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縣專區

廣東省梅州市的前身

梅縣專區,即今廣東省梅州市的前身,1965年7月,設立梅縣專區,原興梅專區7縣從汕頭專區分出,歸屬梅縣專區,后改為梅縣地區;1979年3月,原梅縣所轄之梅州鎮由區級升格為縣級稱梅州市,梅縣地區轄7縣1市;1983年6月,梅州市與梅縣合併改為梅縣市,梅縣地區由所轄7縣1市改為6縣1市;1988年1月,廣東實行市管縣體制,梅縣地區改為梅州市,轄原興梅7縣及新划縣級區梅江區,共7縣1區。

歷史沿革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軍略取南越陸梁地,設立象郡(郡治設在今廣西崇左)、桂林郡(郡治設在今廣西桂平)和南海郡(郡治設在今廣州)。今梅州地域,隸屬南海郡。
秦末至西漢初年,南越守將趙佗乘中原戰亂,自立南越國。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南越王趙佗設立揭陽縣,今梅州大部地區屬揭陽縣地域。漢武帝平定南越后,梅州仍隸屬於南海郡揭陽縣。
西漢末,王莽篡位后改國號為新,揭陽縣改為“南海縣”。東漢初恢復揭陽縣舊稱。
東晉咸和六年(331年),析南海郡龍川縣地設立興寧縣,隸屬東官郡,為梅州最早建置的縣。其地域包括今興寧、五華兩縣全境和龍川縣東部、紫金縣的東北部地區。縣治在今五華縣華城鎮紫金山的雷公墩。永和三年(347年),分龍川縣地置雷鄉縣,後來併入興寧縣。義熙九年(413年),以東官郡五營地立義招縣,縣治設在今大埔湖寮古城村。
南齊永明元年(483年),析興寧部分地域,即今興寧縣轄境,設置齊昌縣,縣治設在洪塘坪(即今興寧縣城北五里的楓林坪),興寧縣仍保留以今五華縣範圍為轄境,縣治設於華城雷公墩。同年,析晉時海陽、義招設立程鄉縣(今梅縣),是以紀念鄉賢程曼(今平遠縣人)而得名,隸屬義安郡。此為梅縣建置之始,縣治在西城外曾井附近,縣轄面積5000多平方公里。
南朝梁、陳時期(502~589年),郡、州、縣廢置混雜,義安郡改曰瀛州,義招屬東陽州,又屬瀛州。陳時罷瀛州,復置義安郡,義招縣屬義安郡。程鄉廢置,屬地多歸義招。
梁天監年間(502~519年),廢齊昌及雷鄉兩縣,併入興寧縣,縣治由雷公墩遷至佗城(今龍川老隆)。
隋朝開皇十年(590年),廢義安郡,撤銷程鄉縣,設置義安縣,原程鄉縣境為其所轄。開皇十一年(591),復置程鄉縣,縣治設於今梅城西區更樓下,隸屬潮州。撤銷龍川縣建置,置龍川郡,興寧縣隸屬龍川郡。大業三年(607年),潮州複名為義安郡,復置程鄉縣,隸屬義安郡,縣治在今梅城西區更樓下。與此同時,義招縣更名為萬川縣,隸屬義安郡,縣治湖寮(今大埔湖寮鎮)。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復改義安郡為潮州。萬川縣併入潮州海陽縣,程鄉縣隸屬嶺南道潮州管轄,此後在唐代近300年的時間裡,程鄉歸潮州管轄。武德五年(622),原併入興寧縣的齊昌縣故地劃出,復置齊昌縣,縣治仍設於今興寧城北五里處洪塘坪。武德年間,龍川郡改名循州,興寧縣隸屬循州。貞觀元年(627年),廢齊昌縣設寧昌驛,歸興寧縣屬。天授二年(691年),將南朝天監年間併入興寧的今龍川縣地,復置雷鄉縣,興寧縣保留東晉時所划轄境,縣治由佗城遷回華城雷公墩。開元二十二年(734年),程鄉縣改屬福建經略使潮州管治。天寶年間(742~751年),循州更名為海豐郡,興寧隸屬海豐郡,程鄉復隸嶺南道潮州。乾元元年(758),海豐郡複名循州。興寧隸屬循州。
五代十國(907~960年)南漢乾亨元年(917年),廢雷鄉縣,恢復龍川縣建置,循州府治移至龍川,興寧隸屬循州。同年,原齊昌縣址置齊昌府,轄興寧一縣,府治設洪塘坪。南漢王劉遣其子洪弼鎮守,並封為齊王。興寧與廣州(興王府)是嶺南首批設府的地區。南漢乾和三年(945年),程鄉縣(今梅縣)從潮州分出,升為敬州,領程鄉一縣。據《廣東通志》載:宋避諱,寫敬作恭,非南漢有二州名,稱恭或稱敬實同一州名。
北宋開寶四年(971年),宋太祖滅南漢,因敬州犯宋太祖祖父趙敬之諱,改敬州為梅州,領程鄉一縣,州境東西相距119公里,南北相距105公里。州治設於三桂坊(今梅城仲元東、西路銜接處)。隸屬廣南東路。皇祐四年(1052年),梅州開始築土城,周圍450餘丈(合今1383餘米)。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劃出興寧江(今五華河)及右別溪(今琴江)經流地,設置長樂縣(今五華),計2000戶。以原齊昌縣地為興寧縣,有4000戶。興寧、長樂同隸屬於循州。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廢梅州復置程鄉縣。元豐五年(1082),復稱梅州,領程鄉一縣。
南宋紹興六年,又廢梅州為程鄉縣,仍帶程江軍事。紹興十四年,復為梅州,領程鄉縣。紹興十九年,長樂縣治由長樂鎮遷九龍崗(大壩七都圍)。
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設置梅州路總管府,隸屬於江西行中書省廣東道宣慰司。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撤銷梅州路總管府,復為梅州。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長樂縣治由九龍崗(大壩七都圍)遷回長樂鎮(今華城)。成宗元貞元年(1295年),梅州改屬潮循道。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明將廖永忠朱亮祖等率部由福建乘船攻入潮州。潮、梅二州歸順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撤銷循州。長樂、興寧改屬惠州府。撤銷梅州,恢復程鄉縣。改潮州路為潮州府,潮州府統轄海陽、潮陽、揭陽、程鄉4個縣。
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程鄉縣升格為直隸嘉應州,隸屬廣東省。轄地包括程鄉、平遠、鎮平及以前為惠州府所統的興寧、長樂五縣,稱為“嘉應五屬”。嘉慶十二年(1807),升嘉應州為嘉應府。嘉慶十七年,復為嘉應州,仍領興寧、長樂、平遠、鎮平四縣。宣統三年(1911),嘉應州複名梅州。
民國元年(1912),嘉應州複名梅州。隨後廢除州府制,梅州改稱梅縣。民國3年(1914年),長樂縣改名為五華縣,縣治長樂鎮易名為華城鎮,鎮平縣改名為蕉嶺縣。廣東推行北洋政府的《劃一現行各省地方政府官廳組織令》,廢府(州、廳),實行省、道、縣三級政權制。設潮循道,道治設在汕頭。梅縣、興寧、五華、豐順、大埔、平遠、蕉嶺縣為其轄屬。民國14年,廣東省政府設立東江行政公署,民國15年更名為粵東區綏靖公署,梅州各縣歸其管轄。民國25年,依照《廣東省地方自治改進大綱》,撤銷粵東區綏靖公署,設立廣東省第六行政督察區,轄興寧、梅縣、五華、平遠、蕉嶺、大埔、龍川、和平、連平9個縣。豐順縣歸第五行政督察區。民國38年改第六行政督察區為第九行政督察區,其區劃範圍仍含梅縣、興寧、五華、大埔、蕉嶺、平遠等縣。第五行政督察區改為第六行政督察區,豐順縣歸第六行政督察區。
1949年12月,豐順縣從潮汕區劃入興梅專區,興梅專區的行政區劃為7個縣。1952年蕉嶺縣與平遠縣合併稱為蕉平縣,后改蕉嶺縣。1954年土地改革結束后,蕉、平兩縣復舊分設。
1958年11月,撤銷蕉嶺縣,將蕉嶺縣行政區域劃歸梅縣;撤銷平遠縣,將平遠縣行政區域劃歸興寧縣;撤銷豐順縣,將豐順縣的東片隍等4個公社併入大埔縣,其西片湯坑等6個公社划入揭陽縣。1961年1月5日,恢復豐順、平遠縣,將划給大埔、揭陽縣的原豐順縣行政區域仍歸豐順縣,將划給興寧縣的原平遠縣行政區域仍歸平遠縣。1961年3月,恢復蕉嶺縣,將划給梅縣的蕉嶺縣行政區域仍歸蕉嶺縣。
1965年6月,成立梅縣專署,管轄梅縣、興寧、五華、豐順、大埔、蕉嶺、平遠7縣。1979年以梅州鎮及其附近的東郊、西郊、江南3個公社的行政區域範圍設立縣級梅州市。梅縣地區的行政區域範圍增至7縣1市。1983年梅縣與梅州市合併為梅縣市,梅縣地區行政區域為6縣1市。1988年3月,梅縣地區改為梅州市,同時將梅縣市分設梅縣和梅江區。至此,梅州市轄梅縣、興寧、五華、豐順、大埔、蕉嶺、平遠、梅江區共7縣1區。

行政區劃


1990年梅縣專區(梅州市)各縣(區)行政區劃表(單位:個)
縣(區)別鄉、鎮政府名稱居委會管理區村委會
梅江區鄉稱東郊、西郊、城北街道辦事處東山、金山、城西、江南、五洲324662803
鎮稱三角、長沙
梅縣鄉稱程江、松南、松東、松北、徑義、扶大、三鄉720313934403
鎮稱城東、石扇、梅西、大坪、石坑、南口、瑤上、畲江、水車、梅南、西陽、白宮、丙村、雁洋、白渡、松源、隆文、桃堯、荷泗、鬆口
蕉嶺縣鄉稱興福、長潭、徐溪、藍坊、高思、南磜、北磜75597131
鎮稱蕉城、廣福、文福、三圳、新鋪
大埔縣鄉稱青溪、長治、英雅、銀江、洲瑞、古野、平原、雙溪、岩上、大東1010262571693
鎮稱湖寮、高陂、茶陽、大麻、三河、西河、楓朗、百侯、桃源、光德
豐順縣鄉稱附城、東聯、北斗、上八、下八、建橋、龍崗、仙洞、東、茶背、大龍華、徑門、潭山、小勝1410162591247
鎮稱湯坑、豐良、隍、黃金、潭江、砂田、潘田、湯西、湯南、埔寨
五華縣鄉稱大田、中興、新橋、錫坑、油田、文葵、大都、橋江、登畲、小都1020344005480
鎮稱水寨、河東、大壩、轉水、華城、岐嶺、潭下、雙頭、長布、周江、橫陂、郭田、雙華、平南、安流、棉洋、梅林、華陽、龍村、硝芳
興寧縣鄉稱寧中、福興、徑南、下堡、坪洋、宋聲、葉南722584745891
鎮稱興城、龍田、羅崗、羅浮、黃槐、黃陂、崗背、合水、石馬、大坪、葉塘、新陂、寧新、徑心、泥陂、水口、刁坊、寧塘、瀝陂、新圩、龍北、永和
平遠縣鄉稱差干、黃畲、中行、河頭、上舉、泗水、壩頭、熱柘、長田、超竹、茅坪11571521337
鎮稱大柘、石正、東石、仁居、八尺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梅縣專區(梅州市),位於廣東省東北部,地理位置座標為東經115°18′~116°56′,北緯23°23′~24°56′之間。在閩、粵、贛三省交界處。地處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線分界處,以大埔縣茶陽經梅縣鬆口、蕉嶺縣蕉城、平遠縣石正、興寧縣崗背為分界線,分界線以北為中亞熱帶區,以南為南亞熱帶區。
梅縣專區轄梅江區、梅縣、蕉嶺、大埔、豐順、五華、興寧、平遠縣共1區7縣。全市總面積15836平方公里。市境東北部連接福建省武平、上杭永定、平和縣;西部和西北部連接江西省尋烏、會昌縣和本省河源市的龍川、紫金、東源縣;東南鄰揭陽市的榕城區、揭西縣、潮州市郊區、汕尾市的陸河縣、潮州市的饒平縣。
1990年梅州是轄各縣(基本)情況表
縣(區)別總面積(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畝)總戶數總人口鎮(鄉)數社會總產值(萬元)
縣(區)人民
政府所在地
梅江區32349215482812295965148282江北仲元路
梅縣267835989912656457302827153446梅江區江南
蕉嶺縣957115441520232098501253485蕉城鎮
大埔縣24762128851042294805132067599湖寮鎮
豐順縣26912863441185175744812471595湯坑鎮
五華縣322649063918870010174603095115水寨鎮
興寧縣2105455820222320102182229149344興城鎮
平遠縣1380152806505282286751641118大柘鎮
合計1583621230499111624335425163779984

經濟


建國后,廣大勞動人民翻了身,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了土地改革、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生產關係的深刻變革,推動著生產力的解放。梅州人民以艱苦創業的精神,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使全市國民經濟進入全面發展時期,特別是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全市國民經濟取得了更大的發展,經濟實力明顯增強。
1990年,梅州市國內生產總值421652萬元(當年價,下同),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比1949年增長11.27倍,年均增長6.3%;人均國內生產總值982元,比1949年增長4.6倍,年均增長4.3%;社會總產值779984萬元,比1949年增長14.8倍,年均增長7%,其中工農業總產值634956萬元,比1949年增長13.9倍,年均增長6.8%;國民收入368541萬元,比1949年增長9.9倍,年均增長6%。
建國后梅州市主要年份國內生產總值、社會總產值、國民收入表
表9—2計算單位:萬元、%
指標1949年1957年1965年1978年1990年年均增長率(%)
絕對值占%絕對值占%絕對值占%絕對值占%絕對值占%49-57年-65年-78年-90年49-90年
一、國內生產總值97821002110410030748100819821004216521008.152.964.888.96.3
其中:第一產業751176.81297261.51872660.94007748.917393741.35.62.52.455.64
第二產業9129.3350616.6483515.72281927.814385434.112.43.511.71211.44
第三產業135913.9462621.9718723.41908623.310386124.614.545.1108
二、社會總產值14446100333131004750510013330010077998410092.75.410.37
其中:農業1018770.51759552.82513652.95588841.924288631.15.72.32.55.43.9
工業237516.4837925.211843255549241.639207050.3173.811.613.211.5
建築業9702.9965247693.6610327.810.316.5
運輸、郵電業4453333910547611.578335.938700526.44.50.28.98.3
商業、飲食業1439103030940858.693187452965.87.823.98.35.5
三、國民收入93161001972310028470100725511003685411007.92.84.58.66
其中:農業74378012844651895566.63968054.71716546.6
工業95010.1335217440515.52219630.613081035.5
建築業2911.5289115262.1206035.6
運輸、郵電業2092.2156882574938385.3184185
商業、飲食業7207.716678.522477.953117.3270547.3
註:國內生產總值、社會總產值、國民收入以當年價格計算,增長率按可比口徑計算

商業供銷發展

建國后,黨和政府領導和扶持國營商業和供銷合作事業發展,開拓物資經營,發展對外貿易,並對私營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國營商業和供銷合作社成為商品流通的主渠道。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市場出現多種經濟成份,多條流通渠道,多種經營方式的新體系,改變了過去國合經營,流通不暢,封閉式經營體制,國營、集體、聯營、個體積極參與市場競爭,商品豐富,品種齊全,購銷活躍,市場繁榮。

財政金融

建國初,興梅專區和各縣設立財政、稅務機構,各區(鄉鎮)設置稅務所;編製地區財政收支預算,做好綜合平衡和決算;建立、修正、改革、簡併、完善稅收制度;調整各個時期的稅種稅目,加強財政監督和稅收征、管、查,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籌集資金,發揮國家財政稅收的職能作用。
1950~1990年,全市財政總收入299022.65萬元,其中1950年672.71萬元,1990年增至32240萬元,比1950年增長48倍,年均遞增10.2%;財政總支出392354.5萬元,其中1950年241.12萬元,1990年增至51551.9萬元,比1950年增長212.8倍,年均遞增14.4%。稅收入庫270316萬元,其中1950年500萬元,1990年增至34806萬元,比1950年增加68.61倍。
金融事業。50年代初,興梅專區和各縣設立中國人民銀行。1950年4月,國家發行人民幣,1955年3月,發行新人民幣,收回舊幣。1952年開始建立農村信用合作社。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保險公司、建設銀行隨之分設,在“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期間,進行合併、裁撤。80年代,深化體制改革后,形成“六大行司”金融新體系;信貸業務不斷擴大,服務項目應時而生,存、儲、放、匯業務,佔領梅州金融市場,為全市工業、農業、交通、商業的生產、流通和固定資產投資、技術改造等提供了必要的資金,促進了梅州經濟發展。
1990年末,全市城鄉儲蓄存款餘額196441萬元,分別比1950年、1980年、1985年增長28062倍、20.96倍和3.7倍;貸款餘額303380萬元,分別比1952年、1980年、1985年增長1242.3倍、4.69倍和1.49倍。“七五”時期,全市外匯收入15530萬美元,外匯支出7294萬美元,分別比“六五”時期增長4.6%和161.5%。

對外貿易

梅州物產豐富、華僑眾多。在商周時代,已有陶瓷製作。唐宋時期,青瓷已運銷東南亞等地。清末民初,通過華僑、港澳同胞將地產農副土特產品、手工業品銷往南洋各埠。民國時期,華僑、水客與海外貿易往來逐增。美國美孚洋行和英國商人也曾在豐順、興寧等縣設點收購礦砂,銷往東南亞、港澳、日本和美、英等地。
50~60年代,梅縣地區的出口商品由汕頭、廣州等地口岸公司直接委託供銷社或國營商業收購。1972年梅縣地區成立對外貿易機構后,建立了出口商品生產基地,逐步擴大自營出口業務,對外貿易日益增多。在此期間,一些華人、華僑和港澳同胞熱愛故土,在梅縣、大埔、興寧等城鎮興建華僑大廈、華僑戲院、華僑造紙廠、松香廠、玻璃廠、醫院、辦小水電等,擴大了外經貿往來。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梅縣地區對外經濟貿易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地區和縣先後建立外經機構,積極開展外經貿業務,加強外經貿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創造優惠、方便、靈活、穩定的投資環境,推動對外經濟貿易、技術的交流與合作的深入開展。同時地區外經貿部門在汕頭、深圳、揭陽、新塘等地建立出口口岸,與世界上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建立了貿易關係。
1979~1990年,全市外貿收購品種17大類、126個品種,收購總額18億8138.7萬元,比1966~1978年的31068萬元增長5.05倍,其中1990年收購32230.11萬元,比1978年增長5.51倍;外貿出口總額27189.43萬美元,其中1990年出口4534.33萬美元,比1978年增長43倍。

興修水利

新中國成立后,各級人民政府大力組織人民群眾進行水利建設。建國初期,組織民眾修復原有水利設施,興建一批引灌工程,並開始整修河堤。1953年轉向灌溉排澇工程建設,至1957年共新建防洪堤91座、253.2公里長,引水工程6075宗,蓄水工程2015宗。1958年貫徹以“蓄水為主,小型為主,社隊自辦為主”的方針,其中動工興建了興寧縣合水,梅縣梅西、將軍閣、溪峰等大中型水庫。興寧縣開始整治寧江水系,梅縣興建紅星、官坪等5大堤圍,豐順縣興建九九曲和湯南聯堤。至1965年共完成引水工程4054宗,蓄水工程2590宗,電動灌溉31站,小型水電站73座,裝機容量6333千瓦,防洪工程204宗、長233.5公里。因在短期間興建工程過多,急於求成,工程質量不高,在1959年2月特大暴雨中,使梅西、將軍閣、溪峰三座中型水庫出現失誤,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間,繼續對梅江及其支流和梅潭河、豐良河、榕江北河進行治理。在韓江主河道兩岸修築防洪排澇工程,繼續興建一大批蓄、引水工程。在缺電地區發動群眾貫徹“自建、自管、自用”的方針,積極興辦小水電。10年間裝機容量由6592千瓦發展到65406千瓦;建成大中小型蓄水工程4783宗,庫容5863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35.29萬畝;引水工程818宗,灌溉面積5.18萬畝;電動灌溉站240座,灌溉農田2.94萬畝。新建梅縣畲江、水車,大埔縣陂寨、烏槎、三洲,豐順縣東,蕉嶺縣福嶺、矮嶺,興寧縣寧江等防洪排澇工程,共整修堤防171條,222公里長。興建電動排澇工程76宗。

交通郵電

交通事業
建國后至1990年,全市通車公路已達3126公里,是1949年621.9公里的5倍。所有鄉鎮均通了汽車,形成了一個以市區為中心,輻射市內各縣、鄉鎮,連接廣州和深圳、汕頭等經濟特區以及通往江西、福建的公路網路。營運車輛也由1949年41個私人行車公司所擁有的304輛,增至1990年國營、集體、私人所擁有的60426輛,運送旅客3058萬人次,貨運量1447萬噸。
鐵路運輸始於1961年9月1日正式通車的興合鐵路,后與1964年10月建成通車的梅四鐵路和1970年10月建成通車的興老鐵路相連接,成為梅隆鐵路。梅隆鐵路是為解決四望嶂煤炭外運而修建的窄軌鐵路,它東起梅縣東山港,西至龍川縣的老隆港,途經梅江區、梅縣、興寧、五華、龍川等4縣1區24個鄉鎮。正線長172.38公里,專線長37.74公里,由陸路貫通是韓江與東江兩江水運的重要通道。80年代,增加平遠尖山、梅縣石坑、興寧鐵山嶂的鐵礦運輸。從1970年10月開始營運以來,共運送旅客1281萬人次,運貨物2019萬噸。其中煤炭1705萬噸、鐵礦石117萬噸。
航空運輸自1979年2月始,借用興寧軍用機場及其導航設備開闢興寧至廣州往返民航線,1987年9月,梅縣機場建成通航后,民航站設在梅縣。梅縣至廣州航線,原每周四航班,1990年增為每天一航班。1990年12月開通梅縣至香港往返航線,每周三航班。
郵電事業
建國后,各級人民政府重視郵電事業發展,1959年開通廣州至梅縣汽車郵路,1971年開始農村摩托車投郵。至1990年底,全市郵路總長18722公里,其中自辦汽車郵路687公里,委辦汽車郵路3093公里,摩托車郵路56公里,水道郵路124公里,自行車郵路13700公里,步班郵路1112公里。農村投遞路線總長為1470公里。
電信在建國初由各縣城開辦電報業務,1952年增至11個營業處開辦電報業務,60年代大多數支局開辦了電報業務。1990年有線報路達32條,在傳輸方式上有明線載波電路、電纜電路、幻線電路等。通報方式有自動張報、傳真電路、話線等。1952年在興寧開始設立無線電台,開通短波無線電路,1959年後,大埔、梅縣、五華、豐順相繼設立無線電台,1965年改設梅縣至各縣和廣州共7條線路,1990年增開梅縣至汕頭微波電傳自動張報電站一條。發報設備不斷更新,1950年有自動收發報機,1952年在梅縣開始使用莫爾斯收發報機,1985年興寧始有載波電報機,1960年開始使用電傳打字機,1985年在梅縣、興寧始用中文自動解碼機,並有收、發訊機9部和23部。至1990年,各縣共有電報真跡機17部,收訊機2部,發訊機20部。電報業務1990年比1952年增長14.85倍。
電話在從建國前的長途電話、市內電話、農村電話並席使用,至建國后的逐項規劃和發展。市內電話,1955年開始架設市內電纜,1986年市內各縣已實現城區電話自動化。梅縣、興寧分別於1987年、1989年開通小程式控制機。至1990年全市市內電話總容量為4.1萬門,其中程式控制1.3萬門。
以縣城為中心聯通鄉鎮農村用戶的農村電話,由1949年全市公有930門電話交換機、857戶用戶、1584.1公里線路,發展至1990年,有磁石交換機28510門、縱橫制自動電話9000門。有磁石單機16917部、自動單機4786部,線路8908桿公里,16776對公里,電纜347.6波長公里,還有載波電話終端機單路20部、三路156部、十二路42部,農村電話用戶15200戶,其中專業戶和私人安裝的有6962戶。全市2045個管理區,有1814個裝有電話,佔88.7%。
長途電話則自1950年修複線路並將單線迴路改雙線迴路,1953年全市已建成長途通訊電路45條,1981年開通半自動電路5條。至1990年,全市長途電路已達550條,其中有線244條,微波306條。長話設備也自建國前使用的磁石式人工長途交換機,至1990年梅州市和興寧縣開通數字程式控制交換機,用戶可與國內外620個大中城市直接通話,形成了一個以市區為中心的市內電話、農村電話、長途電話、有線電報、無線電報等現代通信網路。

城區建設


建國后,隨著工農業生產發展,人口逐年增加,推動著城鄉建設事業的發展,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梅州市城鄉建設步入新的發展時期。1990年,全市7縣1區城市建成面積由1980年的12.43平方公里增至25.9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16.94萬人增至32.98萬人。
城市市政設施日臻完善,城區道路總長由56公里增至134.26公里,道路面積190萬平方米,路面質量也顯著提高。
城區供水能力由2萬立方米/日增至14.95萬立方米/日,供水設施也逐步完善。
城區排水系統形成網路,改變了過去長期存在的大雨大災,小雨小災,污水橫流的狀況。溝渠總長由19.6公里增至139公里。
園林綠化面積由0.7公頃增至413公頃,人均公共綠地面積2.8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22.3%。
城區防洪能力大大加強。80年代後期,對城區原有河堤進行維修加固,圍堤由過去的沙土堤改為石塊砌築,並改進了排澇設施。全市城區的堤防達20年一遇洪水標準的有105處,堤壩總長233公里。
城市居民住宅面積由212.7萬平方米增至1199萬平方米,人平居住水平6.6平方米。
農村廣大農戶解決溫飽之後,出現了“建房熱”。1980~1990年,全市農民建房面積6550.59萬平方米,有30%的農戶搬進了新居。建築質量逐步向城市化發展,磚混結構的小樓房代替了過去傳統的土磚瓦面平房,大大改善了農民居住條件。
農村供水、供電、通訊、醫療衛生、文化教育和鄉村道路建設同步發展。1990年,有95.33%的農村用上了電,有30%的鄉鎮用上了自來水,100%的鄉鎮通了公路,學校、文化站、衛生院(醫療站)、郵電所等遍及廣大農村。先富裕起來的農戶還購買了拖拉機或汽車,有的農戶裝上了電話,農村交換機總容量28510門,農戶裝電話16917部,自動電話4786部,廣播人口覆蓋率達99.3%,電視機已進入千家萬戶,電視人口覆蓋率93.2%。
公路建設,對國道、省道進行裁彎取直,並由原沙土公路改為水泥路面。梅州境內公路密度比過去大大提高。1990年,全市公路總長3126公里,每百平方公裡面積擁有公路19.74公里。
1987年7月,梅縣民航機場建成,9月1日正式通航。同時設立梅州海關,對溝通梅州與海內外的交往,振興僑鄉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
1989年10月,國家計委批准廣梅汕鐵路立項建設。

社會


文化活動

建國后,黨和政府重視文化藝術事業,不斷加強文化設施的建設,各縣都先後建立了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和影劇院等文化設施。特別是80年代以後,更加重視文化設施建設。至1990年底,全市共有市群眾藝術館1個,縣區文化館8個,圖書館7個,博物館7個,影劇院113間,鄉鎮(街道辦事處)文化站169個。臨時開闢的展覽廳、展出館不計其數。
在此期間,市、縣還十分重視對各文化單位辦公、教學、排練設施的建設。僅市屬文化藝術單位,就新建有群眾藝術館大樓、藝術學校教學大樓、文聯綜合大樓、電影公司大樓、演出公司辦公大樓、市區電影管理站辦公樓、市山歌劇團排練場和市文化局辦公大樓等8座,建築面積共8700多平方米。

科技成果

建國后至1978年,全市科學研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不少科研成果,但未進行科技成果級別評定,亦無法統計。1978年後,各級科委逐步建立和健全科技成果管理機構,加強科技成果鑒定、評定、獎勵等管理工作,使科技成果管理進入經常化、規範化、制度化。據統計,1978~1982年(含1978年前的部分科技成果)獲市以上科技成果獎有144項,其中獲全國科學大會獎有8項,獲省科學大會獎有40項。1983~1985年,獲市(地區)以上科技成果獎有58項,其中獲省科技成果獎有10項,省科技進步獎4項,省科技推廣獎4項。1986~1990年獲市(地區)以上科技成果獎(含科技進步和科技推廣)有148項,其中獲省科技成果獎有14項。

電影電視

梅州的電影放映始於民國4年(1915)。梅州的廣播事業始於50年代初期。1950年起。各縣相繼創辦了廣播收音站;1955年以後,陸續開辦有線廣播;1965年起增加了無線廣播(中波);從1985年開始,市、縣先後創辦調頻廣播,有了自己辦的無線廣播電台。梅州的電視事業始於70年代末期。1978年開始有黑白電視轉播;1982年開始轉播彩色電視;1988年建成市電視台;各縣從1982年開始刨辦縣電視轉播台;80年代末又開始發展衛星地面接收站和有線(閉路)電視。至1990年底,全市已有電視差轉檯215座,電視差轉機288部,衛星地面接收站50座,中波轉播台2座,縣級以上調頻廣播發射台及轉播台8座,有線廣播入戶喇叭(含調頻喇叭)2.7萬隻。廣播、電視一套節目人口覆蓋率分別為99.3%和93.2%。全市廣播電視初步形成了以中心帶網路的格局。

報紙刊物

梅州市從清末開始創辦報刊。抗日戰爭時期是梅州地區報刊業鼎盛時期。至1990年底止,全市先後創辦過168種報紙和刊物。
建國后,梅州地區先後創辦有《興梅日報》、各縣農民報(多數於1958年改為日報)、地、縣文藝刊物、僑報、僑刊等報刊共35種。其中報紙21種,刊物14種。
至1990年梅州市報刊基本情況表
報刊名稱主辦單位起迄時間版面刊期發行備註
新民主報中共閩粵贛邊區黨委1945.5~1949年春不定自理在游擊區發行
曙光報中共梅埔縣委1946~1948年8開2版自理在游擊區發行
群眾報中共梅埔縣委1948.2~1948.12不定自理在游擊區發行
人民報中共粵東地委1949.5~1949.6對開4版自理在游擊區發行
梅州人民報中共梅州地委1949.7~1949.9不定自理只出四天
大眾報中共粵東地委1949.7~1949.9不定自理在游擊區發行
興梅日報中共興梅地委1949.10~1952.12對開4版郵局向全地區發行
梅江通訊中共梅縣地委1966.4~1967.84開4版郵局向地縣發行
學習通訊1969.6~1986.1216開本向地縣鄉鎮發行
梅江報中共梅縣地委1978.2~1988年4開4版郵局公開發行
嘉應日報中共梅州市委1988.1~1990.64開4版郵局公開發行
梅州日報1990年7月起
梅江科技報梅縣地區科委1984.8~1990年4開4版月刊郵局后停刊
嘉應鄉情報梅江報、地區僑聯1985.1~1990年4開4版旬刊郵局公開發行
客家民俗報地區民俗學會、民間文藝家協會1985.2~1989年4開4版季刊自理公開發行
梅江文藝梅縣地區文化局1979.4~1990年16開本雙月刊郵局公開發行
嘉應師專學報嘉應師專1983.12~1990年16開版本自理公開發行
客家風采梅江報社1984.12~1986年32開版本自理公開發行
嘉風嘉應詩社1984.10~1990年32開版本自理
射門詩報梅州市文化局群眾藝術館1989.6~1990年4開4版自理

體育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重視發展體育運動。梅州更把發展足球運動當作重點來抓,撥出專款改善場地設施,舉辦教練員、運動員培訓班,開辦業餘體校、足球學校等,使足球運動水平不斷提高。1956年,國家體委正式授予梅縣“足球之鄉”的稱號。1958年。梅縣鬆口中學組織了全市第一支女子足球隊,開始了梅州女子足球運動的歷史。1964年,國家體委確定梅縣為全國開展足球運動10個重點縣之一。至1990年,全市由省、市命名的足球傳統傳統項目學校共有22間,梅州市被定為全國20個城市開展足球運動重點地區之一。梅州先後輸送到國家級和省級足球隊的運動員、教練員近200人。
建國以後,全市認真貫徹執行“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方針,體育事業不斷發展。1987年,梅縣被確定為全國20個體育先進縣之一,1986年,興寧縣被評為全省體育先進縣,梅縣東山中學、丙村中學,興寧縣第一中學,大埔縣大埔小學等先後被評為國家和省一級的體育先進集體。
建國后,全區7縣的場地設施不斷擴建和發展。據1985年全國體育場地普查統計:當時梅縣地區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大型體育場地3個(有看台設施),運動場14個,足球場149個,不規則的小型足球場125個。

教育

梅州社會素來重視文教。梅州人民崇尚讀書,視上學求知為人生的頭等大事,因而形成“寧願挑擔、賣柴、做苦力,也要供子弟讀書”的優良傳統。南宋紹興(1131~1162年)時,福建閩侯人方漸來梅任知州,曾謂:“梅人無植產,恃以為生者,讀書一事耳。”近代曾在梅州傳教20餘年的法國籍天主教神父賴理查斯在他的著作《客法詞典》的自序中,記述梅州教育發達的情況,作了這樣的評論:“按照人口比例來說,不但全國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和它相比較,就是較之歐美各國也毫無遜色。”建國後到1952年,各縣人民政府先後接辦原有各級各類學校,私立中小學全部改為公立,同時加強領導,逐步進行整頓提高。1953年起,在第一個五年建設計劃期間,政府認真貫徹教育為社會主義生產建設服務,學校向工農開門的方針,增加中小學招生名額,實行人民助學金制,適當擴大部分學校的規模,適量發展幼兒園,學校內部進行一系列的改革,調配培養領導骨幹和教師,擴充各項設備,按照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培養教育學生。為提高工農文化素質,各縣分別成立掃除文盲工作隊,農村小學附設農民夜校,縣城設立工人夜校,部分中學附設工農夜間中學。基礎教育各得其所,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開創了前所未有的局面。1957年,各縣幼兒園發展至212所,在園幼兒5540人,教職工352人;小學2306所,學生299497人,教職工11705人;普通中學95所,學生64000人,教職工4157人。但在1957~1958年間,開展全民整風運動,各級各類學校在反右派鬥爭中,一批教師被錯劃為“右派分子”,給學校工作造成了不良影響。特別是1958年大躍進開始后,各地大辦學校,大力發展農業中學,增設完全中學,同時“開展以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為中心的教育革命”,大搞勤工儉學,並在部分中學、小學試行“五年一貫制”教育制度,致使教育工作不得不在60年代初進行調整。經過調整,1961年梅州各縣有幼兒園901所,在園幼兒5.19萬人,教職工2019人,分別比1959年減少2768所、8.2萬人和5149人;小學3532所,在校學生40.18萬人,教職工15135人,分別比1959年增加1443所、3.51萬人、1968人;普通中學101所(完中34所、初中67所),在校學生6.67萬人,教職工4836人,分別比1959年減少47所(完中4所、初中43所)、8798人、429人;農業中學50所,學生4492人,分別比1959年減少130所、5717人。
1962年起,學校恢復以課堂教學為中心,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注意思想教育與教學工作互相協調,教育全面穩步發展起來。據1965年統計,全市幼兒園291所,在園幼兒12445人,比1949年分別增加241所、11993人;小學共有3464所(另有1625個教學點),在校學生502743人;中學102所,在校學生48173人。1965年比1949年分別增加小學1000所,小學生313894人,中學27所,中學生27047人。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各縣學校於1966年下學期至1968年上學期全面停課兩年,改變學校領導體制,並反覆進行各種大批判,教師受到巨大衝擊。1968年下學期恢復文化課教學。又被“四人幫”說成是“修正主義教育路線復辟回潮”,推行所謂“開門辦學”,教師、學生經常參加各種勞動,對教育事業造成嚴重的不良後果。
1977~1990年,各級政府加強對各級各類學校的領導,整頓中小學校的設置,調整布局,平反教師中的冤假錯案,培訓師資,全面加強德育工作和教學研究,改善教學管理,著重提高基礎教育質量。1980年起,實行教育體制改革,基礎教育由地方政府分級辦學,分級管理。推行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於1984年首先實現普及小學教育。改革中等教育結構,職業中學和各類專業技術學校不斷發展。成人教育由初級向中、高級發展,各縣分別開辦小學教師進修學校,市縣共辦起8所廣播電視大學(分校),還有嘉應教育學院。1988年由市教育局在梅縣創辦全省第一所盲童學校。1982年和1985年,先後在梅縣開辦梅縣地區師範專科學校和嘉應大學。1988年兩校合併,稱嘉應大學。這一時期,由於各級政府增加財政撥款、社會各界集資以及華僑和港澳台同胞捐資辦學,教育質量有所提高,學校數量和類別也不斷增加。1990年,全市有幼兒園1240所,在園幼兒102888人,教職工3679人;小學2288所,學生572921人,教職工25282人;普通中學252所(初中199所、高中53所),學生179845人,教職工13210人;職業中學73所,學生12932人;中等專業學校10所,學生3612人,教職工486人;師範學校3所,學生1940人,教職工260人;教師進修學校8所,學生1097人,教職工298人;成人中學59所,學生3408人,教職工48人;成人初等學校434所,學生195650人,教職工505人。嘉應教育學院學生580人,教職工140人。嘉應大學學生2126人,教職工542人;盲童學校1所,學生28人,教職工18人。

旅遊


梅州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之一,梅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市境地處粵東地區,有獨特的客家風情和許多名人勝跡、名山秀水。
一、自然風景旅遊資源
山嶽風光有:梅縣陰那山、興寧神光山、大埔雙髻山、平遠五指石和南台山(丹霞地貌)。
湖庫水景有:蕉嶺長潭峽江、興寧合水湖山、梅縣泮坑瀑布、五華益塘群島、豐順龍歸寨瀑布、湯坑溫泉、興寧葉南溫泉。
自然保護區有:大埔豐溪闊葉林保護區、蕉嶺北磜闊葉林保護區、五華七目嶂保護區。
二、人文景觀旅遊資源
名人勝跡有:梅縣葉劍英故居及紀念館、梅縣黃遵憲故居人境廬、蕉嶺丘逢甲故居培遠堂、豐順丁日昌紀念館圖書室、大埔張弼士故居光祿第、興寧學宮、五華長樂學宮。
宗教寺塔有:梅縣靈光寺、興寧神光寺、大埔萬福寺、梅縣泮坑公王廟、梅縣千佛塔、鬆口元魁塔、五華華城獅雄古塔、梅縣龍岩寺。
客家屋式有:梅縣南華又廬、興寧縣螺墩圍龍屋、大埔土圍屋(花萼樓)、五華四角樓(李惠堂故居)、梅縣白宮聯芳樓。
客家風情有:客家山歌、山歌劇、漢劇、提線木偶戲、豐順埔寨燒龍、平遠船燈舞、大埔鯉魚舞等。

文化


文物古迹

遠在新石器時代,梅州地區已有先民在這塊土地上刀耕火種,生息繁衍。建國后梅州考古發現的大批新石器時代晚期文物足資證明,在5000年以前就有古代先民在此活動,他們在嶺南一隅的“蠻荒之地”,創造了綺麗的古代文明(屬百越文化範疇)。自西晉末“五胡亂華”以後,一批又一批中原漢人向南遷徙,由贛由閩輾轉遷來梅州,使中原文化與百越文化接觸、交流和融化,並逐步使梅州形成獨特的客家文化。梅州這1.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由此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物、古迹。
建國后,據80年代文物普查,至1985年止,全市已發現有古文化遺存398處,古窯址87處,古墓葬179處,古建築206座,還有近現代革命歷史文物遺址140處。至1990年,被定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15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74處。

政治


領導班子

梅縣專區領導人任職表
機構名稱姓名籍貫職務任期說明
梅縣專區革命委員會核心小組(1968年8月~1971年2月)
曾韜
楊劍
肖功九
張正甫
李萬永
馬一品
趙月光
張紹恭
李彤
趙德斌
河北
山西
山東
河北平谷
山西
組長
組長
副組長
副組長
副組長
副組長
組員
組員
組員
組員
1968.8~1969.1
1969.1~1971.2
1968.8~1969.1
1968.8~1971.2
1969.1~1971.2
1970.3~1971.2
1968.8~1969.1
1968.8~1969.4
1968.8~1969.4
1969.1~1971.2
梅縣專員公署(1965.6~1967.4)
職務姓名性別籍貫任免職時間備註
專員黃中強河源1965.6~1967年初上海“一月風暴”後由“造反派”奪權無文件正式免職
副專員張正甫山西沁源1965.7~1967年初
副專員黃風章河北獻縣1965.10~1967年初
副專員周敬民河南信陽1965.10~1967年初
專區“抓革命、促生產”領導小組(1967.4~1968.3)
職務姓名性別籍貫任免職時問
組長曾韜1967.4~1968.3
副組長趙月光1967.4~1968.3
副組長張紹恭1967.4~1968.3
副組長范全福1967.6~1968.3
副組長於海學1967.6~1968.3
組員李彤1967.4~1968.3
組員劉奇1967.4~1968.3
組員王煥昌1967.4~1968.3
組員程天錫1967.4~1968.3
組員肖功九1967.6~1968.3
組員周鳳泰1967.8~1968.3
組員殷誠山東1967.8~1968.3

機構設置

梅縣專員公署的工作機構(1965.6~1967.4)
梅縣專員公署是由汕頭專員公署各工作部門分出部分人員組建而成,作為全省機關革命化試點,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都比較精簡,約相當於原汕頭專署三分之一的規模。
“抓促小組”、“地革委”的工作機構(1967.4~1979.4)
梅縣地區“抓革命促生產領導小組”組成之初,專署各工作部門雖陷於癱瘓、半癱瘓狀態,但機構和人員依然存在,因而“抓促小組”僅設“文化大革命領導小組”和“生產指揮部”兩個工作機構。其存在時間將近一年。
梅縣專區革命委員會(后更名為梅縣地區革命委員會)的工作機構,設有“四大組”:辦事組、政工組、生產組、保衛組。後來多次進行調整。其中最大的一次是1973年2月撤銷生產組、保衛組,5月撤銷政工組,恢復部、委、辦、局等機構設置。辦事組至1976年1月撤銷(組內各辦公室先於1973年12月改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