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現村
浙江麗水市青田縣方山鄉下轄村
當你駕車還沒有進入村口,就能聽到水之呼嘯聲,這就是龍現十八潭。入口處兩山相峙而立,潭水奔騰而下,有“天門中斷楚江開”之意、“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從水口下行,依次是藏魚潭、畚斗潭、高漈潭……共有十八個潭,故稱龍現十八潭。雨後觀瀑,猶如白練垂空、珠飛玉瀉,似霧似嵐,蔚為壯觀。
村內魚塘密布,房舍錯落有致,梯田層次分明。村后古松翠竹,峽谷縱深,怪石林立,山巒此起彼伏,山間飄舞銀帶,那是水澗泉水。伴著流水的歌唱聲、田魚的歡笑聲,展現在你眼前的是水的世界、魚的海洋,欣然向榮的新農村。
“田魚告訴世界,中國青田有個龍現村”。2005年4月,青田稻田養魚項目被聯合國列入“稻魚共生系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項目的核心區就是龍現村。從原來無人知曉的小山村,成為省新農村建設示範村,省鄉村旅遊示範點,並走向世界,為龍現村的經濟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走進村內,村容整潔,水系密布,房屋或古樸、或現代。
有著1200餘年悠久歷史的龍現村,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田魚文化、華僑文化、民俗文化、生態文明等特色文化獨具一格。近幾年來,小山村名聲鵲起,遊客慕名而至。
一幢幢由石頭壘成的古宅、現代別墅深藏在綠樹翠竹中、田園間,這就是獨具農家特色的“漁家樂”。如聚龍山莊、中國田漁村休閑中心、龍源山莊等。遊客到此彷彿進入了童話世界,漫步在蒼松翠竹下、綠谷田園間,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呷著沁人心脾的泉水,坐聽松濤竹浪,真是愜意至極!一番快樂的大自然洗禮之後,然後落坐在亭榭下、古屋裡,慢慢品嘗田魚、農家菜、農家米酒,其味遠勝城市美味佳肴。
龍現村這些綠樹環抱、溪水環繞的“漁家樂”房子,設備簡約而不簡單,樸素而不失大方,每晚只花近百元就可以享受到漁家無限情趣。住在這裡,晚上你根本不想看電視,你只想走出房間聽水之聲、蛙之歌;你不用點蚊香,這裡四季無蚊子;夏天你不用開空調,還需蓋被子。城裡人都喜歡到此避暑消夏,因此這裡的夏天遊客幾乎每天爆滿。“漁家樂”店主楊民康高興地對筆者說:“遊客天天都很多,生意很好,每天都有幾百元的收入。生意好時人手不夠,還要僱工幫忙呢!”
龍現村,位於青田縣城西南部方山鄉境內,距縣城20公里,背依奇雲山,與溫州的瑞安市和甌海區交界,是一個“真龍曾顯現,田魚當家禽,有家有華僑,耕牛不用繩,四季無蚊子”的神奇之地。這裡以吳姓(延陵郡)為大宗,全村264戶1500多人,其中有800多人僑居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人均純收入11500元,該村有著世界遺產的品牌優勢、聯合國村的美稱、特色鮮明的民俗文化、世外桃源的生態環境,是一個民主文明的和諧家園。
龍現村有1200多年的稻田養魚歷史,全村養魚梯田有400多畝,水塘140多個,具有得天獨厚的養殖田魚優勢。稻田養魚已成為當地農民祖輩相傳的種養習慣。村民的房前屋后、田間地頭,凡是有水的地方,不論稻田、水渠、水溝、水池、水塘,也不論水深水淺,都養殖田魚,走進龍現就如走進了魚的世界,“有塘就有水,有水則有魚,田魚當家禽”構築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1999年龍現村被農業部授予“中國田魚村”的稱號,2005年5月16日,龍現稻田養魚更是以其“獨特的、重點的、巧奪天工的”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首批四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之一,在這個稻魚共生系統中,稻穀為魚類提供了氧氣、遮蔭和有機物質,魚類又起到了耘田除草、減少病蟲害、增肥的作用,形成一個綠色的生態循環體系。
每年世界糧農組織,中科院專家、學者都會到龍現召開稻魚共生系統專題研討會;美國、日本等20多位國外學者千里迢迢先後到龍現調研稻魚共生系統;浙江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國內知名院校學生將龍現作為了重要實踐地點;中央電視1台、4台、7台,香港明報、香港有線電視台、英國BBC台、國家氣象局一方水土欄目以及新浪、百度等國內外知名媒體記者到龍現採訪青田稻魚共生系統,龍現村成了家喻戶曉的“中國田魚村”。
龍現華僑歷史悠久,龍現村的吳乾奎是青田最早的華僑之一,最早把青田石雕銷往歐州,光緒三十一年在比利時、羅馬賽會,分別獲得銀牌、上等獎。這是青田石雕第一次獲國際大獎。1930年,吳乾奎回國在龍現村建起了一幢五間二廂三層“中西合璧”的住宅,稱“延陵舊家”,建造房子的磚頭、水泥等原材料都是從美國運回來的,至今老宅還完好的保存著。現在的年輕一輩華僑在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從事貿易、服裝加工、餐飲等行業,多數集中在義大利、西班牙等西歐國家,故龍現是“有家有華僑”。
龍現有“一家聯合國”的說法,過年過節的時候,國外的親戚子女回來坐在一起吃飯,有義大利的、有西班牙的、有巴西的、有德國的等等,最多的時候達到10來個國家,簡直是不亞於聯合國的圓桌會議。龍現幼兒園50多個小孩子分別來自10多個國家,兩個小孩打架就被戲稱為“國際糾紛”。現在龍現村民平時關心最多的是歐元牌價,關注最多的是國際新聞,因為在龍現從老到少人盡皆知,國際形勢關係到歐元的走勢,所以平常見面的問候語就是“今天歐元是漲了還是跌了”。
龍現村能被列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實施地,稻魚共生系統原生態的種養模式能保持近千年不變,其實這與華僑有著莫大的關係,一方面華僑帶回了先進的生態理念,開闊了龍現人的眼界,使一種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的傳統理念不被破壞;另一方面也是華僑帶回了財富,使種稻養魚成為一種休閑模式,而不是產業模式。同樣,也是華僑把農業文化遺產這塊金字招牌做活做大,走出了遺產推動生態旅遊發展,以旅遊反哺新農村的發展之路。目前村裡的三家農家樂都是由華僑創辦經營的,促進農民就業轉移近400人。
龍現稻田養魚歷史悠久,村裡人女兒出嫁,有田魚(魚種)作嫁妝的習俗,象徵熱愛勞動和致富。魚燈也是由稻田養魚而孕育出的傳統文化,魚燈仿照淡水魚形象製作,造型美觀,色澤鮮艷,一般由11盞、13盞、15盞組成燈隊,龍現村有一支女子魚燈隊,每逢春節、元宵節等農村重要節日,開展魚燈表演活動,弘揚傳統文化,活躍節日氣氛。
龍現還有一個“民俗文化館”,集中展示了龍現的田魚文化、華僑文化和農耕民俗文化。大廳兩邊擺滿了20多個國家的國旗,代表龍現800多華僑生活工作的地方,在各個展廳擺放了織布機、石磨、耕作農具等傳統農耕織具,彷彿可以看到龍現祖輩們那種“你耕田來我織布,你砍柴來我燒飯”的田園生活。
龍現還有一個特色就是“耕牛不用繩”。到了龍現村裡,大家就會發現這裡的耕牛用具都沒有牛鼻繩,其他各地犁田都用繩系著牛鼻子,龍現村牛犁田卻不用鼻繩。更加奇怪的是只要龍現的牛賣到外地,就非用牛繩不可,其他地方的牛到了龍現就不用繩。為什麼呢?民間流傳著一個古老、動人的傳說——羅隱秀金口。相傳羅隱秀是一位樵夫與老虎精所生之子,說什麼應什麼。一日他路經龍現,捆書繩斷了,他看田裡有個農民在犁田,手裡捏著一條繩子。羅隱秀向犁田阿哥討來牛繩,並說:“今後你這個地方犁田都不用牛繩了”。從此,龍現村犁田一直不用牛繩。
龍現,群山環抱,層戀疊翠,植被覆蓋率98%,是方山盆地中的“小盆地”,人稱“小方山”。綠陰抱舍,溪水穿村,頗有陶淵明筆下“世外桃源”的韻味。進入村口很遠處,就能聽到水之呼嘯聲,這就是龍現十八潭,雨後觀瀑,瀑聲震谷,水勢奔騰狂瀉,是“千軍吶喊”、“萬馬奔騰”,似白練垂空、珠飛玉瀉,似霧似嵐,蔚為壯觀。村內魚塘密布,房舍錯落有致,梯田層次分明。村后古松翠竹,峽谷縱深,怪石林立,山戀此起彼伏,山間飄舞銀帶,那是水澗泉水。伴著流水的歌唱聲、田魚的歡笑聲,展現在你眼前的是水世界、魚的海洋,童話般的新農村。
這裡還有集“江南之秀麗,北國之風情”的奇雲山,海拔1164米,是華東地區最大的高山濕地,最大的高山草甸,也是一個天然牧場,為防止牛群外逃,修築了一條長約4公里的石牆,人稱“小長城”,頗為壯觀。還有奇雲山水庫、龍宮湖、高天月湖等,是夏秋季節避暑納涼、驢友戶外野營的好去處。站在奇雲山之顛,可以看到溫州江心嶼,有“水漲奇雲山,潮落江心嶼”之感。
村容整潔方面。全村每隔50米安裝了一盞路燈。修建了一條長600米的田間休閑觀光游步道。投資15萬元全面提升了村所有水渠、河道、水塘。開展了“創潔凈鄉村、和諧家園”活動,成立了保潔隊,專人負責清潔公眾衛生,收集運送村垃圾,嚴格衛生管理條約,實行各家各戶門前衛生三包制度。突出生態保護,嚴控森林防火,加大墳墓治理力度,堵新治舊,開展植樹造林行動,恢復植被。開展污水排放整治行動,從源頭上保護河流。
精神文明建設方面。村級有民間調解隊伍,同時建立了長效的調解機制,化單一調解為多方調解,真正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村裡還建起了村級圖書室,為村民提供科普文化知識,同時組建成立了魚燈隊、秧歌隊、文藝表演隊,使村裡常年堅持活動不間斷。村裡還建立了文明學校,用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佔領了農村思想文化陣地,村民的文明素質和道德風尚不斷提高。
管理民主方面。村黨支部、村委會加強和完善了村級民主管理等各項制度。為強化民主監督,增加工作透明度,重新安裝了標準化村務公開欄,按時向群眾公開房宅基地審批、計劃生育指標、財務收支等情況,接受群眾監督。近年來,村級民主制度健全,群團組織建設規範,各項規章制度齊全,村級檔案管理配有專人負責管理。
這裡為什麼有水就有魚?這裡為什麼家家戶戶房前屋后都建有魚塘?這裡為什麼四季無蚊子?這裡的人們為什麼把田魚當家禽?這裡為什麼耕牛勿用繩……許許多多的謎,為小山村平添了神秘的色彩。
近年來,龍現村精心設計推出了一批特色旅遊項目,如舞魚燈、插秧、餵魚、包餃子、磨豆腐、犁田耘田、捕魚比賽等。這些旅遊項目貼近生活,富有創意,參與性強,對於城裡人來說既新鮮又有趣,既可動手又可動口,使他們深深感受到勞動帶來的樂趣,是無盡的享受。
中國田魚村(龍現村)位於青田縣城東南部方山鄉境內,距中國石雕城——山口約7公里,背靠奇雲山與瑞安市芳庄鄉、甌海澤雅鄉交界,是青田僑鄉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相傳,該地曾有真龍出現,示有吉兆,故名“龍現”。1999年被農業部授予“中國田魚村”稱號, 2005該村的稻田養魚被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為世界農業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等同於世界文化遺產)。
6月11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官員和專家從杭州長途驅車趕赴青田,參加首批全球重要農業遺產之一——“稻魚共生”系統項目掛牌儀式。青田龍現村,這個偏僻的浙南小山村,因其獨特而和諧的農耕文化,引起世界的關注——
小田魚“驚動”聯合國
6月11日晚,在浙南小城青田縣的一個小廣場上,來自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重要農業遺產系統中心的莫納(Mona)博士,興緻勃勃地觀看了一場民間藝術表演——一群身著中國傳統服裝的孩子舉著色彩鮮艷、造型精美的青田魚燈穿梭、跳躍。魚燈舞姿態簡樸、優美,富於濃郁的地方特色。
莫納先生邊看邊興奮地拍著手。他也許不知道,正是青田1200多年悠久的田魚養殖歷史,才孕育出了燦爛的田魚文化。當晚晚會的主角自然不是莫納先生,但他卻擔負著另一個更重要的任務——由他代表聯合國糧農組織向青田縣政府授予“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稻魚共生系統”牌匾。該項目的發起者包括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國發展計劃署和聯合國全球環球基金。
作為全球首批、亞洲唯一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項目,青田龍現村的“稻田養魚”讓不少專程趕往這個偏僻小山村的專家們心懷不解。就是在青田本地,不少人在喜悅的同時,也認為這“天降之喜”來得有點突然。其實,青田稻田養魚已有1200多年歷史。最早起源於農民利用溪水灌溉,溪水中的魚在稻田中自然生長,經過長期馴化,形成了天然的稻魚共生系統。清光緒《青田縣誌》曾記載“青田田魚”:“田魚,有紅、黑、駁數色,土人在稻田及圩池中養之”。改革開放以來,青田實施“千斤糧百斤魚”的稻田養魚實驗,生態和社會效益明顯。2000年,相關課題被農業部列為全國農牧漁業豐收計劃,並被省政府授予“田鯉之鄉”。1999年,龍現村被國家海洋局授予“中國田魚村”。
田面種稻,水體養魚,魚糞肥田,魚稻共生,魚糧共存——
“中國田魚村”的古老實踐
今年端午節,對青田縣方山鄉龍現村村民楊民康和他的老婆吳麗貞來說,有點忙亂。匆匆吃過早飯後,吳麗貞就來到村口,和看熱鬧的村民們一起等待一批客人,其中有聯合國官員、北京的專家等。龍現村的“稻田養魚”被評上“全球農業文化遺產”,幾天前,村裡專門趕工在村口建了一座寓意“稻魚和諧共生”的石碑,與村口費孝通先生於1999年題寫的“中國田魚村”交相輝映。
作為當地的“華僑村”,儘管龍現村765人中,有650多人僑居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以這樣的方式名揚世界,卻讓不少村民感到驚奇,更不知道意味著什麼。而吳麗貞卻不一樣,作為全村最大的田魚養殖大戶,雖然文化程度不高,幾天前在杭州召開的一個學術會上,吳麗貞卻在會上把“稻田養魚”的前前後後講了一遍。雖然不習慣這樣的大場面,但吳麗貞明白一點——世世代代養的田魚,這下讓龍現村出大名了。
與老婆不同,楊民康對“全球遺產”和“聯合國”這些詞顯得陌生。作為一個老實的農民,他最熟悉的還是自己種的10多畝稻田。走在鄉間的小路上,談起田魚來,他卻像變了個人:“放魚一般在2月底,要等田裡水溫在10℃以上,用生石灰對水田消毒,然後放入用鹽水洗過的魚苗。要清晨或傍晚時放魚苗,中午水溫太高。”
放魚之前,楊民康先將田埂堆高,一般高出稻田50-60厘米。再安上妻子用竹篾、枝條編成的攔魚柵,以防魚苗游失。每天還要用小麥、米糠等農家飼料投喂。楊民康最怕下大雨,稻田排水要及時,防止水淹田埂。而閑時,楊民康還到山上撿些樟樹枝、松樹枝,把它們浸泡在稻田裡,用來防治魚體上生寄生蟲。每到9月水稻收割前後,當年放養的魚即可長成約250克重的成魚了。
走在水泥砌成的田埂上,不時看到魚在水田中攪動。老楊說這是魚在找東西吃,不停翻動泥土,就像牛在耕地,促進水稻對肥料的吸收,可以不用人工耘田。
田面種稻,水體養魚,魚糞肥田,魚稻共生,魚糧共存。青田縣農業局的有關人士的解釋更“科學”:通常稻田裡有許多雜草會和水稻爭肥料、爭水分、爭空間,每年最少要耘田除草兩次。放了田魚后,雜草都給田魚吃掉了,現在一年到頭都不用除草。稻穀還可以為田魚遮陰和提供食物,田魚又能吃掉水稻無效的分櫱以及稻飛虱等有害昆蟲,增加田間通風,能明顯減少病蟲害。正因為稻田養魚可以少買化肥農藥,不用耘田除草,節省勞力,減少開支,一畝田可以節約勞動工資、肥料、農藥等成本300多元。
稻田養魚對楊民康和鄉親們來說,最大的好處被專家們歸納為“四增”和“四節”。“四增”是增糧、增魚、增水、增收。“四節”是節地、節肥、節工、節成本。說到收入,老楊扳起指頭算了一筆賬:一畝稻田產稻穀580公斤,田魚63公斤,每畝總收入在3000元左右。去年他家10畝稻田產稻穀5800多公斤、鮮魚630公斤,收入3萬多元。
田魚還可以加工成田魚乾,兩公斤活魚可以烤0.5公斤田魚乾。老楊和老婆現在幾乎天天都烘烤,每個月都能賣,0.5公斤魚乾可以賣到70多元!自家產的鮮魚不夠用,還要到其他村去收購。去年他家烤了1000多公斤田魚乾,賺了4萬多元呢。
天然共生,和為一體——令人著迷的農耕文化
龍現村有龍潭十八溪,溪流彎彎曲曲地把整個村子攬入懷中。全村面積達100平方米的水潭有兩個,30平方米以上的則有十幾個。潭邊古松相稱,石橋橫跨,放眼望去,保存完整的300多年的古屋與蔥綠的青山形成詩意的圖景。
龍現村有700多年稻田養魚歷史,村前屋后,田間地頭,凡有水經之處,不論稻田、水渠,還是水溝、水池,都隨處可見浮遊的彩魚。“有塘皆有魚,有水則有魚苗”。因此,村裡有一種風俗,村民嫁女,田魚(魚種)當嫁妝。
“群山環抱龍谷地,綠水圍繞村口亭”。來自聯合國大學的梁洛輝先生第一次到龍現村,“感覺很震撼”。在他眼中,“稻魚共生”這個直今保存完整的耕作方式,本身就是“巧奪天工”,而它與龍現村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文化景觀的和諧融合,更讓他著迷。
“選擇龍現村是正確的”。同樣被傾倒的還有莫納博士。雖然之前已看過龍現村申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相關材料,但到龍現村實地走一趟后,讓他感到更踏實了。莫納博士認為,龍現村作為一種範例,從更高層次上體現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而這,與聯合國保護全球重要遺產的初衷不謀而合。
負責該項目的聯合國另一位官員戴維(David)不停地拍照。講到龍現村,他用了更形象的語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生物文化多樣性在消失,之所以要保護它們,不僅因為它們是美麗的,更是可持續的,如同我們每個人的養老金。它在給農民帶來切實的利益的同時,更帶來一種精神的、文化的歸屬感和環境利益。
中國是一個農業古國,也是農業大國。此次“稻魚共生系統”代表亞洲躋身全球農業文化遺產,令中國農業專家更多一份感慨。
“我們不要身在寶山不識寶”,農業部農技推廣中心副主任李立秋認為,這一方面是對傳統耕作模式的肯定,也是對這種耕作方式意義的再發現。它有助於我們推動相同模式的發揚光大,畢竟“稻田養魚”這一耕作方式在我國的華東、西南等地區都有廣泛應用。同時,它也提醒我們,在保證糧食安全、注重農民增收的前提下,要更加註重農村生態和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順天時,量地利,用力少,成功多”。南京農業大學中華文明研究院的王思明教授認為,中國文化講究“天地人稼”的和諧觀念,“稻魚共生,和為一體”不僅是中國傳統農耕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世界文化遺產極富特色的代表,其獨特價值值得關注。
穿行在龍現村的田埂上,面對綠油油的稻苗和游弋其中的五色鯉魚,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閔慶文感慨很深。他認為,“稻田養魚”是生物多樣性、生產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的綜合體現,是鄉村社會與特定自然環境協同進化和動態適宜的完美體現,具有提供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範例作用。他更強調,保護這一重要的農業文化遺產,最重要的是保護農業文化延續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
“申遺”是時下中國各地最關注的話題。雖然全球重要農業遺產在概念上等同於世界文化遺產,但聯合國大學的梁洛輝先生認為,兩者最大的不同是前者是一種農民參與其中的“動態保護”。對利益的考慮不能局限於經濟效益,更有生態和文化價值。這樣農民的利益才能與遺產“共生”。
據悉,為使“稻田養魚”這一獨特的傳統農業技術得到更好保護和繼承,中國科學院正籌備農業自然與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稻田養魚”將被列為首批研究項目給予支持。
青田“稻魚共生”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和農業文化積澱,它屬於青田,更屬於世界。身為東道主的青田縣委書記盧春中在興奮的同時,更多地在思考另一問題,如何小心翼翼地呵護這一祖先留下的“寶貝”。他在授牌儀式上透露,青田將制定詳細的保護規劃,成立專門的農業遺產保護委員會,落實相應經費,並動員相關專業組織和農民的力量,讓它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而楊民康一家最關注的是,田魚以後能不能賣好價錢,也許他們還聽不懂專家們的理論,但在更深層次上,他們是相通的。
首批全球重要農業遺產項目還包括——
東非放牧:這種定期放牧的形式,有助於將資源利用擴大到廣泛的區域,以免畜牧過於集中,造成過度放牧。交換牛群可創造更豐富的畜牧生物多樣性,而文化機制有助於保存有關植物及其用途。
斯洛伐克的山區農作系統:在喀爾巴遷山區,15個族群的農民居住的地區,地貌具有豐富的馴養野生物種的環境,這可確保生態可持續性和經濟活力,以往該地區的農民栽培了1900個當地農作物品種。