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克抗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院教授
何克抗,男,教授、博士生導師。1937年8月生,廣東省大埔縣人。北京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院教授、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所所長,現為東北師範大學榮譽教授(終身教授)。
長期從事教育技術理論與應用研究(特別是基於Internet的網路教育應用研究)。
1993年12月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中國第一位教育技術學博士生導師。自1978年以來,先後六次獲國家教委和北京市科技進步獎,其中二等獎四次,三等獎兩次,一次獲北京國際發明展覽金獎。
2021年6月6日19時45分逝世,享年84歲。
時間 | 院校 | 專業 | 學位 |
xx—1963年 | 北京師範大學 | 無線電電子學 | 碩士 |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院教授、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所所長,現為東北師範大學榮譽教授(終身教授)。
何克抗作品
教育技術基本理論、信息化教育、教學系統設計。
科研項目
1.何克抗、余勝泉、吳娟、馬寧、陳玲等,2000~至今承擔教育部“十五”重點課題、北京師範大學211工程重點課題“基於網路環境的基礎教育跨越式發展創新探索試驗”項目。該項目目前有十多個試驗區130多所試驗學校,成倍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受到社會好評。
2.林崇德、何克抗等,2003.7~至今承擔教育部2003年度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創新人才與教育創新研究”。
3.何克抗、陳玲、馬寧等,參與教育部師範司重點項目“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項目”,參與標準制定與解讀、培訓大綱編寫、教學人員(初級)培訓教程編寫、教學人員(中級)培訓教程編寫、考試大綱研製等工作。
4.何克抗、李克東、王本中等,1994~2000年承擔教育部基礎司重點教學改革項目《小學語文‘四結合’教學改革試驗研究》,該項目被譽為教育技術界三大試驗研究之一,取得了廣泛的影響與社會效果,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5.何克抗、李克東、王本中等,2000~2010年承擔教育部基礎司重點教學改革項目《中小學各學科‘四結合’教學改革試驗研究》,繼續深入探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與教學結構,推進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實施信息技術環境下的素質教育與創新教育。
6.何克抗教授、烏美娜教授等,1997.10~1999.10,《CAI的研究、開發與應用(小學。初中。高中語文(200001)、數學(200012)、英語系列課件及通用題庫管理系統研究)》,國家九五重點攻關課題。
7.何克抗教授等,1998.5~2000.12,《教育技術專業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研究(227002)》。教育部師範司面向21世紀教學改革項目。
8.何克抗、余勝泉:1999.12-2000.4:承擔國家遠程教育工程中的研究項目:《國家遠程教育支撐系統開發》的研究,設計開發了一套基於WEB的遠程教學支撐系統,教育部相關領導和專家多次參觀了該系統的演示,獲得了一致的好評。該系統已經在北京師範大學信息科學學院以及教委網路信息中心試用。
9.何克抗等,1999~2000,國家“九五”重點攻關項目《中小學系列多媒體教學軟體開發》
10.何克抗,1998.1-2000.1:98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於新一代虛擬現實技術的高質量的教育與培訓系統的研究。
11.何克抗:1994年至今:承擔教育部教學改革重點課題《學科“四結合”教學改革實驗》,重點探索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學模式,該項實驗在國內已取得廣泛得社會影響,被譽為“教育技術界最重要的兩個實驗之一”,已有600多所實驗學校。該項目獲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優秀教改成果二等獎。
12.何克抗:1992-1994由何克抗主持的國家教委“八五”重點科技項目:“全國中小學教學用漢字編碼規範及漢字輸入系統”,其成果“認知碼漢字輸入方法”已於1995年1月由國家教委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中心正式發文在全國中小學普遍推廣(上述“四結合”項目就是以“認知碼”作為必要的工具和手段進行的)。
科研著作
近幾年發表的主要專著
1.《兒童思維發展新論》,何克抗著,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07年
2.《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何克抗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3.《教學人員教育技術教程》(初級教程),何克抗、劉雍潛主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
4.《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光碟》——案例、文獻資料及素材選編,何克抗、劉雍潛,北京:電化教育電子出版社,2005.11。
5.《語覺論——兒童語言發展新論》,何克抗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2。
6.《教育技術學》,何克抗、李文光著,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10。
7.《信息技術教育應用》中等師範學校教科書,何克抗、李克東主編,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8。
8.《信息技術應用基礎》中等師範學校教科書,何克抗、李克東主編,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8。
9.《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何克抗著,教育部基礎教育司主編“信息技術教育文獻”,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1年4月。
10.《創造性思維理論——DC模型的建構與論證》,何克抗著,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12《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層次整合理論》,何克抗著,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
13《中國特色教育技術理論的建構與發展》,何克抗著,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3月。
科研成果
何克抗教授及其領導的團隊主要在“教育信息化工程”、“中小學的教學改革試驗”和“教育創新理論”等三個方面開展了研究與探索。不僅研發出一大批國內領先的教育信息化解決方案和教育軟體產品,而且率先倡導並大力推動信息技術與各學科課程的整合,並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與實踐方面始終引領國內的方向與潮流。在擔任“全國教師教育信息化專家委員會”主任期間,負責主持制定了全國第一個教師專業能力標準——“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與此同時,何克抗教授在長期深入進行中小學教改試驗研究的基礎上,探索網路時代的創新教育理論,對國內外教育名家思想、理論進行批判繼承,緊密結合中國的實際,在創造性思維理論、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層次整合理論、兒童思維發展新論、語覺論(兒童語言發展新論)、建構主義的教學設計理論等方面逐步創立了自成一家的全新教育理論。下面著重將該團隊十多年來所作研究工作簡介如下:
何克抗生活照
積極參與中國教育信息化建設工程,研發出一大批國內領先的教育信息化解決方案和教育軟體產品(技術研發成果)。
(1)1999年8月,何克抗受教育部高教司委託,主持制定中國第一個“遠程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範”。該規範已於2000年5月由高教司正式發文在全國高校使用。
(2)1998年底,何克抗在國內率先提出“城域教育網”概念。隨後在廣東佛山市政府支持下,於1999年3月~2000年7月期間,由何克抗團隊自主設計並獨立承擔全部軟硬體工程,高質量地建成中國第一個“城域教育網”。何克抗團隊提出了包含“硬體設施、軟體平台、資源建設和教師培訓”等四要素並重的城域教育網全面解決方案,該方案目已成為中國城域教育網的基本指導思想。
(3)2000年6月,何克抗承擔教育部委託研製項目“現代遠程教學支撐平台”——為68所高校的網路學院和教育部資助的300多門“新世紀網路課程’提供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統一教學支撐平台,該平台經權威專家鑒定,認為是中國第一個功能最完備且實用的網路教學平台。
(4)2001年10月28日,何克抗團隊獨立研製完成並開通了國內第一個省級大型“分散式教育資源網路系統”——廣東省基礎教育分散式資源網路系統。該系統可實現省級範圍教育資源的四級分散式存儲與檢索。
(5)2002年6月,何克抗團隊在與IBM、Cisco、Oracle等眾多國外大公司的強大競爭中,首次在平安保險公司的超大型企業網路培訓平台的招標項目中中標,突破了所有超大型企業的網路培訓平台項目均被國外大公司壟斷的局面。隨後在2003年7月,在“銀河證券公司”的超大型企業網路培訓平台的招標中再次中標,從而不僅奠定了何克抗團隊在高等學校網路教育平台和基礎教育信息化建設中的領先地位,而且也奠定了在企業E-Learning(網路培訓)中的領先地位。
(6)1999年6月,何克抗團隊與深圳教育局合作,在國內率先開展“技能性非客觀題計算機自動測評理論與方法研究”,經院士為首的權威專家組鑒定,其成果達到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
2.信息時代中小學教學改革試驗
全身心投入中國中小學的教學改革試驗,率先倡導並大力推動信息技術與各學科課程的整合,利用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實現基礎教育在質量方面的跨越式發展。
從1994年開始,何克抗就在教育部基教司立項——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試驗研究(幾年後這一項目又擴展為信息技術與中小學各學科課程相整合的試驗研究),這是國內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最早進行的理論與實踐探索。正因為我們在這一領域開展了最持久而深入的研究,所以在這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迄今仍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領域引領國內的方向與潮流。
3.教師隊伍專業化建設和教育信息化研究與實踐
從2002年4月開始,何克抗被教育部聘為“全國教師教育信息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在接受這一任務后,何克抗向教育部建議制定“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此建議很快被教育部領導採納,並隨即委任何克抗負責主持這一標準的制定工作。兩年後該標準制定完成,並於2004年底由教育部正式頒布。這是中國第一個教師專業能力標準,專家們普遍認為,這一標準的頒布與推行對於中國教師隊伍的專業化建設,對於基礎教育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貫徹與實施,特別是對於中國教育信息化的健康、持續、深入的發展具有深遠意義並起重大的推進作用。
4.信息時代教育理論創新
在長期深入進行中小學教改試驗研究的基礎上,努力探索網路時代的創新教育理論,通過對國內外教育名家思想、理論的批判繼承,並緊密結合中國的實際,何克抗在以下5個方面逐步創立了自成一家的全新教育理論(理論研究成果)。
(1)創造性思維理論
創新人才包括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等三方面素質,而其核心則是創新思維(即創造性思維)。但迄今為止,學術界對創造性思維的內涵、結構及組成要素以及心理加工模型尚未進行深入研究,關於創造性思維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學理論,因而難以為廣大教師提供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效方法。何克抗在2000年11月發表的專著“創造性思維理論——DC模型的建構與論證”,力圖從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對上述問題作出系統而全面的回答。此書發表后,在國內與海外均引起較大的反響,香港、台灣等著名大學均曾邀請何克抗前去講學(專門介紹這一理論)。該書首次闡明了創造性思維的結構與要素以及心理加工模型,在此基礎上提出的、結合不同學科教學來培養創造性思維的方法與策略,對於中小學教師具有可操作性,因而對於創新人才培養有重要指導意義。
(2)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層次整合理論(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理論)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已成為世界各國深化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徑,但對於“整合”的內涵、實質,特別是如何進行有效的整合,卻沒有一種系統的理論來給予科學的、合理的闡述。為了解決這一重大現實問題,何克抗教授在長期從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試驗研究的基礎上,運用系統論觀點深入地分析、總結了國內外的教改實踐經驗,並使之上升到理論高度,最後終於形成“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層次整合理論”。運用這種理論可以深刻、清晰、明確地解釋並指導上面所提出的有關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現實問題。該理論已成為中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主要指導思想與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理論基礎之一,正在引領國內“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方向與潮流。
(3)兒童思維發展新論
多年來,我們的語文教育花費的學習年限很長,課時很多,但收效卻不大,語言文字的教學長期處於少、慢、差、費的落後狀態。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語言和思維有天然的密切聯繫。在對皮亞傑的“兒童認知發展階段論”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何克抗對其進行批判、繼承,並結合自己多年從事中小學教改實踐的豐富經驗,提出了“兒童思維發展新論”並寫成專著於2007年3月由北師大出版社出版。在此理論指引下,形成全新的語文教學思想、語文教學觀念,並設計出相應的語文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然後以此創新的語文教學思想、模式、方法去培訓語文教師,與此同時還開發出適合該模式、方法的豐富教學資源(擴展閱讀材料),從而使該理論得以有效應用於實際。該理論已成為實現小學語文教育跨越式發展的主要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大量試驗證明:在此理論指導下,可以使上完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包括農村地區的學生),其識字、閱讀與寫作能力普遍達到新課標五、六年級的水平。
(4)語覺論(兒童語言發展新論)
眾所周知,中小學的英語教育也和語文教育一樣花費很長的學習年限、很多的課時,而效果卻很不理想——最終仍是“聾子英語,啞巴英語”。在全面總結並批判繼承現有各種兒童語言發展理論的基礎上,結合長期從事中小學(尤其是小學〕教學改革的實踐經驗,何克抗教授提出了一種全新的兒童語言發展理論——“語覺論”。這種理論運用神經生理學的成果證明,人類的感知覺系統不是五種而是六種(自亞里士多德以來,人們一直認為人類感知覺只有五種即:視知覺、聽知覺、味知覺、嗅知覺、觸知覺),這第六種是語義知覺(簡稱語覺),是對語音的感知與辨析以及對語義的分析與識別的一種天生的感知能力,也是人與動物的最本質區別(前五種感知覺一般哺乳動物都有,只有語覺才為人類所獨有)。在分析眾多兒童與成人學習第二語言案例的基礎上,何克抗首次繪出了反映語覺敏感度的半梯形曲線。按照語覺論及語覺敏感度曲線,何克抗設計出全新的英語教學模式、方法,並組織教師開發出適合該模式、方法的豐富教學資源(擴展聽讀材料)。按照這種新的英語教學模式,可以大幅度提升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在完全不增加課時和課業負擔的情況下,小學畢業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及辭彙量可達到新課標高中的水平)。語覺論已成為實現英語教育跨越式發展的主要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
(5)建構主義的教學設計理論
建構主義是九十年代以來在國外教育領域流行的一種全新理論。但是到目前為止,國內外仍有許多學者認為建構主義僅僅是一種學習理論而非教學理論。何克抗是最早從國外引進和介紹建構主義的學者之一。他不僅將建構主義作為一種新的學習理論介紹,更將其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理論介紹,尤其是率先提出“建構主義環境下的教學設計”(即“以學為主教學設計”)的概念,並根據當時國際上對建構主義的最新研究進展,在國內外第一個系統地總結出建構主義的教學設計理論、方法及相關的典型教學案例,從而受到廣大教師(尤其是中小學教師)的熱烈歡迎,建構主義理論也因此而迅速進入我國的中小學課堂,得到日益廣泛的普及。何克抗撰寫的關於建構主義的論文(“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也成為近年來我國教育領域引用率最高的論文之一。
科研論文
(2005-2014)
大數據面面觀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14-10-01 | 期刊 |
從“翻轉課堂”的本質,看“翻轉課堂”在我國的未來發展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14-07-01 | 期刊 |
混合式教師專業發展學校(B-PDS)的思考與實踐 | 趙可雲;陳武成;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14-05-01 | 期刊 |
如何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 | 何克抗 | 課程。教材。教法 | 2014-02-01 | 期刊 |
讓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真正產生革命性影響——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 | 何克抗 | 教育信息技術 | 2014-01-05 | 期刊 |
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發展歷程回顧與評述 | 何克抗 | 中國教育信息化 | 2013-12-10 | 期刊 |
對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研究手冊》(第三版)的學習與思考之六——對本《手冊》存在的主要缺陷與不足的分析 | 何克抗;趙文濤 | 電化教育研究 | 2013-12-01 | 期刊 |
對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研究手冊》(第三版)的學習與思考之五——由“技術研究取向變化”所引發的關於“教育技術本質及未來發展”的爭論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13-11-01 | 期刊 |
對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研究手冊》(第三版)的學習與思考之四——關於“首要教學原則”與“四成分教學設計模型(4C/ID)”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13-10-01 | 期刊 |
對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研究手冊》(第三版)的學習與思考之三——關於“情境理論”與“九種情境化教學策略”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13-09-01 | 期刊 |
教育信息化成敗的關鍵在哪裡——如何認識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 | 何克抗 | 中國教育科學 | 2013-08-31 | 期刊 |
對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研究手冊》(第三版)的學習與思考之二——關於“複雜性理論”與“技術支持的複雜學習”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13-08-01 | 期刊 |
新課改新課堂新跨越——教育系統如何實現信息技術支持下的重大結構性變革 | 何克抗 | 現代遠程教育研究 | 2013-07-25 | 期刊 |
中國特色教育技術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 何克抗 | 北京大學教育評論 | 2013-07-10 | 期刊 |
對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研究手冊》(第三版)的學習與思考之一——對“建構主義學習原則”和“建構主義教學設計”認識的深化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13-07-01 | 期刊 |
多媒體資源的辭彙識別支持對於小學生英語聽說學習的影響研究 | 梁文鑫;何克抗;趙美琪 | 電化教育研究 | 2013-05-01 | 期刊 |
概念圖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應用的實驗研究 | 曹培傑;王濟軍;李敏;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13-05-01 | 期刊 |
顯著提升對外漢語教學質量的途徑與方法探索——關於對外漢語教學的深層理論思考 | 何克抗;王冰潔 | 電化教育研究 | 2013-02-01 | 期刊 |
學習“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對“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解讀 | 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12-12-10 | 期刊 |
寫作文本中的意義邏輯及其計算 | 趙興龍;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12-12-10 | 期刊 |
教育技術學視野中的寫作文本分析 | 趙興龍;周序;何克抗 | 現代遠程教育研究 | 2012-11-25 | 期刊 |
國際上教學觀念存在的弊端及原因剖析 | 何克抗 | 教育研究 | 2012-10-15 | 期刊 |
對語文、英語學科新舊課標的學習與思考 | 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12-10-10 | 期刊 |
促進高校教師信息技術應用的思考 | 徐世東;姚遠;袁磊;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12-09-10 | 期刊 |
關於“對外漢語教學”的深層理論思考——顯著提升對外漢語教學質量的途徑與方法探索 | 何克抗 | 漢語國際教育人才培養理論研究 | 2012-07-20 | 國際會議 |
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培養語文思維能力的實證研究——以兒童詩類選文《雪地里的小畫家》為例 | 劉麗麗;姚遠;何克抗 | 中小學電教 | 2012-07-05 | 期刊 |
TPACK——美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途徑與方法研究的新發展(下)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12-06-01 | 期刊 |
TPACK——美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途徑與方法研究的新發展(上)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12-05-01 | 期刊 |
“設計研究”視角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思考 | 趙可雲;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12-01-10 | 期刊 |
基於兒童思維發展新論的語文教學創新 | 何克抗;馬寧 | 語文建設 | 2011-12-01 | 期刊 |
多媒體資源的語音辨析支持對於小學生英語聽說學習的影響研究 | 梁文鑫;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11-10-01 | 期刊 |
教育信息化是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必由之路 | 何克抗 | 現代遠程教育研究 | 2011-07-25 | 期刊 |
當前我國“教育技術學”界的一場重大爭議 | 何克抗 | 現代教育技術 | 2011-05-15 | 期刊 |
海原教育新跨越——“跨越式”課題促進寧夏海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 曹培傑;何克抗;王宗龍 |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 2011-05-08 | 期刊 |
關於《美國2010國家教育技術計劃》的學習與思考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11-04-01 | 期刊 |
關於中國特色教育技術的自主創新 | 何克抗 | 現代遠距離教育 | 2011-02-15 | 期刊 |
我國教育信息化理論研究新進展 | 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11-01-10 | 期刊 |
基於課堂視頻分析對信息技術深層整合教學結構的研究 | 張海;王以寧;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10-11-10 | 期刊 |
對美國“建構主義教學:成功還是失敗”大辯論的述評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10-10-01 | 期刊 |
向我國電教界的光輝榜樣南國農先生學習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10-09-01 | 期刊 |
提升區域內農村教師專業技能的六維途徑 | 吳娟;何克抗;余勝泉 | 中國教師 | 2010-08-01 | 期刊 |
關於發展中國特色教育技術理論的深層思考(下)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10-06-01 | 期刊 |
關於發展中國特色教育技術理論的深層思考(上)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10-05-01 | 期刊 |
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新思路 | 何克抗 | 基礎教育參考 | 2010-04-01 | 期刊 |
美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政策與措施 | 何克抗;趙興龍 | 基礎教育參考 | 2010-04-01 | 期刊 |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途徑選擇 | 趙興龍;余勝泉;何克抗 | 基礎教育參考 | 2010-04-01 | 期刊 |
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的國際前沿研究述評 | 王永鋒;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10-03-10 | 期刊 |
教育技術專業人員如何創新?——2009全國教育技術學博士生論壇上的講話 | 何克抗 | 現代教育技術 | 2010-03-01 | 期刊 |
基於學科教育整體視角的OAG設計原則——以PSMS系統為例 | 冀付軍;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10-02-10 | 期刊 |
杜威實用主義思想對教育技術實驗研究的啟示 | 趙可雲;何克抗;王以寧 | 開放教育研究 | 2010-02-05 | 期刊 |
運用“新三論”的系統方法促進教學設計理論與應用的深入發展 | 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10-01-10 | 期刊 |
由教育技術學的學科性質談教育技術學研究 | 趙可雲;何克抗 | 現代教育技術 | 2010-01-01 | 期刊 |
e-Learning時代教育公平觀的新發展 | 趙興龍;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10-01-01 | 期刊 |
教學設計自動化語義模型及其實現方法 | 魏順平;路秋麗;何克抗;李宇翔 | 開放教育研究 | 2009-12-05 | 期刊 |
基於區域協作的課題實施模式研究 | 賈建榮;梁文鑫;何克抗 | 現代教育技術 | 2009-12-01 | 期刊 |
21世紀以來教育技術理論與實踐的新發展 | 何克抗 | 現代教育技術 | 2009-10-01 | 期刊 |
我國數字化學習資源建設的現狀及其對策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09-10-01 | 期刊 |
對國內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途徑與方法的比較分析 | 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09-09-10 | 期刊 |
基礎教育信息化路在何方——基礎教育信息化發展新階段面臨的挑戰及對策 | 何克抗 | 中國教育信息化 | 2009-07-20 | 期刊 |
作文教學的五“重”五“輕”現象 | 何克抗 | 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 | 2009-07-15 | 期刊 |
基於信息技術的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策略 | 王光生;何克抗 | 開放教育研究 | 2009-04-05 | 期刊 |
促進知識分享的教師合作機制探究 | 齊媛;何克抗;劉志波;張生 | 現代教育技術 | 2009-04-01 | 期刊 |
教學設計電子績效支持系統設計研究 | 魏順平;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09-03-10 | 期刊 |
農遠工程教學應用癥結的調查研究 | 趙興龍;張雯;何克抗 | 現代教育技術 | 2009-03-01 | 期刊 |
運用信息化教學創新理論大幅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學質量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研究 | 何克抗;余勝泉;吳娟;馬寧;趙興龍;袁磊;齊媛 | 電化教育研究 | 2009-02-01 | 期刊 |
21世紀以來教育技術理論與實踐的發展 | 何克抗 |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 2009-01-01 | 期刊 |
信息技術環境下問題解決教學實證研究 | 王光生;何克抗 | 當代教師教育 | 2008-12-15 | 期刊 |
網路環境下以語言運用為中心的三效識字教學法研究 | 馬寧;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08-12-01 | 期刊 |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研究之六——“適時教學(JiTT)”模式 | 何克抗;劉春萱 | 現代教育技術 | 2008-12-01 | 期刊 |
JiTT——BlendingLearning理念下的信息化教學模式 | 馬萌;何克抗 | 中國教育信息化 | 2008-11-10 | 期刊 |
數學問題解決學習的人際交互環境設計 | 王光生;趙興龍;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08-11-01 | 期刊 |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研究之五——“WebQuest”教學模式 | 何克抗;曹曉明 | 現代教育技術 | 2008-11-01 | 期刊 |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切實提高農村中小學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創新試驗研究 | 何克抗;吳娟;趙興龍 |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 2008-11-01 | 期刊 |
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之旅——闡釋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模式 | 魏順平;何克抗 |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 2008-11-01 | 期刊 |
基於文本挖掘的領域本體半自動構建方法研究——以教學設計學科領域本體建設為例 | 魏順平;何克抗 | 開放教育研究 | 2008-10-05 | 期刊 |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研究之四——“研究性學習”教學模式 | 何克抗;吳娟 | 現代教育技術 | 2008-10-01 | 期刊 |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研究之三——“探究性”教學模式 | 何克抗;吳娟 | 現代教育技術 | 2008-09-01 | 期刊 |
低年級小學生用字情況調查與分析——以廣東、北京兩地6所小學為例 | 魏順平;傅騫;何克抗 | 語言文字應用 | 2008-08-15 | 期刊 |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研究之二——“傳遞—接受”教學模式 | 何克抗;吳娟 | 現代教育技術 | 2008-08-01 | 期刊 |
對美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理論的分析思考和新整合理論的建構 | 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08-07-10 | 期刊 |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研究之一——教學模式的內涵及分類 | 何克抗;吳娟 | 現代教育技術 | 2008-07-01 | 期刊 |
論學習與創新——2007全國教育技術學博士生論壇上的講話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08-04-01 | 期刊 |
用實際行動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 | 何克抗 |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 2008-04-01 | 期刊 |
新版學生教育技術標準與信息技術課程改革 | 王永鋒;馬萌;王以寧;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08-03-10 | 期刊 |
數學教學支撐軟體的研究設計與模型建構——以小學數學相遇問題探究工具的開發為例 | 冀付軍;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08-03-10 | 期刊 |
新版ISTE美國學生教育技術標準及啟示 | 王永鋒;馬萌;何克抗 |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 2008-03-01 | 期刊 |
聚焦跨越式 | 何克抗 | 信息技術教育 | 2008-01-01 | 期刊 |
從“學習使用技術”到“使用技術學習”——解讀新版美國“國家學生教育技術標準” | 王永鋒;王以寧;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07-12-01 | 期刊 |
教育技術專業培養的人才應具有的知識能力結構及課程體系 | 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07-11-10 | 期刊 |
信息時代教育技術學本科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 何克抗 | 現代教育技術 | 2007-11-01 | 期刊 |
教育信息化與高校教學深化改革 | 何克抗 | 中國大學教學 | 2007-10-15 | 期刊 |
教育反思視界的技術努力與時代拓展——以網路教育形態為例分析 | 王永鋒;王以寧;何克抗 | 現代遠距離教育 | 2007-10-15 | 期刊 |
網路環境下基於學習活動的形成性評價——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個案研究 | 張生;何克抗;齊媛;丁楠 | 現代教育技術 | 2007-10-01 | 期刊 |
關於教育技術公共課精品課程的共建與共享 | 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07-08-10 | 期刊 |
文本智能處理技術在遠程教育元研究中的應用 | 魏順平;何克抗 | 中國遠程教育 | 2007-08-06 | 期刊 |
從“建構性學習”到“學生有效參與”——論課堂教育技術之正業 | 王永鋒;何克抗;王以寧 | 開放教育研究 | 2007-08-05 | 期刊 |
教學結構理論與教學深化改革(下)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07-08-01 | 期刊 |
教學結構理論與教學深化改革(上)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07-07-01 | 期刊 |
推進教學結構的變革 | 何克抗 | 中小學校長 | 2007-06-15 | 期刊 |
小學語文教學語料庫的設計與開發 | 魏順平;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07-06-10 | 期刊 |
多媒體課件及網路課程在教學中的運用 | 何克抗 | 中國大學教學 | 2007-05-15 | 期刊 |
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中的形成性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 張生;何克抗;韓駿 | 中國電化教育 | 2007-05-10 | 期刊 |
以行動研究法探索英語教學——信息技術環境下交際式英語會話材料的應用 | 喬愛玲;何克抗 | 現代教育技術 | 2007-02-01 | 期刊 |
多媒體課件及網路課程在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 何克抗 | 軟體導刊 | 2007-01-30 | 期刊 |
MicrosoftStudentGraphingCalculator支持下的函數學習 | 王光生;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07-01-10 | 期刊 |
網路環境下小學英語教學設計型研究及效果分析 | 張文蘭;何克抗 | 教育信息化 | 2006-12-20 | 期刊 |
當代教育改革路在何方(三)——孔子教育思想給我們的警示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06-12-01 | 期刊 |
孔子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思想給我們的啟示 | 何克抗 | 中國大學教學 | 2006-11-30 | 期刊 |
正確理解“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的目的、意義及內涵 | 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06-11-10 | 期刊 |
當代教育改革路在何方(二)——孔子教育思想給我們的警示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06-11-01 | 期刊 |
認知負載理論及其在E-Learning中的應用 | 袁磊;何克抗 | 現代遠距離教育 | 2006-10-15 | 期刊 |
當代教育改革路在何方(一)——孔子教育思想給我們的警示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06-10-01 | 期刊 |
迎接教育信息化發展新階段的挑戰 | 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06-08-10 | 期刊 |
發達地區的教育信息化問題及其戰略對策——以首都教育大戰略促進首都教育信息化的跨越式發展 | 冀付軍;安寶生;何克抗 | 開放教育研究 | 2006-08-05 | 期刊 |
教育技術能力等同信息技術能力嗎? | 北京師範大學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所何克抗 | 中國教育報 | 2006-06-19 | 報紙 |
支持新課改的區域性網路教育資源建設研究 | 區建峰;何克抗 | 課程。教材。教法 | 2006-04-30 | 期刊 |
學習設計和學習管理系統的新發展 | 曹曉明;何克抗 | 現代教育技術 | 2006-04-01 | 期刊 |
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層次整合的理論與方法 | 何克抗 | 中國信息界 | 2006-02-28 | 期刊 |
非網路環境下小學英語跨越式教學的策略研究 | 趙興龍;王光生;鄭良棟;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06-02-01 | 期刊 |
構建數字化教學環境——何克抗教授談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核心內涵 | 王曉波;魏寧;何克抗 | 信息技術教育 | 2006-02-01 | 期刊 |
從績效的角度出發建立科學的培訓體系 | 任秀華;何克抗 |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 2006-01-21 | 期刊 |
“基礎教育跨越式發展創新實驗”實施理念與策略 | 余勝泉;張文蘭;何克抗 |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 2006-01-01 | 期刊 |
基於兒童思維發展新論的語文教育跨越式發展創新試驗 | 何克抗;馬寧 | 中國電化教育 | 2005-12-10 | 期刊 |
基礎教育跨越式發展創新實驗(二) | 何克抗 |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 2005-12-10 | 期刊 |
關於教育技術學邏輯起點的論證與思考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05-11-30 | 期刊 |
建設三維立體化的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教材 | 劉志波;何克抗 |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 2005-11-10 | 期刊 |
基礎教育跨越式發展創新實驗(一) | 何克抗 |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 2005-11-10 | 期刊 |
兒童思維發展新論和語文教學改革 | 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05-10-10 | 期刊 |
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的定位與實施 | 喬愛玲;何克抗 | 開放教育研究 | 2005-10-05 | 期刊 |
基於績效技術的企業培訓 | 任秀華;何克抗;馬寧 | 繼續教育 | 2005-10-01 | 期刊 |
培訓中學習與績效的整合 | 任秀華;何克抗 | 現代企業教育 | 2005-09-30 | 期刊 |
從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展 | 何克抗 |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 2005-09-20 | 期刊 |
基於績效的企業培訓教學設計 | 任秀華;何克抗 | 中國培訓 | 2005-09-18 | 期刊 |
語覺論與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 何克抗 | 中國大學教學 | 2005-09-10 | 期刊 |
人類績效技術與教學系統設計的比較分析 | 吳娟;馬寧;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05-08-30 | 期刊 |
面嚮應用的區域資源建設支撐環境探析 | 曹曉明;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05-08-10 | 期刊 |
以績效為核心的企業培訓教學設計 | 任秀華;何克抗 | 職業技術教育 | 2005-07-01 | 期刊 |
關於《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 | 何克抗 |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 2005-06-10 | 期刊 |
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層次整合的理論與方法 | 何克抗 | 中國大學教學 | 2005-05-10 | 期刊 |
關於《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05-04-30 | 期刊 |
績效技術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 | 林君芬;馬寧;林濤;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05-04-10 | 期刊 |
計算機輔助測評(CAA)研究新進展——技能性非客觀題的自動測評 | 何克抗;許駿 | 開放教育研究 | 2005-04-05 | 期刊 |
基於計算機模擬的實驗技能測評自動化研究 | 傅騫;何克抗;馬曉強 | 中國遠程教育 | 2005-03-10 | 期刊 |
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層次整合的理論與方法(下) | 何克抗 |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 2005-03-10 | 期刊 |
《標準》制定的思路與意義 | 李克東;邱玉輝;王珠珠;何克抗 | 中國教師 | 2005-03-05 | 期刊 |
《標準》的主要內容及其實施 | 何克抗 | 中國教師 | 2005-03-05 | 期刊 |
協同工作支持在虛擬實驗室中的研究與實現 | 傅騫;何克抗;曲朝霞 |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2005-02-28 | 期刊 |
現代教育技術和優質網路課程的設計與開發 | 何克抗 | 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 | 2005-02-10 | 期刊 |
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層次整合的理論與方法(上) | 何克抗 |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 2005-02-10 | 期刊 |
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層次整合的理論與方法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05-01-30 | 期刊 |
現代教育技術和優質網路課程的設計與開發 | 何克抗 | 中國大學教學 | 2005-01-10 | 期刊 |
科研論文(1990-2004)
語覺論與英語教學改革 | 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04-12-10 | 期刊 |
基於語覺論的英語教育跨越式發展創新試驗 | 何克抗;林君芬 | 中國電化教育 | 2004-12-10 | 期刊 |
語覺論指導下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探索 | 陳冰娜;林君芬;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04-12-10 | 期刊 |
以言語交際為中心的小學英語教學方法 | 覃貴雙;林君芬;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04-12-10 | 期刊 |
關於績效技術的模型評述 | 林濤;馬寧;林君芬;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04-11-10 | 期刊 |
關於建構主義的教育思想與哲學基礎——對建構主義的反思 | 何克抗 | 基礎教育參考 | 2004-10-15 | 期刊 |
績效技術的理論淵源與研究領域 | 馬寧;林君芬;林濤;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04-10-10 | 期刊 |
關於建構主義的教育思想與哲學基礎——對建構主義的再認識 | 何克抗 | 現代遠程教育研究 | 2004-09-25 | 期刊 |
以知識建構與能力生成為導向的教學設計理論中認知目標分類框架的研究 | 李文光;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04-07-30 | 期刊 |
關於建構主義的教育思想與哲學基礎——對建構主義的反思 | 何克抗 | 中國大學教學 | 2004-07-10 | 期刊 |
現代教育技術和優質網路課程的設計與開發 | 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04-06-10 | 期刊 |
關於建構主義的教育思想與哲學基礎(下)——對建構主義的反思 | 何克抗 | 中小學電教 | 2004-05-15 | 期刊 |
倡導適合中國國情的新型建構主義 | 何克抗 | 江西教育 | 2004-04-26 | 期刊 |
關於建構主義的教育思想與哲學基礎(上)——對建構主義的反思 | 何克抗 | 中小學電教 | 2004-04-15 | 期刊 |
從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展(下) | 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04-04-10 | 期刊 |
從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展 | 何克抗 |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 2004-04-10 | 期刊 |
從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展(上)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04-03-30 | 期刊 |
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三) | 何克抗 | 科學課 | 2004-02-05 | 期刊 |
基於多主體的計算建模與模擬框架——社會科學領域發現式學習環境的構建 | 柳泉波;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04-01-30 | 期刊 |
兒童思維發展新論和語文教育的深化改革——對皮亞傑“兒童認知發展階段論”的質疑 | 何克抗 | 教育研究 | 2004-01-17 | 期刊 |
信息技術教育課堂測評問題探索 | 冀付軍;何克抗 | 中國遠程教育 | 2004-01-06 | 期刊 |
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二) | 何克抗 | 科學課 | 2004-01-05 | 期刊 |
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 | 何克抗 | 科學課 | 2003-12-15 | 期刊 |
頗有新意的《多媒體教學設計方案選》 | 何克抗 | 信息技術教育 | 2003-08-30 | 期刊 |
把脈中國教育資源建設 | 何克抗 | 中國遠程教育 | 2003-04-15 | 期刊 |
現代教育技術與創新人才培養 | 何克抗 | 現代遠程教育研究 | 2003-02-15 | 期刊 |
網路時代呼喚教育理論創新(下)——對皮亞傑(J·Piaget)“兒童認知發展階段論”的質疑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02-12-28 | 期刊 |
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 何克抗 | 浙江現代教育技術 | 2002-12-28 | 期刊 |
談語文教育中的創造性思維培養 | 何克抗 | 北京教育(普教版) | 2002-12-06 | 期刊 |
網路時代呼喚教育理論創新(中)——對皮亞傑(J·Piaget)“兒童認知發展階段論”的質疑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02-11-28 | 期刊 |
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 | 余勝泉;馬寧;何克抗 | 中學語文教學 | 2002-11-18 | 期刊 |
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的具體方式 | 余勝泉;馬寧;何克抗 | 語文建設 | 2002-11-13 | 期刊 |
網路時代呼喚教育理論創新(上)——對皮亞傑(J·Piaget)“兒童認知發展階段論”的質疑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02-10-28 | 期刊 |
有關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的若干思考 | 李文光;張文蘭;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02-10-28 | 期刊 |
基於創新能力培養的教學設計理論與試驗探索 | 李文光;何志龍;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02-10-18 | 期刊 |
基礎教育網路資源建設管理研究 | 庄秀麗;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02-10-18 | 期刊 |
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 | 何克抗 | 中學語文教學 | 2002-08-18 | 期刊 |
一場深刻的教育革命:e-Learning與高等學校的教學改革 | 何克抗 | 現代遠程教育研究 | 2002-08-15 | 期刊 |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與意義 | 何克抗 | 教育研究 | 2002-04-17 | 期刊 |
E-learning與高校教學的深化改革(下) | 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02-03-18 | 期刊 |
“四結合”與“幾何畫板”的試驗研究 | 何克抗 |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 2002-03-10 | 期刊 |
CAA研究的新領域——IT技能測評自動化(下) | 許駿;柳泉波;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02-02-28 | 期刊 |
E-learning與高校教學的深化改革(上) | 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02-02-18 | 期刊 |
關於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思考 | 何克抗 |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 2002-02-10 | 期刊 |
e-Learning的本質——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02-01-28 | 期刊 |
CAA研究的新領域——IT技能測評自動化(上) | 許駿;柳泉波;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02-01-28 | 期刊 |
網路應用技術新發展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01-08-28 | 期刊 |
網路課程教學試點調研報告 | 郭莉;李文光;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01-08-18 | 期刊 |
網路教學平台的體系結構與功能 | 余勝泉;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01-08-18 | 期刊 |
基於Internet的遠程測評系統研究:模型與關鍵技術 | 許駿;柳泉波;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01-07-28 | 期刊 |
網路課程教學試點調研報告 | 郭莉;李文光;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01-07-18 | 期刊 |
論現代教育技術與教育深化改革——關於ME命題的論證(二) | 何克抗 | 管理信息系統 | 2001-06-15 | 期刊 |
教學軟體設計的新思考 | 李德文;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01-05-18 | 期刊 |
論現代教育技術與教育深化改革——關於ME命題的論證(一) | 何克抗 | 管理信息系統 | 2001-05-15 | 期刊 |
也論教學設計與教學論——與李秉德先生商榷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01-04-28 | 期刊 |
基於建構主義的教學設計模式 | 余勝泉;楊曉娟;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00-12-28 | 期刊 |
南國農先生的人格魅力與《愛蓮說》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00-10-28 | 期刊 |
網路教學的非量化評價 | 張京彬;余勝泉;何克抗 | 中國遠程教育 | 2000-10-21 | 期刊 |
自主學習策略的設計與實現 | 馬寧;余勝泉;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00-10-18 | 期刊 |
網路題庫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 余勝泉;何克抗 | 中國遠程教育 | 2000-09-21 | 期刊 |
智能答疑係統的設計與實現 | 柳泉波;黃榮懷;何克抗 | 中國遠程教育 | 2000-08-21 | 期刊 |
現代教育技術與創新人才培養(下)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00-07-28 | 期刊 |
現代教育技術與創新人才培養(上)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2000-06-28 | 期刊 |
基於QuickTimeVR虛擬現實技術的網路課件寫作系統 | 姚顧波;車皓陽;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2000-03-18 | 期刊 |
“主導—主體”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 | 何克抗;李克東;謝幼如;王本中 | 電化教育研究 | 2000-02-28 | 期刊 |
基於Internet的教學系統 | 余勝泉;何克抗 | 中國電大教育 | 1999-06-21 | 期刊 |
“主導——主體”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 | 何克抗;李克東;王本中;謝幼如 | 第一師範學報 | 1999-06-10 | 期刊 |
論現代教育技術與教育深化改革(下)——關於ME命題的論證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1999-04-30 | 期刊 |
論現代教育技術與教育深化改革(上)——關於ME命題的論證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1999-02-28 | 期刊 |
從信息時代的教育與培訓看教學設計理論的新發展(下) | 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1998-12-18 | 期刊 |
從信息時代的教育與培訓看教學設計理論的新發展(中) | 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1998-11-18 | 期刊 |
計算機輔助教學專題研究 | 何克抗 | 語言文字應用 | 1998-11-15 | 期刊 |
一項影響深遠的重要教改試驗 | 何克抗;李克東;謝幼如;王本中 | 語言文字應用 | 1998-11-15 | 期刊 |
協作型輔助教學系統的新模型 | 劉革平;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1998-10-30 | 期刊 |
從信息時代的教育與培訓看教學設計理論的新發展(上) | 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1998-10-18 | 期刊 |
樹立教學整體改革觀念深入開展“四結合”試驗 | 鄭永柏;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1998-09-18 | 期刊 |
教學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評論(下)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1998-08-30 | 期刊 |
教學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評論(中)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1998-06-30 | 期刊 |
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四) | 何克抗 | 學科教育 | 1998-06-25 | 期刊 |
教學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評論(二) | 何克抗 | 開放教育研究 | 1998-06-15 | 期刊 |
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三) | 何克抗 | 學科教育 | 1998-05-25 | 期刊 |
教學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評論(上)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1998-04-30 | 期刊 |
教學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評論(一) | 何克抗 | 開放教育研究 | 1998-04-15 | 期刊 |
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一) | 何克抗 | 學科教育 | 1998-03-25 | 期刊 |
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下)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1998-02-28 | 期刊 |
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中)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1997-12-20 | 期刊 |
美國的全球實驗室課程(GLC)——一種基於Internet的全新教育體制與教學模式 | 何克抗 | 開放教育研究 | 1997-12-15 | 期刊 |
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教學設計 | 何克抗 |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1997-09-25 | 期刊 |
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上) | 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1997-09-20 | 期刊 |
協作化CAI的概念、理論和方法 | 鄭永柏;劉革平;何克抗 | 電化教育研究 | 1997-06-20 | 期刊 |
語句級拼音┐漢字轉換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 殷峰;何克抗 | 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 1997-05-15 | 期刊 |
計算機漢語文稿校對系統 | 易蓉湘;何克抗 | 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 1997-05-15 | 期刊 |
認知工具——一種以多媒體計算機為基礎的學習環境教學設計的新思路 | 李永健;何克抗 |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1997-03-25 | 期刊 |
小學語文“四結合”教改試驗的理論基礎與試驗模式 | 何克抗;李克東;謝幼如;王本中 | 電化教育研究 | 1997-03-20 | 期刊 |
當代教育技術的發展趨勢 | 何克抗 | 重慶電大學刊 | 1997-02-15 | 期刊 |
多媒體教育應用的重大意義及發展趨勢 | 何克抗 | 現代遠距離教育 | 1997-01-15 | 期刊 |
小學語文“四結合”教學改革試驗研究 | 何克抗;李克東;謝幼如;王本中 | 電化教育研究 | 1996-03-20 | 期刊 |
面向中小學的漢字編碼性能指標分析 | 何克抗 | 中文信息學報 | 1996-03-10 | 期刊 |
當代教育技術的發展趨勢 | 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1996-02-18 | 期刊 |
當代教育技術的研究內容與發展趨勢 | 何克抗 | 開放教育研究 | 1996-02-15 | 期刊 |
當代教育技術的研究內容 | 何克抗 | 中國電化教育 | 1996-01-18 | 期刊 |
當代教育技術研究的內容與發展趨勢 | 何克抗 | 醫學視聽教育 | 1995-12-20 | 期刊 |
計算機輔助漢字書寫教學的研究──書寫漢字型檔生成系統的研製 | 劉禹;何克抗 | 中文信息學報 | 1994-12-10 | 期刊 |
智能自適應中文操作系統 | 於國榮;何克抗 | 中文信息學報 | 1993-10-01 | 期刊 |
基於情境理論的漢語理解模型 | 孫波;何克抗 | 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 1992-04-22 | 期刊 |
實現漢字簡繁體自動轉換的一種方法 | 杜宇;何克抗 | 中文信息學報 | 1991-12-31 | 期刊 |
書面漢語自動分詞專家系統的實現 | 徐輝;何克抗;孫波 | 中文信息學報 | 1991-10-01 | 期刊 |
書面漢語自動分詞專家系統設計原理 | 何克抗;徐輝;孫波 | 中文信息學報 | 1991-07-02 | 期刊 |
青少年升學就業諮詢與心理測量專家系統 | 劉文靜;何克抗;鄭日昌 |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1991-05-01 | 期刊 |
CLTSC語言智能輔助教學系統 | 李少輝;何克抗 | 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 1991-04-23 | 期刊 |
智能型計算機輔助漢語教學系統 | 何克抗;李秀蘭 | 中文信息學報 | 1990-10-01 | 期刊 |
博士研究生課程《教育創新理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建構主義理論》。
2021年6月6日19時4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
2001年6月至2006年5月任教育部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
2015年1月任全國教師教育信息化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副會長兼學術委員會主任,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學會(GCICE)第一副主席,國際刊物JCAL(JournalofComputerAssistedLearning,計算機輔助學習)編委。
時間 | 獎項全稱 | 頒獎機構 |
2012年12月 | 首都教育界十大有影響人物 | |
2007年 | 全國寶鋼優秀教師 | |
2006年 | 北京市高校名師 | |
1997年 | 美國紐約科學院院士 | |
1994年7月 | 入選英國劍橋世界名人錄第23卷 | |
1993年 | 北京市優秀教師 | |
1993年12月 | 中國第一位教育技術學博士生導師 |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 |
1992年 | 有突出貢獻專家 | 國務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