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氣鬱滯
因肝的疏泄功能引起氣機失調所致的病症
肝氣鬱滯是因肝的疏泄功能引起氣機失調所致的病症。
肝郁症稱肝郁滯,肝疏泄功引調致病證。精刺激、志抑鬱臟腑病證愈,影響肝疏泄功致。症氣鬱、氣滯等氣機失調的病理為特點,常因部位不同而見不同的臨床表現。主要臨床表現:情志抑鬱,急躁易怒,喜嘆息,胸脅少腹脹問或竄痛。或自覺咽中有物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俗稱“梅核氣”。或頸部癭瘤,腹部疤瘕。婦女乳房作脹結塊,月經失調,痛經,閉經,脈弦。病機分。
肝疏泄,郁,則志抑鬱;久郁,柔順舒暢,故急躁易怒。郁痰,痰隨升,搏咽則梅核,積聚頸項則癭瘤,氣病及血,氣滯血瘀,沖任不調,故月經不調或經行腹痛。氣聚血結,日久成啯瘕積聚。
肝屬木,屬火,系,肝臟疏泄暢,血脈流,反脈郁滯,營養臟脈絡瘀滯血流則左胸痛。肝居右脅,肝氣鬱滯,則右脅脹滿,肝氣橫逆胸中則胸脅脹痛,易怒,善太息。舌質偏暗有瘀點為血瘀之徵,脈弦主肝病或痛證。
治則以疏肝理氣,化瘀通脈為法。藥用柴胡、香附、枳殼、生地、當歸、赤芍、牛膝、川芎、桃仁、紅花、丹參、檀香、甘草等,方中柴胡、枳殼、香附疏肝解郁,桃仁、紅花、川芎、赤芍、丹參活血化瘀疏通心之脈絡,當歸、生地、牛膝養血行血,諸葯合用,使肝氣暢達,心脈流通,心脈一通則胸悶心痛可止。
依據現代醫學的認識,認為郁滯的實質是氧攝取,氧利用障礙,是疾病發生的基礎,可以導致肝病,胃病,脾胃不和等多種疾病。郁滯廣義:飲食,外郁及七情等因素引起的鬱症。以前所論的郁大多屬於此種。狹義:由於七情不舒,氣機郁滯而引起的鬱症,即情志之郁,明代以後所論的郁屬此,郁滯屬於疑難病——治療困難,除需要藥物治療外,還須精神治療。
疏肝解郁,行氣消聚。散步、鍛煉。
方葯1:本方具有行氣溫中、散寒化濕、疏肝解郁的功效。適用於氣機郁滯、寒濕中阻及伴有肝鬱症象者。方中以木香、砂仁、蒼朮、厚朴、甘草(即香砂平胃散)行氣溫中,散寒化濕;配伍台烏葯、生薑、枳殼以增強溫中理氣的作用;香附、青皮疏肝理氣解郁。
本證攻竄脹痛之症緩解后,可以疏肝理脾調理善後。
1、安慰患者使其性情開朗,避免精神刺激或情緒激動,善於克制情志,郁怒、悲傷時應注意避免進食。
2、少吃脂肪,高糖,辛辣,油煎的食品及白酒,咖啡等刺激性飲料,避免過飽,忌食南瓜、芋頭、紅薯、土豆等澱粉類壅阻氣機的食物。
3、保持心情的舒暢,保證良好的睡眠,加強體育鍛煉如慢跑,氣功,打太極拳等,既能增強體質,又能分散患者對病痛的注意力。
4、要合理調節飲食起居,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多吃蔬菜,水果,纖維性食物,多喝水,女性朋友要遠離煙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