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子宮復舊不全

產後子宮復舊不全

產後子宮復舊不全也稱產後子宮復舊不良,是指產後6周子宮仍未能恢復到非孕狀態。其原因複雜,如由於部分胎盤、胎膜殘留;子宮內膜炎或盆腔感染;子宮過度后傾,后屈,影響惡露排出;多胎妊娠羊水過多,過大胎盤;也有因伴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瘤,使子宮復舊功能受到障礙。計劃生育人流,引產后惡露不絕也屬此病。本病屬中醫學的“惡露不絕”、“惡露不下”、“產後腹痛”範疇。

疾病簡介


疾病名稱:產後子宮復舊不全
其他名稱:子宮復舊不全
疾病編碼:ICD-9:621.101 ICD-10:O90.801
所屬部位:生殖部位,
所屬科室:婦產科

疾病分類


婦產科疾病

發病機制


分娩后,由於子宮肌肉的收縮縮復作用,迫使肌層內血管管腔閉鎖或狹窄子宮肌細胞缺血或發生自溶,子宮體積明顯縮小,胎盤剝離面亦隨著子宮的縮小和新生內膜的生長而得以修復。一般在產後5~6周可恢復到非孕狀態。此過程稱為子宮的復舊,當以上復舊功能受到阻礙時,即導致子宮復舊不全。

病理生理


1病因:
1.1胎盤、胎膜殘留、蛻膜脫落不完全。
1.2子宮內膜炎、子宮肌炎或盆腔感染。
1.3子宮肌瘤,如子宮肌壁間肌瘤、子宮腺肌瘤(adenomyoma)。
1.4子宮過度后屈或側屈,惡露排出不暢,致使惡露滯留在子宮腔內。
1.5胎盤面積過大(如多胎妊娠、前置胎盤等)影響子宮復舊,因胎盤附著部位的肌層較薄子宮收縮力明顯減弱。
1.6多產婦因多次分娩使子宮纖維組織相對增多,影響子宮收縮力。
1.7膀胱過度膨脹或膀胱經常處於膨脹狀態,以產後尿瀦留最常見。

臨床表現


1表現:是血性惡露持續時間延長,從正常的僅持續3天,延長至7~10天,甚至更長若病因為胎盤殘留,則血性惡露持續時間長,而且血量也明顯增多此時惡露常渾濁或伴有臭味。
2癥狀:有時能見到壞死的殘留胎盤組織和(或)胎膜組織隨惡露一起排出。在血性惡露停止后,若有膿性分泌物流出提示伴有子宮內膜炎症。病人在這段期間常有腰痛及下腹部墜脹感但也有少數病人血性惡露量極少,而主要是下腹部出現劇烈疼痛。
3檢查:若行雙合診檢查,常發現宮頸較軟,宮頸外口至少能通過1指子宮較同時期正常產褥子宮稍大稍軟多數子宮呈后傾后屈位並有輕微壓痛。若因子宮內膜炎、子宮肌炎或盆腔感染所致的子宮復舊不全時子宮壓痛更明顯,甚至附件區也有不同程度的壓痛。

診斷鑒別


1醫技檢查
1.1實驗室檢查:根據病情選擇做血、尿、便常規等檢查。
1.2其它輔助檢查:B型超聲檢查,見到子宮較大且子宮腔內有殘留胎盤或殘留胎膜影像,則可確診為胎盤殘留或胎膜殘留所致的子宮復舊不全;若見到子宮肌壁間肌瘤或子宮腺肌瘤影像即可確診子宮復舊不全的病因。
2診斷依據
2.1產後血性惡露持續時間延長,量增多,混濁或有臭味。亦可有陰道出血。
2.2婦科檢查:子宮大而軟,可有輕度壓痛。
3容易誤診的疾病
3.1主要應與其他病因所致的產後感染及陰道出血相鑒別。

疾病治療


1子宮復舊不全時,均應給予子宮收縮劑。最常用的藥物有:麥角新鹼(ergometrine)O.2~O.4mg,每日2次,肌內注射;縮宮素(oxytocin)10~20U,每日2次,肌內注射;麥角流浸膏2ml,每日3次,口服;益母草顆粒劑2g,每日3次,沖服;生化湯25ml,每日2~3次,口服;產復康沖劑20g,每日3次,沖服。以上各葯至少應連續用2~3天。
2確診為部分胎盤殘留或大部分胎膜殘留所致子宮復舊不全時,因常伴有子宮內膜和(或)子宮肌層輕度感染,故應先口服頭孢氨苄1g和甲硝唑0.2g,每日4次,口服,連服2天後再行刮宮術,以免發生感染擴散。應全面徹底地刮除殘留組織及子宮蛻膜,以達到止血和進行病理檢查的雙重目的還應注意排除子宮絨毛膜癌。術后應給予子宮收縮劑促進子宮收縮,並繼續應用廣譜抗生素1~2天。
3子宮復舊不全的病因,若為子宮肌壁間肌瘤,主要是應用子宮收縮劑若治療數天無顯著效果,陰道仍持續較多量流血,則應考慮切除子宮。
4治癒標準
4.1出血停止。
4.2子宮恢復正常。
5中醫治療5.1脾腎氣虛:產後惡露不止,量多或少,色淡,腰脊酸楚,小腹空墜,神疲懶言,面色蒼白,苔白,舌淡,脈細弱。
治宜健脾益氣,固腎攝血。
潞黨參、炒白朮炙黃芪、炒淮山、炒杜仲、桑寄生鹿角膠金櫻子、金狗脊。
方義:參、芪、術健脾益氣以統血;杜仲、寄生、狗脊補腎壯腰以攝血;鹿角膠、金櫻子溫腎暖宮以寧血。脾健腎充,胞宮得養以冀復歸。
5.2陰虛血熱:產後惡露不止,量多,色紅,質粘稠,口渴便結,虛煩少寐,苔少,舌紅,脈虛細而數。
治宜養陰清熱,涼血止血。
方葯:
女貞子、旱連草、細生地、麥門冬、地骨皮、阿膠(烊沖)、炒地榆、大白芍、鹿含草
方義:女貞子、旱蓮草、鹿含草養陰清熱,固沖止血;生地丹皮滋陰清熱;麥門冬、阿膠滋陰養血攝沖;白芍斂陰;地榆涼血止血。全方滋陰則火降,清熱則血寧,胞宮得安。
5.3熱毒蘊結:惡露量多,或少,色紫暗,或呈混濁如敗醬,臭穢,小腹壓痛,刺痛,或伴發熱,苔黃膩或腐膩,舌紅絳,脈弦滑數。
治宜清熱解毒,涼血化瘀。
方葯:
蒲公英、金銀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天葵、生蒲黃、炒五靈脂、柴胡
方義:五味消毒飲清熱解毒,化瘀散結;失笑散祛瘀止血止痛;柴胡解郁散火,合之使熱毒瘀血得以消散。
5.4瘀血阻滯:產後惡露淋漓不凈,色紫黯,有瘀塊,小腹疼痛拒按,苔薄,舌紫暗,邊有瘀斑,脈弦澀。
治宜祛瘀止血。
方葯:
全當歸、川芎、炮姜、劉寄奴益母草、生山楂、炒枳殼、炒蒲黃、炒五靈脂。
方義:當歸、川芎、劉寄奴、益母草、生山楂活血化瘀;炮姜溫經散寒;枳殼理氣以行滯;炒蒲黃、五靈脂增強化瘀止痛止血之力。全方祛瘀而不傷正,瘀去則血歸經,胞宮自復。
5.5簡易方:益母草水煎,加入紅糖適量,用於單純性子宮復舊不良者。
6西醫治療6.1發現子宮復舊不全,應服用子宮收縮藥物;伴有炎症,應使用抗菌消炎藥,如磺胺類藥物。子宮后傾較重可採用膝胸卧位,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鐘,子宮肌瘤合併子宮復舊不全可手術切除之。

疾病預防


1在妊娠期間,應重視能夠增強孕婦體質的一切措施。
2臨產後,必須正確處理胎盤及胎膜的娩出,應認真仔細檢查娩出的胎盤胎膜是否完整,並注意檢查胎盤胎兒面邊緣有無斷裂血管,以便能夠及時發現副胎盤。若懷疑有副胎盤部分胎盤殘留或大部分胎膜殘留應在嚴密的無菌操作下伸手入子宮腔內取出全部殘留組織。若檢查胎膜后確認僅有少許胎膜殘留,產後可及時應用子宮收縮劑及抗生素,等待其自然排出及預防感染。
3為避免產後尿瀦留,囑產婦於胎盤娩出后4小時內及時排尿。若產後6小時仍不能自行排尿並診斷為尿瀦留時,應及時處理,必要時導尿。
4囑產婦避免長時間仰卧位,並鼓勵產婦早期下床活動。若確診為子宮后傾后屈位,每天應行胸膝卧位2次,每次15~20分鐘予以糾正。
5應加強分娩及產褥期護理,儘可能預防子宮復舊不全的發生如懷疑有殘留時,應立即清理宮腔,同時給子宮收縮劑促進子宮收縮,預防性應用抗生素。積極處理產後尿瀦留,一旦出現產後小便困難,應儘快予以處理,如熱敷下腹部、針灸、艾灸穴位封閉新斯的明。如小便仍尿不盡,膀胱脹至近臍平需放置持續導尿。
產後應避免長時間仰卧位,應儘早下床活動。流血量多或長期流血不止者,應行B超檢查,如發現宮腔內有殘留物,應行清宮術。刮出物送病理檢查。如有發熱、白細胞增高者,可能已有感染髮生,應在做宮腔內容物細菌培養的同時,開始大劑量廣譜抗生素治療確實經保守治療無效者亦可考慮手術治療。根據肌瘤的情況可行肌瘤挖除,很少需要子宮切除者。

併發症


主要為感染,包括子宮內膜、盆腔及全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