬菜較少,山區多吃乾菜;吃肉以大塊為榮,尤其是臘豬肉,往往一片有50克左右;新鮮肉多切成方形大塊,稱“坨坨”。
彝民“嗜酒”,見於景泰《雲南圖經志》。至今這種習俗仍然存在。彝民家家都會烤酒,多以包穀、高梁為原料。朋友、賓客至,先敬上一碗燒酒。還愛吃“肝生"。(《九種志》“以生肝蘸椒鹽食之”,“肝生"以豬肝或羊肝製成,先剁碎,然後佐以鹽、醋、花椒等調料,拌就生吃。近幾年通過衛生知識宣傳,略見減少。
納羅支系還愛吃“鮃”。“鮮”以牛、羊、魚肉製成,先切成小塊然後用炒麵、鹽及調料拌勻腌入缸中,密封l~3月。食用時,或蒸或炒,酸香爽口。還愛吃“肉鬆"。即將半干或全乾的牛、羊肉烤熟,和佐料一起舂細食用。
彝族各支系都不吃狗肉,多認為狗吃屎太臟。乃蘇支系認為狗是保衛人的,不僅不食狗肉,新糧登場和節日還要用新糧喂狗。他們還禁食牛肉,認為牛是為人造福的。
男女多會吸煙,主要吸自種草煙,僅未婚女子例外。近lO余年來,中青年婦女大多不吸。
現在的住房多為瓦樓房,坐北朝南。少數因地勢所限而向東,但絕無向西的。因為太陽西落,向西意味不吉利。一般家庭庭院低凹,庭院兩側樓下為畜廄。每至雨季,牲畜糞便和雨水積於庭院,近幾年來有所改變。明、清時期,山區彝民不少住“苫片’’房、苫片用30厘米左右的松木劈制而成,用以代瓦。這種“苫片"房,一直延續到60年代。。過去,彝民不用廁所,也不用大糞肥田,近20餘年來壩區和交通沿線有改變。
彝民淳樸厚道,樂於助人。村中一家有急,家家熱情相助。因此,彝族各支系中,1950~以前也沒有乞丐。個別討飯一二次的,往往因為碰上不祥之兆,討後去山洞吃,以解邪氣。
80年代,實行家庭聯產承包后,誰家因疾、災農活做不完,別人主動幫助,多為義務性的。彝民也很好客,桃、梨等果品甚至蜂蜜,多用以待客,很少成為商品。1982年以來,少數彝民集資辦飲食店,至親好友來店往往不收錢或少收錢,成了“大家吃”,先後有6戶因此虧本垮台;勉強支撐的3戶,也很難續辦。每逢春節前,戶戶殺年豬,家家都請客,往往全村男人都是客,一次吃掉半頭豬並不罕見。近幾年來壩區和公路沿線彝民有所改變。
歷史上彝民重農輕商,1979年以後,也只有為數不多的戶經商,且多為小生意。

服飾


據史料記載,清代以前武定彝民多以火草布、麻布為衣料,火草自山間採集,大麻自種。均用手工紡捻,木機織布。民國期間也很少穿棉布。1952年土地改革后,逐漸穿上棉布衣褲,近幾年中、青年始以滌棉、化纖布為衣料。
男子歷來穿對襟衣,外披揉制過的山、綿羊皮或羊毛製成的披氈,有的在對襟衣外罩黑色或藍色馬褂。近20餘年來,已與漢族無異。
女子穿方領大襟衣,前襟齊腹部,外罩圍腰,后襟至小腿。納蘇、納羅、乃蘇婦女下著百褶裙,其餘支系穿長褲。50年代以來,各支系先後改穿長褲,僅有部分納羅婦女保留著百褶裙,節目穿用。納蘇、納羅的圍腰呈凸字形,凸形上部略圓,腰部以下呈長方形,用銀質圍腰鏈繫於頸。其他支系的圍腰都呈長方形,用繡花布帶拴於腰部。
納蘇、納羅婦女衣褲多黑、藍色,其他支系多粉藍、淡綠、粉紅、白色。納蘇婦女的裙子為黑色,納羅婦女的上下用黑色,中間白色。
各支系女裝的衣領、大襟、袖口、袖中部、褲腳及圍腰均鑲花。花綉在另外的布料,然後縫上衣褲。繡花方式因部位、花種不同,而採取排花、扣花、切針花、按花、穿花等。由於彝族以虎為圖騰,並崇尚馬纓花,故所綉多與此有關。女土司上衣前胸正中為太極圖案,四周綉龍。稱為羅婺頗的往往在衣領下周綉鳳凰圖案,凸形圍腰及背布”(正方形,斜挎於背後)上綉虎圖案。其餘支系多綉馬纓花,再佐以桃花、菊花等圖案。近20餘年來,由於國營商店和供銷社專供各種花邊,年青婦女多以花邊代替刺繡,唯乃蘇婦女不變。衣服外面有的披“背布",多數披揉制過的山、綿羊皮,均用布帶聯結斜挎於背後,冬季可保暖,外出可墊坐。乃蘇婦女不披羊皮,他們用火草布縫製一塊“背布”(自稱披風)代替,背布四周繡花,視為珍品。‘
明、清時期,男子“椎髻”,后改為“青布纏頭”,40年代以來,多改為戴羊毛制的氈帽,老年仍以青布纏頭。近20餘年來,中青年多戴有沿布帽,老年仍有戴氈帽或青布纏頭的。、
納蘇、納羅婦女在生孩子前戴繡花帽,帽形前似虎頭,後面象徵鳳尾。正前突出部綉一朵馬纓花,兩側多為蝴蝶,花卉。(稱為羅婺的婦女,花帽兩側綉鳳凰。)頂部及帽邊用銀泡排列,邊緣飾多串銀珠。做母親后戴無沿圓盤“羅鍋帽"。此帽黑色,頂部正中用銀泡排列成正方形。近20餘年來,羅鍋帽多被黑布包頭或毛線帽代替。毛線帽正中、兩側各有毛線花球一個,象徵馬纓花。乃蘇婦女也戴繡花帽,帽頂及兩側各有一朵馬纓花,用8或lO股白色珠鏈及一根銀帽鏈圍繞在帽子上,帽沿兩側飾以粉紅或大紅纓須。當母親后戴“包頭”。包頭先用黑布纏繞頭部,外加一圓形帽箍。帽箍多藍色,略繡花,並用線做8朵深色花等距排列。羅羅、密切婦女戴花帽箍。其中羅羅婦女還用一塊粉藍布戴在前額帽下,帽邊鑲小花邊,上飾銀老者、銀泡、電光片及小銀鈴。當母親后改為黑布包頭,前額壓一塊藍布。撒尼婦女帽飾已同當地漢族。
各支系婦女都穿繡花鞋。鞋口扣“虎牙”,鞋頭突起,稱“鞋鼻”,系虎頭鞋變形。也都戴銀質耳環、手鐲、銀鈴等。

婚俗


武定彝族婚姻須請媒人,即是自由戀愛也如此。彝族無專門媒人,一般請夫妻雙全、能說會道的人擔任,男女均可。
訂婚,一般吃訂酒兩次。第一次由男方請媒人去女方說親,攜帶一定數量的酒、肉、糖和其他禮品,女方同意后收下禮物。第二次商定婚期和女方要的聘禮。聘禮不論多少,均須帶六字,象徵有福有祿。
結婚當天,新郎托同輩兄弟或表兄弟去迎親。新娘出嫁時一般都要哭一番,表示對父母、姐妹的留戀。納蘇婦女則要哭3次。哭時,在女伴陪同下,圍成一圈,邊哭邊唱“哭嫁調”。“哭嫁調”的內容,均以動植物為比喻,抱怨父母,咒罵媒人,訴說自己不願嫁出去,不願去到自己不熟悉的丈夫家受磨難。
離開娘家時,一般由新娘的兄弟把她背至大門口交給男方接親的人。其中羅羅反背出去,納蘇由接親的人去背,新娘則表示極力反抗,眾女伴也拉住新娘不讓走,接親的小夥子須使大力才能把新娘背出,這與歷史上彝族有搶親的習俗有關。這種習俗延至1951年止。搶親多為男女青年互相熱戀,但父母不同意,並將女兒許配他人,姑娘暗告男方,約定時間地點,由男方派人攜帶武器、馬匹將姑娘搶走。這時,如果已訂婚的男方知道,可能引起流血事件。也有相反的情況,已訂婚的丈夫發現姑娘有外遇,不到婚期即搶走。搶后關在家中,直到第1個孩子出生以後。
新娘到達新郎家門口,一般用放土炮或丟破土鍋的辦法表示去掉不祥之物,迎喜神進門。納蘇、納羅、乃蘇還要在門口為新娘另取個吉利的名字。歷史上彝族婦女出嫁后,有“不落夫家"(或稱坐家)的習俗。50年代后,僅納蘇、納羅、乃蘇殘存。這3個支系,新娘在婚期由送親女伴陪宿,不入洞房,3天左右的婚期過後,新郎陪新娘“回門",然後新郎獨自返回。待到春節或其他合適的時間,去女方家中叫回,新婚夫婦才同房。但過不了幾天,新娘又返娘家,如此一叫一返,直到女方懷孕止。
近lO余年來,大多第一次叫回即不返娘家。密切在回門后,夫婦即同時回家。羅羅、撒尼,50年代后結婚當晚就入洞房。結婚時,新婚夫婦均著新裝,唯乃蘇新娘穿娘家的舊衣服,表示懷念。納蘇、納羅新娘家在男方接親人員進門時,要用馬纓花枝蘸水灑在他們身上,乃蘇新婦進入男方家時,灑在新娘身上,均表示吉祥如意。此外,各支系都有給媒人、接親的人“抹花臉"的習俗(用鍋灰把他們的臉抹黑),既是嬉戲,也含驅邪之義。
在第一個孩子出世以後,岳父母要送點禮物。納蘇、納羅送兩頭豬或兩支母羊、母雞給女兒、女婿。結婚費用,60年代以前由於人們生活狀況所限,較為簡樸。80年代以來,禮節越加繁瑣(多恢復古禮),費用(主要用於吃)也較龐大,一般都超過千元。近幾年,白路等交通沿線地區,有部分彝族青年,衝破這些陳規,戀愛后即常在一起勞動,然後登記結婚。結婚時,不舉行任何儀式,僅請雙方父母,主要親屬吃一餐飯表示慶賀。

節慶


和各族人民一樣,武定彝族也過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七月半和中秋節,但具體內容有所不同。如清明、七月半多叫魂。納蘇、納羅不過端午;乃蘇端午節婦女、小孩戴五色花。除此之外,正月十五或二月初一過小年。過小年也很熱鬧,但時間僅一二天。
除春節外,最隆重的節日是火把節。關於火把節的來歷,各支系甚至同一支系不同地區的傳說也不一樣,多數的意思,是說這一天是消除災害或戰勝敵人的日子,個別地區說是古代洪水泛濫,祖先被救的日子。據楚雄州彝文研究所劉堯漢教授考證,應為彝族古老的十月太陽曆的一個年節。十月太陽曆把一年定為十個月,每月36天,餘5至6天正是火把節和今保留於涼山彝族中的十月年。在這個日子裡,北斗星柄正上指,為大暑節令,十月太陽曆以此為歲首或歲末。康熙《武定府志》也記為星回節。
火把節一般3天,六月廿四日開始。除納羅不撒火把外,余都在六月廿三日前準備好松柴火把、“松香,,,至廿四日晚飯後,年青人組成若干隊伍,敲鑼打鼓,互相撒火把祝賀節日,驅鬼除疾。有的還要到各戶家中去撒。50年代以前,彝族聚居的大村落,還在村中央豎一大火把。大火把高8~9米,火把頭1.3米左右,分12層,象徵12個月。
從六月廿四日晚點起,夜夜通明,連續3~5夜。火把節期間,家家殺雞宰羊,飲酒對歌,中、青年男女圍在一起跳“跌腳矽舞,常常通宵達旦。1982年起,中共武定縣委、縣政府組織群眾在白路區關坡草坪、近城區三台山風家城一帶舉行盛大的節日活動,人數超過幹人,內容除跳“跌腳"舞外,還有鬥牛、賽馬、摔跤等。
火把節3天里,彝民認為是最吉祥的日子。除放牧以外,停止一切生產活動。第5天,乃蘇支系還要去山上叫魂。據說,這樣才能一年平安。

宗教信仰


彝族盛行祖先崇拜,認為萬物有靈,崇鬼信巫。
彝民(現在主要是老人)認為:日月星辰、雷電風雨、山川草木、飛禽走獸,巨石懸崖皆有神靈,人若求之,會有效應。60年代前,若小孩多病,有的會把孩子拜寄給大樹、巨石,以求其保佑。彝區懸岩,常有人把樹枝豎立在懸岩凹處,或把拐棍放在其下方,他們認為:這是“把疲勞、腰痛寄託給它"。雜居於彝族村寨附近的漢族,也如此做。
彝民還信奉“眯司"(土主或山神),認為土主是管本地莊稼半歉、人畜災病、禽獸生息、草木榮枯的神靈。因此,各村均有土主山,山上一般無廟,在大樹下設壇祭祀。土主山上嚴禁放牧、開荒,不準砍樹。尤其是祭祀用的神樹,更不準攀折。50年代前,每逢春播或秋收,都要去祭祀。久病不愈時,也前往祭祀。在祭祀活動中,還要叫魂。叫魂要呼喊“眯司”。由大咪司,叫到小眯司,直到本地咪司,求其尋找、放行、引路,以便靈魂返回。50年代以來,生病大多求醫,也有既求醫又叫魂者。
彝族古“以雞骨占吉凶”,現在,中老年人還常以雞頭骨、豬羊肩胛骨看吉凶兆頭,也還有不少人忌凶兆l如狗哭吠、見蛇交、母雞學公雞叫等。這在1950年以前,往往要舉行家祭驅鬼。
1906年基督教傳入武定后,納羅支系有部分群眾改信基督教,但仍崇拜祖先,懼怕鬼神。
註:本章除註明者外,引文引自尤中((雲南民族史》、何耀華《武定鳳氏本末箋證》。

喪葬


天啟《滇志》裁:“羅婺,本武定種,…葬用火化…”。今納蘇、羅羅支系均發現古代火葬遺跡。自“鳳英葬母,改用漢禮”后,彝族逐漸改為棺木土葬。今見於墓葬碑誌較早的是密切支系李氏墓(漢文,在九廠法朗村),葬於明天啟二年(1622),余均在清順治以後。已查看的彝文墓碑,最早為乾隆年間。
納蘇、納羅、乃蘇、羅羅支系,人將死時,捏死小雞一隻,將雞嘴塞入其口中,稱為“接氣”,然後放銀器於死者口中,男9粒、女7粒。密切、撒尼以銀器泡水倒入死者口中,也用小雞“接氣”。
母亡,請舅父;父故,請叔伯父;經他們了解死因、驗看遺體、檢查後事無異議時才能送葬。埋葬時,遺體頭朝山頂,腳對開闊地或較寬闊的山谷,據稱這樣“後代才興旺發達”。
人死後,除請畢摩送魂指路外,還須請畢摩製作“馬都"供奉家中。製作時,先放幾粒糧食子竹或樹下(納蘇、乃蘇于山竹叢下,納羅、羅羅於馬纓花樹下,密切於馬纓花樹或者馬桑樹下),然後,放一公雞在其附近,雞先到那棵竹子或樹下啄糧,即將那棵拔起來,截下7至9節竹根(男9女7)、或6、7厘米長的樹根,用羊毛及絲線纏好,男纏9道,女纏7道,作為死者的第二個靈魂供奉。密切、羅羅截下樹根后,當場刻製成人形。整個製作過程都由畢摩念經祈禱,“使靈魂附於其上。經過若干年(一般3代)后又通過“作祭",把老的“馬都”從家中移入祖宗簡,
放入特定的岩洞中。祖宗筒用化桃木製成。相傳彝族祖先在遠古洪水泛濫時,曾藏入化桃木筒中,隨波逐流,后被山竹枝掛住,才得以生存並繁衍後代。納蘇、乃蘇50年代前_-每過7~10代做一次大齋(乃蘇叫趕鎖祭),大齋一般9晝夜,分家齋、野宿、入齋場、卜掛、解罪孽、換祖、焚靈等程序,最後,把新祖宗筒送入岩洞而結束。
彝族古規,非正常死亡和無後代的人不能葬入祖塋。納蘇、乃蘇沒有兒子的也如此,此俗尚無改變。婦女難產致死,或各種事故,鬥毆致死見血者,均火化。
喪葬過程中所謂“過橋”、“清棺”等和漢族略同。

族舞


武定彝族舞蹈有著自己的傳統特點,彝族人民善長歌舞,其特色舞蹈要數“跌腳舞”了。州內多數縣只有“左腳舞”,而武定彝族跌腳舞分“一邊一腳”至“十二腳”,“單穿花”至“八腳穿花”,以及“公雞啄架”、“馬四蹄”、“趕跌”、“轉跌”、“背靠跌”、“交叉跌”等20多種套路,加上笛子、小三弦等伴奏,顯得活潑熱情,粗獷豪放。此外還有“跳虎舞”,表現的內容有老虎爭食、嬉戲、交配、產仔、撫育幼虎等舞蹈動作,十分古老。

民歌


武定彝族民歌分家調、山調兩大類,共有21個歌種。家調多為敘事歌,節奏緩慢,旋律平穩流暢,唱起來有的低沉肅穆,有的高亢奔放。山歌調曲調豐富,有直抒思念之情的,有借花鳥抒發感情的,也有男女愛情方面的情歌,內容詼諧幽默,優美動聽。
羅婺彝寨
羅婺彝寨
羅婺彝寨
長號迎賓
敬上一碗彝家酒
熱情開朗的彝家姑娘
羅婺啊羅繡花姑娘
摘些葡萄待客人
武定彝族
武定彝族
羅婺彝族姑娘
武定彝族
武定彝族
武定彝族
武定彝族
羅婺彝族老人彝族老藝人
火把狂歡夜
熱鬧的節日
熱鬧的節日
武定彝族
武定彝族
熱鬧的節日彝族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