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頭菇
層菌綱傘菌目的真菌
學名:Agrocybe aegerita(Brig.ex Fr.)Sing,
英名:Southern poplar Mushroom,Black poplar Mushroom Swordbelt Agrocybe。
楊樹菇的曾用拉丁名為Agrocybe Cylindracea (Dc.ex Fr. ) R.Maire,或Pholiota Cylindracea (Fr.)Gill,或Pholiota aegerita Brig Quel。常用中文名為楊樹菇(《中國食用菌志》),柱狀田頭菇(《真菌名詞及名稱》);有的文獻上稱為柱形田頭菇(《長白山傘菌圖志》),柱狀環銹傘(《食用灰樹花》),愛傑利亞鱗傘(《現代灰樹花栽培學》),茶薪菇(《食用灰樹花》)。地方俗名稱為柳菇、茶菇(雲南),柳環菌(貴州),朴菇(福建尤溪、連城),柳松菇(台灣、上海)。因具有松茸風味,日本又稱柳松茸、柳鍔茸。
楊田頭菇成熟時,食物纖維在子實體中的含量以菌柄為最高,因而楊樹菇的菌蓋和菌柄能給人以不同的風味和質感,蓋肥柄脆,口感極佳,營養豐富。據資料,菇體含還原糖29.96%,總糖54.36%,粗蛋白27.51%,氨基酸含量豐富,人體八種必需氨基酸齊全,其中賴氨酸含量高達1.75%。因此,田頭菇是一種食用價值很高的傘菌。
另據日本高馬、佐佐木等(1978)在《楊樹菇香味的組分》一文中指出,用氣相色譜法和質譜分析法對楊樹菇的揮發性香味組分分析,已鑒定出其中含二種酯(甲酸乙酯、乙酸乙酯),九種醇(乙醇,2甲基二丁醇,3甲基二丁醇,1—乙醇,3—辛醇,1—辛烯三醇,1—辛醇,苯甲醇和2苯基乙醇),四種羰基化合物(3—辛酮,苯甲醛,苯乙醛和2—甲基玉桂醛),二種酸(醋酸和苯乙酸),三種化合物(甲苯,異丙基苯和氧芴)以及二種不穩定的化合物(n—丁基甲酯和2,3丁二醇)。文中指出田頭菇的主要香味組分是1—辛烯三醇;而苯甲醛則具有類似杏花的香味,苯乙醛也是已知的重要香味成分。
田頭菇又具有一定藥用價值,性甘、淡,味平。功能利尿滲濕,健脾止瀉,清肺熱,平肝明目。據清吳林《吳蕈譜》記載,可治“肺熱面腫”;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記載,可治“心痛”(胃炎、胃潰瘍)。在福建的閩西北地區,民間有用風乾保存的楊樹菇治胃冷、胃炎水腫的傳統,療效甚佳。陳士瑜等在《蕈菌醫方集成》(2000年)中記錄了許多用田頭菇治病的民間單驗方和食療方。福建師大生物工程學院許旭萍等(1998)對田頭菇的深層發酵產物進行分析,發現其中含有皂苷、三萜皂苷和多糖等化學成分。多糖的含量是香菇的11.5倍,具抗腫瘤活性,其熱水提取物對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分別為90%和80%。因此,楊樹菇是一種兼有食、藥用價值的菇菌。
(一)形態:子實體中等大小,連生或叢生。菇蓋半球形至扁平,中部稍突出,表面光滑,幼時暗紅褐色,后漸變為褐色或淺土黃褐色,邊緣淡褐色,有淺皺紋。菌肉污白色,中部較厚,邊緣較薄。菌褶白色,后變咖啡色,密集,直生,不等長。
菌柄長3~9厘米,粗0.4~1厘米,污白色,向下漸呈淡褐色,具纖毛狀小鱗片,內實至鬆軟,多彎曲和稍扭轉(彩圖35),脆嫩。菌環膜質,白色,表面具細條紋,生於菇柄上部,往往因布滿孢子而呈褐色。孢子印褐色。菌絲無色,有鎖狀聯合。
(二)生態:田頭菇是中溫性菌類,其出菇適溫範圍較廣,一般春、秋兩季自然發生於楊、柳、楓、榕、小葉榕等闊葉樹的枯死樹榦和腐朽的樹樁及埋於土內的樹根上。楊樹菇是一種世界性食用菌,廣泛分佈於亞洲、歐洲和北美洲的溫帶地區,我國主產於江蘇、浙江、福建、廣東、貴州、雲南、四川、西藏、山西、海南、台灣等省區。
(三)生活史:楊樹菇由擔孢子萌發形成菌絲體,單孢菌絲體自孕形成子實體,產生擔子及擔孢子,從而完成生活循環。在楊樹菇的生活史中,除擔孢子—擔子—擔孢子的有性循環之外,還存在菌絲體—厚垣孢子、節孢子—菌絲體的無性循環。在人工栽培條件下,完成其生活史一般需60~80天;但在不同生活條件下,生活周期的長短有所不同。
對田頭菇的遺傳特徵和生活史的研究,德國F.Zadrazil等(1989),R.Marmcisse等(1989)以及日本善如寺厚(1986)等均提出,楊樹菇為異宗結合四極性真菌,但存在單核結實現象。國內丁文奇(1984,1987)、張引芳等(1995)的研究證實,楊樹菇的擔子上只著生兩個擔孢子,擔孢子萌發的菌絲具有鎖狀聯合且自交可孕,與典型的異宗結合真菌有所不同。楊樹菇的菌絲可形成無性孢子,因而在其生活史中除有性生殖循環之外,還存在無性生殖循環過程。認識楊樹菇的遺傳特徵,為正確選擇菌種選育的途徑提供了理論上的依據。
1.有性生殖:楊樹菇成熟的子實體,每個擔子上只著生兩個擔孢子,其頂端有一個發芽孔。在適宜的培養條件下,擔孢子經48~72小時左右萌發,芽管從擔孢子一端的發芽孔中伸出,然後逐漸生長、分支,形成白色絮狀菌絲體。單一擔孢子萌發的菌絲在分隔處有典型的鎖狀聯合。進入生理成熟后,菌絲開始扭結,形成結實性菌絲體,進而形成子實體原基,發育成熟的子實體,又開始釋放擔孢子。
2.無性繁殖:楊樹菇的菌絲體在生長過程中遇不良環境條件,如營養匱缺,菌齡過長等情形,會產生一種梨形的厚垣孢子,有時也能形成節孢子。這種現象常明顯地發生在瓊脂斜面上,用肉眼即可識別。若用已形成節孢子的菌絲體接種,在培養過程中可以觀察到,凡是種塊在斜面上拖過的地方,都有節孢子萌發后形成的分散菌落。厚垣孢子或節孢子可以在斜面上萌發新的菌絲體,並生長發育成正常的子實體。
由菌絲厚垣孢子、節孢子菌絲體的循環過程,是楊樹菇的無性繁殖過程。
3.遺傳特徵:在有性生殖特徵上,我國栽培的楊樹菇擔子上只著生兩個擔孢子。其單個擔孢子萌發的菌絲體具有鎖狀聯合且可孕,這不同於典型的異宗結合菇類,即楊樹菇不經過“帶不同性親和因子的單核菌絲體結合”而出菇;亦不同於異宗結合菌的同核體結實現象;單孢菌絲具鎖狀聯合,又有異於典型的次級同宗結合菇類如雙孢蘑菇。因此,田頭菇應屬於具鎖狀聯合的次級同宗結合的雙孢擔子菌,其交配系統中的不親和因子可能只受一對基因Aa的控制。
(四)營養:田頭菇是木腐菇類,靠吸收腐木的營養生長繁殖。在自然條件下,生於活立木的死亡部分、伐樁及暗根上。分解木材能力中等,比平菇、香菇等分解能力弱,但可引起活樹心材白色至淡黃色腐朽,使樹榦形成空洞。人工栽培適宜的樹種有白楊、黑楊、擬赤楊、柳樹、山毛櫸等質地比較疏鬆的樹種的段木及其木屑。
生理學研究表明,田頭菇沒有蟲漆酶活性,故利用木質素能力較弱,而蛋白酶的活性比平菇強10倍,因而在人工栽培時必須滿足其營養生理需求。據陳景榮等(1992)、張松(2000)等報道,楊樹菇對碳氮營養的利用,其菌絲體生長的最適碳源為葡萄糖、甘露糖、麥芽糖、可溶性澱粉、羧甲基纖維素,在果糖、半乳糖、乳糖上生長不良,以甘露醇為碳源時菌絲生長最差。最適氮源為蛋白腖、谷氨醯胺、半胱氨酸及酪蛋白水解物,以氯化銨、酒石酸銨、硝酸鈉為氮源時菌絲生長最差。楊樹菇在較大的碳氮比(C/N)範圍(25:1~70:1)均能生長,最適碳氮比為60:1。在培養料中添加適量鉀、鎂等無機元素,可促進菌絲生長,獲得高產。
袋栽和瓶栽時,除闊葉樹木屑之外,還可利用棉籽殼、玉米秸稈、玉米芯、麥秸、甘蔗渣、花生殼、木糖渣等工農業加工副產物作為栽培原料,但必須添加適量含氮物作為輔料,如新鮮米糠、麥麩、脫脂豆粉(豆餅粉)、花生餅粉、棉籽仁粉、茶籽餅粉,以補充其氮素營養。據王梓英(1998)試驗,在沒有添加含氮物質的培養基上,不能形成子實體。雖然各種含氮添加物都能提高楊樹菇菌絲的生長勢,但生長勢的強弱並不與產量表現出正相關。最好的添加物為油粕(10%),其次是混合飼料(10%)和麥麩(30%)。從添加物的生產成本與產量關係綜合考慮,以採用油粕(10%)、米糠(10%)最為合理。另據徐暉(1999)試驗,利用碳氮比為30:1~90:1的五種培養料配方進行對比,以碳氮比為54:1的培養料配方最為理想。其組分為雜木屑52%,棉籽殼26%,麥麩19%,蔗糖1%,石膏1%,石灰1%。採用這一配方,菌絲生長粗壯,產量最高,生物學效率可達100.8%,優質商品菇多。其實驗結果與前面所述營養生理分析一致。
(五)溫度:田頭菇為中溫性菌類。菌絲生長溫度範圍5~35℃,適溫範圍21~28℃,最適25~27℃。在30℃時生長快,但長勢稍弱;20℃以下生長變慢。菌絲對低溫和高溫有較強適應能力,在-14℃下5天及-40℃下4天仍能保存活力。原基分化溫度10~16℃,子實體發育溫度13~25℃,出菇不需要降溫刺激。但適當的溫差對子實體發育有一定促進作用,在夏、秋高溫季節溫度突然下降時,可使產量明顯增高。當晝夜溫差在10℃以上時,從現蕾到採收只需2~3天;晝夜溫差小於5℃時,從現蕾到採收需4~5天。已分化的原基耐低溫能力差,將未成熟子實體置於4~6℃條件下,3天後死亡。目前,生產上所使用的經過選育的菌株,其子實體發生溫度有差別,中溫偏低型的菌株,其子實體發生適溫為13~18℃;中溫偏高型的菌株,其適溫為16~28℃,以24℃最為適宜。
(六)濕度:田頭菇屬喜濕性菌類。菌絲生長階段,培養料含水量在46%~80%之間均能正常生長,以64%~67%最為適宜。子實體生長需要較高環境濕度,以85%~90%最為適宜,過高的環境濕度對子實體發育不利。
(七)空氣:田頭菇為好氧菌,生長階段需要充足氧氣的供應,氧氣不足易出現畸形菇。菌絲生長階段,二氧化碳濃度應控制在0.15%~0.2%,原基分化時在0.05%~0.08%,子實體生長在0.03%~0.05%,超過上述濃度要及時通風換氣。但在出菇期間,料面局部有稍高的二氧化碳,有利於菌柄伸長,這種現象和金針菇栽培時情況相同。
(八)光線:光線能抑制楊樹菇菌絲生長,因此接種后要避光發菌,無光環境有利於抑制子實體發生,從而可避免邊發菌邊出菇現象。當菌絲達生理成熟,仍處在黑暗環境中,則不能出菇,原基形成要求有150~200lx(勒克斯)散射光刺激,而子實體分化生長發育期需500~1000lx的較強散射光,但在25~300勒克斯的弱光照下仍能正常生長。如果客商需要蓋小柄長的楊樹菇產品.,則可以利用楊樹菇有明顯趨光性的特點,採取像培育金針菇那樣套紙筒的方法,可獲得菌柄長、菌蓋小的優質產品。
(九)酸鹼度:田頭菇喜歡在中性偏酸的環境中生長,pH值在4.0~6.0之間菌絲均能很好生長。田頭菇的菌絲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有機酸甚少,在出菇階段培養料的pH值變化不大,大約保持在5.7~5.8之間,因而在出菇過程中一般不需調節酸鹼度。
培養基製作配方:①甘蔗渣38%、棉籽殼36%、麩皮20%、黃豆粉2%、石灰粉0·5%、蔗糖0·5%、碳酸鈣2·5%、複合肥0·5%。②木屑80%、麩皮15%、石灰粉1%、紅糖1%、石膏粉3%。③棉籽殼80%、米糠15%、黃豆粉2%、石灰粉0·5%、蔗糖1%、石膏粉1%、複合肥0·5%。
袋栽楊田頭菇是我國目前普遍的栽培方式。根據商品生產目的不同,在栽培袋(菌袋)規格的選擇,出菇方式上有一定差別。如產品用於外銷或進入超市,多選用規格稍大的栽培袋(如17×33厘米),裝料多,營養充足,保水性好,可採收兩潮優質商品菇;如用於內銷或作為深加工原料,一般選用規格稍小的栽培袋(16×34厘米),可縮短發菌時間,延長采菇期。前者多採用立式出菇,出菇整齊,菇形好,柄直立,商品質量高;後者多採用卧式出菇,由於楊樹菇子實體生長時具正向地性,向光性的特點,在生長過程中,子實體往往向上彎曲,並且在採收過程中,菌蓋極易脫落,商品菇比率相對較低。但由於卧袋在不增加設備投資的條件下,可充分利用生產空間,在同樣大小的菇房(棚)內,投料量幾乎是立袋出菇的2倍,生產管理也比較方便,很適合一般生產者採用。
1.裝袋滅菌:培養料經適當處理並配製合格的培養料,用手握料指縫間有水滴出即可,不能超過65%含水率,否則導致菌袋通透性差,發菌不良。
裝袋可採用人工裝料或用裝袋機裝料。栽培袋通常採用規格為17×33×0.05厘米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只適用於常壓滅菌)塑料袋。邊裝料邊壓實,裝料高度15~18厘米,壓平料面,如用木棒在料中扎一孔,有利菌種塊上下一起生長,縮短髮菌時間。
立式出菇袋裝料后清潔袋口,套上塑料頸圈,加棉塞。圈的直徑4~5厘米,高約1.5厘米。卧式出菇袋兩端出菇,封口可採用三角摺疊法封閉袋口或綁口。
料袋通常採用常壓滅菌,在大批量生產時可採用可移動的常壓滅菌爐(參見第五章滅菌設備)。此滅菌爐適用於規模型、基地型生產。滅菌結束后,該鍋爐還可用於產品鹽漬加工、冬季室內或菇棚加溫等,這是普通磚石結構的常壓滅菌灶所不能相比的。
2.接種發菌:將滅菌后的料袋趁熱移到接種室,用氣霧消毒劑或甲醛熏蒸消毒。待料溫降到30℃後方可接種。每瓶菌種(750毫升)可接種35~40袋。常規操作菌種可放入一部分於孔穴內,一部分在料面,以利菌絲儘快封閉料面,減少雜菌污染機會。接種過程中發現袋口棉塞已濕,要換上消毒過的干棉塞。
接種后將菌袋移入培菌室。生產性栽培一般利用自然溫度發菌,無須加溫培養。菌袋堆放在架上,堆放厚度一般為3~4層。菌袋也可直接堆放在地上,厚度不超過5層。培菌時應經常檢查菌袋中層的溫度,若中層溫度超過35℃時應立即翻堆使其降溫,否則,堆溫超過40℃時菌絲就會死亡,導致栽培失敗。培菌過程中還應隨時檢查有無雜菌污染,發現污染了雜菌的菌袋應立即清除,以免雜菌蔓延。另外,楊樹菇在菌絲生長階段應給予適當的散射光。實踐證明,發菌期在完全黑暗的條件下,生產周期顯著延長,甚至還會影響產量。菌絲體在15~25℃室溫下,經28~35天即可長滿菌袋。菌絲長滿菌袋后,打開所有的窗加大通風,繼續培養10~25天,當料面有黃褐色水珠出現,菌絲體由純白色變成微帶褐色或有褐色斑塊時,表明菌絲已進入生理成熟。應取下封口的牛皮紙和頸圈,進行催菇處理。
3.出菇管理:田頭菇袋栽的出菇管理,不論採用立袋式、卧袋式(牆式)出菇,其管理原則都包括搔菌催蕾,幼菇期管理,成菇期管理,採收、潮間管理等幾個管理階段。以下是立袋式出菇的管理方法:
(1)束口法催蕾,將菌絲已達生理成熟的菌袋移入菇棚,豎立排放在床架,每平方米約可放80袋。將生理成熟較為一致的栽培袋上的棉塞棄之,再放3~5天,將栽培袋上的塑料環套取下,栽培袋口不要撐開,其目的是以免栽培裝上暴露在空間的面積過大,而導致失水,從而使栽培袋錶面有較高的空氣相對濕度,同時又增加了新鮮空氣交流,在高溫、氧、光的誘導之下,有利於子實體原基的形成及菇蕾的發育。當幼菇形成后即可撐開袋口出菇。
(2)搔菌法催蕾,袋栽楊樹菇的搔菌處理有利有弊,利是搔菌可使出菇一致,同步性好,潮次明顯,便於管理和提高商品質量;弊是搔菌時間如掌握不好,會推遲出菇時間,菇蕾也會因培養料失水過多而枯死,且易造成污染。
搔菌的方法是打開袋口,用自製的小鐵耙將原接菌種塊扒出,並順手將袋口基料表層厚約0.2厘米的菌皮及基料扒掉、倒出,並將料面壓平。但是搔菌的時間搔菌處理的關鍵是:應準確掌握。搔菌時間,過早易使新料面招致污染;過遲則因大批分化原基,達不至刺激的作用。準確時機是菌絲達到生理成熟,個別菌袋已開始分化原基,菌袋兩頭及中間部位基料空隙有微黃色水珠分泌。如初次栽培不好掌握,可以用計算時間的方法確定,即自接種后50天左右,料面出現大量黃色水珠時進行。
搔菌處理后即行催蕾,或不經搔菌打開袋口直接催蕾。催蕾時,控制室溫在20~25℃,提高濕度至85%~90%,並在袋口蓋上滅菌報紙或無紡布保濕,光照強度控制在250~300勒克斯,根據室外氣溫情況,每天開窗通風2~3次,每次0.5~1小時。經約3~5天菌袋即全部分化出幼蕾。
催蕾時,為有利保濕也可不先進行打開,就按上述條件進行催蕾,約5~7天,料面有原基出現,待原基長到1~2厘米在大小時,撥去棉塞,脫下塑料套環,將料面以上塑料袋剪進行幼菇管理。
(3)幼菇期管理,幼蕾出現后,即將菌袋拉直袋,氣溫過低時,應在袋口覆蓋紗布,或無紡布使環境溫、濕、氣處於基本穩定、平衡狀態,每天至少3次將紗布噴濕,以利幼蕾分化及生長,但不是使用密度較大的色布或纖布,以免造成二氧化碳中毒或缺氧。幼菇期管理關鍵是在覆蓋紗布后,必須較常規生產增加噴水和通風時間及次數,如遇氣壓偏低時,以中午前後通風為好,注意適量通風又不影響室溫,使溫差保持在5℃範圍內,不可過大,否則易導致幼蕾萎縮死亡。要避免強風直接吹到菇蕾上,否則會造成菇蕾死亡。經約2~3天,菇蕾成長為幼菇,此時需氧量及需水量較蕾期要多,須根據情況實施管理。再過3天左右,進入成菇階段。
(4)成菇期管理,袋內若出菇過多,可以進行疏蕾使每袋保留6~8株,有利生產優質菇。待菇蕾長至3~5厘米后,增加通風量,每日通風3次,菇房的通氣量要隨著子實體的發育而增大。梅雨季節要特別注意通風,否則易發生死菇。通風時室內空氣流動不能過分劇烈,使床面小區保持一定溫度二氧化碳,以達到抑制菌蓋開張,加速菌柄生長的目的。由於楊樹菇的子實體表層吸水性差,料面的保水性也差,所以為了滿足子實體的生長發育需要,要經常給予補充水分。每天要噴水3~4次。水可直接噴到料面上,以保持栽培房的空氣相對濕度在90%左右。相對濕度過低,子實體難以正常生長;但相對濕度過高,則子實體極易開傘。是否向菇體噴水,應視菇體的乾濕情況而定,適當噴霧狀水。出菇期要有充足散射光,可使子實體生長健壯,加深色澤,提高品質。在加溫過程中,要防止水珠淺落到子實體上,會影響菇的品質或導致腐爛。若菇體失水過於嚴重時,可向菇體適當噴霧狀水。
4.採收后管理,待菇體長到八分成熟,菇蓋呈半球形,菌膜未破裂,菇蓋未開傘,為採收適期。楊樹菇質較脆,菇蓋易碰破,柄易折斷,可在采菇前用噴霧器輕噴1次霧狀水,以增強菇體韌性,然後用手護住菌袋,將子實體單朵或整叢一起輕輕擰下,單朵采時要注意防止傷及幼菇。
採收后及時清理料面刮除約0.2厘米厚料面,根據菌袋失水情況確定補水與否,然後停止噴水降低濕度,提高室溫,使菌絲恢復生長。經約10天以後,出菇面生出一層密密的菌絲時,可進行催蕾處理,此後進入再生菇管理。
田頭菇菇袋栽一般可采4~5批,立式栽培采完第一潮菇后,第二潮菇開始,由於料面勇氣好,會形成較多的單生原基。如果不疏蕾,所供給的養分無法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需要,子實體很小就會成熟開傘。為了獲得高產優質的產品,必須進行疏蕾。方法是在原基長到0.3~0.5厘米時,每袋只留5~8朵粗壯的原基,將其餘摘去。采完第三潮菇后,袋重一般經原重下降約30%~35%,要進行補水,可採用壓注法,每袋補水約50毫升,將袋口封閉,剪開袋底掉頭出菇。採用木屑為主料進行栽培時,生物效率一般在70%左右,棉殼基質的生物效率可達80%左右,高率可100%,商品率一般在80%左右。
(1)脫袋出菇法,在出現菇蕾后脫去塑料袋,使菌快完全暴露於外。採用脫袋栽培法,可增加出菇面積,提高出菇率,在菌塊四周均可形成新原基。若菌塊上原基分佈不夠均勻,局部過密時,要進行疏蕾,以利幼菇在生長時能獲得足夠的營養,長成朵形較大的優質菇。
(2)半脫袋覆土法,開袋時去掉棉塞、環套,剪去高於料面5厘米上的塑料袋,同時用鋒利刀片在菌袋中部割一周,去掉下半部的塑料袋,而後直立排放在畦面上。每袋相隔2~3厘米,中間用砂壤土填充。這種出菇方式的優點一是能提供充足的水分,不會造成培養基質乾燥,覆土不但能有效地防止培養料水分散失,還有刺激現蕾的作用;二是噴水時,泥土不會沾到菇體,菇腳也不帶土,保證了菇品的質量。
(3)卧袋碼垛出菇法,接種后的菌袋橫碼在地上或層架上,層數或堆高視氣溫而定,氣溫高時,堆要低,氣溫低時,堆宜高。待菌絲滿袋達到生理成熟后,拔掉棉塞和套環,盡量把袋口撐開,打開門窗,進行空氣和水分的調控。這種栽培方式的特點是空間利用率高,栽培容量大(平均每平方米碼100袋),管理采菇方便。但長出的子實體菌柄細長且因趨光而彎曲,菌蓋顏色較淺,產品形狀不佳,生物學轉化率約60~80%。
(1)鮮銷,田頭菇菇一般以鮮銷為主,對採摘的楊樹菇及時進行分級。優質菇要求菌蓋暗紅色、肥厚、大小一致,未開傘;菌柄粗壯,近白色,長短整齊。開傘后菌褶變褐色、菌柄細長、扭曲的為次級品。
剪去帶培養料的菇根,按鮮菇重100~500克,用保鮮袋包裝即可上市。數量較多的,可先分級,特優質菇(菇蓋半球形,大小一致,色鮮艷,柄粗壯,近白色,長短整齊)裝塑料小托盤覆保鮮膜包裝,每盒凈重100克,冷藏運往大、中城市供賓館或上超市。若不能及時處理,可置冷庫、冰箱(櫃)中低溫保藏4~5天。如果生產量大,可進行脫水加工成干品,干品香味濃郁,泡水膨脹后清脆如鮮,商品價值更高。
田頭菇是較難保鮮和運輸的食用菌之一。採收應儘快銷售去出,超過48小時,質量顯著下降。目前最常用的保鮮方法是將採下的菇放入15~20℃的空調房風乾至八成干,然後用塑料袋或泡沫箱包裝,在袋口或箱口用4~6層吸水性較好的衛生紙蓋好,密封冷藏,溫度為5~10℃,運輸過程中,菇體應適當壓緊,使菇體不會在包裝容器內振動,避免因振動而損傷,縮短保鮮時間。如處理得當可保鮮5天左右。如果採取速凍保鮮,在包裝后抽真空密封。先預冷至0~5℃,然後將溫度降到-39℃以下。速凍后將其冷藏於-18℃以下,保鮮期可達一年以上。
(2)干制,田頭菇干品風味亦好,目前楊樹菇的加工以干製為主。烘乾的楊樹菇品質好,且可較大規模生產,烘乾的菇體含水量較低,較耐貯存。烘烤時,先將烘乾室預先加熱到40℃左右,排除內部濕氣。然後將新鮮菇體送入烘烤室內,開始1~2小時室溫保持30℃左右,隨後將溫度調到45~50℃,5小時左右後再調到60℃左右,繼續烘3小時左右即可。烘乾過程中,要注意烘烤室內的通風換氣以保證烘烤的質量。烘乾后菇體含水量在10%以下。冷卻后,用塑料袋密封保存。田頭菇干品吸濕性強易返潮,所以貯藏時要注意密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