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肺炎鏈球菌腦膜炎
小兒肺炎鏈球菌腦膜炎
肺炎鏈球菌腦膜炎在嬰兒期較多見,新生兒也可發病。肺炎鏈球菌腦膜炎的發病率僅次於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常繼發於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肺炎、鼻竇炎、乳突炎、敗血症和顱腦外傷。在兒童脾切除術后、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長期應用免疫抑製劑等情況下,肺炎鏈球菌腦膜炎可多次發作。
病原菌為肺炎鏈球菌,其血清分型有83種。Ⅰ、Ⅱ、Ⅲ型致病力強,其餘各型致病力弱或無致病力,多為上呼吸道寄生菌。大多為散發,與患者的日常接觸一般不增加發病的危險性。
1.腦膜刺激征 在肺炎流行季節,出現腦膜刺激征。在肺炎球菌腦膜炎發病後不久,即易出現昏迷和驚厥。 2.其他特點 除具有細菌性腦膜炎的臨床表現外,還有以下特點: (1)病情較重 患者病情一般較重,易發生頻繁驚厥,重者昏迷。 (2)病程易遷延 病程易遷延和反覆再發。 (3)常見併發症 有硬膜下積液,積膿,腦膿腫,腦積水。 (4)腦神經損害 腦神經損害佔50%,常累及動眼神經、面神經。 (5)病原檢測 有些病例腦脊液混濁程度並不嚴重,甚至僅稍發渾,細胞數亦只有數百,但塗片染色鏡下可見大量肺炎鏈球菌,提示病勢嚴重表現,在未見細菌的情況下,應用PCR檢測肺炎鏈球菌特異性DNA,可明確診斷。 3.易多次複發或再發 容易多次複發或再發,可出現幾次,十幾次甚至幾十次。
1.腦脊液檢查 重症或晚期病例,椎管內膿液黏稠,不易流出,腰穿時若針尖已進入脊椎腔仍不見腦脊液流出,可注入少量生理鹽水反覆沖洗,並對洗出液進行常規檢查和細菌培養,有些病例腦脊液混濁程度並不嚴重,甚至僅稍發渾,細胞數亦只有數百,但塗片染色鏡下可見大量肺炎鏈球菌,提示病勢嚴重。 2.抗原檢測 在未見細菌的情況下,應用PCR檢測肺炎鏈球菌特異性DNA,可明確診斷。 3.血象檢查 外周血象有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計數顯著增高。
根據病史、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可以確診。
1.抗生素治療 主張使用大劑量青霉素,以選用青霉素鈉鹽為宜。一般也不主張鞘內注葯。當患兒對青霉素過敏或細菌對青霉素耐葯時,應依葯敏試驗選擇藥物,如氯黴素或三代頭孢菌素。對複發病例有主張用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與氯黴素聯合治療,若細菌耐葯,則可選用三代頭孢菌素或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黴素)、萬古黴素。萬古黴素靜脈滴注,用於治療耐青霉素的肺炎鏈球菌已取得良好療效。抗生素用至腦脊液完全正常后兩周左右停用,全部療程需3周以上。治療順利時,無須反覆作腰穿檢查腦脊液。若合併腦室管膜炎,還可考慮腦室穿刺注葯,盡一切可能積極治療。 2.抑制炎性遞質的合成、釋放和活性(1)皮質類固醇激素的應用 對實驗性肺炎球菌腦膜炎的觀察證明,地塞米松能減輕顱內壓,減少腦的水含量和腦脊液中乳酸和地諾前列酮(前列腺素E2,PGE2)濃度,減少血漿蛋白進入腦脊液。其抗炎機制是減少腫瘤壞死因子的生成。 (2)非類固醇抗炎葯 如吲哚美辛、雙氯芬酸等,主要作用是抑制花生四烯酸轉化為具有生物活性的PGE2,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謝中的環加氧酶的活性。降低腦脊液中PGE2和蛋白質的濃度,減輕腦水腫。己酮可可鹼可降低中性粒細胞的黏附作用,減少中性粒細胞超氧化物的產生,抑制腫瘤壞死因子釋放。 3.同時治療原發病 應同時治療中耳炎、乳突炎、顱腦外傷等原發病,對複發性腦膜炎應找出原因,達到徹底根治。患兒應卧床休息,要供給足量水分。除腦性低鈉血症外,一般發生嚴重電解質紊亂者較少。因此,嬰幼兒輸液可給維持液或其他1/3張液體。必須防止補入過多液體,以免發生腦水腫而加重病情。但若僅補入無鹽溶液,即使並未過量,亦易引起水中毒。患兒就診時或在治療過程中,若有頻繁驚厥或顱內壓增高,必須做緊急處理。頻繁驚厥如不控制,將引起腦缺氧及呼吸衰竭。對顱內壓增高者應用脫水療法。若因硬腦膜下積液較多,而發生顱內壓增高時,應及時做硬腦膜下腔穿刺放液減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