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腦癱
早產兒腦癱
小兒腦癱是指受胎到新生兒或嬰兒期發病的、非進行性的腦損傷所導致的綜合症。主要表現為中樞性運動障礙及姿勢異常,同時經常有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礙,癲癇和視覺、聽覺、語言、行為、情感、心理等障礙。在早產嬰兒中,發生腦癱的概率超過了50%,腦癱這種疾病所引起的肢體異常是人類史上最難治癒的疾病之一。早產兒是腦癱的易患人群,早產兒腦癱的高危因素還與心肺疾患、敗血症、低鈉血症、徠孕婦營養及感染等有關。早產兒腦癱產生的原因多種多樣,在產前3個月中,任何有害因素要是影響了胎兒大腦的正常形成,均可導致腦癱。以後,在大腦敏捷生長的進程中,全部影響大腦代謝進程的有害因素都有可能誘發小兒腦癱。
腦組織缺氧、缺血、損傷、中毒是腦性癱瘓的基本原因,引起的病理變化主要是大腦皮層神經細胞變性壞死、腦組織軟化、纖維化。
腦性癱瘓是中樞性損害,也就是說指的脊髓前角細胞(或顱神經運動核)以上部位的神經系統損害所致的癱瘓,而且病變在腦部。任何脊髓前角細胞及以下部位的損害所致的癱瘓都不屬於中樞性損害,不能診斷為腦性癱瘓。如脊髓灰質炎、坐骨神經損傷等所致的肢體癱瘓均不屬於腦性癱瘓的範疇。
腦性癱瘓是腦組織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受到的損傷。
指各種原因作用於未成熟的正在生長發育中的腦組織上,而不是作用在已發育成熟的腦組織上。所以成年人的某些顱內疾患,如腦出血、腦梗塞等,雖然也可引起肢體運動障礙,但不能診斷為腦性癱瘓,因為它不是作用在發育中的腦組織上,而是成熟的腦組織上,不符合發育性的特點。從受孕到嬰兒期內的胎兒和新生兒及嬰兒的腦組織是處在發育中的腦組織,在這一時期任何原因造成的腦組織損傷符合腦性癱瘓的診斷。而受孕以前及嬰兒期以後的腦損傷不能稱為腦性癱瘓,因為受孕之前的問題,多為先天性遺傳性神經疾患,應與腦性癱瘓進行鑒別。嬰兒期以後的各種原因所致的腦損傷,應冠以某疾病的名稱,如腦炎後遺症等,而不應該診斷為腦性癱瘓。
腦性癱瘓的病變是非進行性的,病情以不在向前發展為特點。此點可與腦炎、腦瘤等疾病相鑒別。但是對那些進行性不明顯,或進展緩慢的脫髓鞘疾病,或先天性疾病,與腦性癱瘓也是難以區別的。此外,在臨床上常常可以見到很多腦性癱瘓患兒,當確診以後因為各種原因沒有治療或治療不當,這些患兒的癥狀愈來愈明顯。這是因為患兒異常姿勢、異常運動的感覺傳導形成惡性循環,使癥狀不斷發展。所以英國學者Bobath博土認為腦性癱瘓的臨床癥狀至少在青春期前是進行性的,臨床表現隨著成長在變化。但腦性癱瘓患兒顱內損傷的病變是非進行性的。
1、早產兒各器官均不成熟,腦組織的發育也不成熟。分娩后早產兒的周圍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若護理及餵養不得當,腦組織及各主要器官就不能像宮內一樣繼續發育並成熟。腦組織發育障礙可能是兒童腦癱的又一個主要原因。
2、圍產期腦損傷可能是兒童腦癱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早產兒和低出生體重兒經常出現胎兒宮內窘迫、新生兒窒息、新生兒肺透明膜病、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新生兒呼吸暫停、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膽紅素腦病、新生兒低糖血症等合併症,這些合併症都可能導致胎兒和新生兒腦損傷。
3、早產兒的病因同樣也可能是腦癱的病因。根據中國婦嬰保健中心的研究,三分之一社區的腦癱患兒的腦CT片上可見到腦畸形影像。腦畸形可能是兒童腦癱的重要病因,同時,胎兒腦及其他重要器官畸形也同樣是早產和低出生體重的原因。此外,所有造成早產和低出生體重的其他原因,如孕早期母親貧血、營養不良、微量元素缺乏、感染、胎盤功能障礙等,均可在孕早期胎兒腦組織分化、形成和發育的過程中形成腦損傷,表現為先天腦畸形。
由於母親在妊娠早期懷孕頭3個月時患風疹或其他病毒性感染所致。這些兒童往往同時有其他的先天性異常,如白內障,先天性心臟缺陷(室間隔缺損),耳聾和反應遲鈍,胎兒核紅細胞增多症。以往是一個常見的產前原因胎兒產前期缺氧主要源於胎盤破裂胎盤梗死。母親的肺炎或心臟疾病,母親飲酒和服用藥物可使腦癱的發病率明顯增加。母親患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同樣是引起腦癱的產前原因。長子女若有腦癱表明可能為先天性如腦積水和小頭畸形所致,這就不屬於產前因素。
若誕生時體重低於2268g腦癱發生的機會較多。其他通常是由於不正確應用產鉗難產或產程延長而產生分娩時創傷或缺氧所致。分娩時對胎兒頸部做牽引可以使Galen大靜脈斷裂導致偏癱或四肢癱。局部創傷可致痙攣性偏癱,如難產時胎兒頭部撞擊於骶骨岬,母源性驚厥過程中胎兒可發生偏癱。
創傷血管意外和缺氧:在腦炎急性階段運動功能缺陷,隨著病變加劇而進展,在急性階段後期因腦組織內瘢痕病變增加而引發運動功能障礙。目前因感染而發生腦癱的病例數明顯下降;頭部創傷主要是車禍和虐待兒童,是產後腦癱疾病中致發病較多的因素;兒童可因溺水缺氧纖維細胞性疾病等產生運動紊亂,如舞蹈病和手足徐動症。創傷所致的腦癱或伴有出血通常是痙攣性的;因缺氧和創傷而致的神經紊亂隨著時間延長而不斷改善,多數病例為損傷后1年左右。
根據肌張力表現的不同分為以下類型:
徠痙攣型
手足徐動型
共濟失調型
遲緩型
混合型
根據腦部病變導致肢體癱瘓的不同可分為:
四肢癱--四肢運動功能同時發生障礙
偏截--一側上下肢同時發生運動功能障礙,而對側健全
雙癱--四肢均有功能障礙,雙下肢障礙重
單癱--只有一個肢體運動功能障礙
三肢癱--有三個肢體運動功能障礙
雙重性偏癱--四肢均有功能障礙,但雙上肢重於雙下肢
腦癱是一種在出生后1個月內發育時期非進行性腦損傷所致的綜合征,主要表現為中樞性運動障礙及姿勢異常。可伴有智力低下、驚厥、行為異常或感知覺障礙等,並需要除外進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樞性癱瘓及正常小兒一過性的發育落後。
腦癱病兒存在以下4方面異常:運動發育落後;肌張力和姿勢異常;主動運動減少和/或出現異常運動;反射異常。
但是腦癱徵象可延遲出現和複雜的發育性質使早期確診腦癱有一定的困難。腦癱兒童在新生兒時期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和健康的。由於伸肌張力過高,可使嬰兒在俯卧位能提早抬頭,下肢張力過高,5~6月前,表現為拉孩子坐位時,髖和膝關節伸展而站立起來,這時期正常兒只能拉到坐位。腦癱是一種運動功能異常,是一種殘疾。作為腦癱的運動功能異常沒有定量標準,沒有早期能確定診斷的徵象、影像學或實驗室試驗。腦癱總是一個探測性診斷,因為肯定的證據是間接的,只是按某時期的行為和發育為依據。
腦癱雖然是一種非進行性疾病,但它的性質是發展的,必需看作和生長中的嬰兒變化有關,應看到病變靜止性和發展動態變化的雙重特徵。運動異常在嬰兒期出現較晚。當神經通路變得有功能時表現出來,如上肢癱要等手的功能出現時才表現。神經選擇性生長發育的過程,使運動缺陷出現不同速度和順序。只有當受損神經系統成熟時出現異常運動特徵。如痙攣性腦癱證據可能到7~9個月時才能看到。高膽紅素腦病嬰兒一個月後出現肌張力低下,正常反射保持1年,運動發育延遲,直到1~2歲逐漸從低張力變為強直,然後伴有手足徐動樣運動。共濟失調一般在30個月到3歲以後才表現出來。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可導致激惹、餵養困難和睡眠障礙,這些發現可能和以後真正的運動感覺障礙有關,也可能是一時性神經缺陷。
由於腦癱早期干預更有效,不能等到出現痙攣性足、張力障礙的姿勢或共濟失調的步態才作診斷和開始治療。又不能過早的沒有足夠依據的診斷腦癱,以免對家長帶來精神上和物質上沉重負擔。必需用發育的方法作為診斷的基礎,要求兒科醫生、婦幼保健人員有寬厚的生理和病理知識,熟悉兒童運動和智能發育方面的規律,才能儘可能早的認識發育異常,並使用適當的方法直接有效的糾正神經系統的各種缺陷。
父母按照一定方法在家中給孩子做按摩、體操?每日兩次,每次5-15分鐘和強化的主動運動訓練,如按月齡增長做相應的抬頭、拉坐、翻身、坐、爬、站和走等運動,促進運動張力發展。
這樣早產兒腦癱可以減少2/3以上,即使發生腦癱,也可明顯減經。
俯卧抬頭。早產兒滿40周開始俯卧練習,吃奶前1小時,空腹覺醒時,俯卧位用語言和玩具引導小兒抬頭。每次訓練10分鐘,每日訓練4-6次。
母子面對面訓練法。小兒俯卧於母親身上,母親可與小兒對話鼓勵小兒抬頭。
側卧對稱性姿勢。使小兒側卧於床上,雙上肢及雙手保持在軀幹的正中位,此姿勢可控制異常性非對稱性姿勢及異常性的伸肌緊張。
3-4月
俯卧抬頭訓練。繼續讓小兒進行俯卧位抬頭訓練。
翻身。用玩具誘導小兒翻身,幫助小兒翻身時可一手握位小兒的手,另一手在其肩部輕輕地向對側翻身,每日至少練習7-8次。
平衡訓練。將小兒仰卧位放置在被單上,兩位家長分別抓住被單兩頭進行左右搖蕩。每日2-4次。
手口協調性訓練。仰卧位,讓小兒兩手抓雙足放至口,練習手口眼協調性動作。
抓握訓練。將玩具放在中線的位置,誘發小兒的上肢向前伸出、手指分開進行抓握。每日進行7-8次。
5-6月
坐位訓練。小兒雙下肢分開、軀幹前傾,雙上肢前方支撐坐,也可練習靠坐。每日練習5-6次,每次10分鐘。
俯爬。家長可在其前方用玩具逗引,後方抵住小兒足底幫助向前移動。每次5-10分鐘,每日練習7-8次。
主動抓握訓練。小兒坐位,將玩具放在身體前遠近不同的位置,讓小兒練習從遠近、高低不同的地方夠取玩具。每日練習5-6次。每次10分鐘。
7-8月
手膝位爬。用手膝位支撐的姿勢進行爬行訓練。要求每日爬50-100米。
拾取動作訓練。立位扶小兒的雙膝防止膝屈曲,在小兒前面放上玩具,讓其練習彎腰拾取。彎腰的幅度從高到低。從易到難。此動作每日練習2-4次,每次10-30個。
雙手捏取的動作。到7個月左右小兒能夠使用拇指,此時可以給他一些小的玩具,讓其練習使用手指,讓小兒從大把抓握到拇指與其他手指一起使用進行捏的精細動作。
9-12月
扶站、蹲起、獨站和獨行練習。
1、運動功能障礙:運動自我控制能力差,嚴重者雙手不會抓東西,雙腳不會行走,有的甚至不會翻身、坐起,不會站立,不會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2、姿勢障礙:各種姿勢異常,姿勢的穩定性差。如 3個月仍不能頭部豎直,習慣於偏向一側,或者左右前後搖晃等。洗手時不易將拳頭掰開等。
3、智力障礙:智力正常的孩子約佔有 1/4,智力輕度、中度不足的約佔 1/2,重度智力不足的約佔 1/4。
4、語言障礙:語言表達困難,發音不清或口吃等癥狀。
5、視聽覺障礙:以內斜視及對聲音的節奏辨別困難最為多見。
6、牙齒髮育障礙:牙齒質地疏鬆、易折,口面功能障礙,臉部肌肉和舌部肌肉有時痙攣或不協調收縮,咀嚼和吞咽困難,口腔閉合困難以及流口水等。
誤區一:有的家長雖然發現孩子在半歲前有不明原因的哭鬧、吃奶差、過於安靜,以及受驚嚇時出現身體打挺等現象,但只是簡單地認為孩子年齡小,身體弱,是不是感冒了?是不是消化不好?是不是傳染其他疾病了?
誤區二:早產兒的家長見到孩子翻身、趴卧、坐、立、走等運動發育落後於其他的正常同齡兒時,往往會簡單地認為是早產原因造成的,孩子會隨著自然生長發育慢慢地恢復,常常採取“觀望、等待”的態度。
誤區三:家長發現小兒在運動中出現不正常的姿勢時,常常以為是孩子骨骼與肌肉出現了問題,而貽誤了就診時機。
誤區四:一旦經過醫生確診孩子為腦性癱瘓時,家長往往最先採取的態度是盲目地四處求醫,盼望通過常規的“打針、吃藥”來解除患兒的運動功能不良狀態。
機體受損病變的組織會持續釋放出某些特定的細胞因子,稱為趨化因子。距離受損組織較遠的區域,趨化因子的濃度較低,與鄰近受損組織的高濃度形成了濃度梯度。在濃度梯度的引導下,輸入患者體內的BX修復細胞能夠逐漸的向病變區域靠攏、彙集,使病變組織周圍形成相對高濃度的BX修復細胞群體,對病變局部發揮充分的組織修復作用。
腦神經營養葯、肌肉鬆弛葯、活血葯等。包括構築和修復腦組織(細胞)的藥物,如卵磷脂(包含磷脂醯膽鹼、腦磷脂、鞘磷脂等),能修復因外傷、出血、缺氧造成的腦細胞膜損害,保護神經細胞,加快神經興奮傳導,改善學習與記憶功能。
如運動(體育)療法,包括粗大運動、精細運動、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訓練;如爬行、有目的的指認(鼻、耳等)、訓練抓物、持物、起坐、搖擺、扶行(背靠牆、面朝牆)、原地運動(彎腰拾物、抬腳訓練、單腳獨立、原地起跳)、行、跑;再如物理療法,包括神經電刺激療法、溫熱療法、水療法;還有作業療法即能力訓練,現在這種專門化的醫院或診所在城市也有了,經濟條件好的家庭可以選擇,但療效一般。
機器人腦立體定向技術療法:此技術為國家863科研項目的轉化成果,主要用於腦外科微創手術規劃、導航和立體定向,優點是:能迅速、精確地定位顱內病變的部位、大小、體積、形狀、與周圍腦組織關係;能迅速的尋找到最佳手術路徑;能迅速的對顱內病灶進行精確地毀損、調控、修復;
機器人腦立體定向術指利用影像學定位(CT和MRI)和立體定向儀引導,將穿刺針、微電極等顯微器械置入腦內特定靶點。通過記錄電生理、留取組織標本、產生損害灶和神經修復等辦法,診斷和治療中樞神經系統的各種疾病。
1、該方法操作簡單,無需戴笨重的框架;無需漫長的等待;
2、手術痛苦小,可以在清醒狀態下完成手術,術后即可下地行走;
3、手術時間短,大腦圖像重建只需30秒;顱內病灶的三維重建只需20秒,而且可以全方位觀察病灶的位置、體積、大小、與周圍腦組織的比鄰關係;手術路徑規劃只需15秒,20分鐘即可結束手術;手術創傷可以忽略不計,手術風險為0.5%;
4、手術后不留瘢痕;住院8天即可出院。
BC腦細胞介入修復療法的研製是從分子基因學、細胞病理學、納米藥理學、生物物理學、分子免疫學、醫學心理學等多種學科出發,立體綜合地治療腦癱。腦細胞滲透修復后能把神經元補充缺損神經元,並促進小兒腦組織中的神經細胞分化發揮功能,恢復腦神經的正常生長發育,改善大腦的認知功能障礙,為腦癱患者兒進一步康復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並且年齡越小,再構成代償能力越強,治療的可能性就越大。
(1)與患兒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定專人進行護理,只有互相信任和尊重,患兒才能真實而詳細地反映自己存在的心理問題,積極配合治療,提高治療效果。
2)護理人員可採用交談、問答及特定、有效的量表或問卷,對患兒及其親屬進行心理測試,以了解患兒及其親屬的心理、行為問題所在,根據患兒存在的心理問題採取相應的護理措施。
3)護士應經常巡視病房,多與患兒交流溝通,鼓勵患兒多與他人交往,不要理會社會上對腦癱患者的誤解及歧視,消除恐懼心理,鍛煉社交能力,教育患兒通過鍛煉照樣可以自食其力,長大后要做一個身殘志堅的人。
(4)指導家長幫助患兒克服依賴心理,不要什麼事都替患兒去做,能自己做的盡量讓患兒自己去做,培養其獨立意識,使其生活能夠自理,減輕家長負擔。
(5)與患兒交流要耐心、細心、語調輕柔、語速放慢、使用簡單明確的語言及耐心、充分地傾聽,盡量解答患兒提出的問題。
(6)多安慰和鼓勵患兒,少批評,患兒有了某些進步,護士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
(7)協助家長正確地教育和引導患兒,盡量克服心理障礙,使患兒的身心都向健康的方向發展。
(8)指導家長多與患兒交流、溝通,告訴家長腦癱患兒的康復是一個長期乃至終生的過程,光靠訓練人員的訓練是遠遠不夠的,家長的幫助在腦癱患兒的康復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認知功能差的患兒一定要指導家長配合訓練人員在業餘時間對患兒進行教育和訓練,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出生前的預防
1.實行婚前保健:對準備結婚的男女雙方進行性衛生、生育和遺傳病知識的指導;有關婚配、生育等問題的諮詢及男女雙方可能患影響結婚和生育的疾病進行醫學檢查,提出醫學意見。
2.搞好孕期保健:定期產前檢查;增加營養;防止感染性疾病的發生等。
(二)圍產期的預防
1.避免早產和低體重兒的出生。
2.預防窒息和顱內出血。
3.防治高膽紅素血症。
(三)出生后的預防
1.防止感染性疾病的發生:
1)實行住院分娩。
2)注意保護新生兒的皮膚。
3)保持新生兒臍部的乾燥、清潔。
4)密切觀察黃疸的消長。
5)注意觀察前囟。
6)實行母乳餵養。
2.預防高熱驚厥的發生。
1.頭部控制的訓練:嬰幼兒發育期學會抬頭是學會其它活動的主要前提。訓練時可扶住患兒頭部兩側,使頭部能穩定地保持在直立的正中位。在坐位的大部分時間,頭部習慣於保持正確的姿勢時,可使患兒軀幹前傾,兩側傾斜,讓他學會頭部的控制,保持頭部穩定。
2.上肢和手的功能訓練:最好在一個穩定的姿勢下進行,著重是糾正腦癱患兒上肢的痙攣模式。可一手抓住患兒肘的外側,一手握住患兒的手,將他的手臂上舉和外展。使肩外旋和肘伸直,掌心向上。鼓勵患兒將他的雙手拿到胸前,玩耍手指,抓握各種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玩具。
3.下肢鍛煉:a.赤足在體操鏡前行走,或踏著地上2條平行線行走;b.下蹲運動、跳躍運動、單腿站立運動、膝關節伸屈運動、足背伸運動;c.在平衡木上鍛煉行走。某些類型的患者需要家屬協助或配下肢的支具鍛煉;d.流口水者鍛煉吞咽運動每天百次,語言障礙者從最簡單的語句開始鍛煉說話,特別注意在音樂的配合下練習高聲唱歌,腦癱病人學習鍛煉唱歌確能改善語言和智力。
4.進食訓練:應鼓勵患兒獨立進食,這對改善患兒手的靈巧性和上肢的運動能力十分有益。吞咽功能良好的患兒,進食訓練最好在坐位進行。手抓握能力差的患兒,可使用輔助器具進食。
5.穿脫衣物訓練:此訓練是為了使患兒能夠逐步做到自己穿脫衣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6.平衡和協調運動訓練:平衡能力和協調性是運動穩定的前提。可利用平衡板,球,滾筒等器具進行訓練。通過訓練可促使患兒及時調整姿態,提高反應能力和控制頭,頸,軀幹和平衡和協調運動的能力。
在對小孩進行康復訓練時,家長要有耐心,小孩要用心(配合),醫生要有決心,一心一意小兒的恢復指日可待。家長要用語言來引導,因為腦癱患兒的信息反饋慢,大量時間證明,哪位家長一邊訓練,一邊用語言來刺激效果就很明顯,同時語言、智力都能提高。
在給小兒腦癱患者餵食時腦癱患兒的姿勢是頭部後仰,那麼全身肌肉肌張力升高、痙攣,姿勢不對稱。這樣,吞咽動作肯定不能很好地完成。
小兒腦癱患者在母親的懷裡處於半卧位,患兒的頭部擱在母親的胳膊肘上,肩背部由母親的前臂承托,患兒的雙手被放在身體的前面,整個身體姿勢顯得相對對稱,這樣患兒全身的肌張力可相對正常些,餵食也就比較容易進行。
如果小兒腦癱患者已具有一定的頭部控制能力和軀幹直立能力,母親可以讓患兒坐在自己的一條大腿上,患兒的膝關節屈曲並擱在母親的另一條大腿上。
為了使患兒的膝關節也保持充分的屈曲,母親的一隻腳下可墊置1~2塊木板。母親的一隻手可以根據需要扶助患兒的肩部或者髖部。這樣的姿勢既有利於餵食,又有利於正確姿勢的發育。
早產兒腦癱日常調理的最終目的是使早產兒腦癱患兒的各項生存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復或代償,重建部分肢體功能,降低其殘障程度,改善生存質量;以解除或減少家人及社會負擔。早產兒腦癱要想做好日常護理,需要注意以下幾點護理原則:
室內環境:室內保持空氣新鮮,陽光充足,通風良好,溫度適宜。定期用紫外線照射消毒,地面經常用消毒液拖檫,保證兒童腦癱患兒室內的清潔衛生。
注意安全:兒童腦癱患兒因發育遲緩,各種動作的發育均遲於同期的健康兒童,行動不便。故應有專人守護。注意安全,以免造成意外傷害。
清潔衛生:搞好腦癱患兒的清潔衛生,定期洗浴,並及時更換衣服、床單、被褥等。腦癱日常護理對清潔要求格外嚴格,家長們不容忽視。
飲食護理:需供給高熱量、高蛋白及富有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對獨立進食困難兒應進行飲食訓練,在餵食時,切勿在患兒牙齒緊咬情況下將匙硬行抽出,以防損傷牙齒。餵食時應保持患兒頭處於中線位,患兒頭後仰進食可致異物吸入。要讓患兒學習進食動作,儘早脫離他人餵食的境地。如患兒進食的熱量無法保證,可進行鼻飼。
皮膚護理:病情嚴重和不能保持坐位的腦癱患兒往往長時間卧床,側卧位適合各種腦癱患兒,護理人員常幫助患兒翻身,白天盡量減少卧床時間。及時清理大小便,保持皮膚清潔,防止褥瘡發生或繼發其他感染。
功能訓練:癱瘓患兒大腦病損是靜止的,但所造成的神經功能缺陷並非永遠固定不變。如不早期進行恰當治療,異常姿勢和運動模式會固定下來,同時還會造成肌腱攣縮,骨、關節畸形,進而加重了智力障礙。嬰幼兒腦組織可塑性大、代償能力強,若康復治療措施恰當,可獲最佳效果。對癱瘓的肢體應保持功能位,並進行被動或主動運動,促進肌肉、關節活動和改善肌張力。還可配合推拿、按摩、針刺及理療。嚴重肢體畸形者 5歲后可考慮手術矯形。對伴有語言障礙的患兒,應按正常兒童語言發育的規律進行訓練,尤其 0~ 6歲是學習語言的關鍵期,平時要給患兒豐富的語言刺激,鼓勵患兒發聲、矯正發聲異常,並持之以恆地進行語言訓練,以增強患兒對社會生活的適應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