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醫學
易醫學
《易醫學》是2012年下旬出版的一本書籍,作者是胡逸玄。本書主要講述通過象理與數理的全息自律,使人體自我生態與天地大環境的生態達到平橫統一。
易醫學是通過象理與數理的全息自律,使人體自我生態與天地大環境的生態達到平橫統一,天地之中的一切,都受著八卦氣場的影響,使得萬事萬物都按八卦的屬性運行,所以我們通過天地萬物所表現出來的八卦狀態而測知,撐控生命的變化與脈門,使得一切都在易學之中。所以易與天地准,彌論天地之道。
胡逸玄,男,道家傳人,丹門道醫。師承南派“炁道門”傳人曾令鴻。國學大師“王大有”。峨眉山臨濟氣功大師,中華“環禪道”掌門“曾慶宗”。民間隱修高人“清靈子”。中華易醫網始創人,中華易醫養生私人會館--館長,隱修齋居主人。其代表著有《道醫---師傳道醫秘笈》(《蠢子醫》校編注文) 《九宮訣》(道家《炁道門-錦集》) 《易醫學》《傷寒六經真意》等等。
目錄
第一篇:易醫源流論
第一章:燧人氏傳天數
第二章:伏羲氏創易法
第三章:神農氏嘗百草
第四章:軒轅氏興醫藥
第五章:夏商周易醫傳承
第七章:秦漢易醫流變
第八章:魏晉南北朝
第九章:唐以後易醫演變
第二篇:易醫基礎學
第一章:太極學說
第二章:陰陽學說
第三章:三才學說
第四章:四象學說
第五章:五行學說
第六章:六合學說
第七章:七政學說
第八章:八卦學說
第九章:九宮學說
第十章:天干地支學說
第三篇:易醫生理學
第一章:生理大要論
第二章:精神論
第三章:氣血論
第四章:五臟六腑論
第五章:奇恆之府論
第六章:經絡論
第四篇:易醫病理學
第一章:二因學說
第二章:數理病論
(諸節省略)
第三章:象理病論
(諸節省略)
第五篇:易醫診斷學
第一章:數理診斷原理
(諸節省略)
第二章:象理診斷原理
(諸節省略)
第六篇:易醫治療學
第一章:數理治療原理
(諸節省略
第二章:象理治療原理
(諸節省略
第七篇:易醫本草學
第一章:乾宮本草講解
第二章:坤宮本草講解
第三章:離宮本草講解
第四章:震宮本草講解
第五章:巽宮本草講解
第六章:坎宮本草講解
第七章:艮宮本草講解
第九章:競宮本草講解
第八篇:易醫方劑學
第一章:二維統方講解
第二章:四行統方講解
第三章:八宮統方講解
第四章:六十四方講解
第五章:諸方加減法則
第九篇:易醫針灸學
第一章:大極靈針解說
第二章:先天八卦針法
第三章:六十四卦穴針法
後記
序
由而伏羲創易道之法。隱道不傳,只傳易之旨。而經黃帝之整理,最後融於醫,是則巫----道----易-----醫。是此中華文明之發端也。而易醫者,即直承伏羲易之法與神農湯液之旨而來。后則經五帝更替。周王改造,傳流於民間,成為“易字門”之一派。
“易字門”可以分為二大類,一類以“象”為主的“易象學派”。一類是以“數”為主的“易數學派”。
而易醫學,則是積此之大成,故謂之“象數醫學”,學術界所謂“八卦醫生”即是指此類。但是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部專門論述這此學派的專著,筆者有幸習道門醫法,而道醫又是一切醫術的母體。所以決定以此為根,來整理髮揮此類醫術論著。以教天下杏林。
胡逸玄於隱修齋居。
已丑年十二月十三日。
辛卯年立春修訂
第一篇:易醫源流論
第一節:燧人氏傳天數
什麼是歷史?王桐齡《中國史》說:“歷史者,研究人類之進化,社會之發達,與凡百事物變遷代替之現象者也”。什麼是文化?王大有《上古中華文明》說:“文化,是人類能動創造意識定向人文物化的結果”。那什麼又是文明呢?王大有《上古中華文明》說:文明,就是創造或發明了對人類社會進步起了決定變革意義的第二自然,並以人文物化形式使其存並傳續之時,人類就進入文明時期。所以。“文明”在人類文化的過程中,是文化的高級形態。我們研究易醫學,就必須得搞清楚易文化的來源,古人說:“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那麼易學有沒有來源了,有,在易學界認為,易文化來源於河圖洛書。而據王大有老師考證,“圖書”產生於“天皇燧人氏”。《中國史》說:“燧人氏,太古之民,未知稼穡,食草木之實,未有火化。飲禽獸之血,而茹其毛,有聖者出,鑽木取火,教民烹飪,而民利之。故曰燧人氏”。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燧人氏是人工取火的發明者,雖然我國用火經驗有幾百萬年,然而人工取火則是源於燧人氏。據王大有老師講,燧人氏距我們現今約有一萬多年左右。據上對文明的定義,我們明白,燧人氏發明人工火種是一種文明形式。由此可論,我國文明之發源,實則源於此也。據王大有老師考證,燧人氏不光發明了人工取火,還發明了河圖,洛書。據其言:在商周金文象形文字中,“燧”本字作“遂”,而“遂”則有五種寫法(詳參《三皇五帝時代·上冊》22頁)。王大有老師根據以上諸字依形解讀,發現燧人氏時代,發明人工取火,發明陶器,發明編織,創織衣編衣皮衣,立極開天,設方闢地,創立姓氏,立人倫,走婚之始,婿夜入女家,晝歸母家,是魚獵和游牧時代,也是舍飼半農半牧前期。其主要之文化成就有:
二:始名山川百物,創氏族圖騰徽銘制,自命風姓,中華民族進入人文明代;
三:大山欂木太陽曆發明(約一萬五千年至一萬三千五百年);
四:河圖洛書星象歷發明(約一萬五千年至一萬三千五百年);
《易緯·通卦驗》云:“燧皇始出,握機距表計,宜其刻白,蒼牙通靈昌之成”。這裡的“握機距”指的是“挺木方牙”,是一種觀天星運的工具。“表計”指繪製“宇宙星圖”即“河圖洛書”。王大有老師講:“燧人之世(約一萬六千年至一萬年),觀北極星---------織女星(天座星a)和北斗九星---------及天河星辰運轉,將天空中的星體分為陰陽兩部,分別以○(陽)和●(陰)表示,結作繩扣,相連作-●-●-●-,或-○-○-○-,因作四方星座環極星渦旋乾陽天河圖,以及天體星象周天列布方位季候雒(鵔)圖。鵔在日為踆烏陽鳥,在星為朱雀星鳥。洛書之洛本字作雒,星鳥,故雒圖為坤陰方位天地氣候圖。其圖如下:、
易醫學
但是這還不夠,這還不能代表人類所居住的這個生存空間的整體功能態,於又作洛書,其圖如下:
易醫學
這是我們中國文化的源頭,也是後世一切學術的核心。
經曰:天一生水,得中宮之五而為六,六者坎也,應天之月也。地二生火,得中宮之五而為七,火者,離也,應天地日也。一者數之始也,九者,數之終也。是故生於天而終於地,天為陽,其性舒發,故二四為天之宗,春夏之謂也。地為陰,其性封藏,故六八為地之屬,秋冬之謂也。中宮五為長夏,運轉於地天四時四正。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燧人氏創造這套之高明,實乃我中華之祖源也。但是多數學者認為這只是一種推斷,然據考以中古石器時代,新代陶器,石器之刻畫,圖紋,其花紋圖案多以:“捲雲紋,網紋,車形紋,人形紋,鳥紋居多。由此可定易圖之源絕非虛語,乃有一定之根據。是故由此而論,河圖洛書是我中華文明的開基,之宗祖。後世一切學術,皆是從此而演化,流變。學賢不可不知。
第二篇:易醫基礎學
第一節:太極學說
太極一說,源於繫辭上傳之“易有太極,生二儀”。因二儀指天地,故太極意指天地混沌之時。本人認為,太極乃是指一切有形物質的本性。即佛家講的:眾生的那一點根性。《內經圖翼》中說:“太極者,天地萬物之始也”。而太極者,易之理也。是易理者,中學之根脈也。太者,大也,空也。極者,廣也,無也。故太極者,大而廣也。虛無之指也。
彷佛曰:太極者,無稱之稱,猶道之強名。太者,大也,古也;極者,盡也,際也,是太極者,無上古奧,至大至極之謂也。此所稱名,本無的指,緣兩儀未判,無始欲之謂指!待兩伏肇分,乾坤立,斯其後天之象備。是太極者,本孕含後天之先天,開啟後天之先天者!殆兩儀而三才,三才而萬有,萬有而化滅,而儀藏歸,復諸太極,是為後天復返先天,有形而歸於無象,太極其又為藏歸後天之先天也。觀於如是之往複,則太極者,殆概有無之始終,肇生滅之終始也。
何謂太極之終始。陸錦川老師說:“終者始之先,其理必復。始者物之首,其理必長。故太上以啟下,極盡而生有,此有必然也。是太極孕二儀以生化,寓必然於絕對之中。太極而生天地,本絕對而生相對者也,相對久之,又必歸絕對,此又對待之使然,理之所必然也。格致以觀,莫不皆然。觀今對待之世界,有陰必有陽,有生必有死,有新必有舊,有此必有彼。一切皆是對待。若退,或進而至於太極,則一無形氣之對待,二無名實之可稱,三無量數之多寡,四無質變之移易,無對待可言,無形象可指,除無中生有,有此生機變因外,一無可言。故太極而陰陽,絕對之相對,陰陽而太極,相對之絕對也。明乎絕對相對之常變,則易亘對待之旨,自可瞭然,而易中精蘊,亦大得其半也”。如上所述,可知,太極中含陰陽,即成對待之理,然陰陽化歸太極之中,故無對待之可言。然言太極者,不可不知太極中含陰陽對待之理也。經曰:太極之先,其為無形,太極之後,其為有形。是無形而有形,何以明之。《易緯》曰:“夫有形生於無形,乾坤安徒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未離,故曰渾淪,渾淪者言萬物相渾成而未分離,視之不可,聽之不聞,摶之不得,故曰易也,易無形畔,易變為一”。夫所謂太易,太初,太始,太素,特詳列名目,細分之耳。至於所謂氣形質具而未離故曰渾淪。萬物相混成而未相離,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易無形畔,易變為一者,正是:“易有太極”之註腳也。正因為廣大無邊,不可言名狀,聞視追循不得,故易曰“太極”。鄭康成云:極中之道,醇和未分之氣,氣象未分之時,天地之所始也。
無極------太易-------太初-------太素-------太極-------兩儀------三才-------萬物
何謂無極,彷佛曰:無極也者,無形無象,無名無實,無生無滅,無起無復,無高無下,無左無右,無大無小,無多無少,無輕無重,無長無短,無方無位,無計時音,無為空間,無所謂空,亦無所謂無,質言之無相對絕之可言,無始終對待之可名。無以為言故名無極。無久必生有,無極則姓有,無極而後,始有太極,故邵子曰:“無極而太極者先天,太極而陰陽者後天”。雖無絕對之相對,無有轉歸之說,然似亦悟得太極之先,有無級存也。余此理雖出於推衍,然有哲理存焉:相對之成世界,其始必絕對之非世界,相對之始必絕對之終,即兩儀之對待於太極之絕對。而太極兩儀,絕對相對之先,即太極之始,必有非絕對非相對之理存焉。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三者三才也,三為二之所生,二者兩儀也,二者一之所對,一之所生,故一者太極也。一,獨也。無相對之可指,故為絕對,道者生一者也,無絕對相對之可言,故道即無極也。老子以萬有始於一無,無者無極,或無極之指也。故太極位於有無之間,其謂混沌。
太極之有圖,始於宋代,源於陳摶。朱震列太極圖之傳授如下:
黃宗炎謂周子太極圖本名無極圖,是周子所傳之圖與唐真元妙經所載太極先天圖相似,由是而可知,太極圖蓋本魏伯陽之《參同契》,而《參同契》之傳疑為漢河上公傳於魏伯陽者也。然則陳摶所傳之圖遠肇河上公魏伯陽,近取彭曉真一子之《參同契解義》,而周子以其宇宙論而歸宗儒門之中正仁義,取佛道無欲之旨以參天地化育,至聖人之境者也。其圖如下:
易醫學
在易學裡面,太極是易的始源。關於這種始源,社會上的學者,多揭示的還不夠完全。在道門裡面認為。道為萬有一切的本源,那麼道如何演變為萬有呢。這就是一切萬有的演化程序。
在道門之中認為“一切有形,皆來自無形。故“道本至虛,至虛無體,窮於無窮,始於無始。虛極化神,神變生氣,氣聚有形。一分為二,二則有感,感則有配,陰陽互交,乾坤定位。動靜不已,四象相系,健順推盪,八卦茲系。運五行而有常,定四時而成歲。沖和化醇,資始資生。在天則旋萬,,在地則長養群情。形形相授,物物相孕。化化生生,奚有窮盡。天地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有無錯綜,隱顯相夾,原其始也。一切萬有未有不本乎氣,推其終也。一切萬有未有不變乎形,是知萬物本一形氣也。形氣本一神也,神本至虛,道本至無,易在其中矣,天位乎上,地位乎下,人物居中,自融自化,氣在其中矣,天地物之最巨,人於物之最靈,天人一也。宇宙在乎手,萬物生乎身,變在其中矣。人之極也,中天地而立命,稟虛靈以成性,立性立命,神在其中矣。命系乎氣,性系乎神,潛神於心,聚氣於身,道在其中矣。形神合則有生,有生即有死,出生入死,物之常。氣化則無生,無生則無死,不生不死,神之常,形化體,地氣化象天,形化有感,氣化自然《太極頌》。
所以我們的生命源於道之演化,然而道至虛至元,言之不易。雖其言之不易,然其脫化之太極,以可含蓋本三維時空中之一切。所以,在我們生存這個空間裡面,也就是這個有界裡面,最根本,最上乘的智慧即是太極圓融之境。那麼我們學習易醫學,就要進入太極的圓融境界之中,我們得要有這種思維,這種思維即是:太極是一切物質的本性,也即一切物質的根源,他可以無形,也可以有形,可以化生,也可以化滅。所以說太極學是易醫學的理論核心,離開了太極,也即離開了易醫學的本質。
第三篇:易醫生理學
第一節:生理大要論
生理者,人類本自有之生化之理也。彷佛曰:“大道之生理,貫夫三極,小道之生理,自亦貫夫三理,三理者,一曰生前之理,二曰生中之理,三曰生后之理。三理能知,方可論言生理”。是吾人之論生理,言此三生之理也。然生前之理,本於至道,窮於無極。故言之不宜,今以易醫之論,而言此生理,故能言之於文字者,唯生中之理,生后之理也。
何謂生中之理!《太極圖說》云:“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張三丰曰:父母未生以前,一片太虛,托諸於穆,此無極之時也。無極為陰靜,陰靜則陽亦靜也。張三丰曰:“父母施生之始,一片靈氣,投入胎中,此太極時也。太極為陽動,陽動陰亦動也。自是而陰陽相推,剛柔相摩,八卦相盪,則“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矣。何謂陰陽相推,剛柔相摩,八卦相盪?黃元御說:“陰陽未判,一氣混茫,氣含陰陽,則有清濁,清則浮升,濁則沉降”。是陰陽相推者,陰陽之升降也。黃元御說:“升則為陽,降則為陰,陰陽異位,兩儀分焉。清濁之間,是謂中氣,中氣者,陰陽升降之樞軸,所謂土也。樞軸運動,清氣左旋,升而化火,濁氣右旋,降而化水,化火則熱,化水則寒。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曰木。木之氣溫。升而不已,積溫成熟,而化火矣。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曰金。金之氣涼,降而不已,積涼成寒,而化水矣”。是陰陽之升降分化五行,而五行之理,有生有克,其相生相剋者,皆以氣而不以質也,成質則不能生克矣。
是知人之生成,由道而生,道含萬有,然未有人時,一片至虛,待施生之際,一片靈氣胎入胎中,此胎謂何胎,曰:父之精,母之血,構合而成也。是靈氣投入胎,方能運化胎中精血之升降,升降分化,五行始成,五行生剋,臟腑始生,臟腑何得而生,何得而化四肢百骸,乃受八卦相盪者也。是人原與天地相參者也。天地者,乾坤也。是人臟腑始生,參於乾坤之中,而受六子相盪。六子者,坎,離,艮,兌,巽,震者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嗌,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谷氣通脾,雨氣通於腎”。由之十月形全,脫離母腹。此謂生中之理也。
何謂生后之理!
生后之理者,人自脫離母腹,隨自然之變化故而曰生后之理也。生後者,形之所謂,然形稟神運,故形方能活,是故後天的,神形之相須也。形以寄神,神以載形。是形神之中。三寶為本,臟腑為用,脈絡為使。道家藏神主之,世醫以藏象主之,易醫以象數主之,西醫以臟器主之。詳觀其論,是道家透生命之本來,易醫含生命之演變,世醫表生命之功用,西醫論生命之形質。演變者,象數之謂也。象以象示,是五臟之象,以青龍為肝木之象,白虎為肺金之象,朱雀為心火之象,玄龜為腎水之象,鳳凰為脾土之象。數以數示,是五臟之數者,一二乃白虎之數,三乃朱雀之數,四五乃青龍之數,六乃腎水之數,七八乃風凰之數。此謂先天之數也。後天之數者,肝數為八,心數為七,脾數為五,肺數為九,腎數為六。
明象數之意,即知生后之能也。下列專篇,以啟學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