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襄州的結果 展開

襄州

湖北省襄陽市下轄區

襄州區,隸屬於湖北省襄陽市,原名襄陽區,襄州區地處鄂西北部、居漢江中游,全區總面積為2306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1日,襄州常住人口為766561人。其中政府駐地人口14.95萬人。下轄4個街道、12鎮和鹿門風景名勝區、襄北農場、深圳工業園,襄州區人民政府駐肖灣街道航空路187號。

襄州區原為襄陽縣,建縣於西漢初年,因位於襄水之陽而得名。2001年,撤縣設區,撤銷襄陽縣,設立襄樊市襄陽區。2010年12月,襄樊市更名為襄陽市,襄樊市襄陽區更名為襄陽市襄州區。

襄州區呈半月形平面狀,北部隴崗地貌,南部低山丘陵,中部河流沖積平原,屬亞熱帶濕潤季風型大陸性氣候,為湖北省糧、棉、油主要產區之一。糧食作物以小麥、水稻、玉米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油料、煙葉、柳編。漢丹鐵路襄渝鐵路焦柳鐵路、福州-銀川高速公路、二連浩特-廣州高速公路、樊魏高速公路穿插其中,公路總里程3789.1千米,路網密度153.66千米/百平方千米。內河航道通航總里程205千米,旅遊性碼頭泊位4個。

2018年,襄州區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9%,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可比增長8%,外貿出口額增長26.7%,實際外商直接投資額可比增長16.5%。

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和2018年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

襄州區是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區、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湖北省河湖長制示範單位、湖北省食品安全示範區。

2020年,襄州區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2%以上,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年均可比增長2%以上,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以上。

歷史沿革


襄州區
襄州區
襄州區原為襄陽縣,建縣於西漢初年,因位於襄水之陽而得名。《漢書·地理志》和《水經注·沔水》篇均記:襄陽“位於襄水之陽”,故名。
商朝時期,建有廬國。
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划全國36郡,漢水以北(包括鄧、鄾)屬南陽郡,漢水以南(包括廬)屬南郡
西漢初,置襄陽縣,漢水以南、中廬縣以東、邔縣以北地區,武帝時,屬荊州刺史部南郡。東漢光武帝,復稱襄陽縣。建安十三年(208年)析南郡北部,置襄陽郡。
東漢光武帝時,復稱襄陽縣
東晉孝武帝於太元十四年(389年),置雍州
南北朝,宋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劃出荊州襄陽郡、南陽郡、順陽郡、新野郡、隨郡為僑置雍州的實土。南齊沿仍,西魏,改稱襄州,置總管府,屬襄州總管府襄陽郡,北周沿仍。
隋文帝時(581年)屬襄州,隋煬帝時(605年)屬襄陽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郡為州。
五代時(907年),屬山南道(實即山南東道)襄州。
北宋時(960年)屬京西南路襄州,宣和元年(1119年)屬京西南路襄陽府。南宋紹興五年(1133年),“省鄧城,入襄陽”,本縣轄境遂擴展至漢水以北,仍屬襄陽府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屬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襄陽路。
明洪武初年(1368年),屬湖廣等處行中書省襄陽府。洪武九年(1376年),屬湖廣承宣布政使司襄陽府。
清朝時期,屬湖北布政使司襄陽府。
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直屬湖北省政府。
民國三年(1914年),屬湖北省襄陽道。
民國十七年(1928年),屬鄂北行政公署。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屬湖北省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9年1月,襄陽縣全境解放。
1949年2月,屬湖北省襄陽行政區專員公署。
1950年初,增設程河區,4月,襄城區、樊城區劃出,組建襄樊市,縣市分治。
1968年8月,屬襄陽地區革命委員會。
1983年10月,屬湖北省襄樊市。
2001年,撤縣設區,撤銷襄陽縣,設立襄樊市襄陽區。
2010年12月,國務院批複同意湖北省襄樊市更名為襄陽市,原襄樊市襄陽區更名為襄陽市襄州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襄州區地處鄂西北部、居漢江中游,介於東經111°44′-112°23′、北緯31°46′-32°28′之間,西與老河口市谷城縣接壤,東與棗陽市為鄰,南與宜城市隔漢江相望,北與河南省鄧州市、新野縣、唐河縣交界,總面積為230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襄州區呈半月形平面狀。北部隴崗地貌,佔全區版圖總面積66%,代表全區主要地形特徵,崗壟平行排列,似波狀平原;南部低山丘陵,占版圖面積13%;中部河流沖積平原,占版圖總面積21%。

氣候

襄州[襄陽市下轄區]
襄州[襄陽市下轄區]
襄州區屬亞熱帶濕潤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季,春季溫和,夏季炎熱,秋季氣爽,冬季寒冷。年均氣溫15.3~15.8℃,1月平均氣溫1.6℃,極端最低氣溫-17.7℃(1977年1月30日);7月平均氣溫28.8℃,極端最高氣溫42.5℃(1951年8月15日)。
年平均日照時數2000小時;無霜期年均243天,最長272天(1961年),最短192天(1962年)。年平均降水量878.3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數112天,最多達154天(1964年),最少達79天(1966年);極端年最大雨量1251.1毫米(1962年),極端年最少雨量564.2毫米(1966年)。

水文

襄州區河道屬漢江流域,大小河(溪)流60條,總長1098.10千米。其中流域面積100平方千米14條,水資源總量492.70億立方米。主要河流7條:漢江、唐河、白河唐白河滾河、清河、淳河。

自然資源


水資源

襄州區水資源總量565億立方米。其中地表徑流7億立方米,河流過境客水量450億立方米,地下水凈儲藏量108億立方米。全縣屬漢水流域,盆地地形,唐河、白河、唐白河、滾河、清河、淳河六大水系均向心流入漢江,河流總長度1098.1千米。
襄州區境內大中小型水庫192座。其中大型水庫2座(西排子河水庫承雨面積412平方千米,總庫容量2.2億立方米;紅水河水庫承雨面積190平方千米,總庫容量1.1億立方米),水資源開發利用量9.2億立方米,占水資源總量1.86%。

生物資源

襄州區林地總面積15843.4公頃,其中有林地13275.5公頃,灌木林地1889.88公頃,未成林造林地339.11公頃,苗圃地459.35公頃無立木林地859.78公頃,宜林地1252.04公頃,林業輔助生產用地49公頃;活立木蓄積量97.36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5.6%。全區植被共有78科,157屬,223種。其中,木本科107屬,162種;藤本2科,4屬,4種;草本26科,57種。生物資源1277種。其中植物942種,動物335種。
襄州區境內植物中,有花類30種,如水仙、臘梅、梅花、山茶花鬱金香、蘭花,境內動物中,有野生動物69種,如狼、烏鴉、斑鳩、鵪鶉、麻雀、龜等。

礦產資源

襄州區已探明礦產9種,礦產地56處。其中非金礦產有耐火粘土石灰石、白雲石、膨潤土黃鐵礦瓷土、石膏、煤、黃沙、卵石等;金屬礦產有猛、赤鐵礦沙金,儲量較少。生物資源1277種。其中:植物942種,動物335種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50年初,增設程河區;4月,襄城、樊城2個區劃出,組建襄樊市,縣市分治。全縣轄10個區,552個行政村,2個鎮。
1951年上半年,設10個區,下轄372個鄉,508個行政村;下半年分設19個區、2個鎮,下轄387個鄉。
1952年上半年,設19個區、1個鎮(雙溝鎮),369個鄉、24個街(鄉級、含雙溝鎮5個街);下半年撤銷柿鋪、尹集2個區,增設1個縣轄鎮(太平店鎮),全縣轄17個區、2個鎮,下轄342個鄉、街。1953年4月,太平店鎮降為區轄鎮;9月全縣調整後設1個鎮(雙溝鎮)、17個區,下轄288個鄉、7個鄉級鎮。
1955年2月,划散朱集、峪山2個區,全縣設15個區、1個鎮,下轄293個鄉。1956年,全縣調整為8個區、1個鎮,下轄85個鄉。
1958年9月,撤區建鄉,設16個鄉,以鄉為基礎,同時建立16個人民公社
1959年,撤鄉並社,政社合一,全縣設10個人民公社,下轄86個管理區,領導557個生產大隊,3424個生產隊。
1961年6月,撤社建區,設13個區、1個鎮,下轄95個人民公社,領導633個生產大隊,4635個生產隊。1965年,設15區、1鎮,下轄95個人民公社,領導643個生產大隊,4602個生產隊。
1968年8月屬襄陽地區革命委員會。1975年11月,撤區建社,設16個人民公社、1鎮,下轄88個管理區,領導644個生產大隊,4393個生產隊。1978年屬襄陽地區行政公署;
1981年7月,設16個人民公社、1個鎮,下轄9個社轄鎮,96個管理區、領導654個生產大隊,4445個生產大隊。
1983年10月屬湖北省襄樊市。1984年1月,襄陽縣所轄余崗、米庄、隆中、尹集、柿鋪5個管理區,31個生產大隊,219個生產隊划入新設立的襄樊市郊區人民政府。
1984年3月,撤社建區(鎮),全縣設10個區、7個鎮,下轄91個鄉、10個鄉級鎮,7個鎮屬辦事處。
1987年9月,撤區建鄉(鎮),全縣設9個鄉、19個鎮。
1992年8月1日,國務院批複同意襄陽縣人民政府駐地由襄樊市遷至襄陽縣張灣鎮,遷建新縣城。同年10月,張灣鎮所轄何庄村和紅星村13組划入襄樊市汽車產業開發區託管的米庄鎮。
2001年3月,鄉鎮撤併,全縣設17個鎮,623個村民委員會、21個居民委員會。
2001年12月,正式撤銷襄陽縣,設立襄樊市襄陽區,原襄陽縣所轄歐廟、泥嘴2個鎮划入襄樊市襄城區,牛首、太平店2個鎮划入襄樊市樊城區;原襄樊市樊城區米庄鎮划入襄樊市襄陽區,襄陽區轄張灣、龍王、石橋、伙牌、黃集、古驛、朱集程河、雙溝、張家集、黃龍、峪山、東津、米庄14個鎮。其中米庄鎮人、財、物由襄樊市汽車產業開發區託管。
2010年12月,襄樊市襄陽區更名為襄陽市襄州區,政區劃分沿仍。
2011年7月,伙牌鎮所轄馬庄、劉家2個村划入米庄鎮,胡灣、王灣2個村划入團山鎮,伙牌村划入襄州區經濟技術開發區。11月7日,設立劉集辦事處,魏庄、武坡、黃坡、劉集、鄭崗5個社區居委會和武營、大橋、許營、劉湖、肖王營、馬營6個村委會、1個國合林場一併由襄陽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託管。
2011年末,轄龍王、石橋、伙牌、黃集、古驛、朱集、程河、雙溝、張家集、黃龍、峪山、東津、米庄13個鎮(其中米庄鎮由襄陽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託管、東津鎮移交襄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託管)和張灣、劉集、東風3個辦事處(其中東風、劉集2個辦事處由襄陽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託管),政區劃分沿仍。
2014年12月張灣街道一分為二,增設肖灣街道。
2016年末,原肖灣街道轄六兩河大橋南4村1組劃出。增設六兩河街道。

區劃詳情

截止2018年,襄州區下轄4個街道:
肖灣街道六兩河街道張灣街道劉集街道
12鎮:
龍王鎮石橋鎮伙牌鎮
黃集鎮古驛鎮朱集鎮
程河鎮雙溝鎮張家集鎮
黃龍鎮峪山鎮東津鎮
襄州區人民政府駐肖灣街道,辦公地址為航空路187號。
鹿門風景名勝區襄北農場深圳工業園
截至2020年,襄州區下轄4個街道、12鎮: 襄州區政府駐肖灣街道航空路187號。
肖灣街道劉集街道六兩河街道
張灣街道龍王鎮石橋鎮
黃集鎮伙牌鎮古驛鎮
朱集鎮程河鎮雙溝鎮
張家集鎮黃龍鎮峪山鎮
東津鎮襄北農場深圳工業園
鹿門風景名勝區

人口民族


截止2016年12月,襄州區總人口87.71萬人,其中政府駐地人口14.95萬人,有漢族、回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滿族、侗族、瑤族、土家族、黎族、高山族、白族、水族、羌族、仡佬族、錫伯族等18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占絕大多數。
截至2017年,襄州區共有333220戶、874189人(不含移交託管人口)。總人口中:男性451373人,佔總人口51.63%。女性422816人,佔總人口48.37%。總人口中年齡結構:0~17歲180405人,佔總人口20.64%。18~34歲233286人,佔總人口26.69%。35~59歲322314人,佔總人口36.87%。60歲以上138184人,佔總人口15.80%。
2017年,襄州區出生人口11963人,其中男性6216人,女性5747人,性別比108.16%,人口出生率12.61%,計劃生育率97.80%。
截至2019年,襄州區總人口86.22萬人(不含託管地區)。
襄州區有漢族、回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滿族、侗族、瑤族、土家族、黎族、高山族、白族、水族、羌族、仡佬族、錫伯族等18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占絕大多數。
2021年6月,襄陽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襄州常住人口為766561人。

經濟


綜述

2017年,襄州區地區生產總值643.21億元,比2016年增長8.71%。財政收人37.16億元,比2016年增長4.97%。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41.6億元,比2016年增長3.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5.52億元,比2016年增長12.8%。利用外資13486萬美元,比2016年增長4.7%。外貿出口48851萬美元,比2016年增長16.46%。
2017年,襄州區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分別為28965元、17337元,分別比2016年增長8.9%、8.3%。城鄉居民消費品支出分別為18612元、12087元,比2016年分別增長9.70%、7.37%。城鄉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分別為11.42平方米、52.48平方米。
2017年,襄州區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37元,比2016年增加1329元,增長8.30%;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2087元,比2016年增加830元,增長7.37%。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28965元,比2016年增加2367元,增長8.90%;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8612元,比2016年增加1645元,增長9.70%。
2020年,襄州區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2%以上,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年均可比增長2%以上,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以上。
襄州[襄陽市下轄區]
襄州[襄陽市下轄區]
2018年,襄州區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9%,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可比增長8%,外貿出口額增長26.7%,實際外商直接投資額可比增長16.5%。
2018年,襄州區為企業減稅降費83億元,兌現惠企資金35億元,減少電費支出2.94億元,新註冊企業1.53萬家,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0家、限上商貿企業112家。

第一產業

襄州[襄陽市下轄區]
襄州[襄陽市下轄區]
2018年,襄州區新建高標準農田105萬畝、“稻蝦共作”基地12萬畝,新建改造茶園5萬畝,新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82個,新註冊地理標誌商標13件,新增市級以上示範合作社和家庭農場120家。
2017年,襄州區糧食種植面積193350公頃,比2016年增加3660公頃,糧食總產量1352100噸。其中小麥種植面積100900公頃,總產量613000噸。水稻種植面積46920公頃,總產量495159噸。玉米種植面積38000公頃,總產量184639噸。棉花種植面積2130公頃,總產量1923噸。油料種植面積22020公頃,總產量119570噸。
2020年,襄州區提供商品糧107億斤,出欄生豬453萬頭。

第二產業

2018年,襄州區10個產業集群獲得省考核認定,新引進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及上市公司37家,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650個,其中有42個工業項目投資過10億元,3個工業項目投資過50億元,新註冊企業1.53萬家,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0家、限上商貿企業112家,國家智能網聯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獲批,東風汽車試驗場四期擴建及智能網聯汽車小鎮開工建設。
2017年,襄州區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32家,產值過億元158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量847.38億元,比2016年增長14.06%,增加值增幅6.7%。營業收人781.55億元,比2016年增長11.45%。利潤總額46.28億元,比2016年增長12.69%。四大支柱產業產值738.73億元,比2016年增長15.47%,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量87.18%。拉動工業增長11.59%。
2017年,襄州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847.38億元,比2016年增長14.06%。工業增加值增速6.7%,大工業用電量58307萬度,比2016年增長31.40%。
2017年,襄州區四大支柱產業產值738.73億元,比2016年增長15.47%,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量87.18%。拉動工業增長11.59%。其中農產品加工業產值185.8億元,比2016年增長25.3%。
2017年,襄州區汽車及零部件業產值205.9億元,比2016年增長0.21%。裝備製造業產值251.9億元,比2016年增長1.86%。紡織服裝業產值95億元,比2016年增長6.9%。
2017年,襄州區新增產品83個數字化工廠5家、智能生產線9條。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1.8萬戶。新增註冊商標285件,中國馳名商標1件,地理標誌商標2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32家,其中產值過1億元154家,納稅過1000萬元10家。
2017年,襄州區新入庫工業項目124個,計劃總投資257.7億元。其中工業技改項目人庫14個,計劃總投資150.6億元。完成工業投資244億元,同比增長13.1億元。工業投資占社會投資比重45.1%。
2017年,襄州區共有規模以上汽車及零部件加工企業43家,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產值205.9億元,比2016年增長18.15%。紡織服裝產業產值95億元,比2016年增長6.91%。
2020年,襄州區累計完成工業和技改投資項目598個,總投資860億元。

第三產業

2018年,襄州區幫助企業解決具體問題1000餘個,為100多家企業提供了融資支持。實際到位資金2800億元,193個億元以上項目開工建設,天葯葯業、正大熟食、唐城夜遊等117個億元以上項目竣工.
2017年,襄州區服務業增加值206.84億元,比2016年增長12.2%。物流企業276家,其中A級物流企業29家,電商交易額30億元。
2020年,襄州區兌現縣域經濟考核獎勵7171萬元,減免稅費3.42億元,發放各種補貼5000萬元。爭取防控補助資金3.1億元,爭取債券項目39個,總投資14.3億元。招商引資簽約項目106個,合同投資額465.6億元,實際到位資金410億元。引進億元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26個,
2020年,襄州區新建7個重點物流項目,全區物流企業267家,其中A級40家。取消和暫停徵收行政事業性收費39項、政府性基金5項,減免稅費48.07億元。引進招商引資重點項目352個,合同投資額1869.5億元。
財政金融
2017年,襄州區財政收人371591萬元,比2016年增長4.97%,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93530萬元,比2016年下降1.4%。地方公共財政支出646848萬元,比2016年增長5.74%。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48.2億元,比2016年增加22.08億元,增長9.76%,各項貸款餘額119.54億元,比2016年增加16.15億元,比2016年增長15.62%。
固定資產投資
2017年,襄州區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41.6億元元,比2016年增長3.3%。新入庫項目366個,總投資610億元,比2016年增長10.1%。
招商引資
2017年,襄州區新簽約項目205個,引進項目協議投資額735.36億元,新註冊項目150個,新開工項目138個,新投產項目125個。招商引資實到投資額318.07億元。利用省外資金207.5億元。引進5億元以上重大項目27個。
商業貿易
2017年,襄州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5.52億元,比2016年增長12.8%;外貿出口額48851萬美元,比2016年增長16.46%;實際利用外資13486萬美元,比2016年增長4.7%。限額以上商貿企業151家。

文化


襄陽大頭菜,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大頭菜與榨菜一樣,都是芥菜的變種。榨菜是莖用芥菜,大頭菜是根用芥菜,雪裡蕻是葉用芥菜。而芥末調料,是芥菜的種子碾磨成的。襄陽大頭菜的腌制,須三腌、五鹵、六曬,這一獨特工藝,被授予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7年09月06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襄陽大頭菜”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襄陽大耳黑豬
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2016年04月11日,原農業部批准對“襄陽大耳黑豬”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程河柳編
程河柳編,湖北襄陽市襄州區程河鎮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程河柳編,也稱襄陽柳編,柳條色白質柔,光潤勻稱。主要原材料為柳、木、草、藤條等。編織技術包括穿編、定編、平編、擰編、精編、木編六類,產品涉及家用品和裝飾品,融實用性、藝術性於一體。遠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中國“三大柳編之鄉”之一。
2007年11月2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程河柳編”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交通


綜述

襄州區交通便利,自漢晉素有“南船北馬,七省通衢”之稱。另外境內有襄陽火車東站、襄陽市襄州汽車客運中心站,境內形成鐵路、公路、水運、航空和地下管道五大交通運輸網路。
襄州區有襄陽東站、襄州汽車客運中心站,漢丹鐵路、襄渝鐵路、焦柳鐵路、浩吉鐵路、武西高速鐵路(漢十高速鐵路)、鄭渝高速鐵路(鄭萬高速鐵路)、呼南高速鐵路、福州-銀川高速公路、二連浩特-廣州高速公路、樊魏高速公路貫穿全境。
2019年,襄州區公路總里程3789.1千米,路網密度153.66千米/百平方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04.095千米、一級公路61.016千米(其中國道26.657千米,省道24.384千米,縣道9.975千米),二級公路216.169千米(其中國道35.004千米,省道55.681千米,縣道125.484千米),三級公路縣道56.07千米,四級公路2408.334千米、等外公路943.416千米。內河航道通航總里程205千米,旅遊性碼頭泊位4個。

鐵路

漢丹鐵路、襄渝鐵路、焦柳鐵路穿插其中,境內鐵路總里程143.4千米。

公路

襄州區福銀高速、二廣高速、樊(城)魏(集)高速各等級公路網路遍布,公路總里程3789.1千米,路網密度153.66千米/百平方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04.095千米、一級公路61.016千米(其中國道26.657千米,省道24.384千米,縣道9.975千米),二級公路216.169千米(其中國道35.004千米,省道55.681千米,縣道125.484千米),三級公路縣道56.07千米,四級公路2408.334千米、等外公路943.416千米。

航運

襄州區內河航道通航總里程205千米,旅遊性碼頭泊位4個。

社會


科學技術

2018年,襄州區高技術製造業產值增長13.8%,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產業產值同比分別增長32.4%、14.1%,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65家,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3%。新增國家級和省級研發創新平台9個、院士專家工作站20個,轉化科技成果105項,高新區成為國家高端裝備製造業(新能源汽車)標準化試點和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園區,棗陽市、老河口市獲批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概況
2020年,襄州區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0家,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9家。高新技術企業增至55家,省級技術創新平台4個。
科技綜合管理
2017年,襄州區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43.23億元,比2016年增長12.1%,“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6.72%。新申報高新技術企業5家,複審6家,
2017年,襄州區新登記高新技術產品企業9家,新登記高新產品14件。培育搭建產學研合作平台2家,區科技局向上爭取各類科技計劃項目18項(其中省級部門支持9項,市級項目9項)。落實項目投資631萬元,其中省級財政資金263萬元,市級財政資金368萬元。
科技成果及運用
2017年,襄州區共徵集企業技術需求項目25項。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項目20項,新簽訂產學研合作項目6項。登記科技成果36項,認定登記技術合同415份,認定登記輸出技術合同成效額12億元。獲得湖北省科學技術獎3項,襄陽市科學技術獎3項。
知識產權保護
2017年,襄州區(含襄陽高新區在襄州區劃內企業)專利申請2078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1016件;專利授權704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52件。申請總量在全省排名第風格十位。
2017年,襄州區2家公司獲批第四批省級知識產權示範建設企業。新增4家國家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
科普示範創建
2017年,襄州區創建省級科普示範項目3個、市級科普項目7個。
科學素質建設
截至2017年,襄州區已有科普工作隊20個,網路各類科技專家、科普志願者、科技示範戶和科普工作者200戶。
科普宣傳
2017年,襄州區舉辦各類科普報告會5場次,舉辦科普展覽4場次,組織科技下鄉活動5場次,科普宣傳車開展活動27次,推廣實用技術3項,開展農民培訓9500人次,農村黨員幹部培訓880人次,培育致富帶頭人140多人。
科普基礎設施建設
2017年,襄州區創建6個社區優秀科普活動站,組建3個農技協。
截至2017年,襄州區已建立13個鎮(街道)科協,創辦市、區兩級科普示範基地14個。新成立企業科協3家,創建技術創新車間5個。
向上爭取資金
2017年,襄州區共爭取上級科普獎補資金和科普聯盟項目資金46萬元,完成分配向上爭取資金30萬元的任務。

社會保障

2018年,襄州區為894家用工企業發放穩崗補貼3557.8萬元,為創業載體和創業主體發放獎補資金1225.6萬元。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進一步深化,困難職工養老保險“助保貸”啟動實施,“五險”擴面新增30.25萬人次。
城鄉就業
2020年,襄州區開展就業創業培訓29920人次,新增城鎮就業42346人。發放城鄉低保等各類救助金4.16億元。歸集住房公積金17.9億元,發放貸款7.2億元。
社保
2020年,襄州區20787戶、58951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64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協助務工人員返崗10.69萬人,開展就業創業培訓4213人次,新增城鎮就業7463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25%以內。新增養老床位350張,城鄉社區居民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分別為90%和70%。
社會救助
2017年,襄州區共為935戶1646名城市低保對象發放救助金854.27萬元。為5829戶9362名農村低保對象發放救助金4104.7萬元。累計醫療救助6490人次,救助金額828.1萬元。臨時救助780人次,救助金額236.44萬元。為3030名五保對象發放五保供養救助資金3948.97萬元。

教育事業

襄州區共有7所小學,分別是襄陽市二十中學、襄陽市米公小學、襄陽市大慶路小學、襄陽市實驗小學、襄陽四中小學部、襄陽市三十九中小學部等。
襄州區共有8所初中,分別是襄陽市實驗中學、襄陽市三十一中、襄陽市諸葛亮中學、襄陽市三十五中、襄陽市三十八中、襄陽市三十九中、襄陽四中初中部、襄陽五中實驗中學等。
襄州區共有7所高中,分別是襄陽一中襄陽三中、襄陽四中、襄陽五中、襄州一中襄陽市致遠中學、襄陽市三十六中學等。
襄州區有六所高等學府:湖北文理學院湖北文理學院理工學院襄陽職業技術學院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軍事經濟學院襄陽士官學校、武警黃金技術學校。
2018年,襄州區襄陽三中新校區投入使用,市三十六中遷建工程基本完成,襄陽四中新校區建設快速推進,湖北文理學院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概況
截至2017年,襄州區共有各類學校93所,其中普通高中4所,中等職業學校1所,初中23所,小學65所。教學點145個。專任教師6360人,其中高級中學811人,中等職業學校60人,初級中學1828人,小學3402人,幼兒園259人。
在校學生87591人,其中高級中學10490人,普通中等職業學校1760人,初級中學19589人,小學55752人。幼兒園152所,其中公辦幼兒園22所、民辦幼兒園130所。在園幼兒數35226人。學齡兒童人學率100%,初中畢業生升學率98.30%,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率98.94%。
2020年,襄州區新建公辦幼兒園4所,公共財政教育支出44.5億元。
學前教育
2017年,襄州區新、改擴建幼兒園和增設附屬園8所,新增學位800個。
截至2017年,襄州區共有省級示範幼兒園2所,市級示範幼兒園8所,等級民辦幼兒園98所,普惠性幼兒園126所。認定一級幼兒園11所、二級幼兒園10所、三級幼兒園24所。
普通教育
2017年,襄州區小學適齡兒童人學率、鞏固率、適齡少年人學率均為100%,初中三年鞏固率96.4%,殘疾少年兒童人學率100%。
高中教育
2017年,襄州區高中按照招生計劃錄取人數3470人(一中1420人、二中950人、田家炳高中950人、六中150人)。高中教育普及率85%。參加高考人數比2016年減少214人。
職業教育
2017,襄州區職教中心招收新生693人,在校生1760人。
體育事業
2017,襄州區在省級以上比賽中,共獲12金12銀9銅,3人獲“國家一級運動員”稱號,10人獲得“國家二級運動員”稱號。
2020年,襄州區建設新全民健身示範工程8處。

文體事業

2018年,襄陽市圖書館主體竣工,市博物館開工建設,襄陽古城牆、小江西會館等文物修繕項目完工,改擴建鄉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8個,931個試點村(居)文化小康建設紮實推進,成功舉辦諸葛亮文化旅遊節、襄陽馬拉松等賽事,長渠(白起渠)成功申遺。
國家二級圖書館:襄州區圖書館。
2017,襄州區圖書館當年購置各類圖書5000多冊,辦理借閱證1000多個,新建讀新建讀書角10個;開展“好風日大家唱”系列活動51場,送戲下鄉文化惠民演出120多場、送書下鄉、圖書流動惠民服務30多次,開辦“鹿門講壇”10期,“鹿門少年悅讀會”8期,開展戲曲進校園演出和戲曲講座活動96場;農村公益電影放映5173場。
2020年,襄州區新增省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示範點3個。

醫療衛生

2018年,襄州區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在湖北省考評中名列市州第二,藥品帶量採購實現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全覆蓋。
概況
截至2017年,襄州區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計生機構525家,其中區級二級單位8家,包括正科級單位2家,副科級單位4家,正股級單位2家,鎮(街道)衛生院18家(含6家地名衛生院)。
截至2017年,襄州區實有床位數4228張,每千人擁有4.84張,比2016年增加3.3%;實有執業(助理)醫師數2376人,每千人擁有2.72人,比2016年增加2.1%。
醫政管理
截至2017年,襄州區共有中醫藥類別執業(助理)醫師及中藥師181人,可提供中醫藥服務醫療機構242家,其中公立醫療機構2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家、民營醫院3家、村衛生室198家、社區衛生服務站2家、個體診所16家。衛生院“國醫堂”達標16家,佔88.9%。
2017年,襄州區衛計系統公立醫療業務單位共接待門、急診184.67萬人次,比2016年增加21.32萬人次,增長13.05%;其中中醫門診4.75萬人次,占門、急診總人次的2.57%。完成檢驗、拍片、透視、超聲波、CT等輔助檢查381.60萬人次,較2016年增加46.24萬人次,增長13.79%。
2017年,襄州區共實施各類手術29347例,比2016年增加1365例。醫療衛生單位共收治住院111222人次,比2016年增加14163人次,增長14.59%。醫療衛生單位總收入68489萬元(區級44595萬元,鎮級23893萬元)。業務收入55263萬元,比2016年增加7420萬元,增長15.51%,葯佔比為29.16%(區級28.79%,鎮級30.12%)。
疾病預防控制
2017年,襄州區無甲類傳染病報告,乙、丙類傳染病共報告189種3777例,死亡14例,報告發病率為410.73/10萬,死亡率為1.52/10萬。

旅遊


•鹿門寺
襄州[襄陽市下轄區]
襄州[襄陽市下轄區]
鹿門寺位於襄陽市東南郊,漢水中游。襄陽縣東津鎮境內,距市中心20千米,距襄陽城區15千米,山林總面積29176畝,森林覆蓋率達92.6%。
•朝陽城遺址
朝陽城遺址,位於襄州區黑龍集鎮朱楊村東南1千米,漢代遺址。面積約10萬平方米。西北角暴露出磚砌下水道、陶井等遺跡。採集有石斧、磨,銅箭鏃、駑機、“長宜子孫”鏡、“五銖”錢、“大泉五十”錢,陶片等;陶片以泥質灰陶為主,有少量泥質紅陶,紋飾有繩紋、瓦棱紋、方格紋,器形有壺、罐、盆、瓮及板瓦、筒瓦、瓦當等。據清《襄州區志》載,朝陽城“今黑龍集南五里,俗訛為朝王城。北距鄧州,南至縣冶各八十里,漢置朝陽縣,即以其地為治府。
•襄陽楚王城遺址
襄陽楚王城遺址,位於襄州區黃龍鎮高明村油坊灣,新石器時代、西周遺址。相傳楚王曾在此建城,故名。面積約1.6萬平方米,文化層厚3.5米左右。暴露出紅燒土,採集有石斧和陶片。新石器時代陶片以泥質灰陶為主,夾砂灰陶次之,紋飾有藍紋、刻劃紋、弦紋等,器形有鼎、豆、罐、盆、缽、瓮及紡輪、陶拍等,屬石家河文化;西周陶片以夾砂褐陶為主,泥質灰陶次之,有少量夾砂紅陶,紋飾有繩紋、附加堆紋,器形有鬲、豆、罐、盆等。
•紅二十六師師部舊址
紅二十六師師部舊址位於黃龍鎮境內,1930年5月29日,農民自衛軍鄂北總隊在太山廟整編,正式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九軍第二十六師”,余益庵任黨代表,張香山、謝耀武任正副師長,趙英任政治部主任,師部設在月兒沖馬槽嶺,后因革命低潮時,建築物被破壞,現已無任何遺物。

代表人物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追賜統為關內侯,謚曰靖侯。後來龐統所葬之處遂名為落鳳坡。
蕭統
蕭統(501年―531年5月7日),字德施,小字維摩。南蘭陵(今江蘇武進縣)人。南朝梁宗室大臣、文學家,梁武帝蕭衍長子,梁簡文帝蕭綱、梁元帝蕭繹長兄,母為貴嬪丁令光。曾主持編撰中國現存最早的漢族詩文總集《文選》,史稱《昭明文選》。
羅藝
羅藝(?—627年),字子延,襄州襄陽(今湖北省襄樊市)人,隋末唐初將領、軍閥,寓居京兆雲陽(今陝西涇陽)。隋末任虎賁郎將,貞觀元年,率軍反唐,進據豳州,后被擊敗,逃往甘肅烏氏,為其部下所殺。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原籍湖北襄陽,后徙河南鞏縣。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為芊,湖北襄陽人,時人號海岳外史,又號鬻熊後人、火正後人。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主要作品有《多景樓詩》《虹縣詩》《研山銘》》《拜中嶽命帖》等。

獲得榮譽


2013年,襄州區入選全國產糧大縣。
2014年,襄州區入選全國產糧大縣。
2015年,襄州區入選湖北省商標創建示範區。
2018年1月,襄州區榮獲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區
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和2018年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確定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襄州區為湘鄂西片區。
2020年6月,襄州區被命名為第二批“湖北省食品安全示範縣(市、區)”和第二批“湖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市、區)”。
2019年,襄州區榮獲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
2020年5月8日,襄州區入選第二批湖北省食品安全示範區。
2020年5月8日,襄州區入選第二批湖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區。
2021年1月14日,襄州區入選第三批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
2021年1月18日,襄州區榮獲2018-2020年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