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竹畲族鄉
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下轄鄉
金竹畲族鄉位於樂安縣南部山區,東南靠贛州市寧都縣,西南連吉安市永豐縣,東北毗鄰撫州市宜黃縣,西北接壤本縣招攜鎮。地處崇山峻岭,平均海拔高度620多米,屬華南氣候與華中氣候過度地帶,氣候溫和,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溫17℃,夏季平均氣溫25℃。2001年12月金竹鄉與坪溪鄉合併,合併后鄉政府駐地設在坪溪,名稱金竹鄉。
金竹鄉全鄉總面積248平方公里,山林面積213570畝,耕地面積10965畝。鄉政府駐坪溪。郵編:344322 代碼:361025205。轄坪溪、嚴杭、引水、大通、徐庄、金竹、聯村、半坪、深丘、流舍畲族等10個村委會,108個村小組,2560戶,總人口10463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3143人,佔全鄉總人口的30.04%,村村都有少數民族人口,主要分佈在流舍、金竹、嚴杭、聯村、徐庄等村,於2002年10月8日經省政府批准設立少數民族鄉(畲族)。
金竹畲族鄉水力資源十分豐富,截止2008年已建成14座小型水電站,總裝機容量達15000多千瓦,主要礦產資源有螢石、石英、鎢等,地方特產有黑筍、紅菇、靈芝、金竹山鼠干、金竹稻田魚、毛苔韭、稻田魚乾等。金竹畲族鄉還是具有光榮歷史的革命老區,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此地進行革命活動,他們的舊居均完好無損。擁有大龍山、毛主席舊居、朱德講武堂、紅軍標語、紅軍橋等紅色、綠色景點。
畲族是中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散居在東南部福建、浙江、江西、廣東、安徽省境內。畲族是中國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他們自稱“山哈”。“哈”畲語意為“客”,“山哈”,即指居住在山裡的客戶。但這個名稱,史書沒有記載。唐代,居住在福建、廣東、江西三省交界地區的包括畲族先民在內的少數民族被泛稱為“蠻”、“蠻僚”、“峒蠻”或“峒僚”。南宋末年,史書上開始出現“畲民”和“拳民”的族稱。“畲”(She),意為刀耕火種。解放后,改稱為“畲族”。
畲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農曆的三月三、農曆四月的分龍節、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等。另外,每年農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金竹畲族鄉保留的風俗只有“冬至街”。每年冬至日,永豐、寧都及樂安縣商賈齊聚金竹畲族鄉進行物資交流,持續數日,交易量多達上百萬元。

金竹畲族鄉
金竹畲族鄉自2002年成立以來,在省、市民宗局的

敬老院
金竹畲族鄉自然資源極為豐富,其主要特產有黑筍、紅菇、靈芝、金竹山鼠干、金竹稻田魚、毛苔韭、紅菇、稻田魚乾等。

紅菇
羊角筍”等十多種。黑筍(也稱剖筍)是以筍為原料,通過去殼、蒸煮、烘烤等工藝製取。黑筍雖不如明筍外觀好看,但吃起來口味、營養一點也不比明筍差。
紅菇:金竹畲族鄉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在深山老林里,生長著各色各樣的野菇。其中紅色的叫紅菇。在繁多的菇類中,紅菇獨佔鰲頭,它味美質優,被稱為清流山珍。當地人自豪地說:“福州有海參,清流有紅菇”。金竹畲族鄉境內生長紅菇的面積較大,生長區域遍布全鄉各個村落,是農家的一項可觀的土特產收入。
金竹山鼠干:是由人工捕捉的山鼠加工製成。金竹屬山區農業鄉,山林面積大。捕捉山鼠,已是廣大農民由來已久的捕獵行動。然而,把捕獲的山鼠製成老鼠干,列菜肴,始於何時、何人,今未發現文字記載,無法定

稻田魚乾
:金竹畲族鄉地處山區,盛產稻田魚,採用這種無污染稻田養殖的田魚為原料,科學配方,碳火烘乾,不加任何防腐劑及人工色素,保持田魚的特有口感與營養。金竹農戶有熏曬田魚乾的傳統,通過當地農民純手工的屠宰、鹽制、乾燥、配料、熏制等工序,製成田魚乾型,色香味俱全,實為佳品。稻田魚乾市場價格高達80多元/斤,且十分走俏,供不應求。金竹稻田魚:金竹畲族鄉屬山區,氣溫偏低,水源來自清澈的山泉水,多屬冷漿田,因田裡養魚,他們從不用農藥殺蟲,所產田魚沒有任何污染,味美、性和、肉細、鱗片軟,富含粗蛋白、微量元素和15種人體必需氨基酸,有利於健腦、提高智力,具有健體、防衰老、防弱智、防病、美容等功能,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市場價格每斤7元以上。
金竹畲族鄉擁有豐富獨特的旅遊資源主要有以下四個優勢:一、資源豐富,景點眾多。有雄偉壯觀、形態各異的金竹瀑布群、大龍山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觀,唐龍寺、毛澤東舊居、張英烈士墓、光緒年間建造的古祠堂等人文景觀。二、畲民風情獨特,文化底蘊厚重。畲民情深意厚、待客如賓。其生活、起居、飲食、住宿、服飾、山歌、舞蹈、婚嫁風俗等異俗野趣均充滿畲族風味。三、原始生態面廣,神秘古樸。全鄉植被良好,森林覆蓋率高達90%以上。嚇通瀑布及大龍山四周的原始森林內樹木繁茂,直徑達10多公分的粗藤比比皆是。四、境內有豐富的水資源,溪流淺清,時急時緩,兩邊奇峰怪石眾多,移步即景,美不勝收,非常適合開發漂流旅遊項目。

金竹畲族鄉-瀑布
虎嘯瀑:因瀑布形狀象一隻奔騰兇猛的老虎而得名,瀑布分三級,總落差96米,極目溪流遠處,有一石破水而立,恰似中流砥柱。點光潭:因風景秀麗而深得當地百姓喜愛,每年農曆正月十六,周圍方圓數十里百姓,搖旗吹吶,敲鑼打鼓,用八抬大轎抬著菩薩到此潭洗澡,重現菩薩昔日光彩,故名點光潭。潭上一瀑,飛瀉如注,水瀉深潭,各東西南北流,使潭和四周石壁呈拱圓形,如鬼斧神工之作,成為一大奇觀。
雙龍潭:因雙溪在此交匯,形成兩瀑而聞名,周圍地勢開闊,氣候宜人,四季如春,繁花似錦,使人心曠神怡,移神忘倦,浮想聯翩,流連忘返。

大龍山
大龍名山唐龍寺院始建於宋朝(仁宗)嘉佑8年(即公元1063年)。相傳初建寺廟時曾挖出一塊殘碑,上刻“唐龍寺”三字為顏真卿手書,故復稱唐龍寺。該寺歷盡磨難,幾經毀修,最後一次於文革期間被毀,1979年由嚴杭鄧氏出資修復。2001年7月樂安縣政府正式批准了大龍山唐龍寺對外開放,一時大龍山遊人如織,香火繚繞。
金竹是革命老區,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曾於此地進行革命活動,除朱德同志的軍官教導堂之外,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舊居均完好無損。

金竹畲族鄉俯視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